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T-2020(5G)5G网络架构设计白皮书
- 格式:pdf
- 大小:4.06 MB
- 文档页数:20
前言中国经济已进入中速增长平台。
在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要在“十四五”期间持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必须充分释放前沿数字技术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带动作用。
在众多前沿数字技术中,5G以划时代的技术能力、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及对其他技术的带动作用,有望成为启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关键支点。
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一样,中国深刻认识5G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技术产业创新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2019年6月,中国颁发5G牌照,成为全球第一批进行5G商用的国家。
尽管2020年遭受新冠疫情冲击,中国5G产业发展仍逆势上扬。
在一年多的商用时间里,网络建设快速推进,手机终端加速渗透,融合应用开始落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多方面实现“从0到1”的突破,初步展现了其庞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和助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
5G将正式开启产业互联网变革的新篇章。
我们深切感受到,5G正在切实推动ICT产业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
在疫情加速数字化进程的大背景下,一方面5G的高知名度提高了产业用户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吸引产业用户探索与之有关的行业级应用场景,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设备供应商、云服务供应商等正集结力量,以5G为驱动,推动基础设施的重构和变革,探索新的产业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构造全新的产业生态体系。
与4G 产业生态限于移动通信领域不同,5G产业生态需要促进移动通信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5G商用的进程不仅仅是应用的创新进程,还是元器件、终端、网络、平台甚至制度的联动创新进程,其创新的复杂度和难度要远高于4G,开启的创新空间广度和深度也将远远超过4G。
2020年,将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未来2-3年5G产业发展将进入关键期。
这一时期,既是5G应用生态的培育期,也是各厂商积蓄实力、加速转型成长的重要窗口期。
产业转型之风已起,需产业界同仁齐心努力。
一、5G逆势增长,商用一年成绩可观2020年中国5G正式进入规模商用时期。
目录P1P2P12P17P24P26P36P39P45P47引言无人机应用场景和通信需求4G网络能力5G网络能力网联无人机终端通信能力5G应用案例无人机安全飞行标准进展趋势,总结和展望贡献单位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推进组,成员包括中国主要的运营商、制造商、高校和研究机构。
推进组是聚合中国产学研用力量、推动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
引言无人驾驶航空器(Unmanned Aerial Vehicle,以下简称UAV)简称为无人机,其全球市场在过去十年中大幅增长,现在已经成为商业、政府和消费应用的重要工具。
无人机能够支持诸多领域的解决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石油、天然气、能源、公用事业和农业等领域。
当前,无人机技术正在朝军民融合的方向高速发展,无人机产业已经是国际航空航天最具活力的新兴市场,成了各国经济增长的亮点。
无线通信在过去20 年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以话音为主的2G 时代,发展到以数据为主的3G 和4G 时代,目前正在步入万物互联的5G 时代。
移动网络在继续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的同时,也向全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能力,提高各行业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5G 以全新的网络架构,提供10Gbps 以上的带宽、毫秒级时延、超高密度连接,实现网络性能新的跃升。
ITU 定义了5G 三大场景:增强移动带宽(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以下简称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以下简称u R L L 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 a s s i v e M a c h i n e-Ty p e Communications,以下简称mMTC)。
5G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曹诚【摘要】2014年,IMT-2020(5G)推进组发布了第一份白皮书,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被提上日程,有望在2020年完成整个网络与系统的部署。
未来的数据流量,网络连接设备总量将会发生爆炸式增长,业务需求将会发生颠覆性变化,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将会相互融合,为人们提供多元化服务,如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医疗,工业监测系统,超高清3D时频等。
文章介绍实现以上高速率,靠可靠性,低时延,智能化,功能多元化的5G网络实现的网络架构以及关键技术,如大规模MIMO,软件定义网,自组网技术等。
%2014 IMT-2020 (5G) propulsion group released the ifrst white paper, the if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put on the agenda, is expected to complete the deployment of the entire network and the system in 2020. The data lfow in the future, network connected devices will total explosion growth, business demand will happen to subvert the changes, networking and mobile Internet will fuse with each other, for people to provide diversified services, such as car networking, intelligent home, medical wisdom, industrial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system, Ultra HD 3D frequency. The achieve the above high rate, by reliability, low latency, intelligent, diversiifed functions of 5g network to achieve the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key technology, such as large-scale MIMO, software deifned network, ad hoc network technology.【期刊名称】《无线互联科技》【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2页(P16-17)【关键词】5G;超密集异构网络;D2D;MIMO;SDN;网络架构;扁平化【作者】曹诚【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北京 100876【正文语种】中文5G网络的构建需要达到超高速率,大吞吐量,超高可靠性,超低延时等指标,来为用户提供最佳的体验。
C-V2X概述国际C-V2X发展现状我国C-V2X发展基础与现状我国C-V2X产业发展倡议贡献单位P2 P9 P15 P28 P30目录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推进组,成员包括中国主要的运营商、制造商、高校和研究机构。
推进组是聚合中国产学研用力量、推动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
1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5GAA5G 汽车协会(5G Automotive Association )CA证书授权(Certificate Authority )C-ITS合作智能交通系统(Cooperative-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缩略语ITS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LTE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MEC 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OBU 车载单元(On Board Unit )RSU 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 )2IMT-2020(5G)推进组C -V 2X 白皮书1. C-V2X 内涵车用无线通信技术(V e h i c l e t oEverything, V2X)是将车辆与一切事物相连接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其中V代表车辆,X代表任何与车交互信息的对象,当前X主要包含车、人、交通路侧基础设施和网络。
V2X C-V2X 概述交互的信息模式包括:车与车之间(Vehicle to Vehicle,V2V)、车与路之间(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车与人之间(Vehicle to Pedestrian, V2P)、车与网络之间(Vehicle toNetwork, V2N)的交互,如图1.1所示。
目录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推进组,成员包括中国主要的运营商、制造商、高校和研究机构。
推进组是聚合中国产学研用力量、推动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
引言5G承载网络总体架构5G承载转发面架构与技术方案5G承载协同管控架构和关键技术5G同步网架构和关键技术我国5G承载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总结和展望主要贡献单位P1P2P4P21P25P29P34P35I M T -2020(5G )推进组5G承载网络架构和技术方案白皮书I M T-2020(5G)推进组5G承载网络架构和技术方案白皮书2I M T-2020(5G)推进组5G承载网络架构和技术方案白皮书引言随着3GPP 5G非独立(NSA)和独立(SA)组网标准的正式冻结,我国运营商同步启动规划和设计5G试点和预商用方案,5G迈向商用的步伐逐步加快。
相对4G网络,5G在业务特性、接入网、核心网等多个方面将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在业务特性方面,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等典型业务场景将分阶段逐步引入;在无线接入网方面,将重塑网元功能、互联接口及组网结构;在核心网方面将趋向采用云化分布式部署架构,核心网信令网元将主要在省干和大区中心机房部署,数据面网元根据不同业务性能差异拟采用分层部署方案,随着物联网(IOT)等垂直行业的业务发展,5G控制平面也将呈现大区部署趋势。
5G新型特性变化为承载技术的新一轮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
根据IMT-2020(5G)推进组5G承载工作组2018年6月发布的《5G承载需求分析》白皮书, 5G对承载网络主要带来三大性能需求和六类组网功能需求,也即在关键性能方面,“更大带宽、超低时延和高精度同步”等性能指标需求非常突出,在组网及功能方面,呈现出“多层级承载网络、灵活化连接调度、层次化网络切片、智能化协同管控、4G/5G混合承载以及低成本高速组网”等六大组网需求,如何满足和实现这些承载需求至关重要。
引言5G网络:挑战与机遇5G网络架构设计5G网络代表性服务能力5G网络标准化建议总结和展望主要贡献单位P1 P2 P4 P8 P15 P17 P18目录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推进组,成员包括中国主要的运营商、制造商、高校和研究机构。
推进组是聚合中国产学研用力量、推动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
1随着5G研究的全面展开并逐步深入,业界就5G场景形成基本共识:面向增强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5G提供更高体验速率和更大带宽的接入能力,支持解析度更高、体验更鲜活的多媒体内容;面向物联网设备互联场景,5G提供更高连接密度时优化的信令控制能力,支持大规模、低成本、低能耗IoT设备的高效接入和管理;面向车联网、应急通信、工业互联网等垂直行业应用场景,5G提供低时延和高可靠的信息交互能力,支持互联实体间高度实时、高度精密和高度安全的业务协作。
面对5G极致的体验、效率和性能要求,以及“万物互联”的愿景,网络面临全新的挑战与机遇。
5G网络将遵循网络业务融合和按需服务提供的核心理念,引入更丰富的无线接入网拓扑,提供更灵活的无线控制、业务感知和协议栈定制能力;重构网络控制和转发机制,改变单一管道和固化的服务模式;利用友好开放的信息基础设施引言环境,为不同用户和垂直行业提供高度可定制化的网络服务,构建资源全共享、功能易编排、业务紧耦合的综合信息化服务使能平台。
5G国际标准化工作现已全面展开,需要尽快细化5G网络架构设计方案并聚焦关键技术方向,以指导后续产业发展。
本白皮书从逻辑功能和平台部署的角度,以四维功能视图的方式呈现了新型5G网络架构设计,并提炼了网络切片、移动边缘计算、按需重构的移动网络、以用户为中心的无线接入网和能力开放等5G网络代表性服务能力。
白皮书最后提出了5G网络架构和技术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建议。
下一代5G承载光模块白皮书目录目录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推进组,成员包括中国主要的运营商、制造商、高校和研究机构。
推进组是聚合中国产学研用力量、推动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
IMT-2020(5G)推进组下一代 5G承载光模块白皮书引言需求研究下一代5G前传光模块技术方案研究下一代5G中回传光模块技术方案研究5G承载光模块产业链研究总结主要贡献单位P1P2P3P15P30P32P331IMT-2020(5G)推进组下一代 5G承载光模块白皮书引言自2019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牌照以来,我国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商用部署已有三年,并进入规模化应用关键期。
承载光模块对于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性能保障具有重要影响,随着5G建设的持续推进和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为满足更大带宽、更高性能、更低成本和更小尺寸等承载需求,业界不断探索新型5G前传和中回传光模块技术研究,为Beyond 5G乃至6G部署进行充分准备。
早期,IMT-2020(5G)推进组5G承载工作组发布了《5G承载光模块白皮书》、《5G承载与数据中心光模块白皮书》,对5G承载、数据中心及全光接入等相关应用领域的光模块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其中部分方案已逐步成熟并走向规模应用。
本白皮书将在前期白皮书研究工作基础上,结合下一代5G承载光模块的核心需求,研究新型技术方案,并对5G承载光模块及核心光电子芯片器件产品化能力进行评估,提出后续发展建议,推动下一代5G承载光模块产业链协同有序发展。
2IMT-2020(5G)推进组下一代 5G承载光模块白皮书需求研究图 1 5G前传承载需求演进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230万个;2023年,将出台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5G和千兆光网建设,启动“宽带边疆”建设,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
单位内部认证5G基础知识考试(试卷编号231)1.[单选题]SRIOV与OVS谁的转发性能高( )A)OVSB)SRIOVC)一样D)分场景,不一定答案:B解析:2.[单选题]gNodeB根据UE上报的CQI,将其转换为几位长的MCS( )A)2bitB)4bitC)3bitD)5bit答案:D解析:3.[单选题]为了产生垂直极化方向,可以向一对正交的偶极子天线馈送两个相位差为多少度的电磁波( )A)0度B)90度C)180度D)270度答案:A解析:4.[单选题]每个 RO上可用的 Preamble 个数是 ( )A)16B)32C)64D)128答案:C解析:5.[单选题]5G从3GPP哪个release版本开始的?()A)B、R15B)D、R17C)A、R146.[单选题]5G针对mMTC业务每平方公里至少支持多少个连接?A)10万B)1000万C)1万D)100万答案:D解析:7.[单选题]国内广电分配的700M NR的双工模式为( )A)TDDB)FDDC)SULD)SDL答案:B解析:8.[单选题]对于NR中的上行SP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onfiguredgrantType1配置之后,还需要通过CS-RNTIPDCCH激活才能使用B)Periodicity依据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取值范围不同C)通过ConfiguredGrantConfig来配置D)ConfiguredgrantType2配置之后,还需要通过CS-RNTIPDCCH激活才能使用答案:A解析:9.[单选题]在收到TA Command和应用一个TA Command的之间收到要改变UL BWP,那么UE应该如何处理对应的消息( )A)UE的TA值基于新激活的ULB)UE的TA值基于旧的ULC)UE不改变TA值做ULD)丢弃改变ULBWP的消息,不做BWP切换答案:A解析:10.[单选题]用户多天线蜂值体验特性提升的用户哪个方向体验( )A)下行B)上行C)上下行D)以上都不对11.[单选题]5G可用类指标主要为小区可用率,以下不属于小区可用率解决方案的是( )A)提高维护人员技能水平,提高维护效率B)以周、月、季度为周期,对设备机房进行日常运维检查,消除潜在故障C)完善运维管理制度,优化运维管理流程,及时高效解决问题D)告警信息全面监控,优先解决低优先级告警答案:D解析:12.[单选题]EN-DC中,下面哪种测量目前协议未定义( )A)MCG下进行2/3G邻区测量;B)MCG下进行LTE邻区测量;C)SCG下进行LTE邻区测量;D)SCG下进行NR邻区测量;答案:C解析:13.[单选题]AAU直流电源线需要做几处接地A)1处B)2处C)3处D)视电源线长度而定答案:D解析:14.[单选题]不属于5G关键性能指标是( )A)每平方公里连接数量达到1000KB)空口时延小于5msC)峰值速率达到10GbpsD)支持500KM/h移动速度答案:B解析:15.[单选题]NR小区SA部署时,Initial DL BWP的BW、SCS和CP由下面哪个CORESET定义( )。
目录IMT-2020 (5G)推进组5G应用创新发展白皮书1 5G融合应用发展态势2 第二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项目洞察3 十大重点应用领域分析4 5G融合应用的挑战与发展建议5 主要贡献单位P1 P5 P15 P46P4815G融合应用发展态势1.1 全球多个国家加速推进5G应用全球5G应用整体处于初期阶段。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监测,截至9月30日,全球135家运营商共进行或即将进行的应用试验达到391项。
AR/VR、超高清视频传输(4K或8K)、固定无线接入是试验最多的三类应用。
在行业应用中,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受到广泛关注。
整体来看,全球5G 应用整体处于初期阶段,主要应用场景是增强型移动宽带业务,行业融合应用仍在验证和示范中。
美国家庭宽带成为最受关注的5G应用之一。
美国四大移动运营商全部商用5G,在若干个重点城市推出服务,覆盖城市重合度高,相继推出5G固定无线接入的服务;在工业互联网方面,AT&T正在探索基于4K视频的安全监测、AR/VR员工培训及定位服务;与此同时,美国也在尝试5G与VR/AR用于医疗领域,帮助临终患者减少慢性疼痛和焦虑等。
FCC通过采取一些举措促进5G技术向精准农业、远程医疗、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创新步伐,如设立204亿美元的“乡村数字机遇基金”等。
韩国出台5G战略,引领5G用户发展。
韩国“5G+”战略选定五项核心服务和十大 “5G+”战略产业,其中五项核心服务是:沉浸式内容、智慧工厂、无人驾驶汽车、智慧城市、数字健康。
在商用进展方面,韩国运营商针对VR、AR、游戏推出基于5G的内容和平台活动。
截至2019Q3,韩国5G用户数超过300万,占据全球5G商用大部分市场份额。
韩国用户发展速度快主要得益于运营商加速建网,手机高额补贴,内容应用丰富,提速不提价。
欧盟5G应用涵盖工业互联网及其他多种应用场景。
欧盟于2018年4月成立工业互联与自动化5G联盟(5G-ACIA),旨在推动5G在工业生产领域的落地。
5G 安全一、 5G 的诞生从1978年贝尔实验室研发出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基于FDMA 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仅支持模拟话音业务.1992年第二代GSM 数字通信系统,基于TDMA,开始支持数字语音和短信业务.2000年左右,第三代宽带通信系统将业务扩展到图像传输,视频流传输以及互联网浏览等移动互联网业务.2009年,全世界第一张LTE 网络商用化,为终端用户真正带来了每秒百兆比特的数据业务传输速率,极大的满足移动通信宽带业务.仅支持话音业务1G 1978图像传输,视频流传输,互联网浏览等3G 2000万物互联5G 2020支持数字话音和短信业务2G 1992百兆比特的数据业务传输速率4G 2009图 1 移动通信发展目前,全球范围内LTE 网络的商用部署正在进行。
在IMT-2020(5G )推进组白皮书中显示,面向2020年及未来,移动数据流量将出现爆炸式增长。
如图1.1所示,在2010年到2030年全球移动流量将增长超4万倍,发达地区增长更快。
且如图1.2所示,2010-2030年移动终端数目将超越百亿级的设备连接。
很明显,目前的4G 网络已经不能满足未来我们对移动网络的要求。
为了应对未来移动数据流量的爆炸性的增长,第五代移动通信(5G )系统应运而起。
全球中国北京100倍10倍1倍10000倍1000倍100000倍2010-2020年2010-2030年图 2 2010-2030年全球和中国移动数量增长趋势2010年2020年2030年中国全球60亿部0亿部120亿部180亿部图 3 2010-2030年全球和中国移动终端增长趋势二、 5G 关键性能指标和应用场景• 5G 的关键性能指标主要包括支持0.1~1Gbps 的用户体验速率,数十Gbps 的峰值速率,数十Tbps/km2的流量密度,1百万/平方公里的连接数密度,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99.999%的可靠性,效率需求,频谱效率,能效,和成本效率等,实现5G 的可持续发展。
一.2019年11月1.单选题:1. 依据IMT-2020《5G承载需求白皮书》,5G低频基站均值/峰值带宽为() (1 分)A. 1G/4GB. 2.03G/4.65GC. 4.3G/6.5GD. 5G/13G2. 根据3GPP TR38.913,移动终端-CU(eMBB)时延要求是()(1 分)A. 4msB. 4nsC. 5msD. 5us3. 2019年9月发布《中国联通智能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讨论稿)》中要求:明确5G建设区域,应以建设()为主(1 分)A. IP RANB. PTNC. OTND. 智能城域网4. 5G核心网切片主要采用()网元来实现切片的选择。
(1 分)A. NEFB. NSSFC. NRFD. MANO5. 这个网元可以实现会话管理,例如会话建立、修改和释放,同时可以对UPF与AN 节点之间的通道进行维护;可实现UE的IP地址分配&管理,这里描述的是5G核心网的()网元。
(1 分)A. UPFB. SMFC. AMFD. UDM6. 3GPP R16标准主要功能为()(1 分)A. 边缘计算B. 核心网控制面网络功能云化,即SBA架构C. 完成5G核心网整体架构及基本功能的定义D. URLLC7. 5G时代,运营商需要加快用户分级的智能管道升级,实现()的流量收费模式。
(1 分)A. 阶梯式B. 差异化C. 定制化D. 智能化8. 5G行业初期,中国移动重点聚焦9大垂直领域,其中不包括()。
(1 分)A. 新媒体B. 文娱C. 农业D. 金融9. 《广东省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到2020年底,5G产值超();到2022年底,5G产值超()。
(1 分)A. 2000亿,万亿元B. 5000亿,2万亿元C. 3000亿,万亿元D. 3000亿,2万亿元10. 预计到2025 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产值将达到1800亿人民币,约占全球无人机市场份额的17.5%。
目录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推进组,成员包括中国主要的运营商、制造商、高校和研究机构。
推进组是聚合中国产学研用力量、推动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
引言5G承载光模块应用场景及发展现状前传关键光模块技术方案中回传关键光模块技术方案5G承载光模块产业发展分析总结与展望主要贡献单位P1P2P7P12P15P21P22引言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即将迈入商用化进程,其新型业务特性和更高指标要求对承载网络架构及各层技术方案均提出了新的挑战。
光模块是5G网络物理层的基础构成单元,广泛应用于无线及传输设备,其成本在系统设备中的占比不断增高,部分设备中甚至超过50~70%,是5G低成本、广覆盖的关键要素。
根据IMT-2020(5G)推进组5G承载工作组2018年9月发布的《5G承载网络架构和技术方案白皮书》,5G前传、中回传对光模块提出了差异化要求,更高速率、更长距离、更宽温度范围和更低成本的新型光模块需求迫切。
业界针对适用于5G承载不同应用场景的光模块技术方案已展开广泛研究,目前出现多种解决方案,种类纷繁复杂,需要业界推动进一步收敛聚焦。
本白皮书基于5G承载网络对光模块的应用需求,结合光模块技术发展现状,聚焦研究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关键5G承载光模块技术方案,分析现有光模块及核心光电子芯片产业化能力并开展测试评估,提出我国5G承载光模块技术与产业发展建议。
后续业界应进一步合力优化和收敛关键技术方案,加速推动5G承载光模块逐步成熟并规模应用,有力支撑5G商用部署与应用。
12IMT-2020(5G)推进组5G 承载光模块白皮书5G 承载光模块应用场景及发展现状1 光模块功能及分类概述光模块通常由光发射组件(含激光器)、光接收组件(含光探测器)、驱动电路和光、电接口等组成,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