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筹管理作业-上机作业2
- 格式:wps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3
《运筹学》在线作业二-标准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40 道试题,共 100 分)
1.无后效性是指动态规划各阶段状态变量之间无任何联系.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2.图论中的图不仅反映了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而且是真实图形的写照,因而对图中点与点的相对位置、点与点连线的长短曲直等都要严格注意。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3.对于风险型决策问题,可以用“最大可能法”求解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事件,其概率越大,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B.对于风险型决策,若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为1,而其他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为0,则就是确定型决策问题
C.当所有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都很小,并且很接近时,可以用“最大可能法”求解
D.当在其所有的自然因素中,有一个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比其他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大很多,并且他们相应的损益值差别不很大,我们可以用“最大可能法”来处理这个问题
正确答案:C
4.动态规划的最优性原理保证了从某一状态开始的未来决策独立于先前已作出的决策.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5.若线性规划问题的,i,j值同时发生改变,反映到最终单纯形表中,不会出现原问题与对偶问题均为非可行基的情况。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6.在网络图中,关键线路是指各条线路中作业总时间()的一条线路
A.最短
B.中间
C.成本最小
D.最长
正确答案:D。
预付成本(B )A.随销售量而波动B.与销售量无关C.大于计划成本D.小于计划成本从带连数长度的连通图中生成的最小支撑树,叙述不正确的是(C)A.任一连通图生成的各个最小支撑树总长度必相等B.任一连通图生成的各个最小支撑树连线数必相等C.任一连通图中具有最短长度的连线必包含在生成的最小支撑树中D.最小支撑树中可能包括连通图中的最长连线所谓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指在这种条件下,只存在(A )A.一种自然状态B.两种自然状态C.三种或三种以上自然状态D.无穷多种自然状态对于第一类存储模型——进货能力无限,不允许缺货,下列哪项不属于起假设前提条件(A )A.假设每种物品的短缺费忽略不计B.假设需求是连续,均匀的C.假设当存储降至0时,可以立即得到补充D.假设全部定货量一次供应连续型动态规划常用求解方法是(B)A.表格方式B.公式递推C.决策树D.多阶段决策(B)表示当过程处于某阶段的某个确定状态时,可以作出的选择或决定A.状态B.决策C.状态转移D.指标函数设F为固定成本,V为可变成本,V′为单件可变成本,Q为产品产量,C为总成本,则A A.C=F+QV′B.C=F+V′C.C=F+V+QV′D.C=F+QV关于最大流量问题,叙述正确的是(A)A.一个流量图的最大流量能力是唯一确定B.达到最大流量的方案是唯一的C.一个流量图的最大流量能力不是唯一的D.n条线路中的最大流量等于这n条线路的流量能力之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均衡性,需要存储一定数量的物资,对于存储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应尽可能多的存储物资,以零风险保证生产的连续性B.应尽可能少的存储物资,以降低库存造成的浪费C.应从多方面考虑,制定最优的存储方案D.以上说法都错误前一阶段的状态和决策决定了下一阶段的状态,他们之间的关系称为(C)A.状态B.决策C.状态转移D.指标函数有6个产地4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BA.有10个变量24个约束B.有24个变量10个约束C.有24个变量9个约束D.有9个基变量10个非基变量下列错误的说法是CA.标准型的目标函数是求最大值B.标准型的目标函数是求最小值C.标准型的常数项非正D.标准型的变量一定要非负关于关键线路,说法错误的是( C )A.在所有线路中,总作业时间最长的线路是关键线路B.关键线路上的工序如有任何延长,整个任务就会受到影响而延迟C.关键线路上一定不含虚活动D.关键线路也叫主要矛盾线一个连通图中的最小支撑树(B)A.唯一确定B.可能不唯一C.可能不存在D.一定有多个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存在关系BA.原问题无可行解,对偶问题也无可行解B.对偶问题有可行解,原问题可能无可行解C.若最优解存在,则最优解相同D.一个问题无可行解,则另一个问题具有无界解对于第一类存储模型——进货能力无限,不允许缺货,下列哪项不属于起假设前提条件(A )A.假设每种物品的短缺费忽略不计B.假设需求是连续,均匀的C.假设当存储降至0时,可以立即得到补充D.假设全部定货量一次供应从连通图中生成树,以下叙述(B)不正确A.任一连通图必能生成树B.任一连通图生成的树必唯一C.在生成的树中再增加一条线后必含圈D.任易连通图生成的各个树其线数必相同m+n-1个变量构成一组基变量的充要条件是BA.m+n-1个变量恰好构成一个闭回路B.m+n-1个变量不包含任何闭回路C.m+n-1个变量中部分变量构成一个闭回路D.m+n-1个变量对应的系数列向量线性相关线性规划具有唯一最优解是指BA.最优表中存在常数项为零B.最优表中非基变量检验数全部非零C.最优表中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零D.可行解集合有界预付成本(B )A.随销售量而波动B.与销售量无关C.大于计划成本D.小于计划成本有m个产地n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AA.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m+n-1个基变量B.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C.有mn个变量m+n-1约束D.有m+n-1个基变量,mn-m-n-1个非基变量()是用来衡量所实现过程优劣的一种数量指标。
运筹学上机作业:运输问题数学与应用数学设备生产计划问题设某制造业根据合同要求,从当年起连续三年在年末各提供三套型号规格相同的大型设备,已知该厂今后三年的生产能力及生产成本如表所示:解:设xj表示初始存货用于第j年交货的设备数量;Yij表示第i年正常生产用于第j年交货的设备数量;Zij表示第i年加班用于第j年交货的设备数量;Cj表示初始库存一套设备到第j年交货的维护保养费;aij表示第i年正常生产一套设备到第j年交货的成本费;bij表示第i年加班生产一套设备到第j年交货的成本费;由题意可得该问题的运输规划模型:Min z=∑cjxj+∑∑aijyij+∑∑bijzij (i,j=1,2,3)s.t.x1+x2+x3=2,y11+y12+y13<=2,z11+z12+z13<=3,y22+y23<=4;z22+z23<=2,y33<=1,z33<=3,x1+y11+z11=3,x2+y12+z12+y22+z22=3,x3+y13+z13+y23+z23+y33+z33=4,xj>=0,yij>=0,zij>=0(I,j=1,2,3)记A=(aij)3*3=[500 540 5800600 6400 0 550 ]B=(bij)3*3=[570 610 6500670 7100 0 620]C=[c1 c2 c3]=[0 40 80]LINGO程序如下:运行结果如下:该结果为:X1=2, y11=y12=1, y22=2, y33=1, z33=3,其他结果均为0,最优值为Z=4650万元,故此结果说明最优的生产方案是:第一年将初始库存的2套设备全部交出,在正常生产2套,当年交出1套,保存1套;第二年将上一年保存下来的1套设备交出,在正常生产2套当年交出;第三年正常生产1套储存备用,加班生产的三套设备当年交出。
西南交《管理运筹学B》在线作业二
在图论中,通常用点表示()
A:研究对象
B:连接各边
C:研究对象之间一般关系
D:研究对象之间特定关系
参考选项:A
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中,所有变量必须()
A:大于等于零
B:小于等于零
C:等于零
D:自由取值
参考选项:A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运输问题的求解程序的是()
A:分析实际问题,绘制运输图
B:用单纯形法求得初始运输方案
C:计算空格的改进指数
D:根据改进指数判断是否已得最优解
参考选项:B
数学模型中,“s·t”表示()
A:目标函数
B:约束
C:目标函数系数
D:约束条件系数
参考选项:B
求解需求量小于供应量的运输问题不需要做的是()
A:虚设一个需求点
B:令供应点到虚设的需求点的单位运费为0
C:取虚设的需求点的需求量为恰当值
D:删去一个供应点
参考选项:D
运筹学运用数学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以达到系统的最优目标。
可以说这个过程是一个()
A:解决问题过程
B:分析问题过程
C:科学决策过程
D:前期预策过程
1。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二一、单选题1 2 3 4 5 6 7 8 9D D C B C C A A D10 11 12 13 14 15 16 17D C C B C B C C二、多项选择题1 2 3 4 5 6 7ACE BC BCE BCE ABE AC DE8 9 10 11 12 13ACDE ABC ACE ACDE ACE ABCE说明:第7题中的答案B为节奏,书上是节拍,不知道是不是印刷问题,保险起见没有选B三、简答题1.简述新产品开发原则(书63页)答;(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满足社会需求是其出发点和归宿。
(2)突出技术特点,发挥技术优势。
(3)讲究经济效益。
(4)保持持续开展的原则。
2.简述服务蓝图的构成、作用、制作步骤。
(书71页)答:1.服务蓝图包括:第一,四种行为,即顾客行为、前台员工行为、后台员工行为、支持活动。
第二,三条线,互动分界线、可视分界线、内部互动分界线。
第三,有形展示,即顾客与服务系统交互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各种有形内容。
2.作用:(1)服务蓝图能让员工树立全局观点、整体性服务意识,清楚地看到每个人在其中的位置、在服务整体中的职能和作用,从理性上树立以顾客为导向并超越顾客导向的服务理念。
(2)通过展示服务各环节组成要素及关系,形成服务战略。
(3)通过对服务人员与顾客接触线的分析,明晰顾客在哪个环节感受和评价服务质量,为改进设计打下基础。
(4)认清服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确定服务质量,改进服务目标。
(5)为内外部营销活动提供重要基础,为明确成本、收入和向不同服务要素投资提供基础。
(6)能清楚提供由表及里地提高服务质量的途径。
3.制作步骤:第一步,明确制定服务蓝图的目标。
第二步,清晰辨别顾客接受服务的过程。
第三步,站在顾客位置表述服务过程。
第四部,描述为顾客服务的前台员工及后台员工的服务行为、支持活动。
第五步,把顾客行为、服务行为及支持活动有机组合起来。
第六步,在每个顾客行为上加上有形展示。
人力资源分配问题第一题(1)安排如下:x1=8,x2=0,x3=1,x4=1,x5=0,x6=4,x7=0,x8=6,x9=0x10=0,x11=0。
(2)总额为320,一共需安排20个班次;因为在13:00—14:00,14:00—15:00,16:00—17:00,分别存在2,9,5个工时的剩余,(例如11:00—12:00)安排了8个员工而在14:00-15:00剩余了九个所以可以安排一些临时工工作3个小时的班次,使得总成本更小。
(3)在18:00—19:00安排6个人工作4小时;在11:00—12:00安排8个人,13:00—14:00安排1个人,15:00—16:00安排1个人,17:00—18:00安排4个人工作3小时。
总成本最低为264元。
生产计划优化问题第二题产品1在A1生产数量为1200单位,在A2上生产数量为230单位,在B1上不生产,B2上生产数量为858单位,B3上生产数量为571单位;产品2在A1上不生产,在A2上生产数量为500单位,在B1上生产数量为500单位;产品3在A2上生产数量为324单位,在B2上生产数量为324单位。
最大利润为2293.29元。
第三题设Xi为产品i最佳生产量。
(1)最优生产方案唯一,为X1=1000、X2=1000、X3=1000、X4=1000、X5=1000、X6=55625、X7=1000. (2)如上图所示,产品5的单价价格为0-30时,现行生产方案保持最优。
(3)由于环织机工的影子价格为300,且剩余变量值为零,而其他几种资源的影子价格为0,剩余变量均大于0,所以应优先增加环织工时这种资源的限额,能增加3.33工时,单位费用应低于其影子价格300才是合算的。
(4)因为产品2对偶价格= -3.2<0 ,950>933.33,3.2*(1000-950)=160;所以当产品2的最低销量从1000减少到950时,总利润增加160元。
天⼤18春《运筹学》在线作业⼀⼆满分天⼤18春《运筹学》在线作业⼀-000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单选题 (共 40 道试题,共 100 分)1.在求极⼤值的线性规划问题中,松弛变量在⽬标函数中的系数为A.0B.极⼤的正数C.绝对值极⼤的负数D.极⼤的负数正确答案 :A更多 Q Q 2959415429 微信 open45112.⽬标函数取极⼩化的线性规划可以转化为⽬标函数取极⼤化后两者的最优解()A.maxZB.max(-Z)C.相关⼀个符号D.相同正确答案 :D3.在求极⼩值的线性规划问题中,松弛变量在⽬标函数中的系数为A.0B.极⼤的正数C.绝对值极⼤的负数D.极⼤的负数正确答案 :A4.关于树的概念,叙述不正确的是()A.树中的线数等于点数减1B.树中再添⼀条连线后必定含圈C.树中删去⼀条连线后不连通D.树中两点之间的通路可能不唯⼀正确答案 :D5.⽬标函数取极⼩化的线性规划可以转化为⽬标函数取极⼤化即()的线性规划问题求解A.maxZB.max(-Z)C.相关⼀个符号D.相同6.服务机构的研究内容包括()A.服务台数量B.服务规律C.到达规律D.服务台数量和服务规律7.在完全不确定下的决策⽅法不包括下列的哪⼀项()A.悲观法B.乐观法C.最⼤收益法D.等可能性法8.离散型动态规划常⽤求解⽅法是()A.表格⽅式B.公式递推C.决策树D.多阶段决策9.ABC分类法是对库存的物品采⽤按()分类的A.物品质量B.物品价格C.物品数量D.物品产地10.设置了安全库存量后,()将会增加。
A.经济订货量B.年订货次数C.销售量D.库存保管费⽤11.在求极⼩值的线性规划问题中,⼈⼯变量在⽬标函数中的系数为A.0B.极⼤的正数C.绝对值极⼤的负数D.极⼤的负数12.()表⽰各个阶段开始时所处的⾃然状况或客观条件。
A.状态B.决策C.状态转移D.指标函数13.可⾏流应满⾜的条件是()A.容量条件B.平衡条件C.容量条件和平衡条件D.容量条件或平衡条件14.从起点到终点的任⼀线路上的流量能⼒取决于()A.其中具有最⼤流量的⽀线B.其中具有最⼩流量的⽀线C.其中各⽀线流量能⼒之和D.其中各⽀线的数⽬15.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线,以下叙述()正确A.从起点出发的最短连线必包含在最短路线中B.整个图中的最短连线必包含在最短路线中C.整个图中的最长连线可能包含在最短路线中D.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线和最短距离都是唯⼀的16.从带连数长度的连通图中⽣成的最⼩⽀撑树,叙述不正确的是()A.任⼀连通图⽣成的各个最⼩⽀撑树总长度必相等B.任⼀连通图⽣成的各个最⼩⽀撑树连线数必相等C.任⼀连通图中具有最短长度的连线必包含在⽣成的最⼩⽀撑树中D.最⼩⽀撑树中可能包括连通图中的最长连线17.下列假设不是经济批量库存模型的是()A.需求量均匀B.提前量为零C.允许缺货D.瞬时补充18.设某企业年需1800吨钢材,分三次订货,则平均库存量为()A.1800吨B.900吨C.600吨D.300吨19.()是⽤来衡量所实现过程优劣的⼀种数量指标。
《运筹学》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1.前一阶段的状态和决策决定了下一阶段的状态,他们之间的关系称为()A. 状态B. 决策C. 状态转移D. 指标函数正确答案:C2.检验运输方案的闭合回路法中,该回路含有()个空格为顶点。
A. 4个B. 2个C. 1个D. 3个正确答案:C3.对于第一类存储模型——进货能力无限,不允许缺货,下列哪项不属于起假设前提条件()A. 假设每种物品的短缺费忽略不计B. 假设需求是连续,均匀的C. 假设当存储降至0时,可以立即得到补充D. 假设全部定货量一次供应正确答案:A4.决策问题都必须具备下面四个条件,下列哪项不是()A. 只有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至少存在一个自然因素B. 至少存在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C. 至少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只有存在一个自然因素D. 不同的方案在各种自然因素影响下的损益值可以计算出来正确答案:C5.对于动态规划问题,应用顺推或逆推解法可能会得出不同的最优解。
A. 对B. 错满分:2.5 分正确答案:B6. 若线性规划的原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则其对偶问题也一定具有无穷多最优解。
A. 对B. 错满分:2.5 分正确答案:A7. 线性规划问题若有最优解,则一定可以在可行域的()上达到。
A. 内点B. 外点C. 极点D. 几何点正确答案:C8. 对于第二类存储模型——进货能力有限,不允许缺货,下列哪项不属于起假设前提条件()A. 需求是连续,均匀的B. 进货是连续,均匀的C. 当存储降至零时,可以立即得到补充D. 每个周期的定货量需要一次性进入存储,一次性满足满分:2.5 分正确答案:D9.一旦一个人工变量在迭代中变为非基变量后,该变量及相应列的数字可以从单纯形表中删除,而不影响计算结果。
A. 对B. 错正确答案:A10.动态规划的最优决策具有如下的性质:无论初始状态与初始决策如何,对于先前决策所形成的状态而言,其以后的所有决策应构成最优策略.A. 对B. 错满分:2.5 分正确答案:A11. 对于风险型决策问题,可以用“最大可能法”求解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个事件,其概率越大,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B. 对于风险型决策,若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为1,而其他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为0,则就是确定型决策问题C. 当所有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都很小,并且很接近时,可以用“最大可能法”求解D. 当在其所有的自然因素中,有一个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比其他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大很多,并且他们相应的损益值差别不很大,我们可以用“最大可能法”来处理这个问题正确答案:C12.分枝定界求解整数规划时 , 分枝问题的最优解不会优于原 ( 上一级 ) 问题的最优解.A. 对B. 错正确答案:A13. 线性规划具有唯一最优解是指A. 最优表中存在常数项为零B. 最优表中非基变量检验数全部非零C. 最优表中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零D. 可行解集合有界满分:2.5 分正确答案:B14. ABC分类法是对库存的物品采用按()分类的A. 物品质量B. 物品价格C. 物品数量D. 物品产地满分:2.5 分正确答案:B15.线性规划可行域的顶点一定是( )A. 基本可行解B. 非基本解C. 非可行解D. 最优解满分:2.5 分正确答案:A16.求般获得最好经济效益问题是求如何合理安排决策变量(即如何安排生产)使目标函数最大的问题,求最大的目标函数问题,则记为max Z;若是如何安排生产使成本是最小的问题,则记为min Z .A. 对B. 错正确答案:A17.一个无圈的连通图就是()A. 树B. 最小支撑树C. 支撑子图D. 有向图正确答案:A18.m个产地,n个销地的初始调运表中,调运数字应该为()A. m+n个B. m+n --1个C. m×nD. m+n+1个正确答案:B19. 关于运输问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最优运输方案未必唯一B. 必有最优运输方案C. 运输方案的任何调整必会引起总运费的下降D. 修正分配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改进指数的方法满分:2.5 分正确答案:C20. 下列叙述不属于解决风险决策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是 ( )A. 最大可能原则B. 渴望水平原则C. 最大最小原则D. 最大原则满分:2.5 分正确答案:C21. 对于同一个目标,决策者“选优”原则不同,导致所选的最优方案的不同,而影响“选优”原则确定的是决策者对各种自然因素出现的可能性的了解程度。
作业二:
经预测,今后12个月内某公司代表产品的月需求量分别为418、414、395、381、372、359、386、398、409、417、421、425台。
目前有40个工人,平均每人每月生产10件代表产品;公司利用加班时间的上限为20%。
聘用和解雇一名工人需分别支付500元和450元,正常工作时间每月支付员工1250元,而加班时间则支付1.5倍的报酬。
单位库存的成本为4元/月,现在库存为800台,这也是该公司希望的库存水平。
(1)制定一个改变工人数量的生产计划满足每月的产品需求。
假定人员改变均发生在双月周期的期末,那么这一生产计划又将是怎样的?
(2)制定一个生产计划使公司维持一个稳定的生产率。
(3)制定一个混合策略使得总生产成本最低。
解:(1)a.
周期需求雇佣人数生产量库存加班费用库存成本雇解费用
1 418 41 418 800 1500 3200 500
2 414 41 414 800 750 3200 0
3 395 39 395 800 937.5 3200 900
4 381 38 381 800 187.
5 3200 450
5 372 37 372 800 375 3200 450
6 359 36 360 801 0 3204 450
7 386 38 385 800 937.5 3200 1000
8 398 39 398 800 1500 3200 500
9 409 40 409 800 1687.5 3200 500
10 417 41 417 800 1312.5 3200 500
11 421 42 421 800 187.5 3200 500
12 425 42 425 800 937.5 3200 0
累计4795 474 4795 10312.5 38404 5750
库存需费用=800*4*12+4=384004
工人工资=474*1250=592500
雇解费用=5750
加班费用=10312.5
总费用 =384004+592500+5750+10312.5=646966.5
b.
周期需求雇佣人
数
生产量库存
加班费
用
库存成
本
雇解费
用
1 418 40 418 800 3375 3200 0
2 414 40 414 800 2625 3200 450
3 395 39 395 800 937.5 3200 0
4 381 39 390 809 0 3236 1350
5 372 3
6 363 800 562.5 3200 0
6 359 36 360 801 0 3204 1500
7 386 39 390 805 0 3220 0 8 398 39 390 800 562.5 3200 1000 9 409 41 410 801 0 3204 0 10 417 41 416 800 1125 3200 500 11 421 42 421 800 187.5 3200 0 12 425 42 425 800 937.5 3200 0 累计 4795 474 4792 10312.5 38464 4800
维持800件安全库存需 费用=800*4*12+64=38464 工人工资=474*1250=59250 雇解费用=4800 加班费用=10312.5
总费用 =38464+59250+4800+10312.5=646076.5 (2)
需求累计=4795, 周期=12,单位周期单位产量=10 雇佣人数=4795/12/10=40,这时生产率稳定。
(3) 周期 需求 雇佣人数 生产量 库存 加班工作量 库存成本 雇解费用 1 418 40 400 782 2 414 40 400 768 3 395 40 400 773 4 381 39 390 782 450 5 372 38 380 790 450 6 359 38 380 811 7 386 39 390 815 500 8 398 40 400 817 500 9
409
40
400
808
周期 需求 累计需求 累计产量 库存 1 418 418 400 818 2 414 832 800 832 3 395 1227 1200 827 4 381 1608 1600 808 5 372 1980 2000 780 6 359 2339 2400 739 7 386 2725 2800 725 8 398 3123 3200 723 9 409 3532 3600 732 10 417 3949 4000 749 11 421 4370 4400 770 12 425 4795 4800 795 累计
4795
10 417 41 410 801 500
11 421 42 420 800 500
12 425 42 425 800 5
累计4795 4795 9547 38188 2900 总费用=(4795-5)*125+5*187.5+38188+2900=6407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