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七章 力运动和力(含三年中考,pdf)(新版)新人教版 (2)
- 格式:ppt
- 大小:3.21 MB
- 文档页数:94
第七章力与运动目录:狙击知识点狙击考点狙击知识点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一切物体在__ 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__的时候,总保持_ 匀速直线运动 _状态或___静止___状态。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__惯性__定律。
2.我们把物体保持____ 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____的性质叫作惯性。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注意: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抽象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这一定律。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知识点二力的合成1.如果一个力产生的_ 作用效果 _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__ 大小之和 __,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__相同_。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__ 大小之差 _,方向跟__ 较大的那个力 ___的方向相同。
知识点三力的平衡1.物体处于___静止___状态或__ 匀速直线运动 ___状态,叫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互称为_平衡力 __。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__同一__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__相等_,方向__相反__,并且作用在__同一条直线上_,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合力为_零 _。
注意:“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关键看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狙击考点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常考角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例1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 )A.匀速直线运动B.立即停止运动C.速度越来越快D.速度越来越慢【思路点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力消失的一瞬间,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
第七章 力 运动和力一、力的概念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关于力的概念的理解(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就是受力物体.(2物体.(3(4)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可以是接触的,也可以是不接触的. 2. 3.力的作用效果:(1 (2注意:两者只要有一个改变或同时改变,都叫运动状态的改变.例如,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变化的.4.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2)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二、弹簧测力计5.弹力(1.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支持力、拉力等.(2)产生条件:(36.弹簧测力计(1)作用: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2或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3)使用:a.使用前①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③轻轻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b.使用时①测力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拉力方向平行,避免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且要使弹簧测力计的中心轴线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其示数=整刻度值+后面的小格数×最小分度值.(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注意事项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口诀:认分度、看量程、先调零;要顺拉、勿摩擦、不猛拉;正对看、记数值、带单位.若未调零就使用,则要用读出来的示数减去未调零时指针所对应的示数.③弹簧测力计特殊情况下的判断.三、重力7..(注:地球表面及附近注意:对重力的理解①的大小一般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①重力是非接触力,空中的飞机也受到重力的作用.8..9.其中g=9.8 N/kg,在粗略计算时,g10.11.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注意:对重心的理解①形状规则、质量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①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①一般来说,物体的重心越低,物体就越稳定.12.常见的物体的重力:①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 N;②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 N;③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5 N.四、运动和力13.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2(3)假如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0,物体的运动将不受影响,远地运动下去.14.牛顿第一定律(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2状态.注意: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①“一切物体”表明该定律适用于任何物体.①“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指理想情况下物体不受力,实际情况下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①该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时的运动规律.(3.注意: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解①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不能仅根据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变化来判断力的大小或变化.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要看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且受到的是非平衡力.15.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2)影响因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3)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①踢出的足球在空中飞行;②纸飞机离开手以后,还会继续飞行;③锤头松了,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其套牢;④车启动时,人会向后仰,紧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⑤用“拍打法”除去衣服上的灰尘;⑥子弹离开枪口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⑦汽车紧急刹车时,要滑行一段距离后才能停下来;⑧投掷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4)惯性的利用与防范惯性的利用:跳高、跳远等田径项目要助跑.惯性的防范:安全带、公交车上的扶手.五、二力平衡16衡状态.17.二力平衡的条件(1(2(3(418.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根据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确定另外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ab .受非平衡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a b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一定受力且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19.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六、摩擦力 20.静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其中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就叫静摩擦力. (2)大小:总等于使物体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拉力、推力、重力等). (3)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注意:对静摩擦力方向的理解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相同.例如,人走路时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与人的运动方向相同.一对平衡力一对相互作用力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一定同时存在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不一定是同性质的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21.滑动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其中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滑动摩擦力.(2(3.(4.(5)增大有益的摩擦:a..b.粉、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煤渣.c.变滚动为滑动。
第七章 运动和力11 第七章 运动和力1.1 知识精讲中招考点清单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状态或______状态.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日常现象中,运动的物体不受动力作用时会减速到停止运动,是因为受到了阻力(常常是摩擦力)。
牛顿第一定律无法通过实验证明,是在大量事实的基础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的结论。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正确理解惯性(1)惯性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2)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无受力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是惯性的量度;(3)惯性不是力,不能把惯性说成“惯性力”或“受惯性作用”,应说“由于惯性”.例1地球表面的物体因为受重力的作用,同样物体对地球也有引力的作用,但通常是我们会看到物体竖直下落,而不是看到地球上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课本图图中的滑雪爱好者在空中飞行是因为____,空中飞行时身体尽可能地向前倾,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例3知识精讲(1)手使弹簧片弯曲——力使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弹簧片具有弹性势能。
(2)弹簧片击打金属片——弹簧片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弹簧片对金属片有力的作用,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小球没有随金属片飞出——惯性。
(4)小球和金属片下落——受重力的作用,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4解释以下课本插图中所描述的现象包含的物理知识二、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种状态叫平衡状态,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2.二力平衡: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这种平衡叫二力平衡。
3.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判定: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强调:必须是一个受力对象。
例5完成课本22页内容。
第七章力目录:核心知识归纳考点题型分类核心知识归纳知识点一力1.力是①物体对物体的作用__;力的作用是②_相互_ 的,所以施力物体本身也是③__受力物体___。
2.力的单位是①_牛顿____ ,简称②_牛_ ,用字母③_N_表示。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①_运动状态__(指速度大小或方向的改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②__形状__ 。
4.力的三要素:力的①_大小____、②__方向_、③____作用点叫作力的三要素。
只要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5.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叫作力的示意图。
具体做法: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①_力的大小___,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②_力的方向_____,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③___力的作用点____。
知识点二弹力与弹簧测力计1.弹力是物体因发生__弹性形变__而产生的力。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①__拉力___ 越大,弹簧的伸长就②__越大___。
3.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它的①__量程__ 和②__分度值__;指针调到③_零刻度线__处;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④__同一条直线__上,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知识点三重力1.由于①__地球的吸引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用符号②_G_表示。
2.重力的大小:可用①__弹簧测力计_来测量。
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②_质量____成正比,即G=③mg___,式中g是常数,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取g=④__10 N/kg_。
注意:两个鸡蛋的重力约1 N,一个苹果的重力约1.5 N,一只鸡的重力约20 N,一名中学生的重力约500 N。
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①_竖直向下_,据此可做成②_重垂线__,来检查桌面是否水平、墙壁是否竖直等。
4.重心:重力的①_等效作用点__叫作重心。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②_几何中心__上。
第七章 力知识网络构建 N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大小力力的三要素方向作用点单位:力的表示方法: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作用点:接触面弹力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应用:弹簧测力计 弹簧的伸长量越长使用方法(9.8N/kg)G mg g ⎧⎪⎪⎪⎪⎪⎪⎪⎪⎪⎪⎪⎪⎪⎪⎪⎪⎪⎪⎨⎪⎪⎪⎪⎪⎪⎪⎪⎪⎪⎪⎪⎪⎩⎪⎪⎪⎪⎧⎪⎪⎧⎪⎪⎨⎪⎪=⎩⎪⎪⎨⎪⎧⎪⎪⎨⎪⎪⎩⎪⎪⎪⎩⎩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大小取重力竖直向下方向应用:铅垂线作用点:重心知能解读:(一)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前者是受力物体,后者是施力物体。
如马拉车时,马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一也一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
即甲对一乙有力的作用的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参与力的作用的物体总是“一身兼二职”。
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如图所示。
知能解读:(三)力的作用效果()()⎧⎧⎪⎨⎩⎪⎪⎨⎧⎪⎪⎨⎪⎪⎪⎩⎩形状发生改变物体形状改变如图所示体积发生改变力的作速度大小发生改变用效果物体运动状态改如图所示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发生改变知能解读:(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表示力的作用效果的重要特征,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知能解读:(五)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