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燃料及燃烧计算
- 格式:pdf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41
第二章燃料与燃烧计算一、名词解释1、发热量:单位质量的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2、高位发热量:1kg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包括燃料燃烧时所生成的水蒸气的汽化潜热。
3、低位发热量:高位发热量中扣除全部水蒸气的汽化潜热后的发热量。
4、标准煤:规定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 =29308kJ/kg的煤。
6、煤的挥发分:失去水分的干燥煤样置于隔绝空气的环境下加热至一定温度时,煤中的有机物分解而析出的气态物质的百分数含量。
7、油的闪点: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与明火接触发生短暂的闪光时对应的油温。
8、完全燃烧:燃烧产物中不再含有可燃物的燃烧。
9、不完全燃烧:指燃料的燃烧产物中还含有某些可燃物质的燃烧。
10、理论空气量:1kg收到基燃料完全燃烧,而又无过剩氧存在时所需的空气量。
11、过量空气系数: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比值。
12、理论烟气量:供给燃料以理论空气量,燃料达到完全燃烧,烟气中只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蒸气及氮气四中气体时烟气所具有的体积13、烟气焓:1kg固体、液体燃料或标准状态下1m³气体燃料燃烧生成的烟气在等压下从0℃加热到某一温度所需的热量。
二、填空1、煤的元素分析法测定煤的组成成分有碳、氢、氧、氮、硫、灰分、水分,其中碳、氢、硫是可燃成分,硫是有害成分。
2、煤的工业分析成分有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
3、表征灰的熔融特性的四个特征温度为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半球温度和流动温度。
4、煤的炭化程度越深,其挥发分含量越少,着火温度越高,点火与燃烧就越困难。
5、煤的成分分析基准常用的有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
6、理论水蒸气体积,包括燃料中氢完全燃烧生成的水蒸气、燃料中水分受热蒸发形成的水蒸气、理论空气量带入的水蒸气三部分。
0带进烟气中的水蒸气体积为V k0 m3/kg。
7、随同理论空气量Vk8、烟气成分一般用烟气中某种气体的所占干烟气总体积的体积百分数含量来表示。
第三章 燃料及燃烧过程3-2 燃料燃烧计算一、燃料燃烧计算的内容及目的(一)计算内容:①空气需要量 ②烟气生成量 ③烟气成分 ④燃烧温度 (二)目的: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计算,以便正确地进行窑炉的设计和对运行中的窑炉进行正确的调节。
二、燃烧计算的基本概念 (一)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1、完全燃烧:燃料中可燃成分与完全化合,生成不可再燃烧的产物。
2、不完全燃烧:化学不完全燃烧:产物存在气态可燃物。
物理不完全燃烧:产物中存在固态可燃物。
(二)过剩空气系数 1、过剩空气系数的概念а=V a /V 0a2、影响过剩空气系数的因素:1)燃料种类:气、液、固体燃料,а值不同; 2)燃料加工状态:煤的细度、燃油的雾化粘度。
3)燃烧设备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3、火焰的气氛:①氧化焰:а>1,燃烧产物中有过剩氧气。
②中性焰:а=1③还原焰:а<1,燃烧产物中含还原性气体(CO 、H 2)三、空气需要量、烟气生成量及烟气成分、密度的计算(一)固体、液体燃料:基准:计算时,一般以1kg 或100kg 燃料为基准,求其燃烧时空气需要量、烟气生成量。
方法:按燃烧反映方程式,算得氧气需要量及燃烧产量,然后相加,即可得空气需要量与烟气生成量。
1、理论空气量计算: 1)理论需氧量: V 0O2=12ar C +4ar H +32ar S -32ar O(Nm 3/kgr)2)理论空气量:V 0a =1004.22(12ar C +4ar H +32ar S -32ar O )21100=0.089C ar +0.267H ar +0.033(S ar -O ar ) (Nm 3/kgr)2、实际空气量计算: V a =а×V o a3、理论烟气生成量的计算:V 0L =V CO2+V H2O +V SO2+V N2=1004.22 (12ar C +2ar H +18ar M +32ar S +28arN )×V o a +0.79V o a =0.01865C ar +0.112H ar +0.01243M ar +0.0068S ar +0.008N ar +0.79V o a4、实际烟气生成量的计算: 1)а>1时,V L = V 0L +(а-1)×V o a2)а<1时,在工程上进上近似认为其燃烧产物中只含有CO 一种可燃气体。
第二章 燃料及燃料燃烧计算第一节 燃料的成分及其主要特性一、煤的成分及分析基准元素分析测出煤的有机物由碳(C )、氢(H )、氧(O )、氮(N )、硫(S )五种元素组成。
工业分析测出煤的组成成分为水分(M )、挥发分(V )、固定碳(FC )和灰分(A )。
(一)煤的组成成分及其性质煤由碳(C )、氢(H )、氧(O )、氮(N )、硫(S )五种元素成分及灰分(A )、水分(M )组成。
煤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通常以它们各自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表示。
1、碳(C )碳是煤中主要可燃元素,其含量约占20%~70%(指收到基,下同)。
1kg 碳完全燃烧约放出32866kJ 的热量。
碳是煤的发热量的主要来源。
煤中碳的一部分与氢、氧、硫等结合成有机物,在受热时会从煤中析出成为挥发分;另一部分则呈单质称为固定碳。
煤的地质年代越长,碳化程度越深,含碳量就越高,固定碳的含量相应也越多。
固定碳不易着火,燃烧缓慢。
因此,含碳量越高的煤,着火及燃烧越困难。
2、氢(H )煤中氢元素含量不多,约为2%~6%,且多以碳氢化合物状态存在,但氢却是煤中发热量最高的可燃元素。
氢的含量愈高,煤就愈易着火和燃尽。
3、氧(O )和氮(N )氧和氮都是煤中的不可燃元素。
氧与碳、氢化合将使煤中的可燃碳和可燃氢含量减少,降低了煤的发热量;氮则是有害元素,煤在高温下燃烧时,其所含氮的一部分将与氧化合而生成X NO ,造成大气污染。
4、硫(S )煤中硫的含量一般不超过2%,但个别煤种高达8%~10%。
硫在煤中以三种形式存在,即有机硫(与C 、H 、O 等元素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黄铁矿(2FeS )和硫酸盐硫(如4CaSO 、4MgSO 、4FeSO 等)。
硫的危害:硫的燃烧产物是2SO ,其一部分将进一步氧化成为3SO 。
3SO 与烟气中的水蒸汽结合成硫酸蒸汽,当其在低温受热面上凝结时,将对金属受热面造成强烈腐蚀;烟气中的3SO 在一定条件下还可造成过热器、再热器烟气侧的高温腐蚀。
第二章燃料的燃烧计算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燃料燃烧时所需空气量及烟气生成量烟气分析燃烧设备的热平衡计算中的简化微量的稀有气体所有气体都作为理想气体不考虑烟气的热分解和灰质的热分解产物略去空气中和CO2第一节燃料燃烧所需空气量计算一、燃料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理论空气量即根据化学反应式计算出来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空气量。
Nm3干空气/kg燃料,Nm3干空气/Nm3燃料,V0液体燃料与固体燃料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气体燃料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二、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需要量空气系数实际空气需要量第二节完全燃烧时烟气的计算一、液体燃料与固体燃料烟气的计算理论烟气量的计算实际烟气量的计算烟气焓的计算燃料理论燃烧温度二、气体燃料烟气的计算理论烟气量的计算实际烟气量的计算第三节不完全燃烧时烟气量的计算一、液体燃料与固体燃料二、气体燃料三、燃料不完全燃烧烟气量与完全燃烧烟气量的关系第四节烟气分析计算一、成分的检验方法二、空气系数的检测计算三、燃料不完全燃烧损失计算四、奥氏烟气分析器第五节燃烧设备的热平衡第三章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机理和化学反应速度及其影响因素的一门学科一·基本概念单相系统与单相反应:在一个系统内各个组成都是同一物态,则称此系统为单相系统。
在此系统内进行的化学反应,则称单相反应。
多相系统与多相反应:在一个系统内各个组成不属同一物态,则称此系统为多相系统。
在多相系统内进行的化学反应,则称多相反应。
分子反应:单分子反应------化学反应时只有一个分子参与反应,I2=2I双分子反应------反应时有两个不同种类或相同种类的分子同时碰撞而发生的反应,CO2+H2 CO+H2O三分子反应------反应时有三个不同种类或相同种类的分子同时碰撞而发生的反应,2CO+O2=CO2简单反应与复杂反应:一个反应是由若干个单分子或双分子间或三分子反应相继实现,成为复杂反应;而组成复杂反应的各基本反应则称之为简单反应或基元反映级反应:一级反应、二级反应、三级反应,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的几次方成比例就是几级反应,或反应级数是几就是几级反应浓度:摩尔浓度、千克浓度、分子浓度、相对浓度等。
是燃料的主
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
一、
挥发分析
残留IT(IT(变形温度变形温度变形温度) ST ) ST ) ST((软化温度软化温度)
)HT HT ((半球温度半球温度))FT FT((流动温度流动温度))
kJ/kg。
干燥无灰基
分等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分等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南京理工大学
第二章燃料与燃烧计算
时的纯水密度之比值为20τ
当油气
第二章燃料与燃烧计算
不完全燃烧方程式
燃料特性系数
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南京理工大学
第二章燃料与燃烧计算
完全燃烧
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
理论烟气量以
上次课回顾
上次课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