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提灯女神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提灯女神》教学设计:《提灯女神》教案教学内容:S版语文第12课《提灯女神》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会用“不是…….就是…….”,“不仅……还……”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3、启发学生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朗读感悟南丁格尔如何冲破阻力去当护士,以及在护理事业方面的卓越成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用具: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课文主要介绍了南丁格尔的哪些事?2、全班交流:南丁格尔不顾家人反对当护士;志愿参加贫民紧急救护工作;解除伤病员的痛苦,并给予安慰,以及人们如何纪念她。
二、以情读文,感知信念。
1、自由读课文的1——4自然段,想想:南丁格尔是如何冲破阻力去当护士的?边读边批注。
2、学生交流感受,演读妈妈与姐姐的话,想象说话后再读:如果你就是南丁格尔,你怎样对家人说?3、齐读并体会南丁格尔的坚定信念。
三、品读事例,感受魅力。
(正因为南丁格尔有如此坚定的信念,她才会自愿救护贫民与解除伤病员痛苦,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南丁格尔,去感受她的人格魅力吧!)学生默读5——9自然段,分组讨论:(1)、文中南丁格尔的哪些行为使你深受感动?(2)、人们为什么称南丁格尔为“提灯女神”?1、学生交流: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使人感动。
理解霍乱,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中的具体语句。
2、学生交流:因为她不是给熟睡的伤病员掖掖被子,就是为呻吟的伤病员换换药。
所以伤病员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神”。
3、朗读感悟“不是……就是……”,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并造句。
4、齐读“南丁格尔不仅帮助伤病员解除肉体上的痛苦,还给予……表示慰问。
”体会“不仅……还……”,并造句。
5、配上音乐,学生写话。
请你站在南丁格尔的角度,以伤病员的母亲安慰重伤的儿子:儿子,()。
请你站在南丁格尔的角度,以死亡士兵的身份安慰他们的父母:妈妈,儿子对不起您,()。
6、自读文中第8——9自然段,交流感悟南丁格尔的卓越成就。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12提灯女神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理念:本文应继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体会一些词语和句子在表现人物精神面貌上的作用。
1.确立了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感悟、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来品悟人物精神品质。
2.从描写人物典型事例入手,引导学生分段。
3.整合课内外资源,形成教学合力,更好地感悟人物形象的伟大。
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南丁格尔,了解她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
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启发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南丁格尔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体会“不是……就是”“不仅……还”在句子里的作用和练习造句。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③家里发生什么事使你高兴?其中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④你做错过什么事情?受到老师教育并从错事中记住教训?⑤有什么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使你感动?……2.指名学生回答指名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值得回忆,印象深刻的事,从不同角度鼓励学生举例子,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丰富学生写作内容。
五、提出要求、独立试写1.一般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把文章写具体是最基础的,只有写具体了,才能生动,只有生动才会吸引人。
那么怎样才能把事情的过程写得具体一些?我们知道一篇文章由几段话组成的,一段话又是由好多句子组成的,把每句话的意思写具体了,文章不就具体了吗?(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把句子写具体。
)板书:写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2.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3.按这次习作的重点讲评。
回顾•拓展四教学目的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12 提灯女神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理念:本文应继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体会一些词语和句子在表现人物精神面貌上的作用。
1.确立了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感悟、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来品悟人物精神品质。
2.从描写人物典型事例入手,引导学生分段。
3.整合课内外资源,形成教学合力,更好地感悟人物形象的伟大。
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南丁格尔,了解她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
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启发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南丁格尔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体会“不是……就是”“不仅……还”在句子里的作用和练习造句。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百花园六语文教学设计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百花园六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次教学设计体现了语文综合知识的运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在趣中学,达到逐步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成语,说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成语构词的奥妙,激发学生学成语的兴趣及产生深入了解成语的愿望。
2.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掌握仿写句子的方法和步骤,会做各种类型的仿写题。
3.理解《论语》中名句的意思,并且读熟、背会。
4.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讲一则笑话。
5.能结合口语交际中说的内容,写一写讲笑话的场面。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仿写。
2.口语交际。
3.写作。
《提灯女神》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文学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提灯女神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2)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的历史背景和作者。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文本。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欣赏与朗读:(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美词佳句。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作品情感。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体会。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
3.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辅导措施。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感人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12提灯女神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理念:本文应继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体会一些词语和句子在表现人物精神面貌上的作用。
1.确立了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感悟、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来品悟人物精神品质。
2.从描写人物典型事例入手,引导学生分段。
3.整合课内外资源,形成教学合力,更好地感悟人物形象的伟大。
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南丁格尔,了解她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
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启发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南丁格尔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体会“不是……就是”“不仅……还”在句子里的作用和练习造句。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百花园六语文教学设计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百花园六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次教学设计体现了语文综合知识的运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在趣中学,达到逐步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读成语,说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成语构词的奥妙,激发学生学成语的兴趣及产生深入了解成语的愿望。
2.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 掌握仿写句子的方法和步骤,会做各种类型的仿写题。
3.理解《论语》中名句的意思,并且读熟、背会。
4.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讲一则笑话。
5.能结合口语交际中说的内容,写一写讲笑话的场面。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仿写。
2.口语交际。
3. 写作。
12、提灯女神导学案
【学习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南丁格尔,了解她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
3、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A说文解字真有趣:第一遍:圈出生字和词语,把生字每个读两遍,并组词在课本上。
我来盘点一下:
1我又学会了()个新字,我能将生字写的很美观:
我觉得本课比较难写的字是,难认的字。
2我有一个很好的记字方法是:
3我用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工具书明白几个词的意思。
(记书上)
B真情播音我能行:正确、流利读第二遍课文,在书上批注出你的感受。
(请家长听后评价一下)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讲述了
C精读思考再质疑:
3标注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时分那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的什么?(记书上)D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记书上)
二【小组检查自主学习,交流体会,整体感知】
三【合作探究】阅读提示:
【问题一】学习第一部分:南丁格尔的家人反对她去当护士的原因是什么?南丁格尔为什么要去当护士?那她又是在放弃什么?从中你认为南丁格尔是个怎样的人?
【问题二】学习第二部分,研读重点段落
(一)自由读第五自然段1.了解“霍乱”这种病。
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染,主要症状是呕吐、腹泻、脱水、高烧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
2.在“南丁格尔不顾
..个人安危,志愿
..参加紧急救护工作。
”加点词语表现出了南丁格尔()的思想品质。
3.“她在医院日夜奔忙,照料生命垂危的病人,不少无法救治的重病患者在她的怀抱中平静地死去。
”在这句话中,“日夜奔忙”表现出了南丁格尔忘我的工作精神,“无法医治”、“重病患者”表现了南丁格尔会有()的危险,更说明她是一个()的人。
4.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记书上)
(二)学习第六自然段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记书上)2.病房里是什么样的?对病房里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为什么那么多伤员称南丁格尔为“提灯女神”?
【问题三】学习第三部分:南丁格尔逝世后,她在护理事业方面的卓越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为了永远纪念她,人们是怎么做的?
第二课时
一【全班交流,展示提升】(你们打算用怎样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并推选出一位代表在班上展示各组成员对抗竞赛,看看谁的表现最精彩)
二【研读感悟,升华情感】总结·反馈
A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来试一试吧:
1、国际护士协会和国际红十字会把南丁格尔的生日____月____日定为__________。
2、南丁格尔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称她为“提灯女神”,表达了对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的________之情。
B练习与巩固
1.给下列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招:①举手上下挥动;②用广告或通知的方式使人来;③惹;④引来(不好的事物)
(1)南丁格尔从小聪明伶俐,性情善良,招人喜爱。
()
(2)妈妈远远地向我和爸爸招手。
()(3)校门口贴着失物招领启事。
()
2.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正是因为南丁格尔的努力,人们改变了对护士职业的偏见,开始用“白衣天使”来称呼这位圣洁美丽的女士以及她所象征的护士职业。
人们对护士职业的偏见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人们用“白衣天使” 来称呼南丁格尔以及她所象征的护士职业是因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练练测测】1.无所()()气急()坏()气冲天不()于耳
()目无亲衣食无()百()交集()哭无泪
2.写近义词:安慰()关怀()亲切()探视()
鄙视()朴素()毅然()照料()
3.形近字组词
愈()鄙()邮()岐()技()毅()殿()伦()轮()抡()敦()郭()窟()窑()患()恩()批()渍()债()臭()息()降()隆()瞩()嘱()裕()浴()
板书设计:12、提灯女神
从小对护理产生兴趣
提灯女神立志做一名优秀的护士热爱护理事业
带领护理护理队伤员忘我、奉献的精神
拿钱创建医疗护理设施
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
如果你做到了,请在后面括号中画一颗“星”。
这节课我展示了。
()这节课我点评了。
()这节课我帮助了同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