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贤相张九龄流传千古的名句
- 格式:docx
- 大小:12.62 KB
- 文档页数:1
【导语】张九龄,唐朝政治家、⽂学家、诗⼈,唐代有名的贤相。
他抒写的五⾔古诗,语⾔素练质朴,诗⽂著作有《曲江集》。
下⾯就给⼤家分享下张九龄的五⾔古诗词,欢迎阅读!张九龄的五⾔古诗词篇⼀ 《照镜见⽩发》作者为唐朝⽂学家张九龄。
其古诗全⽂如下: 宿昔青云志,蹉跎⽩发年。
谁知明镜⾥,形影⾃相怜。
【翻译】 从前怀有远⼤志向,光阴⽩⽩地度过已经到了须发皆⽩的年龄。
谁知明亮的镜⼦⾥,只有我的形体和影⼦在⾃相怜悯。
《送韦城李少府》作者为唐朝⽂学家张九龄。
其古诗词全⽂如下: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马津。
相知⽆远近,万⾥尚为邻。
《湖⼝望庐⼭瀑布⽔》作者为唐朝⽂学家张九龄。
其古诗词全⽂如下: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照虹霓似,天清风⾬闻。
灵⼭多秀⾊,空⽔共氤氲。
【翻译】 万丈瀑布飞流直下,好像从天上落下,四周呈现半红半紫的雾⽓。
它穿过杂树⽽直下,它穿过重重云雾。
阳光照射上去像⼀条彩⾊的虹霓,在这晴朗有天⽓⾥,⼜好像听到风⾬的声响。
这庐⼭就如同仙⼭⼀样,多么壮美呵,烟云与⽔⽓融成⼀⽚。
《浈阳峡》作者为唐朝⽂学家张九龄。
其古诗词全⽂如下: ⾏⾈傍越岑,窈窕越溪深。
⽔暗先秋冷,⼭晴当昼阴。
重林间五⾊,对壁耸千寻。
惜此⽣遐远,谁知造化⼼。
《⽾阳溪夜⾏》作者为唐朝⽂学家张九龄。
其古诗词全⽂如下: 乘⼣桌归⾈,缘源路转幽。
⽉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船间⼊,霜华⾐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赋得⾃君之出矣》作者为唐朝⽂学家张九龄。
其全⽂如下: ⾃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夜夜减清辉。
【翻译】 丈夫离家远⾏⽽未归,妻⼦长时间没有上机织布了,织机变得残破⽆⽐,却没有⼈修理;⼥主⼈⽇⽇夜夜思念,容颜都憔悴了,好像那团团圆⽉,在逐渐减弱清辉,逐渐变成了缺⽉。
张九龄的五⾔古诗词篇⼆ 《咏燕》作者为唐朝⽂学家张九龄。
张九龄诗感遇张九龄诗感遇四首张九龄不仅是一代贤相,而且在文学颇有建树。
下面是张九龄诗感遇四首,和小编一起看一下吧。
感遇之一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感遇之二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感遇之三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感遇之四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这四首诗,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追求自由自在的豁达意境,却又分明感到诗人心有所眷却又无可奈何的苍凉心境。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
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
唐玄宗开元年间尚书丞相,诗人。
他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自他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有《曲江集》。
誉为“岭南第一人”。
拓展阅读:张九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翻开上世纪六十年代早期的考古期刊,这些五十多年前印出的纸张已经发黄,上了年头的纸张就是不一样,发散出来淡淡的甜甜的香气。
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唐代张九龄墓发掘简报》。
一时反应不上来他是谁,只觉得很熟,查了以后,才知道原来是他,唐代杰出的诗人,开元尚书丞相。
唐诗不仅开辟了一个诗歌的王朝,更开辟了一个时代的审美,很多好诗为人所传诵。
《唐诗三百首》成为许多人诵读诗作的首选。
在这个流传最广的唐诗选集中,第一首便是《感遇》,作者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张九龄的著名诗词张九龄的著名诗词(精选10篇)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张九龄的著名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张九龄的著名诗词(篇1)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孟月摄提贞,乘时我后征。
晨严九折度,暮戒六军行。
日御驰中道,风师卷太清。
戈鋋林表出,组练雪间明。
动植希皇豫,高深奉睿情。
陪游七圣列,望幸百神迎。
气色烟犹喜,恩光草尚荣。
之罘称万岁,今此复同声。
张九龄的著名诗词(篇2)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祝史辞正,人神庆叶。
福以德昭,享以诚接。
六变云备,百礼斯浃。
祀事孔明,祚流万叶。
张九龄的著名诗词(篇3)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隋季失天策,万方罹凶残。
皇祖称义旗,三灵皆获安。
圣期将申锡,王业成艰难。
盗移未改命,历在终履端。
彼汾惟帝乡,雄都信郁盘。
一月朔巡狩,群后陪清銮。
霸迹在沛庭,旧仪睹汉官。
唐风思何深,舜典敷更宽。
户蒙枌榆复,邑争牛酒欢。
缅惟翦商后,岂独微禹叹。
三后既在天,万年斯不刊。
尊祖实我皇,天文皆仰观。
张九龄的著名诗词(篇4)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南国更数世,北湖方十洲。
天清华林苑,日晏景阳楼。
果下回仙骑,津傍驻彩斿。
凫鹥喧凤管,荷芰斗龙舟。
七子陪诗赋,千人和棹讴。
应言在镐乐,不让横汾秋。
风俗因纾慢,江山成易由。
驹王信不武,孙叔是无谋。
佳气日将歇,霸功谁与修。
桑田东海变,麋鹿姑苏游。
否运争三国,康时劣九州。
山虽幕府在,馆岂豫章留。
水淀还相阅,菱歌亦故遒。
雄图不足问,唯想事风流。
张九龄的著名诗词(篇5)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家受专门学,人称入室贤。
刘桢徒有气,管辂独无年。
谪去长沙国,魂归京兆阡。
从兹匣中剑,埋没罢冲天。
张九龄的著名诗词(篇6)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兹山蕴灵异,走望良有归。
丘祷虽已久,甿心难重违。
迟明申藻荐,先夕旅岩扉。
张九龄最出名的5首诗引言张九龄(678年-740年),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被誉为“诗中稳重派”的代表。
他的诗作以咏史、咏物、哲理等题材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在他众多的诗作中,有五首尤为出名,本文将对这五首诗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 《送魏万之京》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简介:这首诗是张九龄写给好友魏万之的送别诗。
诗中以自然景物描写和象征手法,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友情的深厚感慨。
特点: - 山河景色与人类情愫的结合,以自然景物抒发对友谊的思念之情。
- 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简介: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抵抗安史之乱期间,辽阔的国土被敌军侵蚀,孤立的局势,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存亡的担忧和对战争的痛惜之情。
特点: - 通过写实手法,直观地描述了辽阔的国土以及高耸入云的山峦,烘托出荣光不再、局势逆转的气氛。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三. 《登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简介:这首诗是张九龄根据诗人贾岛的《登楼》一诗重新填词而成,通过描绘山川壮丽景色和自己的士人身份,表现了对事业进取和追求卓越的态度。
特点: - 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示了壮丽的山河美景,凸显了诗人高洁的情操。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升高的楼阁为象征,表达了诗人追求卓越和精神上的进取。
四.《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简介: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场景,以及历史名将赵子龙替刘备阵亡的情景,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回顾。
特点: - 通过提及三国的历史背景,结合武将赵子龙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历史名将的敬仰和对英雄气概的歌颂。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历史的无情和遗恨。
盛唐名相张九龄引导语: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盛唐名相——张九龄。
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张九龄《归燕诗》从全诗8句来看,说的都是燕子。
诗的大概意思,也比较容易解读。
“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燕子虽然如此微贱,但仍然乘着春天短暂的美好时光而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燕子当然不知道“泥滓”之贱,看到华丽的玉堂打开,就一直在辛辛苦苦地衔泥筑巢。
“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时时可以见到燕子成双成对出入,每天不知会进出多少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作为一只燕子,没有心思与外物竞争,请鹰隼这样的猛禽们,不要轻起猜忌之心。
这诗的诗题呢,既可叫《咏燕》,也可叫《归燕诗》。
嗯,这是一首扎扎实实的关于燕子的诗。
一但是,仔细读来,总感觉这诗不仅仅是在说燕子,好象还说了点别的啥和啥。
还说了啥呢?先来看看诗作者是谁。
张九龄,那个写出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千古名句的张九龄。
张九龄写这诗时,身处唐朝的京城长安,时间是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春天。
这一年,他正好年满60岁,已到了我们今天退休年龄的他,还担任着朝廷尚书省右丞相这样的高级官职。
这样一来,这首《咏燕》还说了些啥意思就出来了。
原来,张九龄不仅仅是在说燕子,他还说了:那只燕是我。
既然“燕子=张九龄”,那最后一句的“鹰隼”是谁?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历经千年,关于这句诗中的“鹰隼”,居然一直就有定论。
那就是,鹰隼=李林甫。
是的,就是那个史上以“口蜜腹剑”而闻名的奸相李林甫。
在张九龄写这个诗时,李林甫时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在明确了变量1“燕子=张九龄”、变量2“鹰隼=李林甫”之后,还有一些变量要明确:变量3“玉堂、绣户、华轩=朝廷”,变量4“春=开元前期昌明的政治环境”。
差不多了,下面我们一股脑儿将变量1234都代入诗中,来看看这诗真正的意思:“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我张九龄虽然出身微贱,但仍然趁着开元前期昌明的政治环境,短暂地参与过朝廷大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西江夜行》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张九龄《答陆澧》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张九龄《答陆澧》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张九龄《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张九龄《照镜见白发》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张九龄《西江夜行》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张九龄《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张九龄《西江夜行》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海上有仙山,归期觉神变。
张九龄“机不可失”原句是什么唐朝名相张九龄曾说过两句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两句话我们都听过,你知道这两句话的原句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张九龄“机不可失”原句是什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出处《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原句“仰认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难以违拒,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释义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
作者:张九龄张九龄是个怎样的人?唐朝出名相,这是众所周知的,这和唐朝国力强盛,政治开明有关。
如唐太宗时期的房玄龄、杜如晦。
唐玄宗时期的姚崇、宋璟等等。
而玄宗时期最知名的贤相就是诗人张九龄了。
张九龄是汉留侯张良的后代,相貌英俊伟岸,透着一股逼人的英气,且才华横溢,擅长诗文,最著名的诗句就是大家熟悉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玄宗欣赏张九龄的文章,夸他是文场中的元帅,自己会终生敬他为师。
据记载,唐玄宗每日朝政,听取百官纳谏。
看见张九龄风威秀整,异于众僚,不仅感慨地说:我每当见到张九龄,就感到神清气爽,精神大振。
由于人格端正,又富有才华,张九龄受到了很多人的爱戴。
司马光说:“上(玄宗)即位以来,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纮、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
”的确是中肯的评价。
张九龄为人正直,敢说实话,甚至不怕忤逆玄宗,在古代的士人中,也堪称楷模。
唐玄宗招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为相,想听取张九龄的意见。
张九龄说:“既然是宰相,就要有能力,如果用人不当,那么国家就要遭殃。
如果招李林甫为相,我觉得日后恐怕会祸害国家。
”玄宗听了老大不高兴,由此也可以看出张九龄直言犯上的胆魄,绝非唯唯诺诺的庸官。
有一天,玄宗在宫苑中宴请近臣,对张九龄、李林甫说:你们看,这宫里池中养的`鱼,游来游去的,多么鲜活可爱。
李林甫赶紧献媚地回答说:这是有赖陛下的恩德所致啊!而在一旁的张九龄则冷冷地说道:池中的鱼犹如陛下用人,它们但能装景致,以博取一乐罢了。
张九龄的古诗赏析张九龄的古诗赏析张九龄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张九龄的古诗赏析,欢迎阅读!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和我一同仰望的,有远在天涯的伊。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
月光虽美难采撷,送它给远方亲人;不如还家睡觉,或可梦见相会佳期。
赏析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
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
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
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
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
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耒阳溪夜行》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耒阳溪夜行》鉴赏耒阳溪,湘江支流耒水,在湖南省东南部,这首诗作于开元十四年,诗人奉朝廷之命祭南岳和南海的旅途中。
诗人在秋夜行舟于耒阳溪上。
清幽的溪山景色,触动诗人的情怀,由此产生淡淡的旅愁。
与《浈阳峡》相比较,诗人更着意融情入景。
全诗几乎句句写景,结尾才以一个“愁”字,画龙点睛般点出题旨。
但诗中的明月、溪声、岚气、霜华、猿啼,无不浸透着诗人的愁情。
可以说,情与景高度融合,浑然一体,构成清幽的意境。
张九龄这几首山水诗,写景状物精细工丽,侧重于客观的刻画,由景物触发的情思没有借直接倾诉和议论表达,而是融情于景。
唐代贤相张九龄,诗歌能唱绝千古,作风成后世楷模张九龄是一位文学家、诗人,他写出了不少留存后世的名诗;他更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唐朝开元盛世的贤相,他的工作作风及高尚品德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张九龄在上述二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一。
诗歌促唐诗发展,名诗留存后世张九龄年幼时就聪明敏捷,擅长写文章。
他9岁时开始学写作;13岁就能写出好文章了。
到在开元前期,身兼执宰大臣和作家双重身份的张说、张九龄的诗,虽因地位关系不免常常作出努力报效君主的表述,但其中同时也包涵了积极求取自我人生价值的热情,因而能摆脱出虚饰的宫廷文学陈习,具有感人的生气。
张九龄的诗歌成就很高,独具“雅正冲淡”的神韵,他写出了不少留存后世的名诗,并对岭南诗派的开创起了启迪作用,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其《感遇》、《望月怀远》等更为千古传颂之诗。
张九龄的诗早年词采清丽,情致深婉,为诗坛前辈张说所欣赏。
张九龄的著名诗作有:《晚霁登王六东阁》、《感遇十二首》、《望月怀远》、《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咏燕》、《赋得自君之出矣》,还有《曲江集》二十卷流传于世。
以张九龄为代表的文人大臣们,不仅诗歌的创作方面作出了表率,而且他们对众多优秀诗人常常进行奖励与提拔,这样就让唐诗的变革和发展得到了有力的延续和推进。
二。
刚直敢言,为唐室举足轻重的大臣青年时期的张九龄,才智过人,勤奋好学,能诗善文。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他登进士第,为考功郎沈佺期所赏识。
被授予校书郎官职。
先天元年(712年)12月,唐玄宗于东宫举文学士,张九龄名列前茅,被授左拾遗;他曾上书唐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纠正重内轻外风气;选官应重贤能,不循资历。
张九龄后来成为开元时期的贤相之一,他耿直温雅,风仪甚整,时人誉为“曲江风度”。
即使后来被罢相后,都被玄宗列为优秀人才的典范,每当有人向玄宗举荐人才时,玄宗总要问道:“其人风度得如九龄否?”开元末年,玄宗倦于理政,渐渐沉迷享乐,疏远贤人。
张九龄的千古名句古诗张九龄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集中有许多千古名句,概括而言,主题包括爱情、宴会、别离、怀才不遇等。
以下是一些与这些主题相关的张九龄的千古名句古诗以及其中的含义和启示。
1.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这是张九龄的名句《花非花》,表达了一种美丽动人的形象——花朵的美丽让人们都为之倾倒,尤其是在君王面前。
这句诗描绘了多情的女子美丽动人的形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美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2. 长安道,无人系红尘,晓日涂地红。
这是张九龄的名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这句诗以美丽的长安道为背景,描绘了清晨的美好景象,天空一片通明,清新的空气弥漫着。
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色,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现实世界的感叹。
3.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这是张九龄的名句《送别》,表达了人生短暂的主题。
诗中的“酒债寻常行处有”揭示了人们常常预支酒费,暗示人们往往过于享乐而忽略了人生短暂的事实,而“人生七十古来稀”则是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充实人生。
4.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这是张九龄的名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对于别离的感慨和对于故乡的怀念。
诗中通过“故乡”来表达离别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于离别的痛苦和思乡的情感。
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是张九龄的名句《登临》。
这句诗以描绘春天的美景为主题,通过“忽如一夜春风来”描绘了春天突然来临的场景,给人以热闹、欢快的感觉。
整句诗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激动人心,给人以渴望美好事物的感觉。
6. 盖天地之化育兮,亿万人之苍生。
这是张九龄的名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变化来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自然法则的无常,借此让人们反思生命的意义。
张九龄的这些千古名句古诗在形式上考究、含意深远,通过对爱情、宴会、别离、怀才不遇等主题的描写,以及对自然、人生、时间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深沉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张九龄的经典古诗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张九龄的经典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晨坐斋中偶而成咏》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
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
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
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
仰霄谢逸翰,临路嗟疲足。
徂岁方暌携,归心亟踯躅。
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
3、《呈耿广州》惟昔迁乐土,迨今已重世。
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
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
于时初自勉,揆己无兼济。
瘠土资劳力,良书启蒙蔽。
一探石室文,再擢金门第。
既起南宫草,复掌西掖制。
过举及小人,便蕃在中岁。
4、《敕赐宁王池宴》贤王有池馆,明主赐春游。
淑气林间发,恩光水上浮。
徒惭和鼎地,终谢巨川舟。
皇泽空如此,轻生莫可酬。
5、《酬宋使君见诒》陟邻初禀训,献策幸逢时。
朝列且云忝,君恩复若兹。
庭闱际海曲,轺传荷天慈。
顾己欢乌鸟,闻君泣素丝。
才明应主召,福善岂神欺。
但愿白心在,终然涅不淄。
6、《酬宋使君见赠之作》时来不自意,宿昔谬枢衡。
翊圣负明主,妨贤愧友生。
罢归犹右职,待罪尚南荆。
政有留棠旧,风因继组成。
高轩问疾苦,烝庶荷仁明。
衰废时所薄,只言僚故情。
7、《春江晚景》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祗自得,佳气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馀花满客船。
8、《奉和圣制度潼关口号》嶙嶙故城垒,荒凉空戍楼。
在德不在险,方知王道休。
9、《奉和圣制过王濬墓》汉王思钜鹿,晋将在弘农。
入蜀举长算,平吴成大功。
与浑虽不协,归皓实为雄。
孤绩沦千载,流名感圣衷。
万乘度荒陇,一顾凛生风。
古节犹不弃,今人争效忠。
10、《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
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
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赏析张九龄的诗格调清雅,兴寄深婉,较出色地继承了汉魏诗歌的优良传统,骨峻神竦,思深力遒。
下面是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赏析,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赋得自君之出矣朝代:唐代作者:张九龄原文: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译文:自从你离开家乡远行,我再不去动破旧织机。
想念你犹如天边圆月,一夜一夜减弱了光辉。
注释:⑴赋得: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
“自君之出矣”是乐府诗杂曲歌辞名。
⑵君之出矣:夫君离家。
之,助词,无实际意义。
矣,了。
⑶不复:不再。
理残机:理会残破的织布机。
⑷思:思念。
满月:农历每月十五夜的月亮。
⑸减:减弱,消减。
清辉:指皎洁的月光。
赏析:首句“自君之出矣”,即拈用成句。
良人离家远行而未归,表明了一个时间概念。
良人离家有多久呢?诗中没有说,只写了“不复理残机”一句,发人深思:首先,织机残破,久不修理,表明良人离家已很久,女主人长时间没有上机织布了;其次,如果说,人去楼空给人以空虚寂寥的感受。
那么,君出机残也同样使人感到景象残旧衰飒,气氛落寞冷清;再次,机上布织来织去,始终未完成,它仿佛在诉说,女主人心神不定,无心织布,内心极其不平静。
以上,是对事情起因的概括介绍,接着,诗人便用比兴手法描绘她心灵深处的活动:“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古诗十九首中,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行行重行行》)直接描摹思妇的消瘦形象,写得相当具体突出。
这里,诗人则用团?的皎皎明月象征思妇情操的纯洁无邪,忠贞专一。
她日日夜夜思念,容颜都憔悴了。
宛如那团团圆月,在逐渐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了缺月。
“夜夜减清辉”,写得既含蓄婉转,又真挚动人。
拓展阅读:张九龄后代白云区石井街张村,目前全村有一千五百来人,为唐朝贤相张九龄的后裔。
目前,张村人大力弘扬张九龄文化,走在张村,处处有他的影子,许多街道、小巷或者牌坊都是以他的名、字、谥来命名的。
比如风度路、文献里、风度牌坊、风度小学等等,都是跟张九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开元良相张九龄开元良相张九龄自古中秋赏月,是要赋诗的,在唐朝那个诗意繁盛的时代更是如此。
触景生情,望月怀思,月圆人却不团圆,忧思之下,诗人也只得寄托于赋诗了。
咏月的诗千百篇,大抵都是这种情况。
不过诗人的情感虽和我们一样,表达出来却是截然不同的,诗人自有诗人的风度。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一句诗,便把所有中国人中秋月圆的期盼说尽了。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
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
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
张九龄这个人,放到现在来说,绝对是一个高帅富,家世显赫,智力过人。
他是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虽然不是当时的望族,但却也是传承800年之久的家族,这个名头也足够大了。
而且唐朝一向以汉朝自喻的,汉朝最牛逼的谋士之后,唐朝人又怎么会不尊重呢?家族传到张九龄这一代,家境其实还是可以的,张九龄的曾祖父张君政,曾任韶州别驾;祖父张子虔出任过窦州(治所在今广东信宜县)录事参军;父亲张弘愈,曾为新州索卢县(今广东新兴县南部)县丞,县丞这个官虽然不大,但是却也足以给张九龄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按古人的习惯,张九龄的出生也是非同常人的。
相传张九龄母亲卢氏在始兴已怀孕满十月仍未分娩。
其父见妻身体粗大面黄体弱,疑是得了黄肿病。
一日遇见一个看病兼算命的老先生,经诊断后,老先生告诉张九龄之父,“腹中胎儿乃非凡人物,因这个地方太小,容其不下,恐须到大地方出生。
”听罢先生一言,张家只好迁到韶州。
而张九龄据说就是在那里出生的。
但张九龄出生后也曾返回始兴故里。
始兴县民间流传的“捉鼠解朝廷”的故事就是来自张九龄年幼时在石头塘读书的经历。
也许是得自家族遗传,张九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神童,七岁就能写文章,13岁就能写出牛逼的文章。
少时成名,牛逼哄哄,当时张九龄写了封信给广州刺史王方庆,王方庆看完后非常赞赏他,大胆预言:“这个人一定能有所作为。
张九龄名诗名句
导读:1、"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2、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其一》3、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其一》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望月怀远》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6、记人之长,忘人之短。
——张九龄《敕渤王大武艺书》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张九龄8、修之至极,何谤不息。
——张九龄9、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张九龄10、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国之所以能强,亦云惟佳信与义。
——张九龄11、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张九龄《感遇·其一》1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13、鉴往可以昭来。
——张九龄《进金鉴录表》14、永日徒离忧,临风怀蹇修。
美人何处所,孤客空悠悠。
青鸟跂不至,朱鳖谁云浮。
夜分起踯躅,时逝曷淹留——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八》15、事在是非,公无远近——张九龄16、自君出之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
感谢您的阅读,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
张九龄的经典古诗张九龄的经典古诗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张九龄的经典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晨坐斋中偶而成咏》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
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
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
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
仰霄谢逸翰,临路嗟疲足。
徂岁方暌携,归心亟踯躅。
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
3、《呈耿广州》惟昔迁乐土,迨今已重世。
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
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
于时初自勉,揆己无兼济。
瘠土资劳力,良书启蒙蔽。
一探石室文,再擢金门第。
既起南宫草,复掌西掖制。
过举及小人,便蕃在中岁。
4、《敕赐宁王池宴》贤王有池馆,明主赐春游。
淑气林间发,恩光水上浮。
徒惭和鼎地,终谢巨川舟。
皇泽空如此,轻生莫可酬。
5、《酬宋使君见诒》陟邻初禀训,献策幸逢时。
朝列且云忝,君恩复若兹。
庭闱际海曲,轺传荷天慈。
顾己欢乌鸟,闻君泣素丝。
才明应主召,福善岂神欺。
但愿白心在,终然涅不淄。
6、《酬宋使君见赠之作》时来不自意,宿昔谬枢衡。
翊圣负明主,妨贤愧友生。
罢归犹右职,待罪尚南荆。
政有留棠旧,风因继组成。
高轩问疾苦,烝庶荷仁明。
衰废时所薄,只言僚故情。
7、《春江晚景》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祗自得,佳气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馀花满客船。
8、《奉和圣制度潼关口号》嶙嶙故城垒,荒凉空戍楼。
在德不在险,方知王道休。
9、《奉和圣制过王濬墓》汉王思钜鹿,晋将在弘农。
入蜀举长算,平吴成大功。
与浑虽不协,归皓实为雄。
孤绩沦千载,流名感圣衷。
万乘度荒陇,一顾凛生风。
古节犹不弃,今人争效忠。
10、《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
张九龄最著名的十句话,哲理深厚,值得一读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人。
出身官宦人家。
从小聪明善写诗文,武则天长安二年中进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右拾遗,后又为左拾遗。
因与宰相姚崇不合,告病辞官归乡。
开元二十一年,被任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丞相),被认为是“开元之治”时期的最后一位贤相。
1、记人之长,忘人之短。
出自《敕渤海王六武艺书》。
应该多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要老盯着别人的缺点。
这句话说明了人要有雅量和豁达的心胸,也是用人方面的基本法则。
2、明镜所以鉴形者也,有妍蚩见之于外;往事所以鉴心者也,有善恶则省之于内。
出自唐·张九龄《进千秋节金镜录表》。
明镜能够照见人体形貌的原因,是因为镜子外面有客观存在的美丑不一的人;往事能够让人心生感慨的原因,是因为人在内心深处有省察善恶的本性。
这句话是说以镜作比,意在说明历史的经验教训尽管是客观事实,但要成为后世君主治国安邦的借鉴,还得依靠君主内心有省察能力。
3、万夫一心,以少击众。
出自唐·张九龄《敕安西节度使王斛斯书》。
夫,人。
这句话是说只要人心齐,就能战胜强大的敌人,意在强调团结的重要性。
4、图于未然,治于无事。
出自唐·张九龄《治府兵》第七章。
图,反复考虑。
未然,未成为事实。
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就有了深思熟虑,在无事之时就想到有事之患。
这句话是说治兵也与治国的其他方面一样,也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
5、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出自唐·张九龄《感遇》。
草木:此处指的是春兰秋桂。
本心:本性。
美人:赏识的人。
春兰秋桂本身就是有本性的,哪里还求得别人的赏识呢?6、前事昭昭,足为明戒。
出自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二道》。
昭,明显、显著。
昭昭,清楚明白的样子。
戒,警戒。
这句话是说历史的教训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是足以引为借鉴的。
此与“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同义,强调的是要从前代历史中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