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氯储罐区及液氯气化相关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36
液氯气化安全技术要求
1、禁止液氯>1000kg的容器直接液氯气化,禁止液氯贮槽、罐车或半挂车槽罐直接作为液氯气化器使用。
2、不推荐液氯气瓶直接气化工艺,如采用液氯气瓶直接气化,使用不当的负压瓶和连续过度使用的空瓶不得立即充装液氯,用户应作出标记,液氯充装单位应进行充装前检验或洗瓶。
3、推荐使用盘管式或套管式气化器的液氯全气化工艺,液氯气化温度不得低于71℃,建议热水控制温度75~85℃。
采用特种气化器(蒸汽加热),温度不得大于121℃,气化压力与进料调节阀联锁控制,气化温度与蒸汽调节阀联锁控制。
4、原则上氯气缓冲罐容积不得小于用氯的第一级设备容积,缓冲罐底设有排污口,应定期排污,排污口接至碱液吸收池;缓冲罐应布置在用氯的第一级设备临近处或高于用氯设备;布置在气化站的缓冲罐或低于用氯设备,应防止管道积液产生虹吸倒灌。
5、进反应釜的氯气管道(液下氯分布器),应设置氯气止回阀或增加高度(提高倒流时液柱高度),建议采用气化氯负压信号与反应釜氯气切断阀连锁控制,防止物料倒灌。
6、所有管道不得在积聚液氯时密闭,应确认无液氯后方可关闭管道阀门;管道、法兰、阀门材质应满足常温下液氯气化产生的低温状态和强度。
7、普通温度下的干氯(气体或液体)能与铝、砷、金、水银、硒、碲和锡发生反应,干氯与钛发生剧烈反应,干燥氯系统禁止使用钛材,碳钢在干氯工艺过程中使用时,必须保持在限定的温度范围,当工艺过程的温度超过149℃,应采用比碳钢更耐氯气高温腐蚀的材料,温度超过200℃,氯迅速腐蚀碳钢,当温度高于
251℃时会在氯中着火,不得使用橡胶垫片作为管法兰、设备法兰和结构件密封。
8、水合氯(Cl2•8H2O)在常压下温度低于9.6℃时会结晶,压力增大结晶温度也提高,应防止水合氯积聚堵塞。
1、液氯钢瓶必须存放在不燃烧材料的建筑物内,通风要良好、干燥,温度在350C以下;场所内严禁烟火,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钢瓶不得靠近热源,离明火距离不能小于10米,也不能靠近暖气包,通道要宽敞。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便于处理。
临时存放钢瓶,也要有防日晒雨淋的措施,内有液氯的钢瓶,只允许单层存放。
2、液氯钢瓶附近严禁存放油类、棉纱等易燃物和与氯气易发生反应的物品。
3、钢瓶必须贮存在专用库房内,并设有安全标志。
禁止露天存放,不准存放于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搭设的棚架。
4、空瓶应横向卧放,防止流动,并留出吊运间距和通道。
存放高度不能超过两层。
5、不得将钢瓶设置在楼梯、人行道口和通风系统吸气口等场所。
6、使用液氯钢瓶场地与钢瓶平等的附近位置上,应建一个事故处理池,大小建议长3米,宽2米,深1.6米。
池内放半池生石灰(要求氯化钙含量高的或烧碱溶液)再加满水即可。
万一钢瓶漏氯又处理不好,可把漏瓶推入池内中和,这是一种应急处理事故的措施。
场地宽敞,事故处理池的容量还可增大。
7、常备防护用品表:
8、常备抢修器材表。
2024年液氯储存、充装安全设施基本要求一、厂房要求:1、液氯储罐罐区、液氯重瓶仓库、钢瓶充装、钢瓶汽化、槽车充装、接卸宜采用密闭厂房;2、在液氯储罐厂房外尽可能设置碱喷淋装置或水幕墙,以减少氯气外溢;3、液氯储槽必须按要求设置围堰,液氯储罐罐区围堰应满足GB50351;4、对充装场所,若无封闭条件,必须在充装场所配备二个以上移动式真空吸收软管,可以达到泄漏点,并与事故氯吸收装置相连。
二、液氯及氯气工艺系统具体要求:1、设置防止氯气泄漏的事故氯气吸收装置(以下简称吸收装置),吸收装置保证随时处理装置开停车、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下排放的氯气;吸收装置至少具备处理30min生产装置满负荷运行产出的氯气能力;1)氯气系统安全水封设施的排空口应引至吸收装置;2)氯气系统安装的安全阀放空管线应引至吸收装置;3)在液氯厂房内靠下部安装与吸收装置连接设施。
吸入端采用非金属塑料弹性软管,并可移动,非金属塑料弹性软管的长度、直径大小和数量应根据可能泄漏的氯气量和泄漏点位置确定,保证相应的区域内泄漏的氯气及时被导入吸收装置;装置将泄漏氯气吸入事故吸收塔中,中和碱液浓度定期检测。
风量必须满足要求,抽空风机供电必须保证。
2、液氯充装:1)液氯钢瓶充装计量器具应设置超装报警和液氯自动切断装置;2)汽车罐车充装:应设置防超装和报警设施、充装管线自动切断装置;配备电子衡器,对完成充装的罐车进行充装量的计量和复检。
3、液氯汽化1)钢瓶称重宜采用自动称重仪,以准确控制汽化量;2)汽化管道与氯气缓冲罐之间设置自动切断阀。
当氯气缓冲罐压力超高或现场氯气报警器高高限连锁时自动切断液氯输送。
三、安全预防1)液氯储罐、计量槽、汽化器等压力容器应设置安全阀,现场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等,并将压力、液位、温度信号传至DCS(或PLC)进行显示、记录、报警并有趋势记录;液下泵及控制阀应在DCS(或PLC)上进行操作。
液氯储罐区、氯气液化、液氯气化、液氯充装、氯气压缩机或鼓风机房等可能泄漏氯气的场所应设置固定式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宜选用表头显示),应满足SH3063-xx;有毒气体报警器上上限报警与事故氯吸收系统、液下泵、控制阀之间设置安全连锁逻辑;2)液氯储罐氯气输入、输出管线上分别设置手动和自动切断阀;3)至少保留一台最大容积的空液氯储罐作为事故备用罐;4)液氯储罐储存液位高度不宜超过60%;5)围堰,水幕等设施,设置碱喷淋装置或水幕墙的地面,应具备回收沟、池(回用水应进行控制),防止发生污染事件;6)液氯钢瓶充装区域应设置液氯钢瓶泄漏紧急处理设施。
液氯钢瓶储存规定
是为了确保液氯的安全储存和使用。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规定:
1. 储存位置:液氯钢瓶应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室外区域,并远离火源、热源和可燃物。
它们应远离人群聚集区域和易燃物储存区。
2. 灭火设备:储存区域应配备合适的灭火设备,例如灭火器、灭火水管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
3. 防护措施:在液氯钢瓶周围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设置防护栏、标识警示牌等,以防止人员误触。
4. 温度控制:液氯储存区域应有适当的温度控制,以防止液氯泄漏或压力过高。
5. 检查和维护:定期对液氯钢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包括检查阀门、压力、泄漏等。
6. 储存数量:根据容器的容量和数量,制定合理的储存数量限制,以避免过度储存液氯。
7. 储存标识:每个钢瓶应标有相应的标识,包括液氯的名称、容量、厂名、生产日期等信息。
8. 储存记录:对液氯的储存、使用和退库进行记录,包括数量、时间、人员等相关信息。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液氯钢瓶储存规定,具体的规定可能因地区和法规而有所不同。
如果涉及液氯的储存和使用,建议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或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规定和指导。
液氯储罐充装、使用安全
(1)充装液氯贮罐时,应先缓慢打开贮罐的通气阀,确认进入容
器的干燥压缩空气或汽化氯的压力高于储罐中的压力,方可充装。
(2)罐车运输液氯用压缩空气,应经过干燥装置,保证干燥后空
气含水量低于0.01%(重量百分比)。
(3)铁路罐车卸氯时,罐车的压力应高于贮罐0.15~0.2MPa。
罐车的最大压力不得超过1.4MPa。
(4)采用液氯气化法向贮罐压送液氯时,要严格控制气化器的压
力和温度,釜式气化炉加热夹套底部,并用热水加热,严禁用蒸汽加热,出口水温不应超过45ºC,气化压力不得超过1MPa。
(5)充装停止时,应先将罐车的阀门关闭,再关闭贮罐阀门,然
后清洗连接管路中的残余液氯,并做好记录。
(6)禁止在学校内安装储罐设备和氯气处理装置、医院、居民区
等人口稠密区附近。
(7)贮罐输入或输出管道,应设置两个以上的截止阀,定期检查,确保正常。
(8)储罐设置的安全要求:
1)贮量1吨以上的贮罐基础,地基沉降应每年测量一次。
2)贮罐露天布置时,应有不可燃材料吊顶或保温措施。
3)在贮罐20m以内,严禁堆放易燃物品、可燃物品。
4)储罐的存储容量不得超过80%。
5)储罐区应设置安全标志。
行业资料:________ 液氯储存、充装安全设施基本要求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6 页液氯储存、充装安全设施基本要求一、厂房要求:1、液氯储罐罐区、液氯重瓶仓库、钢瓶充装、钢瓶汽化、槽车充装、接卸宜采用密闭厂房;2、在液氯储罐厂房外尽可能设置碱喷淋装置或水幕墙,以减少氯气外溢;3、液氯储槽必须按要求设置围堰,液氯储罐罐区围堰应满足GB50351;4、对充装场所,若无封闭条件,必须在充装场所配备二个以上移动式真空吸收软管,可以达到泄漏点,并与事故氯吸收装置相连。
二、液氯及氯气工艺系统具体要求:1、设置防止氯气泄漏的事故氯气吸收装置(以下简称吸收装置),吸收装置保证随时处理装置开停车、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下排放的氯气;吸收装置至少具备处理30min生产装置满负荷运行产出的氯气能力;1)氯气系统安全水封设施的排空口应引至吸收装置;2)氯气系统安装的安全阀放空管线应引至吸收装置;3)在液氯厂房内靠下部安装与吸收装置连接设施。
吸入端采用非金属塑料弹性软管,并可移动,非金属塑料弹性软管的长度、直径大小和数量应根据可能泄漏的氯气量和泄漏点位置确定,保证相应的区域内泄漏的氯气及时被导入吸收装置;装置将泄漏氯气吸入事故吸收塔中,中和碱液浓度定期检测。
风量必须满足要求,抽空风机供电必须保证。
2、液氯充装:1)液氯钢瓶充装计量器具应设置超装报警和液氯自动切第 2 页共 6 页断装置;2)汽车罐车充装:应设置防超装和报警设施、充装管线自动切断装置;配备电子衡器,对完成充装的罐车进行充装量的计量和复检。
3、液氯汽化1)钢瓶称重宜采用自动称重仪,以准确控制汽化量;2)汽化管道与氯气缓冲罐之间设置自动切断阀。
当氯气缓冲罐压力超高或现场氯气报警器高高限连锁时自动切断液氯输送。
三、安全预防1)液氯储罐、计量槽、汽化器等压力容器应设置安全阀,现场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等,并将压力、液位、温度信号传至DCS(或PLC)进行显示、记录、报警并有趋势记录;液下泵及控制阀应在DCS(或PLC)上进行操作。
编号:AQ-JS-05977(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液氯储存、充装安全设施基本要求Basic requirements of liquid chlorine storage and filling safety facilities液氯储存、充装安全设施基本要求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厂房要求:1、液氯储罐罐区、液氯重瓶仓库、钢瓶充装、钢瓶汽化、槽车充装、接卸宜采用密闭厂房;2、在液氯储罐厂房外尽可能设置碱喷淋装置或水幕墙,以减少氯气外溢;3、液氯储槽必须按要求设置围堰,液氯储罐罐区围堰应满足GB50351;4、对充装场所,若无封闭条件,必须在充装场所配备二个以上移动式真空吸收软管,可以达到泄漏点,并与事故氯吸收装置相连。
二、液氯及氯气工艺系统具体要求:1、设置防止氯气泄漏的事故氯气吸收装置(以下简称吸收装置),吸收装置保证随时处理装置开停车、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下排放的氯气;吸收装置至少具备处理30min生产装置满负荷运行产出的氯气能力;1)氯气系统安全水封设施的排空口应引至吸收装置;2)氯气系统安装的安全阀放空管线应引至吸收装置;3)在液氯厂房内靠下部安装与吸收装置连接设施。
吸入端采用非金属塑料弹性软管,并可移动,非金属塑料弹性软管的长度、直径大小和数量应根据可能泄漏的氯气量和泄漏点位置确定,保证相应的区域内泄漏的氯气及时被导入吸收装置;装置将泄漏氯气吸入事故吸收塔中,中和碱液浓度定期检测。
风量必须满足要求,抽空风机供电必须保证。
2、液氯充装:1)液氯钢瓶充装计量器具应设置超装报警和液氯自动切断装置;2)汽车罐车充装:应设置防超装和报警设施、充装管线自动切断装置;配备电子衡器,对完成充装的罐车进行充装量的计量和复检。
液氯钢瓶贮存和汽化工艺设计说明液氯贮存和汽化工艺设计说明第一节概述1000吨/年多晶硅装置年需液氯9497吨,从附近地区的生产厂家购买。
液氯置入充装量1吨的钢瓶中,由汽车运输至多晶硅装置。
在多晶硅装置设置液氯贮存仓库和液氯汽化系统。
氯属于II级(高度危害)物质,氯气的贮存和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规范。
本系统采用的设计规范如下:《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8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及1999年局部修改条例第二节设计说明1.液氯钢瓶仓库及安全设施本装置年需液氯9497吨,年操作时间310天。
液氯贮存时间按照5天考虑,液氯钢瓶总数量为155个。
钢瓶横向卧放,设有防止滚动的固定支架,并留有吊运见距和通道。
实钢瓶存放高度为2层。
仓库内分设实瓶区和空瓶放置区,其占地面积分别为:150m2和80m2。
整个厂房为半封闭结构,四周墙高3m,房顶高8m。
整个厂房的占地面积为768m2。
安全设施:当有氯气泄露时,由于氯气的比重比空气大,会聚集在厂房底部,因此在厂房外设置有抽风机,将地面附近含氯的空气吸入设于地沟内的风管,并送入一个专设的废气处理塔E-001,用碱液池,当液氯钢瓶出现严重泄露且难以制止时,将钢瓶浸入碱液池中,以防止大量氯气泄露至空气中。
2.液氯汽化流程说明液氯汽化及储存厂房内设置有1#、2#两个工作钢瓶组,两组钢瓶为一开一备。
在由1#钢瓶组向汽化器供应液氯的时段内,进行2#钢瓶空瓶的移出和实瓶的移入:用单梁吊车V-001将2#钢瓶组的空瓶逐个吊至空瓶区堆放,再将对方于实瓶区的钢瓶刀至磅称称重后,放置于钢瓶组规定的位置。
将气、液氯总管上分出的各支管末端的绕性管(紫铜管)分别与各钢瓶的气、液接嘴可靠连接。
当1#钢瓶组各出液管上设置的转子流量计的指示降低到一定值时,表示液氯即将放尽。
此时切换至已安排就绪的2#钢瓶组,继续向汽化器供应液氯,并入前所述移出1#组空瓶,移入实瓶。
液氯汽化单元培训资料1氯气的性质氯气分子量为71,熔点-101.6℃,沸点-34.6℃,常温常压下呈黄绿色气体,气体密度3.21克/升。
氯气在空气中不燃烧,但有助燃性。
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
氯气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2.45,比空气重,泄漏的氯气常常滞留在地面。
液氯/氯气为剧毒物质,氯气在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浓度为1mg/m3。
其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等级为Ⅱ级,属高度危害,能严重刺激皮肤、眼睛、粘膜;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可引起喉肌痉挛、粘膜肿胀、恶心、呕吐、焦虑和急性呼吸道疾病,如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支气管炎、肺水肿、肺炎等;氯气还能刺激鼻、口、喉,随浓度升高引起咳嗽直至引发喉肌痉挛而导致死亡。
人吸入氯气最低致死浓度为:2530mg/m3/30min或500ppm/5min。
1.1与氢气的反应氯气与氢气的反应异常激烈,在光照或加热情况下二者迅速反应合成HCL,并放出大量的热(Q):H2 + CL2=2HCL + Q氢气和氯气在稳定燃烧时,会发出苍白色火焰。
但在较低温度和无光照情况下,二者的反应速度缓慢。
因此,当氢气和氯气发生混合后应注意降温、避光和卸压,并送入大量的氮气稀释,产生的尾气通入碱洗设备处理。
1. 2与水的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是盐酸和次氯酸:CL2 + H2O=HCL + HClO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当水中H+含量偏高时,可认为氯气溶解于水中,加热时氯气会逸出。
次氯酸是强氧化剂和杀菌剂。
自来水厂的杀菌工序就是向水中通入少量氯气,生成次氯酸进行杀菌和除臭。
1.3与碱溶液的反应氯气与碱溶液的反应实际上是,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和次氯酸再与氢氧根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氯化盐和次氯酸盐:CL 2 + H 2O =HCL + HClO H + + OH -= H 2O利用氯气易于与碱反应的性质,工业上用NaOH 溶液吸收或洗涤氯气。
利用氯气可溶于水的性质(1体积水溶解2.5体积的氯气)也可用大量的水洗涤,亦能除去泄露在空气中的氯气。
液氯安全管理使用操作规程范文一、概述液氯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因此在液氯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规程,以保证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氯的安全管理使用操作规程。
二、液氯的安全管理1. 储存与保管(1) 储存地点:液氯应储存于专用储罐中,储罐应设置在室外,离明火、高温和易燃物品至少10米,并防止阳光直射。
(2) 储罐安全措施:储罐应定期检测,确保罐体完好无损,泄漏报警器正常工作。
同时,储罐的进气、出气管道要密封完好,防止气体泄漏。
(3) 罐区标识:液氯储存区域应明确设置围栏和标志,并在明显位置标注液氯储存危险字样。
(4) 防火措施:液氯储存区域应设有防火器材,并定期保养检查,确保有效可用。
2. 运输与装卸(1) 运输工具:液氯运输车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车辆驾驶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持证上岗。
(2) 装卸操作:在装卸液氯的过程中,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操作人员进行,并佩戴相关的防护装备,防止泄漏和意外事故。
(3) 装卸场所:装卸液氯的场所应设置在室外,通风良好,并且离开明火、高温和易燃物品。
3. 应急预案(1) 漏气事故:一旦发生液氯泄漏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包括疏散人员、封锁泄漏部位、通知相关部门和专业救援队伍等。
(2) 火灾事故:在液氯储存区域和使用场所应设置消防器材,如灭火器和消防栓,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液氯泄漏和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三、液氯的使用操作规程1. 使用前的准备(1) 液氯容器检查:在使用液氯之前,需要检查容器的完整性和泄漏情况,确保容器没有任何破损和泄漏。
(2) 准备防护装备:使用者需要佩戴防护罩、防护服、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等,以确保人身安全。
2. 液氯的正确使用(1) 量取液氯:使用量取液氯的工具时,需要确保工具干净无杂质,并且注意不要将液氯直接接触到皮肤或眼睛。
液氯汽化单元培训资料1氯气的性质氯气分子量为71,熔点-101.6 C,沸点-34.6 C,常温常压下呈黄绿色气体,气体密度3.21克/升。
氯气在空气中不燃烧,但有助燃性。
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
氯气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2.45,比空气重,泄漏的氯气常常滞留在地面。
液氯/氯气为剧毒物质,氯气在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浓度为1mg/m。
其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等级为U级,属高度危害,能严重刺激皮肤、眼睛、粘膜;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可引起喉肌痉挛、粘膜肿胀、恶心、呕吐、焦虑和急性呼吸道疾病,如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支气管炎、肺水肿、肺炎等;氯气还能刺激鼻、口、喉,随浓度升高引起咳嗽直至引发喉肌痉挛而导致死亡。
人吸入氯气最低致死浓度为:2530mg/m/30min或500ppm/5min。
1.1与氢气的反应氯气与氢气的反应异常激烈,在光照或加热情况下二者迅速反应合成HCL 并放出大量的热(Q :H2 + CL2= 2HCL + Q氢气和氯气在稳定燃烧时,会发出苍白色火焰。
但在较低温度和无光照情况下,二者的反应速度缓慢。
因此,当氢气和氯气发生混合后应注意降温、避光和卸压,并送入大量的氮气稀释,产生的尾气通入碱洗设备处理。
1.2与水的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是盐酸和次氯酸:CL2 + WO= HCL + HCIO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当水中H含量偏高时,可认为氯气溶解于水中, 加热时氯气会逸出。
次氯酸是强氧化剂和杀菌剂。
自来水厂的杀菌工序就是向水中通入少量氯气,生成次氯酸进行杀菌和除臭。
1.3与碱溶液的反应氯气与碱溶液的反应实际上是,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和次氯酸再与氢氧根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氯化盐和次氯酸盐:CU + H2O= HCL + HCIO+ -H + OH = H2O利用氯气易于与碱反应的性质,工业上用NaOH溶液吸收或洗涤氯气。
利用氯气可溶于水的性质(1体积水溶解2.5体积的氯气)也可用大量的水洗涤,亦能除去泄露在空气中的氯气。
液氯储存、充装安全设施基本要求
一、厂房要求:
1、液氯储罐罐区、液氯重瓶仓库、钢瓶充装、钢瓶汽化、槽车充装、接卸宜采用密闭厂房;
2、在液氯储罐厂房外尽可能设置碱喷淋装置或水幕墙,以减少氯气外溢;
3、液氯储槽必须按要求设置围堰,液氯储罐罐区围堰应满足GB50351;
4、对充装场所,若无封闭条件,必须在充装场所配备二个以上移动式真空吸收软管,可以达到泄漏点,并与事故氯吸收装置相连。
二、液氯及氯气工艺系统具体要求:
1、设置防止氯气泄漏的事故氯气吸收装置(以下简称吸收装置),吸收装置保证随时处理装置开停车、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下排放的氯气;吸收装置至少具备处理30min生产装置满负荷运行产出的氯气能力;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液氯储存、使用安全作业指南液氯特征液氯作为基础化工原料,宽泛用于化工、水办理等行业,属剧毒品类。
1理化特征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带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液氯由氯气压缩或低温液化而成。
标准状况下氯气密度为 3.214kg/m 3,相对密度(空气为1):。
稍溶于水。
标准状况下 1 个体积的液氯可汽化成484 个体积的氯气。
液态氯蒸发时要汲取大批的热,接触液氯可惹起严重冻伤氯气的体积膨胀系数较大,满量充装液氯的钢瓶,在0— 60℃范围内,液氯温度每高升1℃,其压力高升约—,因此液氯气瓶超装极易发生爆炸。
2危险特征:氯自己不焚烧,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多数能在氯气中焚烧,一般易燃物质或蒸汽也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淆物。
氯气能与很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发生剧烈反响而惹起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对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化性。
3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轻者有哭泣、咳嗽、胸闷,出现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的表现。
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中毒严重者发生肺水肿,昏倒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
4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造成污染,水汲取液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
简单发惹祸故的部位1液氯储罐的气相出入口、液相出入口、排污口、放散口、液面计接口、压力表接口等接收、阀门、法兰连结密封等部位无效或泄露。
2氯气管道、阀门、法兰等连结密封部位无效或泄露。
3液氯罐车装卸用软管泄露或爆裂。
4液氯钢瓶阀门和丝堵的密封面无效或泄露。
装备和器械1.防备器械。
过滤式防备氯中毒专用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湿毛巾、全封闭防化服、防冻衬纱橡胶手套、工作靴。
2.设备物质贮备。
吊车、有毒气体浓度测试仪、风向仪、营救绳子(30-50 米,用于营救中毒伤员和拖曳气瓶)、不一样规格带压堵漏卡具、夹具、高压注胶枪、手动高压油泵、防火花的专业施工工具、防爆电筒、合用液氯介质的密封胶若干,10-15%氢氧化钠溶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