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辽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

浅论辽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

浅论辽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
浅论辽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

浅论辽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辽宁省地理位置独特,北接吉林、内蒙古,东接朝鲜,西接河北,南临渤海,是连接东北与中原的核心地带,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逐鹿中原多以此为军事重地和重要后方。鲜卑族以朝阳为都城发展至中原,满族以沈阳为都城发展到全国,契丹族建立的辽国、蒙古族建立的元及北元,都以辽宁作为重要后方基地。在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中,多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创造了辽宁独特的地方文化,积淀下了辽宁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现象。

一、辽宁少数民族分布及自治概况

辽宁省是个多民族省份,其中汉族人口3710. 3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664. 3万人,占巧.2%。全省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满族和蒙古族共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其中满族人口占全国第一位;蒙古族人口占全国蒙古族人口居全国第二位;回族24. 6万人,约占全国回族人口总数的%;朝鲜族24万人,约占全国朝鲜族人口总数的12%;锡伯族13. 2万人,约占全国锡伯族人口总数占66 %,居全国第一位。这

五个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99 .

5 %。所以,辽宁少数民族文化以这五个少数民族的文化为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

(一)满族。辽宁是满族发祥地,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辽宁,主要分布在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等几个满族自治县所在的市和葫芦岛市。八个满族自治县(市)分别是:新宾、山由岩、清源、本溪、桓仁和宽甸,其中凤城、北镇撤县改市,满族自治乡、镇、街道88个。

二)蒙古族。主要分布在阜新和朝阳两市,分别占当地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76. 1%和%,分别占全省蒙古族人口的%和33. 26%,两地合计占全省蒙古族人口的70%以上。两个蒙古族自治县是喀喇沁左翼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自治乡、镇、街道16个。

(三)朝鲜族。主要分布在辽河、浑河、太子河和鸭绿江流域以及大中小城镇和铁路沿线,主要居住城市是沈阳、抚顺、铁岭、营口、丹东等,朝鲜族自治乡、镇、街道12个。

(四)回族。主要分布在沈阳、锦州、鞍山、丹东、海城、开原等大中城镇,自治地方为建平北二十家子镇。

(五)锡伯族。辽宁是锡伯族的故乡,主要分布在

沈阳、凤城、义县等地,自治地方为沈北新区的黄家锡伯族乡和兴隆台镇。

(六)民族联合乡镇。共13个分别是沈阳市石佛寺朝鲜族锡伯族乡,康平县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柳树屯蒙古族满族乡,西关屯满族蒙古族乡,东升满族蒙古族乡;鞍山市帕岩满族自治县千山区达道湾镇朝鲜族满族,清原满族自治县望花区李石朝鲜族满族街道;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溪湖区火连寨回族满族镇;丹东市东港市龙王庙满族锡伯族镇;阜新市彰武县西六家子蒙古族满族乡、东六家子满族蒙古族镇;铁岭市开原市八宝满族锡伯族朝鲜族镇;葫芦岛市连山区新台门满族蒙古族镇。

二、辽宁少数民族文化以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和回族文化为主,五个民族文化各具特色辽宁的少数民族中,较早居住于此的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和锡伯族,朝鲜族、回族是迁入相对较晚。少数民族文化历史遗留以满、蒙文化为最多,其次为回族、朝鲜族和锡伯族文化。

(一)满族是辽宁第一大少数民族,历史遗迹丰富。元末明初松花江流域、黑龙江中下游、东临大海的一部分女真人南迁到吉林省和辽宁省北部及东部一带。在16世纪末,居住在新宾满族自治县一带的女真人设

立“八旗制度”,组织严密,到1635年基本统一了东北,后金天聪九年十月十三日清太祖皇太极将“女真”改定为“满洲,”为此农历十月十三日成为满族最重要的民族节日“颁金节”。

1.辽宁满族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位居全国第二位(第一位为北京)。省级以上满族物质文化遗产18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处)。数量多、品位高、类型丰富。

2.满族民俗文化遗产大多融入东北地方文化中,许多己经失传,有必要整理挖掘保护。相当一部分融入地方文化,有饮食文化中的饺子、白肉酸菜血肠、火锅、酸汤子及糕点等;窗花和挂笺(挂钱)剪纸文化;刺绣文化;旗袍等服饰文化。遗失的有乌拉鞋、口袋房“万字炕”等。

3.文学艺术。满族民间文学很丰富,且保存完整。既有从肃慎、勿吉、握娄、靳鞠、女真等先民那里传承下来的口头创作,也有满族问世后的作品,包括神话、说部、传说、故事、民歌和说唱文学等。歌舞限于民间形式的表演,突出渔、猎、牧劳动和八旗兵出征及思念亲人内容歌曲。但特色不明显,和蒙古族等

游牧民族的表现形式类似。

(二)蒙古族是辽宁省第二大少数民族,文化遗迹相对丰富。辽宁境内的蒙古族是原住居民,主要居住于辽西的朝阳市和阜新市。公元1212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其疆域达到辽西一带,1227年前后,蒙古人从大漠北大量移入辽宁各地,生产生活方式也由游牧转变为农耕型。明初元辽王阿扎失里率部降明,其部分设为泰宁、福余、朵彦三卫,统称兀良哈三卫。1389年明成祖朱棣求助选派蒙古兵协助夺皇位成功,为赏赐兀良哈三卫,也为了解除南下夺位的后顾之忧,割大宁卫地为兀良哈三卫蒙古族牧地。1629年末1630年初,俄木布楚虎尔(阿勒坦汗的曾孙),为避免与林丹汗的战争率部东迁归附满洲。从满套儿即今河北省丰宁县迁徙至朝阳境内,为土默特右旗始祖。1629年喀喇沁部苏布地(元臣扎尔楚泰之子济拉玛十四世孙)和同族叔父色楞降金,为喀喇沁左、右翼旗始祖。1705年在原喀喇沁右翼领地增设喀喇沁中旗,万丹征伟者(勒蔑十四世孙)为喀喇沁中旗始祖。土默特左旗为现在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始祖为者勒蔑第十一世孙莽古岱。清初,蒙古各部为盟、旗建制,疆界固定。今辽宁省境内的蒙古族主要是喀喇沁、土默特、蒙古勒津、科尔沁、察哈尔和巴尔虎等六个部落的后裔。

1.辽宁蒙古族历史遗迹基本集中在辽西,开发利用尚处起步阶段。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乡的瑞应寺和大板乡的海棠山摩崖造像、北票的惠宁寺、尹湛纳希陵墓,建平喀喇沁王陵,朝阳市的佑顺寺。另有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民俗村”等。

2.蒙古族语言文化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蒙古族文化阶层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民族责任心强。现有辽宁省蒙古族师范学校一所,蒙古族完全中学8所,初中24所和1%所小学,蒙汉双语教学班初中97所。蒙语较好的占蒙古族52%。当今辽宁蒙古族基本使用自己民族语言的占%(其中使用蒙汉两种语言的人逐渐增多),另40一50%己经失掉了民族语言,基本用汉语。

3.生活习俗散居区多与当地其他民族的习俗趋同,但在民族聚集区和节日特色鲜明。民族服装一般在节日穿;食品主要是粘豆包、蒙古馅饼、牛肚汤最有特色;善饮红茶、奶酒和白酒;特色节日有那达慕,以射箭、赛马、摔跤为主;最重要的节日是每年农历四月十六日(阳历5月31日)为“圣祖日”,阴历十月初三为自豪节或自豪日,祭奠活动非常隆重,其它节日基本与汉族相同;祭祀火、星、敖包、天;禁食狗肉。

4.民间文学和艺术方面丰富,有些项目需注重传承。辽西蒙古族地区民间文学非常丰富,目前己搜集到民歌300多首,传说故事200多个。另有胡尔沁艺术、好来宝、经箱乐(喇嘛教一种化妆面具舞,表演降妖驱魔的内容)、蒙古剧(综合蒙古族歌、舞、乐于一体的艺术)、安代舞、盅舞、碗舞、筷子舞等。

(三)朝鲜族又称高丽族、韩族,是辽宁境内的主要少数民族。朝鲜族清代中后期迁入辽宁,主要居住在沈阳、新民、大连等市县。朝鲜族民族文化意识比较强烈,民族文化教育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很好。

1.朝鲜族素有办教育的传统。语言文字保护良好,各朝鲜族聚居区几乎都办有小学和中学,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人在其总数的2%以上。

2.非常注重传统生活习俗。各地朝鲜族的生活习俗基本相同,很少受地方习俗影响,惟节日朝鲜族节日与汉族相同,但形式不同,重要节日为“民俗卫

3.民间文学和艺术方面成果丰富。出版物有《中国音乐集成辽宁卷》中民谣1800多个和《朝鲜族民间故郭《朝鲜族民间故事365黝《朝鲜族民间故事讲述家—金德顺故事集》《朝鲜族古代童i})《朝鲜族口传民谣集》等;各市朝鲜族文化馆创作舞蹈有长鼓舞、扇子舞、彩伞舞等舞蹈300多个;流传至今的乐器有伽椰

琴、Ajr}呐、洞箫、长鼓、片鼓、横笛、短箫,革菜等民间乐器十余种。

(四)锡伯族是中国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蒙古族有一定的关系。最早居住于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和吉林的扶余,主体在康熙年间迁入辽宁的沈阳等地居住,现建有沈阳兴隆锡伯族镇和黄家锡伯族乡,义县、铁岭等地也有锡伯族乡。

1.生活习俗多与满族相同。居住、服饰、饮食、礼仪等与满族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祭祀对象,供奉喜利妈妈。禁忌有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等;吃饭时不能坐门坎或站立行走;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等。重要节日为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的西迁节和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的抹黑卫。

2.文艺体育。喜爱骑马射箭,被称为“射箭民族“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

3.遗迹。辽宁有锡伯族历史文化的石碑20多角,家谱30多个,祖宗偶及神偶10多件。锡伯族的重要古迹是建于1707年的沈阳和平区的太平寺,也是锡伯族传统文化和精神文化最为重要的象征物。

(五)辽宁回族在元末明初时期因军政官宦避难、自然灾害逃荒、移民、谋生等迁入。清中期以后回族大量迁入辽宁,主要居住沈阳、大连、锦州、本溪、

鞍山、丹东、抚顺等市。回族的主要民族节日是“大尔代节”。回族古迹现沈阳存有清真南寺、清真东寺。

三、辽宁少数民族文化突出特点

不同民族文化融合每个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民族的影响,辽宁的主要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和其他民族相互对抗交融并取长补短,形成独特不同民族联合和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现象。

(一)五族共和的代表—贡桑诺尔布。“贡桑诺尔布(1872一}93}),字乐亭,号夔盒,者勒蔑第25世孙,卓索图盟喀喇沁右翼旗第十四任世袭扎萨克多罗杜陵郡王(1912年封为亲王),兼卓索图盟盟长”。

1.率先提出五族共和,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突出贡献。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但其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初期提出“驱逐靴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其中“驱逐靴虏”在孙中山等人制定的《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第一部分《军政府宣言》中解释为:“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今己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即一些革命党人将满蒙藏回等少数民族排斥在外,这是极端的狭隘民族主义。于是,贡桑诺尔布等人立即提出反对意见,并认为满

蒙藏回居住之地土地辽阔,占全国大部分,表达了如果这样忽视蒙古地区,有另做打算(即寻求独立)的意思。孙中山马上意识到问题严重“亲自致电贡桑诺尔布为首的蒙古王公,提出汉、蒙本属同种,应戮力同心共图大计。确定辛亥革命的宗旨为推翻帝制,实现五族共和。并复电确定对蒙“优待条件”“1912年2月5日,蒙古王公联合会发表了‘诸王公赞同共和’、‘同建民国的声明’。贡桑诺尔布当选国民党九理事之一,作为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进入国民党领导核心机构。

2.最早提出蒙汉民族团结自治思想。这一思想深受蒙汉民族的欢迎并在原热河省部分地区得到实施。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贡桑诺尔布的住所和任职的喀喇沁右旗现属内蒙古自治区管辖,但贡桑诺尔布及祖先的陵墓在建平县三家蒙古族乡新乃里村东北三华里,俗称“王子坟”。可以借“王子坟”,宣传贡桑诺尔布及其思想,作为省民族团结典型宣传。

(二)满蒙汉文化结合,辽西满蒙文化有丰富的资源基础。

1.满蒙联姻:清皇室与蒙古王公联姻的13个旗有4个旗的大部在辽西,即喀喇沁左旗、喀喇沁中旗(部分)、喀喇沁右旗(部分)和土默特左旗。具体情况如下:喀喇沁右旗共出过额驹33位,出嫁皇家女6位,娶皇

家格格36位;喀喇沁中旗额驹至少16位,皇家格格16位,出嫁女2位;喀喇沁左翼始祖色楞娶皇太极的姐姐阿巴亥,之后联姻之多仅次于右翼期;土默特左旗娶皇家格格13位。另外,土默特右旗也有皇家联姻。可以说阜新、朝阳的蒙古族相当一部分有满族血统。这些清朝的公主格格本身多数就有蒙古族血统,嫁到蒙古族地区时她们都有陪嫁的陵丁户,主要是汉族,满蒙汉结合的较密切。

2.喀喇沁兀良哈和土默特右旗尹湛纳希的家谱证明满蒙联姻的历史的久远、频率和品纵“喀喇沁左翼旗乌梁海氏与满族皇室相互联姻,在乌梁海氏所辖四旗中不仅人数多(仅次于右翼旗),且属最早开始联姻。虽然没有确切年限,但早在皇太极时期……皇太极的姐姐,嫁到了左旗,成了大塔布囊色楞的大福晋。

3.历史遗留的清朝蒙语手抄书籍是蒙语夹杂满语。清朝蒙古族家谱是满文和蒙文混合,手抄《元史》也是满蒙文。

4.建平三家蒙古族乡的喀喇沁蒙古王陵,陵墓的主人是清皇帝封的王,并且是清皇家额驹。

(三)满蒙汉藏文化结合。

1.尹湛纳希和他的父亲旺钦巴勒通晓蒙汉满藏语言文字。尹湛纳希的兄长古拉兰萨、贡纳楚克精通蒙

汉语言文字。他们为不同文化的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古拉兰萨翻译《红楼梦》和《水浒传》并写下了读《水浒传》感怀和《翻译和写作》等诗篇。贡纳楚克也翻译和抄录《红楼梦》,并且留下读《红楼梦》的诗句。篙威丹精也留有大量的关于翻译《红楼梦》的文章。尹湛纳希的((a青史演义》受《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影响较大《一层))《泣红亭》受《红楼梦》影响较大。

2.蒙古族聚居区有大量藏传佛教寺院。阜新的瑞应寺,朝阳的惠宁寺、万祥寺、佑顺寺、元隆寺、普佑寺、普云寺、仁隆寺、安全寺、经海寺(陈氏家庙),葫芦岛的经法寺,锦州的旧陵喇嘛庙。辽宁蒙古族信教群众基本都信仰藏传佛教,惠宁寺是尹湛纳希的家庙,即满蒙文化和藏传佛教关系密切。

3.方言土语和地名。满蒙语逐渐演化成辽西方言,辽西地名也是满蒙汉兼而有之。

4.辽西典型的旧民居是满蒙汉居住文化的结之卜口0

5.辽西特色饮食是满蒙汉饮食文化的结合。

四、辽宁少数民族文化与其它地方文化的联系密切

辽宁其它地方文化主要指红山文化、三燕文化、玉文化和佛教文化。辽宁少数民族文化与这些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一)三燕文化。三燕文化主要是鲜卑文化,而鲜卑族与蒙古族同源,且语言及风俗习惯相近。三燕即指前燕、后燕和北燕。前燕:五胡十六国时期,公元337 } 370年,建立者西晋辽东公慕容傀第三子慕容毁,鲜卑族。后燕:公元384一409年,建立者慕容垂,其为慕容毁第五子,鲜卑族。北燕:公元409一436年,建立者冯跋,鲜卑化汉人。从公元342年慕容毁将都城由棘城迁到龙城,到公元436年北燕被北魏灭亡,中间去掉前秦占据巧年,三燕王朝以龙城为都城或留都,前后共计约80年。所以称朝阳为三燕古都。

鲜卑族起源于东胡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活动时期为魏晋南北朝,分布在中国北方。锡伯族的祖先是拓跋鲜卑,曾经建立了中国北魏政权。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均以山名作为族名,形成乌桓族和鲜卑族,风俗习惯同乌桓、匈奴相似。室韦:鲜卑人的一支,自号“契丹”,生活在演水和老哈河流域一带。居于兴安岭以西(今呼伦贝尔地区)的鲜卑人的一支,称为“室韦”。室韦,始见于《魏书》,作失韦。室韦与契丹同出一源,以兴安岭为界,南为契丹,北为室韦。6世纪以后,室韦人分为南室韦、北

室韦、钵室韦、深末恒室韦、大室韦等5部,各部又分为若干分支。后来由于蒙古部的强大“达但”一名逐渐又被“蒙古”所代替,成为室韦诸部的总称。文字记载蒙古之称谓,始见于《旧唐书》,称作“蒙兀室韦”,是大室韦的一个成员,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以南地区。

鲜卑、契丹、室韦、蒙古同属东胡族系。蒙古族语言源自东胡语言,东胡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夏家店上层文化诸遗址发现的铜版的人物形象经过鉴定属于典型的蒙古人种,其人形皆秃顶不蓄发,与东胡各族“以晃头为轻便”相合,这与人们对东胡语言的研究为属蒙古语族相符。另外,有证据证明鲜卑慕容氏是皇帝后人,推而得之,蒙古族也是皇帝后人。三燕文化与鲜卑族关系密切,蒙古族与鲜卑族关系密切,所以,三燕文化与蒙古族关系密切。

(二)红山文化。红山文化有猪崇拜“玉猪龙”与蒙古族的关系密切。蒙古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民族,来源于“室韦”族,室韦即采韦氏,即春秋战国前原居中原“采韦”的北迁居民,是崇拜猪的民族。因为远古时代,猪凿破鸿蒙、开天辟地《庄子.大宗少秘:“稀韦氏得之,以掣天地。伏羲氏得之,以袭气母。”王先谦注:“稀韦,即采韦,盖古帝王也。”因此,古代蒙古人是“猪的传人”。“在汉墓画像石上,……在伏羲女蜗中间夹了一

位‘第三者’,两只胳臂紧紧地搂抱着伏羲女蜗。这位‘第三者’正可以解读为开天辟地的稀韦氏(盘古),与天地之神伏羲女蜗,共同构成完整的天地宇宙。稀韦又称采韦或室韦……古代采韦族后裔布里亚特蒙古族的始祖就是一头野母猪。……伏羲女蜗其名称的真实含义应该就是包稀或伏稀,也就是怀了孕的大野猪。; c6} 著名学者何光岳先生认为“蒙”就是披着猪皮的意思,又一次可推论蒙古族也是皇帝后裔,证明了孙中山给贡桑诺尔布的致电中‘“··…汉、蒙本属同种……”确有据可查。1983年11月2日,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精妙绝伦的女神陶塑为ss00年前红山人仿照真人形象所制,具有明显的蒙古人的特征。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指出:“她是红山人的女祖,也是中华民族的共祖。”

(三)玉文化。我省鞍山市帕岩满族自治县的帕岩玉,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二《中国文物鉴赏·玉器卷》载:“几千年来,我国人民使用帕岩玉,从没间断过,最具代表的辽西出土新石器进期红山文化玉器用料全部为帕岩玉”。辽宁建平县出土的“玉猪龙”是帕岩玉。

1.红山文化中玉的代表玉猪龙,龙的文化是马的文化的艺术创作,马的文化与游牧文化密切相连,而

游牧文化的代表古代匈奴、鲜卑,现代蒙古族。

2.现蒙古族女人的饰品以玉石为主,应该是承接了上古遗风。

3.清朝皇太极刻有“皇帝奉天之宝”的传国玉玺、乾隆皇帝刻有“国朝传宝记”的玉玺,都是用帕玉雕制而成。

4.在交通工具受限的s000 } 6000年前,惟玉为尊,说明赋予玉以特殊的精神含义,应该是可以接通天、地和人的有灵性的物器。说明游牧民族与玉的联系源远流长。

(四)佛教文化。辽宁历史上居住的少数民族大都信仰佛教,前燕国王鲜卑族慕容毁信仰佛教,在公元34s年修建东北地区第一座佛教寺庙—龙翔佛寺(在国都龙城即今朝阳)。北魏冯太后(鲜卑族)笃信佛法,在燕都龙城和龙宫殿旧址上建造了思燕佛图。隋文帝于仁寿二年(602)正月二十三日颁舍利于天下五十三州,营州(即今朝阳)即为其中之一,佛教从辽代到金元一直香火鼎旺。

明清以后藏传佛教成为这一地区最主要的宗教,90%以上为格鲁派,比较有影响的佛教寺院s2座。信教群众大都是蒙古族或满族。现辽宁蒙古族人丧葬仪式中指路都到藏传佛教寺院请喇嘛念经。受藏传佛教

影响最大的是辽西,清代朝阳和阜新地区共有寺庙478座,喇嘛教盛行,喇嘛人数剧增。清乾隆年间,辽西共有喇嘛3. 2万人,占人口的20 %以上。清末民初,仍有喇嘛2万余人,日本侵占东北时期,喇嘛人数约减少万人,喇嘛教开始衰落。朝阳有世界唯一的五朝共筑佛塔即北塔,关外西天取经第一僧人释昙无竭。还有七宝舍利塔、夔金银舍利塔、锭光佛及释迎牟尼佛两佛真身舍利。另阜新塔子沟积庆寺主持喇嘛海春生创建了全国首家民办蒙藏佛教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收藏2000多件。

总之,辽宁的少数民族主要是满族、蒙古族、锡伯族、朝鲜族、回族,少数民族文化也以满族、蒙古族、锡伯族、朝鲜族、回族文化为主,由于历史、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等原因使辽宁的少数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辽宁省有关部门在研究、挖掘、整理、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应进一步调动一切人力和其它有效资源,加大研究、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和开发的力度,发展传承辽宁地方文化,促进辽宁经济发展,为实现文化兴省战略助力。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少数民族文化

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突破点 ——少数民族工艺品 挑战杯论文 作者:宋晓宁 学校:呼伦贝尔学院 年级:2011级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郭楠

弘扬民族文化的突破点 ——民族工艺品 内容摘要:目前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较落后,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旅游业,而且少数民族文化这一块的发展速度较慢,创造的经济价值较低。要想让民族文化传播的更广,对民族文化了解的人更多,那就要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了,不能一成不变了,要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进行改变,进行创新,只有目前的传播方法加以改进和创新,寻找新的突破点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播与发扬。 关键字:中国文化,民族文化,民族工艺品,蒙古民族,发展与创新,产业化,商业化,网络,电子商务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遥远的古代起,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在漫漫长河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的也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我国各少数民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特点,由于其居住的环境不同,所以就形成了具有各自文化风俗的特点。谈到民族文化我想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长大,并且我们的性格也与这个文化息息相关。但是要让我们说什么是民族文化,大家就有可能说不明白其具体的概念了。民族文化就是指各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习俗,其中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而物质文化包括饮食、衣着风格、住宅、生产工具,

精神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一个民族的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和独特的文化气质。每一个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都会形成具有本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因此想要深入的理解民族文化,就要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 一、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在21世纪的国际关系中,文化作为软国立重要性正在日益凸现,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态势也深刻影响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一些外国文化对我国国民的影响日益加重,目前我国出现了一些崇洋媚外的现象,怎么在外国文化的冲击下让我过文化发展的更好成为我们目前急需思考的问题了。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随着对传统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的冲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占人口多数的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如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达到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到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舞蹈和习俗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手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

少数民族文化(配图)

中国少数民族及其服饰文化 段艳冰 2013.11 【少数民族简介】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 泰语系。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满族过 去一年四季都穿袍服,袍服中最具特色 的是旗袍。古代,满族先民一年四季都 穿袍服,因八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 满族过去一年四季都穿袍服,袍服中最具特色的是旗袍。满族妇女的旗袍最初是长马甲形,后演变成宽腰直筒式,长至脚面。领、襟、袖的边缘镶上宽边作为装饰。坎肩是满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精致,不仅镶上各色花边,而且还绣有花卉图案。 蒙古族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称蒙古袍;系腰带;蒙古靴。男子穿 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 维吾尔族

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为男子穿绣花衬衣,外面套斜领、无纽扣褂子,外系腰带。妇女则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往往还套绣花背心。男女皆喜欢头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 朝鲜族 朝鲜族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 在黑龙江省、辽宁省,还有些 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 居区。白色是朝鲜族最喜欢的 服装颜色,象征着纯洁、善良、 高尚、神圣,故朝鲜族自古有 "白衣民族"之称。 回族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宁夏为主要聚居区。男子多带小 白帽,女子带各种花色的头巾。

男子多留有大胡子! 壮族 人口最多的民族,主 治区。 在壮族聚居的农村,妇女的服装端庄得体,朴素大方蓝 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 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 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 女穿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 较宽大,下面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 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黎族 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中南部。黎族服饰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的贡献。 服饰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 汉语言文学2A班潘爱妮学号:20091202566 序号:56号 论文摘要:云南少数民族建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文化特征,既反映了 各民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云南民族建筑是各民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云南民族众多,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使云南民族民居建筑显得多彩多姿。各式各样、五光十色的民族民居,外有奇丽的风貌,内有智慧的技艺,引人注目,形成了云南突出的民族民居文化。云南各地都有不同的民居建筑。宁菠纳西族、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元江哈尼族的蘑菇房,西双版纳傣、景颇族的竹楼,大理等地彝、白族的重檐瓦房以及白族由重檐瓦房发展而形成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及彝族发展形成的“一颗印”等,在结构、布局、装饰、工艺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典型化和规范化的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点。 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竹楼、土掌房、木楞房随汉文化的不断传入而不断改变。我们对于这个变化,一般将其原因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很多民族在吸取汉族建筑风格和技术后,结合本地、本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逐步创建、发展了有自己特色的民居建筑。另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生活习俗、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的制约和影响,各民族的民居仍以木楞房、土掌房、竹楼作为基本的住房,历经几千年不变,只是在工艺和技术上逐步改进。 经过多年的演变,重檐式瓦房成了多元文化结合的典型民居,彝、白族人民更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建了“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六合同春”等壮丽、舒适、体现工艺类的住房,并历经千年以上,成为具有悠久民族传统的住宅。 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 一、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构成、地理经济和信仰及意识形态。 与中原地区自先秦以来就形成比较明确、清晰的文化传统相比,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构成有明显的特点。在同一时期,有多种不同的文化共同存在,如傣文化从来都是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百淮系文化也自成一家。 从地理经济上看,氏羌文化起源青藏高原的氏羌族群,是一种高原游牧游耕文化,“编百越文化源于我国南方地区的百越族群,稻作、干栏建筑、;发左社,随畜迁徙”是其特点. 纹身为其本质;百淮文化被视为云南的本土文化,或许可称作“以采猎为务”的狩猎文化,剿牛、猎头、喜山居?显然,这种划分是极为粗略的。实际上,每一种都并非纯粹的文化类型,而是杂交各种不同的文化因子于其中,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现象比比皆是。 从族源出发,云南文化可分为氏羌文化、百淮文化和百越文化几种类型。从精神意识看,又有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巫鬼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之分。 这些多元的文化因素在民族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建筑中被划分得很明确。云南少数民族在建筑中众多的忌讳也充分说明了多元性,例如白族、彝族的门楼和壁照是相当重

文小编收集文档之云南少数民族风情与文化

文小编收集文档之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这也就肯定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饮食节庆建筑 正文 一、云南的少数民族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15个: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全省总人口约4192万人(1999年),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在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4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仅5500人。 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逃荒或其他缘故,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使得云南成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云南25个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复杂,但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交错分布、大杂居、个居。全省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县(市),也没有个民族只住一个县(市),总的说来,在边疆地区分布居多;二是立体分布,与云南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相联系,总的看来,傣、壮两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区,回、满、白、纳西、布依、水等民族主要聚居在坝区,哈尼、拉枯、佤、景颇、基诺等民族居住在半山区,苗、栗、怒、独龙、藏、普米等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区。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样,民族文化是指整个民族发展历程中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根据语言发展的历史和语言之间语言要素(即语音、词汇、语法)的异同,可以把语言划分为语族、语支等各种类别。若把历史同出一个“基础语”(即母语)的许多语言归为一大类,则称为“语系”;同一语系的

少数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与特点

少数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从社会的横断剖面还是从历史的纵向发展来看,服饰都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服饰变化,是与其总体文化的演进紧密联系的。只有在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下,才能对该民族的服饰作出深刻的理解。 第一、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 文化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物质世界中根本不存在任何文化现象。反之,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发展史。凡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可以归结为文化。 在刚刚与动物相揖别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早期人类是没有任何服饰的。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和人、猿人最切近的进化环节是哺乳动物中的灵长类。一切哺乳动物(也包括鸟类等非哺乳动物),和外界气温的适应和体内温度的调节,是靠皮毛来实现和进行的。秋冬绒毛生长,春夏绒毛脱落,是鸟类兽类中随处可以观察到的事实。如果猿和人的揖别点是以学会制造工具来确定的话,不可能在学会制造工具的同时,第一批早期人类的体毛就会掉光。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原始人类与外界气温的适应和对自己体温的调节,仍然是靠体毛来实现的。随着早期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水平的提高。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逐渐确立,

人们才慢慢学会利用自然物来遮蔽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而体毛的脱落和经过简单缝制的衣裙的出现,则经历了更长的时间。我国古书《世本》佚文中有“伯余作衣裳”、“胡曹作衣,胡曹作冕”、“於则作悱履”的记述,肯定衣裳出现于“伏羲、女娲、神农”的三皇时代。传说中的“三皇”时代对我们来说当然十分遥远,但在人类进化史上却是相当晚近的事。同时还应该指出,象衣裳之类日常用品的制作或发明,绝不可能是个别人的事,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传说中的“胡曹”,只不过是当时人类群体的一种代称。《中国文化史》一书的作者柳治徽先生明确指出。“自燧人以迄唐、虞洪水之时,其历年虽无确数,以意度之,最少当亦不下数千年。故合而观其制作,则惊古圣之多;分而按其时期,则见初民之陋。牺、农之时,虽有琴瑟、罔罟、耒耜、兵戈诸物,其生活之单简可想。至黄帝时,诸圣勃兴,而宫室、衣裳、舟车、弓矢、文书、图画、律历、算数始并作焉。故洪水以前,实以黄帝时为最盛之时。后世盛称黄帝,有以也。然黄帝时之制作,或侍前人之经验或赖多土之分工,万物并兴,实非一手一足之力。故知社会之开明,必基于民族之自力,非可徒责望于少数智能之士。而研究历史,尤当涤除旧念,著眼于人民之进化。勿认开物成务,为一人一家之绩也。” 我们知道,人类在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文化,可以区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样三种大的类型。其中,物质文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报告 (1)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这也就肯定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关键词: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饮食节庆建筑 一、云南少数民族的总体情况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独龙族、满族、水族、布依族等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呈多样化分布:一些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区,又杂散居于其他民族中;一些民族高度集中于一个地、州甚至一个县、一个乡中;有的民族杂散居于城镇及交通沿线,以村寨聚居;有的民族散居于城镇。人口在5000人以上、并有一定聚居区的25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平坝地区和边疆河谷的有回、满、白、纳西、蒙古、壮、傣、阿昌、布依、水等10个民族,人口约450万;主要聚居于半山区的有哈尼、瑶、拉祜、佤、景颇、布朗、德昂、基诺等8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500万;主要居住在高山区的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独龙等6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400万。全省没有一个单一民族的县,回族、彝族在全省绝大多数县都有分布。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它的少数民族总人口(1433万)名列第2位(仅次于广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41%,居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第7位(次于西藏、新疆、青海、广西、贵州、宁夏)。其中人数最多的彝族占总人口的11%。

浅谈少数民族文化_初二作文

浅谈少数民族文化 一个完整的世界文化由许多不同国家的文化组成,而每一个国家的文化又是有组成这个国家的不同名族的文化组成,由此可观名族的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尤为重要。况我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地大物博,更有多打五十六个名族而组成,文化的厚重文化的多样性以成规模,每个名族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历史悠久的文化。 那一个名族的文化是如何在日月更替中形成的呢,我想那是他们的信仰,对于一种事,一种物更可能是一种幻想的膜拜追求一代一代的传承而形成的,让由于中国的幅员辽阔的原因人们分布也较为分散,于是时间的行走,人们都有了自己的信仰以至于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少数名族文化是宝贵的,特别对于西部这个特殊的地方---大多数的少数名族的都分布在这里,所以西部也是一个文化最为多彩的地方,也是最为原始最为纯正的。众所周知,西部是以个不发达的地方--因为这里发展的较晚,但对以一个从欣赏名族文话角度来说这对于西部无疑是幸运的,因为这使得西部名族的文化依然是最淳朴最纯真。随着国家十一五的不段开展的加大对西部的开发力度我们将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对于我们的少数名族文化保护与开发? 黔东南是一个少数名族文化的聚居区这里人数最多的是侗族和苗族他们都拥有非常优秀的文话侗族的侗族大歌,苗族测那染

刺绣都早已闻名于世,而黔东南也依靠着对名族文化的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飞速的发展着更赢得了全国游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是呀!拥有如此的成就我们不得不肯定对名族文化的成功,然这一切怎的成功了吗?我不的不问下自己。 中国拥有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被世界冠名与文明古国,但到了21世纪修养,道德,文明行为甚至文化的缺少以成为中国最为严重的问题,何也?究其根源我想是人们对自己文化的漠视,不断的同化着外来文话的结果。我并不反对外来文化但我更认为任何事都需要一个限度。 我们的城市需要发展,我们的生活需要提高,但不要因此而抹杀了少数名族人们的信仰摧毁他嫩的文化。是他们组成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如果为了经济的发展的放弃了对它的重视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无疑是遗憾的。如何保护与发展我必须考虑的问题。

浅析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浅析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浅析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摘要:中国属于多民族国家,而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让我们更加了解服装的内涵和人们平时穿着服装的美学效果,让大家对服装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欣赏。本文主要从民族特色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了民族服饰文化的一般特点。 关键词:民族服饰 我国少数民族种类繁多,分布广阔,且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互相交流困难,因而民族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容丰富,有取之不尽的服饰资源。服饰是民族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引起世界各地服装界、美术界、民族学界人们的探索与思考。 一、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显示出北南方的差异性: 根据中国的地形分为南北两地,我们就根据这个线索来分南北的了解一下我们的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居住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由于气候炎热,服装款式风格多为衣裙式或衣裤式.式样繁多,各不相同。有的民族分布较广,如彝族,分布在四川凉山、云南宁蒗峨山、江城、巍山、路南。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彝族,服饰也不同。80年代末,云南。东方彩霞” 服饰艺术团成立时.在收集彝族服饰中据统计有400多种不同的款式。分布在西双版纳的潦族只穿小上衣和筒裙,但是在其他地区,如瓤平、元江地区,却有花腰傣、汉傣、水傣、傣卡、傣雅、傣仲等不同支系的傣族之分。其服饰也不相同。 在这些风格不同的服饰中长款比人高.如藏袍短款则只有 l5—20厘米如峙尼族的 叶车人支系所穿的短裤凉山彝族的男装其裤脚宽的达170厘米.窄的只有30厘米。 北方气候寒冷,风雪交加,森林草原丰厚,居住在这一地域的少数民族,多靠狩猎、畜牧业、渔业为生,其服饰多有防寒保暖及适应马上生活的功能,款式多为袍式.通常以“宽袍大袖,厚实庄重”概

容易被误读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术语之解析

容易被误读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术语之解析 误读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去解读另一种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术语是各民族文化的精粹,其来源和内涵各具特色。为避免理解和交流过程中出现差异,本文梳理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容易让外界误读的部分文化术语,并从语音来源、历史传承等方面加以解释。 标签:误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术语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在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包括语言、节庆、婚俗、饮食、手工艺、建筑以及信仰等方面的内容。“术语”是专业领域中用来表示特定理论体系中普遍概念的专用词汇单位,具有凝合性和整体性,无论是单成分术语或多成分术语,表达的都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其特点是准确、严谨、简洁,文化误读,是指读者主观上由于缺乏对词源、文化背景的了解而造成对原意的误解。本文选取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容易被误解的一些术语加以解析,以期加强中外人民和少数民族同胞沟通交流和理解。 一、云南少数民族节庆文化中容易误读的术语解析 “苦扎扎节” ——亦称“苦扎扎”或“库扎扎”,在哈尼语里是“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康泰”的意思,少数民族语言用汉字音译过来,与汉字本身蕴含的意义大不一样,这是哈尼族犹如汉族过春节一样隆重的传统节日,不是字面上理解的“苦”节,玉溪元江的哈尼族从五月的第一个申猴日起,节日历时3~5天,红河哈尼族每年农历六月欢庆该传统节日。 “赶摆”——又称“做摆”,傣语“赶摆”的原意是盛大节日或集会活动的意思,是傣族丰富多彩的节日统称,少数民族的“赶摆”和其他地方的赶集、赶场、赶街不同,傣族人“赶摆”涵义比集市贸易要宽泛很多,不仅是祭祀、集市、商贸的庙会,一些地区还是未婚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的场合。傣族其他重大节日也叫做“摆”,如摆爽南(泼水节)、摆斋等,参加这些活动,都叫作“赶摆”。规模比较大的“摆”一般在五谷丰收的深秋时节进行。 早期的“赶摆”还是一种宗教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云南德昂族、阿昌族“做摆”之意是祈求村寨和家中人平安生活、消祛灾难,由村寨头人、家族长共同推选出“做摆””的承头人,拜佛祭祀,由佛爷念经,以求富裕安乐。 云南很多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汉语通过音译或意译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汉字书写的文化术语,在交流和使用中望字生义,致使理解上出现偏误。 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婚俗文化容易被误读的术语解析 少数民族婚俗文化来源于本民族的伦理道德和特定时期约定俗成的风俗习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910967265.html,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作者:张梦倩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8年第04期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如何对像云南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行合理的传承和保护是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篇文章将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介绍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优化措施 云南有二十六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杂居区。因为多个民族居住在一起会使得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会有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多样的特色。但是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有一部分在逝去,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篇文章将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介绍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1 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 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古老的成分,也有现代的成分。其中优秀的文化可以推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接下来就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思考介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文化多层次 在云南不同的区域,文化也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说在交通比较落后的地区,民族的传统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文化基本上完整的保留,一般都是在西双版纳、德宏傣族等。但是在科技的影响下,完整保留传统民族文化的现象是十分少的,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人们的文化是半汉化的状态,有的时候会穿着汉族的服饰,也会讲汉语。他们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保留了一部分,但是同时也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这种现象在少数民族中是最常见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已经与汉族基本没有什么差别了,他们从服饰、语言、习惯等方面已经被汉化了。在对云南少数民族进行区分可以根据他们汉化的程度来进行判断。 1.2 国家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提高 在现代社会中对于口承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热点,国家和社会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会更加深程度的进行发掘、整理等。我国在云南实行了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这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了更多的保护,但是同时它也面临着被现代文化冲击的威胁。比如说旅游可以帮助传统文化资源保存,使得当地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联系进一步加深,这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同时旅游也可能会使得该区域的民族传统文化被破坏而使得该地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

如何理解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理解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彩绚丽,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 中华各民族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华文化就在中国大地上呈现出多元区域性发展、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趋势。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东北的红山文化、西北的马家窑文化,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辐射其他区域,汇聚一起,共同点燃了中华文明之火。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夏商周三代,实际上是华夏与周边众多民族共同组成的部落联盟。历史典籍和考古资料都可以证明,华夏民族是由炎黄部族集团为主源,以周边不同部族为支源融合形成的民族共同体,从一开始就具有极大的多源性、开放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多元性的统一,既是多民族国家的构成方式,也是中华文化的内在特征。20世纪80年代,一首“龙的传人”唱响了大江南北,华夏儿女无论身在何方,都自认是龙的传人。而龙作为华夏民族共同的图腾正是在早期多个部落、氏族的交融碰撞中,由不同氏族的图腾融合而成的。龙,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不断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活力和影响力。少数民族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巨大,回鹘诗人坎曼尔曾作诗说“古来汉人为我师”;而汉族则有“回鹘衣装回鹘马”的现象,从战国时代就有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到后来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织锦技术。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始终贯穿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在长期的民族文化交往中,少数民族不仅给汉族带来了胡琴、胡瓜、大宛马等看得见的物质成果,更主要的,他们为长期生活在农耕文化状态下的汉族人民增加了一种锐意进取的开拓意识和兼容博纳的文化胸襟,使汉民族的民族性格不断得到丰富与升华。正是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新鲜注入,中华文化才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特别是每一次民族大融合之后,便会迎来中华文化的空前发展,从而造就了宏阔豪迈的“秦汉雄风”、雍容大度的“盛唐气象”、强健有为的“康乾盛世”,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几个辉煌时期。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瑰宝,它们与汉族文化交相辉映,共同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各民族文化各有优点和特色。比如,汉族书面文学很发达,文献典籍很丰富,而一些少数民族口头文学在某些方面超过汉族。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我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其长度超过世界上任何史诗,这是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重要贡献。目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超过80种。演唱艺术就有几十种,舞蹈艺术有数百种。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等民族的舞蹈,以其鲜明的特点、优美的舞姿,成为我国艺术舞台的常见节目。笛子、大胡、二胡、琵琶等最早源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乐器,至今仍然是我国民族乐器不可或缺的常见乐器。雄伟的布达拉宫、美丽神奇的丽江古城成为中华建筑的杰出代表。纳西族创制的东巴文,是世界上最完整、沿用时间最长的象形文字,与甲骨文并称为我国两大古文字珍品。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盛开在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也是中华各族人民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的独特贡献。 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统一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性,也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服饰风格迥异,色彩斑斓,独具特色。本文从地理环境,色彩搭配以及少数民族特色的刺绣工艺等方面,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进行简单介绍,并对云南传统民族工艺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地理环境;色彩搭配;刺绣;传统工艺 华夏山河,锦绣瑰丽。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文化,历来就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广阔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多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服装文化,作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文化,由于在各个地域受环境,人文,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的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文化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主要可以视作,东北,西北,华南,西南四大部分。在这四个区域之中,少数民族由于环境等因素,虽然民族不同,但是由于所受环境因素,人文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呈现出区域化的多姿多彩。 一、红土高原上的民族之花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3个省区之一。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51个,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依族、

独龙族和满族等25个。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云南省共有423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1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虽然低于汉族,但地域分布广泛,全省各地、州、市、县都有。各少数民族因风俗习惯、聚居特点和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类型和格调不同的服饰景观。 云南的少数民族服饰具有极强的民俗地域特征,加之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使得民族间的交流十分困难,因而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更加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自然风貌的多样性造就了云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平均海拔1900米,属于高原地形。但是海拔相差较大,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之间,全省最高点——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东部为云贵高原,地形渐趋平缓,最低点——红河出境处河口海拔76.4米。由于地形的多样性,各地的气候差异较大,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就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 二、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 2.1 地理环境使民族服饰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由于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使云南省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而的服饰景观。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不同的服饰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总的来说,高寒山区的民族服饰以厚实、粗糙为特征;坝区与河谷的民族服饰则以轻盈、秀美为基调。

西域少数民族文化

西域少数民族文化 传统意义上的西域少数民族, 指的是西汉至清朝期间世代居住在天山以东的吐鲁番盆地及天山以南环塔里木盆地诸绿洲的各少数民族。由于地处丝绸之路的要道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要冲, 各少数民族文化在生成过程中表现出独有的规律性特点。一是西域绿洲少数民族文化的盛衰与丝绸之路的兴衰密切相关西域绿洲作为丝绸之路的要道和中西方文化交汇的汇集点, 在维持古代中西经济、文化联系的同时, 也促进了自身文化的发展。(二)西域绿洲少数民族文化的演化史也是外部文化传播影响史自从张骞凿通西域以来, 丝绸之路逐渐繁荣, 作为中西方物质、技术、文化交流的必经之道, 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的地缘优势和环境, 使其文化发展不仅深受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的影响, 而且还深受来自北疆乃至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浸润。三是游牧文化对西域绿洲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游牧文化由于其自身经济形态的单一性, 使其产生了与农耕文化交流的渴望与需要。同时又因经济社会生产极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使游牧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具有很大的脆弱性。西域文化是由生活在西域的众多古老民族共同创造的,正是由于民族的多样性,从而就造成了西域文化内容的多元化特征。 古代西域文化吸取各种古老文化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的特征。西域少数民族文学就是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这种多元文化基础上的西域少数民族文学多元特征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年代,因多种原因与各种因素

所致”[1]389。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百科全书式的文学作品在喀喇汗王朝前后,西域地区出现了穆罕默德·花剌子米、比鲁尼、费尔格尼、法拉比、伊本·西那、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尤素甫·哈斯·哈吉甫等一大批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诗人,以及一大批百科全书式的作品。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福乐智慧》。《福乐智慧》虽然是一部政治讽喻性的叙事长诗,但这部诗作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大到治国安邦的政策,小到为人处世的原则,以及平民百姓的吃喝拉撒、世态人情,都进行了事无巨细的描绘。还对当时西域的政治、经济、哲学、宗教、语言、文化、文学、教育、军事、外交以及天文、地理进行了分析和展示,是一部把诗情与哲理、内容与形式融合得十分和谐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诗作,也是表现西域文化的一部大百科全书二、诗歌创作的异常丰富在西域少数民族文学中,数量最大、成就最为辉煌的是诗歌创作。诗歌还被配上音乐在宫廷中和群众中广为传唱,如著名的十二木卡姆就是代表。三、多种宗教思想的呈现在西域历史上曾经传播过的宗教有萨满教、景教、摩尼教、拜火教、佛教、伊斯兰教、喇嘛教等。西域的各少数民族在古代不同阶段都分别信仰过不同的宗教类型。如: “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兹别克、塔塔尔等民族曾信仰过萨满、景教、摩尼教、佛教、伊斯兰教,塔吉克、撒拉、保安、东乡、回等民族信仰过伊斯兰教,俄罗斯族信仰过东正教,土族和裕固族信仰过喇嘛教四、多种语言文学创作的并存西域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因此民族语言种类繁多鸠摩罗什、萨都剌、贯云石等诗人迁到中原后为了创作和交流的需要,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

如何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wanbofx 如何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基本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扶持下,少数民族文化焕发了新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这种新形势下,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首先必须切实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承认民族文化多样性,这是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前提。其次必须努力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既要塑民族文化之“魂”,又要树民族文化之“形”,要让现代化内容体现民族文化特色,让民族文化再现时代特征。 我国经济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开放高速发展之后,经济总体水平提高较快,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拉大。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收入低、贫困人口多,已经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协调的发展。西部地区的落后,集中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但西部地区落后的原因,则是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非经济因素中,应特别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制约力。经济和文化从来都是互动的,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我们在研究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时,一方面,要对资源丰富而资金短缺、地大物博而交通不便等各种经济因素予以关注,扬长避短,发挥民族地区经济的潜力;另一方面,必须重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它们适应其赖以产生的社会物质基础,至今仍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充实和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为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升华,离开了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也就不会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只有各民族多彩多姿的文化交相辉映,才能使中华文明不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中国之大,不仅在于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还在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多姿多彩,这是维系中国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纽带,是中华民族智慧创造的不竭源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与民族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与民族文化 摘要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各少数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瑰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各种各样记录其历史的档案,这些文化和档案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珍贵的档案财富。分析、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档案和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对发掘和深入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而且对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和我国新文化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分别简述了云南少数民族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然后探讨了他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并阐述了云南少数民族档案对于建设少数民族档案文化和新文化的意义。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档案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档案文化新文化建设

目录 前言 (3) 一、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3) (一)云南少数民族及其档案 (3)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3)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的影响 (4) (一)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档案 (4) (二)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产生的内在条件 (5) (三)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是一种文化形态 (6) 三、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记录并传承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6) (一)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记录并传播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6) (二)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积累并传承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6) 四、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的文化启示 (7) (一)发掘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的新价值 (7) (二)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化的建设与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 (7) 五、总结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前言 云南各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档案,但是很多在历史上由于各种原因流失了,只有少部分流传了下来。这些档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国档案资源中的宝贵财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一、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一)云南少数民族及其档案 广义地说,凡是能记录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生活、反映云南少数民族历史变迁的实物和非实物材料,都是珍贵的少数民族档案。例如各种文字史料、金石文物、木刻、绘画、口传档案等。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总体而言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云南各少数民族在自己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中留下的各种形式的实录,是土生土长的民族档案,真实地反映着云南各少数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形态,如彝族的档案文献、傣族的历史档案、纳西族的古代档案、白族的档案史料等等。另一部分是历史上的中央政权、地方官府和个人形成的官方档案和民间文书,如一些公文、碑刻、家谱、契约、信件等。 云南少数民族自己产生的档案是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的主体,它们是最富有原生态意义和最具价值的档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形成的大量档案,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我国档案资源中独放异彩。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云南各少数民族还形成了大量的照片、录音、录像档案,这些音像档案使少数民族档案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大大丰富,使一些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也能真实、直观地记录自己的活动,留下传之后世的档案材料。(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本文所讲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指世居人口在5 000人以上的25个少数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一元。这些文化大致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节日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 云南很早就和中原保持密切的联系,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它既保存了自己的土著文化,又接受了来自中原的汉文化,这样使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既有本身的乡土性、边缘性的特征,又同时既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神。云南历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 09司法二班 柏永钧 20090140728 云南是一个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都极为复杂的地区,它是人类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又是古代几大族群迁徙流转之地。远在新石器时代,云南已是一个多民族祖先杂居的区域,至今任居住着中国半数以上的民族,有26个世居民族以及百个民族支系。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样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增强了各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培育了各民族各展所长、相互学习、相互交融、携手共建多彩家园的共同理想,这是云南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动力。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锁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样,民族文化是指整个民族发展历程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涉及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积累和传承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包括:文化多样性、乡土性、边缘性、兼容性以及亲和性等。 封闭性对于云南而言是从古代一直持续到近代的,其封闭性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地理位置,云南位于我国西南,是边疆之地,且地形复杂地势险恶。自古就与中原交流欠缺,有些地方解放了还在过着原始的生活,从这可以看出云南在古代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封闭发展的,这就造就少数民族文化封闭性的根本原因,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的完全的属于原始文化的,如生活于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其文

化是母系氏族为主导的民族文化。当然封闭性也有民族自身原因,因为语言的不同,要使人们普遍去交流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造成改文化特征的原因为地理位置、语言不同、生产方式不同、民族自身意识的封闭性等造成。 云南以前被中原或者其他民族称为南蛮,这个意思是贬义,说明古时外界对云南的认识有一定的色彩,这一定程度上也无形划开了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也造成云南人心理的自卑感,不仅如此,云南人自身也有恪于保守的思想,这是边缘性的关键之一。其次就是文化上的边缘性,其表现在主流文化的色彩相对淡薄,同时会混杂进不同质的文化因子,总之使其文化影响相对较少。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之所以这么灿烂辉煌,一方面在于各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不间断地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它的兼容性。在继承其优秀传统的同时,也需要在与外来民族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这就是文化的兼容性。正如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所说:“文化的民族性正越来越被珍视,被推崇。学习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为的是中国文学的创新,为的是滋养我们自己的文学之根,更好地保持和发扬我们文学的中国本色。” 云南少数民族具有亲和性,各少数民族之间之所以能够团结奋进、共同繁荣,得益于中华民族“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因为各族人民从内心就有一种和谐发展的良好愿望,随着历史的前进,各民族人民通过越来越多的交流增进友谊,增强互信,这样就更容易在各少数民族同胞中产生共鸣,形成云南各民族团结齐发展的面貌。

浅论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

浅论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 历史学2010级本科201016031211 许谋 摘要:服饰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创造物,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参照物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作为我国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基于对生产、生活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逐步形成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其产生和发展都与地理环境的紧密相连。它的材料、结构、色彩、图案等文化内容,反映了西南各民族历史上形成的蕴含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传统风尚。是对传统服饰文化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服饰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漫长过程中发挥创造力的结晶。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中,“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它不但作为防寒保暖和美化生活所必须的日常用品,也一度成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西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作为我国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的产物,值得深究。 一、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与地理环境的紧 密联系 服饰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外在形式,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用性。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决定着服饰的实用性,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个民族服饰特点的形成与发展。 聚居于西南边陲山区水乡的壮、彝、苗、瑶、普米、傈僳、怒、独龙等三十多个民族因为居住于亚热带地区,以稻作农耕为主,穿着短装型衣裙、衣裤显然比袍式服装更适宜水田劳作,其服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是轻巧、利落、短衣、短褂、短裤和薄裙、裸露部位多。[1]以稻作农耕为主的西南各少数民族,其服饰以布、麻为主要材料,辅以披羊皮毡或皮褂子,为的是适应晴雨无常的自然环境。如苗族服装材料用家织机棉布或织锦,多为蓝、青、白三色。 西南少数民族服饰结构清晰,多表现为上衣下裙,如苗族女子一般上着短衣,下着短裙或长裙,佤族女子上着无袖或连袖短上衣,下身着筒裙。这些结构注重服饰合身、突出人的形体,轻巧灵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