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室外排水与水泵
- 格式:ppt
- 大小:668.51 KB
- 文档页数:56
建筑设备复习题第一篇建筑给水排水第一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给水水源可分为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两大类。
一般城市应选取地面水源。
2、室外给水系统的组成可分为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和配水工程三部分。
3、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根据城市规划、用户分布及对用水的要求等,有树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
一般城市建设初期采用树状网,市中心地区逐步发展成为环状网。
4、根据排水的来源和性质,排水可分为三类,即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5、自来水的净化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混合与絮凝、沉淀与澄清和过滤消毒三部分。
6、排水系统制式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现在多采用分流制。
7、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
8、目前,最常用的使用最广泛的消毒剂是氯气。
9、对于污水管道,当管径D<700mm时最大井距为(B)A 30B 50C 75D 12010.固定型取水构筑物有(ABC )A 岸边式B 河床式C 斗槽式D 浮船式E 缆车式第二章室内给水系统1、室内给水系统按用途基本上可分为生活给水、生产给水和消防给水三类。
2、按建筑物层数估算室内给水管网所福的最小压力值的规律是l层建筑物管网压力至少为100Kpa, 2层所需最小压力为120 Kpa,2层以上每增加一个楼层压力应附加40 Kpa。
3、设计室内给水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标准、结构、用水要求、用户位置等情况,合理布置。
各种给水系统,按照水平配水干管的敷设位置,可以布置成下行上给式,上行下给式和环状式三种方式。
4、室内给水管道的敷设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及要求,可以分为明装和暗装两种。
5、对比分析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在水质、水量、水压三个方面的要求。
P13页答:生活给水系统要求水质必须严格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质标准;生产给水系统对水压、水量、水质以及安全方面的要求一般根据工艺需要来确定;消防给水系统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必须安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保证足够的水量、水压。
建筑物排水设计规范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排水系统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良好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势聚集、漏水和污水积累,维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环境健康。
因此,建筑物排水设计规范应当得到重视,以确保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一、排水系统的分类和原则(1)屋面排水系统: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使用需求,屋面排水系统可以采用天沟、雨水收集池或檐槽等结构,确保雨水顺利排出,避免屋面渗漏和水侵袭。
(2)地面排水系统:地面排水系统主要包括室内和室外排水系统。
室内排水系统通常由下水道、下水管道和排水设备组成,用于排放污水和废水。
室外排水系统则包括雨水排水沟和雨水收集系统,用于将室外积水顺利排出。
排水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可持续性:排水系统应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和水质要求,具有持久的耐用性和易于维护的特性。
- 安全性:排水系统应具有稳定的排水能力,能够有效地排除污水和废水,避免水浸和污染的风险。
- 效率:排水系统应能够高效地运转,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提高排水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
二、排水设计参数及标准(1)排水系统的设计参数:排水系统设计应考虑以下参数:- 流量: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使用需求,确定合理的设计流量,确保排水系统具有足够的排水能力。
- 坡度:排水管道的坡度应符合一定的标准,以保证排水速度和自洁能力。
- 材料:排水管道和排水设备的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具有耐腐蚀、耐磨损等性能。
(2)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使用需求,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下标准:- 国家建筑标准:建筑物的排水设计应符合国家建筑标准的相关要求,确保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 行业规范: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排水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
- 环境法规: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避免污水和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排水设备和材料选择(1)排水设备选择: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排水设备,包括下水道、下水管道、排水泵等。
给排水设备介绍概述:给排水设备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用于管理建筑物内外的供水和排水系统,确保可靠的供水和高效的排水。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给排水设备及其功能和应用。
一、给水设备:1. 水泵:水泵是一种用于将水从储水池或供水系统送至建筑内部的设备。
它们通常由电动机驱动,通过旋转轴收集水,并利用离心力将水推送到需要的地方。
水泵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足够的水压和流量,以满足建筑物内各个位置的需求。
2. 给水管道:给水管道是将水泵输送的水分配到建筑物各个位置的管道系统。
这些管道通常采用耐用的材料,如钢铁、铜和塑料制成。
它们被设计成能够承受高压和大流量,并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
3. 水箱:水箱是存储供水的容器,可以在供水压力不足或供水中断时提供临时供水。
它们通常位于建筑的顶部或地下室,并连接到给水管道系统。
水箱一般由耐用的材料制成,如钢板或玻璃钢。
二、排水设备:1. 排水管道:排水管道是将建筑物内的废水和污水导向污水处理系统的管道系统。
这些管道通常被设计成具有自洁能力,以降低堵塞的风险,并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
排水管道通常与下水道相连,将废水从建筑物排出。
2. 排水泵:排水泵是一种用于将废水和污水从建筑内部排出的设备。
它们通常由电动机驱动,通过旋转轴将废水抽入泵体,并利用离心力将其推送到下水道或污水处理系统。
排水泵的主要功能是确保建筑物内的废水和污水能够迅速、高效地排出。
3. 排水检查井:排水检查井是用于检查和维修排水系统的重要设施。
它们位于排水管道中的固定位置,提供了用于清理、检查和修复排水管道的方便和安全的访问点。
排水检查井通常由混凝土或预制的塑料组件构成,具有耐腐蚀性和耐用性。
总结:给排水设备在现代建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水泵和给水管道,建筑物内能够得到足够的供水压力和流量;排水管道、排水泵和排水检查井则确保废水和污水能够高效地排除。
这些设备的功能和应用使得建筑物的供水和排水系统能够运行良好,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需求。
水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水泵是建筑给排水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其作用是将水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实现对水流的控制和调节。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水泵的运用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包括提高水的流量和压力、降低建筑物的运行成本、延长设备寿命等。
1.提高水的流量和压力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有时候建筑物的自然高度和水压不能满足实际要求,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水泵来提高水的流量和压力。
水泵可以将水从低处抽出,通过加压将水流送到高处,从而满足建筑物内外水压力的要求。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水的流量,而且还可以让水流更加均匀稳定,避免水压不足或水流太强的问题。
2.降低建筑物的运行成本在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中,水泵的使用可以带来节能降耗的效果。
通过使用高效节能的水泵,可以降低建筑物的电耗量和费用,同时还可以减少系统的维护成本。
此外,如果采用变频调速的水泵,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的噪音和振动,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3.延长设备寿命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长期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水垢、腐蚀等问题,导致设备的寿命大大缩短。
而通过使用水泵,可以将水循环起来,防止水的停滞和积聚,避免出现水垢和腐蚀问题。
这样可以有效地延长建筑物内部设备的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1.消防水泵消防水泵是建筑物常用的一种水泵,其作用是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
消防水泵应该具有稳定的水压和流量,以应对紧急情况。
通常情况下,每栋建筑都应该安装备用消防水泵,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2.给水水泵给水水泵是建筑物内部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地下水或自来水加压并输送到建筑物的水箱或高层。
给水水泵应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同时还需要考虑水箱的容量和高度等因素。
污水水泵主要用于污水系统的输送和处理。
其特点是需要具有良好的自清洗性能、不易堵塞、高效排水和耐腐蚀性能等。
在设计污水水泵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污水的输送距离和高度、配合排水管道的直径和材质等相关因素。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水泵的选型和安装非常重要。
给水建筑給水包括那几部分?生活給水,生产給水,消防給水简述一般给水系统的组成,并绘出直接供水方式和仅设水泵的给水系统示意图。
组成:引入管,水表节点,管道系统,用水设备,附属设备,消防设备,局部水处理设备建筑給水系统所需压力必需能将需要的能量输送到哪些部位?并保证足够的什么?建筑物内最不利点;流出水头室外直埋上水管应在冰冻线以下且不小于多少?給水管道设在寒冷地区不供暖房间内应有什么措施?水箱上用来控制最高水位的是什么?500mm;管道保温;溢流口和溢流管管道小于或等于100mm的镀锌钢管应采用什么样的连接方式?阀门型号为Z944T---1.0的是什么阀门?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焊接,卡箍连接;闸阀給水管道附件是安装在管道及配备上的启闭和调节装置的总称,其非为哪几类?龙头,阀门1.什么是建筑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如何计算?答:建筑给水系统所需的压力,必须能将需要的流量输送到建筑物内最不利点的配水龙头或用水设备处,并保证有足够的流出水头。
可按下式计算:H=H1+H2+H3+H4 H1是建筑给水引入管处至最高、最远配水点的几何高度;H2是管内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之和;H3是水流经水表时所产生的水头损失; H4是最高、最远点所需之流出水头。
2.什么是疏水器,在蒸汽供暖系统中,疏水器的作用是什么?答:疏水器是是分离蒸汽与冷凝水的装置。
阻止蒸汽通过,只允许凝水和不凝气体及时排往凝水管路。
疏水器的作用是自动阻止蒸汽逸漏并迅速地排出用热设备及管道中的凝水,同时能排除系统中积留的空气和其他不凝气体。
1、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原则有哪些?答:满足良好的水力条件,确保供水的可靠性,力求经济合理。
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生产安全。
保证给水管道的正常使用。
便于管道的安装与维修。
26、管道在衔接时应遵循的两个原则。
答:尽量提高下游管段的起点标高,以达到减小下游管段埋深的目的和尽量避免上有管段产生回水现象,防止上游管段产生淤积。
31、在输管网中,采用环状管网时安全供水的保障是什么?答:①环状管网的输水干管不宜少于两条②可以设储水池(箱)或增设第二水源等安全供水措施16、比较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的优缺点。
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一、概述建筑排水系统是指建筑物内部用于排除废水、雨水等的系统。
它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每个部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探讨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帮助读者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二、主要组成部分建筑排水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 排水管道排水管道是建筑排水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用于传输废水、雨水等。
它可以分为主管道和支管道两部分。
主管道是负责接收所有废水和雨水的管道,通常位于建筑物的地下,贯穿所有楼层。
支管道则是与主管道相连的分支管道,将废水和雨水从各个楼层引导到主管道。
2. 排水设备排水设备是建筑排水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收集和排放废水。
常见的排水设备包括马桶、洗手盆、浴缸、厨房水槽等。
这些设备通过排水管道将废水传输到下水道或污水处理系统。
3. 下水道下水道是接收建筑排水系统中所有废水和雨水的系统。
它通常位于建筑物周围的地下,由地下管道和井盖组成。
下水道的作用是将排出的废水和雨水引导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和过滤,保护环境。
4. 水泵水泵是建筑排水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用于提升废水和雨水的流动。
在建筑物的低洼区域,水泵可以将水抽送至高处的排水管道或下水道,防止积水导致建筑物损坏。
5. 排气系统排气系统是建筑排水系统中必备的组成部分,用于排放管道中的空气。
排放空气可以有效地防止管道堵塞、水流不畅等问题。
排气系统通常包括排气管和排气阀,确保管道中的气体能够顺利排除。
6. 水封装置水封装置是一种通过水的高度差来阻止臭气和污水倒流的装置。
它通常安装在排水设备的下方,例如马桶和地漏。
水封装置可以有效地隔绝污水中的恶臭气体,同时防止室外臭气进入室内。
三、建筑排水系统的作用建筑排水系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防止水灾建筑排水系统可以及时排除雨水和废水,避免水灾的发生。
通过合理的排水管道和水泵设备,将积水排放到下水道或污水处理系统,保护建筑物的完整性和居民的安全。
2. 保护室内环境建筑排水系统能够将废水从排水设备中快速、安全地排除,避免污水滞留导致恶臭和细菌繁殖。
建筑设备中室外给水排水工程的系统组成
1. 给水系统:
- 水源:通常为市政供水或地下水。
- 输水管道:包括主供水管道和分配管道,通常使用钢管、铸铁管或塑料管等材料。
- 储水设施:如水塔、水库等,用于储存及调节供水。
- 水泵站:用于提升或增压供水。
- 阀门和管件:用于控制和连接管道、水器等。
2. 排水系统:
- 排水管道:包括主排水管道和分支排水管道,通常使用铸铁管、塑料管等材料。
- 污水处理设施:如污水处理厂等,用于处理污水。
- 排水泵站:用于提升或排放污水。
- 排水井、沉淀池等:用于截留和沉淀污水中的固体颗粒。
- 排气设施:如排气管、排气阀等,用于排除管道内的气体。
3. 相关设施:
- 水表:用于计量供水量。
- 防火设施:如消防栓、消防水池等,用于消防用水。
- 管道支架和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和固定管道。
- 管道绝缘和防腐层:用于保护管道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 监测和控制设备:如压力表、流量计、自动控制阀等,用于监测和控制供水排水的运行状态。
以上是室外给水排水工程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具体的系统组成还会根据实际需求和设计要求而有所差异。
中文词条名: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污水处理·沉淀池英文词条名:6.5.1沉淀池的设计数据宜按表6.5.1的规定取值。
斜管(板)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宜按本规范第6.5.14条的规定取值。
合建式完全混合生物反应池沉淀区的表面水力负荷宜按本规范第6.6.16条的规定取值。
6.5.2沉淀池的超高不应小于0.3M。
6.5.3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宜采用2.0~4.OM。
6.5.4当采用污泥斗排泥时,每个污泥斗均应设单独的闸阀和排泥管。
污泥斗的斜壁与水平面的倾角,方斗宜为60°,圆斗宜为55°。
6.5.5初次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除设机械排泥的宜按4H的污泥量计算外,宜按不大于2D 的污泥量计算。
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宜按不大于2H的污泥量计算,并应有连续排泥措施;生物膜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宜按4H的污泥量计算。
6.5.6排泥管的直径不应小于200MM。
6.5.7当采用静水压力排泥时,初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5M;二次沉淀池的静水头,生物膜法处理后不应小于1.2M,活性污泥法处理池后不应小于0.9M。
6.5.8初次沉淀池的出口堰最大负荷不宜大于2.9L/(S·M);二次沉淀池的出水堰最大负荷不宜大于1.7L/(S·M)。
6.5.9沉淀池应设置浮渣的撇除、输送和处置设施。
6.5.10平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每格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宜小于4,长度与有效水深之比不宜小于8,池长不宜大于60M。
2 宜采用机械排泥,排泥机械的行进速度为0.3~1.2M/MIN。
3 缓冲层高度,非机械排泥时为0.5M,机械排泥时,应根据刮泥板高度确定,且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4 池底纵坡不宜小于0.01。
6.5.11竖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水池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之比不宜大于3。
2 中心管内流速不宜大于30M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