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抛丸量的计算

抛丸量的计算

抛丸量的计算
抛丸量的计算

抛头位置要根据工件形状、大小进行三维动态模拟,使工件能够得到全面的清理;辊道要根据工件重量,考虑辊子壁厚和直径大小;根据所需风量选择风机,一般中低压风机就行。除尘器就要根据用户要求,除尘器不同,价格也不一样。

1抛丸机抛丸量的确定:

对于铸铁件,达到除锈等级Sa2.5,每平方米需抛丸100~150 kg,取130kg。对于该公司的工件而言,弹丸的利用律只有50-60%;

工件断面尺寸:2*4=8米

8米*1.5米/秒*130 kg/m2=1560公斤,若采用16台抛丸器

1560/16=97公斤

97/0.55=170kg/min

抛丸器的功率为170kg/min/16 kg/kw=10.63 kw

若采用16台抛丸器,抛丸器功率应该为11 kw

2抛丸机斗式提升机功率计算:

该抛丸机的最大总抛丸量为16*11*60*16=180吨/小时,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设备的循环量可选用240吨/小时,即提升量Q=180吨/小时

提升机轴功率的近似计算公式:

N0=QH×(1.15+k1×k2×v)÷367

在上式中,提升机提升量Q=180吨/小时;提升机提升高度H=7.0米;提升机提升速度v= 1.56米/秒;系数k1=0.5;k2=1.6

则N0=180吨/小时×11.0米×(1.15+0.5×1.6×1.56)÷367=12.9kW

电动机功率计算式为:N=N0k’/η1η2

在上式中,提升机轴功率N0=11.5kW;

η1—摆线针轮减速机传动效率,η1=0.95

η2—链传动传动效率,η2=0.95

k’—功率备用系数,k’=1.1

电动机的功率为:

N=12.9kW×1.05/0.95×0.95=13.1kW

因此,提升机的电动机功率应选用15kW。

3抛丸机纵、横向螺旋输送器的计算:

因主机为左右分开所以螺旋输送量为120吨/小时

(一)、螺旋直径D由下式计算确定:

D≥Az 2.5√Q/ψCρ0

上式中,Az—物料综合特性系数,Az=0.06

Q—输送能力,Q=180吨/小时

ψ—填充系数,ψ=0.3~0.5,取ψ=0.3

ρ0—物料堆集密度,ρ0=4.3吨/米3

C—倾斜工作时输送量校正系数,C=1

将以上各资料套入公式中可得:

D≥0.062.5√120/0.3×4.3=0.315米

因此可取螺旋直径D为320mm。

螺旋螺距S可根据螺旋直径D来确定:

S=(0.8-1)D=(0.8-1)×320mm=320mm。

螺旋轴的极限转速n由下式确定:

n≤A/√D

式中,A—物料特性系数,A=30

D—螺旋直径,D=0.32米

因此,n≤30/√0.32=42r/min,取n=42r/min。

(二)、功率计算:

4抛丸清理机纵向螺旋:

螺旋轴所需功率:

P0=Q(ωLh±H)/367

式中,Q—输送能力,Q=100吨/小时

Lh—螺旋输送机水平投影长度,Lh=5.5m

H—螺旋输送机垂直投影长度,H=0

ω—物料阻力系数,ω=3.2

将以上资料代入公式中得:

P0=100×(3.2×5.5)÷367=4,3(kW)

电机功率:

P=k P0/η

式中,k—功率备用系数,k=1.1~1.3

η—总效率,η<0.9

因此,电机功率为:

P=1.1×4.3÷0.9=5.25(kW)

由此可得,纵向螺旋输送机的电机功率应选5.5kW。

5抛丸清理机横向螺旋:

螺旋轴所需功率:

P0=Q(ωLh±H)/367

式中,Q—输送能力,Q=180吨/小时

Lh—螺旋输送机水平投影长度,Lh=3m

H—螺旋输送机垂直投影长度,H=0

ω—物料阻力系数,ω=3.2

将以上资料代入公式中得:

P0=180×(3.2×3)÷367=4.8(kW)

电机功率:

P=k P0/η

式中,k—功率备用系数,k=1.1~1.3

η—总效率,η<0.9

因此,电机功率为:

P=1.1×4.8÷0.9=5.8(kW)

由此可得,横向螺旋输送机的电机功率应选7.5kW

6 抛丸机分离螺旋输送器的计算:

(一)、分离螺旋输送器的直径、极限转速、螺距与纵向螺旋输送器的计算方法相同,且数值也一样。

(二)、功率计算:

螺旋轴所需功率:

P0=Q(ωLh±H)/367

式中,Q—输送能力,Q=180吨/小时

Lh—螺旋输送机水平投影长度,Lh=4.5m

H—螺旋输送机垂直投影长度,H=0

ω—物料阻力系数,ω=3.2

将以上资料代入公式中得:

P0=180×(3.2×4.5)÷367=9.6(kW)

电机功率:

P=k P0/η

式中,k—功率备用系数,k=1.1~1.3

η—总效率,η<0.9

因此,电机功率为:

P=1.1×9.6÷0.9=9.8(kW)

由此可得,螺旋输送机的电机功率应选11kW

2021年转动惯量计算折算公式

1. 圆柱体转动惯量(齿轮、联轴节、丝杠、轴的转动惯量) 8 2 MD J = 对于钢材:341032-??= g L rD J π ) (1078.0264s cm kgf L D ???- M-圆柱体质量(kg); D-圆柱体直径(cm); L-圆柱体长度或厚度(cm); r-材料比重(gf /cm 3)。 2.丝杠折算到马达轴上的转动惯量: 2i Js J =(kgf· cm·s 2) J s –丝杠转动惯量(kgf·cm·s 2); i-降速比,1 2 z z i = 3. 工作台折算到丝杠上的转动惯量 g w 22 ? ?? ???=n v J π g w 2s 2 ? ?? ??=π(kgf·cm·s 2) v -工作台移动速度(cm/min); n-丝杠转速(r/min); w-工作台重量(kgf); g-重力加速度,g=980cm/s 2; s-丝杠螺距(cm) 2. 丝杠传动时传动系统折算到驱轴上的总转动惯量: ()) s cm (kgf 2g w 1 22 22 1????? ???????? ??+++=πs J J i J J S t J 1-齿轮z 1及其轴的转动惯量; J 2-齿轮z 2的转动惯量(kgf·cm·s 2); J s -丝杠转动惯量 (kgf·cm·s 2); s-丝杠螺距,(cm); w-工件及工作台重量(kfg). 5. 齿轮齿条传动时折算到小齿轮轴上的转动惯量 2 g w R J = (kgf·cm·s 2) R-齿轮分度圆半径(cm); w-工件及工作台重量(kgf)

6. 齿轮齿条传动时传动系统折算到马达轴上的总转动惯量 ???? ??++=2221g w 1R J i J J t J 1,J 2-分别为Ⅰ轴, Ⅱ轴上齿轮的转动惯量(kgf·cm·s 2); R-齿轮z 分度圆半径(cm); w-工件及工作台重量(kgf)。 马达力矩计算 (1) 快速空载时所需力矩: 0f amax M M M M ++= (2) 最大切削负载时所需力矩: t 0f t a M M M M M +++= (3) 快速进给时所需力矩: 0f M M M += 式中M amax —空载启动时折算到马达轴上的加速力矩(kgf·m); M f —折算到马达轴上的摩擦力矩(kgf·m); M 0—由于丝杠预紧引起的折算到马达轴上的附加摩擦力矩(kgf·m); M at —切削时折算到马达轴上的加速力矩(kgf·m); M t —折算到马达轴上的切削负载力矩(kgf·m)。 在采用滚动丝杠螺母传动时,M a 、M f 、M 0、M t 的计算公式如下: (4) 加速力矩: 2a 106.9M -?= T n J r (kgf·m) s T 17 1= J r —折算到马达轴上的总惯量; T —系统时间常数(s); n —马达转速(r/min); 当n=n max 时,计算M amax n=n t 时,计算M at n t —切削时的转速(r/min)

CEMS数据折算计算公式

Cems环保数据折算公式 流速 Vs = Kv * Vp 其中 Vs 为折算流速 Kv为速度场系数 Vp 为测量流速 粉尘 1 粉尘干基值 DustG = Dust / ( 1 – Xsw / 100 ) 其中 DustG 为粉尘干基值 Dust 为实测的粉尘浓度值 Xsw 为湿度 2 粉尘折算 DustZ = DustG * Coef 其中 DustZ 为折算的粉尘浓度值 DustG 为粉尘干基值 Coef 为折算系数,它的计算方式如下: Coef = 21 / ( 21 - O2 ) / Alphas 其中 O2 为实测的氧气体积百分比。 Alphas 为过量空气系数(燃煤锅炉小于等于折算系数为; 燃煤锅炉大于折算系数为; 燃气、燃油锅炉折算系数为 3粉尘排放率 DustP = DustG * Qs / 1000000 其中 DustP 为粉尘排放率 Dust 为粉尘干基值 Qs 为湿烟气流量,它的计算方式如下: Qs = 3600 * F * Vs 其中 Qs 为湿烟气流量 F 为测量断面面积 Vs 为折算流速 SO2 1 SO2干基值 SO2G = SO2 / ( 1 – Xsw / 100 ) 其中

SO2 为实测SO2浓度值 Xsw 为湿度 2 SO2折算 SO2Z = SO2G * Coef 其中 SO2Z 为 SO2折算率 SO2G 为SO2干基值 Coef 为折算系数,具体见粉尘折算 3 SO2排放率 SO2P = SO2G * Qsn / 1000000 其中 SO2P 为SO2排放率 SO2G 为SO2干基值 Qsn 为干烟气流量,它的计算方式如下: Qsn = Qs * 273 / ( 273 + Ts ) * ( Ba + Ps ) / 101325 * ( 1 – Xsw / 100 )其中 Qs 为湿烟气流量 Ts 为实测温度 Ba 为大气压力 Ps 为烟气压力 Xsw 为湿度 NO 1 NO干基值 NOG = NO / ( 1 – Xsw / 100 ) 其中 NOG 为NO干基值 NO 为实测NO浓度值 Xsw 为湿度 2 NO折算 NOZ = NOG * Coef 其中 NOZ 为 NO折算率 NOG 为NO干基值 Coef 为折算系数,具体见粉尘折算 3 NO排放率 NOP = NOG * Qsn / 1000000 其中 NOP 为NO排放率

折算标准煤的计算方法如下

折算标准煤的计算方法如下(以电耗为例): (折算标准煤系数)×(电耗用数)=(耗用标准煤数量) 对于电耗,折算标准煤系数为0.429 即270万度,折合成标准煤量115.83万公斤,即1158.3吨 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参考系数 品种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0.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 洗精煤0.9000千克标准煤/千克 洗中煤0.2857千克标准煤/千克 煤泥0.2857-0.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焦炭0.9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原油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汽油 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煤油 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柴油 1.4571千克标准煤/千克 燃料油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液化石油气油 1.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 炼厂干气 1.5714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油田天然气 1.3300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气田天然气 1.2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煤田天然气(即煤矿瓦斯气) 0.5000-0.5174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焦炉煤气0.5714-0.6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其他煤气 (1)发生炉煤气0.1786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2)重油催化裂解煤气0.6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3)重油热裂煤气 1.2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4)焦炭制气0.5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5)压力气化煤气0.5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6)水煤气0.3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电力(等价0.4040千克标准煤/千瓦小时(用于计算最终消费) 电力(当量) 0.1229千克标准煤/千瓦小时(用于计算火力发电) 热力(当量) 0.03412千克标准煤/百万焦耳 (0.14286千克标准煤/1000千卡) 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千卡/千克)/7000(千卡/千克) 在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之前,首先直测算各种能源的实际平均热值,再折算标准煤。平均热值也称平均发热量.是指不同种类或品种的能源实测发热量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为:平均热值(千卡/千克)=[∑(某种能源实测低发热量)×该能源数量]/能源总量(吨)

各种能源折算标准

《各种能源的标准折算》 一、标准油与标准煤 标准油(又称油当量)是指按照标准油的热当量值计算各种能源量时所用的综合换算指标。与标准煤相类似,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公认的油当量标准。中国采用的油当量(标准油)热值为: (10000kcal/kg) 常用单位: 标准油(toe)和桶标准油(boe)。 标准煤(又称煤当量): 是指按照标准煤的热当量值计算各种能源时所用的综合换算指标。国家标准GB 2589—199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规定,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等于(兆焦)的燃料,称为1kg(千克)标准煤。 在统计计算中可采用t(吨)标准煤做单位,用符号表示为tce。 二、标准煤和标准油折算方法 要计算某种能源折算成标准煤或标准油的数量,首先要计算该种能源的折算系数,能源折算系数可由下式求得:

能源折算系数=能源实际含热值/标准燃料热值 然后再根据该折算系数,将具有一定实物量的该种能源折算成标准燃料的数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能源标准燃料数量=能源实物量×能源折算系数下面仅以标准煤折算方法为例加以说明,能源标准煤折算系数(折标煤系数)要分别采取当量计算和等价计算两种方法。 (1)燃料能源的当量计算方法。即以燃料能源的应用基低位发热量为计算依据。例如,我国原煤1kg的平均低位发热量为20910kJ(5000kcal),则:原煤的折标煤系数=20910÷= 如果某企业消耗了1万t原煤,折合为标准煤即为: 10000×=7143(tce) (2)二次能源及耗能工质的等价计算方法,即以等价热值为计算依据。例如,2007年我国电的等价热值为(kW·h)。 如果某企业消耗了1万kW·h的电,折合为标准煤即为: 10000× =3500 kgce= 三、能源折算系数

CEMS污染物、颗粒物、流量的计算和折算公式

CEMS污染物、颗粒物、流量的计算和折算公式1、烟气流量的计算公式: - V S= K V﹡- V P Q Sn干=3600﹡F﹡-V S﹡273﹡(B a+P S)﹡(1-X SW)/(273+t S)/101325 Q Sn----标态干基流量,单位Nm3/h F----烟道截面积,单位m2(π﹡r2) - V S----湿态平均流速,单位m/s Q S----工况湿态流量,单位m3/h B a----大气压力,单位Pa P S----烟气静压,单位Pa(压力的测量值) X SW----烟气湿度,单位%(湿度的测量值) t S----烟气温度,单位℃(温度的测量值) K V----速度场系数,一般取1.1~1.2 - V P----cems测得流速,单位m/s(流量测量值) 2、颗粒物的折算计算公式: C S干=C湿/(1-X SW) C Sn干= C S干﹡(273+t S)﹡101325 /273/(B a+P S) C折= C Sn干﹡(21-C O2S)/ (21-C VO2干) C折----折算成实际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单位mg/Nm3 C Sn干----标态干基颗粒物,单位mg/Nm3 C S干----工况干基颗粒物,单位mg/m3 C湿----工况湿基颗粒物,单位mg/m3

X SW----烟气湿度,单位%(湿度的测量值) B a----大气压力,单位Pa P S----烟气静压,单位Pa(压力的测量值) t S----烟气温度,单位℃(温度的测量值) C O2S----行业内氧气基准值,单位%(火电厂6%,垃圾焚烧11%,钢铁烧结机16%) C VO2干----烟气中含氧量干基体积浓度,单位%(氧气的测量值) 3、气态污染物的折算计算公式:(SO2、HCL、HF、NO﹡、CO、) C S干=C湿/(1-X SW) C Sn干= C S干﹡(273+t S)﹡101325 /273/(B a+P S) C折= C Sn干﹡(21-C O2S)/ (21-C VO2干) C折----折算成实际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单位mg/Nm3 C Sn干----标态干基污染物,单位mg/Nm3 C S干----工况干基污染物,单位mg/m3 C湿----工况湿基污染物,单位mg/m3 X SW----烟气湿度,单位%(湿度的测量值) B a----大气压力,单位Pa P S----烟气静压,单位Pa(压力的测量值) t S----烟气温度,单位℃(温度的测量值) C O2S----行业内氧气基准值,单位%(火电厂6%,垃圾焚烧11%,钢铁烧结机16%) C VO2干----烟气中含氧量干基体积浓度,单位%(氧气的测量值)

小学一年级人民币换算计算方法

人民币换算计算方法 很多家长朋友都会困惑在家辅导孩子人民币学习的方法,小编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首先大家一定要清楚一点再辅导孩子:您面对的是年龄不足十岁的小宝贝,他们的生活经历不是很丰富,理解力上远远不及我们成年人,对于人民币的接触实在是太少了! 因此对于什么换算的大道理请大家别白费了,孩子学起来不理解很吃力,咱们教的也上火不见效果。换种语言和方式也可以达到我们的效果。 一、对于单一单位的换算 对于单一的单位换算我们利用了一句小儿歌来教给学生。 “大变小,长尾巴,加一个0就好啦;小变大,去尾巴,把0去掉就长大!”(小单位变大单位的时候让孩子们联想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样子,大单位变成小单位的时候让孩子们联想青蛙生小蝌蚪的样子) 如:7元=()角,从元变成角是大单位变成小单位,就是“长尾巴”,在7的后面加一个0就可以了。 30分=()角,是从小单位变成大单位,去掉尾巴0就可以了!如果出现跨级换算的时候,就是分换算成元,或者元换算成分,那就去掉或者加上2个0就可以了! 二、对于两个单位转换成一个单位和一个单位转换成两个单位 其实很简单,只要孩子们记得住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谁和谁相邻就可以了。(简单说就是爷爷、爸爸、孩子的关系就好) 在一个单位的两位数中间加上比自己大的相邻单位,或者去掉两个单位中间的大单位就可以了。 如:1元3角=()角,两个单位变成一个单位,把两个单位中的大单位“元”去掉就实现了换算了。 28分=()角()分,一个单位变成两个单位,就把两位数拆开十位放在大单位里,个位放在小单位里就好了。或者说在2和8中间添上分的相邻大单位“角”就可以了。 三、对于人民币的简单运算 用双手配合进行简单的分解运算。“元加减元,角加减角,分加减分” 如:3元5角+4元3角=()元()角,用两只手指头按住相同单位的数字进行运算。3元+4元=7元,5角+3角=8角,因此答案就是7元8角。减法亦如此! 如果出现了缺单位的情况,如:7角6分+2角=()元()角,第二个加数上就缺少单位“分”。这时只要告诉孩子们把6分直接写上就好了,因为6分没有被加减所以没有变化,直接写到最后的结果里就好了。

转动惯量计算折算公式

1. 圆柱体转动惯量(齿轮、联轴节、丝杠、轴的转动惯量) 4 . 对于钢材:J rD -L 10^ 32g 0.78D 4 L 10-6 (kgf cm s 2 ) 2. 丝杠折算到马达轴上的转动惯量: J s -丝杠转动惯量(kgf cm s 2); i-降速比,,乞 Z 1 v-工作台移动速度(cm/min); n-丝杠转速(r/min); w-工作台重量(kgf); g-重力加速度,g = 980cm/s ; s-丝杠螺距(cm) 2.丝杠传动时传动系统折算到驱轴上的总转动惯量: 5. 齿轮齿条传动时折算到小齿轮轴上的转动惯量 J t 1 L w 丿; 2 2 (kgf cm s ) i _W — F J # J S J 1-齿轮Z 1及其轴的转动惯量; J 2-齿轮Z 2的转动惯量(kgf cms 2); 2 J s -丝杠转动惯量(kgf cm s ); s-丝杠螺距,(cm); w-工件及工作台重量(kfg). W R 2 2 (kgf cm s) R-齿轮分度圆半径(cm); w-工件及工作台重量(kgf) M-圆柱体质量(kg); D-圆柱体直径(cm); L-圆柱体长度或厚度(cm); r-材料比重(gf /cm 3)。 Js 72" i 2 (kgf cm s) 3. 工作台折算到丝杠上的转动惯量 Z 1

6. 齿轮齿条传动时传动系统折算到马达轴上的总转动惯量 J i , J 2-分别为I 轴, 2 II 轴上齿轮的转动惯量(kgf cms ); R-齿轮z 分度圆半径(cm); w-工件及工作台重量(kgf)。 马达力矩计算 ⑴快速空载时所需力矩: M = M amax M f M 0 (2) 最大切削负载时所需力矩: M = M a t M f M 0 M t (3) 快速进给时所需力矩: M =M f M 0 式中M amax —空载启动时折算到马达轴上的加速力矩(kgf m); M f —折算到马达轴上的摩擦力矩(kgf m); M o —由于丝杠预紧引起的折算到马达轴上的附加摩擦力矩 (kgf m); M at —切削时折算到马达轴上的加速力矩(kgf m); M t —折算到马达轴上的切削负载力矩(kgf m)。 在采用滚动丝杠螺母传动时,M a 、M f 、M o 、M t 的计算公式如下: ⑷加速力矩: 17 J r —折算到马达轴上的总惯量; T —系统时间常数(s); n —马达转速(r/mi n ); 当n = n max 时,计算M amax n = n t 时,计算M at n t —切削时的转速(r / min ) J t W 2 J 2 R g J r n 9.6T 10’ (kgf m) i —J i

烟气折算公式

烟气折算公式 流速 Vs = Kv * Vp 其中 Vs 为折算流速 Kv为速度场系数 Vp 为测量流速 粉尘 1 粉尘干基值 DustG = Dust / ( 1 – Xsw / 100 ) 其中 DustG 为粉尘干基值 Dust 为实测的粉尘浓度值 Xsw 为湿度 2 粉尘折算 DustZ = DustG * Coef 其中 DustZ 为折算的粉尘浓度值 DustG 为粉尘干基值 Coef 为折算系数,它的计算方式如下: Coef = 21 / ( 21 - O2 ) / Alphas 其中 O2 为实测的氧气体积百分比。 Alphas 为过量空气系数(燃煤锅炉小于等于45.5MW折算系数为1.8; 燃煤锅炉大于45.5MW折算系数为1.4; 燃气、燃油锅炉折算系数为1.2) 3粉尘排放率 DustP = DustG * Qs / 1000000 其中 DustP 为粉尘排放率 Dust 为粉尘干基值 Qs 为湿烟气流量,它的计算方式如下: Qs = 3600 * F * Vs 其中 Qs 为湿烟气流量 F 为测量断面面积 Vs 为折算流速 SO2 1 SO2干基值 SO2G = SO2 / ( 1 – Xsw / 100 ) 其中 SO2G 为SO2干基值 SO2 为实测SO2浓度值 Xsw 为湿度 2 SO2折算

SO2Z = SO2G * Coef 其中 SO2Z 为SO2折算率 SO2G 为SO2干基值 Coef 为折算系数,具体见粉尘折算 3 SO2排放率 SO2P = SO2G * Qsn / 1000000 其中 SO2P 为SO2排放率 SO2G 为SO2干基值 Qsn 为干烟气流量,它的计算方式如下: Qsn = Qs * 273 / ( 273 + Ts ) * ( Ba + Ps ) / 101325 * ( 1 – Xsw / 100 ) 其中 Qs 为湿烟气流量 Ts 为实测温度 Ba 为大气压力 Ps 为烟气压力 Xsw 为湿度 NO 1 NO干基值 NOG = NO / ( 1 – Xsw / 100 ) 其中 NOG 为NO干基值 NO 为实测NO浓度值 Xsw 为湿度 2 NO折算 NOZ = NOG * Coef 其中 NOZ 为NO折算率 NOG 为NO干基值 Coef 为折算系数,具体见粉尘折算 3 NO排放率 NOP = NOG * Qsn / 1000000 其中 NOP 为NO排放率 NOG 为NO干基值 Qsn 为干烟气流量,它的计算方式如下: Qsn = Qs * 273 / ( 273 + Ts ) * ( Ba + Ps ) / 101325 * ( 1 – Xsw / 100 ) 其中 Qs 为湿烟气流量 Ts 为实测温度 Ba 为大气压力 Ps 为烟气压力 Xsw 为湿度

专题一 单位换算及密度计算

专题一:单位换算及密度计算 班级姓名得分 (提示:单位换算表1g/cm3=103kg/m31kg/m3= 10 3g/cm31m3=1000dm3 1dm3=1000cm31mL=1cm31L=1dm3) 一、单位换算专题 质量单位: 500kg = g 1.6×103 mg = g 50克 = 千克 0.05吨 = 0.05× = 千克 体积(容积)单位: 1L= mL= cm3= dm3 30ml= cm3= m3 40cm3 = m3 680 cm3 =______ dm3=______ m3 3 L=______mL=______ cm3 100毫升= 厘米3= 米3 0.5升= 分米3= 米3 密度单位: 0.5g/ cm3= kg/m3 1.29kg / m3 = g/cm3; 13.6g / cm3= kg/m37.9×103kg/m3= g/cm3 2.7×103 kg/m3 = g/cm3; 8.9克/厘米3 = 千克/米3 4、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中, 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盐水和酒精, 则可以判定容器中盐水,容器中是酒精。 5、用托盘天平和量筒,做测定岩石密度的实验 (1)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先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然后旋动横梁右端的,使 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若指针偏转如图所示,这时应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端调节。 (2)质量为30g的烧杯,装有适量某种液体,放在已调整后 的天平上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测液体的质量是g;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 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cm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 液体的密度是kg /m3。

各种燃料折合成标准煤的计算方法

各种能源折算的原则 1.应符合GB3100-82/GB3101-82的规定 2.计算综合能耗时,各能源分别折算成一次能源的规定的同一单位即吨标煤 3任一规定的体系实际消耗的燃料能源都应用基低位发热量为计算基础,折算为标煤 4应用基低位发热量等于29.3076MJ的燃料称为1kg标准煤 5任一规定的体系实际消耗的二次能源以及耗能工质均按相应的能源等价值折算为一次能源:本企业自产时,他的能源等价值按投入产出的原则自行规定;外购外销时其能源等价值必须相同。当未提供能源等价值,可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折算系数进行折算。比如说蒸汽作为一个整体来计算只是计算用去多少燃料和产出多少蒸汽,不会来计算具体产出多少高压蒸汽多少中压蒸汽,所以在折标系数上高低压蒸汽是没有区别的。当然根据规定你也可以企业自己的计量结果来规定不同工质的折标系数,但是在报能源管理部门和统计局的时候都应该统一折标系数,否则不同企业就无法比较。 公用工程比如冷冻水、工艺水、锅炉水、氮气、压缩空气等等均属于二次能源,等价热值的概念是加工转换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与相应投入的一次能源的当量。因此等价热值是一个变动值,随着能源加工转换的效率而改变。我们目前所用国家统计局所颁布的折标系数是一个平均的水平。 1公斤重的标准煤的热值为29.308MJ/kg 即生产一度电不少于约0.12KG的标准煤. 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参考系数 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热量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 20934千焦/公斤 0.7143公斤标煤/公斤 洗精煤 26377千焦/公斤 0.9000公斤标煤/公斤 其他洗煤 8374 千焦/公斤 0.2850公斤标煤/公斤 焦炭 28470千焦/公斤 0.9714公斤标煤/公斤 原油 41868千焦/公斤 1.4286公斤标煤/公斤 燃料油 41868千焦/公斤 1.4286公斤标煤/公斤 汽油 43124千焦/公斤 1.4714公斤标煤/公斤 煤油 43124千焦/公斤 1.4714公斤标煤/公斤 柴油 42705千焦/公斤 1.4571公斤标煤/公斤 液化石油气 47472千焦/公斤 1.7143公斤标煤/公斤 炼厂干气 46055千焦/ 公斤 1.5714公斤标煤/公斤 天然气 35588千焦/立方米 12.143吨/万立方米 焦炉煤气 16746千焦/立方米 5.714吨/万立方米

CEMS数据折算计算公式

C E M S数据折算计算公 式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Cems环保数据折算公式 流速 Vs = Kv * Vp 其中 Vs 为折算流速 Kv为速度场系数 Vp 为测量流速 粉尘 1 粉尘干基值 DustG = Dust / ( 1 – Xsw / 100 ) 其中 DustG 为粉尘干基值 Dust 为实测的粉尘浓度值 Xsw 为湿度 2 粉尘折算 DustZ = DustG * Coef 其中 DustZ 为折算的粉尘浓度值 DustG 为粉尘干基值 Coef 为折算系数,它的计算方式如下: Coef = 21 / ( 21 - O2 ) / Alphas 其中 O2 为实测的氧气体积百分比。 Alphas 为过量空气系数(燃煤锅炉小于等于45.5MW折算系数为1.8; 燃煤锅炉大于45.5MW折算系数为1.4; 燃气、燃油锅炉折算系数为1.2) 3粉尘排放率 DustP = DustG * Qs / 1000000 其中 DustP 为粉尘排放率 Dust 为粉尘干基值 Qs 为湿烟气流量,它的计算方式如下: Qs = 3600 * F * Vs 其中 Qs 为湿烟气流量 F 为测量断面面积 Vs 为折算流速 SO2 1 SO2干基值 SO2G = SO2 / ( 1 – Xsw / 100 )

其中 SO2G 为SO2干基值 SO2 为实测SO2浓度值 Xsw 为湿度 2 SO2折算 SO2Z = SO2G * Coef 其中 SO2Z 为?SO2折算率 SO2G 为SO2干基值 Coef 为折算系数,具体见粉尘折算 3 SO2排放率 SO2P = SO2G * Qsn / 1000000 其中 SO2P 为SO2排放率 SO2G 为SO2干基值 Qsn 为干烟气流量,它的计算方式如下: Qsn = Qs * 273 / ( 273 + Ts ) * ( Ba + Ps ) / 101325 * ( 1 – Xsw / 100 )其中 Qs 为湿烟气流量 Ts 为实测温度 Ba 为大气压力 Ps 为烟气压力 Xsw 为湿度 NO 1 NO干基值 NOG = NO / ( 1 – Xsw / 100 ) 其中 NOG 为NO干基值 NO 为实测NO浓度值 Xsw 为湿度 2 NO折算 NOZ = NOG * Coef 其中 NOZ 为?NO折算率 NOG 为NO干基值 Coef 为折算系数,具体见粉尘折算 3 NO排放率 NOP = NOG * Qsn / 1000000 其中

GDP折算指数计算方法

GDP可以分为现价GDP与不变价GDP,真实GDP等于现价GDP除以GDP平减指数,然而在统计年鉴中,并没有直接给出GDP平减指数以及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对GDP平减指数的计算方法作以简要介绍: GDP平减指数等于现价GDP除以不变价GDP,若1978年的指数为100,1979年的GDP指数为107.6,是指与1978年相比,按可比价计算,GDP增加了7.6%,1978年的GDP为3624.1,则按不变价计算,1979年的GDP等于3624.1乘以107.6等于3899.53,则1979年的平减指数为现价(1979)4038.2/3899.53=103.56,据此计算,则GDP平减指数及真实GDP如下表: 年份现价GDP 1978=100 不变价GDP 平减指数(%) 真实GDP 1978 3624.10 100.00 3624.10 100.00 3624.10 1979 4038.20 107.60 3899.53 103.56 3899.53 1980 4517.80 116.00 4203.96 107.47 4203.96 1981 4862.40 122.10 4425.03 109.88 4425.03 1982 5294.70 133.10 4823.68 109.76 4823.68 1983 5934.50 147.60 5349.17 110.94 5349.17 1984 7171.00 170.00 6160.97 116.39 6160.97 1985 8964.40 192.90 6990.89 128.23 6990.89 1986 10202.20 210.00 7610.61 134.05 7610.61 1987 11962.50 234.30 8491.27 140.88 8491.27 1988 14928.30 260.70 9448.03 158.00 9448.03 1989 16909.20 271.30 9832.18 171.98 9832.18 在一些计算中,一些文章喜换算换成1990年为100的不变价计算真实GDP,此方法其实是假定1990年的指数为100进行计算,例如,1990年的现价GDP=18547.9,1990年的指数为 281.7,1996年的指数为544.1,则以1990=100,1996年的价格指数为544.1/281.7*100%=193.1,则1996年不变价的GDP为1854.79*193.1%=35815.99,则1996年平减指数为 67884.6/35815.99*100%=185.9,如此计算,可以得到1990=100的GDP平减指数,其计算结果如下表: 年份现价GDP 1978=100 1990=100 不变价GDP(1990=100) 平减指数真实GDP 1978 3624.10 100.0 35.5 6584.27405 55.04 6584.27 1979 4038.20 107.6 38.2 7084.678878 57.00 7084.68 1980 4517.80 116.0 41.2 7637.757898 59.15 7637.76 1981 4862.40 122.1 43.3 8039.398616 60.48 8039.40 1982 5294.70 133.1 47.2 8763.668761 60.42 8763.67 1983 5934.50 147.6 52.4 9718.388498 61.06 9718.39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民币换算计算方法

一、对于单一单位的换算 对于单一的单位换算我们利用一句儿歌来教给学生:大变小;长尾巴;加一个0就好啦;小变大;去尾巴;把0去掉就长大!(小单位变大单位的时候让孩子们联想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样子;大单位变成小单位的时候让孩子们联想青蛙生小蝌蚪的样子) 如:7元=()角;从元变成角是大单位变成小单位;就是“长尾巴”;在7的后面加一个0就可以了。 30分=()角;是从小单位变成大单位;去掉尾巴0就可以了!如果出现跨级换算的时候;就是分换算成元;或者元换算成分;那就去掉或者加上2个0就可以了! 二、对于两个单位转换成一个单位和一个单位转换成两个单位 其实很简单;只要子们记住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谁和谁相邻就可以了。(简单说就是爷爷、爸爸和孩子的关系) 在一个单位的两位数中间加上比自己大的相邻单位;或者去掉两个单位中间的大单位就可以了。

如:1元3角=()角;两个单位变成一个单位;把两个单位中的大单位“元”去掉就实现换算了。 28分=()角()分;一个单位变成两个单位;就把两位数拆开十位放在大单位里;个位放在小单位里就好了。或者说在2和8中间添上分的相邻大单位“角”就可以了。 三、对于人民币的简单运算 用双手配合进行简单的分解运算:元加减元;角加减角;分加减分 如:3元5角+4元3角=()元()角;用两只手指头按住相同单位的数字进行运算。3元+4元=7元;5角+3角=8角;因此答案就是7元8角。减法亦如此! 如果出现了缺单位的情况;如:7角6分+2角=()元()角;第二个加数上就缺少单位“分”。这时只要告诉孩子们把6分直接写上;因为6分没有被加减所以没有变化;直接写到最后的结果里就好了。 对于人民币的计算而言;退位的减法应该是最难理解的!好多家长给孩子讲解退元换角、退角换分的方法;但是孩子们对于换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退位的过程中孩子们往往会在难以理解的换算上出错。因此我给孩子们讲解了以下三种方法: 1、跨栏法 如:5元3角-2元7角=()元()角;3角不够减7角怎么办?没有关系;让5元中的1个小家伙“跨栏”;跨过“元”;变成4元1;后面的3角照着抄下来;于是就成了4元13角;这样再进行计算就简单了! 又如:7元-3元4角=()元()角;因为“元找元、角找角、分找分”;而7元里没有“角”怎么办?先把7元变成7元0角;之后在进行跨栏;再让7里面的一个小家伙进行跨栏;变成6元1;后面的0角照着抄下来;于是就成了6元10角了;这样就可以计算了。

转动惯量计算折算公式

1.圆柱体转动惯量(齿轮、联轴节、丝杠、轴的转动惯量) 4 对于钢材:J rD -L 10^ 32g 0.78D 4 L 10-6 (kgf cm s 2 ) 2.丝杠折算到马达轴上的转动惯量: J s -丝杠转动惯量(kgf cm -s 2); i-降速比,,在 Z 1 v-工作台移动速度(cm/min); n-丝杠转速(r/min); w-工作 台重量(kgf); g-重力加速度,g = 980cm/s ; s-丝杠螺距(cm) 2.丝杠传动时传动系统折算到驱轴上的总转动惯量: 5. 齿轮齿条传动时折算到小齿轮轴上的转动惯量 w 2 2 J R 2 (kgf cm -s) g M-圆柱体质量(kg); D-圆柱体直径(cm); L-圆柱体长度或厚度(cm); r-材料比重(gf /cm 3)。 J 2s (kgf cm - s 2 ) i 3.工作台折算到丝杠上的转动惯量 w / V v : 0 2 g ~ry w 2 (kgf cm ?) g J t 二 J 1 丄 i 2 「* w J 2 +J s 户— g Z 21——J 2 J 1-齿轮Z 1及其轴的转动惯量; J 2-齿轮Z 2的转动惯量(kgf cm ?s 2 ); J s -丝杠转动惯量(kgf cm -s); s-丝杠螺距,(cm); w-工件及工 R-齿轮分度圆半径(cm); w-工件及工作台重量(kgf) Z 1 □J 1 Z

6. 齿轮齿条传动时传动系统折算到马达轴上的总转动惯量 J i , J 2-分别为I 轴, 2 U 轴上齿轮的转动惯量(kgf cm -s); R-齿轮z 分度圆半径(cm); w-工件及工作台重量(kgf)。 马达力矩计算 (1) 快速空载时所需力矩: M = M amax M f M (2) 最大切削负载时所需力矩: M 二M a t M f M 0 M t (3) 快速进给时所需力矩: M =Mf M 0 式中M amax —空载启动时折算到马达轴上的加速力矩(kgf m); M f —折算到马达轴上的摩擦力矩(kgf m); M o —由于丝杠预紧引起的折算到马达轴上的附加摩擦力矩 (kgf m); M at —切削时折算到马达轴上的加速力矩(kgf m); M t —折算到马达轴上的 切削负载力矩(kgf m)。 在采用滚动丝杠螺母传动时,M a 、M f 、M o 、M t 的计算公式如下: ⑷加速力矩: 17 J r —折算到马达轴上的总惯量; T —系统时间常数(s); n —马达转速(r/mi n ); 当n = n max 时,计算M amax n = n t 时,计算M at n t —切削时的转速(r / min ) 1 ' w 2 J t = Ji J 2 + — R i I g J r n 9.6T 10’ (kgf 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