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文档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1.22 MB
- 文档页数:66
广宁中学基本教案学科:地理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学课题: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重点:1.了解区域差异有不同的空间尺度,能用地图解释陆地上不同的自然带。
2.会分析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3、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预备知识和工具:1.多媒体课件2.学案今年高考相关知识点及试题:高考考点:1、区域差异有不同的空间尺度,能用地图解释陆地上不同的自然带。
2.会分析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3、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知识前测):(2011年高考广东卷)9.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B. 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这一地表过程是反应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又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则黄土高原不符合,石灰岩地区受风力侵蚀作用不明显,即选C。
教学内容的取舍:简略了解区域差异有不同的空间尺度,能用地图解释陆地上不同的自然带;会分析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注意雪线的判定。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从总体上看,全球陆地环境是一个整体,但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存在着显著地域差异。
陆地环境及其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至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或称地域分异),即差异性。
2.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尺度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包括全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互相不同,分别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并且占有一定的宽度,在地球上成带状分布,这叫自然带。
第 14 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以热量为基础,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如图中大陆东岸从南向 北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 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2)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以水分为基础,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 区。
如图中温带地区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 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 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分布: 二者并不完全吻合,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 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相同的气候类型对 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是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2.垂直分异规律(1)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一般是先增多后减小。
(2) 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与其基带所在纬度向高纬度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一致。
(3) 影响垂直自然带谱的因素有山地所处纬度和山地的相对高度。
(4) 从图中可知,该山地同一自然带南坡高于北坡(积雪冰川带除外),由此推断南坡热量条件好于北坡,南坡应为阳坡。
(5) 图中南坡雪线低于北坡,说明南坡比北坡降水量多,南坡为迎风坡。
3.地方性分异规律(1) 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其原因是南半球该纬度地带大部分是海洋。
(2) 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带,其原因是地势高,热量和水分不足,不能形成热带雨林带。
(3) 美洲大陆西海岸的自然带南北延伸呈条带状,其原因是受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4) 南美洲40°S 以南的大陆东岸为温带荒漠带,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其原因是大陆西岸为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大陆东岸为背风坡,降水少。
微点1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1)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判断①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
②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洲西海岸南北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