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威虎山》课件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3.44 MB
- 文档页数:45
红色经典再演绎——影片《智取威虎山》解析(下)作者:暂无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5年第16期装备解析本片中曾出现过两次手榴弹空炸的镜头,给了地面上的土匪很大杀伤。
第一次是在杉岗站机库与伪装成我军的土匪交战时出现的。
当时,土匪和我军同时向对方投掷手榴弹,两枚手榴弹在空中相撞而爆炸,四飞的弹片击中了不少土匪。
从片中画面看,手榴弹应该是德制24式木柄手榴弹或者是我国仿制的民24式木柄手榴弹,因为两枚手榴弹发生撞击而爆炸。
我们都知道普通的手榴弹都采用时间引信,即拉火后引信燃烧到一定的时间后引爆雷管使装药爆炸产生破片和冲击波杀伤破坏目标。
德制24式木柄手榴弹拉火后5秒才发生爆炸,在此之前手榴弹如果发生爆炸说明其安全性并不高。
所有的弹药都有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安全性即弹药在击中目标前不能发生爆炸,否则就会危及己方的安全,而可靠性则指弹药命中目标后要可靠地爆炸以产生杀伤破坏作用。
实际上,德制24式木柄手榴弹拉火后不到时间即使发生撞击也不会爆炸,这与采用撞击式引信的反坦克手榴弹是不同的(反坦克手榴弹按规定严禁作锤子使用)。
也就是说,影片中两枚手榴弹相撞后就发生爆炸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第二次发生在土匪进攻夹皮沟村时。
土匪一拥而上冲向我方阵地却掉进陷阱中,我方立即投掷手榴弹。
手榴弹在空中爆炸.使得地面上的土匪死伤一片。
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我方人员拉火后立即将手榴弹投出,实际上是不可能让手榴弹在空中爆炸的。
前面已经提到,普通手榴弹使用的是时间引信,需要过一定的时间才能爆炸。
而德制24式木柄手榴弹的时间引信需要5秒时间才能起爆,拉火后即投出会落到地上呆上1、2秒才能爆炸。
如果想要手榴弹在空中爆炸,需要拉火后停上两、三秒再投出(这一时间要视投掷距离而定),才能在空中爆炸。
在实战中,有时需要这样做以防止对方将落在地面上的手榴弹捡起来反投回来的情况。
片中出现这样的错误,显然是制片方对手榴弹发火机理认识不到位造成的。
影片中我军小分队为了阻止人数众多的土匪攻占夹皮沟村,还使用了“飞雷”。
红色经典再演绎——影片《智取威虎山》解析(上)作者:暂无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5年第14期影片速读1946年冬季,我军一支剿匪小分队在代号“203”的少剑波带领下,深入深山老林清剿土匪。
就在他们刚刚进入战区,对当地情况尚不熟悉的时候,上级派来了合江军区政治部敌工科侦察员杨子荣协助剿匪。
与杨子菜一起来的还有野战医院的女护士白茹(小白鸽)。
小分队后来又遇到了父亲被土匪杀害、母亲被抢走的流浪儿栓子,并把他收留下来。
与此同时,国民党先期潜入东北的人员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收编各山头的土匪。
国民党的候专员企图利用手中的先遣图引诱土匪许大马棒和“座山雕”相互残杀,自己渔翁得利(在当时东北民主联军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不是团结这些土匪共同对抗我军清剿而是想让他们自相残杀,这个候专员脑子不知是不是进水了)。
剿匪小分队此时也转移到夹皮沟村,并且通过当地群众得知村子里有土匪的眼线。
就在高波去追因不了解小分队身份而逃离的检子时,却意外发现了在村子里的国民党候专员的副官栾平。
原来,候专员本打算将先遣图送给许大马棒,但栾平却想把图转送给“座山雕”,以换取一官半职和奖赏。
高波为了救被栾平抓住的栓子而被俘虏,就在受刑时才被小分队其他人员解救出来。
这样,我军就了解了栾平的企图并得到了他身上的先遣图。
此时,熟悉东北民情的杨子荣提出由自己假扮成许大马棒的司马副官(实际上就是负责养马的副官)胡彪打入“座山雕”内部,摸清情况后里应外合将土匪一网打尽。
少剑波开始并不同意,后来看到杨子荣非常坚决而且有信心也就同意了。
杨子荣与绰号“长腿”的侦察员一起进山后分手,后者负责传递杨子荣送出的情报。
杨子荣行进途中遇到了一只老虎,经过一番搏斗将其打死(即样板戏中有名的桥段——“打虎上山”)。
打死老虎后,杨子荣遇到了“座山雕”的手下并被带上了山。
“座山雕”经过一番盘问,杨子荣用黑话对答如流(这也是当年的样板戏中最著名的桥段),从而取得了其初步信任并被封为山寨第九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