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
- 格式:pptx
- 大小:631.09 KB
- 文档页数:16
人工智能重点总结第一章:开展简史〔此处为简答题〕1.人工智能的萌芽〔1956年以前〕1936年,图灵创立了自动机理论〔后人称为图灵机〕,提出一个理论计算机模型,为电子计算机设计奠定了根底,促进了人工智能,特别是思维机器的研究。
麦克洛克和皮茨于1943年提出“拟脑模型〞是世界上第一个神经网络模型〔MP模型〕,开创了从结构上研究人类大脑的途径。
1948年维纳发表?控制论—关于动物与机器中的控制与通信的科学?,不但开创了近代控制论,而且为人工智能的控制学派树立了里程碑。
1、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主要奉献是为形式逻辑奠定了根底。
形式逻辑是一切推理活动的最根本的出发点。
在他的代表作?工具论?中,就给出了形式逻辑的一些根本规律,如矛盾律、排中律,并且实际上已经提到了同一律和充足理由律。
此外亚里士多得还研究了概念、判断问题,以及概念的分类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判断问题的分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其最著名的创造就是提出人人熟知的三段论。
2、英国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 Bacon〔培根〕〔1561-1626〕,他的主要奉献是系统地给出了归纳法,成为和 Aristotle 的演绎法相辅相成的思维法那么。
Bacon 另一个功绩是强调了知识的作用。
Bacon 的著名警句是"知识就是力量"。
3、德国数学家、哲学家 Leibnitz〔莱布尼茨〕〔1646-1716〕,他提出了关于数理逻辑的思想,把形式逻辑符号化,从而能对人的思维进行运算和推理。
他曾经做出了能进行四那么运算的手摇计算机4、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 Boole〔布尔〕〔1815-1864〕,他初步实现了布莱尼茨的思维符号化和数学化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代数系统--布尔代数。
5、美籍奥地利数理逻辑学家Godel〔哥德尔〕〔1906-1978〕,他证明了一阶谓词的完备性定理;任何包含初等数论的形式系统,如果它是无矛盾的,那么一定是不完备的。
此定理的意义在于,人的思维形式化和机械化的某种极限,在理论上证明了有些事是做不到的。
人工智能应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生能掌握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案例;3. 学生能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和问题解决;2. 学生能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学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生活和工作;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对人工智能产生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学生能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3. 学生能理解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工智能伦理观念。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正确价值观,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人工智能基本概念:介绍人工智能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教材章节:第一章《人工智能概述》内容列举:人工智能的定义、历史发展、主要技术分类。
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案例:分析生活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如智能家居、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教材章节:第二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内容列举:智能家居、语音识别、自动驾驶、人脸识别等。
3. 简单程序设计:学习使用Python等编程语言进行基础程序设计,了解编程思维;教材章节:第三章《编程基础》内容列举:Python编程环境、基本语法、控制结构、函数定义。
4. 人工智能问题解决: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如路径规划、图像识别等;教材章节:第四章《人工智能问题解决》内容列举:路径规划、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
5.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教材章节:第五章《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内容列举: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应用前景、伦理与道德问题。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教学大纲廉师友编写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说明为了方便各位任课老师的教学,本书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给计算机专业讲授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这部《人工智能导论》新教材的内容以及该课程的基本要求,制定了这一新的教学大纲,供各位老师参考。
从内容来看,这个大纲与这部新教材是一致的,其课时应该说已达到这门课程的上限。
各位老师可根据各自院校的实际情况对该大纲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并确定相应的课时,以制定适合各自教学任务的教学大纲。
希望这份资料对各位任课老师的教学能有所裨益和帮助!当然,若发现其中有不妥或错误之处也请指正!作者2020年3月《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英文课名: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适用专业:人工智能、计算机、自动化和电子信息类专业(考试)学时:90 学分: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必选课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人工智能导论》为人工智能、计算机、自动化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必修或必选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习和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为进一步学习人工智能后续专业课程或从事人工智能的研发奠定基础,指引方向。
二、课程内容第1章人工智能概述基本内容和要求:1.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目标和研究策略;2.理解人工智能的研究内容与方法;3.了解人工智能的分支领域;4.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第2章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基本内容和要求:1.了解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分类和发展概况;2.理解PROLOG语言的语句特点、程序结构和运行机理,能读懂和编写简单的PROLOG 程序;3.了解Python语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能读懂和编写简单的Python程序。
教学重点:1.PROLOG语言;2.Python语言。
教学难点:1.PROLOG语言的匹配合一和回溯控制;2.Python语言的程序结构和资源库的使用。
人工智能导论第二章答案1、单选题:下列关于智能说法错误的是()选项:A:细菌不具有智能B:任何生命都拥有智能C:从生命的角度看,智能是生命适应自然界的基本能力D:目前,人类智能是自然只能的最高层次答案: 【细菌不具有智能】2、判断题:目前,智能的定义已经明确,其定义为:智能是个体能够主动适应环境或针对问题,获取信息并提炼和运用知识,理解和认识世界事物,采取合理可行的(意向性)策略和行动,解决问题并达到目标的综合能力。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3、判断题:传统人工智能领域将人工智能划分为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两大类。
所谓强人工智能指的就是达到人类智能水平的技术或机器,否则都属于弱人工智能技术。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4、判断题: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工神经元模型为MP模型,由赫布提出。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5、单选题:下列关于数据说法错误的是()选项:A:数据可以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两类B:数据就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可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C:我们通常所说的数据即能够直接作为计算机输入的数据是模拟数据D:在当今社会,数据的本质是生产资料和资产答案: 【我们通常所说的数据即能够直接作为计算机输入的数据是模拟数据】6、多选题:下列关于大数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选项:A:大数据具有多样、高速的特征B:“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C:大数据带来的思维变革中,更多是指更多的随机样本D:“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答案: 【大数据具有多样、高速的特征;“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7、判断题:大数据在政府公共服务、医疗服务、零售业、制造业、以及涉及个人位置服务等领域都将带来可观的价值。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8、多选题:人工智能在各个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其研究方向也众多,下面属于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有()选项:A:知识图谱B:模式识别C:语音识别D:机器学习答案: 【知识图谱;模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学习】9、判断题:机器人发展经历了程序控制机器人(第一代)、自适应机器人(第二代)、智能机器人(现代)三代发展历程。
《人工智能基础教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适应专业:全校各专业学时学分:2学时/周,共32学时,2学分1.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人工智能思维能力为目标,重点培养高职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计算思维能力和人工智能应用能力。
课程使学生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发展历程、经典算法、应用领域及对社会的深远影响,主要内容包括:人工智能的历史和发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智能机器人技术。
课程设计理念以提高人工智能素养为切入点,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把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问题,以科普性、技术性的形式进行展现,让学习者在学习人工智能理论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知识的兴趣。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史。
2)了解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及发展现状。
3)了解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4)熟悉专家系统的结构及应用。
5)熟悉知识表示及常用的搜索算法。
6)熟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概念及主流算法。
7)熟悉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的主流技术及应用。
8)熟悉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2)思政与素质目标1)通过人工智能起源与发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奋斗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
2)学习人工智能学科先驱模范事迹,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人工智能发展现状认识,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4)通过人工智能安全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通过人工智能中的算法学习,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推理机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通过人工智能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及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
4.教学评价(1)评价形式平时作业(含考勤)+阶段测试(含期中测试)+期末测试。
(2)评分等级评分等级以百分制为标准。
人工智能程序设计python一级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其目的是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的智能。
Python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常用于编写人工智能程序。
Python人工智能程序设计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 Python基础知识:包括变量、数据类型、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函数、模块等基本概念和语法。
2. Python库:Python库是Python编程中常用的工具集,例如Numpy、Pandas、Matplotlib等,这些库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功能,是Python人工智能编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3. 机器学习算法: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是一种通过数据训练模型来预测未知数据的方法。
Python中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等。
4. 深度学习框架: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它通过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来实现对数据的识别和分类等任务。
Python中常用的深度学习框架包括TensorFlow、Keras、PyTorch等。
Python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数据分析、智能推荐等领域。
通过学习Python人工智能程序设计,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更加高效、智能的计算机应用。
华中师大《人工智能原理》练习题库及答案《人工智能原理》练习题库及答案加粗红色字体为2013下新增题目填空题 1.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______,而研究的近期目标是____________ _______;远期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工智能应用的主要领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知识表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产生式系统由三个部分所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用归结反演方法进行定理证明时,可采取的归结策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宽度优先搜索对应的数据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深度优先搜索是________________。
7.不确定知识处理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AI研究的主要途径有三大学派,它们是________学派、________学派和________学派。
9.专家系统的瓶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来自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第二阶段是。
10.确定因子法中函数MB是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函数MD是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领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2.一阶谓词逻辑可以使用的连接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