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实施--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的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522.00 KB
- 文档页数:158
战略实施三个步骤的关系1. 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战略实施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然而,战略实施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经过三个关键步骤才能确保有效地实施战略。
这三个步骤包括:战略制定、战略传达和战略执行。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三个步骤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于组织战略实施的协同作用。
2. 战略制定战略制定是战略实施的首要步骤。
它包括了组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分析,以及制定组织长期发展目标和战略方向。
战略制定需要考虑市场趋势、竞争对手的行为、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外部因素,同时还需要评估组织内部的核心竞争力、资源分配情况等。
战略制定的目标是确保组织制定出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战略,并为后续的战略传达和执行奠定基础。
3. 战略传达战略传达是将战略制定的结果有效地传达给组织内部的关键步骤。
它涉及到与组织成员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每个人都理解并接受组织的战略目标和方向。
战略传达需要通过适当的沟通渠道,如会议、报告、内部刊物等,确保战略信息传递到每个层级的组织成员。
此外,战略传达还需要通过培训和教育,提升组织成员的战略意识和能力。
战略传达的目标是确保组织内部所有成员都能够理解并投入到战略实施中。
战略制定和战略传达是紧密相关的。
战略制定提供了战略目标和方向,而战略传达负责将这些目标和方向传达给组织成员。
只有当战略制定和战略传达协同工作时,才能确保组织内外保持一致的理解和行动。
4. 战略执行战略执行是实施战略的最后一步,是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
它涉及到资源的分配、任务的分解、绩效的评估等。
战略执行需要领导者的指导和管理,以确保战略目标能够在组织内部得到有效地实现。
在战略执行中,各个部门和员工需要紧密合作,共同努力,确保战略目标能够按时、按质地实现。
战略执行是战略制定和战略传达的延伸。
它需要在战略制定和战略传达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和任务分解,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
只有当战略执行得到有效地实施时,组织的战略才能真正地取得成功。
战略实施--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关系战略制定与实施是企业管理中两个密切相关的环节。
战略制定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分析内外部环境,制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的过程。
而战略实施则是将制定好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并在组织内部进行组织、协调、执行以及监控的过程。
战略制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考虑到整个企业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
在制定战略目标和方向时,企业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以了解客户需求、竞争对手的动态以及自身的优劣势。
制定好战略目标后,企业需要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计划,并进行实施。
这一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则,例如将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部门目标,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行动计划的实施能够顺利进行。
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领导者需要发挥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激励员工,调动资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确保组织内各个部门的协作,以达到战略目标。
战略制定和实施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战略制定为战略实施提供了方向和目标,同时也为实施过程中的调整和修正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而战略实施则会反过来影响战略制定,实际的执行情况和结果会为企业提供反馈,从而影响和指导未来的战略制定。
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关系也需要与企业的战略环境相互匹配。
如果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企业可能需要调整战略目标和方向,而这样的调整也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从而保证战略的及时性和灵活性。
总之,战略制定与实施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
只有通过制定好的战略方向来引导实际的行动,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调整和修正,企业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关系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战略制定是企业的蓝图,它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抓住市场机会,应对竞争挑战。
而战略实施是将制定好的战略目标付诸行动的过程,通过组织协调、资源调配、执行和监控,落实战略,推动企业向着战略目标不断前进。
首先,战略制定对战略实施的重要性不能忽视。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范围一、名词解释1、战略问题:是指那些对企业实现战略、达到目标的能力有重大影响的企业内部或外部即将出现的问题.它们可以是企业外部环境中新出现的机会或威胁;也可以是企业内部开发的优势或足以危害企业绩效以致生存的劣势。
2、总体战略(公司战略):在大中型企业里,特别是在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里,公司战略是企业最高层次的战略.他需要根据企业的目标,选择企业可以竞争的经营领域,合理配置企业经营所必需的资源,使各项经营业务相互支持、相互协调。
公司战略常常涉及整个企业的财务结构和组织结构方面的问题。
3、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趋于下降。
4、经验(学习)曲线:是指当某一产品累计生产量增加时,由于经验和专有技术的积累所带来的产品单位成本的下降。
5、成功关键因素:是指公司在特定市场获利必须拥有的技能和资产.6、价值链:企业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其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那么,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便构成了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7、波士顿矩阵:是把企业经营的全部产品或业务组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常用来分析企业相关经营业务之间现金流量的平衡问题。
8、SWOT分析: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
其中,S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
9、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领域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成为产业中的成本领先者的战略.10、零散(分散)行业: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环境,在这种产业中,产业集中度很低,没有任何企业占有显著的市场份额,也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11、业务战略:公司的二级战略常常被称作业务战略或竞争战略。
业务战略涉及各业务单位的主管以及辅助人员,这些经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将公司战略所包括的企业目标、发展方向和措施具体化,形成本业务单位具体的竞争与经营战略。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企业战略管理》第一章至第四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认为“战略是一套指导企业行为的决策准则,贯穿企业活动与产品/市场之间的连线”的学者A A.安索夫份 B.斯坦纳C.明茨博格 D.安德鲁斯2.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占有率矩阵是由( A )研究出来的。
A.波士顿咨询公司 B.麦肯锡咨询公司 C.亚瑟.利特尔咨询公司 D.查尔斯.霍福尔3.如果一个产业的进入壁垒越高,潜在进入者对产业内现有企业的威胁就( B )。
A.越大 B.越小 C.越不存在 D.越无所谓4.根据博拿马对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关系的研究,当企业战略制定很好而战略实施不好的时候,企业会处于( C )的境地。
A.摇摆 B.成功 C.艰难 D.失败5.集中化战略一般有两种变化形式,一种是低成本集中化,另一种是( D )。
A.地区集中化 B.产品线集中化 C.顾客集中化 D.差异的集中化6.某冰箱厂原来只生产冰箱,现在又增加空调器的生产,这属于( C )。
A.集团多元化 B.非相关多元化 C.相关多元化 D.纵向一体化7.按照美国学者钱德勒的观点,战略与结构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D )。
A.组织战略服从于组织结构B.组织结构与组织战略无关C.组织战略与组织结构并列D.组织结构服从于组织战略8.从行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来看,市场占有率基本稳定的阶段属于( C )A.投入期B.成长期C.成熟期D.衰退期9.某服装厂原来向别的纺织印染厂采购布料,现在自己建立了纺织印染厂,这属于( B )A.前向一体化B.后向一体化C.横向一体化D.混合一体化10.战略控制过程的第一步是( B )A.评价环境变化B.确定评价标准C.评价实际效果D.组建评价小组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企业战略管理》2014年3月考试考前练习题一、辨析题1.公司战略仅仅包括业务战略。
2.公司的目标就是企业的财务目标。
3.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有能力中最根本、最重要、最关键的能力。
4.在中国,以生产空调为主的"美的"集团准备进入微波炉领域时,微波炉行业中的龙头老大"格兰仕"集团大幅度降低价格,以阻止"美的"的进入,这属于结构性障碍。
5.企业采用稳定战略不需要改变自己的宗旨和目标。
6.平衡计分卡从四个不同的视角,提供了一种考察价值创造的战略方法。
附:辨析题参考答案1.公司战略仅仅包括业务战略。
解答:公司战略的描述并不全面,因为战略包括公司战略、业务战略、职能战略三个层次。
公司战略,又称总体战略。
公司战略是企业最高层次的战略。
它需要根据企业的目标,选择企业可以竞争的经营领域,合理配置企业经营所必需的资源,使各项经营业务相互支持、相互协调。
业务战略,涉及各业务单位的主管以及辅助人员。
这些经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将公司战略所包括的企业目标、发展方向和措施具体化,形成本业务单位具体的竞争与经营战略。
业务战略要针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在各自的经营领域中有效竞争。
职能战略,主要涉及企业内各职能部门,如营销、财务、生产、R&D、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等。
综上所述,它们之间相互支撑,构成一个整体。
在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时,要注意三级战略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2.公司的目标就是企业的财务目标。
解答:此句公司目标的描述比较片面,公司目标是一个体系,具体包括战略目标、财务目标和年度目标。
财务目标是指企业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期间内,力求实现的生产经营的结果,战略目标是指企业在其战略管理过程中所要达到的市场竞争地位和管理绩效的目标,年度目标指企业实施企业战略的年度作业目标,是战略实施中的一种必要手段。
公司目标是公司使命的具体化。
德鲁克对企业目标作了恰如其分的概括:"各项目标必须从'我们的企业是什么,它将会是什么,它应该是什么'引导出来。
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21世纪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的趋势对各国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战略制定的过程、战略实施的途径、和战略成果的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战略制定的过程\n战略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明确国家的发展目标、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制定战略的内外部环境等。
主要的步骤包括:1.确定目标:明确国家的长期发展目标,该目标必须符合国情、面向未来、可实现和可衡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全球竞争、民生需求和自然环境等多重因素。
2.分析形势:了解国际和国内的发展形势、趋势和变化,了解各种机遇和挑战,以及国家的优势和劣势。
3.确定战略:根据国家的实际,综合考虑形势、目标以及其他因素,制定出一系列符合国家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方案。
4.制定行动计划:将制定好的战略方案进一步中细化,确定阶段性的目标,实施方案和时间表。
5.监测和评估:制定好的战略方案需要不断地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确保行动计划的实施和达成目标。
二、战略实施的途径\n战略制定只是开始,实施才是关键。
战略实施的途径固然有很多种,但有几个核心要素不容忽视。
1.建立团队:要设立专业的战略实施团队,拥有一定的战略思维和执行力,能够快速做出决策和行动。
2.激励措施:建立奖惩机制、人才激励和培训体系等,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技术支持:利用现有的技术、资源和工具,以及不断开发新技术,提升战略实施的效率和效益。
4.有效沟通: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战略实施的各个方面能够得到很好的沟通和协调。
三、战略成果的评估\n战略制定和实施之后,需要对其成果进行评估,以检验战略的有效性和价值。
评估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检验目标的实现情况,还需要挖掘目标之外的潜在价值。
常用的评估方法有:1.战略目标评估:对计划的各项指标和目标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检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战略实施-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的关系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是一个相互依存且互相影响的过程。
战略制定是指企业根据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选择的过程;而战略实施则是将制定好的战略转化为具体行动,通过组织、协调和控制来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
首先,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战略制定是为了明确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指导战略实施的行动。
战略制定提供了指导和决策的基础,为战略实施提供了依据。
而战略实施则是战略制定的具体落地,是将抽象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
战略实施可以反馈给战略制定,通过实施中的经验和反思来修正和调整战略目标和方向。
其次,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战略制定不是一次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反馈和结果会影响到战略制定的调整和改进。
如果战略实施的效果不如预期,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战略目标和方向。
反之,战略实施的成功也会增强对战略制定的信心,并为未来战略制定提供经验和借鉴。
最后,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需要密切协作和协调。
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但是需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战略制定需要考虑到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而战略实施需要对制定的战略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协调。
只有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相互配合,才能够使企业的战略达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是相互依存且互相影响的过程。
战略制定提供了指导和决策的基础,为战略实施提供了依据;战略实施则将制定好的战略转化为具体行动,反馈给战略制定进行修正和调整。
两者需要密切协作和协调,才能够使企业的战略目标得到有效实施。
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是企业制定发展方向并实施能力的关键过程。
战略制定是一个长期的、全面的和综合的过程,涉及到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选择发展方向、确定目标和策略的制定;而战略实施则是将制定好的战略通过组织和协调来实际落地执行,达到预期的目标。
隆中对战略分析隆中对是诸葛亮未出茅庐之时向刘备提出的谋取天下、复兴汉室的战略建议,被誉为“一对足千秋”,是我国历史上军事战略分析、决策的典范,其全文如下: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首先,提出当时总体的战略形势:自从董卓作乱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跨州连郡称霸一方的多得数不清。
其次,诸葛亮着重分析了几个主要的敌人:(1)曹操在劣势的情况下打败袁绍,不在天时、地利,而关键在与曹操和曹操的团队非常具有谋略;曹操当时正拥有上百万的军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没有这些优势,敌人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针对自己,就是对自己的威胁。
诸葛亮把曹操的威胁和刘备劣势组合成WT战略是克服劣势,回避威胁,告诫刘备此时不能和曹魏争锋,要避其锋芒。
(2)孙权占据江东已经三世了,那里地势险要,百姓归顺,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诸葛亮把孙权的威胁和刘备劣势组合成WT战略是认清劣势,回避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对孙吴只能以它为外援,而不可以谋取的企图。
(3)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南边可以直达沿海一带,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面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个战略要地。
诸葛亮首先从荆州地利的优势,再到刘表不能守的劣势,让刘备利用起来就是机会了.所以诸葛亮运用SO战略,鼓动刘备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机会,尽快夺取荆州,并且作为近期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