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土方与基坑工程施工
- 格式:docx
- 大小:460.01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具体施工方案一、工程简况本工程主体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基础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础、筏板基础、孔桩基础.现场已具备“三通一平"条件。
二、基坑土方挖运方案的选择由于本工程现场场地狭窄,如何顺利的进行土方外运工作是保证本工程工期的重点。
根据现场情况,结合我单位多年来施工同类工程的经验,本工程中土方开挖的技术措施如下:1 符合现场施工条件和环境要求,施工技术优化、可行.2 施工工期合理。
土方工程要为后续工程施工创造出良好的工作面,要确保在计划工期内完成土方开挖,必须把土方开挖和后续工程有效地结合起来、统筹进行安排,使交叉施工合理衔接,并互相创造条件。
3 要紧密结合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充分考虑现场条件、运输条件、分阶段施工步骤和工程总体部署等各种因素,安排好各工序的穿插施工,有效投入与合理安排足够的土方工程机械设备,合理安排土方开挖的先后顺序、分阶段的开挖部位和深度、以及运输坡道的合理布置,以满足工期要求。
4 土方工程要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地基土层不受扰动与破坏.5 在整个土方开挖过程中,在垫层施工之前,要预留足够厚度的保护土层,以防止在进行土方施工时地基土层受到扰动.6 在保证安全、可行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工程造价。
7 基坑内土方开挖根据施工顺序进行,不得超挖。
三、技术准备1 项目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同时取得相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和标准等。
2 根据轴线控制及标高引测的依据,进场后复核建筑物控制桩,引入高程控制水准点,做好桩号的控制和水准点的测设和保护工作。
3 进入现场后,即着手对现场工作进行交接。
对现场的红线桩及水准点进行交接,并根据需要进行红线桩及水准点引测,平面轴线控制网的测设,并经监理单位复测.四、基坑土方施工1 、土方开挖在开工前,对土方开挖作业队进行交底,明确土方开挖顺序及分步开挖深度.本工程先进行整个场区基坑范围以外、场地红线以内清理外运部分土方,要求先将现状地面进行平整,再进行基坑内的土方开挖,基坑内土方不得超挖。
土木工程施工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土方工程土方工程概述土方工程主要包括土方的开挖(爆破)、运输、填筑、压实等工程,以及土方的边坡、土壁支护、基坑排水与降水等准备与辅助工程。
常见的土方工程有:场地平整、基坑基槽开挖、XXX回填、景观填土/开挖、路基填筑等。
土方工程施工特点土方工程的工程量大,成本高,施工周期长,施工条件复杂,受天气影响大,对运输道路路面存在污染等特点。
土的工程分类土方工程根据土的开挖难易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等八类。
土的工程性质土的工程性质包括土的密度、含水量、可松性和渗透性等。
其中,土的密度包括天然密度和干密度;土的含水量是土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土的固体颗粒的质量的比值;土的可松性是指土在开挖和回填过程中可发生的体积变化;土的渗透性是指土体的透水机能,用渗透系数K表示。
场地标高设计与土方调配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需要按照挖填平衡原则进行计算,即场地内的土方在平整前和平整后相等,从而达到挖方和填方平衡。
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需要考虑土的可松性和场地泄水坡度。
土方工程量计算及土方调配需要计算各方格角点施工高度,确定零线位置,计算挖方区、填方区土方量,并进行土方调配,以使土方总运输量最小或土方运输成本最小的条件下,确定填、挖部位土方的调配方向和数量,从而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
稳定层分为:深井、浅井。
井点降水法是一种有效的基坑降水方法,通过抽取地下水来降低地下水位,达到稳定土壁、防止流砂和涌水的目的。
轻型井点和管井是常用的两种井点降水系统,根据基坑的宽度和土质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布置方式。
在设计井点系统时,需要考虑高程和涌水量等因素。
虽然井点降水法效果明显,但也可能会引起周围地面和建筑物沉降,需要谨慎使用。
基坑降排水工程是基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滑坡、塌方、坑底隆起,减少坑壁支护结构的水平荷载,避免影响施工,防止地基承载力下降,以及保证在较干燥的状态下施工。
土方与基坑工程-
第一节土方工程
一、概述
土方工程是建筑工程的先导工程,是建筑施工主要的工种工程之一。
它的施工过程包括土的开挖、爆破、运输、填筑、平整和压实。
土方工程施工往往具有工程量大、劳动繁重和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土方工程施工受气候、水文、地质、场地限制、地下障碍等因素的影响,加大了施工的难度。
在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详细分析与核对各项技术资料(如地形图、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地下管道、电缆和地下地上构筑物情况及土方工程施工图等),进行现场调查并根据现有施工条件,制定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1、土方工程的特点:
面广量大、劳动繁重
施工条件复杂:土方工程多为露天作业,施工受当地气候条件影响大,且土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变化多,也对施工影响较大。
2、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土方工程一般分为四类:
场地平整
基坑(槽)及管沟开挖
地下工程大型土方开挖土方填筑。
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一、概述
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是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环节,其施工方案设计及实施对工程
质量、安全和进度均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围绕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的施工方案展开详细介绍。
二、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1.初步准备
–对开挖区域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制定详细的开挖方案。
–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周围环境安全。
2.机械选择与调配
–根据开挖量和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施工机械,保证施工效率。
–合理安排机械的使用顺序,避免机械闲置造成浪费。
3.开挖施工过程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保证土方开挖的准确度和平整度。
–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三、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1.支护结构选择
–根据基坑深度、土质情况和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如钢支撑、混凝土拱墙等。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考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2.基坑支护施工过程
–按照设计进行基坑支护的施工,严格按照支护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定期检查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性。
四、总结
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施工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和严
格的实施对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开挖过程中需注意现场安全,支护结构的选择和施工过程都需要慎重对待,只有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才能确保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关于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的详细介绍,希望对相关工程实践有
所帮助。
第1篇专业工种工程施工技术第1章土方工程1.1某矩形基坑,其底部尺寸为4m x 2m,开挖深度2.0m,坡度系数m=0.50,试计算其开挖量,若将土方用容量为2m3的运输车全部运走,需运多少车次?(Ks=1.20,K′s=1.05)解答:由m=0.5,H=2m,得B=m*H=0.5*2=1.0m,基坑的上底面积F1=(4+2B)(2+2B)=6*4=24m2基坑的下底面积F2=2*4=8m2中截面面积Fo=(4+B)(2+B)=5*3=15m2天然状态下土方量V1=H/6(F1+4Fo+F2)=2/6*(24+60+8)=30.67m3V2=KsV1=1.2*30.67=36.8m3则需要运送车次n=V2/q=36.8/2=18.4=19次1.2试推导出土的可松性对场地平整设计标高的影响公式,H’o=Ho+△h△h= Vw(K′s-1)/(Ft+Fw*K′s)△解答:在不考虑可松性时Vw=Vt由于土的可松性有多余的土:Vw-Vt/K′s调整后挖方多了Fw*△h则填方所需的土:Vw-Vt/K’s=Fw*△h+Ft*△h/K’s所以△h=(Vw* K′s-Vt)/(Fw*K′s+Ft)=Vw(K′s-1)/(Ft+Fw*K′s)1.3 如下图所示的管沟中心线AC,其中AB相距30m,BC相距20m,A点管沟底部标高240.0m,沟底纵向坡度自A 至C为4‰,沟底宽2m,试绘制管沟纵坡面图,并计算AC段的挖方量。
(可不考虑放坡)解答:Fa=2*1.5=3.0m2,Fb=1.12*2=2.24m2,Fc=2.2*2=4.4m2则Vac=Vab+Vbc=Hab/6*(Fa+4Fo+Fb)+Hbc/6*(Fb+4F1+Fc)=30/6*(3+4*1.31*2+2.24)+20/6*(2.24+4*1.66*2+4.4)=145m31.4某工程场地平整,方格网(20m*20m)如图所示,不考虑泄水坡度、土的可松性及边坡的影响试求场地设计标高Ho,定性标出零线位置。
第一章土方工程施工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第一节地基与基础工程一、土石方工程1.在土方施工中根据土的(C ),可将土石分为松软土、普通土等八类。
A.粒径大小 B.承载能力 C.坚硬状态 D.孔隙率2.土的天然含水量是指( B )之比的百分率。
A.土中水的质量与所取天然土样体积B.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的固体颗粒质量C.土中水的体积与所取天然土样体积 D.土中水的体积与土的固体颗粒体积3.某土石方工程取天然土样1千克,经充分干燥后称得重0.8千克,其天然含水量( D )。
A.0.2千克 B.0.25千克 C.20% D.25%m的填方量需从附近取土回填。
土质为密实的砂土4.某场地平整工程,有40003m。
(Ks=1.35,Ks′=1.15),其填土的挖方量为( B )3A.2986 B.3478 C.4000 D.4600m,已知该土的Ks=1.25,Ks′=1.05,实际需运走的土方5.某土方工程挖方量为100003m。
量为( C )3A.8000 B.9620 C.12500 D.105006.已知某基坑的开挖深度为4m ,采用放坡开挖,坡度系数0.5,则其单侧边坡宽度为( A )。
A.2m B.3.5m C.4m D.8m7.有支护结构的深基坑开挖时,应遵循由上而下,(B ),严禁超挖的原则。
A.先撑后挖,分层开挖 B.先挖后撑,分层开挖C.先撑后挖,分段开挖 D.先挖后撑,分段开挖8.有支护结构的深基坑开挖时,支撑与挖土密切配合严禁超挖,每次开挖深度不得超过支撑位置以下( A )。
A.50cm B.80cm C.100cm D.150cm9.基坑施工采用集水井降水法时,排水沟沟底的纵向坡度一般不小于( C )。
A.0.1% B.0.2% C.0.3% D.0.4%10.推土机常用于( B )。
A.开挖大型干燥基坑 B.场地清理与平整C.开挖窄而深的基坑 D.开挖较深较大的基坑11.正铲挖土机的挖土特点是( B )。
第1章土方与基坑工程施工
万丈高楼从地起,土方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第一步。
常见土石方工程内容有:场地平整、浅基础(基槽、基坑)与管沟开挖、路基开挖、深基坑开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筑以及基坑回填等,以及排水、降水、基坑支护等准备工作和辅助工程。
土方工程施工往往具有工程量大、劳动繁重和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土方工程施工受气候、水文、地质、场地限制、地下障碍等因素的影响,加大了施工的难度。
在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详细分析与核对各项技术资料(如地形图、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地下管道、电缆和地下地上构筑物情况及土方工程施工图等),进行现场调查并根据现有施工条件,制定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1.1 土方工程概述
1.1.1 土的工程分类
土的种类繁多,从不同的技术角度,分类方法各异。
按施工时开挖的难易程度可分为八类,其中前四类为土,后四类为岩石,具体见表1-1。
土的开挖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土方工程的施工方案、劳动量消耗和工程费用。
表1-1 土的工程分类
1.1.2 土的工程性质
1.土的组成
土一般由土颗粒(固相)、水(液相)和空气(气相)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随着周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三者相互间比例不同,反映出土的物理状态不同,如干燥、稍湿或很湿,密实、稍密或松散。
这些指标是最基本的物理性质指标,对于评价土的工程性质,进行土的工程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土的三相物质是混合分布的,为了阐述方便,一般用三相图(图1-1)表示,三相图中,把土的固体颗粒、水、空气各自划分开来。
图1-1 土的三相组成
2.土的物理性质
(1)土的含水量
土的含水量是指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的固体颗粒质量的百分比,反映了土的干湿程度,用 表示,即:
%100⨯=
s
w
m ω (1-1) 式中 w m —土中水的质量(kg ); s m —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kg )。
(2)土的天然密度和干密度
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天然密度。
土的天然密度用ρ表示:
V
m
=
ρ (1-2) 式中 m —土的总质量(kg ); V —土的总体积(m 3)。
土的干密度是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用d ρ表示:
V
m s
d =
ρ (1-3) 式中 s m —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kg );
V —土的总体积(m 3)。
土的干密度越大,表示土越密实。
工程中常把土的干密度作为评定土体密实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填土工程的压实质量。
土的干密度d ρ与土的天然密度ρ之间有如下关系:
d s s
s w s V
m V m m V m m V m ρωωωρ)1()1(+=+=+=+==
即
ω
ρ
ρ+=
1d (1-4) (3)土的孔隙比和孔隙率
孔隙比和孔隙率反映了土的密实程度。
孔隙比和孔隙率越小,土就越密实。
孔隙比是土的孔隙体积v V 与土的固体体积s V 的比值,用e 表示:
s
v
V V e =
(1-5) 孔隙率是土的孔隙体积v V 与总体积V 的比值的百分率,用n 表示:
%100⨯=
V
V n v
(1-6) (4)土的可松性与可松性系数
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其原来的体积,这种现象称为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数表示,即: 最初可松性系数:
1
2
V K s =
(1-7) 最后可松性系数:
1
3
'V V K s =
(1-8) 式中 s K 、'
s K —土的最初、最后可松性系数; 1V —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m 3) 2V —土开挖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m 3)
3V —土经回填压(夯)实后的体积(m 3)
土的可松性对确定场地设计标高、土方量的平衡调配、计算运土机具的数量和弃土坑的容积等均有很大的影响。
各类土的可松性系数如表1-2所示。
表1-2 各种土的可松性参考值
注:%10011
2⨯-=
V V V 最初体积增加百分比;%1001
13⨯-=V V V 最后体积增加百分比。
【例1】某工业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条形基础横截面面积为3.0m 2,地基土为干黄
土,现需要开挖基槽,基槽深度为2.0m ,底部宽度为2.5m 开挖长度为100m ,基础施工完毕后用土方将基槽填平,请计算基槽土方挖土方量、回填土量和弃土量(不考虑放坡,
3.1=s K ,05.1'=s K )。
解:
基槽挖土方量:3
m 5001005.20.2=⨯⨯=基槽体积V
条形基础体积:3
m 3001000.3=⨯=基础体积V
回填土方量(松散体积):3'36.2473.105
.1300
500m K K V V s s =⨯-=⨯=回填土量(松散) 弃土量(松散体积):
3)m 4.4026.247-3.1500=⨯=-⨯=回填土量(松散)(基槽体积)
弃土量(松散体积V K V V s (5)土的渗透性
土的渗透性是指水流通过土中孔隙的的难易程度,水在单位时间内穿透土层的能力称为渗透系数,以m/d 表示。
根据土的渗透系数不同,可分为透水性土(如砂土)和不透水性土(如黏土),它影响施工降水与排水的速度,一般土的渗透系数见表1-3。
表1-3 土的渗透系数参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