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项目-巴别塔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
极具挑战性的拓展游戏拓展游戏是一种结合团队合作、挑战和娱乐元素的活动,旨在培养个体和团队的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游戏通常以富有创意和刺激性的方式设计,为参与者提供了一种超越常规的体验。
本文将介绍几种极具挑战性的拓展游戏,帮助参与者在游戏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一、人车蛙跳人车蛙跳是一种需要团队协作和默契配合的拓展游戏。
参与者被分为两队,每队选择一名队员扮演“车”,其他队员扮演“人”。
场地上随机分布着一些标志物,例如橙子或者球,每个标志物都有一种特定的方法来搬运。
游戏开始后,队员们必须搬运标志物,并通过彼此之间的协作将其顺利运送到目的地。
其中,扮演“人”的队员只能通过“车”来搬运物品,而扮演“车”的队员则需要听从“人”队员的指示,并准确、迅速地将他们送到目标位置。
游戏结束后,参与者可以总结经验教训,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有效沟通的技巧。
二、通关迷宫通关迷宫是一种需要智力、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的拓展游戏。
参与者被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需要完成一个迷宫并尽快通关。
迷宫可以是一系列的线索、谜题或者障碍物,参与者需要通过解决问题、合作思考和相互帮助来找到正确的路径。
这个过程中,参与者将发现只有团队协作才能克服挑战,并且个人智慧和技能在团队中发挥的重要性。
通过通关迷宫,参与者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升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和价值。
三、蜘蛛网蜘蛛网是一种需要团队合作和战略思维的拓展游戏。
参与者在一个大网中,将自己互相连接,形成一个类似于蜘蛛网的图案。
游戏的规则是,任何一个连接都不能断开,同时要尽量使用自己手中的绳子,以便参与者可以自由通过网格。
这种活动需要参与者共同商量、讨论和规划,以达到最佳的连接效果。
通过蜘蛛网,参与者将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战略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失落的船员失落的船员是一种需要团队协作和求生技能的拓展游戏。
参与者被分为一个“船员”团队和一个“海盗”团队,并被安置在一个模拟环境中,如一个荒岛或者丛林。
拓展游戏:通天塔关于《拓展游戏:通天塔》,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戏目的:用故事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
游戏准备:人数:不限,5-6人一组。
时间:15分钟。
场地:室内。
材料:无。
游戏步骤:1、主持人给大家讲述下面的故事: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
他们在两河流域发现了一块异常肥沃的土地,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修起城池,建造起了繁华的巴比伦城。
后来。
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人们为自己的业绩感到骄傲,他们决定在巴比伦修一座通天的高塔,来传颂自己的赫赫威名,并作为集合全天下弟兄的标记,以免分散。
因为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阶梯武的通天塔修建得非常顺利,很快就高耸入云。
上帝得知此事.立即从天国下凡视察。
上帝一看,又惊又怒。
因为上帝是不允许凡人达到自己的高度的。
他看到人们这样统一强大,心想:“他们语言相通,同心协力,以后会不可限制。
”于是,上帝决定让人世间的语言发生混乱。
使人们互相言语不通。
人们操起不同的语言,感情无法交流,思想很难统一,就难免出现互相猜疑的情况。
人类之间的误解从此开始。
修造过程因语言纷争而停止,人类的力量消失了,通天塔终于半途而废。
2、每组分别用模型建造一座塔。
第一次允许大家相互交流。
3、第二次让大家不要说话,也不许发出任何提示性的声音,再分别建造一座模型塔,观察不同的反应。
【游戏心理分析】交流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
不交流人们之间就会疏远.心理也会产生隔膜。
人们心理的距离需要一些言语和行为来拉近,所以,如果无法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同一件事情,在相互交流的状态下和不交流的状态下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人们在交际中,想要达到某一种结果,首先要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这样才能做到彼此之间和谐的交流,事情才会更容易成功。
拓展项目通天塔
通天塔是一项提高团队协作的拓展训练项目,该项目既提高团队沟通能力,也是一项提高团队学员动手能力的拓展项目。
拓展项目通天塔介绍
各小队按照教练分配好的泡沫垫以及绳索,用固定的物资资源利用团队的智慧去搭建最高层的通天塔。
通天塔搭建完毕,按照教练的要求,通天塔矗立在地面,经受5分钟的考验不倒,则为成功。
考验时间学员不得用手等其它任何道具去扶通天塔,只能依靠绳索的绑定以及绳索的牵制在地面,没有人为的扶助。
按照通天塔的层数给各小队计分,分数最高的则为最优秀的小队。
拓展通天塔照片
通天塔培训目的
1.培养团队的沟通能力,
2.培养团队动手能力
3.开拓团队的方法思维
4.培养团队不可贪婪的思想。
明阳天下拓展训练项目-----人体搭墙
难易度:★★★★
项目描述:拓展训练项目人体筑塔是指不借助任何道具或配件,分队项目,每队参训学员在一定时间内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一个多层的高塔,站在最高层的学员手触摸到触摸到的最高高度为最后成绩,若两支团队摸高成绩相同,则以所消耗时间为考核标准,时间短者获胜。
项目操作规则:以塔高作为评比的标准。
二层及以上学员全部穿安全衣,并悬挂动力绳作为保护要点
学员培训心得:项目操作过程中,参训学员必须紧紧拥抱,共同承受上方学员至少五百斤的重量。
在项目操作中,上层的学员有可能一脚踩在下层学员的头顶上,这种情况下,学员往往不会选择闪躲,而是选择坚持顶住因为一旦闪开就会导致项目失败。
让学员感受到感受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为实现目标勇于牺牲自身利益,理解合作所能产生的巨大效果,在合作中合理分工,个人成绩往往是基于团队的力量。
电影《巴别塔》(Babel)的全球化主题分析中文摘要本文选取影片《巴别塔》(Babel)作为单一文本,运用文本的内容分析方法,探讨该影片如何通过处理故事情节、人物设计、重点场景等来表达全球化主题,并会将其置于全球化理论的大背景下进行了一些理性分析,最后针对我国同类型电影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点改进建议。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全球化主题在影片《巴别塔》中的表现形态和表现方式,为观众认识和理解电影中的全球化主题提供一些参考,并为我国此类型电影的制作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巴别塔》,全球化主题ABSTRACTThis article selects the movie “Babel” as a sole text, uses the method of analyzing the text content, discusses how to deal with the character, plot, cultural mark in the movie to express the subject of globalization, and puts it under the frame of globalization theory to do the rational analysis. The research goal of this article lies in through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shape and the manifestation mode of globalization subject in “Babel”, to provide some models and references for readers to ac quaint and understand the globalization subject.Keywords:“Babel”,globalization目录第1章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21.4 研究难点 2第2章文献综述 32.1 电影分析相关文献 32.2 文化全球化相关文献 52.3 内容分析方法相关文献 6第3章影片介绍73.1 关于影片73.2 关于导演83.3 关于演员9第4章“全球化”定义及电影的全球化主题界定114.1“全球化”定义114.2 电影的全球化主题界定11第5章影片《巴别塔》的故事结构分析135.1摩洛哥——个体分歧、文化隔膜、恐怖主义145.1.1个体分歧155.1.2文化隔膜155.1.3恐怖主义155.2日本——人际冷漠、人生困顿205.3美国-墨西哥——跨国迁移、移民危机205.3.1跨国旅游205.3.2跨国移民21第6章影片《巴别塔》的人物设置分析236.1 苏珊236.2 阿米莉亚246.3千惠子256.4警察群像26第7章影片《巴别塔》的重要场景分析297.1旅游大巴车开进摩洛哥小村子297.2美国直升机降落到摩洛哥小村子307.3入境墨西哥与入境美国的场景对比307.4墨西哥婚礼场景31第8章结语338.1总结338.2将影片文本置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简要分析338.3对中国电影人尝试全球化主题电影的一点建议35参考文献I致谢V声明VII第1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全球化趋势正在逐渐扩展到整个好莱坞的电影制作系统当中。
垒盒子(重建通天塔)项目名称:垒盒子(重建通天塔)项目性质:团队协作项目人数: 1个队或多个队场地:室外开阔平整水泥地、室内体育馆(顶高20米)器材:足量的泡沫拼版(120块/队),寸带4卷项目布置《圣经》故事中提到的一座通天塔,古时候,天下人都说一种语言。
人们向东迁移,发现一片平原,就住下来。
他们计划修一座高塔,塔顶要高耸入云,直达天庭,以显示人们的力量和团结。
塔很快就建起来了。
这惊动了天庭的耶和华。
他见到塔越建越高,心中十分嫉妒。
他暗自思忖,现在天下的人们都是一个民族,都说一种语言,他们团结一致,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那神还怎么去统治人类?于是耶和华便施魔法,变乱了人们的口音,使他们无法沟通,高塔也无法继续建下去,最终没有建成。
这就是关于“通天塔”的传说。
今天要运用我们的智慧与勇气重建一座属于我们自己的通天塔。
项目任务:各队利用拿到的拼版,组成若干个正方体,并利用我们提供的其它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积累至最高的层数。
项目规则:1、每队将得到初始的固定数量的拼版;2、当用完了初始资源之后可以再领取更多的资源;3、各队将进行比拼,累积层数最多的队将获得胜利;4、我们将以有效时间内高塔倒塌前的最高高度为有效成绩;5、不得干扰其他队的工作;6、每队至少搭建一个基本的层数(事先规定,大概和每队人数差不多),如有队没有达到将获得极为严厉的惩罚,多于基本高度的每多一层加相应的分数.搭建时间40分钟,现在计时开始!项目监控:1.搭建过程中培训师时刻要关注建筑的状况,发出示警信号;意队与队之间的空间,不要相互碰撞;当塔快要倒塌的时候要帮助学员跑离现场.培训师提示:1、怎样保证基础部分更加稳固?2、每个人都到位了吗?3、这样的高度你们觉得能满足吗?4、我们已经到这个高度了,为什么不再尝试呢?5、还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进行新的常识!收物资与宣布成绩现在所有人将物资还原成拿取时的状态,将寸带收卷起来。
主带宣布最终成绩,分开进行回顾总结。
银川市小学班队建设暨亲子攀岩拓展活动方案一、主办单位:宁夏山地运动协会二、承办单位:宁夏青少年攀岩俱乐部、协会训练基地三、竞赛时间和地点:1、时间:2012年3月4日;2、地点:宁夏银川国际会展中心A馆攀岩训练基地四、拓展活动项目及流程设臵:1、班队成立仪式:“阳光少年“队授旗仪式。
(预计20分钟)2、破冰环节:“沾便宜”(模拟非洲碰鼻子见面礼)、“付出总有回报”(集体按摩舞、座腿)。
(预计20分钟)3、队伍建设:分组、确定阳光少年队目标、口号,各组队名、确定各组队长等。
(预计10分钟)4、集体比赛项目:绳网背摔、袋鼠运瓜、鼓动人心、孤岛求生、超级绑腿跑、巴别塔、梅花桩生死逃生墙(攀岩及绳降);(项目多出部分为备选项目,超时即停止)。
(预计120分钟)5、惩罚分享环节:集体仰卧起坐、发言分享。
(预计20分钟)6、欢乐的海洋:集体学习青海海南州锅庄舞(有时间就学,没有时间体力就散。
(预计20分钟)五、参赛单位和人员:二十一小一年级四班“阳光少年”亲子群六、比赛办法:1、根据参加活动人数分组;2、所有项目必须全部参加;3、分组PK、多项目循环、记录成绩,最后决出获胜一方。
七、成绩记录方式:1、根据人数和队伍数量,各单项按排位顺序积分,例如:如果分成三组队伍,第一名则积3分、第二名2分、第三名1分;2、最后总积分相加,积分高的即为获胜队,垫底队接受惩罚,惩罚为集体仰卧起坐、吹气球抓阄(气球内暗藏纸条)表演节目;八、项目竞赛规程:(本次比赛均为集体项目)1、绳网背摔■器材:海绵垫、绳网、背摔台、束带、秒表■任务:各组成员顺序登台,束手背摔,其余成员下方拉网,承接背摔者。
■判罚:每人只有一次机会,标准姿势为身体挺直顺势后倒至绳网,若曲腿跳下、坐倒均为不合格,罚时3分钟,计入成绩。
2、超级绑腿跑:■器材:组成员每人一根腿部束缚。
■任务距离:30-40米,需一气呵成,可另行择地练习;彼此手臂互挽形成长链,保持步调一致奔跑前进至垫子前仆倒停表;■判罚:摔倒即起,继续比赛,腿部束带脱落需重新束缚好方可比赛,否则视为违规,必须重来。
《巴别塔》阅读感想巴别塔,又称巴比伦塔。
据传说,它是由新巴比伦王国的国王尼布甲尼萨二世主持修建或增建的一座高塔。
在希伯来语中,“巴别”意味着“变乱”,因此这座塔被称为“巴别塔”。
也有人将“变乱”一词解释为“巴比伦”,并将那座城称为“巴比伦城”,那座塔称为“巴比伦塔”。
然而,与故事相关的“巴别塔”可能仅取其“叛乱”之意。
在故事中,巴别塔并非位于巴比伦,而是代表着一个与我们现实世界有所不同的虚构背景。
《巴别塔》讲述了一个架空历史的故事,它在现有的历史基础上又增添了一层科幻的外衣,构建了一个与我们“平行”的世界。
在那个世界中,规则全然迥异,一切都在我们的世界中有其投影。
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不仅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其内核往往也契合我们的自然规律。
正如这本小说,“语言”对于我们来说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但在那个科幻的世界里,“语言”却成为了魔法,而掌握“语言”的能力也成为了在故事中立足的关键。
“翻译”在这里成为了一种背叛,只有当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偏差时,才会产生力量,而这种力量则成为了统治阶层扩张的源泉,也是科技发展的原始驱动力。
小说以“语言”为构思的基础,语言即文化,这从根本上反映出了殖民主义统治的勃勃野心。
只有改变语言的根基,才有可能实现统治。
年仅 27 岁的华裔作家匡灵秀凭借这部作品荣获了科幻界的诺奖星云奖、轨迹奖以及英国国家图书奖。
她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将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科幻的魅力,更对人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语言的力量和局限。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但当语言被翻译时,它不可避免地会失去部分原本的含义和韵味。
这种翻译的偏差,恰如现实世界中文化交流和碰撞时的误解和冲突。
而统治阶层正是利用这种语言的力量,通过翻译的扭曲和控制,来实现自己的扩张和统治。
同时,小说也引发了我们对科技发展的思考。
科技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是否也会带来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当科技的发展成为统治阶层扩张的工具时,它是否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和矛盾?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巴别塔:人类困境与自以为是的冲突1. 引言巴别塔是一座传说中的古代建筑,也是圣经中的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揭示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常常陷入自我重要性和不理智竞争的冲突之中。
本文将探讨巴别塔故事中涉及的人类困境和自以为是所引发的冲突,并思考如何从中汲取教训。
2. 历史背景根据圣经记载,巴别塔位于古代巴比伦城。
当时,全世界只有一种语言,人类居住在同一个地区,并寻求建立一座高耸入云的“无限通天”的巴别塔以显示他们的权力和荣耀。
3. 人类困境的体现3.1 自我重要性人类渴望通过建造巴别塔来表明自己的存在感和重要性,试图成为宇宙之王。
然而,在追求个人或集体荣耀时,他们忽略了其他更加重要的价值观。
3.2 不理智竞争人类之间的竞争导致了混乱和分裂。
各个群体被自以为是的信念所驱使,不断地尝试将塔建得更高,并彰显自己的能力与优越性。
但这种竞争只加剧了矛盾和冲突。
4. 自以为是引发的冲突4.1 沟通障碍当人类拥有不同的语言和价值观时,沟通变得困难。
他们无法理解彼此的意图和需求,无法合作解决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分裂。
4.2 上帝的惩罚上帝通过打乱人类的语言,让他们无法理解彼此,并使得工程停止。
这是一种对人类自以为是行为的惩罚,提醒着人们谦逊而独立思考。
5. 思考与教训巴别塔的故事给我们启示: - 要尊重他人并尝试理解他们的观点和需求。
- 慎重权衡个人或群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 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优越感,要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
- 沟通是解决分歧和冲突的关键,要努力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6. 结论巴别塔故事揭示了人类在自以为是和不理智竞争中所面临的困境。
通过思考故事中的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应对类似的挑战。
最终,我们应该追求合作、理解和共同利益,而不是自我膨胀和冲突。
垒盒子(重建通天塔)
项目名称:垒盒子(重建通天塔)
项目性质:团队协作
项目人数: 1个队或多个队
场地:室外开阔平整水泥地、室内体育馆(顶高20米)
器材:足量的泡沫拼版(120块/队),寸带4卷
项目布置
《圣经》故事中提到的一座通天塔,古时候,天下人都说一种语言。
人们向东迁移,发现一片平原,就住下来。
他们计划修一座高塔,塔顶要高耸入云,直达天庭,以显示人们的力量和团结。
塔很快就建起来了。
这惊动了天庭的耶和华。
他见到塔越建越高,心中十分嫉妒。
他暗自思忖,现在天下的人们都是一个民族,都说一种语言,他们团结一致,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那神还怎么去统治人类?于是耶和华便施魔法,变乱了人们的口音,使他们无法沟通,高塔也无法继续建下去,最终没有建成。
这就是关于“通天塔”的传说。
今天要运用我们的智慧与勇气重建一座属于我们自己的通天塔。
项目任务:
各队利用拿到的拼版,组成若干个正方体,并利用我们提供的其它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积累至最高的层数。
项目规则:
1、每队将得到初始的固定数量的拼版;
2、当用完了初始资源之后可以再领取更多的资源;
3、各队将进行比拼,累积层数最多的队将获得胜利;
4、我们将以有效时间内高塔倒塌前的最高高度为有效成绩;
5、不得干扰其他队的工作;
6、每队至少搭建一个基本的层数(事先规定,大概和每队人数差不多),如有队没有达到将获得极为严厉的惩罚,多于基本高度的每多一层加相应的分数.
搭建时间40分钟,现在计时开始!
项目监控:
1.搭建过程中培训师时刻要关注建筑的状况,发出示警信号;
意队与队之间的空间,不要相互碰撞;
当塔快要倒塌的时候要帮助学员跑离现场.
培训师提示:
1、怎样保证基础部分更加稳固?
2、每个人都到位了吗?
3、这样的高度你们觉得能满足吗?
4、我们已经到这个高度了,为什么不再尝试呢?
5、还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进行新的常识!
收物资与宣布成绩
现在所有人将物资还原成拿取时的状态,将寸带收卷起来。
主带宣布最终成绩,分开进行回顾总结。
项目回顾
1.团队计划与决策的制定,决策的科学性;
2.团队成员的分工和执行能力;
3.创新思维的激发;
4.遇到挫折坚持不放弃;
5.建立罗马非一日之功,不论企业还是个人的高度都要靠一步一步的积累才能达成,所有急功近
利一口吃个大胖子的行为都是徒劳的;
6.对管理者:只有你的下面又能够承载你或者替代你的人时,就是你向更高平台上升的时候.
任务拿到手大家基本炒成一锅粥,要不就都开始盲目开干,又计划也不考量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当出现问题方才悔改; 垒盒子过程中有建盒子的、想办法的、搭盒子的、拉绳子的和监督塔的状态的,因此是团队配合的上乘之作; 目前搭的方法有3-4种,新的思维方法在项目中能够占得先机; 基本上建筑物都会倒,在倒了之后是继续坚持重来还是放弃是每个团队的选择; 搭到10层高以后必须一个一个的从底下往上垫,因此必须有耐心和持之以恒.
问题:
1、我们如何对资源进行分配的?采用了什么方法让盒子垒的更高?
2、在整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担任了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
3、大家觉得全部绑起来往起来拉能成功吗?为什么?
4、建塔的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时候?我们如何面对?
小故事
成功总是伴随着一路的风险,但最终的导致失败的原因都会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出现,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
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
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
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
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一定要防微杜渐,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