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敦力起搏器程控标准(SDR303)
- 格式:ppt
- 大小:2.63 MB
- 文档页数:50
・专家讲座・起搏器程控王方正 作者单位:100037 北京市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程序控制(简称程控:programmability )是起搏器不可分割的一项功能,今天全世界范围内都看不到使用不带程控功能的起搏器,而且随着起搏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起搏器的程控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恰到好处的运用参数,可使起搏器发挥其最大效益,病人获得最大疗效。
近几年我国起搏器的临床应用发展甚快,每年超过1万台,各种新技术的开展几乎与国际同步,但对植入起搏器后的程控和随诊却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尚做不到凡是开展起搏器的医院都配备有程控仪,有些单位病人装上起搏器后未程控过1次,一些可以通过程控解决的问题却轻易被放弃。
希望通过这些办班学习,能掌握程控的基本知识,对普通和常见的程控参数能了解它的意义。
如起搏频率、工作方式、输出能量(振幅和脉宽)、感知灵敏度、心房不应期,房室延迟间期(A -VD )及某些特殊功能,如:自动模式转换,自动A -VD 搜索和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等。
一、程控工具程控仪是实现程控的必不可少工具,各个起搏厂家都有自己的程控仪,只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起搏器,对不同的系列产品可使用共同的程控仪,但需配不同软件。
目前的程控仪功能齐备,可程控各种参数,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基本相似,大致如下:(示教)1.装上适用于需程控的起搏器软件,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点亮。
2.把程控头放于埋植起搏器皮肤上面,找到合适位置,指示灯即熄灭(Medtronic 公司最近使用的是控头上面有一排绿色亮灯,灯亮说明位置合适,可进行程控)。
3.在程控器面版和键盘上标有各种“选择参数”,根据需要而按击某一键。
4.“询问(Interogate )”此键比较实用,可调出起搏器贮存的各种资料。
如工作方式、频率、振幅、脉宽、感知灵敏度、A -VD (起搏和感知),心房不应期,电池状态等。
5.调整参数后按“程控Program ”键,确认(C on 2firmed )后即表示修改参数已输入起搏器内。
心脏起搏器设置标准一、设备性能1.设备应符合相关医疗标准和规范,具备高精度的起搏功能。
2.设备应能够同时监测心率和心律,并具备记录和回放功能,以便于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3.设备应具备多种起搏模式,如单腔、双腔、频率应答等,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4.设备应具有感知功能,能够感知患者的心率并自动调整起搏频率。
5.设备应具备远程监控和程控功能,以便于临床医生进行远程管理和调整起搏参数。
二、植入方式1.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手术应采用局部麻醉和镇静剂,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2.手术过程中应采用X光或其他影像技术进行定位,确保起搏器植入的位置准确无误。
3.术后应给予患者适当的药物治疗和护理,以减轻炎症和不适感。
三、刺激频率1.起搏频率应符合患者的生理需求,通常为60-100次/分。
2.频率应答功能应根据患者的活动量自动调整起搏频率。
3.频率漂移功能应定期自动调整起搏频率,以适应患者的心率变化。
四、刺激强度1.起搏刺激强度应足以驱动心脏肌肉收缩,但不应过高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2.起搏刺激强度应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以确保起搏效果和安全性。
3.感知功能应能够感知患者的心率并自动调整起搏刺激强度。
五、感知功能1.感知功能应能够感知患者的心率并自动调整起搏频率和刺激强度。
2.感知功能应具有高灵敏度和低误报率,以确保起搏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感知功能应能够识别并过滤掉干扰信号,如肌电干扰和电磁干扰。
六、电池寿命1.起搏器的电池寿命应足够长,以便于患者长期使用。
2.电池寿命应与设备性能相匹配,以确保设备在电池耗尽前能够正常工作。
3.电池应易于更换且安全可靠,以减少患者的手术风险和痛苦。
起搏器程控起搏器程控是利用起搏器程控仪从体外将设定的参数传输到起搏器,从而改变或调整起搏器工作参数。
起搏器程控的目的:(1)根据对起搏器功能的测试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最佳起搏工作参数,实现最佳起搏,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起搏方式、频率、输出能量,以节省能源,延长起搏器使用寿命;(3)检测和排除起搏器故障及其导致的并发症。
一、单腔起搏器程控1、基本起搏频率,出厂时设置在60~70次/分。
心衰、异位搏动较多,缺钾等因素引起QT间期延长时可调高起搏频率。
减慢起搏频率可用于鼓励自身心律,不能耐受较快心率起搏患者,减慢起搏频率可节省电能。
2、频率滞后,旨在鼓励自身心律。
不同公司的起搏器表达方式不同,有的公司用滞后频率表示如50次/分、45次/分等;有的用比程控的基本起搏频率减少多少次/分表示,如10次/分、20次/分等。
为了进一步鼓励自身心律,有些起搏器还设置了重复频率滞后,扫描频率滞后;滞后频率搜索等参数。
3、输出能量,可程控的参数有两个,输出脉冲电压幅度和脉宽。
一般调至测量阈值的2倍。
电极植入早期,少数病人由于电极头周围组织水肿明显,起搏阈值明显升高,导致出厂设置的能量不能夺获心室(心房),可调高输出能量;水肿消退,阈值回落后再调低输出电能。
植入后由于心肌纤维化,阈值升高导致夺获失败时,可调高输出能量。
电极头微脱位时部分可通过调高输出能量恢复夺获功能,如仍不能夺获,或虽能夺获,但已无安全范围,则需重置电极。
一般植入2个月左右,根据测试结果,可降低出厂时的设置能量,这样可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
出现胸肌或膈肌刺激时,可通过降低输出能量来缓解症状,如仍不能缓解症状,则需重新植入。
4、感知灵敏度,感知灵敏度程控时既要保证能感知自身心动,又能避免感知干扰信号。
对心室电路来说,灵敏度设置为2.0~3.0mv是比较合适的。
由于心室肌纤维化等引起感知不良时,可适当调高灵敏度。
心房除极波振幅较低,因而需要设置较高的灵敏度,否则会导致感知不良,但过高又会导致感知干扰信号而抑制发放心房脉冲(AAI)或出现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DDD,V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