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26
第29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发展过程扫盲教育:人口素质、文化水平显著提高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高等教育: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更加密切认识: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发展。
明确科教兴国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路。
一扫盲教育1.我国为何要进行扫盲教育工作?1)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普遍低下(2)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3)识字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最基本的人权。
2.为扫盲,党和政府做了哪些努力?成效如何?(1)1950年:全国工农教育会议: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2)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
”(3)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3.成效: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共扫除文盲2.03亿,成人文盲率由1949年的80%以上降到了15%以下,青壮年文盲降低到5%以下。
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
二.义务教育1.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
2.有哪些措施?成就如何?措施体现:1) 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 90年代以来,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
3) 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希望工程”等。
3.成就: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抛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三高等教育1.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发展历程?(1)建国初,中国的高校改造和调整参照苏联,忽视中国实际情况(2)1958年起,实施“教育大革命”(3)1961年,中国高等教育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4)“文革”期间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5)1977年“文革”后,高考招生制度恢复,学校教育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6)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2.我国重视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有哪些?(1)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建立学位制度;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改革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扩大办学自主权;成人高等教育规模大;中外大学加强交流(2)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3)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