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湘教
- 格式:pptx
- 大小:116.55 KB
- 文档页数:10
第7课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感悟人物的思想品质以及文章的表达方式。
4.能结合课文的内容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直到今天,《本草纲目》仍被人誉为“中药宝库”,“东方医学巨典发”。
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近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吧。
二、初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
2.两人一组轮读生字词。
3.学习生字三、理清课文条理1.齐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补充段落提纲:(1)李时珍从小就对中药产生了(第自然段)(2)李时珍,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
(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3)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
(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4)介绍了《本草纲目》的。
(第自然段)2.课文主要写了李时珍的哪些事情?着重写了哪一件?(1)捉白花蛇,数蛇身上的花纹。
(2)仔细研究皇家禁物榔梅。
(3)不辞劳苦地收集各种标本。
(4)冒着生命危险,亲身试药。
着重写了冒着生命危险,亲身试药的事。
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内容,感悟李时珍的精神品质。
2.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总结拓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重难点感悟李时珍的精神品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学习第一部分1.默读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李时珍从小就对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会到李时珍具备了良好的医学天赋。
2.李时珍把各种草虫当成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3.把本段中的“摆弄”换成“玩弄”好不好?为什么?三、学习第二部分1.齐读这一部分。
2.这一部分介绍了哪些事,说明了说明?3.学生交流。
四、学习第三部分1.分组读课文,思考:(1)这一部分记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层?分三层。
(8)(9)(10-14)2.画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大声读出来,并把自己的感受用概括的词语标注在书上。
3.交流感悟(1)李时珍一头扎进这一天然宝库,终日活动在悬崖峭壁之间,晚上就寄居在药农沿山壁搭起的木板房中。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同步课时训练湘教版一、我能把下面的词语写得正确美观。
yú shù yào xiào bǎo kùbó lǎn()()()()kuàng wùxiáng xì pí fū tú dì()()()()二、我能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仔细详细1.我们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
2.每种药物都()记述了产地、形状、颜色、气味、公用和采集、制作方法。
珍贵宝贵1.时间是非常()的,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2.大家给他提供了许多()的资料。
三、我能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这禁采的圣物是一种榆树类的果实。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积累了一大堆问题。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我能给下列句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李时珍一数(shǔ shù),果然不差(chā chà),正好24个斜方格花纹。
2.但自己觉得学问并无大的长(cháng zhǎng)进,倒(dǎo dào)是积累(lèi lěi)了一大堆问题。
3.你用针扎(zhā zā)我身上的穴位,用刀子在我手上划(huá huà),看痛不痛。
五、说一说你从下面的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李时珍一头扎进这天然宝库,终日活动在悬崖峭壁之间,晚上就寄居在药农沿闪壁搭起的木板房中。
7《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讲述了我国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边行医边研究药物,用了27年时间,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药物书,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
一、教学效果叶圣陶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
”教学这一课,我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为主的语文课堂实践活动。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经过,体会他不怕困难,勇于实践和探索的精神。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有关资料。
在学生自读课文时,鼓励学生通过读文质疑,使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学生的问题有关于李时珍的,也有关于《本草纲目》的,在小组交流讨论后,提出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全班交流,老师引导学生把这些问题进行归类。
有的同学把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拿出来交流,老师作了适当的补充。
“从哪里看出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本草纲目》是怎样编写出来的,为什么说它中药书中的伟大著作?”带着问题深入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解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后,学生积极交流,有的用课文的语句来回答,有的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可见学生在读中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领悟和内化。
“你们认为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与小组同学讨论这个问题。
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讨论问题,增强了学习兴趣,又交流了各自的看法,互相补充。
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进一步体会了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
二、成功之处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对语文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小学阅读教学应倡导什么。
这也是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