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音乐文化 装饰 建筑之都——维也纳
- 格式:docx
- 大小:25.44 KB
- 文档页数:4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一)】教材分析:《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篇散文。
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维也纳城市的独特风貌与人文景观,讲述了维也纳被誉为“音乐之都”的渊源,指出了它在世界音乐史和世界乐坛上的地位与影响。
课文语言简洁优美,层次介绍清晰明快,如音乐般急缓有致,字字句句透露着维也纳浓郁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在音乐的情趣中充分感悟“维也纳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萌生出对这座充满特殊魅力的城市的赞美与向往,以及激发对充满无穷魅力的音乐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作者通过总分的结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原因。
3、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言语表达的能力。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的情趣。
修正目标:教学重点: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 抗战精神” 在新时期发扬光大,传承后世,铭记历史,拥抱未来,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全民族的自信力和凝聚力。
通过对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的朗读、交流、体会,了解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和维也纳歌剧院、“金色大厅”在全世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8月1日2时,南昌起义开始。
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
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
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第二天到达南昌集中。
起义最终取得了成功!体会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和维也纳人酷爱音乐的特点,感悟异国情调和异域城市,构建“音乐之都”,体验音乐真谛,陶冶美的情操,进一步激发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优秀4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1.学习课文中的9个生字,其中1个只识不写。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的。
能力:精读课文,理解将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重在语言的积累和朗读。
情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气氛,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精读课文,理解将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重在语言的积累和朗读。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读中感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1.揭题:出示有关维也纳的图片,师作简单介绍。
板书:音乐之都维也纳2.解题:都:什么意思?(大城市);音乐之都又是什么意思?(有音乐特色的城市)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而且是世界有名的音乐之都?教师在课题旁板书:?过渡: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到维也纳去走走看看,感受维也纳这座城市的神奇与美妙。
二、自学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读顺句子。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解释词语的意思,教师相机点拨。
3.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每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各段讲的是什么。
5.理清脉络。
讨论:课文分为几段,每段段意怎么概括?交流:第一段(1):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位置。
第二段(2-4):从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第三段(5-7):介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宏伟壮观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
三、作业1.抄写生字词。
2.继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导入教师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读课题。
二、精读练习(一)学习第一段。
1.维也纳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片。
(教师出示带背景音乐的图片)2.看了图片,再读一读第一小节。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及教后小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奥地利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维也纳简介: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位于欧洲心脏地带,是奥地利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2. 音乐之都:维也纳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其音乐历史悠久,曾孕育了许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如莫扎特、贝多芬、斯特劳斯等。
3. 维也纳古典音乐:维也纳古典音乐是欧洲古典音乐的代名词,其代表作品有《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等。
4. 维也纳音乐生活:维也纳有世界著名的音乐学府,如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还有著名的维也纳爱乐乐团。
5. 维也纳音乐节日:维也纳每年都会举办世界著名的音乐节日,如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舒伯特音乐节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维也纳古典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维也纳的音乐历史、音乐家和作曲家等。
2. 欣赏法:播放维也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和欣赏音乐的魅力。
3.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维也纳音乐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维也纳的地理位置和概况,引出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维也纳的音乐历史、音乐家和作曲家等,播放相关音乐作品。
3. 欣赏:让学生欣赏维也纳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魅力。
4.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维也纳音乐的认识和感受。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地位和影响。
教后小记:在本节课中,学生对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欣赏维也纳的音乐作品,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对音乐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在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增强了课堂的活力。
小学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三篇学校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篇一】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主要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4、凭借详细的语言材料,陶冶同学的情操,培育宠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点:让同学弄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教学难点:让同学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培育同学的音乐情趣。
教学预备:1、同学收集有关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日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古典音乐,大家想不想一听为快?(播放《蓝色多瑙河》)介绍音乐:这首音乐叫《蓝色多瑙河》,是由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所创作的一首华尔兹圆舞曲,旋律美丽悦耳。
波光粼粼的多瑙河就流淌在奥地利首都,被称为音乐之都的维也纳。
(板书:音乐之都维也纳)同学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让我们在奇妙的音乐声中走进维也纳,通过文字来感受这音乐之都的魅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件出示生词欧洲生涯装饰金碧辉煌草坪优雅博物馆街头巷尾掺和镂花梁柱阿尔卑斯山北麓华尔兹圆舞曲(指名读,齐读。
)2、思索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在文中找出几句重点语句来进行简洁地概括(依据同学回答板书:音乐摇篮音乐装饰音乐生活音乐圣殿)过渡:你们真是学习的有心人,从课本上猎取这么多资料。
维也纳为什么会被称为音乐之都呢?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吧!三、拓展沟通,感受魅力指名读其次自然段并要求找出这段的中心句1、中心句: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摇篮原来指什么?文中的音乐的摇篮指的是什么呢?(发源地)你从摇篮这个词语,看出维也纳和欧洲古典音乐有什么样的关系?(欧洲古典音乐诞生在维也纳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得到了进展、进步。
)小结:很多音乐家在维也纳生活,在维也纳创作出了很多震撼人心的音乐作品。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及教后小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奥地利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维也纳简介: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之都。
自古典音乐时期起,维也纳便成为了音乐家和作曲家的聚集地。
2. 古典音乐大师:介绍维也纳古典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等。
3. 维也纳国立歌剧院:介绍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的历史、建筑特点和演出曲目,以及与中国文化的交流。
4. 维也纳音乐之旅:介绍维也纳的音乐景点,如金色大厅、音乐博物馆、莫扎特故居等,以及如何参观和体验。
5. 音乐欣赏:播放维也纳古典音乐代表作品的片段,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维也纳的音乐历史、人物和景点。
2. 视听结合法:播放音乐作品和维也纳景点的图片、视频。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音乐的感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维也纳音乐历史、人物、景点的PPT。
2. 音乐作品:准备维也纳古典音乐代表作品的音频或视频。
3. 维也纳景点图片和视频:收集维也纳国立歌剧院、金色大厅等景点的图片和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地位和魅力。
2. 维也纳简介:讲解维也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3. 古典音乐大师:介绍维也纳古典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作品和贡献。
4. 维也纳国立歌剧院:介绍歌剧院的历史、建筑特点和演出曲目,以及与中国文化的交流。
5. 维也纳音乐之旅:讲解维也纳的音乐景点,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参观和体验。
6. 音乐欣赏:播放维也纳古典音乐代表作品的片段,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
7.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分享对音乐的感悟,进行小组讨论。
9.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位自己喜欢的维也纳古典音乐大师,了解其生平事迹和作品特点,下节课分享。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及教后小记第一章:维也纳简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维也纳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概况。
2. 培养学生对维也纳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维也纳的地理位置:位于奥地利首都,多瑙河畔。
2. 维也纳的基本概况:人口、面积、气候等。
3. 维也纳的别称:音乐之都。
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展示维也纳的风景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维也纳的美景。
2. 地图引导: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维也纳的地理位置。
教后小记:在讲解维也纳的地理位置时,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通过展示维也纳的风景图片,学生对维也纳的美景印象深刻,对维也纳的整体认识有了基本的了解。
第二章:维也纳的音乐传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维也纳的音乐传统。
2. 培养学生对维也纳音乐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维也纳古典音乐: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
2. 维也纳圆舞曲:约翰·施特劳斯等。
3. 维也纳现代音乐:奥地利现代音乐家。
教学方法:1. 音频播放:播放维也纳古典音乐和圆舞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 视频欣赏:观看有关维也纳音乐的纪录片或音乐表演。
教后小记:在讲解维也纳古典音乐时,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纷纷发表自己对古典音乐的看法。
在播放音乐时,学生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对维也纳的音乐传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章:维也纳的音乐机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维也纳的音乐机构。
2. 培养学生对维也纳音乐机构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维也纳国立歌剧院:世界上著名的歌剧院之一。
2. 维也纳音乐协会:负责组织音乐会和音乐活动。
3. 维也纳音乐学校:培养音乐人才的重要机构。
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展示维也纳音乐机构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音乐机构的外观。
2. 资料介绍:介绍各个音乐机构的成立时间、宗旨和主要活动。
教后小记:在讲解维也纳音乐机构时,学生对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和维也纳音乐协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提问有关音乐会和歌剧的问题。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一)教学要求:1、学会8个生字,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摇篮”、“掺和”、“装饰”等主要词语的意思。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具体叙述维也纳的。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提示课题(1)喜欢上音乐课的同学请举手,喜欢听音乐的同学请站起来。
看来,大家都很喜欢音乐,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音乐,不知大家想不想欣赏?(播放宋祖英的一段音乐录像)猜猜看是谁唱的?知道在哪儿唱的吗?知道这“金色大厅”在哪儿吗?(维也纳)(2)提示课题。
(板书)(3)想不想看看音乐之都是什么样子的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像,下面就请欣赏。
(4)听了音乐,看了录像,你有何感受?作者又是怎样用自己的笔赞美这迷人的城市的呢?(二)自读课文,理清层次1、请大家把课本打开,自己快速快速浏览一下课文,边看边想,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体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把主要语句划下来。
(课件出示问题)2、学生交流。
(师相机板书)3、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全文按先总后分的写法来写的,每一个小节又是按先总后分的写法来写的。
)(三)学习第一段过渡: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世界名城。
那他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请同学们轻轻的打开书,小声的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这座城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学生读) 师: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一小节,回答问题。
过渡:波光粼粼、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三个词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假如此时你登上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脉,你将会看到什么? (生交流,师指导)维也纳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美丽的多瑙河穿城而过,同学们,维也纳这样美丽,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后,全体女生起立齐读。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以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西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维也纳简介: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位于欧洲心脏地带,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2. 音乐之都:维也纳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其音乐传统可以追溯到12世纪。
本节课将探讨维也纳成为音乐之都的原因,以及其音乐发展的历程。
3. 音乐大师:维也纳孕育了许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大师,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斯特劳斯等。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这些音乐大师的生平和作品。
4. 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维也纳国立歌剧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本节课将介绍其历史、建筑风格以及演出曲目。
5. 维也纳音乐生活:维也纳的音乐生活丰富多彩,包括音乐会、音乐节等。
本节课将让学生了解维也纳的音乐活动和特色。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维也纳的历史、文化、音乐发展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维也纳音乐大师的生平和作品。
3. 欣赏法:播放维也纳音乐会的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维也纳音乐生活的特点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相关教材和资料,如维也纳的历史、音乐发展、音乐大师等。
2. 多媒体设备:准备电脑、投影仪等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播放音乐片段。
3. 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维也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维也纳成为音乐之都的原因,以及其音乐发展的历程。
3. 分析:介绍维也纳音乐大师的生平和作品,分析他们的音乐特点和贡献。
4. 欣赏:播放维也纳音乐会的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5.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维也纳音乐生活的特点和感受。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维也纳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7.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深入了解维也纳音乐大师的作品和音乐风格。
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教案5篇优秀的教案应当有明确的评估标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通过教案的准备,教师可以更好地预测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网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教案篇1一.导入有人说:“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失去了音乐维也纳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维也纳音乐之旅,去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吧!板书课题二.精读训练1.默读课文,画出中心句。
(1)交流,出示: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2)谈谈你对“音乐之都”这个词语的理解。
(3)指导朗读,突出“世界著名,“音乐之都,2.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有名山作为依靠,有名河穿城而过,这里一定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体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交流。
板书:音乐摇篮音乐装饰享受音乐国家歌剧院3.仔细读课文,在文中标出重点词语。
全班交流学习师:同学们一定有不少收获,我们来交流一下讲第2段(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a 生答。
同意吗?你真会读书!b“摇篮”什么意思?(我们最初生长的地方)。
在文中指什么?(古典音乐的发源地在维也纳)c出示多媒体: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
并对音乐家简介师:老师在课下搜集了这些音乐并听了听,真是如痴如醉,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课后也可以找相关音乐听听讲第3段过渡:维也纳给这些作曲家以丰富的灵感创作出流芳百世的作品,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a 生答。
听懂了没?这么美!想到那儿看看吗?b 出示多媒体,展示图片小结:维也纳真不愧为音乐之都讲第4段过渡:在这个音乐之都里,那里的人几乎每一天都离不开音乐1.(出示第四小节)从书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a.(人们在漫步时……华尔兹圆舞曲。
)(1)了解华尔兹圆舞曲吗?(放音乐)华尔兹就是圆舞曲,是一种三拍子的音乐,一个重拍,紧接两个弱拍。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维也纳的“金色大
厅”
“金色大厅”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
说起来,这座大厅也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了。
它落成于1869年,正式的名称应该叫作音乐协会大厅,由建筑大师奥菲尔汉森设计。
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
大厅内共有1642个座位和大约567个站位,金碧辉煌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璀灿的音响效果使其无愧于“金色”的美称。
厅内有收藏馆,馆分两室。
一间是展览室,定期举行收藏品展览,供人参观。
一间是档案室,一边的书架上放满大量历代手写的、木刻的、铅印的音乐书籍和乐谱;另一边是一排铁箱,藏有音乐大师的乐稿、书信和其他手迹,其中有莫扎特的乐稿:《最后一个交响曲》、舒伯特的手稿:《未完成交响曲》等。
屋子中间是一长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阅资料之用。
档案室原为勃拉姆斯的办公室,他临终前一再嘱咐,要把他珍藏的几千册音乐书籍和乐谱全部捐献给档案室。
在每年的新年音乐会的电视转播中,全世界的爱乐者都可以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一睹“金色大厅”的风采。
自大厅落成那天起,维也纳爱乐乐团就在这里“安营扎寨”。
“金色大厅”与维也纳爱乐之声相得益彰,“世界第一乐团”与“世
界首席音乐厅”相映成辉。
与阿姆斯特丹的音乐大会堂和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相比,这个“长方形鞋盒”的确是狭长了些。
然而它的声音流动性特别好。
在这里,弦乐器与木管乐器、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的平衡达到了巧妙无比的境界。
也正因如此,每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才带给全世界音乐爱好者难以忘怀的视听享受。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音乐文化装饰建筑之都
——维也纳
导读:“音乐之都、装饰之都、文化之都、建筑之都”,形容维也纳的词语很多,维也纳似乎是一切生活情调的源泉:保存完好的老城区中遍布优美的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和洛可可式建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有不同的意境;在空中萦绕飘荡的动人的音乐,空气中浮动的浓浓的咖啡香……维也纳不像巴黎那样繁华漂亮,但它的确美丽、明快,从伫立在街头的人们及其步履中可以感受到这里没有丝毫的阴霾,宛如维也纳华尔兹。
爱上维也纳的理由
维也纳是一个回味无穷的城市。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参观斯特凡教堂、戒指路、申布隆宫时的激动之情会一直强烈地保留下去,而是说在回国后的日常生活中,会“突然地”、“偶然地”、“一个劲地”回忆起维也纳。
维也纳深深地铭刻在人们心灵深处。
漫游古城,从美丽的戒指路开始。
戒指路是一条环绕老城的长约4公里的道路,有轨电车1号及2号线以缓慢的速度在此路上行驶。
维也纳市由23个区组成。
因为主要的景点都集中在市中心,所以大致步行或乘坐方便的有轨电车、地铁就可以简单地游览一遍。
对游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适于步行的城市。
音乐之都维也纳的象征———国家歌剧院漫步市内,基点是国家歌剧院STAT?SOPER周围。
有轨电车的站名是OPER.
国家歌剧院是戒指路内最早完成的建筑物。
因为与歌剧中心意大
利的关系,它的外观上威尼斯式的文艺复兴风格,作为欧洲三大歌剧院,壮观而华美。
1869年5月,国家歌剧院以莫扎特的《魔笛》而首次揭幕公演。
第二次世界大战该剧院遭受战火而后重建。
1955年11月,以贝多芬的《菲岱里奥》而再度揭幕。
从每年的9月1日到第二年的6月30日,除了几天外,一年之中约有300个晚上上演歌剧、芭蕾。
由维也纳爱乐乐团成员组成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负责演奏。
歌剧院不折不扣的是维也纳的精华所在。
可以在熟悉正宗歌剧的导游的带领下参观内部。
细数维也纳之美
凯隆特钠大街从国家歌剧院的背后,就到了凯隆特钠步行街。
这是维也纳最主要的商业步行街,高级时装店、饭店、咖啡馆林立,就是边走边看路边商店的橱窗陈列,也其乐无穷。
每到下午及黄昏,路中央不时聚集人群,欣赏各式各样的街头表演,包括音乐、歌唱、木偶、甚至默剧及人扮塑像,大部分卖艺者都极有水准,不容忽视。
维也纳不愧是音乐之都。
音乐大师如海顿、贝多芬、莫扎特等均相继在此演出而成名。
今天这里的音乐文艺气氛仍然相当浓厚,在大街上,在小提琴独奏或三重奏时,时常会出现高歌歌剧咏叹调或歌曲的场面。
步行街的尽头便是斯特凡广场。
被称为“维也纳的象征”、“维也纳的灵魂”的斯特凡教堂耸入云天的尖塔映入眼帘。
其高大的身影仿佛要压倒看到它的人们。
在其对面,是超现代化的哈斯大厦。
贴着玻璃的墙面,映照着斯特凡教堂分外华丽。
维也纳商铺的招牌
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宫霍夫堡宫作为哈布斯堡家族长达650年的皇宫,经不断的改建、扩建,内部极其宏大。
在18栋房屋中包含有19套院落、花园、2500多个房间,宫内还有总统府、国家图书馆和西班牙马术学校,结构极为复杂。
整个皇宫分旧皇宫和新皇宫两部分。
旧皇宫从13世纪到1918年王朝结束一直是哈布斯堡皇族的住处,他们在这里统治奥匈帝国长达7个世纪。
米雪尔式的宫门,两旁是希腊大力士的石头雕像,大力士肌肉隆起,姿态英武。
瑞士宫建于13世纪末,是皇宫最古老的部分,15-16世纪按歌特式改建。
在雕有哈布斯堡家族徽章、色彩的浮雕的瑞士门周围,曾有一壕沟,有吊桥相通。
依据玛利亚.特蕾西亚的命令,担任皇宫警卫任务的瑞士近位兵在这里宿营,因此而命名。
进入大门,院落是皇宫礼拜堂BURGKAPELLE,维也纳少年合唱团以其天使之音在这里做弥撒。
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宫
博物馆与女皇像隔着戒指路,建在皇宫对面的享誉世界的两个博物馆。
左边为美术史博物馆KUNSTHISTORISCHESMUSEUM,右边为自然史博物馆NATURHISTORISCHESMUSEUM,中间是玛利亚.特蕾西亚的像MARIA-THERESIA-D.左右对称,浑然一体的结构,使玛利亚.特蕾西亚像格外显眼,并使两个建筑物更加威严。
另一个十分值得一看的博物馆是奥地利应用美术博物馆,是对前卫风格的家具、餐具、装饰品等设计有兴趣的人必看的美术馆。
申布隆宫(美泉宫)不能错过的申布隆宫维也纳人常对游客说过的一句话是,不看斯特凡教堂和申布隆宫,不能言到过维也纳。
申布隆宫又译美泉宫,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季行宫,也是维也纳最漂亮的宫殿,深受大家爱戴的希茜公主,就曾经住在这里。
安托瓦内特在15岁嫁到法国之前,一直在这里长大。
莫扎特6岁时第一次宫廷演出也是在这里。
1805年和1809年拿破仑占领维也纳时也以这里为寝宫,举行华丽的维也纳会议时,这里成了“会议只有一项议程即跳舞”的大宴会。
在这个宫殿的建设起了重要作用的是玛利亚特蕾西亚。
宫殿有多达1441个房间,有波西米亚克里斯特尔的枝形灯、中国明朝万历彩瓷大盘等古瓷器,令人叹为观止。
山丘上的哥罗利埃台是欣赏申布隆宫全景和维也纳市景的最佳去处。
申布隆宫(美泉宫)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