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产品格局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2014年在线移动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2月目录一、概要 (5)1、行业高速增长周期中市场份额第一、能够容纳多种模式生存 (5)2、OTA模式盈利基础最佳,创新模式短期可博增长 (5)3、移动互联重塑行业商业模式,竞争主体范围扩大 (6)4、成功企业须具备模式整合能力,并购是有效手段 (6)5、看好龙头企业及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传统旅游企业挑战机遇并存 (7)二、在线旅游的内涵 (8)1、定义:依托互联网 (8)2、模式:OTA+搜索+点评 (10)3、OTA:服务是本质,技术相融合 (11)(1)垂直搜索:大流量是基础,模式创新存空间 (12)(2)资讯点评:广告收费为主,衍生价值高 (12)三、行业现状:空间广阔,模式纷争 (13)1、中国在线旅游行业成长空间广阔 (13)(1)行业规模:增长快速,渗透率低 (13)(2)行业驱动力:旅游市场繁荣+互联网技术进步 (14)(3)蓬勃发展的中国旅游市场是在线旅游快速发展的根本驱动力 (15)(4)互联网技术进步有望带动在线旅游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15)(5)行业空间:预计2020年之前将保持20%以上增长 (17)2、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处模式创新周期 (18)(1)OTA:在线旅游行业核心模式,创新频出 (19)①行业概况:盈利能力较强,规模增长稳健 (19)②产品细分:机票酒店主导,度假增长快速 (20)(2)OTA格局:携程地位稳固,同程网异军突起 (23)(3)垂直搜索:平台型运作模式,重要性日渐显现 (24)①垂直搜索提供比价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24)②垂直搜索已具备一定用户认可度 (25)③垂直搜索集聚大量流量,月度覆盖人数去哪儿稳居第一 (25)(3)其他:移动旅游是趋势,用户需求是核心 (26)四、行业格局:上下游强势,双巨头显现 (28)1、模式之争:OTA搜索博弈,模式边界模糊 (28)2、产业链影响:上游强势,传统企业有能力“触网” (31)(1)产业链综述:优势明显,附加值高 (31)(2)子行业产业链:代理为主,各有特色 (33)(3)上游具备资源基础,有能力“触网” (35)①上游集中度高,话语权强 (35)五、国际经验:模式创新为驱动,兼并收购促成长 (39)1、全球概况:亚太地区快速增长 (39)2、美国在线旅游行业演进历史 (40)①第一阶段:OTA兴起 (41)②第二阶段:模式创新为代表 (41)③第三阶段:移动旅游时代 (42)3、中美在线旅游市场对比 (45)(1)行业背景:中国目前在线旅游市场环境与美国2000年左右相似 (45)(2)行业格局及盈利模式:美国OTA优势大,中国OTA搜索分庭抗礼 (46)(3)搜索模式代表企业境遇不同:去哪儿与Kayak (48)①行业定位差异 (49)②交易模式:TTS系统 (50)③市场地位不同 (50)4、Priceline发展经验借鉴 (51)(1)概况及发展历程 (51)(2)立足于Merchant+Agency模式 (53)(3)并购整合坐江山 (53)六、行业趋势:得无线者得天下,一站式是未来 (55)1、核心模式为基础,模式创新作补充 (55)2、移动旅游地位升级,得无线者得天下 (56)3、“一站式”服务或是未来在线旅游消费主流 (58)七、风险因素 (62)八、投资策略:看好行业龙头和创新能者 (62)1、成功关键:把握市场趋势能力和战略执行力 (62)2、看好行业龙头和具备创新能力企业 (63)一、概要伴随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的上升和政策支持,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2014年在线户外旅行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6月目录一、在线户外旅行行业方兴未艾 (3)1、在线旅游行业空间广阔 (3)(1)在线旅游行业增长快速,网络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3)(2)出境游高景气,周边游大热 (4)(3)移动互联时代,在线旅游加速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 (5)2、户外旅行服务市场规模潜力巨大 (6)(1)户外深度体验游渐成趋势 (6)(2)国外户外旅行服务产业相对成熟 (7)(3)中国户外旅行方兴未艾 (8)二、标杆分析:探路者 (10)1、用互联网的思维构筑户外生态系统 (10)(1)互联网思维下的新战略体系 (10)(2)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11)2、绿野,在线户外旅行的领导者 (12)(1)绿野过去:从公益性质到商业化 (12)(2)绿野现状:国内最大户外活动平台 (14)(3)绿野未来:“一站式”户外旅行综合服务平台 (16)3、主业稳健,具有安全边际 (18)(1)户外用品行业龙头 (18)(2)多品牌业务布局稳步推进 (20)(3)线上渠道增长是亮点 (21)4、业务协同,构筑户外生态系统 (22)一、在线户外旅行行业方兴未艾1、在线旅游行业空间广阔(1)在线旅游行业增长快速,网络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根据艾瑞网数据,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2204.6亿元,同比增长29.0%,近五年在线旅游行业复合增速为37%。
预计2014-2017年,我国在线旅游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复合增速20%左右,龙头企业有望保持更快速度成长。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的《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2013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14年发展预测》显示,2013年我国旅游行业总收入2.9亿元,我们测算中国在线旅游渗透率为7.6%,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在线旅游渗透率差距较大(英国为42%,美国为39%),未来中国在线旅游网络渗透率将有望进一步提升。
受益于旅游行业的平稳增长、网络渗透率的提升以及新技术新模。
2014年在线旅游OTA 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4月目录一、行业特征:低渗透、高增长,OTA相对强势 (5)1、在线旅游渗透率国际PK:中国相对较低,未来仍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5)(1)全球主要国家在线渗透率PK:中国仅8%,处于相对最低水平 (5)(2)国际比较:欧美在线渗透率近40%才增速放缓,中国仍有较大空间 (5)(3)在线旅游交易绝对额比较:中国仅美国的5-7%,差距甚大 (6)2、在线旅游行业增速PK:中国居中,未来仍有望持续保持较高增长 (7)(1)增速比较:中国在线旅游交易额增速处于居中水平 (7)(2)预计未来三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仍有望保持20%-25%的复合增速 (8)(3)预计未来三年中国OTA企业营收仍有望保持25-30%的复合增长 (9)3、在线旅游直销/分销国际PK:国内OTA相对强势 (10)4、国内OTA竞争格局:携程仍一家独大,但行业集中度在降低 (11)(1)国外OTA的行业集中度情况 (11)(2)我国OTA市场的竞争格局则有所差异 (12)5、在线旅游的产品分布:机票占据主导,未来略有下降 (13)二、OTA企业收入来源分析:代理/批发/广告模式 (15)1、OTA收入端分析:代理/批发/广告三种盈利模式概述 (15)2、机票代销的盈利模式分析 (16)3、非机票产品代销的盈利模式分析 (22)(1)酒店产品代销:代理模式和批发模式 (23)(2)其他产品代销:多数收益率较高 (27)4、广告模式的盈利分析:点击付费为主,展示型广告为辅 (29)三、OTA企业成本分解:市场/人工/研发费用 (32)1、OTA企业的成本费用三大构成:市场/人工/研发费用 (32)2、市场营销费用的分解:主要投向线上综合搜索引擎等 (33)四、移动在线旅游:持续高增长,价格战激烈 (37)1、移动支付行业:智能手机高度普及,行业持续高成长 (37)2、移动在线旅游关键词:高增长、价格战、流失率高 (38)(1)移动在线旅游成为各大OTA的主战场,价格战竞争激烈 (38)(2)移动在线旅游:持续高成长,贡献持续上升 (39)(3)OTA移动端目前主要的问题:流失率相对较高 (40)3、盈利模式:客单价因价格战低于网页端,但对外部流量依赖相对低 (40)五、国内外OTA代表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42)1、国内外上市OTA企业情况概览 (42)2、Expedia VS Priceline:代理模式者反而后来居上 (43)(1)Expedia和Priceline的基本情况 (43)(2)Expedia和Priceline的收入增长变化趋势 (44)(3)Expedia 和Priceline 的盈利能力比较 (47)3、携程VS 艺龙:携程仍执牛耳,艺龙亏损加大 (48)(1)携程和艺龙的基本情况 (48)(2)携程和艺龙收入的变化趋势 (49)(3)携程和艺龙的盈利能力比较 (50)(4)批发模式的探索 (51)(5)品牌的多元化 (52)4、垂直搜索模式:去哪儿网与Kayak (53)(1)去哪儿网和Kayak的基本情况 (53)(2)去哪儿网和Kayak 的盈利能力比较 (54)(3)去哪儿网TTS 模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55)4、旅游社区模式:TripAdvisor、Travelzoo、蚂蜂窝 (56)(2)TripAdvisor 和Travelzoo 的盈利能力比较 (58)5、国内其他主要OTA情况(同程、途牛、驴妈妈) (59)本文重点关注国内外在线旅游企业(OTA)的盈利模式,分析其不同发展阶段下成本收益的变化情况,以期为分析我国在线旅游企业中长期发展模式寻求借鉴。
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大众旅游从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演化——2015《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7)》研究成果2015年1月9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第7部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2014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2015年发展预测》。
报告认为,2014年,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和国内宏观经济企稳的背景下,我国旅游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旅游市场“两升一降”,旅游投资继续快速增长,旅游产业运行较为景气,旅游发展向大众旅游中高级阶段演化的趋势更为明显。
一、2014年旅游经济稳中有进(一)旅游日益成为老百姓常态化生活方式,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在宏观经济企稳和旅游日益成为老百姓常态化生活方式的背景下,国内旅游消费需求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预计2014年全年国内旅游36.4亿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3.1万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1.6%和16.7%。
大众旅游从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演化的特征更加明显:(1)长假对旅游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减弱,小长假、暑期旅游需求快速增长,社会对于节假日安排、带薪休假落实更加关注;(2)中低消费仍然是主体;(3)半数以上的国内游客全年旅游花费处于500-2000元的水平,景区门票等刚性消费仍受关注;(4)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风景名胜观光以外,主题性的观光旅游,以及温泉、滑雪、自行车、邮轮等和康体、休闲度假相结合的旅游得到较快发展,探险、极限运动、极地等特种旅游也悄然兴起;(5)信息技术进一步改变旅游者的行为方式,互联网和手机成为多数游客获取信息和预订购买的主要渠道;(6)游客对目的地的整体环境、公共服务和商业接待设施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强,雾霾天气、安全性等因素对人们出游决策正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二)入境旅游降幅收窄,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由于全球经济尚未完全从金融危机中复苏,我国旅游价格竞争力减弱,各国和地区加大对旅游客源的争夺力度,加上我国入境旅游市场进入成熟阶段,以及大范围雾霾天气、环境污染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入境旅游复苏乏力。
2015-2020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报告中国产业信息网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
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2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依据2015-2020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报告【出版日期】2015年【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报告编号】R报告目录:第一部分产业环境透视第一章在线旅游行业发展综述第一节在线旅游行业概述一、在线旅游行业界定二、在线旅游行业分类三、与传统旅游业的区别第二节在线旅游产业产品与服务一、在线旅游产业主要业态二、在线旅游产业组织形式第三节在线旅游行业产业链分析一、在线旅游产业链构成主体1、上游供应商2、媒介&营销平台(1)在线旅游代理商(2)平台运营商(3)信息渠道商3、终端用户二、在线旅游产业链运作特征1、供应商依托于网络媒介服务2、用户规模报酬递增效应突出3、服务多样性与竞争优势密切相关三、在线旅游产业链发展趋势1、从产业链向产业网演变2、从Web1.0模式向Web2.0模式转变3、从NBS到LBS演进第二章在线旅游行业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PEST)第一节在线旅游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一、行业相关政策分析1、旅游行业支持政策2、国家扩大内需政策3、西部旅游支持政策二、旅游业信息化规划1、建设目标2、主要任务第二节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一、国际经济环境分析1、国际宏观经济运行情况2、国际宏观经济走势预测3、国际经济环境对国内旅游行业的影响二、国内经济运行情况1、GDP增长情况2、经济走势预测3、宏观经济与旅游行业相关性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走势分析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旅游行业相关性四、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旅游行业相关性第三节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一、我国人口结构特征1、人口结构特征2、人口结构与旅游行业相关性二、我国社会结构特征1、社会结构特征2、社会结构与旅游行业相关性三、我国居民收入水平1、居民收入情况62、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相关性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1、居民消费结构分析2、消费结构与旅游行业相关性第四节行业技术环境分析(T)一、互联网的普及现状1、规模与普及率2、手机网民规模二、软件服务技术发展1、行业技术活跃程度2、行业专利增长趋势3、技术领先企业技术分析4、目前最热门技术分析三、电子商务技术发展1、专利数量与技术水平2、专利数量预测四、在线支付认证发展1、支付宝2、财付通3、快钱4、CHINAPAY第三章国际在线旅游行业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第一节全球旅游行业景气程度分析一、全球旅游行业景气程度1、全球国际旅游人数2、全球国际旅游收入二、美洲旅游行业发展现状三、欧洲旅游行业发展现状1、英国旅游市场现状2、德国旅游市场现状3、法国旅游市场现状四、亚太旅游行业发展现状第二节全球在线旅游行业发展分析一、全球在线旅游行业发展现状二、主要地区在线旅游行业发展1、美国在线旅游市场分析2、欧洲在线旅游市场分析3、亚太在线旅游市场分析三、全球在线旅游行业发展趋势第三节国外在线旅游企业发展分析一、Expedia二、Priceline三、Orbitz8四、MakeMyTrip五、Kayak六、TravelZoo第二部分行业深度分析【在线旅游相关行业情况怎样?在线旅游行业经营现状如何?在线旅游预订用户调研情况又如何?】第四章中国在线旅游关联行业分析第一节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分析一、旅游行业运行情况二、国内旅游市场分析1、国内旅游人数2、国内旅游收入3、国内旅游人均花费三、入境旅游市场分析1、入境旅游接待人数2、入境旅游外汇收入3、入境旅游客源情况4、入境旅游过夜游客数四、出境旅游市场分析1、中国出境旅游概况2、出境游目的地概况3、出境旅游意向调查五、旅游行业发展规划第二节中国旅游景区发展分析一、旅游景区基本情况二、旅游景区数量规模三、旅游景区经营情况1、接待游客数量2、营业收入规模3、门票收入情况四、旅游景区结构特征五、新型旅游景区发展六、旅游景区发展预测第三节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分析一、星级酒店发展分析二、经济型酒店发展分析三、酒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第四节中国旅行社发展分析一、旅行社发展规模分析1、旅行社数量2、旅行社资产及从业人员二、旅行社经营情况分析三、旅行社主要业务情况101、入境旅游业务分析2、国内旅游业务分析3、出境旅游业务分析四、旅行社总体结构分析1、旅行社区域分布2、旅行社经营状况3、旅行社类别分布五、旅行社发展趋势展望第五节中国餐饮业发展分析一、餐饮业发展规模二、餐饮业集中度分析三、餐饮百强企业经营分析四、餐饮业发展趋势分析第六节中国航空客运行业发展分析一、民航航线网络分析二、航线客运收入水平三、航空旅客运输量分析四、民航旅客周转量分析五、机场旅客吞吐量分析第七节中国汽车租赁行业发展分析一、汽车租赁行业发展规模二、汽车租赁行业发展特点三、汽车租赁行业竞争格局四、汽车租赁行业发展趋势第五章中国在线旅游行业运行现状分析第一节在线旅游行业发展综述一、中国在线旅游发展阶段二、在线旅游促进作用分析第二节在线旅游行业运营情况一、国内旅游网站数量二、在线旅游用户规模三、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四、在线旅游行业渗透率五、在线旅游市场结构第三节在线旅游行业竞争态势一、在线旅游企业市场份额二、在线旅游行业集中度三、在线旅游行业竞争模式1、旅游站点平台模式2、“机票+酒店”模式3、垂直引擎搜索模式4、直销预订模式第四节在线旅游行业五力分析一、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12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三、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四、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五、旅游服务替代品威胁第五节中美在线旅游行业发展对比一、中美在线旅游渗透率差异巨大二、中美OTA业务国际化布局差距巨大三、中美在线旅游产业结构差异第六节在线旅游行业发展现状一、投资合作事件频现二、细分市场竞争激烈三、OTA加速线下渗透第七节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分析一、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发展概述二、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结构及竞争格局1、从跟团游/自助游维度2、从周边游/国内游/出境游维度三、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运营指标分析1、中国在线旅游企业PC端运营指标分析2、中国在线旅游企业移动端运营指标分析第八节中国在线旅游预订用户调研分析一、在线旅游预订用户特征分析1、用户性别特征2、用户年龄特征3、用户受教育程度二、在线旅游预订用户行为分析1、用户出行方式2、用户旅行方式3、用户预订旅游产品种类4、用户搜索热点5、用户在消费时最关注因素三、在线旅游预订用户细分产品预订特征1、旅游预订用户酒店预订特征2、旅游预订用户机票预订特征3、旅游预订用户度假产品预订特征第三部分市场全景调研【在线旅游代理模式、旅游企业在线直销模式……各细分模式情况如何?在线旅游产品与服务又如何?】第六章中国在线旅游产品与服务分析第一节在线旅游行业产品结构第二节酒店在线预订市场分析一、酒店行业销售渠道分析二、酒店在线销售产业链分析三、酒店在线预订市场现状141、酒店在线预订营收规模2、酒店在线预订市场渗透率3、酒店在线预订用户数量四、酒店在线预订不同模式1、酒店官网预订2、酒店OTA3、酒店CRS4、在线预订模式比较五、酒店在线预订市场格局1、在线预订网站市场份额2、在线预订网站覆盖情况3、在线预订网站价格分布六、酒店在线营销的新模式1、LastMinute模式2、逆向拍卖模式七、酒店在线预订市场趋势第三节机票在线预订市场分析一、航空机票销售市场分析1、航空机票交易规模分析2、航空机票销售渠道格局3、航空机票销售渠道特征二、机票在线预订市场现状1、机票在线预订产业链2、机票在线预订市场规模3、机票在线预订市场渗透率三、机票在线预订市场竞争1、机票在线交易主体分析2、在线机票预订市场格局3、在线机票预订平台分析四、机票在线预订市场趋势第四节旅游度假产品在线预订市场分析一、旅游度假产品在线预订情况分析1、旅游度假产品在线预订频率2、旅游度假产品在线预订类型3、旅游度假产品在线预订时间段二、旅游度假产品在线预订市场规模三、旅游度假产品在线预订市场格局四、旅游度假产品在线预订市场趋势第五节在线旅游其它服务市场分析一、在线汽车租赁服务分析1、市场格局2、市场动向二、网上购买景区门票分析161、渐成趋势2、需防受骗第七章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细分模式分析第一节在线旅游代理(OTA)模式一、在线旅游代理发展概述二、在线旅游代理盈利模式三、在线旅游代理营收规模四、在线旅游代理盈利水平五、在线旅游代理细分业务1、机票代理业务营收规模2、酒店代理业务营收规模3、度假及其他市场营收规模六、在线旅游代理市场竞争1、在线旅游代理市场格局2、在线旅游代理竞争方式3、在线旅游代理竞争趋势七、在线旅游代理发展趋势1、在线旅游代理商仍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2、代理商急需加快产业链重组八、在线旅游代理产业链重组九、在线旅游代理发展策略第二节旅游企业在线直销模式一、酒店在线直销分析1、酒店网络营销发展历程2、酒店在线直销发展模式3、酒店在线直销现状分析4、酒店在线直销市场规模5、酒店在线直销案例分析6、酒店在线直销SWOT分析二、旅行社在线直销分析1、旅行社电子商务SWOT分析2、旅行社在线直销发展模式(1)旅行社自有的在线旅行网站(2)传统旅行社所有的自主经营在线网站3、旅行社在线直销发展现状4、旅行社在线直销案例分析(1)中青旅遨游网(2)春秋旅游网(3)港中旅芒果网三、航空公司在线直销分析1、航空公司客票销售模式分析2、航空公司客票在线直销现状3、航空公司客票在线直销比例184、航空公司客票在线直销优劣势5、航空公司客票在线直销案例四、旅游景区在线直销分析1、旅游景区网站建设情况分析2、旅游景区在线直销现状分析3、旅游景区在线直销案例分析4、旅游景区在线直销制约因素第三节旅游产品第三方交易平台(TTP)一、旅游产品垂直搜索网站1、垂直搜索引擎概述2、旅游垂直搜索引擎概述3、旅游垂直搜索发展现状(1)旅游搜索市场规模(2)旅游搜索用户规模4、旅游网络信息搜索行为分析5、旅游垂直搜索网站盈利模式6、旅游垂直搜索网站SWOT分析二、旅游点评社区网站1、旅游点评社区网站发展背景(1)我国社交网站发展现状(2)在线旅游社交化的本质(3)用户分享出游经历的网站分布2、旅游点评社区网站发展模式3、旅游点评社区网站作用机制4、旅游点评网站盈利模式分析5、旅游点评社区网站发展现状(1)主要旅游点评社区网站分析(2)旅游点评社区网站覆盖人数(3)旅游点评社区网站运营情况6、旅游点评社区网站主要问题7、旅游点评社区网站发展展望(1)与在线平台的多方渗透(2)点评与专业评测相结合(3)实现产业链上的进一步延伸三、旅游产品团购网站1、网络团购市场发展现状2、旅游团购的内涵与特点3、旅游团购网站主要类型(1)综合性团购网站(2)垂直旅游团购网站(3)地方性团购网站4、旅游团购盈利模式分析5、旅游团购发展特征分析(1)旅游团购产品种类20(2)酒店产品团购情况(3)旅游产品团购目的地(4)旅游团购消费者特征6、旅游团购网站案例分析(1)拉手网(2)去哪儿网团购(3)携程网团购(4)搜旅团(5)西安旅游团购网7、旅游团购产品营销方式8、旅游团购发展中的问题四、旅游产品B2B交易平台网站1、旅游产品B2B交易平台概述(1)传统线下交易模式弊端(2)旅游B2B交易模式市场机会2、旅游产品B2B交易平台案例分析3、旅游产品B2B交易平台竞争环境五、定制在线旅游(C2B)第四节非旅游机构进入在线旅游市场一、门户网站的进入1、百度2、腾讯3、新浪4、搜狐二、电子商务企业的进入1、“淘宝旅行”频道2、京东“机票预订”频道第五节号店机票预订业务一、SNS企业的进入二、银行业的进入三、其它机构的进入第八章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商业模式分析第一节在线旅游行业商业模式分类一、基于产生条件的分类二、基于业态的分类三、基于服务内容的分类四、基于经营模式的分类第二节在线旅游行业商业模式演变分析一、行业商业模式发展进程二、行业商业模式演化动力三、行业商业模式模型分析四、行业商业模式演变规律第三节在线旅游企业商业模式案例分析一、Expedia22二、AmericanExpress三、Priceline四、携程五、去哪儿第四节在线旅游行业商业模式发展趋势一、商业模式转变的驱动力二、商业模式发展趋势分析第九章中国在线旅游移动化与营销模式创新第一节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一、移动终端普及情况二、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三、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四、移动互联网应用结构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第二节无线旅游市场发展现状与展望一、无线旅游发展背景分析二、无线旅游发展优势分析三、无线旅游应用模式分析四、无线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五、无线旅游发展案例分析第三节商旅客户端一、无线旅游发展制约因素二、无线旅游未来发展展望第四节在线旅游行业营销模式创新一、在线旅游行业营销模式创新二、在线旅游企业微博营销分析1、微博发展历程与使用情况2、在线旅游企业微博运用现状3、在线旅游企业微博营销效果(1)OTA企业微博运用效果(2)垂直搜索平台微博运用效果(3)酒店微博运用效果(4)航空公司微博运用效果(5)旅游局微博运用效果4、在线旅游企业微博营销趋势三、在线旅游企业社交网站推广四、在线旅游企业电子邮件推广第四部分竞争格局分析【在线旅游市场竞争程度怎样?集中度有什么变化?品牌网站发展情况怎样?】第十章2015-2020年在线旅游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第一节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一、在线旅游行业企业间竞争格局分析24二、在线旅游行业集中度分析三、在线旅游行业SWOT分析第二节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竞争格局综述一、在线旅游行业竞争概况二、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竞争力分析三、中国在线旅游竞争力优势分析四、在线旅游行业主要企业竞争力分析第三节2014-2015年在线旅游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一、2014-2015年国内外在线旅游竞争分析二、2014-2015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竞争分析三、2014-2015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集中度分析四、2014-2015年国内主要在线旅游企业动向第四节在线旅游市场竞争策略分析第十一章2015-2020年在线旅游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第一节中国在线旅游企业总体发展状况分析一、在线旅游企业主要类型二、2014年在线旅游企业排名情况第二节中国领先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形势分析一、携程旅行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经营策略分析5、公司技术模式分析6、公司经营指标分析7、公司经营优势分析8、公司并购重组分析9、公司比价功能分析10、公司最新发展动向二、艺龙旅行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合作伙伴分析8、公司最新发展动向三、去哪儿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26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资本运作分析8、公司最新发展动向四、同程旅游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业务拓展分析8、公司最新发展动向五、芒果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运营模式分析8、公司最新发展动向六、乐途旅游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经营特色分析8、公司最新发展动向七、驴妈妈旅游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经营特色分析8、公司并购重组分析八、途牛旅游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28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商业模式分析8、公司并购重组分析九、逸游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商业模式分析8、公司发展目标分析十、酷讯旅游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典型案例分析8、公司发展目标分析十一、翼游旅行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业务分类分析8、公司发展目标分析十二、真旅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业务特点分析8、公司发展目标分析十三、到到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0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营销模式分析8、公司发展目标分析十四、遨游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市场定位分析8、公司发展目标分析十五、欣欣旅游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业务模式分析8、公司发展目标分析十六、蚂蜂窝旅游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发展历程分析8、公司发展目标分析十七、大众点评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行业地位分析8、公司发展目标分析十八、QQ旅游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32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主要栏目分析8、公司发展目标分析十九、佰程旅行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核心价值分析8、公司最新发展动态二十、悠哉旅游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发展特点分析8、公司最新发展动态二十一、汇通客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资质荣誉分析8、公司最新发展动态二十二、逸行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品牌策略分析8、公司最新发展动态二十三、翔游天下34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合作伙伴分析8、公司最新发展动态二十四、搜旅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5、公司经营业绩分析6、公司经营优势分析7、公司人员团队分析8、公司最新发展动态二十五、春秋旅游网1、公司发展情况分析2、公司产品服务分析3、公司盈利模式分析4、公司渠道资源分析。
2014年出境游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月目录一、行业分析:中国出境市场处强劲增长周期 (3)1、多因素驱动中国出境市场快速增长 (3)(1)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奠定基础 (3)(2)人民币持续升值成重要催化剂 (4)(3)目的地旅游政策改善吸引需求 (4)2、出境旅行社充分受益行业增长 (5)(1)旅行社出境业务增长强劲 (5)(2)旅行社竞争充分,较为分散 (6)(3)在线旅游企业分流出境游市场相对有限 (7)(4)国际经验借鉴:专业化旅游服务提供商或成公司发展方向 (9)二、标杆分析:众信旅游 (10)1、民营出境旅游专业运营商 (10)2、经营能力业内领先 (11)(1)经营战略:批零一体化、线上线下结合 (11)(2)业务概况:出境游为主体,商务会奖协同发展 (14)①出境游业务 (14)②商务会奖业务 (17)(3)盈利能力:毛利率稳定,收益率高于同行 (21)3、风险因素 (23)(1)行业风险 (23)(2)公司风险 (23)4、盈利预测 (24)一、行业分析:中国出境市场处强劲增长周期1、多因素驱动中国出境市场快速增长1995-2012 年中国出境游人数和出境旅游花费CAGR 分别20.0%/21.3%,至2012 年中国出境游人数达到8318 万人次,出境旅游花费达1020 亿美元。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出境旅游人次将达到2.5 亿人次,即中国出境游人数2012-2020 年CAGR 仍将高达约15%。
我们认为,居民收入增长驱动消费升级、人民币升值、签证政策放松等是中国出境游市场继续高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1)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奠定基础根据国际规律,人均GDP 突破5000 美元之后,旅游业发展加速,以休闲游为代表的旅游需求将出现爆发式增长。
尽管我国不同地区收入分布并不均衡,但从2012 年数据来看,人均收入在5000 美元以上的人口已经占到近60%,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为出境旅游需求的释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度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迈点网张淑萍)2014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
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一、2014年度旅游业发展概况2014年,我国GDP首破60万亿,达到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0%。
就旅游行业来说,2014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
而从三大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内游依然保持超高热度,出境游也在平稳增长,入境游在上半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出现回暖。
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际旅游业市场持续增长,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前景尤为广阔。
良好的国际大背景环境下,加上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免签地区的增多以及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等,构成了我国旅游业2014年总体发展不错的推动因素。
不容忽视的是,2014年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也隐藏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要问题在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即旅游资源还不够坚实。
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未完全开发,且东西部之间资源开发程度差距大。
中西部的旅游资源开发力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相较于东部而言仍需进一步改进。
另外一些类似于旅游环境、传统旅游业滞后等问题也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增长力。
总体来看,2014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总体形势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二、国内游市场概况与分析1、国内游市场概况: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
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
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
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2、国内游市场分析:国内游满意度下降,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旅游市场成竞争核心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报告显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
详细解读2014年中国电商发展现状1月28日下午,艾瑞咨询召开了2014年度互联网经济核心数据发布会,会中发布了电子商务包括B2B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在线旅游、本地生活服务O2O等细分领域2014年的数据报告,以及对未来几年市场发展的预测。
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占比超七成,网络购物占比超两成,网络购物占比有明显提升;中小企业B2B电商市场营收增长超三成;网络购物年度线上渗透率首次突破10%;移动购物市场规模增速超200%。
未来几年,移动购物预计将保持48%的复合增长率,成为网络购物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占比预计在2016年超过PC端;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7.1%,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迅速发展。
以下是钛媒体根据公布的数据整理出的干货: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保持平稳快速增长行业规模: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增长21.3%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增长21.3%,其中网络购物增长48.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渗透率年度首次突破10%,成为推动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另外,在线旅游增长27.1%,本地生活服务O2O增长42.8%,共同促进电子商务市场整体的快速增长。
行业结构:B2B电子商务占比超七成,网购占比提升明显2014年电子商务市场细分行业结构中,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占比一半,B2B电子商务合计占比超过七成,B2B电子商务仍然是电子商务的主体;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市场份额达到22.9%,比2013年提升4.2个百分点;在线旅游交易规模与本地生活服务O2O市场占比与2013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未来预期:移动购物推动网络购物市场快速发展,在线旅游和O2O发展迅速报告分析认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细分领域中,移动购物市场发展迅速,未来几年将保持48%的复合增长率,成为网络购物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此外,在线旅游和O2O 未来几年也将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发展快速。
2014年在线旅游度假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7月目录一、在线度假:内涵丰富、高速成长的蓝海市场 (4)1、在线度假:低渗透、高增长、内涵丰富,参与者众多 (4)(1)低渗透 (4)(2)高成长 (4)(3)直销占比低,为OTA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5)(4)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携程虽仍排第一,但相对优势不及其他在线旅游领域突出 (5)2、在线度假产品要素分析之:门票/租车/游轮 (7)(1)门票:在线化程度极低,打包产品的核心 (7)(2)租车:成长较快,相对重资产,盈利待观察 (11)(3)游轮:急速爆发下批发商面临去库存压力 (14)3、在线度假产品组织形式分析之:跟团游/自助游 (16)4、旅游目的地分析之:出境游/周边游/国内游,出境游和周边游增长较快.. 21二、线上OTA:各有特色,互避锋芒求发展 (22)1、携程:依托OTA龙头地位,主打在线自助游 (23)2、途牛:在线跟团游的领导者,积极发力在线旅游“唯品会”模式 (26)3、同程:门票领先,综合发力 (29)4、遨游网:重点发展出境游、自由行 (32)5、驴妈妈:以景区门票分销为切入点,自助游起家 (33)6、悠哉旅游网:华东区域跟团游零售为主 (35)7、欣欣旅游网:B2B平台&B2C平台 (37)三、线下旅行社龙头成长及线上扩张的国际借鉴 (40)1、欧洲旅行社龙头途易:积极纵向一体化扩张,线上扩张有得有失 (40)2、韩国旅行社龙头H ANA:做强官网,B2X2C经营 (45)3、台湾旅行社龙头雄狮PK凤凰:后来者居上 (51)4、众信/青旅:国内旅行社龙头线上布局的几点思考 (56)5、看好在线度假子行业,依次看好携程、途牛、青旅、众信 (57)一、在线度假:内涵丰富、高速成长的蓝海市场1、在线度假:低渗透、高增长、内涵丰富,参与者众多(1)低渗透国内在线旅游领域,度假产品相比机票、酒店等标准化的产品,明显更为复杂,包括了游客出游前,出游中、出游后等各种服务,其渗透率相对较低。
2014年在线旅游行业分析报告一、在线旅游新阶段特征 (2)二、旅游市场在快速改变 (3)1.旅游度假市场在快速改变 (3)2.酒店分销市场在快速改变 (3)3.机票分销市场在快速改变 (4)4.更多潜在市场在蓬勃发展 (4)三、出境游服务的竞争 (4)1.团购之争 (5)2.门票之争 (5)3.酒店价格战已经平息 (6)4.携程和去哪儿的军备竞赛 (6)5.线上线下旅行社的竞合 (7)一、在线旅游新阶段特征今年旅游业发生了几件大事:众信旅游、海昌控股、途牛、长白山纷纷上市。
2014年1月23日,北京众信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众信旅游成为A股市场上首家民营旅行社上市公司,上市首日涨45%受大机构资金追捧,之后接连十涨停!2014年3月13日,海昌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 2255.HK),海昌控股成为中国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主题公园运营商。
2014年5月9日晚(北京时间)途牛旅游网(股票代码“TOUR”)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开盘价为9美元,与上市前确定的发行价持平。
收盘10.07美元,高于发行价11.89% 2014年8月22日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A股今日在上交所上市,证券简称“长白山”,股票代码“603099 ”。
此外,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巅峰智业、九华山、大地风景国际咨询集团、凯撒旅游、同程旅游、驴妈妈旅游网等也纷纷酝酿上市。
在线旅游新阶段出现新的特征:平台化、联盟化和移动化。
平台化:携程、途牛逐步平台化;去哪儿、淘宝逐步类OTA化;新进入者京东商旅、苏宁易购旅游、美团酒店、大众点评酒店等平台化。
两种模式相互渗透,逐步趋同,竞争逐步升级,最终将是运营能力的比拼。
同盟化:携程同盟、去哪儿同盟、阿里同盟、艺龙同盟阵营已经形成。
携程通过对十几家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并购以及和国际旅游巨头。
旅游行业的在线旅游平台竞争格局与用户体验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线旅游平台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旅游行业的在线旅游平台的竞争格局和用户体验进行深入分析。
一、竞争格局1.市场主体在线旅游平台的竞争主要来自于各大旅游平台之间的竞争。
例如,去哪儿网、携程网、艺龙等平台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用户数量,并且拥有庞大的资源和客户基础。
此外,传统旅行社也逐渐加入在线平台的竞争,通过线上线下的深度结合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竞争优势在线旅游平台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种类和质量:平台提供的旅游产品种类繁多,涵盖国内外各个热门旅游目的地,且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2)价格优势:平台通过与酒店、航空公司、景区等旅游资源供应商的合作关系,能够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并将优惠转化给用户。
(3)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平台通过不断引入新技术,提升用户的预订体验、支付安全性和售后服务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
(4)品牌影响力和口碑:平台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旅游资源供应商与其合作。
二、用户体验分析1.选择方便性在线旅游平台的用户体验首先体现在选择方便性上。
用户可以通过平台的搜索功能,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旅游产品,而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逐个比较不同旅行社的产品。
2.信息透明度平台应该提供详尽准确的产品信息,包括行程安排、价格明细、酒店设施等,以帮助用户进行决策。
同时,用户还能够查看其他用户对产品的评价和建议,更全面地了解产品的质量。
3.支付安全性在线旅游平台应当保障用户的支付安全性。
采用安全的支付渠道和加密服务,确保用户的个人和财务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
4.售后服务平台需要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包括退款政策、紧急情况处理等。
当用户在旅行过程中遇到问题或有特殊需求时,平台应能及时响应并提供解决方案。
5.个性化推荐通过用户注册信息和浏览行为分析,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旅游O2O发展现状及行业痛点分析旅游O2O发展现状及行业痛点分析报告目前我国旅游业主要由旅游代理商、旅游供应商、旅客三个因素组成。
旅游方式主要分为散客旅游和旅行社组团旅游两种,采用传统的旅游接待方式,旅游中的许多工作是由人的密集劳动来完成的。
O2O全称“online to offline”,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将线下交易与互联网相结合在一起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即网上通过打折、提供信息、服务等方式, 把线下商店的消息推送给线上用户,用户在线获取相关信息后可以在线下单及支付,之后再凭借订单的有效凭证到线下商家兑换商品与服务。
1. O2O 模式下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O2O 模式,即线上选购旅游产品与服务,线下兑现旅游产品与服务的过程。
2 01 3 年被认为是O2O元年,O2O模式一经出现,便成为了一种炙手可热的经营模式,旅游业内人士纷纷意识到O2O模式将是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
但是比起其他行业的O2O,旅游O2O较为慢热,直到2014年的9月份开始,旅游业各代表才开始陆续明确提出旅游O2O的大方向,在战略定位上开始肯定旅游O2O。
2015年,旅游O2O获得里程碑式的发展,迎来旅游O2O元年。
期间,携程、同程、去哪儿、途牛、驴妈妈等在线旅游领军企业,纷纷向线下延伸;万达、海航、中青旅向线上攀爬;穷游、蚂蜂窝、面包旅行、在路上等移动端的积极探索;美团像一匹黑马,突然杀入旅游O2O,而BAT也纷纷布局。
据艾瑞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占整体休闲游市场的比重为10.0%,未来几年会持续上升,预计2017年将达到15.6%。
但同时旅游线下消费体验的本质无法完全线上化,这一特点决定O2O模式依然是旅游行业发展的主流。
不过,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些项目还处于初期阶段,是否获得成功,判断还为时尚早。
2. 旅游O2O发展的行业痛点但旅游O2O不仅是有概念就够的,它更需要的是对每个环节的落实、执行,对消费者价值的全面挖掘和考量。
2024年OTA(在线旅游)市场发展现状Online Travel Agencies(OTA)或在线旅游平台是指通过互联网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企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便捷旅游服务的需求增加,OTA市场正逐渐崛起并迅速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OTA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
1. 市场规模OTA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几年里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OTA市场交易金额达到了1.5万亿美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OTA市场,其旅游交易额约占全球OTA市场总额的30%左右。
欧美地区也是OTA市场的重要发展地区,其中美国市场份额最大。
2. 竞争格局目前,全球OTA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内有多家知名的OTA平台。
其中,、Expedia和是市场份额最大的三家企业。
这些平台通过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优惠的价格和便捷的预定方式吸引着大量消费者。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腾讯旅行、携程旅行等国内互联网巨头也逐渐在OTA市场崭露头角。
3. 发展趋势3.1 移动端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旅游预定。
因此,OTA平台将加大对移动端的投入,在移动端开发更加友好和便捷的应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2 个性化定制服务消费者对旅游体验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对此,OTA平台正在不断开发创新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通过大数据技术,OTA平台能够根据用户的偏好和历史行为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方案,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粘性。
3.3 跨界合作为了拓宽业务范围和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OTA平台与其他行业的企业开始展开跨界合作。
例如,OTA平台与航空公司、酒店集团、景区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出旅游套餐和优惠活动,提升市场竞争力。
3.4 严把服务质量OTA平台作为在线旅游服务的提供者,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用户对平台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因此,OTA平台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包括在产品选择、价格合理性、售后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以获得消费者的好口碑和信任。
2014年在线旅游行业
分析报告
2014年6月
目录
一、长期趋前景:在线旅游空间广阔 (4)
1、中国在线旅游行业产业链 (4)
(1)上游产品供应商 (4)
(2)中游渠道商 (4)
(3)下游网媒营销平台 (5)
(4)用户 (5)
2、在线旅游交易规模高速增长 (6)
3、群雄逐鹿,中国在线旅游呈现BATX+格局 (7)
4、在线旅游行业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10)
二、行业发展趋势 (12)
1、在线度假方兴未艾,高速增长 (12)
(1)在线度假发展快于在线机票和在线酒店预订 (12)
(2)在线度假行业的主要模式和竞争格局 (13)
(3)OTA和传统旅行社均将受益于在线度假行业高增长 (15)
2、移动互联时代,加速向移动端转移 (17)
(1)国内移动旅游服务用户快速提升 (17)
(2)在线旅游企业抢夺移动端入口 (19)
(3)旅游上市公司积极布局移动端 (21)
3、出境游高景气,周边游热度持续提升 (23)
(1)出境游和周边游快速发展,国内游占比下降 (23)
(2)出境游龙头加大线上直销力度 (25)
(3)周边游热度持续提升,门票是主要入口 (28)
4、休闲游和深度体验游是大趋势 (30)
(1)自助游占比高于跟团游,户外旅行方兴未艾 (30)
(2)自助游趋势下,一站式OTA将胜出 (32)
(3)在线户外旅行处于起步阶段,绿野网具有先发优势 (35)
三、投资策略和主要风险 (38)
1、投资策略 (38)
2、主要风险 (39)。
2014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月目录一、概要 (4)1、旅游人次以及收入稳定增长,行业高景气度持续 (4)2、行业高景气度与上市公司单一的盈利模式形成鲜明对照 (4)(1)中国免税业:寡头格局稳健,中免发展潜力巨大 (5)(2)自然景区 (6)(3)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市场空间巨大,集中度较低 (7)(4)餐饮业将继续承压,大众化与品牌化是趋势 (8)(5)经济型酒店竞争加剧,中档酒店成为突破口 (8)(6)旅游服务业:在线旅游高速增长,旅行社业务O2O加速 (9)3、投资策略:首选细分市场龙头以及业绩反转确定公司 (12)4、宏观政策预期以及股价催化剂 (13)5、行业主要风险 (13)二、2014年旅游行业概况:朝阳行业仍处黄金增长期 (13)1、入境游持续低迷 (14)2、国内游:平稳增长将持续 (16)3、出境游:持续高景气度 (17)4、人均旅游消费稳中有升 (18)三、2014年中国旅游行业走势:板块内分化加剧 (19)1、自然景区 (19)2、中国免税子行业:三种免税业态共存,双寡头垄断格局加剧 (24)3、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市场空间巨大,集中度较低 (30)4、餐饮业将继续承压,大众化与品牌化是趋势 (31)5、经济型酒店竞争加剧,中档酒店成为突破口 (34)(1)门店规模继续扩张 (34)(2)入住率,RevPar相对平稳 (35)(3)加盟店比例持续走高 (35)6、旅游服务业:在线旅游高速增长,旅行社业务O2O加速 (38)(1)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强者更强 (39)(2)线上线下融合加速 (39)(3)在线旅游高增长持续 (40)四、重点公司简况 (42)1、中国国旅:免税龙头优势有望进一步强化 (42)2、中青旅:高端景区营运商价值凸显 (44)(1)遨游网:国有旅行社迎接移动互联网的先驱 (44)(2)濮院:打造旅游+商业的综合体 (44)(3)乌镇景区经营情况稳健 (45)3、峨眉山:自然景区子行业反弹最为确定 (45)4、宋城股份:演艺龙头,文化与旅游融合加深 (47)一、概要1、旅游人次以及收入稳定增长,行业高景气度持续朝阳行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2000 年到2012 年,中国旅游收入从4,518.61 亿元增长到2.59 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66%。
2014年在线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6月目录一、在线旅游渗透率:50%或是个坎 (3)1、主要区域在线旅游渗透率 (3)2、美国在线旅游渗透率从50%提升至60%花了7年 (3)3、中国在线旅游渗透率估算:30-35% (5)二、在线旅游的大佬们 (5)1、在线旅游公司总体分布情况 (6)2、大佬们的地盘 (7)(1)OTA领域 (7)(2)旅游社区领域 (8)(3)比价搜索领域 (8)三、产业格局:大榕树下,小草艰难维生 (8)1、强者获利颇丰,弱者艰难维生 (8)2、市值差距,直观明了 (10)3、弯道超车,谈何容易 (10)四、传统企业进军在线旅游,知易行难 (11)1、传统旅游企业,没有诞生过在线旅游大佬 (11)2、旅游企业为什么难以成功 (13)(1)思维的差异 (13)(2)激情和激励水平的差异 (14)(3)资本性质的差异 (14)(4)企业内部协调难易的差异 (15)3、留给旅游企业的机会:从平台思维转向服务思维 (15)五、移动互联时代,行业集中加剧 (16)1、移动互联的新特征:APP孤岛,行业或将更集中 (16)2、并购,或许是永恒的主题 (17)一、在线旅游渗透率:50%或是个坎1、主要区域在线旅游渗透率根据PhoCusWright的统计,2013年美国在线旅游渗透率61%;紧随其后的是欧洲,渗透率首次跃升至50%;亚太区27%,拉美仅21%。
美国在线旅游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除了其经济和科技实力外,开放的国民心态(相比欧洲的保守)、良好的创业和创新环境、优质的在线旅游产品和体验、很好的金融支付环境,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2、美国在线旅游渗透率从50%提升至60%花了7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美国在线旅游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泡沫对美国在线旅游的促进作用有些滞后。
2002年,美国在线旅游渗透率仅14%,2006年跃升至49%。
2006年以后,在线旅游渗透率一直在50-55%之间徘徊,近两年,受移动互联网的带动,2013年渗透率跃升至61%。
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产品格局
智研咨询网讯:
内容提示:尽管智研咨询认为因为机票上游集中度高、度假产品差异化大等特点,我国在线旅游市场供应商直销的比例会逐渐提高,但短期内OTA企业持续不断的价格战仍会对供应商直销形成制约。
智研咨询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181.2亿元(既包括供应商的网络直销的交易额,也包括第三方在线代理商也就是OTA 的网络分销交易额),同比增长27.7%。
尽管未来4-5年市场增速可能会不断下滑,但仍有望保持20%以上的复合年增长率,使得中国成为当下全球在线旅游市场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
从结构上看,我国在线旅游市场的产品格局与成熟市场美国差别不大,都是由机票预订和酒店预订主导,这说明我国在线机票市场和在线酒店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这一点在各自细分市场的在线渗透率上也有所体现。
具体来看,在线机票预订业务趋于成熟,并且在线渗透率已经达到40%左右,未来将保持相对较慢增长。
而受到在线休闲旅游迅速崛起的影响,其重要组成部分酒店和度假业务迎来爆发增长期(酒店交易额份额的下降可能与持续的价格战有关),度假业务在整体在线旅游市场中所占比重逐年升高,目前同比增速在40%以上。
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线旅游的直销和分销情况来看,2008-2010年期间,欧洲在线旅游交易额中OTA的占比在33%-36%左右,而美国OTA的占比则为39%。
换言之,在欧美在线旅游市场,供应商线上直销占比是相对较高的,尤其是在线机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