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挂载windows分区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linux的磁盘分区,挂载命令|--分区基础知识 说明: |--1.linux⽆论有⼏个分区,分给那⼀⽬录使⽤, 只有⼀个根⽬录,⼀个独⽴且唯⼀的⽂件结构 linux中每个分区都是⽤来组成整个⽂件系统的⼀部分 |--2.linux采⽤⼀种叫"载⼊"的处理⽅式,它的整个⽂件系统 中包含⼀个整套的⽂件和⽬录,且将⼀个分区和⼀个⽬录 联系起来,这时要载⼊的⼀个分区将使它的存储空间 在⼀个⽬录下获得|--分区的⽅式 |--1.mbr分区 |--最多⽀持四个主分区 |--系统只能安装在主分区 |--扩展分区要占⼀个主分区 |--MBR最⼤只⽀持2TB,但拥有最好的兼容性 |--2.gtp分区 |--⽀持⽆限多个主分区(windows下最多128分区) |--最⼤⽀持18EB的⼤容量(1EB=1024PB, 1PB=1024TB) |--windows7 64位以后⽀持gtp|--硬盘说明 |--linux硬盘分为IDE硬盘和SCSI硬盘,⽬前基本上是SCSI硬盘 |--对于IDE硬盘,驱动标识符为'hdx', 其中‘hd’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IDE硬盘) ‘x’为盘号(a为基本盘,b为基本从属盘,c为辅助主盘,d为辅助从属盘) “~”代表分区,前四个分区⽤数字1到4表⽰,它们是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从5开始就是逻辑分区,eg:hda3表⽰为第⼀个IDE硬盘上的第三个 主分区或扩展分区,hdb2表⽰为第⼆个IDE硬盘上的第⼆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对于SCSI硬盘则标识为“sdx”, SCSI硬盘是⽤“sd”来表⽰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 其余则和IDE硬盘的表⽰⽅法⼀样 |--查看所有设备挂载情况 lsblk -f or lsblk [zhaoping.xu@study ~]$ lsblk -f --> 查看系统的分区和挂载的情况 NAME FSTYPE LABEL UUID MOUNTPOINT sda ├─sda1 ├─sda2 xfs cedd0a72-ae85-4c7c-860c-d36ca44c3747 /boot └─sda3 LVM2_mem 9negLk-e13d-62sI-kogl-Qmdw-TS16-X1wwb8 ├─centos-root xfs 7af2df99-9837-453b-a49e-05a046d30e67 / ├─centos-swap swap dfccb4a3-80c7-4864-98db-52059a85adf2 [SWAP] └─centos-home xfs b5b0594e-cd99-48e9-b291-fe04dade7027 /home sr0 分区情况分区类型唯⼀标识分区的40位不重复的字符串挂载点 mount 挂载 umount 卸载 |--挂载案例 需求给linux系统增加新硬盘,挂载到/home/newdisk 如何增加⼀块硬盘 |--1.虚拟机添加硬盘 |--2.分区 fdisk /dev/sdb |--3.格式化 mkfs -t ext-4 /dev/sdb1 |--4.挂载 mkdir /home/newdisk 挂载 mount /dev/sdb1 /home/newdisk 卸载 umount 设备名称 or 挂载⽬录 |--5.设置⾃动挂载(永久挂载) vi /etc/fstab mount -a |--磁盘情况查询 基本语法 df -h eg: 查询系统整体磁盘使⽤情况 df -lh |--查询指定⽬录的磁盘占⽤情况 基本语法 du -h/⽬录 查询指定⽬录的磁盘占⽤情况, 默认为当前⽬录 常⽤选项 -s 指定⽬录占⽤⼤⼩汇总 -h 计量单位 -a 含⽂件 -max-depth=1 ⼦⽬录深度 -c 列出明细的同时,增加汇总值 eg: 查询/opt⽬录的磁盘占⽤情况,深度为1 du -ach /opt/ --max-depth=1 |--⼯作实⽤指令 |--统计/home ⽂件夹下⽂件的个数 ls -l /home | grep "^-" | wc -l |--统计/home ⽂件夹下⽬录的个数 ls -l /home | grep "^d" | wc -l |--统计/home ⽂件夹下⽂件的个数,包括⼦⽂件夹 ls -lR /home | grep "^-" | wc -l |--统计⽂件夹下⽬录的个数,包括⼦⽂件夹 ls -lR /home | grep "^d" | wc -l |--以树状显⽰⽬录结构 yum install tree tree。
deepin挂载分区方法Deepin是一种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它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图形界面和丰富的功能。
在Deepin中,挂载分区是一项常见的操作,可以让用户访问并使用其他硬盘或分区上的文件和数据。
本文将介绍在Deepin中挂载分区的方法。
在Deepin中,我们可以通过图形界面来挂载分区。
打开文件管理器,在左侧的导航栏中选择“计算机”,可以看到已经挂载的分区和存储设备。
如果需要挂载一个新的分区,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其他位置”按钮。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我们可以选择要挂载的分区。
可以通过浏览器按钮来选择分区所在的路径,也可以直接输入路径。
在选择完分区后,可以选择挂载点。
挂载点是指将分区挂载到文件系统中的一个目录,用于访问分区上的文件和数据。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一个空目录作为挂载点,或者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在选择好挂载点后,点击“确认”按钮,Deepin会自动将分区挂载到指定的挂载点上。
在文件管理器中,可以看到新挂载的分区出现在导航栏中,并可以直接访问其中的文件和数据。
除了图形界面,Deepin也提供了命令行的方式来挂载分区。
打开终端,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挂载分区:```sudo mount /dev/sdXN /mnt```其中,/dev/sdXN表示要挂载的分区的设备路径,可以通过命令`lsblk`来查看。
/mnt表示挂载点,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执行以上命令后,分区就会被挂载到指定的挂载点上。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命令行挂载分区需要使用sudo命令来获取管理员权限。
在执行命令时,系统会要求输入管理员密码。
如果需要卸载已挂载的分区,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udo umount /mnt```其中,/mnt表示要卸载的挂载点。
执行以上命令后,分区就会被卸载,不再在文件系统中可见。
在挂载分区时,还可以使用一些选项来实现更多的功能。
例如,可以使用`-o`选项来指定挂载选项,比如读写权限、文件系统类型等。
可以使用`-r`选项来只读挂载分区,以保护分区中的数据。
linux⾥挂载(mount)和取消挂载(umount)命令的使⽤⼀、简单⽤法挂载$ mount /dev/hda2 /home第⼀个叁数是与包括⽂件系统的磁盘或分区相关的设备⽂件。
第⼆个叁数是要mount到的⽬录。
卸载挂载点$ umount /dev/hda2$ umount /usr参数可以是设备⽂件或安装点。
⼆、mount详细介绍如果想在运⾏的下访问其它⽂件系统中的资源的话,就要⽤mount命令来实现。
1. mount的基本⽤法是?格式:mount [-参数] [设备名称] [挂载点]其中常⽤的参数有:-a 安装在/etc/fstab⽂件中类出的所有⽂件系统。
-f 伪装mount,作出检查设备和⽬录的样⼦,但并不真正挂载⽂件系统。
-n 不把安装记录在/etc/mtab⽂件中。
-r 讲⽂件系统安装为只读。
-v 详细显⽰安装信息。
-w 将⽂件系统安装为可写,为命令默认情况。
-t 指定设备的⽂件系统类型,常见的有:ext2 linux⽬前常⽤的⽂件系统msdos MS-DOS的fat,就是fat16vfat windows98常⽤的fat32nfs ⽹络⽂件系统iso9660 CD-ROM光盘标准⽂件系统ntfs windows NT/2000/XP的⽂件系统auto ⾃动检测⽂件系统-o 指定挂载⽂件系统时的选项,有些也可写到在/etc/fstab中。
常⽤的有:defaults 使⽤所有选项的默认值(auto、nouser、rw、suid)auto/noauto 允许/不允许以 –a选项进⾏安装dev/nodev 对/不对⽂件系统上的特殊设备进⾏解释exec/noexec 允许/不允许执⾏⼆进制代码suid/nosuid 确认/不确认suid和sgid位user /nouser 允许/不允许⼀般⽤户挂载codepage=XXX 代码页iocharset=XXX 字符集ro 以只读⽅式挂载rw 以读写⽅式挂载remount 重新安装已经安装了的⽂件系统loop 挂载回旋设备需要注意的是,挂载点必须是⼀个已经存在的⽬录,这个⽬录可以不为空,但挂载后这个⽬录下以前的内容将不可⽤,umount以后会恢复正常。
Linux(Ubuntu)挂载点介绍及桌⾯服务器分区⽅案⼀、Linux的⽂件结构Windows的⽂件结构是多个并列的树状结构,最顶部的是不同的磁盘(分区),如:C,D,E,F等。
Linux的⽂件结构是单个的树状结构。
最顶部的为根⽬录,即/。
在根⽬录下,分为多个⼦⽬录,包括/bin、/boot、/dev、/etc、/home、/lib、/media、/mnt、/opt、/proc、/root、/sbin、/tmp、/usr和/var等。
这些⽬录的具体作⽤稍后再做详细介绍了。
磁盘Linux分区都必须挂载到⽬录树中的某个具体的⽬录上才能进⾏读写操作。
显然,根⽬录是所有Linux的⽂件和⽬录所在的地⽅,需要挂载上⼀个磁盘分区。
上⾯还提到,Linux分区交换也需要独⽴使⽤⼀个分区,因此,安装⼀个Linux⾄少需要两个分区。
(事实上,只使⽤⼀个分区安装Linux也是可能的,⽽且,如果电脑的物理内存⾜够⼤,交换分区并不是必须的)在不同的Linux安装教程中,不同的作者阐述了各种不同的分区建议,本⽂也不例外。
以下的⼀些建议,有很多都是个⼈的喜好,因此读者并不⼀定要完全按照这些建议进⾏分区,选择最适合⾃⼰的⽅案才是最好的。
⼆、Linux分区挂载点介绍Linux分区挂载点介绍,推荐容量仅供参考不是绝对,跟各系统⽤途以及硬盘空间配额等因素实际调整:分区类型介绍备注/boot启动分区⼀般设置100M-200M,boot⽬录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到的⽂件。
/根分区所有未指定挂载点的⽬录都会放到这个挂载点下。
/home⽤户⽬录⼀般每个⽤户100M左右,特殊⽤途,⽐如放⼤⽂件也可再加上G。
分区⼤⼩取决于⽤户多少。
对于多⽤户使⽤的电脑,建议把/home独⽴出来,⽽且还可以很好地控制普通⽤户权限等,⽐如对⽤户或者⽤户组实⾏磁盘配额限制、⽤户权限访问等。
/tmp临时⽂件⼀般设置1-5G,⽅便加载ISO镜像⽂件使⽤,对于多⽤户系统或者⽹络服务器来也有独⽴挂载的必要。
Linux挂载分区的⽅法格式化完成以后需要对分区进⾏挂载,相当于Windows系统下分配盘符,没有挂载的分区是不能使⽤的。
建⽴挂载点mkdir -p /mnt/yanxiaoyy使⽤mount命令挂载sdb1到此⽬录mount /dev/sdb1 /mnt/yanxiaoyydf -hT /dev/sdb1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dev/sdb1 ext3 2.0G 68M 1.9G 4% /mnt/yanxiaoyy卸载命令umountumount /mnt/yanxiaoyydf -hT /dev/sdb1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 492M 260K 491M 1% /dev编辑/etc/fstab⽂件实现⾃动挂载在最后⼀⾏增加如下代码:设备名称—挂载点—类型—defaults—0 0/dev/sdb1 /mnt/yaoxiaoyy ext3 defaults 0 0重启系统检查磁盘信息,sdb1已⾃动挂载df -hT /dev/sdb1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dev/sdb1 ext3 2.0G 68M 1.9G 4% /mnt/yanxiaoyyp.s.理论上,分区可以挂载到系统的任意位置,但Linux系统提供了三个挂载⽬录(均为空⽬录)供⽤户使⽤,分别是:/mnt,/media,/misc。
⼀般,/mnt⽤于挂载硬盘和U盘等存储设备, /media⽤于挂载光盘、DVD等多媒体设备, /misc⽤于挂载杂项和其他⽐较少见的设备,如磁带机。
挂载点必须存在,即在挂载之前必须先建⽴相应的空⽬录。
通过mount命令⼿动挂载的分区在系统重启之后会失效,需要编辑/etc/fstab⽂件使分区在重启之后能⾃动挂载。
在Linux系统中,mount是一个常用的命令,用于将分区挂载到指定的文件夹下,从而将分区和该目录联系起来。
通过访问这个文件夹,就可以访问该分区的内容。
以下是mount命令的一些常用选项和用法:挂载光盘镜像文件:bash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这个命令将光盘镜像文件挂载到/mnt/cdrom目录下,-t iso9660指定了文件系统的类型为ISO 9660。
挂载移动硬盘:bashmount /dev/sdb1 /mnt/usb这个命令将移动硬盘的第一个分区/dev/sdb1挂载到/mnt/usb目录下。
挂载U盘:bashmount /dev/sdc1 /mnt/usb这个命令将U盘的第一个分区/dev/sdc1挂载到/mnt/usb目录下。
挂载Windows网络共享:bashmount -t cifs //windows-pc/share /mnt/windows-share -o username=username,password=password这个命令将Windows网络共享挂载到/mnt/windows-share目录下。
需要提供Windows网络的凭据(用户名和密码)。
挂载UNIX NFS网络共享:bashmount -t nfs server:/path/to/shared /mnt/nfs-share这个命令将UNIX NFS网络共享挂载到/mnt/nfs-share目录下。
需要指定NFS服务器的地址和共享路径。
以上是mount命令的一些常见用法示例。
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选项和参数。
可以通过运行man mount命令来查看更多关于mount命令的详细信息和选项说明。
linux系统中的“挂载点”概念:挂载点是文件卷在目录层次内存在的位置。
把设备(磁盘,分区)连接到目录结构(挂载点),然后就可以把该设备当作一个目录来访问。
简单的跟windows对比下,/dev/sda1可以叫做分区, 挂载点可以理解为盘符,在没有给分区分配盘符的时候分区是不能用的, linux下的分区和挂载点是一样的意思,挂载即把一个分区或磁盘放在一个目录里。
Windows其实也需要挂载,只不过它是把分区或磁盘挂载到A:B:C:……Z:这样开头的特定文件夹里。
Linux用目录名挂载分区或目录的好处是:一、便于操作,你可以把分区或磁盘挂载到任何你想要的目录或文件夹里。
二、顾名思义,由于挂载的文件夹或目录可以自己指定,所以就可以挂载到自己创建的或相关内容的目录或文件夹里。
三、挂载数量没有限制,windows的分区挂载到Z:就不能继续挂载了,或者说Windows挂载的分区数不能超过26个;而Linux则没有这个限制,特别是网络磁盘映射,你可以挂载任意多的共享文件夹到你的本地文件夹里。
linux系统中的主要挂载点:1 /bin 存放最常用的命令,所有用户都有执行的权限。
2/boot linux系统引导目录,启动时的内核文件和其他文件。
3/dev 设备文件,如硬盘,软驱,光驱,4/home 用户的宿主目录,相当与我的文档。
5/lib 系统动态链接共享库。
6/var 存放日志文件,7/opt 存放第三方软件。
8/tmp 存放临时文件。
9lost+found 存放临时文件,当突然停电时货关机时有些临时文件就存放在这。
10 /root 管理员的根目录。
一般只有管理员有权限。
11/mnt 挂载目录,比如U盘等12/proc 有内存产生的文件,存储当前进程的ID和CPU,RAM映射等。
13 /sbin 系统管理员命令存放目录。
14 /misc AUTOFS服务的目录15/usr目录,系统最大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存放在该目录下面。
Linux下进⾏硬盘挂载、分区、删除分区,格式化,卸载⽅法本⽂简单介绍了下⽂件系统及其操作(df命令),磁盘分区、格式化,还有最主要是挂载操作。
在这⾥对“挂载”做个说明,我们都知道⽂件系统是创建在磁盘上⾯的,每个⽂件系统都有独⽴的inode、block等信息,⽽这个⽂件系统要能连接到⽬录树才能被我们访问。
将⽂件系统与⽬录树产⽣关联的操作我们就成为挂载。
即将⽂件系统挂载到某个⽬录下,该⽬录为进⼊该⽂件系统的⼊⼝。
⼀. 创建分区先查看下是否有磁盘没有分区fdisk -l其中第⼀个框是已经分好区的磁盘,第⼆、三个硬盘没有分区。
下⾯开始分区⼆. ⽤fdisk 对/dev/vda 进⾏分区fdisk /dev/vdb输⼊m,可以查看命令操作输⼊p 查看当前硬盘分区,⽬前没有分区输⼊n新建⼀个分区,输⼊p 建⽴分区,输⼊分区编号 1然后会让你设置开始扇区,我填的是开始扇区2048,结束,20480最后输⼊w,回车保存其实这个时候,建⽴好的分区还不能⽤,还需要挂载才可以⽤。
但是挂载之前,必须要格式化,才⾏。
三. 格式化分区为什么要格式化呢?这时因为每种操作系统所设置的⽂件属性/权限并不相同,为了存放这些⽂件所需的数据,因此需要将分区进⾏格式化,已成为操作系统能够利⽤的⽂件系统格式。
由此我们也能知道,每种操作系统的⽂件系统格式并不相同。
⽐如Windows系统的⽂件系统格式是FAT/FAT16/NTFS,⽽CentOS 就是Ext2/Ext3/Ext3。
接下来进⾏格式化操作,格式化命令:格式分区,并指定分区系统/dev/vdb ,我这⾥是格式化成 ext4mkfs.ext4 /dev/vdb四. 挂载4.1挂载分区4.1.1 先创建挂载⽬录mkdir /lutong4.1.2 通知系统内核分区表的变化,不然内核不知道分区(或重启系统)partprobe /dev/vdb4.1.3 然后再挂载分区mount /dev/vdb /lutong4.1.4 最后查看挂载是否成功df -h4.2 设置开机⾃动挂载4.2.1 查看UUIDblkid4.2.2 添加新挂载的分区vim /etc/fstab添加上⾯红框圈住部分,然后wq保存退出然后重启,再⽤reboot命令查看是否设置成功五. 卸载及删除分区5.1 卸载umount /dev/vdb卸载了,其实还可以挂载,⽽且数据还会在的5.2 删除分区fdisk /dev/sdcmd1d #删除w #输⼊ w 保存,这个时候分区以及删除了,可以重新创建了。
如何设置电脑双系统Windows和Linux共存操作系统是电脑中最基本的软件之一,为电脑提供了运行程序和管理硬件的功能。
Windows和Linux是目前最常见的两种操作系统,各自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场景。
有时,我们可能需要在同一台电脑上同时安装两种操作系统,以便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不同的软件和工具。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置电脑双系统Windows和Linux共存。
要在电脑上设置双系统,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可启动的Linux安装媒介,比如Linux发行版的安装光盘或USB闪存。
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备份重要数据在进行双系统安装之前,务必备份你的重要数据。
由于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操作,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
2. 创建Linux安装媒介将Linux发行版的安装光盘或USB闪存插入电脑,并重启电脑。
在启动过程中,按照屏幕提示选择从光盘或USB闪存启动。
进入Linux安装程序后,按照指引选择合适的语言和安装选项。
3. 硬盘分区在Linux安装程序中,选择进行手动分区。
这个步骤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如果你对硬盘分区不熟悉,建议先学习相关知识或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通常情况下,你需要为Linux系统分配一个独立的分区,并确保分区格式为与Linux兼容的文件系统,比如ext4。
4. 安装Linux系统在分区设置完成后,选择新创建的分区作为Linux系统的安装目标。
选择合适的软件包和设置,然后开始安装。
安装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耐心等待即可。
5. 安装引导程序在完成Linux系统的安装后,需要安装一个引导程序,用于选择启动Windows还是Linux系统。
一般情况下,Linux发行版的安装程序会自动安装引导程序并配置好双系统启动选项。
6. 验证双系统安装重启电脑后,你将看到一个引导菜单,其中列出了可用的操作系统选项。
选择Windows或Linux,验证双系统是否都能正常启动。
以上就是设置电脑双系统Windows和Linux共存的基本步骤。
在Windows和Linux系统共存的磁盘分区方案中,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创建额外的分区:在Windows系统下,使用磁盘管理工具创建一个额外的分区,用于安装Linux系统。
这个分区可以是NTFS格式或fat32格式,但一般推荐使用NTFS格式。
选择正确的分区:在安装Linux系统时,选择这个额外分区作为Linux系统的根分区(/)和交换分区(swap)。
这样,Windows和Linux系统就可以在同一硬盘上共存,并且可以在引导菜单中选择启动哪个系统。
分配逻辑分区:在未分配的分区上执行fdisk命令进行分区,设置分区大小、第几个分区、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
然后格式化分区,挂载到不同文件路径下。
分配逻辑分区时,必须首先分配为扩展分区。
文件系统兼容性:Linux系统下的文件系统与Windows系统不完全兼容。
因此,在进行磁盘分区时,需要注意文件系统的选择和转换。
例如,在Windows系统中使用FAT32文件系统,而在Linux系统中使用ext4文件系统。
引导程序兼容性:在双系统环境下,需要确保引导程序的兼容性。
例如,使用GRUB2作为引导程序可以支持Windows和Linux系统的启动。
总之,要实现Windows和Linux系统的共存分区,需要仔细规划和遵循一定的步骤。
如果您对磁盘分区不熟悉,建议咨询专业技术人员或使用磁盘管理工具进行操作。
Linux2 加载Windows文件系统Linux操作系统被人们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支持的文件系统较多,例如FAT32和NTFS。
这两种格式正是另外一种流行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的文件系统,本节将详细介绍如何在Fedora中实现访问Windows XP的分区。
1 加载FAT分区在Fedora中实现访问Windows XP操作系统分区,其实也就是将Windows XP 中所有分区的文件系统挂载到Fedora中。
由于Fedora对FAT32文件系统即可读又可写,因此不需要安装其他模块便可加载到系统中。
之前曾经介绍过mount和unmount命令,分别用于挂载和卸载文件系统。
本节就使用mount命令来加载FAT分区。
首先创建一个挂载点,就是一个目录,本书创用命令后查看到本机的磁盘信息如图3-17所示。
图3-17 磁盘分区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到设备/dev/hda6为FAT32格式,可以确定将该设备挂载到Fedora完成输入后,可以查看挂载是否成功,在终端窗口中输入命令“df -lh”即可,挂载后的信息如下所示:由此可知对FAT分区的挂载已经成功。
2 加载NTFS分区Windows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文件系统为NTFS,它同时也是Fedora支持的一种文件系统。
如果想要Linux与Windows更好地通信共享资源,也可以将Windows 下NTFS分区挂载到Fedora中,本节将介绍如何挂载NTFS分区以及挂载时的注意事项。
在Fedora中系统默认不支持NTFS文件系统,要加载NTFS文件系统时需要使用第三方内核的NTFS插件或编译内核来实现NTFS文件系统的加载。
使用插件是非常简单的,在使用插件之前首先要确定系统的内核版本,可以在终端窗口中输入下面的命令:表示该内核支持多处理器的内核,就需要下载相应i686的SMP版来使用。
用户可以在网上搜索与系统内核版本号相符的插件补丁,安装完毕后就可以像加载FAT文件系统一样加载NTFS文件系统,命令如下所示:由图3-17中可以看到,/dev/hda7分区为NTFS文件系统类型,将其挂载到。
Windows和Linux系统共享分区类型,需要考虑到两个系统的特性。
在Windows系统中,常用的分区格式有三种,分别是FAT16、FAT32、NTFS格式。
其中,FAT16是MS-DOS和最早期的Windows 95操作系统中使用的磁盘分区格式,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这种分区格式。
FAT32是为了弥补FAT在功能上的缺陷而创建的,Windows 2000、Windows NT、以及Windows XP都支持这种分区格式。
而NTFS 是为了弥补FAT在功能上的缺陷,微软公司创建的一种称作NTFS的文件系统技术,Windows 2000、Windows NT、以及Windows XP都支持这种分区格式。
在Linux操作系统中,有Ext2、Ext3、Linux swap和VFAT四种格式。
其中,Ext2是GNU/Linux系统中标准的文件系统,既可以用于标准的块设备(如硬盘),也被应用在软盘等移动存储设备上。
Ext3是Ext2的下一代,也就是保有Ext2的格式之下再加上日志功能。
Linux swap是Linux系统下的交换分区,类似于Windows中的虚拟内存。
VFAT是Linux系统对Windows系统的FAT16和FAT32文件系统的兼容层。
为了实现Windows和Linux系统共享分区类型,可以考虑将Linux 的Ext3或Ext4文件系统挂载到Windows系统的NTFS分区中,反之亦然。
这需要使用到一些第三方工具,例如NTFS-3G、FUSE等。
这些工具可以在Windows和Linux之间提供文件系统的互操作性,使得两个系统可以互相读写对方的文件系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两个系统的文件系统格式不同,因此在共享分区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兼容性问题。
例如,Linux的文件系统通常比Windows的文件系统更加安全,因为它们支持更加严格的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
因此,如果将Linux的文件系统挂载到Windows系统中,可能会导致权限问题的出现。
今天我们介绍Linux系统下挂载Windows分区的方法。
1. 手工挂载
在Linux中也可以读取Windows分区,包括fat32格式的和ntfs格式的。
首先你得知道Linux下对硬盘分区的称呼。
比如Windows下的C盘通常是hda1,D盘是hda5,E盘是hda6等等。
要挂载Windows分区,首先得确定你所用的Linux系统的locale(这个locale包括了系统使用的语言和字符的编码等信息)。
中文Linux 常用的locale是zh_CN.gb2312,
zh_CN.gbk,zh_CN.gb18030 和 zh_CN.UTF-8 。
在默认安装中,Debian Linux和Mandriva Linux的locale是zh_CN.gb2312,而Ubuntu Linux和Fedora Linux的locale是zh_CN.UTF-8 。
最好不要随便更改locale,否则会出现很多乱码的情形。
要查看系统的locale,可以在终端下输入下面的命令查看:echo $LANG
其次,你得知道你的windows分区的格式,这个在windows的分区的属性中可以看到,一般是fat32和ntfs格式的。
假设你的locale是zh_CN.UTF-8,要挂载一个/dev/hda1的fat32格式的windows分区到/mnt/C目录(若这个目录不存在手工新建一个),可以在终端下输入以下命令(在Ubuntu 里还需要在这行命令前加上sudo):mount -t vfat /dev/hda1 /mnt/C -o
iocharset=utf8
如果你的locale不是zh_CN.UTF-8,把上面命令的utf8改为gb2312;如果这个windows 分区是ntfs格式的,将上面命令的vfat改为ntfs。
这样挂载的ntfs格式的分区,只有root能读取,如果需要让普通用户也能读取,需要再加上umask=022选项,如下:mount -t ntfs /dev/hda1 /mnt/C -o
iocharset=utf8,umask=022
类似地,如果要让挂载的分区允许所有用户读取和修改,可以将上面的umask=022,改为umask=0就可以了。
卸载分区就简单多了:umount /dev/hda1
有时候卸载分区时提示分区繁忙(device is busy),可以先用下面的命令看看哪个进程在使用此分区:fuser -cu /dev/hda1
假如屏幕的输出为/dev/hda1: 8463m(cck)
则可以用此命令看这个进程对应的程序名字:ps 8463
然后可以用此命令结束此进程:kill -9 8463
这样就可以正常卸载分区了。
2. 自动挂载
要让Linux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windows分区,可以把上述的命令写入 /etc/fstab 文件中,下面是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