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与氧疗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4
医治缺氧的标准
医治缺氧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氧疗目标导向原则:根据不同疾病选择合理的氧疗目标。
对于有CO2潴留风险
的患者,SpO2推荐目标为88%~93%;对于无CO2潴留风险的患者,SpO2推荐目标为94%~98%。
2.吸氧浓度:一般达到24%~60%之间可以辅助治疗疾病。
要注意根据自身情况
遵医嘱选择合适的吸氧浓度,这样对肺功能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对缺氧的症状可以起到缓解效果。
吸氧浓度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好的,如果吸氧的浓度过高,容易导致氧中毒;如果吸氧的浓度过低,又会导致低氧血症,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呼吸衰竭。
3.病情评估:轻度缺氧的患者,动脉氧分压在8.0~9.33kPa(60~70mmHg)
范围内,氧饱和度为85%~90%,此类患者在中度活动后可能气促,但一般不需要吸氧治疗。
中度缺氧的患者,动脉氧分压在5.33~8.0kPa(40~60mmHg),氧饱和度为75%~85%,轻度活动后即感气促,但神志清醒,应接受持续性控制性吸氧。
以上是医治缺氧的一些基本标准,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氧气疗法氧气疗法(Oxygen therapy 简称氧疗)是指通过额外向肺内吸入氧气纠正机体缺氧的治疗方法。
氧疗因效果肯定、方法简便和价格低廉,目前已成为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呼吸疗法。
对任何一个临床医生来说,氧疗似乎都不陌生,但由于对氧疗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不少模糊观念仍阻碍氧疗的合理应用。
一、氧疗的适应症一般来讲,凡是有低氧血症存在即有氧疗指征。
氧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和在某些病理状况下机体对氧供需求的明显增加。
临床中对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到什么程度才需要氧疗,目前尚缺乏统一标准,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及灵活掌握。
但应强调的是,氧疗时应有较明确的指征、准确的流量,对疗效应及时进行评价和调整。
临床上氧疗常见的适应征见表1。
表1氧疗适应症的指导原则氧疗目的是纠正或减轻机体的缺氧,保证组织氧供。
通过提高肺泡气氧分压(PAO2)与PaO2,使组织氧供得到改善。
对不同原因的低氧血症,氧疗的效果存在差异。
对肺泡通气不足引起的低氧血症,因换气功能正常,PAO2的增高与吸入气氧浓度(亦称吸氧分数FiO2)是平行的,一般只要稍提高FiO2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应清楚吸氧并不能改善二氧化碳潴留,其根本治疗是改善通气减少无效腔。
因氧的弥散速率与PAO2成正比,对弥散障碍引起的低氧血症,通过吸氧也比较容易得到改善,当FiO2为30%时,PAO2比呼吸空气时要高60mmHg左右,此时氧弥散量约增加一倍。
一般来说,吸氧对轻、中度通气/血流分布不均所致缺氧效果较好,而对重度者效果不佳,对肺内分流所致低氧血症效果最差。
二、组织缺氧的判别合理氧疗的前提是确定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的存在及程度,低氧血症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动脉血气分析(ABG)。
1、临床表现缺氧的临床表现是非特异的,低氧血症所致症状取决于缺氧的程度、发生的速度和持续的时间。
轻度缺氧病人临床症状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表现出活动后气短、心悸、血压升高、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及定向障碍等。
氧疗的概述
氧疗是指吸入氧气提高血氧水平的治疗方法,适用所有缺氧患者。
其中,以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为主,特别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治疗中,氧疗已作为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家庭等场所。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老慢支和肺气肿。
据了解,吸烟、长期在家中用柴草、煤炭等生物燃料煮饭、生炉子或者儿童时代经常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属于慢阻肺高危人群。
研究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数量达9990万,已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
“已经得病的患者,可以使用一些支气管舒张和提高呼吸道免疫力的药物,进一步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而对于有缺氧的患者,应该给予氧疗。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劲平向大家介绍道。
家庭氧疗是病人可以在家进行的自助的氧气疗法。
作为家庭护理的一部分。
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庭和病人接受和重视。
“家庭氧疗是医院外治疗低氧血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仅是用来改善症状,最终目的是减慢病程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氧气疗法氧是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如果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异常改变,这一过程称为缺氧。
氧气疗法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1、缺氧分类和氧疗适应证(1)低张性缺氧:主要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使动脉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
由于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血所致。
常见于高山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2)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造成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所致。
常见于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血红蛋白血症等。
(3)循环性缺氧: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致。
其原因为全身性循环性缺氧和局部性循环性缺氧。
常见于休克、心力衰竭、栓塞等。
(4)组织性缺氧: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所致。
其原因为组织中毒、细胞损伤、呼吸酶合成障碍。
常见于氰化物中毒、大量放射线照射等。
以上四类缺氧中,低张性缺氧(除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外)由于患者PaO2和SaO2明显低于正常,吸氧能提高PaO2、SaO2、CaO2,使组织供氧增加,因而疗效最好。
氧疗对于心功能不全、心排出量严重下降、大量失血、严重贫血及一氧化碳中毒,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缺氧程度的判断根据临床表现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来确定。
(1)轻度低氧血症:PaO2>6.67kPa(50mmHg),SaO2>80%,无发绀,一般不需氧疗。
如有呼吸困难,可给予低流量低浓度(氧流量1~2升/分)氧气。
(2)中度低氧血症:PaO24~6.67kPa(30~50mmHg),SaO260%~80%,有发绀,呼吸困难,需氧疗。
(3)重度低氧血症:PaO2<4kPa(30mmHg),SaO2<60%,显著发绀、呼吸极度困难、出现三凹症,是氧疗的绝对适应证。
氧疗的护理措施
氧疗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措施,主要用于改善患者缺氧症状,提高氧饱和度,缓解病情。
以下是氧疗的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氧疗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至关重要的。
要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无痰液、呕吐物等堵塞物。
对于无法自行排痰的患者,应定期为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监测氧疗效果:氧疗效果监测是评估患者缺氧改善情况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症状、监测血氧饱和度等方式进行评估。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吸氧浓度,以保证治疗效果。
3.预防氧中毒: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氧中毒,因此在氧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情况,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
对于需要长时间吸氧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吸氧浓度。
4.定期消毒吸氧装置:吸氧装置是直接与患者呼吸道接触的医疗设备,因此必须定期进行消毒。
应使用专用的吸氧装置消毒剂,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消毒彻底。
5.做好患者教育:对患者进行氧疗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其了解氧疗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吸氧装置,避免吸氧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6.注意安全:在氧疗过程中,应注意防火、防油、防震等安全措施。
氧气是易燃易爆气体,因此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油脂接触。
同时,氧气瓶应避免剧烈震动,以防发生意外。
总之,氧疗的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氧疗效果、预
防氧中毒、定期消毒吸氧装置、做好患者教育和注意安全等方面。
在护理过程中,要认真执行各项措施,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接受氧疗。
氧气疗法氧气疗法就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与动脉血氧饱与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原因造成得缺氧状态,促进组织得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得一种治疗方法。
(一)缺氧得类型与氧气疗法得适应症:(1)低张性缺氧:主要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
由于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血引起、常见于高山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2)血液型缺氧: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造成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得氧不易释放所致。
常见于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
(3)循环型缺氧: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致。
其原因为全身性循环性缺氧与局部性循环性缺氧。
常见于休克、心力衰竭、大动脉栓塞等。
(4)组织性缺氧: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所致。
其原因为组织中毒、细胞损伤、呼吸酶合成障碍。
常见于氰化物中毒、大量放射性照射等。
其中低张性缺氧得疗效最好,因为低张性缺氧就是由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与动脉血氧饱与度明显低于正常,吸氧能提高这两者,使组织供氧增加。
(二)缺氧程度得判断:主要根据动脉血氧分压与动脉血氧饱与度做出,其不足之处就是不能正确得反映组织缺氧状态。
(1)轻度低氧血症:PaO2〉6。
67kPa(50mmHg),SaO2〉80%,无发绀,一般不需要氧疗、如有呼吸困难,可给予低浓度低流量(氧流量1~2升/分)氧气。
(2)中度低氧血症:PaO24~6。
67(30~50mmHg),SaO260%~80%,有发绀、呼吸困难,需氧疗。
(3)重度低氧血症:PaO2〈4kPa(30mmHg),SaO2<60%,显著发绀、呼吸极度困难、出现三凹征,就是氧疗得绝对适应症、(4)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可反映组织缺氧状态,其正常值为5.18±0。
45kPa(39±3。
4mmHg),若低于4、66kPa(35mmHg),可视为组织氧合障碍。
缺氧的分类氧疗指各类缺氧的治疗,除了消除引起缺氧的原因外,均可给予吸氧治疗。
吸入高浓度氧使血浆中溶解氧量增加能改善组织的供氧。
缺氧是指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障碍,引起机体机能代谢甚至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的变化,一般分为4种类型。
低张性缺氧1、基本概念:由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引起的缺氧。
血液性缺氧1、基本概念: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和红细胞数减少,使动脉血氧含量降低或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氧不足,引起的供氧障碍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1.基本概念:由组织器官血液量减少或流速减慢而引起的细胞供氧不足,称为循环性缺氧。
包括缺血性缺氧和淤血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1.基本概念:组织性缺氧指组织细胞生物氧化过程障碍,利用氧能力降低引起的缺氧。
注意事项(副作用)1.氧中毒:其特点是肺实质的改变。
主要症状胸骨下不适、疼痛、灼热感,继而出现呼吸增快、恶心、呕吐、烦躁、干咳。
氧中毒有两种类型:肺型和脑型1).肺型氧中毒:发生在吸入氧之后,出现胸骨后疼痛,咳嗽,呼吸困难,肺活量减少,氧分压下降,肺部呈炎性病变,有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水肿,出血和肺不张。
2).脑型氧中毒:吸氧的短时内出现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恶心,抽搐,晕厥等神经症状,严重者可昏迷和死亡。
故氧疗时应控制吸氧的浓度和时间,严防氧中毒的发生。
预防措施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及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2.肺不张:吸入高浓度氧气后,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时,其所属肺泡内的氧气被肺循环血液迅速吸收,引起吸入性肺不张。
主要症状:烦躁,呼吸、心率增快,血压上升,继而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昏迷。
(预防措施)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多咳嗽和经常改变卧位、姿势,防止分泌物阻塞。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应加强湿化和雾化吸入。
氧气是一种干燥气体,吸入后可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
主要症状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且有损纤毛运动。
缺氧的分类及氧疗方法
一、缺氧症的分类
1.重症缺氧症
重症缺氧症主要是指由于体内游离氧浓度低于正常水平而导致的严重的缺氧症状,主要有:昏迷、心脏骤停、血氧饱和度下降超过90%、血压低,出现心脏失常、血压升高、血液凝固紊乱以及其他症状。
2.轻症缺氧症
轻症缺氧症指的是血液中游离氧浓度稍低于正常水平,但还未达到明显的临界值,导致表现出一系列轻微的症状,主要有:心动过缓、头晕、恶心、咳嗽、唇色发灰等。
3.慢性缺氧症
慢性缺氧症指的是长期低氧引起的疾病,一般表现为血氧饱和度持续不足下降,出现明显的血氧饱和度低表现,由于慢性缺氧对组织和器官造成的损害比较严重,因而会出现下血压、心肌病变、炎性反应、肝病等各种临床症状。
二、氧疗治疗
1.补氧疗
补氧疗是指使用高浓度氧气对低氧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通过使用高浓度氧气可以使患者的血液中的游离氧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减少受损组织和器官的损伤,改善病人的症状,并减少病情的发展。
2.低温治疗
低温治疗是指使用低温氧气疗法来改善缺氧状态,通过低温氧气可以降低组织和器官的新陈代谢。
氧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氧疗是一种通过给予高浓度的氧气来治疗各种疾病或缺氧症状的方法。
它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病人的氧气供应,提高血氧饱和度,从而减少或消除缺氧引起的不适症状,并促进身体的康复。
首先,氧疗的目的之一是增加血氧饱和度。
血液中的氧气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部,然后通过红细胞携带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一些疾病或状况会导致肺部功能受损,导致氧气吸入量减少,血氧饱和度下降。
氧疗可以通过给予高浓度的氧气,增加氧气供应量,提高血氧饱和度,确保器官组织正常运转。
其次,氧疗可以帮助减轻或消除缺氧引起的不适症状。
缺氧是指机体中氧供应不足的状态,常见的症状包括气短、乏力、头晕、心悸等。
氧疗可以通过提供足够的氧气来减轻或消除这些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
氧疗的目标还包括促进身体的康复。
许多疾病或手术后,患者需要额外的氧气以促进伤口愈合、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
氧疗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的氧气,加速伤口愈合、增强免疫力和恢复期间的体力活动能力。
在进行氧疗时,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氧疗的浓度和时间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氧疗不能随意增加氧气浓度和时间,因为过量的氧气可以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引发氧中毒。
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确保氧气供应量适中。
其次,氧疗设备应使用和维护正确。
氧气罐、面罩、管道等氧疗设备应定期检查和清洁,以确保其正常运作。
此外,氧气罐要远离火源,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最后,患者在接受氧疗期间要保持正确的呼吸方式。
应该通过鼻子呼吸,避免过度用力呼气或吸气,以免增加肺部压力。
总之,氧疗的目的是改善血氧饱和度,减轻缺氧引起的不适症状,并促进身体康复。
在进行氧疗时,需要注意调整氧气浓度和时间、正确使用和维护氧疗设备以及保持正确的呼吸方式。
只有正确使用氧疗,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缺氧的分类及氧疗办法
氧气是性命所必须的物资,但因为各类原因,假如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或不克不及运用氧,组织的代谢.功效都可能产生平常转变,这一进程就称为缺氧.此时我们就须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氧疗.那么,我们又该若何做到有针对性呢?这就须要我们从不合的角度先对缺氧症状予以划分,方可做到有的放矢.
缺氧依据病理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注:PaO2:血氧分压 SaO2:血氧饱和度
依据缺氧程度的轻重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依据以上几种缺氧的分类,即可将氧疗分为低浓度氧疗.中等浓度氧疗.高浓度氧疗.高压氧疗和长程家庭氧疗这五类.
1.低浓度氧疗:又称掌握性氧疗,吸氧浓度低于40%.运用于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如慢性壅塞性肺病和慢性呼吸衰竭,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增高的反响很弱,呼吸的保持重要依附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触感染器.
2.中等浓度氧疗:吸氧浓度为40%-60%.重要用医学教导`网汇集整顿于有明显通气/灌注比例掉调或明显弥散障碍的患者,特别是血红蛋白浓度很低或心输出量缺少者,如肺水肿.心肌梗逝世.休克等.
3.高浓度氧疗:吸氧浓度在60%以上.运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如成人型呼吸拮据分解征.心肺苏醒后的性命支撑阶段.
4.高压氧疗:指在特别的加压舱内,以2~3kg/cm2的压力赐与100%的氧吸入.其重要感化是增长消融血液的氧,以知足组织供氧.经常运用于一氧化碳中毒.脑血管不测的护理对象.
5.长程家庭氧疗法:指一日夜中断吸氧15小时以上,吸入氧浓度在24%-28%,使动脉血氧分压上升到8.0kPa(60mmHg)以上的一种疗法.实用于明显低氧血症的慢性壅塞性肺部疾病.睡眠性低氧血症的护理对象.。
缺氧的分类及氧疗方法
氧气是生命所必须的物质,但由于各种原因,如果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或不能利用氧,组织的代谢、功能都可能发生异常改变,这一过程就称为缺氧。
此时我们就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氧疗。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做到有针对性呢?这就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先对缺氧症状予以划分,方可做到有的放矢。
缺氧根据病理原因分类
注:PaO2:血氧分压;SaO2:血氧饱和度
根据缺氧程度的轻重分类
根据以上几种缺氧的分类,即可将氧疗分为低浓度氧疗、中等浓度氧疗、高浓度氧疗、高压氧疗和长程家庭氧疗这五类。
1、低浓度氧疗
又称控制性氧疗,吸氧浓度低于40%,应用于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呼吸衰竭,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增高的反应很弱,呼吸的维持主要依靠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2、中度浓度氧疗
吸氧浓度为40%~60%,主要用于有明显通气/灌注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障碍的患者,特别是血红蛋白浓度很低或心输出量不足者,如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等。
3、高浓度氧疗
吸氧浓度在60%以上,应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如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肺复苏后的生命支持阶段。
4、高压氧疗
指在特殊的加压舱内,以2~3kg/cm2的压力给予100%的氧吸入。
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溶解血液的氧,以满足组织供氧。
常用于一氧化碳中
毒、脑血管意外的护理对象。
5、长程家庭氧疗法
指一昼夜持续吸氧15小时以上,吸入氧浓度在24%~28%,使动脉血氧分压上升到8.0kPa(60mmHg)以上的一种疗法。
适用于明显低氧血症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睡眠性低氧血症的护理对象。
氧疗氧疗的目的一、纠正缺氧缺氧的指标:指氧、PaO2(动脉血气)、组织缺氧(乳酸↑、动静脉氧分压差、憋气症状、心率↑、意识↓)。
PaO2降低并不等于组织缺氧,组织用氧充足的前提是①供氧充足,②肺充分的通气和气体交换,③心脏泵血功能正常,④足够的血红蛋白,⑤组织能正常利用氧,以上5个环节中各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缺氧。
二、预防或减轻心肺负荷,减少呼吸功动脉缺氧的耐受性:1220.902300.253320.86433 1.57534 2.03637 2.08739 1.12对于静息患者,即使患者呼衰导致最严重的临床低氧血症,也不会引起全身组织厌氧代谢。
慢性低氧患者,通常乳酸不会升高,没有组织缺氧,因此对于这样的患者进行氧疗并不是单单为了纠正缺氧,而是为了预防或减轻心肺负荷,减少呼吸功。
氧疗的适应症ACCP/NHLBI推荐意见:心跳呼吸骤停、低氧血症(PaO2 < 60 mmHg, SaO2 < 90%)、呼吸窘迫(RR > 24 bpm)、低血压(SBP < 100 mmHg)、低心输出量及代谢性酸中毒(HCO3 < 18 mEq/L)其他:严重贫血、CO中毒、围手术期氧疗装置概述氧疗装备:鼻导管、普通面罩、储氧面罩、文丘里面罩协和病房里的闭氧最高能提供30-40L/min的氧流量。
正常的分钟通气量为6-8L。
分钟通气量(ventilatory minute volume)=呼吸频率x潮气量。
正常成人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
正常成人潮气量为400-600ml,平均为500ml。
吸氧装置分类吸氧装置原理1.鼻导管鼻导管吸氧FiO2的估算公式:FiO2=21%+4 x 氧流量%但是根据这个公式:鼻导管吸氧1 lpm时,FiO2 = 21% + 4 x 1% = 25%鼻导管吸氧10 lpm时,FiO2 = 21% + 4 x 10% = 61%???鼻导管吸氧20 lpm时,FiO2 = 21% + 4 x 20% = 101%!!!很明显这个公式是有限制的!现在为了解释鼻导管的FiO2是不固定的,我们来假设一种理想的呼吸模式:✓潮气量(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500ml✓呼吸频率20bpm→一次呼吸时间为3s✓吸气时间1s,呼气时间2s(通常的吸呼比为1:2),实际呼气时间为1.5s(呼气末会暂停0.5s)✓解剖上的储氧结构(鼻、鼻咽、口咽):50ml(解剖死腔的1/3)✓鼻导管氧流量6 L/min→(100 ml/s)解释:潮气量为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假设的情况为吸气时间1s,因此这1秒内吸入的气体量为500ml。
龙源期刊网
缺氧与氧疗
作者:何权瀛
来源:《大众健康》2001年第08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需求的增强,大家对缺氧和氧疗问题十分感兴趣,经常有人询问“学习和工作紧张时吸氧有用吗?”“健康人需要吸氧吗?”等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需要吸氧?需要吸氧的人应该如何进行氧疗呢?
缺氧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氧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因此,长期缺氧对人体必然会产生一系列危害,例如:
1.缺氧时体内有氧代谢率降低,无氧酵解加强,机体代谢效率下降。
2.长期重度缺氧可引起肺血管收缩,造成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负担增加,长久下去可引起肺心病。
3.缺氧可以加重高血压,加重左心负担,甚至可引起心律失常。
4.缺氧刺激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使体内红细胞增多,血液黏滞度增高,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心脏负担加重,引起或加重心力衰竭,还容易诱发脑血栓。
5.大脑长期缺氧可产生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如睡眠障碍、智力下降、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个性改变等。
缺氧有哪些表现
1.呼吸次数增多,呼吸困难,胸闷,气憋,口唇、甲床发绀。
2.心跳加快。
3.由于无氧酵解加强,体内乳酸水平升高,常有乏力、易疲劳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