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手抄报内容:刘禹锡.doc
- 格式:doc
- 大小:28.01 KB
- 文档页数:15
刘禹锡的诗这位极具才华的诗刘禹锡人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下面是关于刘禹锡的诗20首,欢迎大家欣赏。
1、《抛球乐》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2、《纥那曲》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3、《纥那曲》踏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
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4、《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5、《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6、《浪淘沙》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7、《浪淘沙》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8、《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9、《竹枝》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10、《竹枝》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1、《竹枝》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12、《竹枝》城西门外滟澦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13、《竹枝》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14、《竹枝》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15、《竹枝》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16、《抛球乐》五色绣团圆,登君玳瑁筵。
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17、《竹枝》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18、《步虚词》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城二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19、《步虚词》华表千年一鹤归,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
20、《竹枝》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中秋节手抄报有诗句的
以下是中秋节手抄报中适合的诗句:
1. "月到是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团圆夜。
" - 杨万里《秋夕》
2. "银河落九天,金乌云欲散。
"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3.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6.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 刘禹锡《秋夕》
7.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8.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三》
9. "风多花也瘦,月多阴也圆。
" - 苏轼《存稿又一部》
1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 张九龄《望月怀远》
希望以上诗句对你有所帮助!。
诗海拾贝手抄报范文经典精彩诗词文1.陋室铭刘禹锡(唐)字梦得《刘梦得文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2.马说韩愈(唐) 字退之《昌黎先生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an)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
食(sì)马者不知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e)?其真不知马也。
3.师说韩愈(唐)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刘禹锡诗句摘抄
嘿,咱来说说刘禹锡那些超棒的诗句呀!你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就好像在说人生嘛,就算咱一时失意,就像那沉舟一样,可旁边不还有千帆竞发嘛!咱也不能气馁呀!还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哇,这简直就是时光变迁的生动写照啊!就好比曾经在豪华宫殿里的宝贝,最后也可能出现在普通人家中呢!刘禹锡的诗句真的是太有味道了。
再想想“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哎呀呀,那只鹤多潇洒呀,一下子就把人的情思都带到九霄云外去了!这不就跟咱有时候突然来了灵感,感觉自己能飞起来一样嘛!“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多有意思呀,天气一会儿晴一会儿雨的,就像人的心情似的,一会儿开心一会儿又有点小失落。
刘禹锡的诗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滋味。
他能用那么简洁的文字,表达出那么深刻的道理和情感,真的是太厉害了!每一句诗都像是一幅画,让我们能看到他所描绘的那个世界。
他的诗句有时候让我开心,有时候让我沉思,有时候又让我充满了力量!咱可得好好欣赏这些诗句呀,它们可是咱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呢!你难道不这么觉得吗?我觉得刘禹锡的诗句就是那种能让人反复回味,永远都不会腻的经典!。
诗人刘禹锡的诗摘抄本文是关于刘禹锡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读: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有“诗豪”之称。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诗人刘禹锡的诗摘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金陵怀古唐代:刘禹锡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二、杨柳枝词九首唐代:刘禹锡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池遥望麴尘丝。
御沟春水相晖映,狂杀长安少年儿。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支。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三、汉寿城春望唐代:刘禹锡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四、望夫山唐代:刘禹锡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五、杂曲歌辞·浪淘沙唐代: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刘禹锡的诗句1.唐·刘禹锡《乌衣巷》诗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2.唐·刘禹锡《秋词》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3.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唐·刘禹锡《望洞庭》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5.唐·刘禹锡《浪淘沙》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6.唐·刘禹锡《竹枝词》诗句:“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7.唐·刘禹锡《赏牡丹》诗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8.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句:“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9.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句:“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10.唐·刘禹锡《和乐天春词》诗句:“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11.唐·刘禹锡《石头城》诗句:“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2.唐·刘禹锡《与歌者何戡》诗句:“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
”13.唐·刘禹锡《和乐天洛城春望》诗句:“莺花寥落近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14.唐·刘禹锡《和乐天早春见赠》诗句:“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15.唐·刘禹锡《和乐天秋凉闲卧》诗句:“暑退人体轻,雨馀天色改。
”16.唐·刘禹锡《和乐天赠杨秘书》诗句:“长安旧游四十年,当时结交尽豪英。
”17.唐·刘禹锡《和乐天南园试小乐》诗句:“春风一曲杜韦娘,满座衣冠似孟光。
”18.唐·刘禹锡《和乐天洛城东桥晚眺》诗句:“桥下水流呜咽,桥边人语笑喧。
”19.唐·刘禹锡《和乐天早秋雨后》诗句:“雨馀秋色净,日晚气转幽。
”20.唐·刘禹锡《和乐天秋日书怀》诗句:“秋来多是感,日日对清尊。
一手抄报的古诗手抄报是一种制作精美的文化活动,通常用于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和创意。
以下是一些适用于手抄报的古诗,供您参考:1.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6. 《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 《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 《鲁山山行》(北宋·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9. 《浣溪沙》(北宋·苏轼):兰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些古诗不仅富有诗意和文化内涵,而且适合用于手抄报的设计和制作。
在选择古诗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主题来挑选,以展现出独特的创意和风格。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中秋节手抄报诗词内容:《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篇二】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中秋节简介: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来历: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
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相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唐】刘禹锡《秋词》2.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李白《子夜秋歌》3.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唐】窦巩《秋夕》4.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唐】王维《山居秋暝》6.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8.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9.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10.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元】白朴《天净沙·秋》1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唐】刘禹锡《望洞庭》12.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宋】秦观《秋日》13.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唐】杜甫《客亭》14.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唐】白居易《秋思》15.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宋】黄庭坚《念奴娇》16.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唐】高适《河西送李十七》17.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18.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19.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宋】程颢《秋月》20.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21.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唐】杜牧《秋晚江上遣怀》22.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
——【宋】范成大《秋芸有春绿》23.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唐】孟浩然《初秋》2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25.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26.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刘禹锡诗词诗词大全醉答乐天洛城洛城何日归,故人故人今转稀。
莫嗟雪里暂时别,终拟云间相逐飞。
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新恩通籍在龙楼,分务神都近旧丘。
自有园公紫芝侣,仍追少傅赤松游。
华林霜叶红霞晚,伊水晴光碧玉秋。
更接东山文酒会,始知江左未风流。
自江陵沿流道中三千三百西江水,自古此刻要路津。
月夜歌谣有渔父,风天气色属商人。
沙村好处多逢寺,山叶红时觉胜春。
行到南朝征战地,古来名将尽为神。
竹枝一二首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城西门外滟预堆,年年波浪不能够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稿件乡歌。
今朝北客思回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江上春来新雨晴,□西春水彀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川起波浪。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
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量似侬情。
巫峡烟雨,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柳青青江水平,郎江上唱歌声。
日出西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山桃花上,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量似愁。
以上刘禹作品《竹枝》共12 首昼居池上亭独吟日午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想形。
法酒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
重至衡阳柳曹昨与故人,湘江岸。
我映林嘶,君帆山。
嘶循古道,帆如流。
千里江春,故人今不。
重送浙西李相公廉江南已⋯⋯江北万人看玉,江南千引金。
从池上游海,鹤到辽东识旧巢。
城下清波含百谷,窗中远岫列三茅。
碧鸡白马回翔久,却忆朱方是乐郊。
重送鸿举师赴江陵谒马逢侍御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诗合掌看。
重寄绝句淮西既是安全地,鸦路今无羽檄飞。
刘禹锡的名句名诗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就好像在说人生路上,即便我们遭遇了挫折失败,如同那沉舟和病树,可别忘了还有无数的帆船奋勇向前,还有无数充满生机的树木在蓬勃生长呀!就像有些人在事业上遭遇低谷,但看到别人都蒸蒸日上,不也应该重拾信心加油干吗?2.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哇塞,想想那晴朗天空中一只仙鹤直冲云霄的画面,不就像我们在生活中突然来了灵感,一下子就让心情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呀!比如你在看到美丽风景的那一瞬间,是不是会觉得自己也像那只仙鹤一样欢快自在呢?3.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多让人感慨呀,曾经在豪门大院的燕子,如今飞到了普通人家,这不恰似世间万物的变化吗?就好似曾经辉煌的家族也可能走向衰落,而平凡人家也可能崛起呀。
朋友聊天的时候不是常说一些曾经牛气哄哄的人现在也不过如此嘛。
4.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哎呀呀,这多像恋爱中的人捉摸不定的心思呀,说是没感情吧又好像有,说有感情吧又让人感觉怪怪的。
就像情侣间有时一方的表现让人猜不透,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呢,真让人纠结!5.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可不就是这样嘛,就算住的地方简陋,但只要我们品德高尚,那也没啥呀!你看那些真正有内涵的人,不会因为住得不好就觉得低人一等,对不对?就好比有些人虽然物质条件一般,但他们的精神世界超丰富。
6.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简直就是告诉我们要经过千辛万苦的淘洗、过滤才能得到珍贵的东西呀。
就像追求梦想的过程,虽然很辛苦,但只要坚持,最后总能收获到像金子一样珍贵的成果。
你想想那些成功的人,哪个不是经历了无数磨难才走到最后的呢?我的观点就是刘禹锡的这些名句名诗真是太有韵味了,既生动形象又富含哲理,能让我们从中感悟很多人生道理呀!。
刘禹锡的诗歌节选秋词二首·其一刘禹锡〔唐代〕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注释悲寂寥:悲叹萧条。
春朝:春天。
排云:指排开云层。
排:推,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乌衣巷刘禹锡〔唐代〕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野草开出了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横跨秦淮河。
竹枝词二首·其一刘禹锡〔唐代〕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唱歌一作:踏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却有晴一作:还有晴)译文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江上舟中传来男子的唱歌声。
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
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
注释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
又名《竹枝》。
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
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晴:与“情”谐音。
《全唐诗》:也写作“情”。
浪淘沙·其八刘禹锡〔唐代〕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译文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
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注释谗言:毁谤的话。
古诗小报六下语文书竹《庭竹》【唐】刘禹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依。
注释涤:涤荡、扫除。
铅粉:女子化妆用品。
节:指竹节。
这一句形容竹子洗净铅华,呈现出自然的风韵。
青玉枝:像青玉一样的枝干。
依依:轻柔的样子。
译文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晨露把院子里的竹子清洗了一下,让它现出了原本清新、素雅的样子,微风吹来,那青玉一样青翠、光滑的枝干轻轻摇摆。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就像一位谦谦君子似的,在任何地方它都能活得很好。
摘要《庭竹》是唐代名诗人刘禹锡之作,诗句虽短,诗意甚高。
诗面写竹,竹之直节挺立,犹君子之风,千村万陌,无处不有。
暗喻自己似和竹子一样的君子,无论到那里都可以清高自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
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作者简介贞元九年进士及第,释褐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进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信任器重。
杜佑入朝为相,迁监察御史。
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
唐顺宗即位后,实践“永贞革新”。
革新失败后,宦海沉浮,屡遭贬谪。
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会昌二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刘禹锡诗句摘抄大全
刘禹锡诗句摘抄大全如下:
1、《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2、《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4、《浪淘沙·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5、《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6、《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7、《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8、《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唐诗唐刘禹锡
努力品味成一行
感年深恩苦短光。
年经变也华来迟,
禹锡唐刘柏穗丰雄表正才嗟遗忍无的博概人风多,。
圆场店月古公少朝法铜忠子千布表示惧,,
山宴和条国山帝十有求金。
望今栖绣吏予洗石涯棋,棍棍。
注释:
1. 唐刘禹锡: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其诗歌深受人们喜爱。
2. 感年深恩苦短光:对时间的感慨,感叹岁月匆匆,寿命短暂而珍贵。
3. 禹锡唐刘柏穗丰雄表正才:刘禹锡的诗才出众,作品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和力量。
4. 嗟遗忍无的博概人风多:表示对刘禹锡才华横溢,广博且卓越的赞叹。
5. 圆场店月古公少朝法铜忠子千布:这里是列举了一些唐代著名的诗人,表示他们的诗才在当时就如同珍宝一般的宝贵。
6. 表示惧:表示佩服之情。
7. 山宴和条国山帝十有求金:这是刘禹锡的作品《山宴和李判官录事》中的一句诗,描述了山宴时山间的美景和人们享受时光流转的愉悦。
8. 望今栖绣吏予洗石涯棋,棍棍:这是刘禹锡的作品《和吕员外将至洛阳陪游》中的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
刘禹锡司空见惯刘禹锡司空见惯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学者,他创作了许多名篇,为人们所喜爱。
高髻云鬟宫样装,春风一曲杜秋娘。
司空见惯寻常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刘禹锡赠杜秋娘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人,唐代著名诗人.生性豁达,恃才而放。
其诗文精绝,当时许多官宦名门求之不得。
白居易称为:刘君诗在处,有神物护持。
刘禹锡罢职离京,途经杨州,当时的大司空杜鸿渐听到消息后,仰慕刘禹锡的名望,极力相邀,刘禹锡推辞不过,只得赴宴。
席中,大司空命歌舞助兴,并殷勤相劝。
刘禹锡尽兴而饮,喝的酩酊大醉,即席吟诗一首答谢。
半夜刘禹锡醒来后,突然发现身边有两位歌妓,吃惊的问道你们怎么在这里。
歌妓回答说因为先生赋诗一首献给司空,所以司空命她们相陪。
刘禹锡说,记得我在酒席上与司空对诗,那是喝醉了后说的话,现在都记不清是怎么回事了。
忙问你们可记得我吟的什么诗,一歌妓勉强吟诵,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歌妓的赞美,还用大司空习以为常的醉歌曼舞的生活,来对比自己的满腹愁怨。
刘禹锡自感惭愧。
次日急忙向司空谢罪,司空大笑,并把两名歌妓相赠。
刘禹锡自己有个歌妓,美名在外。
当时的`宰相李逢吉想霸占这个歌妓,便通知所有官员带着婢妾参加宴会。
暗中命令守门人,要先把刘禹锡家的歌妓放进去,然后就关闭了大门.官员们都深感惊异,但是谁也不敢说什么。
刘禹锡对此也无计可施,只好忍气吞声。
第二天,刘禹锡约了几位官员前往拜谒李逢吉,希望能接回自己的歌妓.而李逢吉见了他们就象没事人一样,从容谈笑,根本不提昨天宴会的事,更不用说那个歌妓。
刘禹锡等人也不敢发问,只有默然相视而已。
就这样一直到告辞出来,刘禹锡无可奈何,唉声叹气地回了家。
眼看着自己的歌妓被人霸占,于是悲愤地写下《四愁》诗四篇,以泄其愤.其中有, 人曾何处更寻看,虽是生离死一般。
买笑树边花已老,画眉窗下月犹残。
云藏巫峡音容断,路隔星桥过往难。
莫怪诗成无泪滴。
尽倾东海也须干知识扩展:“司空见惯”的“司空”是何意“司空”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
诗歌手抄报内容: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今江苏徐州),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
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
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
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
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
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再道贬朗州司马。
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
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
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
居十年,召还。
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
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
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
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
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
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
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
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
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
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
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
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
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
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
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
这种"感慨"不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诗的深度和力度。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
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刘禹锡,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今江苏徐州),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
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
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
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
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
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再道贬朗州司马。
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
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
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
居十年,召还。
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
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
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
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
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
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
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
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
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
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
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
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
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
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
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
这种"感慨"不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诗的深度和力度。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
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刘禹锡,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今江苏徐州),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
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
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
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
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
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再道贬朗州司马。
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
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
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
居十年,召还。
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
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
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
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
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
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
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
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
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
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
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
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
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
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
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
这种"感慨"不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诗的深度和力度。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
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刘禹锡,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今江苏徐州),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
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
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
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
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
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再道贬朗州司马。
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
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
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
居十年,召还。
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
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
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
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
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
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
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
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
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
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
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
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
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
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
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
这种"感慨"不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诗的深度和力度。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
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刘禹锡,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今江苏徐州),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
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
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
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
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
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再道贬朗州司马。
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
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
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
居十年,召还。
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
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
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
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
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
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
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
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
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
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
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
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
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
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
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
这种"感慨"不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诗的深度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