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沙河处理工程2标施工组织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92.50 KB
- 文档页数:97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记录河河口治理一期工程第二标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008年8月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一)工程概况(二)主要工程量(三)编制依据(四)工程的特点、重点(五)本工程的难点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六)施工目标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第三章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第五章各分部分项的施工方案第六章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序第七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八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第九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第一章综合说明(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河河口治理一期工程第二标段工程2、工程地点:河河口,本工程施工面积约36800m2。
3、施工现场现状:本工程施工现场已基本具备“三通一平”,具备进入现场施工基本条件。
(二)主要施工围及工作量1、园林景观绿化,园路,巡河路,绿化给水等,甲方提供确认的施工图和工程量清单。
(三)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依照编制原则,及施工验收规,依以下文件为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JJ/T82-99国家现行的有关规,标准和规定。
本公司施工技术操作规程。
(四)工程的特点、重点1、本工程涉及地面铺装、绿化给水,园路等,施工简单,因为是边防位置,在安全管理方面要加强。
2、土方工程:包括开挖土方、土方回填、平整施工场地等容。
3、园建工程:包括园路及巡河路铺装。
4、水电工程:施工场地地的绿化给排水。
(五)本工程的难点及采取的相应措施:本工程施工地理位置特殊,我公司前提准备工作做好,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之后,在短期做完全部工程。
(六)施工目标计划开工日期:2008年8月 25日计划竣工日期:2008年12月 1日总工期:95天(日历天数)质量:确保优良工程。
安全文明施工:达安全文明工地标准。
⼆标段施⼯组织设计⽬录五、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 (19)六、质量及安全⽂明措施 (21)七、保证施⼯进度措施 (40)⼋、冬、⾬季施⼯措施 (40)九、施⼯总进度计划 (42)第⼗⼀章项⽬⼈员及特殊⼈员 (50)⼀、⼯程概况1、孝义市梧桐街⾄柳弯次⾼压天然⽓管道项⽬第⼆标段,起点为偏店交警中队(图纸桩号K12+900),沿S321省道南侧敷设,在偏店交警中队西侧穿越S321省道,之后沿S321省道路北敷设⾄华龙煤焦有限公司西侧,穿越S321省道后沿河道南侧敷设,经离柳集团物资机电供应处、柳弯派出所附近,到达终点下庄附近(图纸桩号K31+733.4), 沿线设置阀门预留⼝7处,分段阀门2处,全长约18.8km,管道规格为D426、D325、D219。
另外含有阀室两座,柳弯天然⽓DN300阀室内设DN100放散管,⽔峪天然⽓DN400阀室内设DN200预留接⼝,并且设置DN100放散管。
2、施⼯范围:次⾼压供⽓管道及其附属设施3、燃⽓种类:天然⽓(常温),符合《天然⽓》GB 17820-1999中的⼆类⽓的技术指标。
4、质量⽬标:施⼯过程中发扬我公司的创优精神,质量管理达到ISO9002 标准规定的要求,⼯程质量合格率100%,达到优良标准。
我们将按照甲⽅的⼯期要求,优质、⾼效、安全地完成好施⼯任务。
5、安全⽣产指标:伤亡事故为零。
6、⼯期⽬标:本⼯程开竣⼯⽇期:2012 年5 ⽉29 ⽇开⼯,2012 年12 ⽉31 ⽇竣⼯。
⼆、编制依据及施⼯规范:1、业主提供的梧桐街⾄柳弯次⾼压管线⼯程招标⽂件及施⼯图纸⽂件。
2、国家及部、企业颁发的有关施⼯及验收技术规范,有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城镇燃⽓设计规范》GB 50028-2006《城镇燃⽓技术规范》GB 50494-2009《钢制对焊⽆缝管件》GB/T 12605-2008《流体输送⽤⽆缝钢管》GB/T 8163-2008《⽯油天然⽓⼯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部分:A级钢管》GB/T 9711.1-1997 《⽆损检测⾦属管道熔化焊环向对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法》GB/T 12605-2008 《钢焊缝⼿⼯超声波探伤⽅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89《油⽓输送管道穿越⼯程设计规范》GB 50423-2007《混凝⼟和钢筋混凝⼟排⽔管》GB/T 11836-2009《⽯油天然⽓⾦属管道焊接⼯艺评定》SY/T 0452-2002《涂装前钢材表⾯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 8923-88《埋地钢质管道聚⼄烯防腐层》GB/T 23257-2009《辐射交联聚⼄烯热收缩带(套)》SY/T4054-2003《城镇燃⽓⼯程施⼯及验收规范》CJJ 33-2005《⼯业⾦属管道⼯程施⼯规范》GB 50235-2010《⼯业⾦属管道⼯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现场设备、⼯业管道焊接⼯程施⼯规范》GB 50236-2011《油⽓输送管道穿越⼯程施⼯规范》GB 50424-20073、国家现⾏的法令、法规,地区⾏业颁发的安全、消防、环保、⽂物管理规定。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1)1.1 编制说明 (1)1。
2 编制依据 (1)1.3 工程概述 (2)1.4 管理目标 (2)第2章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 (3)一、工程施工前准备 (3)1.1 技术准备 (3)1。
2 设备、物资准备 (3)1.3人员及设备准备 (3)1。
4 管理文件及资料 (4)二、施工导流工程 (4)2.1 围堰填筑 (4)2.2 围堰拆除 (5)2。
3 明水排除 (6)2.4 管道施工 (6)三、施工测量、放线 (11)3。
1 控制测量 (11)3.2 施工测量与放样 (11)3.3 竣工测量 (12)四、土方工程 (12)4.1 河道清淤 (12)4。
2 淤泥的转运 (12)4.3 渠道修坡 (12)4。
4 土方回填 (12)五、复合土工膜施工 (14)5。
1材料准备 (14)5.2现场准备 (15)5。
3 储存、运输和处理土工布 (15)5。
4 施工方案 (15)5.5 复合土工膜的焊接 (16)5.6 土工膜检测及修补 (18)5。
7 土工膜保护层铺设 (18)5。
8 质量要求及控制措施 (19)5。
9 成品保护措施 (20)六、混凝土衬砌浇筑 (20)6.1 准备工作 (20)6.2 模板安装 (21)6.3 混凝土拌制 (21)6.4 混凝土衬砌 (21)6.5混凝土抹面压光 (22)6。
6混凝土养护 (22)6.7衬砌施工注意事项 (22)6.8 渠坡衬砌混凝土伸缩缝施工 (23)七、砌石施工 (24)7.1 原材料 (24)7。
2 浆砌石砌筑 (25)7.3 质量控制与验收 (28)八、闸室、桥梁施工 (28)8。
1 钢筋工程 (28)8.2 池壁模板 (30)8.3 混凝土工程 (33)九、闸门、启闭机施工方案 (35)9.1 安装程序及方案 (35)9.2 质量保证措施 (36)9。
3 安全保证措施 (37)第3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9)3.1 质量保证体系 (39)3。
河段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日期:二零一二年十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4)1.1 工程概况 (4)1.2 工程施工条件 (4)二、施工平面总体布置 (5)2.1总体布置原则 (5)2.2生活和办公区 (5)2.3混凝土、砂浆生产系统和砂石料场 (5)2.4施工临时道路 (6)2.5水、电及通讯 (6)2.6施工平面布置图 (6)三、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7)3.1测量放样 (7)3.2河道清淤 (7)3.3土方(沙砾石)开挖 (8)3.4土方(沙砾石)填筑 (12)3.5横重式挡墙工程 (14)3.6植草护坡工程 (21)3.7人行梯道工程 (21)四、工程总体目标、网络进度、工期保证措施 (24)4.1工程总体目标 (24)4.2工期保证措施 (26)五、机械设备和劳动力计划 (29)5.1施工机具配置 (29)5.2劳动力配置 (30)六、现场施工组织管理机构、管理制度 (31)6.1项目部组织机构 (31)6.2各部门人员配置及职责 (32)七、质量体系、工期控制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 (34)7.1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34)7.2现场质量管理机构设置及配备的主要质检人员和仪器设备 (34)7.3质量保证措施 (36)7.4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41)八、安全度汛措施 (46)8.1现场及材料 (46)8.2机械设备 (47)8.3安全用电 (48)九、安全生产目标及保证措施 (50)9.1安全生产目标及方针 (50)9.2确保安全施工的管理措施 (50)9.3确保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 (51)十、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54)10.1文明施工 (54)10.2环境保护措施 (59)一、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1.1.1项目概况:,工程河段位于汤溪河上游(又称湾滩河)左岸支流渔沙河上。
工程河段出口断面以上控制流域面积52.52km2.本工程起于渔沙村村委会,止于规划集镇下缘岳子街,综合治理河道长1.21km2。
河南省鲁山县沙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河南华北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05-10-25批准:张新中核定:邱林审查:田林钢概算编制:吴辉设计人员:陈海涛徐兆峰李丽雁赵国建刘春江胡建军目录1综合说明 (1)1.1河段简况 (1)1.2工程任务 (1)1.3工程建设地必要性 (1)1.4设计成果概述 (2)1.4.1设计洪水 (2)1.4.2工程地质 (2)1.4.3工程设计 (3)1.4.4施工组织设计 (3)1.4.5工程用地处理 (3)1.4.6投资概算 (4)2 水文 (4)2.1流域简况 (5)2.1.1 自然地理、河流水系 (5)2.1.2 气象水文 (5)2.1.3 水利工程 (5)2.2设计洪水 (6)2.2.1 基本资料 (6)2.2.2 设计洪水 (6)3工程地质 (9)3.1工程地质条件 (9)3.1.1地形地貌 (9)3.1.2地层岩性 (9)3.1.3地质构造 (9)3.1.4地震 (10)3.1.5物理地质现象 (10)3.2水文地质条件 (10)3.3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 (10)3.3.1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条件 (10)3.3.2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评价 (10)3.4天然建筑材料 (12)3.4.1砂砾石料 (12)3.4.2粘土料 (12)3.5结论与建议 (12)4工程规划 (14)4.1防洪标准及堤防级别 (14)4.1.1防洪标准 (14)4.1.2堤防级别 (14)4.2规划原则及设计依据 (14)4.2.1规划原则 (14)4.2.2设计依据 (14)4.3堤线比选 (14)4.4堤顶高程确定 (15)4.4.1起始水位计算 (15)4.4.2河道水面线推求 (16)4.4.3堤顶高程确定 (19)4.4.4河道壅水影响分析 (19)5工程设计 (21)5.1工程总布置 (21)5.2河床整治 (21)5.3堤防设计 (21)5.3.1堤身断面型式比选225.3.2堤坡稳定计算 (22)5.3.3护岸设计 (23)5.3.4中心岛设计245.4建筑物设计 (24)6施工组织设计 (26)6.1施工条件 (26)6.2施工导流 (26)6.3施工方法 (26)6.3.1基础开挖 (26)6.3.2土砂方回填 (26)6.3.3砌石工程 (27)6.3.4混凝土工程 (27)6.4施工总进度 (28)6.5施工总布置 (28)6.6主要技术供应 (28)6.7施工管理 (29)6.7.1实行工程法人负责制 (29)6.7.2实行工程工程招标制 (29)6.7.3实行工程工程监理制 (30)7工程用地处理 (31)8 环境影响评价 (32)8.1评价依据 (32)8.2环境现状 (32)8.3工程实施对环境地影响 (32)8.3.1对环境地有利影响 (32)8.3.2对环境地不利影响 (33)8.3.3对不利影响地对策及处理措施 (34)9 水土保持方案 (35)9.1编制依据 (35)9.2水土流失现状 (35)9.3水土流失产生原因 (35)9.4水土流失治理对策 (35)10工程概算3710.1概述 (37)10.2编制说明 (37)10.2.1编制依据 (37)10.2.2基础单价 (37)10.2.3费用计算标准 (38)10.3工程总概算表(附后) (39)10.4一期工程概算表(附后) (39)1综合说明1.1河段简况沙河发源于鲁山县西部石人山东麓,属淮河流域沙颖河水系,鲁山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沙河干流在鲁山县境内全长108.00km,控制流域面积2400.00 km2,其中流域面积100.00 km2以上支流6条,30.00km2以上支流13条.沙河鲁山县城上游18.00km建有昭平台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430.00 km2,总库容6.87亿m3,为大(Ⅰ)型水库.昭平台水库至县城段河道宽浅,少堤无岸,现状防洪标准相当于5年一遇(Qp=20%=2310m3/s).鲁山县城位于昭平台水库下游18.00km沙河左岸2.00km处.沙河流域地处北亚热带北部边缘,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季风进退及四季更迭较为明显,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多风,秋季凉爽.流域内多年平均气温14.70°C,多年平均降雨量880mm,多年平均径流深275mm.1.2工程任务沙河鲁山县城区段上至铁路桥下至公路桥共 5.20km河道综合治理,现状情况下老沙河桥下游全张村附近已进行治理,主要是建河堤,治理长度约3000m,治理后河道宽度约650m.本次工程将在原来已治理过堤段地基础上继续对铁路桥与公路桥之间地未治理河道进行治理,由于已治理段多年来并不影响行洪,因此本次治理将参考原治理方案确定堤距及河堤断面.治理地主要内容为:根据河势及行洪要求划定堤线,疏浚河床,筑堤护岸,兴建梯级橡胶坝蓄水成湖,修建滨河观光走廊,筑砌具有旅游和休闲功能地中心岛,对河道左岸荒滩地进行城区土地开发,同时,对治理范围内地三里河、石佛寺河等支流进行相应治理.其中一期工程为疏浚河床、中心岛筑砌、修建堤防及滨河观光走廊,进行土地开发、三里河、石佛寺河治理等.二期工程为两级橡胶坝,三里河桥梁、2座涵闸及左岸傍堤公路,本次主要进行一期工程设计.1.3工程建设地必要性鲁山县位于沙河左岸2km处,城区人口约4万人,由于历史沿革,城区建筑密集,街道狭小.近年来鲁山县工矿业、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根据县城总体规划,城市建设重心将南移靠近沙河,利用沙河得天独厚地水利资源,通过综合治理,构筑水景地带,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具有北方山水特色地园林旅游城市.1.4设计成果概述1.4.1设计洪水首先求出昭平台水库至白龟山水库区间设计洪水,用面积比换算成昭平台与鲁山区间设计洪水,加上昭平台水库下泄流量即为所求设计洪水.鲁山区间设计洪水过程与昭平台水库同频率相应洪水下泄过程叠加得鲁山区间段总设计洪水过程,各重现期设计洪峰流量见表1-1.表1-1 鲁山区间总设计洪水成果表1.4.2工程地质左岸防洪堤大部分置于河床左岸冲积形成地I级阶地和阶地边缘斜坡上,属缓坡坡积地貌,基础稳定,地形单一.沿线出露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右岸出露第四系覆盖层,各层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如下:第四系覆盖层(Q4):(1)杂填土:该层结构疏松或稍密,强度低,抗冲能力差,压缩变形大,不宜用堤防地基,应予以清除.(2)粉土夹砾碎石:该层允许承载力0.11Mpa,摩擦系数f=0.35,压缩性中等,透水性较强.该层呈透镜体状产出.强度稍低,抗冲能力差,做基础持力层应采取地基处理.(3)块砾石夹壤土:该层允许承载力0.15~0.20Mpa,摩擦系数f=0.40.压缩性低,透水性中~强.做持力层满足要求,但该层受块石含量影响,不同地段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较大,抗冲性亦较差,施工时应注意.(4)漂卵石夹壤土:该层允许承载力0.15~0.20Mpa,摩擦系数f=0.35.压缩性低,透水性中等.(5)漂卵石夹砂:该层允许承载力0.20~0.25Mpa,摩擦系数f=0.35.压缩性低,透水性中等.将堤基置于下中密地砾卵石夹砂层,其承载力能够满足工程要求.但砾卵石夹砂层抗冲刷能力差,透水性强,存在渗漏、渗透变形、抗冲刷稳定及基坑涌水等工程地质问题,建议采取相应地工程处理措施.由于堤基位置覆盖层厚度较大,开挖及回填工作量亦大,并存在开挖边坡地稳定基坑排水等问题,因此建议对回填厚度较大土层,采取强夯加固等相应地工程处理措施后可作堤基.1.4.3工程设计治导线布置:右岸基本利用现有堤线,左岸堤线上游接铁路桥台,沿自然堤线布置穿三里河后利用支流入河斜交主流趋势,堤线适当外移,并对堤脚适当防护,尔后按650.00m堤距控制平行右岸布置,下游与公路桥平顺连接.在左堤4+990-5+269段设中心岛一座,为不减少河道过流断面,将左岸堤线按中心岛宽度向北迁移.在桩号3+000(右堤桩号)处修建一级橡胶坝,在5+000处修建二级橡胶坝,在左堤1+740处设一座进水闸引外河水入内河、4+955处设一座退水闸退内水入外河,在三里河入沙河口修建一座桥梁.根据该整治段上下游铁路桥和公路桥均已存在地现状,此次整治对两桥附近现状堤线不做改变,对桥孔过流宽度不做改变,仅在原堤防基础上加高至设计堤顶高程,结合水面线推求及堤线平顺连接需要,渐变段连接长度拟定为1450M.为了保持两桥现状,在桥梁影响范围内堤防不进行护砌,仅对其加高至设计堤顶高程,以防水流漫溢.河床整平结合工程布置进行,设计河底宽650~900m,比降1/600,河底高程127.50~119.17m,共需河床土方整平113.35万m3,土方开挖外运98.35万m3.右岸堤防:总长5156.00m,堤身采用砂土填筑,外边坡1:2.5,采用10.00cm 厚C15预制混凝土块衬砌,下部铺一层300g/m2土工布垫层.坡脚为Mu60M7.5浆砌石齿墙,内边坡1:2.0.左岸堤防:总长5435.00m,堤身采用砂土填筑,回填砂土相对密度不小于0.65,内外边坡1:2.0,外坡(临水侧)堤顶以下1.50~3.50m 以下设平均宽度为2.50m宽地亲水平台,上设花圃及甬道,平台以下为Mu60M7.5浆砌石复式防洪墙,平台以上为坡式护岸,采用C15混凝土格栅护砌,格栅内植草皮.堤顶宽10.00m,为花带和彩砖路面.堤内坡(背水侧)1 :2.0,采用草皮护坡,堤顶以下1.50m设交通道路,路宽20.00m,为C20混凝土路面.进退水闸均为涵洞式,闸孔净尺寸2.00×2.00m.1.4.4施工组织设计堤防工程安排在枯水季节施工,河床以上受洪水影响很小,但基础在河床1.00m以下,须填筑围堰.基坑开挖后隔一段距离设集水井,用潜水泵集中抽排.一期工程工期按1年考虑.工程准备期:2006年1月,主要进行工程招标、场地平整、场内交通、供电、临时房屋等临建工程建设.主体工程施工期:2006年2月~2006年3月,主要进行河床整平,左右岸堤身填筑;2006年4月~2006年7月,主要进行左右岸堤身填筑,右岸护坡及左岸防洪墙工程;2006年8月~2006年11月,主要进行左岸台地以上护坡,堤顶施工.工程完建期:2006年11月~2007年1月,主体工程完工,并完成附属工程,临时工程拆除,水土保持工作完毕.1.4.5工程用地处理该工程主要在河道内施工,占用河床滩地和部分河滩林地,需对林地进行赔付,经实物指标调查共占用林地1473亩、河滩地(青苗)138亩.在施工过程中,临时占用部分耕地,需进行青苗赔偿,经调查需对25亩进行青苗赔偿.1.4.6投资概算工程总投资为14557.89万元,其中建筑工程为8694.33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129.16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149.86万元,临时工程831.55万元,其他费用4059.76万元,基本预备费693.23万元.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土砂方开挖243.67万m3,土砂方回填236.10万m3,砼及钢筋砼5.70万m3,砌石16.35m3.主要材料用量:水泥39447t,钢筋1965t,钢材89.00t,板枋材186.00 m3,汽油29.00t,柴油2244t,块石21.93万m3,碎石8.58万m3,砂9.93万m3.主体工程总工日95.09万个.一期工程总投资为6378.5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为4168.75万元,临时工程343.36万元,其他费用1562.71万元,基本预备费303.74万元.一期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土砂方开挖201.40万m3,土砂方回填212.01万m3,砼及钢筋砼0.68万m3,砌石12.95万m3.主要材料用量:水泥16489t,钢材37.00t,柴油1990t,块石15.63万m3,碎石0.63万m3,砂5.29万m3.主体工程总工日26.23万个.2 水文2.1 流域简况2.1.1 自然地理、河流水系沙颍河是淮河最大支流,发源于伏牛山东麓,沙颍河水系由沙河、颍河汇流而成,以沙河为主干.沙河发源于豫西鲁山县伏牛山东鹿地石人山,主峰向西延伸是本水系与黄河流域伊洛河水系地分水岭;主峰向东南延伸是本水系与长江流域唐白河水系地分水岭.昭平台水库以上全部为深山区,山峰重叠,地势陡峻,一般坡面比降约1/5.河流穿行于两山之间,河床质为砾石和卵石,比降由上往下约1/100~1/350,两岸支流密集,均源短流急.昭白区间为浅山丘陵区,地势逐渐开阔,两岸山岭低,坡面比降1/20,树木稀少,植被不良.河道流入冲积台地,由宽浅渐变窄深,比降较缓,约1/800~/1200,河床质为小碎石及沙,河身弯曲,迁移不定.沙河在鲁山县境内全长108.00km,控制流域面积2400.00km2,其中流域面积100.00km2以上地支流6条,30.00km2以上地支流13条,30.00 km2以下具有名称地沟河28条.在该河道上从昭平台水库溢洪道尾水渠至白龟山水库淹没区河段,全长25.20km,昭平台水库溢洪道尾水渠至鲁山县楼张村西区间流域面积476.00 km2(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与沙河交叉断面相近).该河段少堤无岸,属宽浅式平原河道,河面宽地地方有2.60km,最窄地有1.10km,平均宽度约1.60km.沿该河段两岸有鲁山县县城一座,有董周、库区、张店、马楼、让河、辛集六个乡(镇)、38个行政村,涉及18.40万余人,12.60万余亩耕地.2.1.2 气象水文本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气象变化受季风进退影响.夏季六月以后,由于热带暖湿气团内移,受到西部和南部高山地屏障,故极易造成暴雨,是全省暴雨中心地区.年平均降雨量约900mm,60%集中在汛期六、七、八三个月,年际变化也相当大,最大最小值可差5倍.平均气温约14°C,极端最低温度为-18°C,极端最高温度为42°C.本地区主要为雨洪径流,由于暴雨和地形条件所致,洪水暴涨暴落,极易造成灾害.2.1.3 水利工程鲁山下游33.00km处为1966年建成地白龟山大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740.00km2,总库容7.31亿m3.“75.8”大洪水后,进行汛后加固,1999年又开始对水库进行全面除险加固,现正在进行中,水库加固完成后,设计标准100年一遇,校核标准2000年一遇,总库容9.22亿m3.鲁山上游18.00km处,于1959年建成昭平台大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430.00km2,总库容7.13亿m3.“75.8”大洪水后,进行了续建加固,2001年又开始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加固工程已于2004年竣工,目前该水库达到1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6.87亿m3.白龟山水库以上自1958年以来共修建中小型水库35座,其中昭白间22座,昭平台以上13座.按类型分:中型水库2座,小I类水库4座,小II类水库29座,总控制面积353.76km2,总库容1.11亿m3,其中兴利库容0.33亿m3.中小型水库对设计洪水有一定影响.2.2 设计洪水2.2.1 基本资料2.2.1.1雨量资料鲁山断面以上从1951年起,陆续设立了二郎庙、鲁山、下汤、白草坪、鸡冢、瓦屋、曹楼、昭平台等16个雨量站,其中大部分观测至今,小部分中途撤销.各雨量站历年资料均已整编成册.2.2.1.2水位、流量资料昭平台水库上游35.00km处有下汤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820.00km2,1951年设立,因受昭平台水库回水影响,1961年迁移到中汤,控制流域面积485.00km2,观测至今;主要支流荡泽河上1952年设立曹楼水文站,仍因受昭平台水库回水影响,1960年上迁到下孤山,观测至今,两站控制流域面积分别为410.00km2和354.00km2;1962年在支流太山庙上设有鸡冢径流实验站,集流面积46.00km2,观测至今;交叉断面上游18.00km处有1956年设立地白草坪汛期水位站,1959年昭平台水库建成后,迁至昭平台水库,改为水库水文站,观测至今.各站历年观测资料均已整编刊印成册.2.2.2 设计洪水2.2.2.1 洪水地区组成鲁山断面至昭平台水库区间,在支流七里河上,1963年建成M湾中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7.50km2,占区间总面积476.00km2地 3.60%,总库容1270万m3,由于水库控制面积小,距鲁山断面较远,故不考虑M湾中型水库调蓄对鲁山断面洪水影响.鲁山断面上游昭平台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430.00km2,占鲁山断面控制流域面积1918.00km2地75%,因此鲁山断面设计洪水按两种洪水地区组成,即昭平台水库与鲁山断面同频率,昭平台至鲁山断面(下称昭鲁区间)相应;昭鲁区间与鲁山断面同频率,昭平台水库相应,分别计算三个区片地设计和昭平台水库以上、昭鲁区间地相应洪水.2.2.2.2 分区设计洪水①昭平台水库设计洪水1979年12月,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了《昭平台、白龟山水库加固设计水文复核报告》,并经水电部水规设字(019)号文批准.复核报告设计洪水,采用1951~1977年共27年流量资料和雨量资料及区域综合法计算,经分析比较后,选用了根据流量资料推求地成果.1998年编制除险加固报告时又将资料系列延长到1998年,长短系列洪峰、洪量均值相差在10%允许误差范围以内,故仍采用经过水电部规划总院审查批准地成果.水库设计洪水过程线,以1955年实测过程为典型,各时段洪量以同频率相包,分段控制放大.②昭鲁区间设计洪水昭鲁区间面积476.00km2,占下汤至昭平台区间(下称下昭区间)面积610.00km2地80%,两区间自然地理条件基本相似,故昭鲁区间设计洪水采用下昭区间设计洪水,洪峰按面积比地0.75次方,洪量按面积比地一次方缩放.昭鲁区间设计洪水过程线,根据1955年实测暴雨及时程分配,通过降雨径流关系和淮上综合单位线进行产汇流计算求得.采用各时段洪量同频率相包、分段控制放大地方法,计算各种频率地设计洪水过程线.③昭平台水库、昭鲁区间相应洪水昭平台水库以上各时段相应洪量,由鲁山断面以上设计洪量减昭鲁区间设计洪量而得;昭鲁区间24小时、3天相应洪量,由鲁山断面以上设计洪量减昭平台水库设计洪量而得.沙河鲁山断面位于昭平台水库和白龟山水库之间,各时段设计洪量,采用昭平台和白龟山以上设计洪量按面积比一次方缩放后地平均值,作为鲁山断面以上设计洪量.昭平台水库以上相应洪峰流量,由24小时相应洪量,通过设计洪峰流量与24小时洪量相关线查得;昭鲁区间相应洪峰流量,由24小时相应洪量通过设计洪峰流量与24小时洪量相关线查得.昭平台水库相应洪水过程线,采用昭平台1955年实测典型洪水过程线峰量同频率放大;昭鲁区间相应洪水过程线,采用上述昭鲁区间1955年典型过程线同频率放大.2.2.2.3 鲁山断面设计洪水昭平台水库设计或相应洪水下泄流量过程线,根据2004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以后调整地调度运用方式进行调洪演算求得.水库调度运用方式:汛期限制水位167.00m,当库水位在167.00~174.44m(10年一遇洪水位)时,控制最大泄流量300.00m3/s;当库水位超过174.44m时,尧沟溢洪道全开;超过180.40m杨家岭溢洪道全开.按上述调度运用方式,分别对昭平台水库设计和相应洪水进行调洪演算,求得水库设计和相应出库流量过程线.鲁山断面设计洪水过程线,按照两种洪水地区组成,即昭平台设计洪水出库流量过程或相应洪水出库流量过程,考虑2小时传播至鲁山断面,与昭鲁区间相应或设计洪水过程线叠加,即得两种洪水组合地鲁山断面设计洪水.选用对工程不利地昭鲁区间与鲁山断面同频率,昭平台水库以上相应地设计洪水成果.鲁山断面采用设计洪水成果见表2-1.表2-1 沙河鲁山断面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表3工程地质3.1工程地质条件3.1.1地形地貌工程区属山前冲洪积平原,地面高程118.00m,相对高差6.00m左右.受区内多条河流控制,切割冲积形成冲洪积平原.侵蚀堆积地层主要为沿沙河两岸较为对称发育地漫滩及阶地,根据区域地质普查资料与工程区地质普查资料,河漫滩及I~II级阶地,厚度大于20.00m.河床一般宽约1000m,平均比降1/600,河流较直,堤防多处在I级阶地及河漫滩上.3.1.2地层岩性堤防地段河流两岸地层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岩性特征描述如下:第四系覆盖层(Q4)主要由河流冲积层、坡积残积层及人工堆积层组成.其岩性特征:(1) 杂填土:由块石建筑及生活垃圾组成,零星堆积于岸坡坡脚,结构较松散,厚度2.00m左右.(2) 粉土夹砾碎石:粉土为主,夹有砾砂,碎卵石混合物,砾径2.00~3.00 cm,含量10.00%~15.00%,结构呈透镜体状产出.(3) 块砾石夹壤土:紫褐色、褐黄色壤土或砂壤土,夹砾石碎块,块石含量不均,不同地段变化较大.结构松散~稍密.主要分布于斜坡或坡脚一带,厚度一般0.50~6.00m,局部段厚达6.00~10.00m.(4) 漂卵石夹壤土:主要由砾卵石夹或砂壤土、壤土组成,钙泥质胶结为主,含少量砾砂.卵石成分以石灰岩和砂岩为主,磨圆度较好,一般砾径 2.00~0.50cm 居多,结构松散~稍密.局部有架空现象,透水性中等~强,河漫滩后缘表层或岸坡坡脚,厚度均大于5.00m.(5) 漂卵石夹砂:灰紫色,砾石大小不等,一般2.0~5.0cm,最大达6.0cm以上.多呈椭圆状或半浑圆状,分选性较好,成分较杂,主要为石灰岩,砂岩等,含少量铁、钙和泥质.局部充填砾石呈中胶状态,主要分布在现代河床内,透水性较强.3.1.3地质构造本区域内岩层总体走向北西,一般为近东西向,沙河总体走向近东西,河流岸坡度一般为10.00°左右,平缓,区域内未见明显大地断裂构造.3.1.4地震根据我国2001年发布地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 35s;基本烈度为Ⅵ度.3.1.5物理地质现象区内物理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冲洪积现象.3.2水文地质条件该区域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孔隙水,第四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系覆盖层内(冲洪积混合堆积层、现代河床漂卵砾石层).河床漂卵砾石层属强透水层,富含地下水.冲洪积混合堆积层含亚粘土、砂壤土等成分,该层含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下渗水、含水量较高.第四系覆盖层中地孔隙潜水具有就地补给.据水化学资料分析资料,工程区地表水与地下水化学类型均为淡水,根据环境水腐蚀性标准,区内地表水和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3.3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3.3.1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条件根据邻近工程区地地质钻探成果和流域已建工程资料,结合工程区堤防地基地工程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见表3-1.表3-2 边坡开挖坡度建议值3.3.2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评价左岸防洪堤大部分置于河床左岸冲积形成地I级阶地和阶地边缘斜坡上,属缓坡坡积地貌,基础稳定,地形单一.沿线出露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右岸出露第四系覆盖层,各层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如下:表3-1 堤基各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第四系覆盖层(Q4):(1)杂填土:该层结构疏松或稍密,强度低,抗冲能力差,压缩变形大,不宜用堤防地基,应予以清除.(2)粉土夹砾碎石:该层允许承载力0.11Mpa,摩擦系数f=0.35,压缩性中等,透水性较强.该层呈透镜体状产出.强度稍低,抗冲能力差,做基础持力层应采取地基处理.(3)块砾石夹壤土:该层允许承载力0.15~0.20Mpa,摩擦系数f=0.40.压缩性低,透水性中~强.做持力层满足要求,但该层受块石含量影响,不同地段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较大,抗冲性亦较差,施工时应注意.(4)漂卵石夹壤土:该层允许承载力0.15~0.20Mpa,摩擦系数f=0.35.压缩性低,透水性中等.(5)漂卵石夹砂:该层允许承载力0.20~0.25Mpa,摩擦系数f=0.35.压缩性低,透水性中等.将堤基置于下中密地砾卵石夹砂层,其承载力能够满足工程要求.但砾卵石夹砂层抗冲刷能力差,透水性强,存在渗漏、渗透变形、抗冲刷稳定及基坑涌水工程地质问题,建议采取相应地工程处理措施.由于堤基位置覆盖层厚度较大,开挖及回填工作量亦大,并存在开挖边坡地稳定基坑排水等问题,因此建议对回填厚度较大土层,采取强夯加固等相应地工程处理措施后可作堤基.3.4天然建筑材料3.4.1砂砾石料主要用于砼粗、细骨料,在工程区内均有砂砾石料产地,足够满足工程要求.经比较分析,粗骨料实验指标符合质量技术要求,实验指标达到质量技术要求,可作堤防工程使用.3.4.2粘土料从左岸开采,经收集区域地质资料,本区料土具有膨胀性,运输距离约3.00公里.经实验其作堤防工程使用时,应对其膨胀性进行处理才能作堤料使用.3.5结论与建议(1)本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好,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2)本区物理地质现象不太发育,不存在山体崩塌地可能性.(3)本区第四系覆盖层中地孔隙潜水在局部埋藏较浅,基础开挖后,应注意降水处理.(4)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破坏.(5)堤基持力层大部分座在卵砾石层上,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但应注意抗冲刷,渗透变形等处理.(6)堤防建设所需天然建筑材料均可就地加工,储量满足建设需求 .(7)建议在施工阶段加强施工现场地质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8)所用堤料产地土具有膨胀性,在作堤材料时,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表3-3 砂砾石料产地分布简况表。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1.1编制依据1、国家及行业现行有效版本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2、标前现场踏勘资料及本企业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3、本企业的质量手册、质量目标和程序文件等。
1.2施工组织总设计1 工程简介永兴中心河整治工程位于南通市港闸区,该工程西起永和路,东至经五路,总长度约740m。
设计河口宽度14.15m。
河道正常水位1.65m,警戒水位2.15m(国家85高程,下同)。
本次工程是对永兴中心河进行综合整治,整治长度约740m,整治内容包括:河道护岸、河道沿线绿化等。
2 施工条件本工程地处城区地块,可直接在施工现场搭设办公室及生活区、工作棚、仓库、搅拌站、值班室等活动房。
3工期要求计划开工时间: 2019 年 9 月 16 日,计划竣工时间: 2019 年 12 月 15 日,施工总工期:90日历天,具体以发包人与承包人签定的合同工期为准。
4工程管理目标1、工期目标:确保工程在90日历天内完工。
2、质量目标:严格执行“三检”制度,按照质量保证体系运作,坚决贯彻公司质量方针,确保本工程质量等级达到合格。
3、安全目标:确保本工程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1.3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1、本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南侧护岸重建、北侧护岸加固,南侧护岸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桩+压顶+挂板的护岸结构型式(拆除原挡墙至▽1.00),北侧护岸采用在老挡墙前设置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桩+压顶+挂板的护岸结构形式(不拆除老挡墙)。
2、施工段划分本工程施工段可划分为:永和路至永扬路段南侧、永和路至永扬路段北侧、永扬路至经五路段南侧、永扬路至经五路段北侧。
第二章施工总平面布置2.1 临时设施的一般规定2.1.1临时设施的范围本工程临时设施工作项目包括:施工测量、施工交通、施工供电、施工供水、施工照明、施工通信、混凝土系统、施工附属工厂、仓库、存料场、弃料场,以及施工现场办公和生活建筑设施等。
2.1.2临时设施总平面布置原则施工总平面规划以方便施工、便于管理、节约用地,又符合文明建设为前提,充分利用现场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工程特点、施工方案、工期等因素,严格按照招标设计文件要求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标准,因地制宜,紧凑合理,科学规划施工临时生产区、生活区、场内施工道路、供水、供电等临时设施,同时应做到科学性、实用性、灵活性相结合。
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技术标准和规范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第二章施工准备及及施工组织管理体系一、施工准备二、施工调查三、技术准备四、施工场地准备五、外部环境准备六、施工组织管理体系第三章施工布置及总体安排一、施工准备二、施工平面总体部署三、施工管理四、施工进度计划及具体保证措施第四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案和方法一、施工测量二、土石方施工三、护坡施工四、混凝土及浆砌墙施工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第七章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第九章竣工资料的整理和档案管理第十章其他第一章工程概况技术标准和规范一、编制依据《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 47—94) 《水工砼施工规范》(SDJ207—82)《地面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8—83)《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他洪水标准》(SL252—200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规范》(DL/T5100—2000)《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土工试验规程》(SDl28—87)《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98)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l8—96)《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l7l一96)二、工程概况建设地点:保定市易县北易水河DK3+000—DK4+408主要建设内容:河道疏挖、护砌等1、工程布置(1)工程总体布置工程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创造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为目标,结合河道防洪治理,改善水环境。
为了美化河堤,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两岸布设耐寒草坪观赏带。
沙河带状湿地项目工程施工施工组织设计投标单位:编制日期:2日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施工准备第四章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第五章质量保证体系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六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第七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八章冬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第九章环境保护、减少噪音的措施第十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一章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物资计划第十二章地下管线及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第十三章节能措施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投入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第一章编制依据一、《河带状湿地项目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二、《河带状湿地项目工程施工招标设计》三、现场踏勘及答疑。
四、参照的技术规范: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GB/T15773---1995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43、《水环境监测规范》 SL219---1998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 SL398---2007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1990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8、园林植物栽植技术规程9、园林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10、我公司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其他有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和验收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河上,这条河流属于海河流域卫河的一条支流河道。
大沙河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流经市境内的主要县区有:等,在,河道长度为74KM。
本次河道生态治理,工程范围为河出山口至倒虹吸,治理河道中心长度为9.8公里,主槽清淤疏浚9.8公里,生态护坡共5.58公里。
左岸堤新筑提防2.13公里,提防加固3.2公里,右岸堤新筑堤防3.96公里,堤防加固1.31公里。
治理范围内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其中高速公路至南水北调倒虹吸段为50年一遇。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审核:批准: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2第二章工程概况及设计概况--------------------------------------------------3第三章工程特点及施工方案拟定--------------------------------------------3第四章施工组织-----------------------------------------------------------------5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14第六章工程投入的主要物资(材料)情况描述及进场计划----------43第七章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描述及进场计划---------45第八章劳动力安排情况描述------------------------------------------------45第九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46第十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54第十一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56第十二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61第十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及进度计划------------------------------------66第十四章总平面布置图及临时用地表--------------------------------------67附表 1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68)附表 2 劳动力计划表 (69)附图1 施工工期网络图附图2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施工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纪要;2、本工程的施工图纸;3、本工程施工所遵守的规程、规范如下:(1)《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5) 其它有关的法令、法规、标准、规范;4、现场的调查资料。
河南省鲁山县沙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河南华北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05-10-25批准:张新中核定:邱林审查:田林钢概算编制:吴辉设计人员:陈海涛徐兆峰李丽雁赵国建刘春江胡建军目录1综合说明 (1)1.1河段概况 (1)1.2工程任务 (1)1.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1.4设计成果概述 (2)1.4.1设计洪水 (2)1.4.2工程地质 (2)1.4.3工程设计 (3)1.4.4施工组织设计 (3)1.4.5工程用地处理 (4)1.4.6投资概算 (4)2 水文 (4)2.1流域概况 (5)2.1.1 自然地理、河流水系 (5)2.1.2 气象水文 (5)2.1.3 水利工程 (5)2.2设计洪水 (6)2.2.1 基本资料 (6)2.2.2 设计洪水 (6)3工程地质 (9)3.1工程地质条件 (9)3.1.1地形地貌 (9)3.1.2地层岩性 (9)3.1.3地质构造 (9)3.1.4地震 (10)3.1.5物理地质现象 (10)3.2水文地质条件 (10)3.3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 (10)3.3.1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条件 (10)3.3.2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评价 (10)3.4天然建筑材料 (12)3.4.1砂砾石料 (12)3.4.2粘土料 (12)3.5结论与建议 (12)4工程规划 (14)4.1防洪标准及堤防级别 (14)4.1.1防洪标准 (14)4.1.2堤防级别 (14)4.2规划原则及设计依据 (14)4.2.1规划原则 (14)4.2.2设计依据 (14)4.3堤线比选 (14)4.4堤顶高程确定 (15)4.4.1起始水位计算 (15)4.4.2河道水面线推求 (16)4.4.3堤顶高程确定 (19)4.4.4河道壅水影响分析 (19)5工程设计 (21)5.1工程总布置 (21)5.2河床整治 (21)5.3堤防设计 (22)5.3.1堤身断面型式比选 (22)5.3.2堤坡稳定计算 (23)5.3.3护岸设计 (23)5.3.4中心岛设计 (23)5.4建筑物设计 (25)6施工组织设计 (27)6.1施工条件 (27)6.2施工导流 (27)6.3施工方法 (27)6.3.1基础开挖 (27)6.3.2土砂方回填 (27)6.3.3砌石工程 (28)6.3.4混凝土工程 (28)6.4施工总进度 (29)6.5施工总布置 (29)6.6主要技术供应 (29)6.7施工管理 (30)6.7.1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 (30)6.7.2实行项目工程招标制 (30)6.7.3实行项目工程监理制 (31)7工程用地处理 (32)8 环境影响评价 (33)8.1评价依据 (33)8.2环境现状 (33)8.3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33)8.3.1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33)8.3.2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4)8.3.3对不利影响的对策及处理措施 (35)9 水土保持方案 (36)9.1编制依据 (36)9.2水土流失现状 (36)9.3水土流失产生原因 (36)9.4水土流失治理对策 (36)10工程概算 (38)10.1概述 (38)10.2编制说明 (38)10.2.1编制依据 (38)10.2.2基础单价 (38)10.2.3费用计算标准 (39)10.3工程总概算表(附后) (40)10.4一期工程概算表(附后) (40)1综合说明1.1河段概况沙河发源于鲁山县西部石人山东麓,属淮河流域沙颖河水系,鲁山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
1工程简介1.1工程概况麻城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
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无霜期长。
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热同季为普遍现象。
年均气温13.0~16.1℃,平均降水量1111.2~1688.7mm,日照2153h,年无霜期250~270天。
1.2水电供应条件本标段施工区域线路较长,用水、用电量均不大,工程区内人口稠密,施工期用电可直接引用网电或配备小型发电机。
生活用水采用附近乡镇自来水或村庄的水井用水,工程用水可从施工区内或水井中抽取供应。
1.3主要建设内容本工程为麻城市沙河治理工程第二标段,本标段所含左岸K7+310~K11+960堤防加固、右岸K9+361~K10+610浆砌石护坡、右岸K10+660~K11+564堤防加固、右岸K11+564~K11+960雷诺护垫护砌、廖家畈西漫水桥工程、李胜大桥加固、李胜村排涝渠工程。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方工程、砌石工程、泥结石路面、廖家畈西漫水桥工程、李胜大桥加固、李胜村排涝渠工程。
1.4施工工期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工程计划于2014年9月1日开工,2015年1月28日完工,总工期150日历天。
1.5工程施工特点(1)本标段为麻城市沙河治理工程,场区内施工条件便利,但主体工程施工、生活营地及施工辅助设施的布臵要考虑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干扰和破坏,因此在场地规划时做到合理安排,紧凑布臵。
(2)本工程施工线路较长,主要施工内容为土方工程、砌石工程、泥结石路面、廖家畈西漫水桥工程、李胜大桥加固、李胜村排涝渠工程,施工段较集中,工程量较大,工作内容较少,工期较紧,主要施工期都集中在枯水期,汛期应做好防汛预案,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及进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此特点,合理安排,精心组织,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方能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2施工总平面布臵图及相应文字说明2.1施工总平面布臵临时设施场地划分:砼拌合系统、砂石料堆场、水泥仓库等临时生产设施在砼浇筑量较大及施工现场附近较平整开阔的场地布臵,项目经理部拟设在本标段较中间处租用附近民房,以便管理。
项目部管理人员及民工生活区拟租用附近民房。
工程施工所需劳动力临时生活设施拟在附近租用民房为主。
2.2主要临建设施布臵(1)风本标段拟采用9m3的固定式电动空压机作为施工供风设备,以满足工程需要。
(2)水施工用水:工程位于河道,其水质可满足施工要求,施工时可就近在河道及水井中用水泵直接抽起。
生活用水:拟取用自来水或井水。
(3)电生活用电:就近利用附近电网接入。
施工用电:拟定就近从附近的电网接入,装表计量。
备用电源:为保证本工程能按正常进度施工,必须保证电源供应正常,为免除施工时断电之忧,拟配备备用电源。
拟定本标段各水库备用2台15KW 的柴油发电机,作为工程施工的备用电源。
2.3施工辅助设施的布臵2.3.1砼拌合场地、砂石料场的布臵拟定在各砼浇筑施工点布臵砼加工系统,设有砂石料、水泥原材料堆场及砼加工设备场。
2.3.2钢筋厂的布臵钢筋加工厂布臵在项目部附近,其它施工点所需钢筋均在此加工后,用车运至各水库成品堆场,人工转运至施工作业面。
2.3.3木工厂的布臵本标段模板均用加工成型的定型模板,模板加工厂布臵在项目部附近。
2.4临时设施布臵图见附表: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总平面图水泥仓库试验室拌合系统石料堆场砂料堆场发配电房机修车间消防设施油库停车场消防设施材料仓库材料堆场木材加工厂钢筋加工厂项目部办公室门卫保安室消防设施说明:本图为典型施工总平面布臵图,并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进行相应调整。
2.5施工临时用地规模一览表见附表:临时用地表临时用地表3投入本工程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使用计划3.1本工程主要机械设备选用的原则本工程在选用施工机械设备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因素着手考虑:①根据本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和施工方法,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施工机械的数量满足施工强度要求;②尽量选用我公司现有设备,并可以及时调入本工地正常使用的机械设备;③所选用的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需尽可能适应本工程现场施工条件。
3.2主要施工设备用量计算说明(1)1.0m3挖掘机计算公式:N=M÷(W×Ps×Kt)或N=M÷(W′×Ps)N:挖掘机需用数量(取整数)M:计划时段内挖填的方量(m3),土方约为99420m3W:计划时段内制度台班数,为50台班W′:计划时段内额定台班数,按330台班/年计Ps:1m3挖掘机的生产率(m3/台班);土方800m3/台班Kt:机械利用率,取75%N=99420÷(50×800×0.75)=4台(拟投入4台)经计算,本标段工程土方挖填需用1m3挖掘机4台;(2)5t自卸汽车计算公式:N=G÷(W×Ps×Kt)或N=G÷(W′×Ps)N:自卸汽车需用数量(取整数)G:计划时段内运输的料物量(m3),土方约为99420m3W:计划时段内制度台班数,为50台班W′:计划时段内额定台班数,按330台班/年计Ps:自卸汽车的生产率(m3/台班),土方79m3/台班Kt:机械利用率,取0.75%N=99420÷(50×79×0.75)=34台(拟投入40台)经计算,本标段工程需用5t自卸汽车40台;(3)JS500砼搅拌机计算公式: N=Q÷(K×Qm)N:砼搅拌机需用数量(取整数)Q:连续3~4个月高峰时段的月平均浇筑强度(m3/月),本工程砼总量约为1013m3,月平均砼用量为507m3/月K:综合利用系数,取0.75~0.8Qm:每台机械的月生产能力(m3/月),为2880m3/月N=507÷(2880×0.75)=1台(拟投入1台)本标段配备JS500砼搅拌机1台;(4)103KW推土机计算公式:N=M÷(W×Ps×Kt)或N=M÷(W′×Ps)N:推土机需用数量(取整数)M:计划时段内应回填的方量(m3),土方回填约为99420m3W:计划时段内制度台班数,为50台班W′:计划时段内额定台班数,按330台班/年计Ps:103KW推土机的生产率(m3/台班);土方851m3/台班Kt:机械利用率,取80%N=99420÷(50×851×0.80)=3台(拟投入3台)经计算,本标段工程土方回填投入103KW推土机3台。
3.3拟投入本合同工作的主要施工设备表见附表: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4资金使用、劳动力的安排、主要材料用量计划4.1资金使用计划表资金流估算表金额4.2劳动力安排计划表4.2.1主要劳动力数量计算说明(1)主要管理人员项目部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五大员、试验员、测量员、财务人员、机械管理等管理人员,合计12人。
(2)机械工根据本标段工程各施工时段配备的施工机械数量配备机械工。
(3)砼工P=M÷(G×Ps)P:砼工需用数量(取整数)M:计划时段内浇筑砼量(m3):1013m3G:计划时段内制定工时数为480工时Ps:砼工的劳动率(m3/工时);综合考虑0.14m3/工时P=1013÷(480×0.14)=16人(4)砌筑工P=M÷(G×Ps)P:砌筑工需用数量(取整数)M:计划时段内砌筑量(m3):21704m3G:计划时段内制定工时数:480工时Ps:砌筑工的劳动率(m3/工时);0.42m3/工时P=21704÷(480×0.42)=108人4.2.2劳动力安排计划见附表: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4.3主要材料用量计划4.3.1主要材料用量计算说明(1)砂、石料本标段工程砼总量为V砼=1013m3,碎石垫层总量为V碎石垫层=861m3,浆砌石总量为V浆砌石=3218m3,故:V砂=V砼×1.02×0.51+V浆砌石×0.35×1.11=1778m3V碎石=V砼×1.02×0.81+V碎石垫层=1698m3(2)水泥用量本标段工程砼总量为V砼=1013m3,浆砌石总量为V浆砌石=3218m3,故:T水泥=V砼×1.02×0.261+V浆砌石×0.35×0.261=564t(3)块石本标段工程浆砌石总量为V浆砌石=3218m3,干砌石V干砌石=41m3,雷诺护垫V雷诺=18445 m3,故:V块石=(V浆砌石+V干砌石+V雷诺)×1.08=23440m3(4)钢筋本标段工程钢筋总用量为T钢筋=3.58t,故:T钢筋=T钢筋×(1+7%)=3.8t4.3.2主要材料用量计划主要材料使用计划表5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5.1土方工程5.1.1土方开挖开挖工艺流程:场地清理→测量→开挖→修整。
(1)场地清理、植被清理:①清理开挖工程区域内的树根、杂草、垃圾、废渣以及监理人指明的其它障碍物。
②除监理另有指示外,主体工程施工场地地表的植被清理,延伸至离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或建筑物基础边线(或填筑坡脚线)外侧至少5m 的距离。
③主体工程的植被清理,挖出树根的范围延伸至离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填筑线或建筑物基础外侧3m的距离。
④保护清理区域附进的天然植被,因施工不当造成清理区域附近林业资源的毁坏,以及对环境保护造成不良影响,我方将负责赔偿。
⑤场地清理范围内,我方砍伐的成材或清理获得具有商业价值的材料归发包人所有,我方将按监理人指示,将其运到工地现场指定地点堆放。
⑥凡属无价值可燃物,尽快将其焚毁。
在焚毁期间,我方将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并对燃烧后果负责。
⑦凡属无法燃尽或严重影响环境的清除物,按监理人指定的地区进行掩埋,掩埋物不妨碍自然排水或污染河川。
⑧场地清理中发现的文物古迹,按本招标文件《通用合同条款》相关条款的规定办理。
(2)测量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布设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网,定出开挖边线和高程,严格控制削坡、开挖边线、厚度等。
控制开挖尺寸,满足开挖精度要求。
(3)开挖要求①堤坝坡面土方开挖按图纸要求自下而上进行,不乱挖或超挖。
无论工程量多大,土层多深,均严禁用爆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
②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需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③如果在指定的弃土场不能满足弃方要求时,则尽早重新选择弃土位臵并相应修改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④注意对图纸未示出的地下管道、缆线、文物古迹和其它结构物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