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燃烧及热平衡计算参考
- 格式:docx
- 大小:154.31 KB
- 文档页数:9
专题16 热平衡方程一、热平衡方程1.对于一个与外界没有热交换的系统,一个物体放热,另一个物体吸热,且Q吸= Q放当物体温度相同时,热交换停止。
据此我们可以列出热平衡方程。
(1)高温物体放热公式:Q放=c1m1(t01-t)(2)低温物体吸热公式:Q吸=c2m2(t-t02)2.热平衡方程思想拓展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混合达到热平衡时,高温物体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
这时Q放=c1m1(t01-t),Q吸=c2m2(t-t02)。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等于另外物体吸收的热量。
这时Q放=qm1,或者Q放=qV,Q吸=cm2(t-t0)。
电热器通电流放出的热量等于另外物体吸收的热量,这时Q放=I2Rt(焦耳定律公式),Q吸=cm(t-t0)。
利用热平衡方程可以求解很多问题,有时结合比例式,解题更简单。
3.比热容(1)定义:我们把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所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符号:c。
(2)公式:Q cm t =⋅∆(3)常用单位:焦耳/(千克·℃)(4)符号:J/(kg ·℃)(5)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6)同种物质来讲,比热容是一个确定的数值(相等的),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对不同物质来讲,比热容一般是不相同的。
(7)记住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等。
4.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1)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公式为:Q放=mq。
(2)气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公式也可为:Q放=qV。
推导过程如下:说明:①中的公式对固体、液体、气体、均适用。
热平衡计算附表(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附表:热平衡计算(1#窑)计算基准:基准温度 0℃基准质量 1小时进入系统的物料进窑到出窑时间为18h热平衡示意图如下:热平衡框图热收入:热支出:制品带入显热:Q1 产品带出显热:Q3棚板、立柱带入显热:Q2 棚板、立柱带出显热:Q4燃料带入的化学显热:Qf 窑顶、窑墙散热:Q5助燃空气带入显热:Qa 窑车积蓄和散失之热:Q6从预热带不严密处漏入空气带入显热:Qb 物化反应耗热:Q7气幕带入显热:Qo /其他热损失:Q8Q a +Qb=Qo1. 热收入项目1.1 制品带入显热Q1每小时入窑湿制品质量G0=28.3 Kg/件×12.77件/车×4.2车/时8.4100100/(1-0.01) =1611㎏/h(1%体进窑水分)入窑制品温度t1=40℃,此时制品的比热C1=0.92 kJ/(㎏•℃)则:Q1= G×C1×t1=1611㎏/h×0.92 kJ/(㎏•℃)×40℃=59284.8(kJ/h)1.2 棚板、立柱带入显热Q2每小时入窑棚板、立柱质量Gb=300×4.2=1260 kg/h(每辆窑车的火道支柱,横梁,支柱,硅板以及棚板共重约300 kg)入窑棚板、立柱温度t1=40℃,则此时棚板、立柱的比热C1=0.851 kJ/(kg•℃)则:Q 2=Gb×C2×t2=1260 kg/h×0.851 kJ/(kg•℃)×40℃= 42890.4(kJ/h)1.3 燃料带入的化学显热QfQd=36000 kJ/ Nm3(天然气热值)入窑天然气温度:tf =20℃,此时天然气平均比热cf=1.56 kJ/(Nm3·℃)设每小时消耗的燃料量为Xm3/h则:Qf =x(Qd+cf×tf)=x(36000+1.56×20)=36031.2 x (kJ/h)1.4 助燃空气带入显热Qa全部助燃空气作为一次空气与燃气配比,燃料燃烧所需实际空气量求得:Va=8.568x Nm3/ Nm3助燃空气温度 ta =20℃,此时空气平均比热ca=1.30 kJ/(Nm3·℃)则:Q a = Va×ca×ta=8.568x×1.30×20=222.768x (kJ/h)1.5 从预热带不严密处漏入空气带入显热Qb取预热带烟气中的空气过剩系数ag=2.5,已求单位体积理论空气量Va0=8.16 Nm3/ Nm3烧成带燃料燃烧时空气过剩系数af=1.05。
第三章 燃料及燃烧过程3-2 燃料燃烧计算一、燃料燃烧计算的内容及目的(一)计算内容:①空气需要量 ②烟气生成量 ③烟气成分 ④燃烧温度 (二)目的: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计算,以便正确地进行窑炉的设计和对运行中的窑炉进行正确的调节。
二、燃烧计算的基本概念 (一)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1、完全燃烧:燃料中可燃成分与完全化合,生成不可再燃烧的产物。
2、不完全燃烧:化学不完全燃烧:产物存在气态可燃物。
物理不完全燃烧:产物中存在固态可燃物。
(二)过剩空气系数 1、过剩空气系数的概念а=V a /V 0a2、影响过剩空气系数的因素:1)燃料种类:气、液、固体燃料,а值不同; 2)燃料加工状态:煤的细度、燃油的雾化粘度。
3)燃烧设备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3、火焰的气氛:①氧化焰:а>1,燃烧产物中有过剩氧气。
②中性焰:а=1③还原焰:а<1,燃烧产物中含还原性气体(CO 、H 2)三、空气需要量、烟气生成量及烟气成分、密度的计算(一)固体、液体燃料:基准:计算时,一般以1kg 或100kg 燃料为基准,求其燃烧时空气需要量、烟气生成量。
方法:按燃烧反映方程式,算得氧气需要量及燃烧产量,然后相加,即可得空气需要量与烟气生成量。
1、理论空气量计算: 1)理论需氧量: V 0O2=12ar C +4ar H +32ar S -32ar O(Nm 3/kgr)2)理论空气量:V 0a =1004.22(12ar C +4ar H +32ar S -32ar O )21100=0.089C ar +0.267H ar +0.033(S ar -O ar ) (Nm 3/kgr)2、实际空气量计算: V a =а×V o a3、理论烟气生成量的计算:V 0L =V CO2+V H2O +V SO2+V N2=1004.22 (12ar C +2ar H +18ar M +32ar S +28arN )×V o a +0.79V o a =0.01865C ar +0.112H ar +0.01243M ar +0.0068S ar +0.008N ar +0.79V o a4、实际烟气生成量的计算: 1)а>1时,V L = V 0L +(а-1)×V o a2)а<1时,在工程上进上近似认为其燃烧产物中只含有CO 一种可燃气体。
燃料燃烧及热平衡计算参考L n 湿=(1+0.00124×18.9)×4.35=4.452 Nm 3/Nm 3 2、天然气燃烧产物生成量 (1)燃烧产物中单一成分生成量CO)H 2C CH (CO 0.01V 6242CO 2+++⨯=’(3.4)2O V 0.21(=⨯′0n-1)L(3.5) 22n N V (N 79L )0.01=+⨯′(3.6))L 0.124g H H 3C (2CH 0.01V n 干O H 2624O H 22+++⨯=(3.7)式中CO 、CH 4 、 C 2H 6 、 H 2 ——每100Nm 3湿气体燃料中各成分的体积含量。
则0.475)5222(100.01V 2CO =+⨯++⨯= Nm 3/Nm 34.4131)(1.050.21V 2O ⨯-⨯==0.046 Nm 3/Nm 3 01.0)35.47910(V 2N ⨯⨯+==3.54 Nm 3/Nm 34.35)18.90.124465322(20.01V O H 2⨯⨯++⨯+⨯⨯==1.152 Nm 3/Nm 3(2)燃烧产物总生成量实际燃烧产物量V n = V CO2+V O2+V N2+V H2O Nm 3/Nm 3(3.8)则V n =0.47+0.046+3.54+1.152=5.208 Nm 3/Nm 3 理论燃烧产物量V 0=V n -(n -1)L O(3.9)V 0=5.208-(1.05-1)×4.143=5.0 Nm 3/Nm 3(3) 燃料燃烧产物成分[2]%100V V CO nCO 22⨯=(3.10) %100V V O nO 22⨯=(3.11)%100V V N nN 22⨯=(3.12)100%V V O H nO H 22⨯=(3.13) 则9%%1005.2080.47CO 2=⨯=0.8%%1005.2080.046O 2=⨯=68%%1005.2083.54N 2=⨯=22.2%100%5.2081.152O H 2=⨯= 3.1.3 天然气燃烧产物密度的计算[3] 已知天然气燃烧产物的成分,则:ρ烟=10022.432O 28N O 18H 44CO 2222⨯+++,kg/Nm 3(3.14)式中:CO 2、H 2O 、N 2、O 2——每100Nm 3燃烧产物中各成分的体积含量ρ烟= 217.110022.40.832682822.218944=⨯⨯+⨯+⨯+⨯ Nm 3/Nm 33.1.4 天然气发热量计算 高发热量Q 高=39842CH 4+70351C 2H 6+12745H 2+12636CO (kJ/Nm 3(3.15)低发热量Q 低= 35902CH 4+64397C 2H 6+10786H 2+12636CO (kJ/ Nm 3)(3.16)式中:CH 4、C 2H 6、 H 2、CO ——分别为天然气中可燃气体的体积分数(%)。
计算:一、已知某烟煤的应用基成分为(%):C y —74.31,H y —4.47, O y —4.36, N y —1.78, S y —2.75, A y —8.33, W y —4.0,煤的低位热值为:29.53(MJ/kg ) 试求:1、理论空气需要量L 0(Nm3/kg )和理论烟气量V 0(Nm3/kg );2、如某加热炉用该煤加热,热负荷为17×103kW ,过剩空气系数n=1.35,求该加热炉每小时的供风量,每小时的烟气生成量以及烟气的成分比例。
解:(1) 计算理论空气需要量L 0和理论烟气量V 0:()kgNm O S H C L /74.701.036.475.247.4831.743821.0429.11100183821.0429.1130=⨯⎪⎭⎫⎝⎛-+⨯+⨯⨯⨯=⨯⎪⎭⎫ ⎝⎛-+⨯+⨯⨯=()kgNm L N W H S C V /08.874.779.0224.02878.1184247.43275.210031.74100791004.22281823212300=⨯+⨯⎪⎭⎫⎝⎛++++=+⨯⎪⎭⎫ ⎝⎛++++=(2)加热炉每小时所需煤量为:h kg Q m /10073.2295303600101736001017333⨯=⨯⨯=⨯⨯=低每小时的烟气生成总量:())/(10237.274.7)135.1(08.82073])1[3400h Nm L n V m V m V n tol ⨯=⨯-+⨯=-+⨯=⨯=(每小时需要的供风量:h Nm mnL L tol /10166.274.735.12073340⨯=⨯⨯==(可以据此选择鼓风机) 计算各烟气组分的小时体积量: )/(5.287520731004.221231.741004.221232h Nm m C V co =⨯⨯=⨯⨯= )/(9.3920731004.223275.21004.223232h Nm m S V so =⨯⨯=⨯⨯=)/(114120731004.22)184247.4(1004.22)182(32h Nm m W H V o H =⨯⨯+=⨯⨯+= )/(5.171412073)74.735.179.01004.222878.1()79.01004.2228(302h Nm m nL N V N =⨯⨯⨯+⨯=⨯+⨯=)/(3.1179207474.7)135.1(10021)1(10021302h Nm m L n V o =⨯⨯-⨯=⨯-⨯=计算烟气百分比组成为:CO 2'=12.85% SO 2'=0.18% H 2O '=5.1% N 2'=76.63% O 2'=5.27%二、若以过剩空气系数n=1.05的富氧(2O = 28 % )空气燃烧0 ℃的天然气[CH 4=90%、C 2H 6=4%、C 3H 8=3%和C 4H 10=3%],为使燃气的理论燃烧温度th t 能够达到2400℃以上,求该富氧空气的温度至少应该预热到多少度?已知该天然气低热值H l =36000 kJ/Nm 3,富氧空气的平均比热C a =1.35 kJ/Nm 3.℃,烟气的平均比热C f =1.68 kJ/Nm 3.℃;忽略燃气的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燃烧产物的分解吸热,并假定空气与燃气均不含水分。
燃烧热计算公式燃烧热是指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能量。
它是热化学性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了解物质的燃烧特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燃烧热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燃烧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有所不同。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燃烧热计算公式。
1. 单质燃烧反应的燃烧热计算公式对于单质燃烧反应,燃烧热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来确定。
例如,对于氢气燃烧反应:2H2(g) + O2(g) → 2H2O(l) ΔH = -483.6 kJ/mol上述反应中,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释放的热量为483.6 kJ/mol。
这个值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
2. 化合物的燃烧热计算公式对于化合物的燃烧热计算,需要了解化合物的燃烧反应式以及燃烧反应的燃烧热值。
例如,对于乙醇的燃烧反应:C2H5OH(l) + 3O2(g) → 2CO2(g) + 3H2O(l) ΔH = -1367 kJ/mol上述反应中,乙醇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的热量为1367kJ/mol。
这个值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
3. 燃烧热的计算公式应用燃烧热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预测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也可以用于了解不同物质的燃烧特性。
例如,可以通过计算燃烧热来确定某种燃料的热值,从而评估其作为燃料的适用性。
同时,燃烧热的计算公式也可以用于燃烧反应的热平衡计算,从而确定反应的热效应。
总结起来,燃烧热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燃烧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有所不同。
通过实验测定或计算,可以确定燃烧反应的燃烧热值,从而了解反应的能量变化和燃烧特性。
燃烧热的计算公式在热化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炉膛热平衡与燃料消耗量计算基准温度为车间内环境平均温度,设t 环 = 10℃。
1) 炉膛热收入 Q 入 ① 炉料燃烧化学热 Q 烧设炉膛燃料消耗量为B (Nm 3/h ),则 Q 烧 = BQ 低=7925B kJ/h ②预热空气进入炉膛物理热 Q 空查表,t 空 = 550℃时,c 空 = 1.352kJ/(Nm 3℃) t 环 = 10℃时,c 环 = 1.296kJ/(Nm 3℃)Q 空 = BL n (c 空t 空 – c 环t 环) = 1.8×(1.352×550-1.296×10)B = 1315B kJ/h ③金属氧化放热 Q 放Q 放 = 5588×P ×a = 5588×240000×0.015 = 2.01×107 kJ/h a -铁在炉中的氧化烧损率,kg/kg ,取0.015; 5588-1千克铁氧化放热量,kJ/kg ; P -生产率,kg/h 。
所以,Q 入 = Q 烧 + Q 空 + Q 放 = 7925B + 1292B + 2.01×107 = 9217B +2.01×107 kJ/h 2) 炉膛热支出 Q 出 ① 产品带出的物理热 Q 产查表,t 产 = 1165℃时,c 产 = 0.6866kJ/(kg ℃); t 料 =20℃,c 料= 0.4857J/(kg ℃)所以, Q 产=P (C 产T 产-C 料T 料)=240000×(0.6866×1165-0.4857×20)=1.8964×108kJ/h②烟气带出的物理热 Q 烟所以,)(环烟烟烟烟t c t c V B Q n '-''⋅= = B ×2.98×(1.630×1050-1.421×10) = 5058B kJ/h④ 炉壁导热损失均热段炉壁内表面平均温度 t 壁表 的计算 已知:T g 均 = 1250+273 = 1523K ; T 表均 = (1200+1150)/2 +273=1448K ;φKM 均 = 0.56;εg 均 = 0.28;εM 均 = 0.8所以,273)14481523()]8.01)(28.01(56.01[28.028.018.056.01114484444----⨯+⨯-⨯⨯++=)(壁表均t = 1489-273 = 1216 ℃ 环境平均温度:t 环均 = 10 ℃ 炉壁导热损失计算 均热段炉顶已知:t 壁表均 = 1216℃;t 环均 = 10℃; F 壁均表=B ×L=12.8×6.3=80.64㎡ s 可塑料 = 0.23m ;s 轻浇 = 0.05m ; λ可塑料= 0.95W/mK ;λ轻浇= 0.25W/mK所以, Q 均表=(1216-10)/(0.23/0.95×3.6+0.05/0.25×3.6+0.014) ×80.64 =710870 kJ/h同理计算其他部位炉壁导热损失表5炉壁导热损失⑤ 经炉门的散热损失 Q 门 Q 门 = Q 辐 + Q 溢A )经炉门的辐射热损失 Q 辐ϕφ⋅⋅⋅⋅=F T Q g4)100(43.20辐 kJ/ha) 经出料炉门的辐射热损失 Q 辐出料 均热段炉气温度 T g 均 = 1250+273 =1523K 炉门开启面积 F = 12.8×0.7 = 8.96 m 2取单位时间开启时间 ϕ = 1;遮蔽系数 φ = 0.6,则Q 辐出料=20.43×(1523/100)4×8.96×1×0.6=5909179 kJ/h b) 经进料炉门的辐射热损失 Q 辐进料Q辐进料=20.43×((1050+273)/100)4×8.96×1×0.8=4486480kJ/h 所以,Q辐= Q辐出料+ Q辐进料= 5909179+ 4486480=10395659kJ/h B) 经炉门的溢气损失Q溢忽略不计,可认为是烟气带走热量的一部分。
燃料燃烧及热平衡计算参考3.1 城市煤气的燃料计算3.1.1 燃料成分表2.2 城市煤气成分(%)[2]成分 CO 2 CO CH 4 C 2H 6 H 2 O 2 N 2 合计 含量105225462101003.1.2 城市煤气燃烧的计算 1、助燃空气消耗量[2](1)理论空气需要量Lo=21O O 0.5H H 3.5C CH 20.5CO 22624-++⨯+ Nm 3/Nm 3 (3.1)(3.1)式中:CO 、CH 4 、 C 2H 6 、 H 2 、 O 2——每100Nm 3湿气体燃料中各成分的体积含量(Nm 3)。
则Lo=212465.055.322255.0-⨯+⨯+⨯+⨯= 4.143 Nm 3/Nm 3(2)实际空气需要量L n =nL 0, Nm 3/Nm 3 (3.2)(1.2)式中:n ——空气消耗系数,气体燃料通常n=1.05 1.1 现在n 取1.05,则L n =1.05×4.143=4.35 Nm 3/Nm 3(3)实际湿空气需要量 L n湿=(1+0.001242H Og 干)L n,Nm 3/Nm 3(3.3) 则L n 湿=(1+0.00124×18.9)×4.35=4.452 Nm 3/Nm 3 2、天然气燃烧产物生成量 (1)燃烧产物中单一成分生成量CO)H 2C CH (CO 0.01V 6242CO 2+++⨯=’(3.4)2O V 0.21(=⨯′0n-1)L(3.5) 22n N V (N 79L )0.01=+⨯′(3.6))L 0.124g H H 3C (2CH 0.01V n 干O H 2624O H 22+++⨯=(3.7)式中CO 、CH 4 、 C 2H 6 、 H 2 ——每100Nm 3湿气体燃料中各成分的体积含量。
则0.475)5222(100.01V 2CO =+⨯++⨯= Nm 3/Nm 3 4.4131)(1.050.21V 2O ⨯-⨯==0.046 Nm 3/Nm 301.0)35.47910(V 2N ⨯⨯+==3.54 Nm 3/Nm 34.35)18.90.124465322(20.01V O H 2⨯⨯++⨯+⨯⨯==1.152 Nm 3/Nm 3(2)燃烧产物总生成量实际燃烧产物量V n = V CO2+V O2+V N2+V H2O Nm 3/Nm 3 (3.8) 则V n =0.47+0.046+3.54+1.152=5.208 Nm 3/Nm 3 理论燃烧产物量V 0=V n -(n -1)L O (3.9) V 0=5.208-(1.05-1)×4.143=5.0 Nm 3/Nm 3 (3) 燃料燃烧产物成分[2]%100V V CO nCO 22⨯=(3.10)%100V V O n O 22⨯=(3.11)%100V V N nN 22⨯=(3.12)100%V V O H nO H 22⨯=(3.13)则9%%1005.2080.47CO 2=⨯=0.8%%1005.2080.046O 2=⨯=68%%1005.2083.54N 2=⨯=22.2%100%5.2081.152O H 2=⨯= 3.1.3 天然气燃烧产物密度的计算[3] 已知天然气燃烧产物的成分,则:ρ烟=10022.432O 28N O 18H 44CO 2222⨯+++,kg/Nm 3(3.14)式中:CO 2、H 2O 、N 2、O 2——每100Nm 3燃烧产物中各成分的体积含量ρ烟=217.110022.40.832682822.218944=⨯⨯+⨯+⨯+⨯ Nm 3/Nm 3 3.1.4 天然气发热量计算 高发热量Q 高=39842CH 4+70351C 2H 6+12745H 2+12636CO (kJ/Nm 3(3.15)低发热量Q 低= 35902CH 4+64397C 2H 6+10786H 2+12636CO (kJ/ Nm 3)(3.16)式中:CH 4、C 2H 6、 H 2、CO ——分别为天然气中可燃气体的体积分数(%)。
则Q 高=39842×0.22+70351×0.05+12745×0.46+12636×0.05=18777kJ/Nm 3 Q 低=35902×0.22+64397×0.05+10786×0.46+12636×0.05=16710kJ/ Nm 3 3.1.5 天然气理论燃烧温度的计算n 1Q t V C =低理(3.17)式中:t 理——理论燃烧温度(℃)Q 低——低发热量(kcal/ Nm 3),Q 低=16710kJ/ Nm 3 V n ——燃烧产物生成量(Nm 3/Nm 3), V n =5.208Nm 3/Nm 3C 1——燃烧产物的平均比热[KJ/(Nm 3 •℃)]。
估计理论燃烧温度在1900℃左右,查表[3]取C 1=1.59 kJl/(Nm 3 •℃则201859.1208.516710t =⨯=理℃3.2 加热阶段的热平衡计算采用热平衡计算法, 热平衡方程式:Q 收1=Q 支1(3.18)3.2.1 热收入项目天然气燃烧的化学热Q 烧Q 烧=BQ 低(3.19)式中:B 1——熔化室燃料的消耗量(Nm 3/h) [8] 3.2.2 热量支出项目 1、加热工件的有效热量是物料所吸收的热量Q 料,用下式计算【4】 【5】:Q 料=G (t 料-t 初)C 料(3.20)式中:G ——物料的重量(kg/h ),炉子加热能力为G=15×18×13=3510 kg/h.t 料——被加热物料的出炉温度(℃ ), 查表得t 料=160℃, t 初——被加热物料的进炉温度(℃ ),为室温,则t 初=20℃ C 料——物料的平均热容量,kJ/(kg •℃) 查表得C 料=0.88 kJ /(kg •℃) 则Q 料=3510×(160-20)×0.88=432432 kJ/40min2、加热辅助工具的有效热Q辅(料筐的吸热)Q辅=G辅×(t辅-t初)(3.21) G——辅助工具的重量(kg/h ),G=200×15=300 0 kgC料——物料的平均热容量,kJ/(kg •℃) 查表得C料=0.88 kJ /(kg •℃)则Q辅=3000×(160-20)×0.448=188160 KJ/40min3、通过炉体的散热损失Q散1(1)炉墙平均面积炉墙面积包括外表面面积和内表面面积。
简化计算可得:F外墙=(7.385+3.544)×5.329×2=116.49 m2F内墙=(6.95+2.964)×4.759×2=94.37 m2F墙均=(F外墙+ F内墙)÷2=(116.49+94.37)÷2=105.43 m2(2)炉底平均面积炉底面积包括外底面面积和内底面面积。
简化计算可得:F底均=(6.95×2.964+7.385×3.544)÷2=23.39 m2(3)炉顶平均面积由于炉子是规则的长方形,故炉底和炉顶近似看做相等的面积,故F顶均=F底均=23.39 m2计算炉墙散热损失:根据经验,参照生产中应用的同类炉子,本炉子炉墙所用材料及厚度如下选用:外层为不锈钢钢板:s4=6mm,λ4=32.6W/(m•℃)钢板是外壳,厚度较薄,计算炉体散热损失时,最外层温度计算到炉衬材料的最外层,钢板不计算在内。
以下都是这样。
内层也采用不锈钢板:s1=0.8mm,λ1=32.6W/(m•℃)炉衬材料:第二层为硅酸铝耐火纤维,s2=100mm, λ2=0.083W/(m•℃) 第三层硅钙板,s3=75mm, λ3=0.056+0.11×10-3 tW/(m•℃) 炉墙结构如下图:图3.1 时效炉炉墙结构图计算炉墙散热,根据下式:1n 1ni i 1i it t Q s F +=-=λ∑散 (3.22)首先,炉内温度达到250℃才可以满足要求,因为炉膛内壁为不锈钢板,导热极好,可以计算可以忽略。
第二层耐火纤维内侧温度为t 2=250℃。
我们假定界面上的温度及炉壳温度,3t ′=135℃,4t ′=60℃,则耐火纤维的平均温度s2t 均=(250+135)/2=192.5℃,硅钙板的平均温度 s3t 均=(135+60)/2=97.5℃,则2λ=0.083 W /(m•℃)3λ=0.056×0.11×10-3 ×97.5=0.0667 W /(m•℃)当炉壳温度为60℃,室温t a =20℃时,查表得∑α=12.17 W/(m 2•℃) ①求热流②验算交界面上的温度3t 、4t083.01.04.95250t 2223⨯-=-=λs qt =135.06 ℃ ∆=%4.013506.135135t '33'3=-=-t t 〈5%,满足设计要求。
23322a 295.4W/m12.1710.06670.0750.0830.120250α1λs λs t t q =++-=++-=∑③计算炉壳温度t 17.270667.01.04.9506.135t t 33345=⨯-=-==λs qt ℃t 5=27.7℃〈60℃,满足满足炉壳表面平均温度≤60℃的要求。
④计算炉墙散热损失Q 墙散=q •F 墙均=95.4×105.43=10058W=36207 KJ/40min 计算炉底散热损失:根据经验,参照生产中应用的同类炉子,本炉子炉底和炉顶结构和炉墙类似,它们的热流密度平均综合起来计算。
通过查表得知炉顶炉底的综合传热系数为:=∑顶α13.93 W/(m 2.℃), =∑底α9.83 W/(m 2.℃)Q 顶底=(∑顶α+∑底α)÷2=11.88 W/(m 2.℃) 则炉底和炉顶的散热量为Q 顶底= q 1×(F 底均+F 顶均)=107.5×(23.29+23.29)=5029 W =12069KJ/40min 通过炉体的散热量为Q 散= Q 顶底+Q 墙散=36207+12069=48276 KJ/40min 4、废烟气带走的热量Q 烟Q 烟=BV n t 烟c 烟(3.23)式中:V n ——实际燃烧产物量(N Nm 3/Nm 3),前面计算得V n =5.208 N Nm 3/Nm 3 t 烟——出炉废烟气温度(℃), t 烟=160℃c 烟——出炉烟气的平均比热容,查表得c 烟=1.42 kJ/(Nm 3•℃)则Q 烟=B ×5.208×160×1.42=1183B5、炉子的蓄热Q 蓄炉体的蓄热可分为三部分,金属的蓄热Q 金、耐火纤维毡的蓄热Q 耐、和硅钙板、蓄热Q 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