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的缘起、主要精神与内涵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现代主义」的缘起、主要精神与内涵

后现代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系统或理论,因为「后」有两种意思:一为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其次为思想上的再批判,即对「现代」的思考逻辑或方法提出质疑。就此而言,后现代应该在现代之后,后现代思想也应该兴起于现代思考之后,后现代乃于现代走了一段路之后,有鉴于现代理性产生的偏失和不完足,尤其是自然科学理性彰显的封闭性、绝对性和普遍性所提出之质疑,并思解放现代主义思想而另辟蹊径所兴起的,Lyotard(1986:79)在比较现代与后现代时,也提出「毫无疑问的,后现代是现代的一部份」之见解。那么现代又是从何开始?所谓「现代」,大抵以启蒙运动为最具象征性的年代,而更早的足迹是文艺复兴时期对人及人之主体理性的呼吁。文献的记载大抵是1750年代起,尤其是1890年到1945年;至于二次大战之后,尤其是1968年以降,后现代就如火如荼的展开了(Gromala & Bicket: 1998: 1)。依据R. Appignanesi(Appignanesi, 黄训庆译,1998:1)一书的数据显示:最早使用「后现代」一词的人是R. Pannwitz,他于1917年就使用过该词,其次是1970年代英国的艺术家J. W. Chapman;不过,「后」学的开端则应该从1880年代的「后印象派」(Post – impressionism)和1914-1922年的「后工业」(Post-industrial)开始算起。

虽然后现代思想家对现代性思维提出质疑、批判和重建,但此绝不是为反对而反对的对立或否定思维。例如,对工具理性的批判、对文明威权的批判、对因果逻辑思维的批判、对绝对与普遍化深信不疑的批判等,均属于对现代主义思潮的反思(Racevskis, 1993: introduction; Lψvlie, L. & Standish, 2002: 317, 320-321, 329-331),但此思想在存在主义、批判理论的思想中早已经看到;台湾较早专题探索现代与后现代教育的著作,可以参考中华民国比较教育学会主编(1995),由杨深坑主导撰述与讨论后出版的《教育:传统、现代化与后现代化》一书。

后现代思想的定义众说纷纭,故后现代并不易被周全地定义,这也是后现代被描述为「冲突和挑战的时刻」(the moment of contraction and challenges)(Usher & Edwards, 1994: 1)之主因。依据柯诺(Stephen Connor)(1989: 6)的说法,后现代在1970年代以前,尚未形成较稳定而扎实的概念,但是,现代并不因为后现代的兴起而死亡或完全终止,全球化热潮就是很好的明证。一言以蔽之,现代与后现代两种思维可以同时并存,甚至是如影随形。现代性的发展虽然对人类生活的便捷和进步贡献良多,但也有负面效性,举凡工具理性和实证科学对人类生活面向的窄化,均属之,此等对现代主义理性的警觉、质疑、反省和批判,也是对人文性逐步被现代科技削弱的现象提出警讯。

析言之,后现代针对资本主义物化人性之思想,及其造成人性疏离等现象提出挑战;并对瓦解真实生活的工业化社会和文化现象加以批判,因此后现代也被称为「后工业」的资本主义时期(post-industrial capitalism)(Irvine, 1998)。由此可见,后现代基于反思的立场,扮演反省和解放的角色,较常出现对立、抗拒、颠覆、去中心、解构或再重构的形式和现象。

后现代发展至今,也逐渐有清晰明确的共识–如去中心化、多元化、去一元化(普遍化)、小叙事、重差异、混沌性、不稳定等概念。后现代性的教育特色也常与下列的名词有关,其中较常出现的用词大抵如:片段(fragment)、吊诡、隐喻、诗的语言、意识型态、论辩/论述(discourse)、权力、解构、解放、无序、随性、当下、冲突(或对立)、美学、大众、变革、游戏、去霸权、后工业、后殖民、反整体(anti-totalitarian)、去主流、在地化、重情感、关系取向、多元文化等;而较常和后现代相提并论的理论则有:存在主义、现象学、诠释学、结构主义、建构理论、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马克斯主义、语言游戏、女性主义、批判理论、殖民与后殖民理论等。至于涉及后现代理论之学者大抵有:Karl Marx (1818-1883)、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Antonio Gramsci (1881-1937)、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Martin Hdidegger (1889-1976)、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Jacques Lacan (1901-1981)、Jean-Paul Sartre (1905-1980)、Maurice Merleau-Ponty (1908-1961)、Louis Althusser (1918-1990)、Jean-Francois Lyotard (1924-1998)、Gilles Deleuze (1925-1995)、Michel Foucault (1926-1984)、Jean Baudrillard (1929-)、Jurgen Habermas(1929-)、Jacques Derrida (1930-)、Richard Rorty (1931-)、Anthony Giddens(1938-)、David R. Griffin(1939-)等人,其中尤其以女性主义更被誉为后现代教育的主流思想(Hill, McLaren, Cole & Rikowski (Eds.), 2003: 1)。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在《查拉图斯如是说》(Thus Spoken Zarathustra)中(Nietzsche, 1961),曾大声呼喊着:「正是您和我,就是我们把上帝杀了!」(We have killed him – you and I.)而且「上帝已经死了,永远死了!」(God is dead. God remains dead.)其实此句话最早出现在《Gay Science》第108节的「新挑战」(New Struggle),再度出现在125节的「疯人」(The Madman),最后在《查拉图斯如是说》一书中又出现。就西方文化和思想言之,上帝扮演知识、理性和正义的主宰者或普遍性判准,故必须在上帝死亡之后,人类方可能真正拥有自我,真正的发挥自我的意志,并展现自我决定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唯有存在自我的真理,才能算是真正由人类自行决定、自行建构并自我负责的真理。

无论尼采或李欧塔均深刻的反思人类认识真理的意志和权力:前者提出追求真理就是追求权力(Will to truth leads to will to power);后者则选择语言游戏的途径,一方面从巴赫松(T. Parsons,1902-1979)社会连结与功能论的观点,反省现代性知识的「功能性主义」(Functionalism)呈显的偏狭;另一方面更反对马克斯(K. Marx,1818-1883)物质辩证论,及其所论述的「机械化人性论」(cybernetics)(Lyotard, 1986:11)。李欧塔(Lyotard, 1986:11-12)认为,无论是功能论或机械论,均误导人去相信,只有现代化之理性系统,方是确保人类需求普遍获得满足的有效机制;现代性思维也过度乐观地视人类社会犹如制造物品的工厂,建立输出→输入的生产体系,将社会化约为一个能有效自我统整、自我管控的自动化体系。霍克海默(Horkheimer, 引自Lyotard, 1986:12)批驳此等方式就是「理性的偏执」(paranoia of reason)。简言之,后现代所批判的现代主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