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筑工程检测中心标准参考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51
室内工程质量检测方案模板一、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检测范围:根据室内工程的施工图纸和施工合同,确定本次检测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墙体、地板、天花板、门窗、电气设备等。
2.确定检测标准:根据国家相关的建筑质量标准和规范,确定本次检测的合格标准。
3.确定检测工具:根据检测范围确定所需的检测工具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测量仪器、检测仪器、摄像设备等。
4.确定检测人员:确定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检测人员参与检测工作。
5.确定检测时间: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计划,确定检测的时间点,尽量选择在工程完成的前期或中期进行检测。
6.与施工单位协商:与施工单位协商安排检测工作,提前通知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检测过程1.墙体和地板检测根据建筑图纸和相关标准,检测墙体和地板的平整度、垂直度、表面平整度等指标,使用水平仪、测量尺等工具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部分进行记录并提出整改建议。
2.天花板检测根据建筑图纸和相关标准,检测天花板的平整度、吊顶挂件的安装情况、吊顶平整度等指标,使用水平仪、测量尺等工具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部分进行记录并提出整改建议。
3.门窗检测根据建筑图纸和相关标准,检测门窗的安装情况、密封性能、开启和关闭情况等指标,使用开合度测量仪、密封性能测试仪等工具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部分进行记录并提出整改建议。
4.电气设备检测根据建筑图纸和相关标准,检测电气设备的安装情况、接线质量、接地情况等指标,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电气安全检测仪等工具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部分进行记录并提出整改建议。
5.其他设备检测根据建筑图纸和相关标准,检测其他设备的安装情况、使用性能等指标,如空调、暖气、抽油烟机等,使用相关测试仪器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部分进行记录并提出整改建议。
三、检测报告1.检测报告的内容检测报告包括但不限于检测范围、检测标准、检测结果、不合格部分的整改建议等内容。
2.检测报告的形式检测报告可以采用电子文档或纸质文档的形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制作。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行日期:一九八九年九月一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等六项验评标准的通知(88)建标字第335号根据原国家建委(79)建发施字第168号文和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5)城科字第293号通知,由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组织修订的《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等六项验评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九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原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建筑工程)TJ301—74、《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管道工程)TJ302—74、《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电气工程)TJ303—75、《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风工程)TJ304—74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用机械设备安装工程)TJ305—75中的有关电梯部分的条文同时废止。
现批准的六项验评标准由建设部建设监理司负责管理,其每项的名称、编号及解释单位如下:一、《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
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
三、《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88,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沈阳市建筑工程管理局负责。
四、《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浙江省建筑工程总公司工业设备安装公司负责。
五、《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88,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负责。
六、《电梯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10—88,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公司负责。
以上六项验评标准的出版发行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五日修订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建委(79)建发施字第168号文和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5)城科字第293号通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辽宁省建筑工程局、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及甘肃省、湖北省、杭州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组成修订组,对原《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总说明部分进行修订而成。
The success of an enterprise depends on the team, not on the individual.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最新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1、建筑安装工程检验批的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查合格。
(2)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2、建筑安装分项工程的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2)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建筑的安全问题一直是比较受关注的,但往往质量是否符合格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地都有着自己的质量要求,很难统一,因此在实践中会出现适用那种质量标准的情况。
在最新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里面国家统一规定了质量达标的要求一、最新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现批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00-,自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0.8、6.0.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同时废止。
1、建筑安装工程检验批的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查合格。
(2)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2、建筑安装分项工程的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2)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3、建筑安装分部工程的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分部工程(子分部)所含的分项工程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3)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分部工程有关工程安全和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
(4)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4、建筑安装单位工程的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单位工程(子单位)所含的分部工程(子分部)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3)单位工程(子单位)所含的分部工程有关工程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4)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5)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不合格如何处理?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1、经过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5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204 - 2015,自201 5年9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4.1.2、5.2.1、5.2.3、5.5.1、6. 2.1、6.3.1、6.4.2、7.2.1、7.4.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 2002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12月31日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 17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 2002。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湿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以及有关的附录。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2.增加了认证产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3.删除了模板拆除的验收规定;4.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5.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6.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7.完善了预制构件的进场验收规定;8.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规定;9.增加了回弹一取芯法检验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常规建筑材料检测原始、报告参考模板目录一、基本信息 (2)1.1 工程概况 (2)1.2 检测目的 (3)二、材料抽样与送检 (3)2.1 材料抽样 (4)2.2 材料送检 (5)三、常规建筑材料检测项目 (6)3.1 基本材料 (7)3.2 辅助材料 (8)四、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9)4.1 实验数据记录 (10)4.2 数据处理方法 (11)4.3 结果分析与判断 (11)五、检测报告编制 (12)5.1 报告基本信息 (13)5.2 检测数据汇总 (13)5.3 结果评价与建议 (14)六、不合格材料处理与复检 (15)6.1 不合格材料处理 (17)6.2 复检方案 (17)6.3 复检结果与应用 (19)七、检测依据与标准 (20)7.1 国家及行业标准 (21)7.2 地方标准与规范 (22)7.3 企业标准与规程 (23)八、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25)8.1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6)8.2 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 (27)8.3 安全生产与环保要求 (28)一、基本信息批次号码或生产日期:标识具体生产批次或生产日期的信息,用以区分不同时间或批次生产的材料。
检测方法:本次检测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如国家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等。
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项目名称],位于[具体地址]。
本工程旨在建造一幢[建筑功能描述,如“住宅楼”、“商业综合体”等],总建筑面积为[建筑面积]平方米。
工程预计于[开工日期]开始施工,预计[竣工日期]完成。
本工程的主要结构形式为[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主要建筑材料包括[列出主要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筋、砖材、木材、玻璃等”]。
这些材料的采购和验收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本工程对进场材料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和验收。
我们委托了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材料的强度、耐久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检测。
市政公用工程技术标准和要求一、依据设计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要求,本工程项目的材料、设备、施工必须达到以下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及省、市、行业的一切有关法规、规范的要求,如下述标准及规范要求有出入则以较严格者为准。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准GBJ107-874、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范GB50204-20025、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准GB/T50152-20126、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7、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准GB/T50315-20118、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法JGJ27-2001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107-200311、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1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范GB50205-200213、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1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15、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16、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1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8、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2008 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727-201119、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2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683-201122、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23、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CJJ43-9124、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2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6、钢渣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5-902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28、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程CJJ4-9729、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30、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31、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32、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200233、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34、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35、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36、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建城(2002)221号37、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50618-2011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标准市政公用施工工程总承包资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测范本一、引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是确保施工过程和成果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重要环节。
通过有效的质量检测,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保障工程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测的范本,以供参考。
二、检测目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旨在评估施工过程中是否符合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具体目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检测施工材料的质量,包括检查材料的规格、品种、强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2. 检测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确保施工工序的正确性和顺序性。
3. 检测施工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情况,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是否正常。
4. 检测施工现场的环境和安全问题,包括现场卫生、消防设施、职工安全等方面的检查。
三、检测方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具体根据项目的不同要求灵活选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检测方法范本:1. 抽样检测:根据一定的抽样原则,从工程材料或者施工过程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检测。
抽样检测可以有效地评估材料或工艺的质量状况。
2. 非损检测:通过使用无损检测设备和技术,对施工材料或者结构进行检测,不破坏被测对象。
非损检测可以发现潜在的缺陷和隐患,及时进行修复和调整。
3. 实地观察:直接前往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观察,对各项工程进行目测和比对。
实地观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异常情况,保证施工质量的控制。
4. 实验室检测:将施工材料或者样本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强度等方面的测试。
实验室检测可以提供准确的定量结果。
四、检测报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测完成后,应编制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是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成果,对于项目管理和后续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检测项目:明确检测的具体方面,如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现场环境等。
2. 检测结果:清晰地表述出检测的结果,包括各项指标的实测数值、判定依据和结论。
1 总则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并作为建筑工程各专业验收规范编制的统一准则。
1.0.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建筑工程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线路、管道、设备等的安装所形成的工程实体。
2.0.2 检验对被检验项目的特征、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项目每项性能是否合格的活动。
2.0.3 进场验收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及器具,按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检验,并对其质量、规格及型号等是否符合要求做出确认的活动。
2.0.4 见证检测施工单位在工程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的见证下,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随机取样试样,并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活动。
2.0.5 复验建筑材料、设备等进入施工现场后,在外观质量检查和质量证明文件核查符合要求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抽取试样送至试验室进行检验的活动。
2.0.6 检验批按相同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抽样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2.0.7 验收建筑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合格的基础上,由工程质量验收责任方组织,工程建设相关单位参加,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及其隐蔽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检验,对技术文件进行审核,并根据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格作出确认。
2.0.8 主控项目建筑工程中的对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2.0.9 一般项目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2.0.10 抽样方案根据检验项目的特性所确定的抽样数量和方法。
2.0.11 计数检验通过确定抽样样本中不合格的个体数量,对样本总体质量做出判定的检验方法。
2.0.12 计量检验以抽样样本的监测数据计算总体均值、特征值或推定值,并以此判断或评估总体质量的检验方法。
建设工程质量鉴定方案模板一、前言建设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建筑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工程质量鉴定是对建设工程进行质量评价和鉴定的过程,对于及时发现工程质量问题,促进建设工程质量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鉴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及时性,制定本建设工程质量鉴定方案,以指导建设工程质量鉴定的具体操作。
本方案适用于各类建设工程质量鉴定,可以作为建设单位和鉴定机构的参考依据。
二、建设工程质量鉴定的目的和范围建设工程质量鉴定的目的是监督和评定建设工程的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建设工程质量鉴定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对建设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评价和鉴定;2. 对建设工程材料、构件、工艺及安装工程的质量进行评价和鉴定;3. 对建设工程施工程序及相关文件的质量进行评价和鉴定。
三、建设工程质量鉴定的主体建设工程质量鉴定的主体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鉴定机构。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建设工程质量鉴定的相关工作,施工单位负责向鉴定机构提供建设工程的相关资料和信息,鉴定机构负责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评定和鉴定。
四、建设工程质量鉴定的程序1. 建设单位提出鉴定申请建设单位在发现建设工程质量问题或者需要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鉴定时,向鉴定机构提出鉴定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和信息。
2. 鉴定机构组织鉴定工作鉴定机构收到建设单位的鉴定申请后,组织鉴定工作,确定鉴定的范围和内容,制定鉴定方案,并组织鉴定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和取样分析。
3. 鉴定人员进行鉴定鉴定人员根据鉴定方案,进行现场勘察和取样分析,并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评定和鉴定。
4. 鉴定报告编制和提交鉴定机构根据鉴定结果,编制鉴定报告,明确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鉴定报告由鉴定机构提交给建设单位和相关监管部门。
五、建设工程质量鉴定的技术要求1. 鉴定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2. 鉴定机构应具备相关资质和技术实力;3. 鉴定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鉴定方案执行,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4. 鉴定报告应当明确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一、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通知建标[2002] 63号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 244号)的要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我部组织有关部门对该规范进行了审查,现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GB50204—2002,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其中4.1.1﹑4.1.3﹑5.1.1﹑5.2.1﹑5.2.2﹑5.5.1﹑6.2.1﹑6.3.1﹑6.4.4﹑7.2.1﹑7.2.2﹑7.4.1﹑8.2.1﹑8.3.1﹑9.1.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和《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321—90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年3月15日二、前言要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301—88中第五章、《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GBJ 321-90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和工程试点应用,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实践经验,坚持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原则,并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规定的主要内容有:混凝土结构工程及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内容和程序;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涉及结构安全的见证及抽样检测。
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行日期:一九八九年九月一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等六项验评标准的通知(88)建标字第335号根据原国家建委(79)建发施字第168号文和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5)城科字第293号通知,由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组织修订的《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等六项验评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九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原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建筑工程)TJ301—74、《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管道工程)TJ302—74、《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电气工程)TJ303—75、《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风工程)TJ304—74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用机械设备安装工程)TJ305—75中的有关电梯部分的条文同时废止。
现批准的六项验评标准由建设部建设监理司负责管理,其每项的名称、编号及解释单位如下:一、《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
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
三、《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88,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沈阳市建筑工程管理局负责。
四、《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浙江省建筑工程总公司工业设备安装公司负责。
五、《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88,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负责。
六、《电梯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10—88,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公司负责。
以上六项验评标准的出版发行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五日修订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建委(79)建发施字第168号文和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5)城科字第293号通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辽宁省建筑工程局、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及甘肃省、湖北省、杭州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组成修订组,对原《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总说明部分进行修订而成。
检验批填写范例(参考)目允许偏差(mm)1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2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3箍筋内净尺寸5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验收合格。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全文结束》》年7月20日钢筋分项工程(钢筋连接、钢筋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TJ4、2、5工程名称检验批部位二层墙柱钢筋连接、安装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DGJ32/J30-xx)第四分册混凝土结构工程序号GB50204-2002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主控项目钢筋连接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方式符合设计要求,墙柱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焊接工艺符合验收规程的要求。
钢筋焊接接头试件经第三方检测合格。
受力钢筋安装品种、级别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合格。
2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构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钢筋安装3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钢筋连接1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未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符合要求2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调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3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4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5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配置。
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合同范本合同编号,【编号】。
甲方(委托方),【甲方名称】。
地址,【地址】。
联系人,【联系人姓名】。
电话,【联系电话】。
乙方(质量检测中心),【乙方名称】。
地址,【地址】。
联系人,【联系人姓名】。
电话,【联系电话】。
鉴于甲方需要对其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乙方经过充分沟通和了解甲方的需求,双方就工程质量检测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检测内容。
1.1 甲方委托乙方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具体检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检测内容描述】。
1.2 乙方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对检测内容进行合理、准确、公正的检测,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二、检测标准。
2.1 检测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乙方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检测标准,并在合同签订后向甲方进行说明。
2.2 如因检测标准的变更导致额外费用的产生,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再行调整。
三、费用及支付方式。
3.1 检测费用为【具体金额】,支付方式为【支付方式】。
3.2 如因检测内容增加或减少导致费用变化,应经双方协商确定后再行调整。
四、保密条款。
4.1 双方应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获取的对方商业秘密和技术资料予以保密,未经对方书面许可,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或使用。
4.2 对于因违反保密条款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违约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违约责任。
5.1 若一方未能履行合同义务,应赔偿对方因此所造成的损失,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5.2 若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解决方案。
六、其他条款。
6.1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具体日期】。
6.2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签字,_______ 签字,_______。
日期,_______ 日期,_______。
以上为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合同范本,若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订制,请随时与我联系。
(2023)建筑施工起重机械(物料提升机)安装检测报告参考模板范本(一)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装检测报告范本概述该检测报告适用于2023年新建建筑施工起重机械(物料提升机)的安装检测,应在起重机械安装完成后进行检测并填写报告。
检测内容包括起重机械的安装质量、安全技术状况、使用性能等多个方面。
为确保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本检测报告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执行。
报告基本信息•机械名称:•机械型号:•生产厂家:•安装单位:•安装时间:•检测单位:•检测时间:检测工作内容及结果安装质量检测•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符合/不符合•基础与机械固定是否合理牢固:良好/一般/不良•安全性能装置的设置是否到位:符合/不符合•联锁装置、限位装置、安全触感装置、防坠落装置是否可靠:可靠/不可靠•电气设备和线路是否符合要求:符合/不符合安全技术状况检测•起重机械的货篮档板立柱、护栏、安全门等是否齐全、完好:齐全/不齐全;完好/损坏•机械的磨损、变形、锈蚀等情况是否影响使用:不影响/影响•机械的载荷能力、最大升降速度、最大起升高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符合/不符合•起重机械在使用时是否满足安全要求:满足/不满足使用性能检测•操作方便性和人体工程学是否符合标准:符合/不符合•机械的控制响应时间是否合理:合理/不合理•各项指标是否达标:达标/不达标总结与建议•安装质量总体评价:优秀/良好/一般/不良•安全技术状况总体评价: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使用性能总体评价:良好/一般/不良•检测机构意见:{填写检测机构对起重机械安装情况的评价}签字•安装单位负责人签字:•检测单位负责人签字:注意事项•在进行安装检测前,请首先检查起重机械的各项安装要求是否符合要求;•检测过程中,应准确、全面地记录检测数据,并在报告中反映;•检测过程中,应根据需要逐项检查和测试,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加以解决;•检测结束后,检测单位应及时向安装单位提出检测报告,安装单位应对报告内容进行核查并及时处理;•安装单位应对起重机械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的使用。
目录1.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原始记录2.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3.砂试验原始记录4.砂试验原始记录5.石试验原始记录6.石试验原始记录7.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试验原始记录8.混凝土外加剂(引气剂)试验原始记录9.混凝土外加剂(早强剂)试验原始记录10.混凝土外加剂(防冻剂)试验原始记录11.混凝土外加剂(膨胀剂)试验原始记录12.混凝土外加剂(泵送剂)试验原始记录13.混凝土外加剂(速凝剂)试验原始记录14.混凝土外加剂(防水剂)试验原始记录15.砂浆外加剂(防水剂)试验原始记录16.砂浆外加剂(引气剂类)试验原始记录17.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18.砂浆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19.混凝土抗压试验原始记录20.砂浆抗压试验原始记录21.混凝土抗渗试验原始记录22.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原始记录23.烧结空心砖试验原始记录24.烧结普通砖试验原始记录25.烧结多孔砖试验原始记录26.外墙面砖试验原始记录27.回填土击实试验原始记录28.回填土密度试验(环刀法)原始记录29.钢材物理性能试验原始记录30.钢材化学分析原始记录31.钢材焊接接头物理性能试验原始记录32.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抗拉强度试验原始记录33.钢材应力松弛试验原始记录34.锚具静载试验原始记录35.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紧固轴力试验原始记录36.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原始记录37.抗滑移系数(扭剪型螺栓紧固)试验原始记录38.抗滑移系数(大六角头螺栓紧固)试验原始记录39.膨胀聚苯板物理性能试验原始记录40.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试验原始记录41.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试验原始记录42.苯板用胶粘剂性能试验原始记录43.建筑硅酮密封胶性能试验原始记录44.墙体保温性能试验原始记录45.内墙涂料试验原始记录(A)46.内墙涂料试验原始记录(B)47.外墙涂料试验原始记录48.油漆试验原始记录49.防水卷材试验原始记录(1)50.防水卷材试验原始记录(2)51.电器附件试验原始记录52.水暖配件(散热器)试验原始记录53.水暖配件(水嘴)试验原始记录54.水暖配件(阀门)试验原始记录55.门窗物理性能试验原始记录56.门窗力学性能试验原始记录57.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报告58.粉煤灰试验报告59.砂试验报告60.石试验报告61.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试验报告62.混凝土外加剂(缓凝剂)试验报告63.混凝土外加剂(引气剂)试验报告64.混凝土外加剂(早强剂)试验报告65.混凝土外加剂(防冻剂)试验报告66.混凝土外加剂(膨胀剂)试验报告67.混凝土外加剂(泵送剂)试验报告68.混凝土外加剂(速凝剂)试验报告69.混凝土外加剂(防水剂)试验报告70.砂浆外加剂(防水剂)试验报告71.砂浆外加剂(引气剂类)试验报告72.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73.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74.混凝土抗压试验报告75.砂浆抗压试验报告76.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77.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报告78.烧结空心砖试验报告79.烧结普通砖试验报告80.烧结多孔砖试验报告81.外墙面砖试验报告82.回填土击实试验报告83.回填土密度试验(环刀法)报告84.钢材物理性能试验报告85.钢材化学分析试验报告86.钢材焊接接头物理性能试验报告87.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抗拉强度试验报告88.钢材应力松弛试验报告89.锚具静载试验报告90.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紧固轴力试验报告91.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报告92.抗滑移系数(扭剪型螺栓紧固)试验报告93.抗滑移系数(大六角头螺栓紧固)试验报告94.膨胀聚苯板物理性能试验报告95.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试验报告96.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试验报告97.苯板用胶粘剂性能试验报告98.建筑硅酮密封胶性能试验报告99.墙体保温性能试验报告100.内墙涂料试验报告(A类)101.内墙涂料试验报告(B类)102.外墙涂料试验报告103.油漆试验报告104.防水卷材试验报告105.电器附件试验报告106.水暖配件(散热器)压力试验报告107.水暖配件(水嘴)压力试验报告108.水暖配件(大阀门)压力试验报告109.水暖配件(小阀门)压力试验报告110.门窗物理性能试验报告111.门窗力学性能试验报告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第1页共1页送样编号:送样编号:第2页共2页砂试验报告送样编号:第1页共1页送样编号:送样编号:第2页共2页碎石试验报告送样编号:第1页共1页送样编号:试验编号:200504025送样编号:试验编号:200504025第2页共2页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试验报告送样编号:试验编号:200504025第1页共1页混凝土外加剂(高效减水剂)报告送样编号:试验编号:200504026—1第1页共1页混凝土外加剂(高效减水剂)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试验编号:200504026—1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试验编号:200504026-1第2页共2页混凝土外加剂(缓凝剂)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试验编号:第1页共2页混凝土外加剂(缓凝剂)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混凝土外加剂(引气剂)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混凝土外加剂(引气剂)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第2页共2页混凝土外加剂(早强剂)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试验编号:第1页共2页混凝土外加剂(早强剂)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试验编号:混凝土外加剂(防冻剂)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试验编号:混凝土外加剂(防冻剂)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试验编号:第2页共2页混凝土外加剂(膨胀剂)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试验编号:混凝土外加剂(膨胀剂)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试验编号:混凝土外加剂(泵送剂)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试验编号:第1页共2页混凝土外加剂(泵送剂)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试验编号:第2页共2页混凝土外加剂(速凝剂)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试验编号:第1页共1页混凝土外加剂(防水剂)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试验编号:混凝土外加剂(防水剂)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第2页共2页砂浆外加剂(防水剂)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试验编号:第1页共2页砂浆外加剂(防水剂)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试验编号:第2页共2页砂浆外加剂(引气剂类)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试验编号:第1页共1页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试验编号:200504028第1页共1页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送样编号:第1页共1页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第1页共1页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试验编号:200504031第1页共1页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送样编号:第1页共1页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第1页共1页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试验编号:200504第1页共1页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试验编号:200505029第1页共1页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送样编号: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送样编号:试验编号:200504029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送样编号:试验编号:200505013第1页共1页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第1页共1页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送样编号:第1页共1页砂浆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送样编号: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送样编号:。
建筑物垂直度的规定1.相关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2.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基础性技术工作。
施工测量工作的内容及其完成情况的准确程度,对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及其质量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国家颁布了系统的工程测量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以指导和规范工程测量技术工作。
应高度的重视施工测量技术、测量管理。
3.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1)工程场地施工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建立建筑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建筑主轴线测量及定位放线。
(3)主体施工测量,包括轴线投测及高程传递。
高层(超高层)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是控制垂直度,即是须将基准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要求各层相应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因此,控制轴线投测的竖向偏差,并使其偏差值不超过规范、规程允许的限值,是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4)建筑变形测量。
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建筑物实体的沉降观测、倾斜观测、位移观测及裂缝观测等。
(5)施工偏差检测。
各种结构构件及建筑设备,其就位、垂直度、标高等状态,难免会因施工及环境等原因出现偏差。
因此,施工规范、规程及质量验评标准都规定了要对结构施工偏差情况进行检查,并规定了允许偏差值。
4.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竖向(垂直度)控制的规定要求。
从以上对建筑施工测量有关内容分类可看出,对于建筑物施工过程,其施工过程的竖向(垂直度)控制,也即轴线投测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轴线投测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及安全性。
对于超高层建筑物来讲尤其重要。
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测量放线作业及其允许误差作了明确的规定。
其中第7.2.3条,规定了测量竖向垂直度时,必须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若干竖向控制轴线,并应由初始控制线向上投测。
对于轴线投测的误差,规定了层间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H为建筑总高度),且对应于不同高度范围的建筑物,其总高轴线投测偏差有不同的规定。
工程模板检测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模板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桥梁、隧道、地铁等工程项目中。
模板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的安全性、质量以及使用效果,因此对工程模板的质量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二、目的和意义工程模板检测的目的在于确保模板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保障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同时,检测结果可为生产企业提供质量监管和质量改进的依据,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三、检测范围1. 原材料检测:对工程模板生产所用的原材料进行检测,包括木材、胶水等。
2. 工艺检测:对工程模板的生产工艺进行检测,包括模板切割、拼接、压制等。
3. 成品检测:对生产完成的工程模板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尺寸、平整度、强度等。
四、检测方法1. 原料检测:采用取样检测的方法,对木材、胶水等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
2. 工艺检测:采用现场检验和抽样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模板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进行实时监控和质量抽样检测。
3. 成品检测:采用非破坏性检测和破坏性测试等多种方法,对成品模板的尺寸、平整度、强度进行检验。
同时,还可以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设备对模板的表面质量进行分析。
五、检测标准工程模板检测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模板产品质量验收规范》、《木质结构用胶合板》等,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技术指标进行检测。
六、检测仪器设备1. 化学成分分析仪器:如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2. 物理性能测试设备:如拉力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硬度计等。
3. 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表面检测设备。
4. 其他必要的检测设备,如温湿度计、计量尺、表面平整度测试仪等。
七、检测流程1. 原料检测流程:取样→ 化学成分分析→ 物理性能测试。
2. 工艺检测流程:现场检验→ 抽样检验。
3. 成品检测流程:取样→ 尺寸检测→ 平整度检测→ 强度测试→ 表面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