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的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502.00 KB
- 文档页数:29
第一章能源基础知识本章内容概要本章内容是节能计量工应具备的能源基本知识。
主要包括能源基本概念、能源环境、节能基本概念、企业能耗及计算等基本的应知应会。
其中能源基本概念要求掌握能源的定义、分类;节能基本概念要求掌握节能的的含义、理念以及能源效率等一般知识;企业能耗要求掌握企业能耗的分类、燃料的种类、热值及其表达式,会进行企业能耗的计算等。
本章内容是该岗位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理论的基本素质。
节能计量工应经常注意这些基本应知应会的学习、补充,以夯实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1.能是物质的属性,是的能力。
△2.简单的说,能量的来源就叫。
△3.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工业企业约占 %。
△4.能的最普通的形式是,它是一个系统中分子热运动的功能。
△5.物体或系统由于其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叫做。
△6.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被称为。
△7.在能源消费方面,中国是以为主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用最多的国家。
△8.煤炭是指和的统称。
△9.无烟煤又称或,是煤化程度最高的一种煤,因其燃烧时无黑烟而称无烟煤。
△10.1981年我国政府提出资源节约与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成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的长期战略目标。
△11.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上的能量称之为。
△12.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为主,我国以为主。
△13.是指能源消费在品种、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组分构成。
△14.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是自年月日开始执行的。
△15.能源管理是为了达到一定的能源、经济、环境与社会目标,通过、、监督、控制等手段,有效利用能源的活动。
△16.在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中通常只包括煤炭、石油、、水电、五种常规能源。
△17. 从角度,通常将能源分类为: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常规能源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商品能源与非商品能源。
△18.现在人们所利用的能源,按其来源大致可分为类。
第一类是来自的能量,第二类是来自的能量,第三类是来自的能量。
△19.一次能源是从自然界直接取得,并不改变其基本和的能源。
电力能源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电力,众所周知,是现代生活的根基,其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很多人对于电力的基础知识并不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电力的基础知识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电力的基础知识1. 电流、电压和电阻电流、电压和电阻是电力学中最基本的三个概念。
电流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量,其单位是安培(A)。
电压指的是两个点之间的电势差,其单位是伏特(V)。
电阻指的是电导体抵抗电流流动的能力,其单位是欧姆(Ω)。
2. 电路中的元件电路中的元件包括电源、导体、电阻器、电容器、电感等。
其中,电源是电路的能量来源,它将化学能、机械能等能源转换成电能,并提供电压;导体是一种能够传导电流的材料或器件;电阻器用于限制电流的大小;电容器则能够储存电荷;电感则能够储存磁场能量。
3. 电路的基本定律电路中的基本定律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欧姆定律表明,在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成正比,电阻与电流成反比,即U=IR。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则表明,在一个封闭的电路中,所有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则表明,在一个封闭的电路中,所有输入和输出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第二部分:电力的应用1. 发电发电是将机械能、热能、核能等能源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发电机则是用于产生电能的设备,它能够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常见的发电方式包括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电站等。
2. 输电输电是将发电厂产生的电力通过输电线路传输到需要用电的地方,从而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
常见的输电线路包括架空输电线路和地下输电线路。
3. 用电用电则是指人们将电能用于各个领域的过程。
电力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除了家庭和商业用电,还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等领域。
例如,电力在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多,如用于机器设备的驱动、照明、通信等。
在农业中,电力则被用来为农业设备供电、进行温室种植、实现大规模灌溉等。
在交通领域,电力则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轨道交通。
第一章能源基础知识第一节能源的概念通常凡是能被人类加以利用以获得有用能量的各种来源都可以称为能源。
第二节能源与自然资源的区别能源与自然资源的区别:在能源与自然资源的概念中,二者的区别是:⑴能源与自然资源的概念外延是交叉关系,即有一些自然资源不属于能源,如,铁矿石、铝土等;而有一些自然资源本身也属于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另外有一些能源就不属于自然资源,如,核电、水电、火电等。
⑵自然资源必须直接来源于自然界,而且具有自然属性;而能源则不同,它既可以直接来源于自然界,也可以间接来源于自然界,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经济属性。
第三节能源分类能源种类繁多,而且经过人类不断的开发与研究,更多新型能源已经开始能够满足人类需求。
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能源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首先根据产生的方式以及是否可以再利用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一次能源:从自然界取得的未经任何改变或转换的能源,包括可再生的水力资源与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其中包括水、石油与天然气在内的三种能源是一次能源的核心,它们成为全球能源的基础;除此以外,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以及核能等可再生能源也被包括在一次能源的范围内。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换得到的能源,包括电力、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洁净煤、激光与沼气等。
一次能源转换成二次能源会有转换损失,但二次能源有更高的终端利用效率,也更清洁与便于使用。
可再生能源: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
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与海洋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泛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资源。
如煤与石油都是古生物的遗体被掩压在地下深层中,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而形成的(故也称为“化石燃料”),一旦被燃烧耗用后,不可能在数百年乃至数万年内再生,因而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能源基础知识答案1、能源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和其他直接或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效能的各类资源二、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
3、能源是整个世界进展和经济增加的最大体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4、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进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碰到一系列无法幸免的能源平安挑战,能源欠缺、资源争夺和过度利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要挟着人类的生存与进展。
五、能量是物质运动的气宇。
6、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若是能)。
7、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
通常指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和与原子核反映有关的能源,如原子核能、地热能等。
八、在生产进程中产生的余热、余能也属于二次能源。
九、一次能源不管几回转换而取得的另一种能源都是三次能源10、在生产进程中所消耗的那种不作原料利用,也不进入产品制取时又需要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这些工作物质被称为耗能工质。
二、简答题1、①一次能源从自然界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大体形态的能源。
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②二次能源。
由一次能源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的另一形态的能源。
如电力、焦炭、煤气、蒸汽、热水和成品油、燃料油、液化气等。
在生产进程中产生的余热、余能也属于二次能源。
如:高温烟气、可燃气体(高、焦、转煤气)、水蒸汽、热水等。
二、亦称煤当量。
指具有统一规定的标准热值的一种能源标准计量单位。
我国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量为7000千卡。
1千克标准煤(kgce)=7000千卡(kCal)=29.3076兆焦(乂」)3、高位热值是指燃料在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全数热量,即燃烧生成物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时的发烧量。
低位热值是燃料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中的水以蒸汽状态存在时的发烧量。
4、节能的概念节能是指增强用能治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和环境和社会能够经受的方法,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慢低消耗、叁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能源基础知识发布时间:2008-7-5 1 点击:611.1.1能源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质的统称。
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1.2能源的分类1、按来源分为3类:①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
②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如原子核能、地热能等。
③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2、按能源的基本形态分类,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前者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后者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如电力、煤气、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等。
3、按能源性质分,有燃料型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泥炭、木材)和非燃料型能源(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
4、根据能源消耗后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可分为污染型能源和清洁型能源。
污染型能源包括煤炭、石油等。
清洁型能源包括水力、电力、太阳能、风能以及核能等。
5、根据能源使用的类型又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
常规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中的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新型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以及用于核能发电的核燃料等能源。
6、按能源的形态特征或转换与应用的层次进行分类。
世界能源委员会推荐的能源类型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海洋能和地热能。
其中,前三个类型统称化石燃料或化石能源。
已被人类认识的上述能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人们所需的某种形式的能量。
7、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凡进入能源市场作为商品销售的如煤、石油、天然气和电等均为商品能源。
国际上的统计数字均限于商品能源。
新能源发电基础知识新能源发电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或清洁能源进行发电的过程。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需求的增加,新能源发电逐渐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新能源发电的基础知识,包括可再生能源的种类、发电原理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
一、可再生能源的种类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能够持续产生的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太阳能是指太阳辐射能量的利用,常用的方式包括光伏发电和太阳热利用。
风能是指利用风力转动风轮产生动力的方式进行发电。
水能是指利用水流或水位差产生的动力进行发电,包括水轮发电和潮汐能发电等。
生物质能是指利用植物和动物的有机物质进行发电,如生物质燃烧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等。
二、新能源发电的原理不同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有不同的原理。
光伏发电的原理是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光伏电池板吸收光子能量产生电流。
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转动风轮,带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
水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水流或水位差转动涡轮,带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
生物质发电的原理是利用生物质的燃烧或气化过程释放的能量产生热能,再通过热能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三、新能源发电的优势与传统能源发电相比,新能源发电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资源分布,能够有效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安全风险。
其次,新能源发电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对环境影响小,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
此外,新能源发电具有可持续性,能够长期满足能源需求,并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新能源发电的发展前景新能源发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发电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在中国,政府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新能源发电的发展,如加大对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的投资和扶持力度。
同时,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新能源发电的效率和经济性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推动新能源发电的普及和应用。
能源基础必学知识点1. 能源的定义:能源是指能够产生热、光、电、动力等形式的物质或现象。
2. 能源分类:能源可以分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两大类。
传统能源主要包括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水力、核能等非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则是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3. 能源转化:能源转化是指将一种能源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能源形式的过程。
常见的能源转化包括燃烧、发电、能量储存等。
4. 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利用效率是指能源转换过程中能够转化为有用能量的比例。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5. 能源消耗:能源消耗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活动中对能源的需求并转化为有用能量的过程。
全球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而能源资源有限,所以节约能源是当务之急。
6. 能源安全:能源安全是指国家对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保障。
全球能源供应面临着多种挑战,包括能源资源储备不足、能源供应链中断、能源价格波动等问题。
7. 可持续能源:可持续能源是指对能源资源的利用方式,既能满足当前的能源需求,又不会对未来的能源供应造成负面影响。
可持续能源的发展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
8. 能源政策:能源政策是指政府为了促进能源发展和保障能源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和政策。
能源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个因素。
9. 温室气体排放:燃烧化石燃料和其他能源形式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氮氧化物等。
这些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0. 能源技术创新:能源技术创新是指通过科技手段开发新能源资源、改进能源转化和利用技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能源技术创新对于解决能源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能源的基本知识一、概念【能源】顾名思义,是能量的来源或源泉。
是能够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含有能量的物质,如煤炭、石油、核燃料、水、风、生物体等;或从这些物质中再加工制造出的新物质,如焦炭、煤气、液化气、煤油、汽油、柴油、电、沼气等。
因此能够说,能源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即能够产生机械能、热能、光能、电磁能、化学能等多个能量的资源。
【燃料热值】燃料热值也叫燃料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指固体或液体)或单位的体积(指气体)的燃料完全燃烧,燃烧产物冷却到燃烧前的温度(普通为环境温度)对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固体或液体发热量的单位是:千卡/公斤或千焦耳/公斤。
气体燃料的发热量单位是:千卡/原则立方米或千焦耳/原则立方米。
燃料热值有高位热值与低位热值两种。
高位热值是指燃料在完全燃烧时释放出来的全部热量,即在燃烧生成物中的水蒸汽凝结成水时的发热量,也称毛热。
低位热值是指燃料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汽以气态存在时的发热量,也称净热。
高位热值与低位热值的区别,在于燃料燃烧产物中的水呈液态还是气态,水呈液态是高位热值,水呈气态是低位热值。
低位热值等于从高位热值中扣除水蒸汽的凝结热。
燃料大都用于燃烧,多个炉窑的排烟温度均超出水蒸汽的凝结温度,不可能使水蒸气的凝结热释放出来,因此在能源运用中普通都以燃料的应用基低位发热量作为计算基础。
各国的选择不同,日本、北美各国均习惯用高位热值,而我国,前苏联、德国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按低位热值换算的,有的国家两种热值都采用。
煤和石油高低位热差约 5%左右,天然气和煤气靠近 10%左右。
【原则燃料】原则燃料是计算能源总量的一种模拟的综累计算单位。
在能源使用中重要运用它的热能,因此,习惯上都采用热量来做为能源的共同换算原则。
由于煤、油、气等多个燃料质量不同,所含热值不同,为了便于对多个能源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必须统一折合成原则燃料。
原则燃料可分为原则煤、原则油、原则气等。
国际上普通采用原则煤、原则油指标较多。
能源基础知识能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驱动着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源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能源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能源问题和做出合理的能源选择。
本文将介绍能源的来源、类型和利用方式,帮助读者加深对能源的了解。
一、能源的来源能源的来源有多种形式,包括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源。
其中,化石能源是指从地下提取的能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这些能源形成于数百万年前,通过地壳中的化学反应和生物残骸的分解而产生。
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在短时间内自然再生的能源,主要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这些能源通过自然的循环过程不断产生,并且不会消耗地球上的资源。
核能源是指核聚变或核裂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它源自于原子核的结构和反应。
二、能源的类型根据能源的形态和用途,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能源类型包括化石能源、电能、热能和机械能等。
1. 化石能源:化石能源主要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它们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能源来源。
化石能源可以通过燃烧释放能量,用于发电、供暖、交通等领域。
2. 电能:电能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能源类型,它可以通过电力设备的转换和传输实现。
电能可以方便地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光能和机械能等,用于不同的用途。
3. 热能:热能是物体内部粒子的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可以通过燃烧、太阳辐射等方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热能广泛应用于供暖、烹饪、工业生产等领域。
4. 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由于运动或者位置所具有的能量,它可以通过机械设备的转换和利用实现。
机械能在交通运输、工业制造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三、能源的利用方式能源的利用方式决定了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
我们常见的能源利用方式包括直接燃烧、发电和综合利用。
1. 直接燃烧:直接燃烧是最传统和常见的能源利用方式,通过燃烧能源释放能量。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可以直接用于供暖、烹饪等需求,也可以通过发动机转化为机械能或发电。
能源基础知识答案1、能源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2、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
3、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4、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5、能量是物质运动的度量。
6、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
7、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
通常指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和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如原子核能、地热能等。
8、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能也属于二次能源。
9、一次能源无论几次转换而得到的另一种能源都是二次能源。
10、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那种不作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制取时又需要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这些工作物质被称为耗能工质。
二、简答题1、①一次能源从自然界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
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②二次能源。
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取得的另一形态的能源。
如电力、焦炭、煤气、蒸汽、热水以及成品油、燃料油、液化气等。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能也属于二次能源。
如:高温烟气、可燃气体(高、焦、转煤气)、水蒸汽、热水等。
2、亦称煤当量。
指具有统一规定的标准热值的一种能源标准计量单位。
我国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量为7000千卡。
1千克标准煤(kgce)=7000千卡(kCal)=29.3076兆焦(MJ)3、高位热值是指燃料在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全部热量,即燃烧生成物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时的发热量。
低位热值是燃料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中的水以蒸汽状态存在时的发热量。
4、节能的定义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