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军转干部安置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9-10章)【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160
第五章公文知识【考点1】公文基础知识1.公文的概念(1)定义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指在公务活动中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形成和使用的、表述社会集团意志的文字材料。
(2)广义与狭义公文①广义的公文,范围包括法定公文、专用公文和事务文书。
②狭义的公文,仅指法定公文和专用公文。
(3)公文的类型①法定公文:又称通用公文,是指在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普遍通行适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文。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规定,公文的种类主要有十五类: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②专用公文:是指局限在一定的工作部门和特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特殊需要而使用的公文。
③事务文书:又称业务文书或日用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所使用的非正式文件的统称,如计划、总结、简报、报表、记录、调查报告等。
2.公文的特点公文作为一种特定的文书材料,具有特定的功能,因而也就具有自己的特点。
公文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法定作者、法定效力和特定体式。
(1)法定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
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凡是依法建立并合法存在的,均可依据自己的职能和权限范围制发文件,它们都是公文的法定作者。
(2)法定效力:公文法定效力的大小取决于两方面:①制发机关地位的高低和职权范围的大小;②公文内容的重要程度。
此外,公文的法定效力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被称为公文的时效。
(3)特定体式:是指特定的体例格式,包括统一的种类、名称、格式以及办理程序。
为了维护公文的权威性、严肃性、准确性,提高办事效率,党和国家作了许多具体规定,撰制公文时必须严格遵守。
3.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
4.公文的类别(1)按适用范围分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将公文分为十五类: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军队转业干部分配安置考试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50分/2分)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
A.思维是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质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3.认为物质是所谓“终极的宇宙之砖”的观点是( )。
A.古代唯物主义的观点 B.近代唯物主义的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D.现代唯物主义的观点4.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据是( )。
A.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B.上层建筑的变革C.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D.社会革命5.“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但是由于它只是消极的,所以一定要被摧毁”。
这种观点是( )。
A.历史唯心主义的B.历史唯物主义的C.历史人本主义的D.历史自然主义的6.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的原因在于( )。
A.人民群众是人口的大多数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7.( )提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A.毛泽东B.邓小平C.刘少奇D.陈云8.(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邓小平,B.周恩来C.毛泽东D.刘少奇9.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一国两制C.和平统一<D.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10.1955年,( )代表党和国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叶剑英11.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
A.港、的澳、的台享有高度自治权B.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C.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D.港、的澳、的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12.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 )。
第一部分考情分析一、《公共基础知识》考查内容1.政治政治部分考查的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政治类知识是对考生基本政治素养的考查,侧重了解考生对政治思想、政治理论和政治信息的掌握。
2.经济经济部分考查的内容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宏观经济等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
此外,也包括国家经济政策以及当前国内外经济热点等问题。
经济类知识的考查强调考生对经济学基础知识及一般原理的掌握,和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和运用经济学知识。
3.法律法律部分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法理学、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其中宪法、民法、行政法等是常考考点。
4.管理对管理知识的考查主要涉及行政管理学相关内容,具体包括管理学基本原理、政府职能、行政组织、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等知识点。
总体来讲,这部分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考查考生对管理知识相关概念的理解记忆能力。
5.公文知识公文与学术论文写作部分主要包括公文基础知识、常用法定公文写作、公文处理、学术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公文知识中几种常见易混淆的文种间的区别是重点,比如:公告与通告、通知与通报、报告与请示等。
公文知识主要包括公文基础知识、常用法定公文写作和公文处理等方面。
尤其是2012年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对一些规定和要求的重大修改,使得对公文的考查又进一步增加了难度。
比如原来要求公文的成文日期应该写成汉字,但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要求,现在公文的成文日期应该写成阿拉伯数字。
因此考生必须高度重视。
6.地理国情对地理国情部分相关知识点的考查,整体难度不是太大,但是这些知识点相对比较零散,故需要认真记忆。
7.科技与生活科技与生活的考查主要倾向于科学技术常识、与生活相关的科技常识、环境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8.历史人文历史人文主要包括中外历史常识、文学艺术常识、思想文化常识。
浙江军转干部考试部分练习题判断题(判断下旬各题对错,对的在题目前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3.共产党员要在思想上入党,说到底就是要热爱党.( )4.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 )5.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
( )6.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是胡锦涛同志首先在广东提出来的。
( )7.发展党员,可以不经过党的支部。
( )8.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意、充分反映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意。
( )9.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10.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主要是看它的阶级成分如何.( )11.绐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党员的支持和拥护。
( )12.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党的群众性是相辅相成的。
( )13.经济发展需要数量的增长,但不能把经济发展简单地等同于数量的增长.( )14.党可以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外活动.( )15.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16.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 )17.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想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 )18.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对事也要对人.( )19.允许新的社会阶层加入中国共产党,这说明我党的性质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发生变化. ( )20.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21.开除党籍是对党员的党内最高处分.( )23.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就是说共产党员和普通群众完全一样.( )24.党要管党就是“党只管党”.( )25.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26.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27.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 )28.党员在县内流动的,一般应在原单位党组织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县外流动的,一般就在流入地党组织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
军转干部安置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精选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选出。
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后的字母涂黑。
)1.下列关于搜索引擎的表述,正确的是()。
A.搜索引擎可以离线搜索B.搜索引擎只能在线搜索C.搜索引擎是用户安装在本地计算机上的软件D.搜索引擎只能搜索文字内容,而不能搜索图片【答案】B【解析】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将用户检索相关的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
百度和谷歌等是搜索引擎的代表,搜索引擎只能通过互联网在线搜索。
因此B项正确。
2.行政法是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有关行政管理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监督以及国家公务员制度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行政法调整的是()。
A.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而发生的法律关系B.公民与法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而发生的法律关系C.法人和其他组织因行政管理活动而发生的法律关系D.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因行政管理活动而发生的法律关系【答案】A【解析】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即行政管理关系,是行政机关和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而产生的一种行政法律关系。
因此A项正确。
3.中国共产党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为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
实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其意义在于()。
A.有利于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B.让公民有更多机会参与国家事务管理C.为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创造了前提条件D.有利于基层群众更好地行使自治权【答案】A【解析】基层民主制度是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有效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因此A项正确。
4.Internet实现了世界各地的各类网络的互联,其最基础和核心的协议是()。
第3章法律3.1 考点精讲一、法理学(一)法的概念法是以国家统治阶级意志形式出现的,作为司法机关办案依据的,具有普遍性、明确性和肯定性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主要体现执政者意志并最终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称。
(二)法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本质与现象是一对范畴。
任何事物都有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
法的本质主要体现在: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三)法的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社会规范;3.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4.法是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四)法律的作用1.定义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律对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所发生的一种影响。
2.分类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规范作用是从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这一角度提出来的,而社会作用是从法在社会生活中要实现的目的的角度来认识的。
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规范作用是手段,社会作用是目的。
(1)法律的规范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①指引作用:作用对象是本人的行为,具有规范性。
②教育作用:作用的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
③评价作用:作用对象是他人的行为。
④预测作用:作用对象是人们的相互行为。
⑤强制作用:作用的对象是违法犯罪者的行为。
(2)法律的社会作用①政治职能: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调整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调整统治阶级和同盟者之间的关系,调整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的关系。
②社会职能: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
3.法律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法学坚持以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法律的局限性,这是正确地认识法的作用的局限性的基础。
法律的局限性是指法在调整或影响人们行为和社会生活时存在的不足。
法律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人的因素①从社会调整的手段来看,法律只是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调整手段之一,在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面前,人们并非首选法律来解决社会问题。
2004年市县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考试综合知识卷一、单项选择题1-5BACDA 6-10DCDBA 11-15DCABA 16-20CBA?C二、多项选择题1.AB2.ABCD3.CD4.ABD5.BCD6.BCD7.ABD8.A9.C 10.AC三、是非判断题1-5××√×× 6-10×√√×?四、案例分析1.略2.答: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在政府行政管理中式客观存在。
他说明领导方式必须与组织发展相适应的科学道理。
在行政管理中,一般说来领导方式有集权式、放任式、民主商议式三种。
第一种领导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就集权式的领导方式而言,它的优点是权力集中、指挥灵便、行动迅速、效率较高;而其缺点则是给组织成员的心理造成压抑感以及不能有效的适应形势和环境的发展变化。
因此,集权式的领导方式也不是使用任何时间地点和任务的。
既然领导方式有三种,那么就有一个选择问题。
我们应该根据形势、环境、任务、工作人员的成熟度等因素灵活地选择所需要的领导方式。
本案例中,张局长是在该局刚刚组建时走马上任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工作人员的业务和关系也还比较生疏。
因此,此时采取集权式的领导方式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而后任局长所面临的组织环境与以前有很大不同,主要是机构人员增多了,相互关系复杂化,而且规章制度相对于以前也健全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以采取民主方式。
结果工作效率明显不如以前,局里工作停滞不前,教训可谓深刻。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注重领导方式的灵活选择与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
五、公文写作略2004年浙江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考试公共知识卷一、单项选择题1-5CDBAA 6-10ADACB 11-15CDDDD 16-20AB??D二、多项选择题1.ABD2.ABCD3.ABCD4.?5.ABCD6.ABCD7.BCD8.ACD9.AB 10.ABC三、是非判断题1-5×√√×× 6-10√×√×× 11-15√√×??四、案例分析1.略2.略五、公文写作题略2005年富阳市军队转业干部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5AABAB 6-10CABDB 11-15CCBDC 16-20ABBDB21-25BDDAC 26-30ACCBC二、多项选择题1.BCE2.ABD3.ABC4.ABCD5.ABC6.AD7.ABD8.BD9.ABCD 10.BC三、是非判断题1-5××?√× 6-10√×××× 11-15√√×√×16-20√√××√ 21-25××√×× 26-30√√四、辨析题1.略2.略五、公文改错题略2005年浙江市县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考试综合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5CCADD 6-10BDBAB 11-15CADDB 16-20DCADB21-24BC??二、多项选择题1.ACD2.BCD3.CD4.ABCD5.ACD6.ABD7.ABCD8.BCD9.ABD 10.?三、简答题1.为什么必须实行依法治国?答: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第一、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二、依法治国是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有效途径;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第五、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010-2012年浙江省军转干部考试范围及题型第一篇:2010-2012年浙江省军转干部考试范围及题型2012年浙江省军转干部考试范围及题型范围:《浙江省人事考试参考用书》(2012-2013版)的《综合基础知识》中,①政治篇(重点: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②法律篇(重点:宪法、行政法);③管理篇(行政管理,其它内容不考);④经济篇(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际经济不考);⑤科技篇不考;⑥党史国情篇(中共党史篇不考);⑦公文篇;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5分);⑨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国际国内重大时事。
题型:①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②公文改错;③案例分析;④给材料写文章。
主客观题分值约对半。
浙江省军转办2012年6月15日现将做好2011年在杭省直属和中央部属单位安置营级以下(含营级)军转干部考试工作的时间及范围通知如下:一、考试时间:7月30日上午9:00——11:30,采用闭卷形式,时间为150分钟。
二、考试范围:《浙江省人事考试参考用书》(2010-2011版)《综合基础知识》中政治篇;法律篇;管理篇;经济篇;党史国情篇;公文篇,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国际国内重大时事。
(考试地点另行通知) 省军转办二〇一一年七月十八日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台州、衢州、舟山、丽水市和义乌市军转办:现将2010年接收安置营级以下(含营级)军转干部采取考试的有关事项预通知如下:一、考试时间:计划安排在9月初。
二、考试范围:《浙江省人事考试参考用书》(2010年版)《综合基础知识》中政治篇,法律篇,管理篇,经济篇,党史国情篇,公文篇,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国际国内重大时事。
三、笔试采用闭卷形式。
题型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给素材写文章)组成。
编排准考证号、答题要求和试卷接送等考务有关工作,请按省人事考试办公室通知规定执行。
四、试卷命题和阅卷工作由省人事考试办公室承担。
五、具体考试时间等事项,等确定后再通知。
第二章经济【考点1】政治经济学1.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需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1)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与自然经济相对立而存在。
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
人类历史上先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2)市场经济: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3)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①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是经济活动中交换行为;市场经济是优化资源配置。
②范畴不同:商品经济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市场经济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
③阶段不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4.商品和劳动二重性(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具有的效用,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交换价值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2)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
5.货币职能和流通规律(1)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2)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
(3)货币转化为资本①商品流通公式(W-G-W):商品生产者出卖商品换得货币,再用货币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
第九章计算机知识【考点1】计算机基础1.计算机基本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1946年2月14日,美国奥伯丁武器试验场为了满足计算弹道的需要,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
ENIAC的问世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信息化的时代。
根据所采用的物理器件不同,计算机的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①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年):电子管计算机时代;②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时代;③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④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以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2)计算机的特点①运算速度快;②计算精度高;③存储容量大;④具有逻辑判断能力;⑤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
(3)计算机的分类①根据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形式和处理方式划分,可分为数字电子计算机、模拟电子计算机和数字模拟混合式计算机三类;②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划分,可分为通用机和专用机两种;③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划分,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五类;④根据学习计算机的需要,可分为微型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计算机等。
(4)计算机的主要应用①科学计算;②数据处理;③过程控制;④计算机辅助系统,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⑤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⑥计算机通信。
(5)计算机中的编码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即用“0”和“1”的编码表示数据。
此处数据包括数值、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
①数据的单位与存储方式a.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二进制的一个数位,简称为位,英文名称是bit,音译为“比特”。
b.对于人们平时常用的字母、数字和符号,通常需要用8位二进制数进行编码才能将它们区分开来。
8个二进制位的集合称作一个“字节”(Byte),它是计算机存储和运算的基本单位。
这样,一个数字、字母或字符就可以用1个字节来表示。
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Internet实现了世界各地的各类网络的互联,其最基础和核心的协议是()。
A.TCP/IPB.FTPC.HTMLD.HTTP【答案】A【解析】Internet实现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各类网络的互联,其最基础和核心的协议是TCP/IP。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送方式。
因此A项正确。
2.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举行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
()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
A.政治方向B.政治领导C.政治根基D.政治生态【答案】A【解析】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6月29日下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
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故正确答案为A。
3.我军要牢固树立()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A.党的领导B.战斗力C.打得赢D.不变质【答案】B【解析】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多次向全军官兵强调,“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故本题选B。
4.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年均经济增长稳居世界前列,高铁技术“走出去”,雄安新区“长起来”,全面深化改革搭起四梁八柱,“一带一路”倡议赢得世界认同……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下生动的实践注脚。
这体现了()。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答案】B【解析】A项,题干并没说明历史性的成就和改革检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与否,而是说改革为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9(总分:116.8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总题数:25,分数:18.80)1.在非均衡市场结构下,经济结构(主要指产业结构)随经济增长、发展而______,并且反过来作用于一国的经济增长。
作为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会改变资源的______结构,从而影响全体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调整划分 B.变动配置 C.理顺组织 D.进步调配(分数:0.50)A.B. √C.D.解析:[解析] 先看第一空,由“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会改变资源的结构”可知,此处说的是在非均衡市场结构下.经济结构应随经济增长和发展作相应改变,故首先排除不含“改变”意的C、D。
第二空中,“资源配置”为习惯性搭配。
本题答案为B。
2.住房商品化意味着将住房推向市场,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来解决住房问题,同时也就意味着要大大减轻政府的负担,减少政府对住房的干预。
但政府绝不能从大包大揽一下子就变为撒手不管。
在迈向住房商品化的过程中,住房在社会福利成分日趋下降,经营利润会逐步成为追逐的目标,旧的住房分配制度中的不合理现象很可能会被一些新的合理现象所取代,在经济动荡期间,新的不合理现象同样会威胁社会的稳定,在市场调节乏力时,政府的干预就显得格外重要。
这段话主要说明的观点是( )。
A.住房商品化是必然的趋势B.住房商品化后,政府将不再直接干预住宅业C.住房商品化后也会有不合理现象存在D.政府在住房商品化过程中仍然要加强干预(分数:0.50)A.B.C.D. √解析:[解析] 文段的最后一句“在市场调节乏力时,政府的干预就显得格外重要”,即是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即政府在住房商品化过程中需要加强干预。
故选D。
3.在这里,非洲土壤______会影响澳洲的降雨;纽约的人行道上反射的阳光会导致乌兹别克的降雨。
虽然有雷达、空调、人造卫星和超导体,我们仍旧受到天气的______,而且将来恐怕还是如此。
2023年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宪法就是写着一张人民权利的纸”,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卢梭2.【单选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这体现了()。
A.党依法执政B.党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C.党科学执政D.党民主执政3.【单选题】下列俗语描述的现象与经济学名词对应错误的是()。
A.覆水难收——机会成本B.一山不容二虎——完全垄断C..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边际效用递减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负外部效应4.【单选题】声音在哪个介质中传播最快()。
A.空气B.金属C.玻璃D.水5.【单选题】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层次更细致的三大社会形态。
这三个社会形态是()A.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B.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企业发展的社会D.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6.【单选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执政为民、求真务实”从科学上看,这是因为()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C.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D.一切工作都以成功经验作为检验的标准7.【单选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尊重生产力实践,尊重群众的意愿和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性。
第3章法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题意)1.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A.以全体代表的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数B.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C.以全体代表的四分之三以上的多数D.以全体代表的五分之四以上的多数【答案】B【解析】《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因此B项正确。
2.李军在某服装店挑选衣服,店主向其推荐了一款风衣。
李军试穿后觉得不合适,脱下风衣后准备离开,店主却强迫李军买下了这件风衣。
店主的这一行为侵犯了李军的()。
A.财产安全权B.损害求偿权C.维护尊严权D.选择商品自主权【答案】D【解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题中店主强迫李军买下风衣的行为侵犯了李军的自主选择权。
因此D项正确。
3.下列哪项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A.婚后双方的工资、奖金B.婚后双方已经得到或者应该得到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C.婚后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入D.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而获得的医药费、残疾补助费【答案】D【解析】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受《婚姻法》调整的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是指夫妻结婚后到一方死亡或者离婚之前这段时间,这期间夫妻所得的财产,除约定的外,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夫妻一方对夫妻存续期间的财产的处分,需征得配偶的同意。
《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①一方的婚前财产;②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③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④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⑤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号后的相应字母涂黑。
每小题1分,共30分)1.哲学上根据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区分出()。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一元论和二元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2.“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是一种特殊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D.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揭示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的规律是()。
A.本质决定现象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4.“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这反映了()。
A.理性认识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讲明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依靠于感性认识D.感性认识需要理性认识的指导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A.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手段B.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C.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的实践尺度是不同的D.有些真理是无法通过实践加以检验的资料简介: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1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货币流通规律D.竞争规律7.群众路线的中心内容是()。
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8.XXX理论的精髓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三个有利于”尺度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B.公有制为主体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配合发展D.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配合发展1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