(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课件 我是共和国的公民 1
- 格式:ppt
- 大小:474.00 KB
- 文档页数:11
小学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课《我是共和国的公民》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民”概念,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
2.行为与习惯:懂得珍惜法律所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3.情感与态度:培养公民意识,增强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公民意识还和法律意识还不强,对自己拥有的公民权利还不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公民”概念,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
3重点难点
理解“公民”概念,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
4教学过程
1【导入】谈话导入
在我们的印象中,打官司都是大人的事,如果我说一个刚出生的孩子走上了
法庭,作为原告参加诉讼,向被告索赔抚养费,你们相信吗?
让我们来听一个真实的故事。
2【讲授】我们是公民
1.听故事:零岁的原告
1997年5月,江西省兴国县凤凰村一户人家生下一个女孩,取名谢志英。
小志英出生前两个月,父亲谢秋生搭乘摩托车外出时,与一辆汽车相撞,跌入十几米外一座正在施工的水井中,溺水身亡。
母亲肖启凤悲痛万分,小志英的出生又使日子更加穷困。
为了将来的生活,肖启凤把架车员王国元、水井所有方蕉坑林场以及水井施工者塔下村村民小组告上法庭,要求他们作出赔偿。
女儿谢志英作为原告之一,成为全国迄今为止年龄最小的原告。
2、议一议:零岁的孩子可以作为原告吗?。
6 我是共和国的公民(第一课时)拥有的公民权利。
3、听小故事《还我上学的权利》,说感受。
(1)小组交流。
(2)班级展示。
活动三:演一演、辩一辩1. 看小品表演,思考:如果你是律师,你会怎样帮助王爷爷呢?(1)小组交流。
(2)班级展示。
2.小辩论:甲方:刘小明的妈妈的行为侵犯了他的人身自由权。
乙方:刘小明的妈妈也是为了他好,再说刘小明是未成年人,他妈妈有权这样做。
(友情提醒:由组长主持,一辩:亮出观点,简述理由;二辩:可反驳对方,支撑自己的观点;三辩:总结观点。
)2.随机抽组开展辩论,其他组适当点评。
【课堂反馈】一、自我检测。
1.填空。
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1)。
(2),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法律小博士读资料卡片。
2.听了法律博士的介绍,你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了吧。
3.下面我们来听一个小故事《还我上学的权利》,听完了,请同学们说说感受。
4.实话实说:点评:此处的实话实说要鼓励学生使用刚学的公民权利的知识,学会使用“法言法语”。
(三)活动三:演一演、辩一辩1.小品表演:学生扮演王爷爷创设情境,想请律师咨询。
如果你是律师,你会怎样帮助王爷爷呢?2.点评:创设情境,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小辩论:刘小明的妈妈工作很忙,总是不能在家陪他,又担心他自己跑到外面有危险,还耽误学习,就经常把他反锁在家里。
他妈妈的这种行为是否侵犯了他的公民权?甲方:刘小明的妈妈的行为侵犯了他的人身自由权。
乙方:刘小明的妈妈也是为了他好,再说刘小明是未成年人,他妈妈有权这样做。
(1)学生读材料,思考自己的观点,会支持哪一方。
(2)分组展开辩论,组长做主持人。
(3)教师小结。
3.课外延伸:就我们辩论的话题,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讨论。
三、检测反馈1.自我检测。
6 我是共和国的公民(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