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庄子故事两则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20.《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过程与方法: 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难点】 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学情分析】这两则故事这两则故事篇幅短小,内容比较有趣味,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本文,意在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不在于引导学生全面深入理解《庄子》一书的思想,把握其艺术特征,【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比较法 3.延伸拓展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古时有一个人,才学和品质都为人之首,到大限之日时,很多弟子极伤心,竟呜咽有声,情不自禁。
大师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死生为伴,通天一气,你又何必悲伤?”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
只是我跟随您至今,受益匪浅,弟子却无以为报。
想先生贫困一世,死后竟没什么陪葬。
弟子所悲者,即为此也!”大帅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
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弟子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生。
”大帅平静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这个大师就是庄子!2400年前,就有这样非凡的见识!二、简介庄子与《庄子》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庄子》故事两则参考译文
惠子相梁
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它吗?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
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它,发出(类似)‘吓’的怒斥声。
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请允许我从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教版语⽂九下第20课《庄⼦》故事两则 初三语⽂的学习,同学们⼀定要多花时间和功夫,⼀点⼀滴积累,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点,让⾃⼰不断进步,语⽂成绩更上⼀个台阶。
下⾯是店铺整理的初三语⽂课⽂的学习指导,供⼤家学习参考。
抽时间温习巩固,语⽂成绩⼀定会不断提升。
《《庄⼦》故事两则》原⽂ 惠⼦相梁 惠⼦相梁,庄⼦往见之。
或谓惠⼦⽈:“庄⼦来,欲代⼦相。
”于是,惠⼦恐,搜于国中,三⽇三夜。
庄⼦往见之,⽈:“南⽅有鸟,其名为yuan雏,⼦知之乎?夫yuan雏发于南海,⽽飞于北海,⾮梧桐不⽌,⾮练实不⾷,⾮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yuan雏过之,仰⽽视之⽈:‘吓!’今⼦欲以⼦之梁国⽽‘吓’我邪!” 庄⼦与惠⼦游于濠梁之上 庄⼦与惠⼦游于濠梁之上,庄⼦⽈:“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鱼,安知鱼之乐?”庄⼦⽈:“⼦⾮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我⾮⼦,固不知⼦矣;⼦固⾮鱼矣,⼦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请循其本。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 《《庄⼦》故事两则》译⽂ 1、惠⼦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去看望他。
有⼈告诉惠施说:“庄⼦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施⾮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前去见他,说:“南⽅有⼀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不喝。
在此时猫头鹰拾到⼀只腐臭的⽼⿏,鸟从它⾯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
现在你也想⽤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2、庄⼦与惠⼦游于濠梁 庄⼦与惠施在濠⽔的桥上游玩。
庄⼦说:“⽩鱼在河⽔中游得多么悠闲⾃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20.《庄子》故事两则
授课人:林彦纯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2、把握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教法预设: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讲练法
一、直接导入
二、学习第一则《惠子相梁》
自学指导(一):
△读顺:
1、请同学们根据课下注释提示的读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
几个要注意的字音:鹓鶵(y uān chú )醴(lĭ)鸱(chī )吓(hè )
△读懂:
2、结合课文注释,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按照“释词──译句”的步骤翻译课文。
新课讲解(一):
整理译文,积累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自学指导(二):
把握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读悟:
1、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做好复述故事的准备。
2、分析庄子和惠子的人物形象。
新课讲解(二):
1、分析人物形象:
惠子:醉心于功名富贵,对朋友薄情寡义……庄子:清高自守(淡泊名利),机智幽默……
2、小结:
本文记叙了庄子用鹓鶵、鸱对待腐鼠的态度作比喻,用鹓鶵比喻自己,用鸱比喻惠子,既表明了庄子清高自守、淡薄名利的立场和志趣(或是对功名利禄的态度),又极其辛辣地讥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述自己的观点,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三、学习第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自学指导(三):请按照学习第一则的方法自学第二则
1、读顺课文。
2、小组合作讨论:
(1)结合注释,按照“释词──译句”的步骤翻译课文。
(2)思考: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讲练结合:
1、下列各组句子中,红色字体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夫鹓鶵发于南海
B.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
C.是鱼之乐也/于是鸱得腐鼠
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是亦不可以已乎
2、翻译下列句子。
(1)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4、下列对这则故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更多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
B.庄子智辩,重欣赏,对外界的认识带着欣赏的态度。
C.惠子和庄子在濠梁上游玩,并就庄子能否知道“鱼乐”的问题发生辩论,可见两人是可以言谈往还的朋友。
D.这个故事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气氛显得十分凝重。
课后作业:完成《庄子》的复习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