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558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讲义一、宏观经济政策概述货币政策是通过央行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以影响市场资金供需状况,调节经济波动的一种政策。
它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从而对经济进行调控。
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调节财政收支水平,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等手段,以对经济进行调控的一种政策。
通过提高或降低政府支出和税收水平,可以对经济进行刺激或抑制。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在产业发展方向上进行引导和调控的一种政策。
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可以促进一些优势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原则1.经济稳定原则:保持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任务。
经济稳定包括物价稳定、金融稳定和就业稳定等。
为了实现经济稳定,政府可以通过调控货币供给、控制通货膨胀、维护金融秩序以及促进就业等措施。
2.适度调控原则: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力度要适度,既不能过于严厉导致经济过热或过冷,也不能过于宽松导致通货膨胀。
3.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宏观经济政策要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这包括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资源合理配置,产业结构优化等。
4.保证公平原则:宏观经济政策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性,防止贫富差距拉大。
政策调控应注重弱势群体,提高民生福祉,构建和谐社会。
三、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发展规划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了国家的发展目标、战略和政策。
发展规划具有指导性、导向性和稳定性。
它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基本依据。
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可以明确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产业优先发展方向以及社会发展目标。
这将指导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协调发展各项政策:发展规划可以协调各项政策,使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等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政策框架。
3.提高政策的稳定性:发展规划可以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稳定性。
制定发展规划可以使政府在宏观调控中更加客观、稳定,避免频繁调整产生的不确定性,增强市场信心。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近年来,世界经济多元化、复杂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特点越来越明显。
宏观经济政策的正确实施,如低利率政策、财政紧缩政策和社会民生政策等,可以起到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因此,要积极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和制定发展规划,以更好地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一是积极实施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等方式对经济运行状况、价格水平和货币供求状况所作出的安排,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建立持续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
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审慎的货币政策,控制经济状况,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投资报酬,避免经济波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二是制定长远发展规划。
现今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全球化的竞争,从而更加注重“未来”的发展。
因此,国家势必要专注于制定现代可持续发展规划,以有效避免或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和威胁,促进全面持续发展。
规划应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指导和调节政府的国家发展政策,推动投资者和社会参与者的行动,促进包容、关注全民健康的发展。
三是加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建立和改善良好的经济环境。
同时,要把基础设施建设视为全社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全面提升基础设施设施建设水平。
要着力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健康服务水平、司法公正性、社会保障水平和政务服务能力,完善便捷的出行便利,提高环境污染防治能力,推动为提高国民福祉所作的努力。
四是创新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涉及各个方面,不仅要继续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且要进一步开发新的宏观经济政策,以最大限度发挥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例如,发展科技创新政策、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实施金融创新政策、制定政府投资政策以及推行环境友好型经济政策等,都可以帮助实现更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以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而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政府的开支和税收政策,以及货币政策。
它们的核心作用是支持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实施经济改革,增加就业,改善社会经济形势的主要手段。
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落实过程中,政府应把实施有效的政策,把维护公共利益放在首位,将激励经济发展放在重要地位,做到有效地运用资源,正确安排经济结构,有效地稳定经济局势,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外,宏观经济政策的落实需要靠发展规划来实施。
发展规划是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而设定的一个过程,旨在通过政策和措施调节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发展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就业活动,提升技术水平,建立丰富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社会公平正义,开拓经济空间,促进国家和地区间的协调发展等。
发展规划的成功实施要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层面下手,实施有利于发展的政策。
政府应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促进不同部门的均衡发展,合理调节投资结构,切实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改善经济结构,扩大就业,积极发展消费市场,改善人民生活。
以上是我们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的一般介绍,从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的角度来看,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紧密。
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发展规划的基础,发展规划又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所以,要实现良好的经济发展,有效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在此,政府需要将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运用,以激励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改善民生。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40题)1、()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最根本的源泉。
A.土地面积增加B.劳动力素质提高C.资本规模扩大D.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答案】 D2、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向、()、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A.优化经济结构B.经济质量变革C.推动效率变革D.经济动力变革【答案】 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A.加强生态环境保护B.保障黄河长治久安C.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D.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答案】 D4、(2021年真题)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交通强国达到世界前列水平是哪年()。
A.2025B.2030C.2035D.到本世纪中叶【答案】 D5、经济学所讲的投资,指的是 ( )A.购买证券B.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C.购买土地D.企业并购【答案】 B6、从市场结构看,我国外汇市场的两个层次是()A.结售汇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B.同业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C.外汇调剂市场和结售汇市场D.同业市场和外汇调剂市场【答案】 A7、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其分类的依据是()。
A.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B.总量调节方向C.调节手段D.作用期限【答案】 B8、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产业是()。
A.支柱产业B.基础产业C.先导产业D.新兴产业【答案】 A9、汇率的长期走势不受政府管理的影响而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但汇率的短期波动受到货币当局干预的影响的汇率制度是()。
A.固定汇率制度B.浮动汇率制度C.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D.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答案】 D10、现代产权制度基本特征是( )。
A.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监管有效B.归属清晰、监管有效、保护严格、流转顺畅C.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D.监管有效、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答案】 C11、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对所有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在固定汇率制度且资本具有流动性的情况下,( )有效性将受到资本流动的显著限制。
A.税收B.财政政策C.转移支付D.货币政策【答案】 D2、用于衡量经济体所产生的所有物品和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数是()。
A.消费物价指数B.商品零售价格指数C.GDP平减指数D.生产价格指数【答案】 C3、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提升利用外资水平,鼓励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和()地区。
(新教材已删除)A.东部沿海B.中西部及东北C.西部D.西部及东北【答案】 B4、关于影响供给的基本因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或销售者的价格预期往往会引起供给数量的变化B.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序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数量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供给数量会减少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的价格和其供给数量的变动呈正方向变化【答案】 C5、由于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所导致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混合型失业【答案】 B6、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较2017年下降()。
A.15%B.8%C.10%D.13%【答案】 C7、关于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进行资金拆借活动的市场B.同业拆借利率主要用于弥补银行短期资金的不足C.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须经银监会批准D.同业拆借资金主要用于短期、临时性需要【答案】 C8、用于衡量经济体所产生的所有物品和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数是()。
A.消费物价指数B.商品零售价格指数C.GDP平减指数D.生产价格指数【答案】 C9、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中,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的主攻方向是()。
A.坚持以“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根本遵循B.遵循“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C.牢固树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D.以海岸线生态系统结构恢复和服务功能提升为导向【答案】 B10、“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实现人民币()可兑换。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到()年,我国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
A.2025B.2030C.2035D.2050【答案】 C2、下列税种中,属于直接税的是()。
A.增值税B.关税C.消费税D.所得税【答案】 D3、下列属于产业技术政策的是()。
A.主导产业培育政策B.研究与开发扶持政策C.幼稚产业保护政策D.衰退产业调整政策【答案】 B4、常模样本量的大小,一般不小于()。
A.100或500B.800或1000C.20或25D.30或100【答案】 D5、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也提供一定的农产品、服务产品和工业品的地区属于()。
(新教材已删除)A.优化开发区域B.重点开发区域C.限制开发区域D.禁止开发区域【答案】 C6、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依据是()。
A.发展规划B.专项规划C.区域规划D.空间规划【答案】 D7、用于衡量经济体所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数是()。
A.消费物价指数B.商品零售价格指数C.GDP平减指数D.生产价格指数【答案】 C8、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我国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
A.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B.维护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充分就业C.维护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D.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答案】 C9、在外汇市场上虽然交易规模不大,但影响很大的参与者是()A.国际贸易公司B.中央银行C.投资银行D.商业银行【答案】 B10、《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将“稳定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确保基本口粮田”作为土地利用管理重点的区域是()A.西部地区B.东北地区C.中部地区D.东部地区【答案】 A11、当对一种商品实行最高限价时,市场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政府收购B.供给过剩C.缺斤短两D.变相降价【答案】 C12、根据我国房产税税制,房产税的征税对象是()。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5题)1、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教育()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A.公益性B.公平化C.普惠化D.选拔性【答案】 A2、如果甲商品的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必然引起乙商品的需求量下降,则说明甲乙两种商品是()。
A.无价格弹性商品B.无关商品C.互补商品D.相互可代替商品【答案】 C3、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用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融资。
贴现率升高,意味着货币政策制定者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是()A.市场过热B.市场萧条C.市场不冷不热D.市场景气下降【答案】 A4、发展规划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操作性B.战略性C.统一性D.指导性【答案】 C5、国内产业政策应向主导产业倾斜,可采取多种优惠政策,不属于优惠政策的是()。
A.金融低息贷款B.政府担保贷款C.财政贴息D.出口退税【答案】 D6、我国推进信息化的基本方针是(),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B.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C.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现代化D.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现代化【答案】 A7、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打造()。
A.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B.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C.国际旅游消费中心D.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答案】 C8、下列不属于减贫政策的特点的是()。
A.有近期.远期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B.短期效果明显,经济提升快C.帮助贫困地区开发经济D.全面调动政府及相关部门力量【答案】 B9、根据“十四五”规划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
A.90%B.92%C.94%D.98%【答案】 B10、主体功能区按层级,分为()。
A.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B.国家、省级和市级三个层面C.省级和市级两个层面D.国家、省级、市级和县级四个层面【答案】 A11、优化调整中央投资结构,集中用于“十三五”时期( )重大工程项目。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40题)1、下列属于功能性产业政策的是()。
A.保护关税B.改善营商环境C.外资流入限制D.技术引进限制【答案】 B2、我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法定程序由立法机关审议批准,具有()A.法令性B.指令性C.指导性D.强制性【答案】 C3、《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了以“三区四带”为核心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布局,“三区四带”不包括()。
A.黄河重点生态区B.长江重点生态区C.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D.蒙古草原生态区【答案】 D4、目前我国发展规划体系中,( )是最贴近群众、最有约束力、最具操作性的规划,同时也是规划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
A.国家级规划B.县级规划C.省(区、市)级规划D.专项规划【答案】 B5、()是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依据。
A.发展规划B.空间规划C.专项规划D.区域规划【答案】 B6、长江经济带发展既要有“快思维”、也要有“慢思维”,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统筹推进各地区各领域改革和发展体现了()。
A.江湖和谐、生态文明B.改革引领、创新驱动C.通道支撑、协同发展D.统筹规划、整体联动【答案】 D7、用于衡量经济体所产生的所有物品和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数是()。
A.消费物价指数B.商品零售价格指数C.GDP平减指数D.生产价格指数【答案】 C8、在总需求构成中,()是最具决定性的变量,其增减对国民经济状况关系甚大。
A.固定资产投资B.存货投资C.有形投资D.无形投资【答案】 A9、压力按其性质可以为分为()压力。
A.社会环境性B.社会性C.一般单一性D.叠加性【答案】 C10、根据我国有关规定,项目法人应在()被批准后正式成立。
A.项目建议书B.可行性研究报告C.开工报告D.投资计划【答案】 B11、下列关于经济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在经济繁荣时期,可以通过提高利率和减少货币供应来约束投资和消费,防止经济过热;而在经济衰退时期,可以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复苏。
财政政策是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在经济疲软时期,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需求,提振经济;而在经济过热时期,可以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需求,调整经济结构。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在宏观层面上通过发展特定产业来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政策。
产业政策可以通过提供优惠政策、鼓励投资和技术创新等方式来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发展规划是指国家在宏观层面上制定的长期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的规划。
发展规划一般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战略定位、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等内容。
发展规划的制定可以围绕全国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政府工作重点来制定,以实现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平衡和协调发展的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宏观经济政策的恰当调控可以稳定经济运行,防止经济过热或衰退,保持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
发展规划的合理制定可以确保经济发展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
然而,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国内外经济环境、政策协调性等,协调各种政策的关系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其次,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需要密切关注经济运行的动态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政策调整措施。
最后,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需要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需要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等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才能够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