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公冶长》
学与思结合 孔子的“四结合”读书法 【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与问结合 【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与习结合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多,充足 学与行结合 此指有余力 【例】讷于言而敏于行。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思考】这则用了哪些方法来说理?
比喻、对比 为山——没有继续努力,以致功亏一篑 平地——论说坚 土而没有堆成,停止不做,这是我自己主 动停止的。比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了 一筐土,但是我继续干下去,那就是我主 动前进的。 孔子以“为山”和“平地”为喻, 论说坚持不懈的重要性。眼看就要成功的事, 终究不成,是因为没有坚持到底,以致前功 尽弃;艰巨的任务虽只刚开了个头,但只要 不断前进,终能成功。从中我们可以懂得: 学习贵在坚持,不能止步不前;而后退和前 进,全在自己,不在他人。
拓展练习
1、对下面一句的解释和理解作判断,对的 在括号里打“ √ ”,错的打“×” 。“今夫 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 也。” √ (1)这句话是有两个判断句构成的。 × (2)夫,意思是那。( ) (3)“之”助词,在主谓句间起取消句子 √ 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 (4)这句话可译为:下棋作为(一种)技 艺,是一种小技艺;但不专心学,是学不 √
开创私人讲学
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 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 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 主要依据。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 的重要经典。 宋朝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