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分享]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区别裸子植物1(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2(种子的胚具有2至多个子叶3(多数为直根系4(根尖顶端多为两层原始细胞5(都是木本,多乔木6(单轴分枝式占优势7(茎端无原套-原体8(次生木质部组成成分比较简单,有管胞,无导管,无典型的木纤维,有木射线,木薄壁组织或有或无9(管胞有大型单列或双列的具缘纹孔,有眉条,有纹孔塞,有交叉纹孔场(松柏类)10(木射线仅由薄壁组织细胞组成,或含有射线管胞11(茎中常有树脂道12(韧皮部一般无筛管和伴细胞,有筛细胞和蛋白质细胞,韧皮薄壁组织常聚集成群,很少有韧皮纤维13(维管束为无限维管束14(形成层细胞比较长,平均长度约为3.6毫米15(形成层不表现出叠生层次16(营养叶的形态构造比较简单,多为针形和鳞片形,构造上多具旱生叶的特征17(叶通常无叶鞘和托叶18(有孢子叶球,而无真正的花19(孢子叶球的孢子叶呈螺旋状排列 20(主要是风媒传粉,传粉时有传粉滴21(花粉管是用于吸收珠心的养料或输送精子,有些种类的精子具鞭毛(如苏铁)。
传粉和受精的间隔时间长22(配子体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雌配子体永远被包裹在胚珠里23(雄配子体比较复杂,多样化,有原叶细胞 24(雌配子体都起源于一个单倍体的大孢子 25(雌配子体的最初发育阶段的游离核数目很多,时间长。
产生颈卵器26(胚胎开始发生时有游离核时期 27(无双受精作用,受精时有新细胞质形成28(胚乳就是雌配子体(母本的),很发达,受精作用前就存在,是单倍体29(胚珠具有一层珠被30(大多数种子内有强烈的多胚现象 31(不形成果实被子植物1(种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之内 2(种子的胚具有1或2个子叶3(直根系和须根系均有4(根尖顶端多为3层原始细胞5(有草本也有木本6(主要是合轴分枝式和假二叉分枝式 7(茎端具原套-原体8(次生木质部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有导管、管胞、木射线、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9(有细小而多的具缘纹孔,无眉条,无纹孔塞,无交叉纹孔场10(木射线仅由薄壁组织细胞组成11(茎中通常无树脂道12(韧皮部通常有筛管和伴细胞,韧皮薄壁组织分布多样化,常有韧皮纤维13(无限维管束与有限维管束均有14(形成层细胞比较短,平均长度约为0.6毫米 15(有叠生形成层和非叠生形成层两种类型 16(营养叶的形态多种多样,构造复杂,旱生、水生和中生叶的类型均有17(叶通常有叶鞘或托叶18(具有真正的花19(花的各组成成分多呈轮状排列20(有风媒、水媒、虫媒和鸟媒传粉,传粉时无传粉滴 21(花粉管是用于输送精子,精子不具鞭毛,传粉和受精的间隔时间短22(配子体更退化,只有几个细胞,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23(雄配子体比较简单,一致,无原叶细胞 24(雌配子体的起源有单孢型、双孢型、四孢型 25(雌配子体的最初发育阶段的游离核数目少时间短,不产生颈卵器26(胚胎开始发生时无游离核时期 27(双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所特有。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基本区别
植物界大约有50万种植物,其中种子植物有近25万种。
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
这两类植物在植物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对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形态结构上的区别,教材中的描述比较简单,这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那么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形态结构上到底有哪些基本区别呢?为方便读者现列表如下:
3 / 3
,很发达,胚乳较发达,是双受精作用后产生的,
父母本双方特性,是3倍体或3倍
体以上
3 / 3
以上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形态结构上的基本区别,也是它们的典型特征。
据此可以将二者区别开。
由此也可以看出裸子植物是原始的,被子植物是进化的。
改编自《生物学通报》,1989年第3期
3 / 3。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藻类植物是植物界中四大不同类型的植物,它们在形态、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下面将对这四类植物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比较。
一、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指植物的种子裸露在雌蕊(子房包围的生殖器官)外面,不包裹在果实内部。
裸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的一大类,主要包括松树、杉树、银杏等。
裸子植物在进化上比被子植物更为原始,它们通常具有木质茎和复叶,根系发达。
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指植物的种子包裹在果实内部,成熟后可以散发出各种各样的香味。
被子植物占据了植物界中绝大部分的种类,包括了花草、果树等。
被子植物在进化上比裸子植物更为先进,它们具有花朵、果实和不同类型的叶片。
三、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一类古老的植物,其具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部分特征,但与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蕨类植物的生殖器官通常是孢子囊或孢子囊裙,它们不具有真正的种子,繁殖方式也不同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四、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是一类原始的植物,其生活在水中或其附近的湿润环境中。
藻类植物通常具有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体型,不具有真正的根、茎和叶。
藻类植物在植物界中的分类位置较为特殊,它们和其他三类植物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藻类植物是植物界中四大不同类型的植物,它们在形态、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了解这些植物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植物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藻类植物是植物界中四大不同类型的植物。
它们在形态、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四类植物进行更详细的介绍和比较,以更好地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功能。
一、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植物界中较为古老的一类植物。
它的名字来源于其种子裸露在雌蕊(子房包围的生殖器官)外面,不包裹在果实内部。
裸子植物在生物进化上比被子植物更为原始,在地球上已存在了几亿年的时间。
裸子植物主要包括松树、杉树、银杏等,它们具有木质茎和复叶,根系发达。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裸子植物1.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2.种子的胚具有2至多个子叶3.多数为直根系4.根尖顶端多为两层原始细胞5.都是木本,多乔木6.单轴分枝式占优势7.茎端无原套-原体8.次生木质部组成成分比较简单,有管胞,无导管,无典型的木纤维,有木射线,木薄壁组织或有或无9.管胞有大型单列或双列的具缘纹孔,有眉条,有纹孔塞,有交叉纹孔场(松柏类)10.木射线仅由薄壁组织细胞组成,或含有射线管胞11.茎中常有树脂道12.韧皮部一般无筛管和伴细胞,有筛细胞和蛋白质细胞,韧皮薄壁组织常聚集成群,很少有韧皮纤维13.维管束为无限维管束14.形成层细胞比较长,平均长度约为3.6毫米15.形成层不表现出叠生层次16.营养叶的形态构造比较简单,多为针形和鳞片形,构造上多具旱生叶的特征17.叶通常无叶鞘和托叶18.有孢子叶球,而无真正的花19.孢子叶球的孢子叶呈螺旋状排列20.主要是风媒传粉,传粉时有传粉滴21.花粉管是用于吸收珠心的养料或输送精子,有些种类的精子具鞭毛(如苏铁)。
传粉和受精的间隔时间长22.配子体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雌配子体永远被包裹在胚珠里23.雄配子体比较复杂,多样化,有原叶细胞24.雌配子体都起源于一个单倍体的大孢子25.雌配子体的最初发育阶段的游离核数目很多,时间长。
产生颈卵器26.胚胎开始发生时有游离核时期27.无双受精作用,受精时有新细胞质形成28.胚乳就是雌配子体(母本的),很发达,受精作用前就存在,是单倍体29.胚珠具有一层珠被30.大多数种子内有强烈的多胚现象31.不形成果实被子植物1.种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之内2.种子的胚具有1或2个子叶3.直根系和须根系均有4.根尖顶端多为3层原始细胞5.有草本也有木本6.主要是合轴分枝式和假二叉分枝式7.茎端具原套-原体8.次生木质部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有导管、管胞、木射线、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9.有细小而多的具缘纹孔,无眉条,无纹孔塞,无交叉纹孔场10.木射线仅由薄壁组织细胞组成11.茎中通常无树脂道12.韧皮部通常有筛管和伴细胞,韧皮薄壁组织分布多样化,常有韧皮纤维13.无限维管束与有限维管束均有14.形成层细胞比较短,平均长度约为0.6毫米15.有叠生形成层和非叠生形成层两种类型16.营养叶的形态多种多样,构造复杂,旱生、水生和中生叶的类型均有17.叶通常有叶鞘或托叶18.具有真正的花19.花的各组成成分多呈轮状排列20.有风媒、水媒、虫媒和鸟媒传粉,传粉时无传粉滴21.花粉管是用于输送精子,精子不具鞭毛,传粉和受精的间隔时间短22.配子体更退化,只有几个细胞,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23.雄配子体比较简单,一致,无原叶细胞24.雌配子体的起源有单孢型、双孢型、四孢型25.雌配子体的最初发育阶段的游离核数目少时间短,不产生颈卵器26.胚胎开始发生时无游离核时期27.双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所特有。
关于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在哪些方面更加完善的讨论作者:杨继敏摘要:在所有种子植物中还可以再分为两类,即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这两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都具有种子这一构造,但这两类植物又有许多重要区别。
最初的裸子植物出现在古生代,在中生代它们是遍布各大陆的主要植物。
但到了白垩纪晚期,被子植物就占据了世界上植物界的大部分。
自新生代以来,被子植物就在地球上占有绝对优势。
本文将对被子植物相对于裸子植物占有优势的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结构、功能、营养器官、生殖器官正文简单说来,顾名思义,裸子植物是指种子植物中,植物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从而裸露在外的植物;而被子植物则是指种子植物中,种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之内的植物。
但若要对两者进行清楚完善的认识,还是要从生物学的角度对两者的细微方面进行学术性分析。
以下内容将分为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两个部分进行论述。
末尾将进行综述。
一、营养器官(1)根裸子植物多数为直根系,根尖顶端多为两层原始细胞;而被子植物直根系和须根系均有,且根尖顶端多为三层原始细胞。
直根系的特点是主根明显,从主根上生出侧根,主次分明。
从外观上看,主根发育强盛,在粗度与长度方面极易与侧根区别,而侧根的发育就相对较弱。
须根系由许多粗细详尽的不定根(由胚轴和下部的境界所产生的根)组成。
在根系中不能明显地区分出主根。
须根系的特点是种子萌发时所发生的主根很早退化,而由茎基部长出丛生须状的根,这些根不是来自老根,而是来自茎的基部,是后来产生的,称为不定根(adventitious roots)。
不定根的数量非常惊人,如一株成熟的黑麦草有1500万条根及根的分支,根总长度达到644km,根表面积有一个排球场大,还有0.57立方米的土壤。
从这一点上看,被子植物能更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更容易在恶劣的环境中存活下来。
例如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就属于须根系。
而且被子植物的根尖顶端比裸子植物的根尖顶端多一层原始细胞,能更有效的保护被子植物的根尖。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是两大类主要的植物分支,它们有着一些明显的特征区别。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一、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裸子植物是指种子裸露在雄蕊或雌蕊上,没有被子包裹的植物。
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如下:1. 种子裸露:裸子植物的种子没有被子保护,裸露在雄蕊或雌蕊上。
这使得裸子植物的种子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2. 枝叶特征:裸子植物的枝叶一般为大型、平坦、具有肉质质地,通常为长条状。
这种枝叶的特征使得裸子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干燥、寒冷等恶劣环境。
3. 木质茎干:裸子植物的茎干一般为木质,坚硬耐用。
这种特征使得裸子植物能够长时间生存,并且能够抵抗外界环境的侵害。
4. 花序特征:裸子植物的花序一般为穗状或圆锥状,花序上的花朵排列规律,形状美观。
这种花序特征使得裸子植物的花朵更容易被传粉者发现,并且有利于花粉的传播。
5. 生长环境:裸子植物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北半球。
裸子植物能够适应较为恶劣的环境,如高寒地区、沙漠等。
二、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被子植物是指种子被子包裹在子房中的植物。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如下:1. 种子包裹:被子植物的种子被子房包裹,形成果实。
这种特征有利于保护种子,提高种子的存活率。
2. 叶片特征:被子植物的叶片形态多样,大小不一。
叶片的形状、质地、颜色等特征因植物种类而异。
3. 茎干特征:被子植物的茎干一般为绿色,柔软而有韧性。
这种茎干特征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支撑。
4. 花特征:被子植物的花朵形态多样,大小不一。
花朵的颜色、形状、香味等特征因植物种类而异。
5. 生长环境:被子植物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球各地。
被子植物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包括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
总结起来,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种子裸露、枝叶特征、茎干特征、花序特征和生长环境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裸子植物适应于干燥、寒冷等恶劣环境,而被子植物分布广泛且能适应各种环境。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区别产生种子的植物被称为种子植物。
分为两类: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裸子植物。
我们来看看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
1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有什么区别: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区别 1 1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区别 1 1通常被称为开花植物,因为它们会开花。
它是植物界中最大的植物群,约占地球上所有植物物种的 80%。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区别 1 1一词源自两个希腊词:angeion,意思是“血管”,也是“种子”。
顾名思义,它们的种子在称为子房的保护性外层内发育,在受精后发育成果实。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区别 1 1也称为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区别 1 1或木兰植物。
是生殖结构把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区分了1/1。
花有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作为雄性结构或雄性生殖器官。
它有心皮,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作为雌性结构或雌性生殖器官。
根据种子类型,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可以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大类。
萌发后有两片亚叶或种子叶的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1 1的区别称为双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萌发后有一片子叶或种子叶的称为单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通常被称为不开花植物,因为它们不开花。
它们通常在旱生或干燥条件下生长,并且是第一批有种子的植物。
裸子植物一词源自两个希腊词:gymnos,意思是“裸体”或“种子”。
顾名思义,它们的种子是裸露的或没有外层,因为它们在鳞片和叶子的表面发育,不像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区别 11那样包含在子房内。
因此,种子向空气开放并通过授粉直接受精。
典型的裸子植物有雄球果和雌球果。
雄性球果有产生花粉粒的小孢子叶。
雌球果有大孢子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单倍体大孢子。
一个大孢子分裂形成雌配子体。
当花粉粒落在雌性球果上时,传粉就发生了。
裸子植物分为四个部分:针叶树:是裸子植物的最大分支。
它们的种子以球果或浆果状结构存在,如松树、杉树、杜松、柏树、红杉等。
苏铁植物门:该门的裸子植物看起来像蕨类植物,除了它们有种子。
裸子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裸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的一大类,与被子植物相对立。
裸子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在雄蕊内,没有被子包裹。
这是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裸子植物的种子通常由一个种子壳保护,种子壳可以是坚硬的或肉质的。
裸子植物的种子形状和大小各异,例如松树的种子是扁平的,而银杏的种子则是圆球状的。
裸子植物的根、茎和叶的形态也有其特点。
裸子植物的根系一般发达,可以分为主根和侧根。
根系可以深入土壤,吸收水分和养分。
茎的形态各异,有的直立,有的匍匐,有的带有刺或毛发。
裸子植物的叶子多为针状或鳞片状,这种形态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环境。
裸子植物的叶子一般长久不凋落,可以持续进行光合作用。
裸子植物的花朵也有其独特之处。
裸子植物的花朵一般较小,通常没有花瓣,只有雄蕊和雌蕊。
雄蕊是产生花粉的部分,雌蕊是产生胚珠的部分。
裸子植物的雄蕊和雌蕊可以分开生长在不同的花序上,也可以生长在同一个花序上。
裸子植物的花朵通常没有花瓣的保护,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但裸子植物通过其他的适应性特征来保证生殖的成功。
裸子植物还有一些其他的形态特征。
例如,裸子植物的木质部分通常较为发达,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输送水分和养分。
裸子植物的生长速度较慢,寿命较长,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裸子植物的繁殖方式多样,既可以通过有性繁殖,也可以通过无性繁殖。
裸子植物在植物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
裸子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包括种子裸露、根、茎和叶的形态特点、花朵的结构以及其他的一些特征。
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使其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保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裸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着积极的作用。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区别
1、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在于裸子植物的表面是裸露的,没有
果皮的,如银杉、水杉等;而被子植物则是被果皮包裹的,如我们常吃的
苹果、桃子等。
裸子植物的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子,不形成果实;被
子植物种子的胚有一个或两个子叶,形成果实。
2、裸子植物:生活中常见的裸子植物有松树、柏树、银杏树等,它
们属于高大的乔木,也有一些是灌木。
在中国分布也比较广泛,也可以做
成盆景放在家里。
至于这种植物的特点是种子在外皮被覆盖时不结果,处
于暴露状态,也不能形成果实0
3、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分为两类,分别是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
物纲,是植物界最大和最先进的一门。
有真正的花是被子植物的独特特征,所以它也被称为开花植物。
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开花植物大多是被子植物,如谷物、豆类、块茎、水果和蔬菜等。
裸子植物
1.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2.种子的胚具有2至多个子叶
3.多数为直根系
4.根尖顶端多为两层原始细胞
5.都是木本,多乔木
6.单轴分枝式占优势
7.茎端无原套-原体
8.次生木质部组成成分比较简单,有管胞,无导管,无典型的木纤维,有木射线,木薄壁组织或有或无
9.管胞有大型单列或双列的具缘纹孔,有眉条,有纹孔塞,有交叉纹孔场(松柏类)
10.木射线仅由薄壁组织细胞组成,或含有射线管胞
11.茎中常有树脂道
12.韧皮部一般无筛管和伴细胞,有筛细胞和蛋白质细胞,韧皮薄壁组织常聚集成群,很少有韧皮纤维
13.维管束为无限维管束
14.形成层细胞比较长,平均长度约为3.6毫米
15.形成层不表现出叠生层次
16.营养叶的形态构造比较简单,多为针形和鳞片形,构造上多具旱生叶的特征
17.叶通常无叶鞘和托叶
18.有孢子叶球,而无真正的花
19.孢子叶球的孢子叶呈螺旋状排列
20.主要是风媒传粉,传粉时有传粉滴
21.花粉管是用于吸收珠心的养料或输送精子,有些种类的精子具鞭毛(如苏铁)。
传粉和受精的间隔时间长
22.配子体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雌配子体永远被包裹在胚珠里
23.雄配子体比较复杂,多样化,有原叶细胞
24.雌配子体都起源于一个单倍体的大孢子
25.雌配子体的最初发育阶段的游离核数目很多,时间长。
产生颈卵器
26.胚胎开始发生时有游离核时期
27.无双受精作用,受精时有新细胞质形成
28.胚乳就是雌配子体(母本的),很发达,受精作用前就存在,是单倍体
29.胚珠具有一层珠被
30.大多数种子内有强烈的多胚现象
31.不形成果实
被子植物
1.种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之内
2.种子的胚具有1或2个子叶
3.直根系和须根系均有
4.根尖顶端多为3层原始细胞
5.有草本也有木本
6.主要是合轴分枝式和假二叉分枝式
7.茎端具原套-原体
8.次生木质部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有导管、管胞、木射线、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
9.有细小而多的具缘纹孔,无眉条,无纹孔塞,无交叉纹孔场
10.木射线仅由薄壁组织细胞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