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 格式:docx
- 大小:11.84 KB
- 文档页数:2
生知母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生知母的简介生知母,学名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是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属于蓼科蓼属。
生知母主要生长在中国南方和台湾地区。
其根茎富含多种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
2. 生知母的主要成分生知母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甙、大黄苷、大黄酸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生知母多种药理活性和药效。
3. 生知母的作用与功能生知母在中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有许多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以下是生知母的主要作用与功能:3.1 促进毛发生长生知母含有一种特殊的成分,能够促进毛发生长,并且改善头发质量。
它可以刺激头皮的血液循环,增强毛囊的营养供应,从而使头发更健康、浓密。
3.2 增强肾脏功能生知母具有强壮肾脏的作用,可以帮助肾脏排除废物和毒素,促进体内代谢的正常进行。
同时,生知母还可以增加肾脏的能量供应,改善肾脏功能,减少肾脏疾病的发生。
3.3 抗氧化作用生知母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并且清除已有的自由基。
这些成分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并且延缓细胞老化。
3.4 抗炎作用生知母含有多种抗炎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这使得生知母在治疗关节炎、神经炎等炎症性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3.5 抗衰老作用生知母中的多种成分能够减少皮肤老化,增加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其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胶原蛋白的降解,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减少皱纹的形成,延缓皮肤的衰老。
4. 生知母的主治范围生知母在中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被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症状。
以下是生知母的主要主治范围:4.1 脱发和头发稀疏生知母可以刺激毛囊生长,增加毛发数量和密度,从而改善脱发和头发稀疏的问题。
4.2 肾虚导致的疾病生知母被认为是一种滋补肾脏的药物,在中医中被广泛用于治疗肾虚导致的疾病,如腰腿酸痛、健忘、性功能障碍等。
4.3 肝炎和肝纤维化生知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特性,对于肝炎和肝纤维化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知母能清热泻火也能生津润燥,但是使用时也有一些禁忌。
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知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吧!知母的药用功效1、润肺清热:用于热病高热烦渴常辅佐石膏同用,用于肺热咳嗽常与贝母同用。
2、滋阴退蒸:用于慢性病阴亏火旺、骨蒸潮热及热病后期阴虚低热,常与黄柏同用。
3、生津止渴:用于胃热口渴,多与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应用。
4、泻肺滋肾:用于阴虚火盛、骨蒸劳热、盗汗、心烦、咳血等证,多与黄柏同用。
知母的药用禁忌1、凡肺中寒嗽、肾气虚脱、无火症而尺脉微弱者禁用。
2、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3、阳痿及易举易痿、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禁用。
4、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脾胃虚热人误服,令人作泻减食,故虚损大忌。
知母的药理作用1、抑菌作用:知母煎剂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白喉杆菌、白色念珠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解热作用:知母浸膏皮下注射能防止和治疗大肠杆菌所致兔高热且作用持久,根茎中所含皂甙具有明显降低由甲状腺素造成的耗氧率增高及抑制Na+,K+-ATP酶活性的作用。
3、降糖作用:知母水浸提取物,能降低正常兔的血糖水平,特别是对四氧密啶性糖尿病兔作用更为显著,白虎加人参汤的提取物腹腔注射,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亦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4、利胆作用:知母叶中提得的芒果甙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亦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5、镇咳作用:知母叶中提得的异芒果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强心、利尿、明显的镇静作用。
6、抗癌作用:知母根茎中分得β-谷甾醇治疗皮肤鳞癌、宫颈癌有较好疗效且无副作用。
知母的食用方法1、牡蛎知母莲子汤【材料】生牡砺20克,知母6克,莲子30克,白糖1匙。
【做法】生牡砺、知母倒入小瓦罐内,加冷水1碗半,小火煎半小时滤汁,莲子用热水半碗浸泡1小时,将药汁、莲子连浸液一起倒入小锅内小火炖1小时,加白糖再炖1小时至莲子酥烂即可。
知母的炮制方法
知母为著名中药材,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的干燥根状茎,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利大小便之效,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知母、盐知母、炒知母、酒知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知母的炮制方法吧!
知母的产地分布
知母的产地主要分布为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朝鲜也有分布,以河北省安国和安徽省亳州两个产地最为著名。
知母的功效作用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主治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症。
1、清热泻火:用于高热烦渴,常配生石膏;用于肺热咳嗽,常配贝母。
2、滋阴降火:用于阴虚之发热、盗汗,常配黄柏、地黄。
知母的炮制方法
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
2、切制: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去毛屑。
3、盐制:取知母片,用盐水拌匀或喷洒均匀,焖透,置锅内文火沙干,取出,放凉,每知母片100千克,用食盐2千克。
4、炒制:取知母净片,清炒至微焦。
5、麸制:将锅烧热,撒入麸皮,待烟起时,取净知母片倒入锅内,炒至徽黄,取出,筛去麸皮,晾凉,每知母片100千克,用麸皮10千克。
6、酒制:取黄酒喷淋知母片内,拌匀,稍润,用文火炒至变黄色,取出晾干。
每知母10千克,用黄酒1-2千克。
7、盐麸制:取药片加辅料食盐2%兑水适量,吸透,晒干后,用拌料炙麸8%,用武火先把炙麸撒入锅内,趁冒白烟时,倒入药片,用竹刷迅速拌炒至徽黄色,即可取出,置于簸箕中,稍渥,筛去炙麸,放冷。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
在我国中药名是比较好认的,很多中药的名字都与生活息息相关。
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下中药知母的功效与作用,千万别错过了!知母的功效中药属性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药性论》:性平。
③《日华子本草》:味苦甘。
④《药品化义》:味微苦略辛。
归经:入肺、胃、肾经。
①《珍珠囊》:肾经。
②《汤液本草》:入足阳明经、手太阴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功效主治: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
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①《本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②《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
③陶弘景:甚疗热结,亦主疟热烦。
④《药性论》: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患人虚而口干,加而用之。
⑤《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悸。
禁忌: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知母的药理作用1、用于热病烦渴该品甘寒质润,善清肺胃气分实热,而除烦止渴。
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
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2、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该品功能清泻肺火,滋阴润肺。
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粘稠,常配瓜蒌、大贝母、胆南星同用;或阴虚燥咳、干咳少痰者,多与贝母同用,如二母散。
3、用于骨蒸潮热该品又能滋肾阴、润肾燥而退骨蒸,故有滋阴降火之功。
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常与黄柏同用,配入养阴药中,以加强滋阴降火之效,如知柏地黄丸。
4、用于阴虚消渴,肠燥便秘该品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之效。
用于内热伤津,口渴引饮之消渴病,常与天花粉、葛根等配用,如玉液汤。
用于肠燥便秘,常与生首乌、当归、麻仁同用,又有润肠通便之效。
5、用于滋阴补肾很多人的肾有问题,所以也就有了很大的痛苦,其实他们是不知道有知母这一良药,我们应该知晓它其实可以滋阴降火,如果我们经常出汗、心情烦躁,而这两者又与肾亏有关的话,那就可以去采集一下这种药草,再与黄柏一起使用,这样子就能够很好的补肾了。
知母清热解缓解口干舌燥和热在日常生活中,口干舌燥和热是一种常见的不适感觉,通常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烦恼。
幸运的是,我们有一种名为知母的中草药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这种不适,清热止渴。
本文将详细介绍知母及其在解缓解口干舌燥和热方面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知母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在中医学中被广泛用于清热解毒、润燥止渴的治疗。
它以其清凉的性质而闻名,能够帮助我们缓解身体内部的热气,并且有效地舒缓口干舌燥的不适感受。
首先,知母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它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可以起到清除体内热量的作用。
当我们的身体受到热气的侵袭时,口干舌燥往往是其中一个典型的症状。
通过服用知母,我们可以有效地清除体内的热气,缓解口干舌燥带来的不适感受。
其次,知母还具有润燥止渴的作用。
当我们感到口干舌燥时,通常是因为我们的身体缺乏水分。
知母中含有多种天然的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身体对水分的吸收能力,从而迅速解渴、舒缓燥热的感觉。
此外,知母还可以帮助我们增加唾液分泌,进一步缓解口干舌燥的不适感受。
当我们面临口干舌燥和热的问题时,以下是一种简单的使用知母的方法:1. 准备知母颗粒或知母茶剂。
我们可以在中药店购买到知母颗粒或知母茶剂,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
2. 根据说明书上的剂量准确使用。
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口干舌燥的程度,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准确服用知母。
3. 将知母制作成茶剂。
如果使用知母颗粒,可以将其冲泡成茶剂。
将适量的知母颗粒放入热水中,待其溶解后即可饮用。
4. 定期饮用。
根据个人需要,可以每天饮用1-2次,以维持清热舒缓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知母虽然安全性较高,但仍需按照医生或药店人员的建议使用。
特别是孕妇、儿童、老人和有慢性病的人,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知母。
除了使用知母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一些日常生活习惯,以帮助预防和缓解口干舌燥和热的问题:1. 多饮水。
保持每天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缓解口干舌燥的不适感受。
2. 避免辛辣和热性食物。
知母的作用与功效知母是一种草本植物,知母的根状茎是一种著名的中药材。
可以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治疗肺热咳嗽、改善便秘等病症。
以下是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有关于知母的食物知识,希望能帮到你。
知母的功效作用滋阴降火,润燥滑肠。
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
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
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
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
本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
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
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
可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
本品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
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
清热泻火:用于高热烦渴,常配生石膏;用于肺热咳嗽,常配贝母。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之发热、盗汗,常配黄柏、地黄。
主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知母的用药禁忌1、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2、《别录》:多服令人泄。
3、《医学入门》:凡肺中寒嗽,肾气虚脱,无火症而尺脉微弱者禁用。
4、《本草经疏》:阳痿及易举易痿,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法并禁用。
5、《本经逢原》: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
脾胃虚热人误服,令人作泻减食,故虚损大忌。
知母的药用及主治知母饮组成:赤茯苓3两、黄芩3两、黄耆3两、知母2两、麦冬(去心)2两、甘草2两。
用法:上(口父)咀。
每服4钱,水1盏,入桑白皮煎熟,再入竹沥同服。
主治:妊娠心脾壅热,咽膈渴苦,烦闷多惊。
子烦,脉软数者。
来源:《医方大成》卷九引《简易方》。
知母玉女煎组成:生石膏15g、熟地9g、麦冬6g、知母、牛膝各Sg。
用法:水煎服,温服或冷服,每日2次。
功效:清胃滋阴。
主治:胃热阴虚,症见烦热干渴,头痛,牙龈出血,牙齿动摇,大便时干;舌红苔黄而干,脉洪或滑,按之有虚象。
中药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知母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中药材,它来源于野生植物知母的根茎,多在秋天采收,采收以后去掉泥沙晒干即是中药知母。
那么中药知母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它平时又能治疗哪些疾病呢?今天小编就专门为大家说说这个问题。
中药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1、中药知母的功效
中药知母中含有一些皂苷和酚类物质,入药以后可以入肺经和肾经,解热除烦和清肺滋肾是它的主要功效,平时用于人类的热病和胃痛以及肺热咳嗽等症的治疗,治疗功效十分明显。
2、中药知母能治泌尿系统感染
中药知母对人类的沁尿系统感染有一定的治疗功效,特别是对慢性肾炎和肾盂炎治疗功效明显,治疗时可的把知母与金银花一起煎制,然后服用。
也可以直接服用知母的中成药知柏八味丸。
3、中药知母能治口腔炎
中药知母对人类的口腔炎也有很好的治疗功效,治疗时可以把知母、率参以及生地和露蜂房等中药材一起搭配使用,这样会让治疗效果更加出色,另外这种方法对人类的咽喉炎和口腔溃疡也有很好的治疗功效。
4、中药知母能治皮疹
中药知母不但能内服,还能外用,当人类因过敏出现皮疹或者紫斑时,可以把知母加醋磨成汁状,直接涂末在生疹的部位上,每天两次皮肤上的疹子很快就能消退。
[免责声明]:鉴于中药特殊性,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如要使用,请遵医嘱,否则后果自负!。
生知母的功效与作用关于《生知母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母是十分普遍的一种中草药材,它在生活起居中的运用十分地普遍,因而备受大家的钟爱,能够润肺止咳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去火、补气补血等,特别是在在医治温热病层面拥有很好的实际效果,有需要的小伙伴们能够试一试,并且生知母与熟的知母实际效果拥有众多的差别,能够医治的症状种类也各有不同。
一、生知母作用简易而言,知母具备清热利湿,生津解渴燥的作用,有医治外感风寒热症,高烧渴不欲,肺热燥咳,脾虚湿困,内火解渴,肠燥便秘等功效。
用以外感风寒热症,高烧渴不欲,肺热燥咳,脾虚湿困,内火解渴,肠燥便秘。
在其中,知母用以热症渴不欲。
本产品生津润质润,善润肺胃气分实热,而除烦解渴。
用以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渴不欲、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
常与熟石膏相须会用,如白虎汤。
知母用以风热咳嗽,肾阴虚燥咳。
本产品作用清泻肺火,滋阴润肺。
用以风热咳嗽、痰黄浓稠,常配瓜蒌、大贝母花、胆南星同用;或肾阴虚燥咳、干咳少痰者,多与贝母花同用,如二母散。
知母用以脾虚湿困。
本产品又能滋肾阳不足、润肾燥而退骨蒸,故有生津止渴之功。
用以阴虚火旺,脾虚湿困、盗汗、闹心等症,常与黄柏同用,配入滋阴药中,以提升生津止渴之效,如知柏地黄丸。
知母用以肾阴虚解渴,肠燥便秘。
本产品有滋阴润燥,生津解渴之效。
用以内火伤津,口干引饮之消渴病,常与天花粉、茯苓等适用,如玉液汤。
用以肠燥便秘,常与生首乌、川芎、麻仁同用,又有促进消化之效。
二、功效与作用:生津止渴,润肺润肠。
治躁热解渴,骨蒸劳热,风热咳嗽,排便燥结,小便不畅。
用以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渴不欲、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
知母有清热利湿除烦的功效。
与熟石膏搭配有协作之效,如白虎汤。
用以风热咳嗽或肾阴虚燥咳、痰稠等证。
本产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花同用于化痰止咳止咳化痰,即二母散。
知母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知母,又称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广泛的功效与作用。
它在中医领域被广泛用来治疗各种病症,特别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然而,虽然知母有诸多益处,但也存在一定的禁忌,需要谨慎使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知母的功效、作用及禁忌事项。
一、知母的功效与作用1. 清热解毒知母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尤其适用于由于热毒引起的疾病。
中医认为,知母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如口腔溃疡、喉咙肿痛、口疮、牙龈炎等疾病。
此外,知母还可以对抗病毒,有助于预防感染和提高免疫力。
2. 消炎止痛知母具有显著的消炎止痛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炎症引起的疼痛,如胃、肠、肝、胆等消化道炎症、关节炎、软组织炎症等。
知母可以通过抑制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释放,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3. 抗菌作用知母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
因此,知母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如肺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4. 保护肝脏知母可以保护肝脏健康,对肝脏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研究发现,知母可以通过抑制肝细胞氧化应激和减少肝脏炎症反应,降低肝脏损伤,并且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肝细胞。
5. 抗过敏作用知母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在抗过敏药物中被广泛应用。
中医认为,知母可以清热解毒,从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知母对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具有一定疗效。
6. 其他作用知母还可以用来治疗胃寒泄泻、肠炎腹泻、肝炎、胆结石等疾病。
此外,知母还可以用来缓解焦虑、失眠和抑郁等精神症状。
二、知母的禁忌尽管知母具有诸多益处,但也存在一定的禁忌。
以下是一些使用知母时需要注意的禁忌事项: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知母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不宜使用。
因此,在怀孕或哺乳期的妇女应避免使用知母。
2. 脾胃虚弱者慎用知母是一种能够清热的药物,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因此,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的人应慎用知母,以免加重病情。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知母主要分为以下两类:1毛知母,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少有分枝,顶端有残留的浅黄色的叶痕及茎痕,习称“金包头”;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下面较皱缩,并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
质硬,断面黄白色。
无臭,味微甘、略苦,嚼之带粘性。
水浸有粘液;2知母肉表面黄白色,有扭曲的沟纹,有的可见叶痕及根痕。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1解热作用:①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浸膏2毫升/公斤(1毫升相当生药2克),与大肠杆菌(0.03%)2.3毫升,同时注射于家兔皮下,或先注射大肠杆菌,隔15分钟后再注入浸膏,体温均不升高,故认为有解热作用。
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
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②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
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
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
③可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
本品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
④清热泻火:用于高热烦渴;⑤滋阴降火:用于阴虚之发热、盗汗,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
2抗菌作用:知母煎剂在琼脂平板上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也有抑制作用,在沙伯氏培养基上,对某些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菌也有些抑菌作用。
3其他作用:知母干浸膏(6克/公斤)给正常家兔注射后,未见对血糖有何影响,醇提取物可引起暂时性的血糖升高。
有人报告水提取物,给兔口服200毫克/公斤,能引起血糖下降,特别是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兔,作用更显著。
对正常大鼠,知母不能增进葡萄糖之氧化,虽可促进横膈、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并使横膈中糖元含量轻度增加,但肝糖元含量却有所降低。
对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的小鼠,知母水性提取物100~150毫克/公斤静脉注射,可降低血糖,尿中酮体减少,死亡率较对照组轻。
知母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1、解热作用在皮下组织注射知母浸膏,能预防和治疗大肠杆菌所引起的高热,并且作用持久。
2、抗病原体知母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芒果苷有显著的抑制结核杆菌功效,异芒果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的功效。
3、促进消化知母中所含的烟酸,能够维持皮肤与神经健康以及促进消化道功能的功效。
4、抗炎和利胆知母中的芒果苷有显著的抗炎功效。
从知母叶中提得的芒果甙还有明显的利胆功效也可以抑制血小板凝聚。
5、抗癌、抗肿瘤作用知母浸膏对妊娠兔离体子宫没有明显的影响.从西陵知母根茎中分得β-谷甾醇治疗皮肤鳞癌、宫颈癌有较好疗效而且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知母皂甙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同其对细胞膜的泵的强烈抑制功效有密切的关系。
知母的基本信息:中文学名:知母别名:蚳母、连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蝭母、芪母、提母、女雷、女理、鹿列、韭逢、儿踵草、东根、苦心、儿草、水须、昌支、蒜瓣子草、兔子油草、山韭菜、羊胡子根、穿地龙、虾草、马马草、淮知母。
产地: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吉林等科系:百合科植物药用部位:根茎主治:滋阴降火,润燥滑肠。
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知母的应用1、用于阴虚消渴,肠燥便秘知母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
常用来内热伤津,口渴引饮之消渴病。
知母通常与天花粉、葛根等配合使用,例如玉液汤。
用于肠燥便秘,常与生首乌、当归、麻仁一同使用,又有润肠通便的功效。
2、用于骨蒸潮热知母又有滋肾阴、润肾燥而退骨蒸,故有滋阴降火的功效。
常用来对付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状。
通常与黄柏一同使用,配入养阴药中,以提高滋阴降火的作用,如知柏地黄丸。
3、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知母还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的作用。
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粘稠等现象。
通常与配瓜蒌、大贝母、胆南星一同使用。
或阴虚燥咳、干咳少痰的患者,可以将知母与贝母一同食用。
4、用于热病烦渴知母有甘寒质润,善清肺胃气分实热,而除烦止渴的作用。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知母的药用价值知母是一种比较有名的中药,它的入药部分在茎部,目前在我国分布的范围还是很广泛的。
食用知母之后对人体的好处是非常多的,一般人们喜欢将它和其它的药材搭配在一起。
不过知母在吃的时候,也是有很多禁忌的。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一、功效作用:1、止渴除烦:知母里面含有的某些成分,有生精止渴、滋阴等好处。
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食用之后对口渴、饮多、尿多有这一定的功效作用。
2、清热泻火:知母在食用之后有治疗热病的功效,一般会将它用于外感冒、发烧、肺热所产生的咳嗽。
3、滋阴补肾:知母还能用做治疗阴虚火旺的症状。
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还可以在里面搭配一些养阴的中药,常见的有知柏地黄丸。
4、通便润燥:知母还能治疗因阴虚火旺引起的便秘或者大便干燥,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
所以在通便等方面的功效也是很明显的。
二、禁忌:知母虽然功效性强,治疗的疾病很多,但是在吃的时候也是有一些禁忌人群的,像脾胃虚寒、大便溏泻的人群是不适合选择它来食用的。
知母的药用价值知母是寒性的,吃起来的味道有点苦,但是它具有一定的滋阴降火和润燥滑肠以及利大小便等多种功效,是清热下火药的一种,平时多用于人类的温牛奶糖病和高热烦渴以及咳嗽气喘和便秘以及失眠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在治疗这些病症方面的功效是非常明显的。
知母的药用选方1、治伤寒邪热内盛、齿牙干燥、烦渴引饮、目昧唇焦:知母五钱,石膏三钱,麦门冬二钱,甘草一钱,人参八钱。
水煎服。
2、治温疟壮热、不能食:知母、鳖甲,地骨皮各三两,常山二两,竹叶一升,石膏四两。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三服。
3、治火冲眩晕,暴发倒仆,昏不知人,甚则遗尿不觉,少顷汗出而轻,仍如平人,右关脉细敷,脾阴不足者:知母、黄柏、黄芪、当归身,水煎服。
4、治消渴:生山药一两,生黄芪五钱,知母六钱,生鸡内金二钱,葛根钱半,五味子三钱,天花粉三钱。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名】知母【别名】毛知母、羊胡子根、地参、淮知母。
【类别】清热泻火药。
【药用部位】以根入药。
以质硬、条肥大、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产地分布】生于山地阴湿处。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
药材主产于河北、山西。
此外,河南、内蒙古、甘肃、陕西以及东北等地亦产。
【性味归经】寒,苦、甘。
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主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文献】①《本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②《药性论》: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患人虚而口干,加而用之。
③《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悸。
④《纲目》:安胎,止子烦,辟射工溪毒。
⑤张元素:凉心去热,治阳明火热,泻膀胱肾经火,热厥头痛,下痢腰痛,喉中腥臭。
⑥王好古:泻肺火,滋肾水,治命门相火有余。
⑦陶弘景:甚疗热结,亦主疟热烦。
⑧《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
【常用配伍】甘草、地黄、黄芩、人参、麦冬、当归、柴胡、防风、白术、栀子、黄芪、、茯苓、黄柏、石膏、黄连、桔梗、白芍、陈皮、升麻、地骨皮。
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
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
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
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
本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
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
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
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
本品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
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
【成分药理】主要含主皂苷类成分。
有清热,润燥,利水利尿消肿、镇痛、消炎等作用。
抑制Na+-K+-ATP酶的活性;调节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系统;能延缓肝细胞对皮质醇的分解代谢;降低血糖;可抗血小板聚集;抗病原微生物;能延长环己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时间;具有利胆、免疫抑制等作用。
知母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对于知母,大伙都不陌生吧,它是一种性寒的中药,其不但味美,而且还具有很多的功效,那么,知母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知母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知母怎么做好吃?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1、止渴除烦
它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效果,若配合天花粉、五味子一起食用可加强疗效,对口渴、尿多有很好的作用。
2、清热泻火
有清热泻火的功效,特别适合热病或肺热人群食用。
3、清肺化痰
它有泻火润肺之效,若配上贝母一同食用则可以清肺、化痰、止咳,因此,特别适合肺热咳嗽、阴虚燥咳的朋友食用。
4、滋阴补肾
它有滋阴降火之效,若同黄柏相须一同食用,则可以治疗阴虚火旺、盗汗、心烦等症。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现代研究表明,知母含有多种皂贰、芒果贰、异芒果贰及揉酸等物质。
有解热、祛痰、利尿等药理作用,还能抑制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细菌的增殖,并对致病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其提取物还可降低血糖。
知母性味苦、甘,寒。
入肺、胃、肾经。
本品质润,苦寒不燥,沉中有浮,降中有升,上行能清肃肺气,以泻肺火、润肺燥、除烦热、止咳嗽,用于治疗温热病,邪在气分,症见高热,烦躁、口渴、脉洪大者,以及阴虚燥咳,或肺热咳嗽诸证;入于中,善清胃火、除烦渴,用于治疗消渴病之中消诸证;行于下,则能泻相火、滋肾燥,用于治疗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等。
在临床上,常可用于外感热病,治高热汗出,烦渴引饮,脉洪大有力,常与生石膏配伍,以清气泄热,如白虎汤。
若伤寒邪热内盛,齿燥烦渴,目暗唇焦,则于白虎汤里加人人参、麦冬同用;若温疟但热不寒,口渴喜冷饮,呕不能食,以知母与鳖甲、常山、地骨皮、石膏等药同用,如知母鳖甲汤;若热病伤津,肠燥便秘,则用知母配黄柏、玄参、生地等以润燥通便。
还常用于肺热咳嗽,咯痰黄稠,或发热、气急、咽痛。
常配贝母、黄琴、山桅子、石膏、桑白皮等同用,如二母宁嗽汤;若治肺热阴伤,燥咳无痰,咽干喘逆,可与石膏、桔梗、甘草、地骨皮配伍,如石膏泻白散。
亦常用于内伤阴虚,虚火内动,骨蒸潮热,遗精,盗汗等症;若肾中真阴耗竭,则须加熟地、龟板、猪脂等填补真阴之品,如大补阴丸;若肾虚膀胧有火,小便闭塞不通,或劳淋小便淋涩刺痛,可用知母、黄柏配肉桂,滋肾化气,通利小便,如通关丸。
近代有以知母配黄柏、木通、车前等治尿路感染,或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加用知母,以消除肾病性尿蛋白,均有一定疗效。
用于消渴,知母滋阴降火,生津止渴,为治消渴之要药。
此外,治阴血不足,虚烦不眠,可用知母与酸枣仁、甘草配伍,以清热安神。
治强阳不痰,可用知母与黄柏、木通等配伍,以泻相火偏亢。
石膏、知母二味均能清肺胃实热,二者也常合用,以协同增效。
但生石膏辛甘大寒,清热泻火作用较强,只适用于实热之证;而知母苦甘寒而质润,能滋阴润燥,实热证及阴虚火旺证均可适用。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性寒;味苦;归肺、胃、肾经。
功效滋阴降火,润燥滑肠。
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禁忌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知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干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长,是绿化山区和荒原的首选品种,属清热下火药,主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
知母的故事相传甲子寺内住着一位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方丈,凡是问医求药者无不满意而归,被誉为拯救黎民的活佛。
有一天,一名少年拜访方丈,诉说其母痼疾复发,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病情反复无常,虽经数方调治未能根除。
方丈与其父交情甚笃,常在一起切磋医术医道,笑着对少年说:“你父医术远近闻名,区区小恙岂不药到病除,何须老纳献丑?”少年急忙说:“家母染病日久,父亲为此费尽心机,多次用药调方,痼疾屡轻屡犯,父行医未归母病又犯,晚生受父嘱咐才登门打扰,恳请见谅。
”方丈笑曰:“问医着实难当,所需之药当尽力而为,决不让贤侄失望。
今有一事相商,确是来个对对联游戏,不知你意下如何。
”少年沉思半刻,忙说:“无妨无妨,来时家母已经睡熟,万望不吝赐教。
”方丈指着门上“甲子寺”横匾说以此为题,出了上联:“甲是甲木木耳木贼木藤蓼三木成森。
”此联必须以子相对,必须是中药名,有一定的难度,少年略加思考答着:“子属子鼠鼠妇鼠李鼠曲草多鼠为害。
”方丈吃了一惊,那联字字相扣、无懈可击,可见此少年功底非浅,又出联:“子属子鼠然鼠妇鼠李鼠曲草不是真鼠岂能为害。
”少年便反驳说:“甲是甲木而木耳木贼木藤蓼错为正木当不成森。
”方丈又出对:“龟甲鳖甲穿山甲三甲复脉。
”少年回对:“苏子芥子葶苈子三子养亲。
”后生可畏,方丈暗喜,又出联曰:“三子养亲有蔓萏子无葶苈。
”少年回道:“三甲复脉去穿山甲添牡蛎。
”方丈见少年思维敏捷对答如流,深感杏林有望,便说:“天干甲为首首乌是补药敝寺难寻。
”少年应声道:“地支子在前前胡为嗽品贵处就有。
【知母】知母的功效与作用、主治及用法用量知母的功效与作用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6~12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除烦,止渴,通便,清肺,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清热泻火:用于胃热、肺燥引起的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头痛、牙痛、胸闷气短、热伤风、肢体浮肿、化痰、口臭等症。
润燥滑肠:用于肠燥引起的大便干结、便秘、小便不利等症。
凉心滋阴:据医学典籍《本经逢原》记载,知母可以除邪气侵体引起的肢体浮肿,运行下水,补不足,益气,乃湿热相火有余,灼烁精气之候,所以凉心滋阴、去邪热。
与贝母配伍,不是用来清痰,专为滋阴。
润肾燥,泻肺火:肾苦燥,应多吃甘寒的中药来滋润;肺苦逆,应多吃味苦的东西来泻,知母辛凉苦寒,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泻火。
用于肺痨实热、气虚劳伤、面黄肌瘦、烦热等。
1.滋阴润燥(肾阴不足,虚火亢盛证)用治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潮热、心烦、盗汗、遗精等,配伍黄柏、熟地黄等同用,如知柏地黄丸。
本品善退虚热、泻肾火,以达坚阴之目的。
2.清肺胃热(肺热咳嗽,胃热口渴证)用治肺热咳嗽、痰黄黏稠等,常与清化热痰药同用;若阴虚燥咳,宜与养阴润燥药配伍;若胃热口渴,与石膏、麦冬等药同用,如玉女煎;若消渴病,常与怀山药、黄芪等同用,如玉液汤。
3.清热泻火(温热病气分实热证)用治温热病热入气分的实热证,症见高热、汗出、心烦、口渴、脉洪大等,常配石膏以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知母主治主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肺热燥唉、痰黄、发热等症。
既能清泄实热又能清退虚热。
常辅助石膏用于肺胃实热,高热烦渴,也常用于肺热咳嗽、阴虚潮热、津伤口渴、消渴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热性病出现的久热不退、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发热、梦遗、滑精、性神经兴奋性增高见有咽痛、口干等症状者均可辨证用之。
还可用于泌尿系感染、前列腺肥大、口苦、口腔溃疡、咽喉炎等。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1.止渴
一般来说在夏天这种中药是很受欢迎的,因为夏天炎热容易失水,我们极易干渴,有时候大量的水都不足以缓解这种令人难受的渴,这时候它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了。
一般来说,我们把它同天花粉以及五味子合在一起会更加有效,而且除了对口渴有作用外,它对尿液过多也有作用。
2.清热
据我们所知,如果一种中药属于夏日神器,那它在清热降火这方面也是有相当大的作用。
这种中药一般来说是可以治疗与热相关的病,而且不管是外感的热病还是肺热,它都是能够起到作用的。
3.化痰
很多人的痰会比较浓稠,而且不易吐出来,用这种重要就能够把痰花开,而且如果咳嗽比较严重的话,我们也是可以使用这种中药治疗的,而且中药一般都是没有副作用的,如果我们需要的话,就可以使用它与贝母互相配合,这样子就可以产生很大的正作用。
4.补肾
很多人的肾有问题,所以也就有了很大的痛苦,其实他们是
不知道有知母这一良药,我们应该知晓它其实可以滋阴降火,如果我们经常出汗、心情烦躁,而这两者又与肾亏有关的话,那就可以去采集一下这种药草,再与黄柏一起使用,这样子就能够很好的补肾了。
5.通便
大便不通真的让人难受,消化系统不好让人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影响。
如果使用这种中药的话,就能够在大便干燥等方面得到良方,也就不用在每天的痛苦里钻研调理食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