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队形教学内容(可编辑修改word版)
- 格式:docx
- 大小:20.83 KB
- 文档页数:15
体育课队列队形变化1、一列横队变成两列横队:首先,一```二报数,然后,报一的同学不动,报二的同学向自己的右后方迈一步,站在数一的同学后面,成立正姿势;向前看齐,即成两列横队。
2、两列横队变成一列横队:在一列横队边变两列横队的基础上,原来报二的同学,向自己的左前方迈一步,回到原来的位置,即成一列横队。
3、一列横队变成三列横队:首先,一```二```三报数,然后,报一的同学向自己的左前方迈一步,站在报二的同学前面,成立正姿势;报二的同学不动;报三的同学向自己的右后方迈一步,站在报二同学的后方,成立正姿势;向前看齐,即成三列横队。
4、三列横队变成一列横队:在一列横队变成三列横队的基础上。
报一的同学向自己的右后方迈一步,回到原位;报二的同学还是不动;报三的同学向自己的左前方迈一步,回到原位。
即成一列横队。
一列横队变换两列横队的口令为:“一列横队```变```两列横队```走。
”两列横队变换一列横队的口令为:“两列横队```变```一列横队```走。
”一列横队变换三列横队的口令为:“一列横队```变```三列横队```走。
”三列横队变换一列横队的口令为:“三列横队```变```一列横队```走。
”让学生充分理解口令,明白那些是预令,那些是动令。
只有在听到动令以后才能进行队形变换。
(三)队列动作(1)集合口令:"成一(二、三……)列横队--集合!"或(按教师指定的队形)--"集合"。
要领:教师在下达口令后,面向站队的方向成立正姿势,学生听到口令后,按口令所指示的队形,迅速地依次排列于教师的左方,全部脚尖站在一条线上,如多列集合,各列分别站在一条线上。
此外,如果教师下达:"面向我成一(二、三)列横队-集合!"或"面向我(按教师所指定的队形)--集合!"的口令,右翼的排头学生在教师前约4~6步处成立正姿势,其余学生迅速跟着在排头的左方站在指定的横队,一队或各队脚尖站在一条线上。
完整版队列队形教案最新教案名称:初中体育队列队形教学【一、教学内容】1. 原地队列动作:立正、稍息、看齐、报数、四面转法。
2. 行进间队列动作:齐步走、跑步走、正步走。
3. 队形变化:一字队、人字形队、方块队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队列队形动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自律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纪律性。
3. 通过队列队形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动作协调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队形变化的流畅性和准确性,动作的协调性。
2. 教学重点:队列动作的规范性,队形变化的整齐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哨子、口哨、标志杆、音乐播放设备。
2. 学具:学生自带水杯、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以一个简单的热身活动开始,如“抓手指”游戏,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2. 基本队列动作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并讲解原地队列动作,学生跟随教师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行进间队列动作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行进间队列动作,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队形变化练习(10分钟):教师示范队形变化,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纠正不规范的地方。
5. 综合训练(10分钟):将所学队列队形动作和队形变化运用到实际中,如进行“切西瓜”游戏。
【六、板书设计】队列队形教学1. 原地队列动作2. 行进间队列动作3. 队形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课后复习所学队列队形动作,并尝试在家中进行练习。
2. 答案: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队列队形动作,并能够在家中进行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队列队形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队列队形动作,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纠正学生动作不规范的地方,加强练习,提高队形变化的整齐度。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使其能够在体育活动中更好地配合。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如队列队形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队列队形教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队列队形”部分,具体包括队列队形的定义、分类、基本动作及其运用。
详细内容如下:1. 队列队形的定义:介绍队列队形的概念,理解其在集体活动中的重要性。
2. 队列队形的分类:学习常用的队列队形,如直线、横队、纵队、方队、圆队等。
3. 基本动作:学习立正、稍息、看齐、报数、齐步走、正步走等基本动作。
4. 队列队形的运用:结合实际场景,进行队形变换和行进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队列队形的基本知识和动作要领,提高集体行动的协同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纪律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增强体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队形变换和行进中的协同性、节奏感。
2. 教学重点:基本动作的准确性、队形变换的熟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哨子、音乐播放器、队列队形示意图。
2.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抢凳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集体行动的协同性,引出队列队形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队列队形的定义、分类、基本动作及其运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演示基本动作,如立正、稍息、看齐、报数等,并讲解动作要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基本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5. 队形变换练习(15分钟)教师示范队形变换,学生分组进行队形变换练习。
6. 行进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齐步走、正步走练习,注意节奏感和协同性。
六、板书设计1. 队列队形定义2. 队列队形分类3. 基本动作要领4. 队形变换方法5. 行进练习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队列队形的定义和分类。
(2)描述立正、稍息、看齐、报数等基本动作要领。
(3)举例说明队形变换的实际运用。
2. 答案:(1)队列队形是集体行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包括直线、横队、纵队、方队、圆队等。
《队列队形》教案
1、 队列队形练习
2、游戏《换物接力》 人数
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初步理解队列队形动作概念;
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 方向的判断、动作的一致 教学内容、要求 教师教学指导
学生学习方式
组织形式 教学程序
时间 设计意图 2ˊ
五列横队
○○○○○○○○ ○○○○○○○○ ○○○○○○○○ ○○○○○○○○ ○○○○○○○○
务。
内容;
2、 明确内容,要
求。
△
1、围着篮球场慢 1、教师引导,学 1、 成一列围着 跑两圈 生练习;
1
学生绕场
进行
生模仿;
习 学生练习 立正、稍息、向 右看齐 、
五列横队
重点;挺胸抬头。
难点:腿要伸直, 1、学生成五列横
要迅速。
范
2
二、原地转法 向右转、向左转、 向后转
范
要求:动作迅速、
整齐、有力度习练习
二、游戏:《双腿1、要求学生仔1、分成五个小组
方法:将全班分
成五个人数相等
的小组,在老师2、犯规的同学分组练习规定的范围内双
腿夹住老师准备
好的物体,双腿
同时起跳到达对
面绕过标志物,
返回来和下一个
同学击掌交换物
品,按照相同的
方法进行接力直
到每个人都完成
一次为止。
自由站立儿飞》;松活动;×8
习情况;3、组织学生回收结;
课。
平均110-120
标5个换物接力的物品5个%
负荷
课后小结。
队列队形教学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1. 队列的基本动作:原地踏步走、向左(右)转、向后转、行进间步伐变换。
2. 队形的基本变化:直线、斜线、圆圈、扇形。
3. 队列队形的应用:班级、学校大型活动的组织与指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队列的基本动作和队形的基本变化,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3. 通过队列队形训练,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队列的基本动作和队形的基本变化。
难点:向左(右)转、向后转的动作要领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口哨、队列队形图、标志物。
2. 学具:每人一支笔、一张纸,用于记录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场模拟的集体活动,让学生体验队列队形的重要性。
2. 讲解队列基本动作:原地踏步走、向左(右)转、向后转、行进间步伐变换。
3. 示范队形基本变化:直线、斜线、圆圈、扇形。
4. 学生分组练习: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队列队形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队列队形的任务,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队列基本动作:1. 原地踏步走2. 向左(右)转3. 向后转4. 行进间步伐变换队形基本变化:1. 直线2. 斜线3. 圆圈4. 扇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所学队列队形知识,设计一场班级活动。
活动名称:班级趣味运动会活动时间:40分钟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活动流程:1. 全体同学集合,进行队列队形练习。
2. 分组进行接力比赛。
3. 进行拔河比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和队形变化,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邀请校队教练,进行专业队列队形训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队列的基本动作:原地踏步走、向左(右)转、向后转、行进间步伐变换。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要领,养成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
2.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队列队形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二、教学内容1. 队列队形基本动作: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报数、集合与解散等。
2. 队列队形变换:方队、列队、横队、纵队等。
3. 队列队形练习:报数、集合与解散、变换队形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队列队形基本动作要领、变换队形。
2. 教学难点:动作整齐、快速变换队形。
四、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1. 时间:5分钟2. 内容:慢跑、徒手操3.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做好热身准备。
(二)基本部分1. 时间:30分钟2. 内容:(1)队列队形基本动作练习1)立正、稍息动作练习2)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动作练习3)报数、集合与解散练习(2)队列队形变换练习1)方队、列队、横队、纵队变换练习2)快速变换队形练习3. 要求:学生认真练习,动作规范,力求整齐。
(三)巩固部分1. 时间:10分钟2. 内容:游戏活动——接力赛跑3.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团队精神,争取优异成绩。
(四)总结部分1. 时间:5分钟2. 内容:1)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教学情况,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
2)提出下一节课的学习要求。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队列队形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队列队形变换中的动作整齐程度。
3. 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确保学生安全。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教学效果。
《队列队形》教学设计(小编整理)第一篇:《队列队形》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复习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
2、队列队形:一列横队变二(三)列横队、一列横队变二路纵队。
3、游戏:我说你做(做反动作)。
二、教学目标:1、学会队列队形变换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去做;2、通过队列和体操队形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站立、行走姿势和习惯;3、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对体育课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整齐、快速的进行队列队形变换。
难点:能根据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自己总结方法进行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
四、场地、器材校操场五、教学流程:(一)开始部分(5分钟)1、体育委员在教学楼下整队,将学生带入操场。
2、体育委员整队。
、老师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学生报数,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4、教师提出本节课要求:(1)积极参与课堂中的各项活动。
(2)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指挥。
(二)准备部分操场慢跑一圈关节活动4X8拍小游戏——我说你做(做反动作)游戏目的: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集中注意力,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游戏规则:老师说动作,学生要做和老师所说的相反的动作,不符合要求的同学做五个原地直臂下蹲起之后接着进行游戏。
(三)基本部分(24分钟)1、复习队列队形基本动作:稍息、立正、向左(右)转、散开成早操队形、向中集合。
2、这节课我们来练习将一列横队变成二(三)列横队。
一列横队变成二路纵队。
3、队列队形一:由一列横队变成二(三)列横队。
(1)每队学生按1——2(3)报数,并记住自己的数字。
2)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并示范。
口令:“成二列横队——走!”动作:听到“成二列横队——走!”的口令后,单数学生不动,双数学生左脚后退一步,右脚后撤不停顿并向右跨一步,左脚向右脚并拢,站在单数学生后面。
还原:听到“成一列横队——走!”的口令后,双数学生左脚向左前方跨一步,右脚向左脚靠拢。
(3)教师口令,进行集体练习,然后学生分队练习。
队列队形教学教案体育与健康《队列队形》教案篇一学习目标: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乐于进行反复练习,能与同学合作开展活动。
学习内容:1、队列队形练习2、游戏:快快集合学习步骤:一、复习队列队形教师活动:1、集合学生,进行课堂常规教育,明确课堂要求。
2、排体育课队形,调整学生站位,并组织学生进行队列练习,稍息、立正、向右看齐。
3、学生注意力集中较短,在练习中穿插小游戏,集中注意力练习。
4、复习学过的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动作规范,注意力集中,反应快。
5、及时纠正练习中出现的错误,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动作,并点评。
6、教师及时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个别学生耐心地指导。
学生活动:1、集中注意力听讲,遵守课堂常规,不讲话打闹。
2、积极参与队列练习活动。
3、积极投入小游戏活动,明确游戏方法,思想集中,反应迅速。
4、能熟练做出稍息、立正、向右看齐的动作。
5、对自己充满信心,勇于纠正同学的错误动作。
6、学会坚持,加强自我控制能力。
组织:★★★★★★★★★★★★★★●●●●●●●●●●●●●●※二、交流合作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分组自主练习队列(重点:原地踏步),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学生进行队列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3、再次分组练习。
学生活动:1、积极参与队列练习活动,能与队员和睦相处,相互配合,认真完成任务。
2、认真做好动作,大胆展示自己,能积极发言评价。
3、乐于反复练习,相互指导帮助。
组织:散点三、快乐游戏:快快集合教师活动:1、游戏的规则要求讲清楚,让学生听明白。
2、组织学生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
3、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立即纠正。
4、引导学生正确参与游戏。
5、以小组进行相互比赛,评价优秀的小组,加以表扬,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要求“快、静、齐”。
学生活动:1、仔细听明白要求,按要求完成游戏。
2、积极参与,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及时纠正自己错误。
4、培养团队意识,学会相互交流,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区别。
口号:我运动、我快乐、我锻炼、我提高队列练习内容(一)原地队列练习1,立正。
口令:“立正”。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0;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稍息。
口令:“稍息”。
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稍息过久,可经立正姿势,自行换脚成稍息。
3.停止间(原地)转法。
(1)向右(左)转。
口令:“向右(左)——转”。
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前脚掌同时用力,使身体和脚一起向右(左)转900,重心在右(左)脚上,左(右)脚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
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2)半面向右(左)转。
口令:“半面向右(左)——转”。
要领:按向右(左)转的动作要领向右(左)转450。
(3)向后转。
口令:“向后——转”。
要领:按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0。
(4)向左、向右转。
①由两路纵队变成面对面(背对背)的两列横队。
口令:“面对面(背对背)向左、向右——转”。
要领:按向左、向右转的要领。
②由两列面对面(背对背)横队变成同向的两路纵队。
口令:“面向××方向,向左、向右——转”。
要领:按向左、向右转的要领。
4.集合、解散。
(1)集合时,教师应先发出“全体同学注意”的信号,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列(路)横(纵)队——集合”的口令。
学生听到信号后,原地面向教师成立正姿势;听到动令后,跑步面向教师指定的集合位置(凡是在教师后侧的人员,均应从教师右侧绕过),基准学生首先跑到教师左前方适当的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学生随基准学生依次向左侧排列(或向后排列),成指定的队形。
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完整版队列队形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队列队形”,具体内容为第一节“队列队形的基本概念与动作要领”。
详细内容包括队列队形的定义、分类、动作要领、变换方法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队列队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 掌握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要领,能够熟练进行队形变换。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队形变换的灵活运用和动作的整齐划一。
教学重点: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要领和队形变换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哨子、队列队形示意图、教学视频。
2.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队形排列,让学生体验队列队形在实际中的应用。
提问:队列队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做到整齐划一?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队列队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动作要领。
展示队列队形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队形变换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演示队形变换实例,讲解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组织学生进行队形变换练习,及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队形变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选取一组进行示范,其他学生观摩学习,共同提高。
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强调队形变换的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队列队形基本概念、分类、动作要领。
2. 队形变换方法及实例。
3. 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实际,设计一个队形变换方案。
答案:方案应包括队形名称、队形变换步骤、动作要领等。
2. 作业题目:谈谈你对队列队形的认识和理解。
答案:结合课堂所学,阐述队列队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动作要领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学难点和重点的突破程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队列队形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军事、体育比赛等。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队列队形,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队列队形教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第五章“队列队形”:第三节“队列队形的变换及应用”详细内容包括:基本队列动作(立正、稍息、向左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等),队形变换(分队、合队、裂队、并队、绕队等),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队列动作和队形变换,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空间感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队形变换的灵活运用及配合重点:基本队列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队形变换的步骤及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口哨、指挥棒、音响设备、队列队形示意图2.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号码牌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校园运动会开幕式上的队列表演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队列队形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队列动作学习(15分钟)(1)教师示范:立正、稍息、向左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等基本队列动作。
(2)学生模仿练习,教师指导纠正。
3. 队形变换学习(15分钟)(1)教师讲解并示范分队、合队、裂队、并队、绕队等队形变换的步骤和方法。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4. 例题讲解(10分钟)例题1:某班级共有40人,分成两个分队,每队20人。
要求从立正姿势开始,完成分队、合队动作。
例题2:某班级进行绕队行进,要求从立正姿势开始,完成绕队动作。
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学生跟随练习。
5. 随堂练习(10分钟)练习1:从立正姿势开始,完成分队、合队、裂队、并队动作。
练习2:从立正姿势开始,完成绕队行进。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队列队形教学2. 内容:基本队列动作:立正、稍息、向左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队形变换:分队、合队、裂队、并队、绕队例题:分队、合队、绕队行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个队列队形变换的练习,要求不少于三个队形变换。
2. 答案:(1)基本队列动作:立正、稍息、向左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等。
队列队形教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队列队形”,详细内容包括:队列队形的定义、分类、基本口令、动作要领以及变换方法。
重点掌握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原地转法等基本队形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队列队形的基本知识,掌握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执行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原地转法等基本队形动作。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口哨、队列队形图解、动作示范视频。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队列队形的实际应用场景,如运动会开幕式、升旗仪式等,引导学生认识队列队形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队列队形的定义、分类、基本口令、动作要领,让学生对队列队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动作示范:播放动作示范视频,让学生直观地学习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
4. 实践练习:(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队长,带领队员进行队列队形的练习。
(2)个别指导: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3)集体展示:每组进行队列队形展示,其他学生观摩并给予评价。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队列队形变换方法,如由立正变为向右看齐、向前看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讲解的变换方法,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1. 队列队形的定义、分类、基本口令、动作要领。
2. 队列队形变换方法。
3. 学生分组及评价表格。
七、作业设计答案示例:队列队形是体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包括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原地转法等基本动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队列队形的重要性。
在练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队友协作,提高了动作的协调性和执行力。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为班级的集体荣誉贡献自己的力量。
2. 课后拓展:让学生在家中与家人一起练习队列队形,拍摄视频,下节课分享。
体育授课授课设计授课班级:名智学校授课 授课 内容行排队形练习目标教师:刘尚武经过队列和体操队形的训练和教育,帮助初一学生成立坐、站立、行走、跑步等正确的姿势,使松弛的集体成为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并为今后体育授课的正常睁开做好铺垫。
序次 时间 授课内容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老师检查人数。
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与目标。
4、安排见习生。
5、准备活动:准 ①、头部运动( 4× 8 拍) 备5②、扩胸运动( 4× 8 拍) 部 ③、伸展运动(4× 8 拍)分④、腹背运动( 4× 8 拍) ⑤、正压腿( 4× 8 拍) ⑥、侧压腿( 4× 8 拍)练习 练习 组织教法与要求次数时间1、依照班级人数、 性别、身高情况,站成四列横队。
队形:图 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5x x x x x x x xx x x x☆一、队列练习 1、会集 授课要点:①快 — 全领会集学生跑步要快,基准学生和排头站位要快,看齐要快。
②静 —会集时不说笑, 不打闹。
③齐 ---左右看齐,前后对正看齐,队形整齐。
252、立正基授课要点: ①身体正直 ②重心上提 ③手臂地址正确④眼有神组织:五列横队队形:如图 1 会集授课方法:1、讲解会集的方法, 要求和集 合的手势变化。
2 次2、教师原地不断变换方向练习 会集(横、纵队会集)随时指 出问题改进。
3、教师在跑动中变换会集地址 和方向,还可分男女比赛。
25立正授课方法:1、教师介绍动作要点, 在进行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3 次2、教师针对发现问题如: 扣肩含胸、身体左右倾斜、提臀等 情况进行讲解示范。
3、提出要求, 分组练习, 教师或小组长逐个纠正, 巡回指导。
3、稍息授课要点:①体保持立正姿势。
②出脚方向和距离正确。
③重心在两脚之间。
本4、整齐:向右看—齐授课要点:①头迅速右摆一致。
1.认识并掌握队形行列的基本步法,提升身体运动机能水平。
学习目标2. 在掌握步伐阶段中培育学生对运动参加的兴趣。
3.培育学生团结协作,互帮相助,吃苦耐劳,坚强拼搏的精神。
教课内容队形行列的练习学生高一年级二班重点与难点教课重点:四周转法和立定练习教课难点:身体的左右协调性 . 和立定教课步骤教课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主要教课策略一.讲堂惯例学生整学生成两列横队集1. 鸣哨会合队伍,整队,盘点 1 口令指队,精神合,如图人数,检查服饰。
挥,语言提饱满,积2. 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示。
极回答问3. 宣告本节课准备活动内容 2 带领示题X X X X X X X X X准及要求。
范,鼓舞学见习生随X X X X X X X X X 备生个性发堂见习部二.热身跑展。
△分全体都有,向左转 . 成一路纵热身中积队,在田径场跑一圈,前后间极主动,注距一米,进行热身练习。
意安全。
三. 关节活动:热身跑结束后,会合成体操教师提示依据老师练习方法的要求进队形散开。
口令简洁行跑步,1)颈部运动清楚,指挥利用奔跑2)肩部运动适当,敦促充足的热3)腰部运动学生不掉身4)膝关节运动队不插队5)拉伸运动6)踝、腕关节运动进行行排队形的练习教师提示学生依据1 ). 稍息立正,看齐的四周转练习方法老师要基法提示学生求,试试本2 ). 齐步走立定练习各个动作各样练习部3 ). 跑步走立定练习的做法分立正:两脚跟聚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 60 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身体直立微向前倾;双臂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并拢微屈,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颚微收,两眼向前平视稍息: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双腿自然伸X 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X 热身操表示图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重心大多数落于右脚。
看齐: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左 ( 右) 转头,眼睛看左(右)邻居的腮部,后排学生能通视基准学生,后列学生,先向前1.教师讲对正后看齐。
队列队形教学教案模板(共4篇)第1篇:队列队形教案口令“分队——走” “合队——走”要领:一路纵队中场行进,听到分队走的口令,第一名学生主转弯,第二名学生右转弯,后面学生依此跟进,成二路沿左右边线绕场行进。
至将相遇,听到合队走的口令时,左路学生左转弯,右路学生右转弯井依次插入左路学生之后,成~路纵队行进。
并队走,裂队走口令“并队——走”“裂队——走”要领:两路学生将相遇时,听到井队走的口令,左路学生左转弯,右路学生右转弯,成二路纵队并列前进;二路纵队中场行进,听到“裂队走”的口令,左路学生主转弯,右路学生右转弯,各自沿左右边线绕场行进。
教法:将分队、合队、并队、裂队分别教授,然后综合操作,可一次完成。
顺序是一路纵队由分队——并队——裂队——合队;二路纵队由裂队——合队——分队——并队。
(3)交叉行进口令“交叉行进——走”要领;沿左右边线行进的两路听到口令后,左路学生左转弯135度,右路学生右转弯135度,各自治对角行线行进,至中心点相交时,左先、右后,依次穿插通过。
教法:交叉前先拉开一倍距离,指挥员站在场地中心点附近视察,防止碰撞。
(4)错肩行进口令“错肩行进——走”“错肩跑步——走”要领:左右两路队伍快相遇时,听到口令,左右两路各自靠左行进(相隔一步)错右肩继续绕场行进。
教法:讲解后直接操作,可和其它队形综合进行练习。
3.行进间由一路纵队变成多路纵队及还原学法指导:听到口令后,前n名学生同时向左转走,后面n名走到同一地点也向左转走,依次跟随前进。
还原时,听到口令后,各路排头同时向左转走,其他依次行进到同一地点也向左转走,跟排头走成一路纵队。
3散开和靠拢散开和靠拢主要有:两臂间隔散开和靠拢、横队梯形散开和靠拢、纵队弧形向前和向后散开和靠拢、依次散开和靠拢等。
(1)左右间隔两臂、前后距离两步散开和靠拢教法提示:须先规定好基准学生,规定好散开的走或跑的形式。
口令:以某某为基准,间隔两臂,距离两步——散开!向右(左)看——齐或以某某为基准向中看——齐学法指导:基准学生不动,其余用跑步散开。
队列队形和四面转法李金绪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队列队形的变化和四面转法;2、通过本课学习规范学生的队列变化和四面转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养成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二、重难点:重点:2号位的动作变化;左右转法时的脚跟和脚尖的转动难点:靠脚动作和身体的协调配合三、教法学法:教法:激趣导入法,示范法,分组教学法学法:模仿法、小组讨论、探究法四、基本过程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2、我讲解本课的基本要求,集合“快静齐”以及上课的注意事项3、激趣导入,在这一环节我将设计一个“开火车“的小游戏,先给孩子讲解游戏的规则。
每一个同学扮演一节车厢,相邻同学之间,通过手和衣服连在一起,抓紧.全班分为两列火车,选择两名火车头同学,在队列前面带队。
要求两列火车齐头并进。
我带领学生进行开火车,以达到热身的目的(咚咚咚咚,哒哒哒哒……)4、活动结束后,进行简单的徒手操练习,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关节,防止学生在运动中受伤。
1)扩胸运动 8拍x42)前压腿运动 8拍x43)侧压腿运动 8拍x44)膝关节运动 8拍x45、学习“一二报数",要求报数准确,声音洪亮。
报数完成后,将自己的报数记好,检查2号位同学的记忆情况。
6、学习脚下的移动方法,右侧二号位同学向右上方迈一步,左侧二号位同学向左上方迈一步,然后自动前后对齐,由两排变成四排.同样二号位同学回到自己的位置的时候也是一步到位、,完成四排变两排动作。
7、“小木偶”游戏。
我首先向同学们解释游戏规则,两只手必须贴近在裤缝上,两只脚只用脚后跟着地行走,进行行走,听到转弯口令后,用内侧脚脚跟转动进行转弯,充分模仿木偶的动作,分小组模仿(横向四人一组)短距离模仿每一组一个来回两次转弯。
8、通过上述小木偶的游戏体会脚跟转动,为学习四面转法奠定基础.在四面转发中以向右转为例,进行分解学习1)右脚跟为轴,向右转练习8次2)左脚尖为轴,向左转练习8次3)双脚同时转动,同时左脚向右脚靠拢完成完整动作9、学生先进行尝试性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每个方向分别作4次动作,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动作,然后分小组进行练习,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由小组长进行口令下达,并纠正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口号:我运动、我快乐、我锻炼、我提高队列练习内容(一)原地队列练习1,立正。
口令:“立正”。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 600;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稍息。
口令:“稍息”。
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稍息过久,可经立正姿势,自行换脚成稍息。
3.停止间(原地)转法。
(1)向右(左)转。
口令:“向右(左)——转”。
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前脚掌同时用力,使身体和脚一起向右 (左)转 900,重心在右(左)脚上,左(右)脚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
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2)半面向右(左)转。
口令:“半面向右(左)——转”。
要领:按向右(左)转的动作要领向右(左)转 450。
(3)向后转。
口令:“向后——转”。
要领:按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 1800。
(4)向左、向右转。
①由两路纵队变成面对面(背对背)的两列横队。
口令:“面对面(背对背)向左、向右——转”。
要领:按向左、向右转的要领。
②由两列面对面(背对背)横队变成同向的两路纵队。
口令:“面向××方向,向左、向右——转”。
要领:按向左、向右转的要领。
4.集合、解散。
(1)集合时,教师应先发出“全体同学注意”的信号,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列(路)横(纵)队——集合”的口令。
学生听到信号后,原地面向教师成立正姿势;听到动令后,跑步面向教师指定的集合位置(凡是在教师后侧的人员,均应从教师右侧绕过),基准学生首先跑到教师左前方适当的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学生随基准学生依次向左侧排列(或向后排列),成指定的队形。
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2)解散。
口令:“解散”。
要领:听到口令后,学生迅速离开原位置(稍息时,先立正,然后迅速离开原位置)。
5.看齐、报数。
(1)看齐。
①向右(左)看齐。
口令:“向右(左)看——齐”。
要领:基准学生不动,其他学生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人的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学生,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左)第三名学生为度。
后列学生,先向前对正后看齐。
②向中看齐。
口令:“以×××为基准,向中看——齐”。
要领:当指挥员指定“以×××为基准”时,基准学生左手握拳高举,听到“向中看——齐”的动令后,将手放下,其他学生按照向右(左)看齐的要领实施。
③向前看齐。
口令:“向前看——齐”。
要领:排头学生不动,其他学生向前对准,第三名以后的学生,以看不见自己前面第二名学生头的后部为度。
④向前看。
口令:“向前——看”。
要领:学生在向右(左、中、前)看齐后,教师发出口令,听到动令后,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2)报数。
口令:“报数”。
要领: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
二列横队时,后列的最后一名报“满伍”或“缺伍”;数列横队时,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缺×名”。
(二)行进间队列动作1.齐步。
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 75 厘米着地,体重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第五衣扣同高,离身体约 25 厘米。
行进速度每分钟 116~l22 步。
2.正步。
口令:“正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 75 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 20~25 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重心前移,右脚照此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摆到第三、四衣扣之间,离身体 10~15 厘米;向后摆臂时,摆到不能自然摆动为止。
行进速度每分钟 110,—116 步。
3.跑步。
口令:“跑步——走”。
要领:听到预令后,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
听到动令后,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屈,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弹力跃出约 80 厘米,前脚掌先着地,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自然摆动,向前摆时不露肘,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不得超过衣扣线;向后摆时不露手。
行进速度每分钟 170~180 步。
4.踏步与原地跑步。
(1)踏步动作:口令:原地开始:“踏步(原地踏步)——走”。
行进间开始:“踏步”。
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 15 厘米,落下时,前脚掌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齐步摆臂的动作要领摆动。
踏步时,听到“前进”的口令后,继续踏两步,按齐步的动作要领前进。
(2)跑步动作:口令:原地开始:“原地跑步——走”。
行进间开始:“原地跑步”。
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 15 厘米,落下时,前脚掌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跑步摆臂的动作要领摆动。
原地跑步时,听到“前进”的口令后,继续原地跑两步,再按跑步动作要领前进。
5.立定。
口令:“立定”。
要领:齐步走、正步走和踏步时,听到口令后,左脚向前大半步着地,右脚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跑步或原地跑步时,听到口令后,继续跑进(或原地跑)两步(两臂不摆动),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右脚迅速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6.数步(五步以内)移动。
(1)向右(左)跨步。
口令:“向右(左)跨×步——走”。
要领:上体保持正直,每侧跨一步并脚一次,其步幅约与肩同宽,跨到指定步数停止。
(2)向前或后退。
口令:“向前×(单数)步——走”。
“后退×步——走”。
要领:向前走时,按照齐步走的要领,进到指定步数停止(向前一步时,不摆臂)。
向后退时,从左脚开始,每退一步并脚一次,不摆臂,退到指定步数停止。
7.步法变换。
(1)齐步、正步互换:听到动令后,即换正步或齐步行进:(2)跑步换齐步:听到动令后,继续跑两步,换成齐步行进。
(3)齐步(正步)换跑步:听到预令后,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自然摆动。
听到动令后,从左脚开始换跑步行进。
8.行进间转法。
(1)齐步、跑步向右(左)转。
口令:“向右(左)转——走”。
要领:左(右)脚向前半步(跑步时继续跑两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左)约 450,以右(左)脚的前脚掌为轴,身体向右(左)转 900,左(右)脚不动,同时出右(左)脚按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
转动时,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两腿自然挺直,上体保持正直。
(2)齐步、跑步向后转。
口令:“向后转——走”。
要领:左脚向前迈出约半步(跑步时继续跑两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约 450以两脚的前脚掌为轴,从右向后转 1800,出左脚按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
转动时,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两腿自然挺直,上体保持正直。
9.方向变换。
(1)纵队变换方向。
①左(右)转弯走。
口令:原地开始:“左(右)转弯,齐步——走”。
行进间开始:“左(右)转弯”。
要领:基准学生用小步边行进,边向左(右)转 900后,照直前进,其他学生依次进到基准学生转弯处,转向新方向前进。
原地开始时,基准学生向左(右)转后,按齐步走的动作要领照直前进。
其他学生依次进到基准学生转弯处,转向新方向前进。
②左(右)后转弯走。
口令:原地开始:“左(右)后转弯,齐步——走”。
行进间开始:“左(右)后转弯”。
要领:基准学生用小步边行进,边向左(右)后转,然后照直前进,后面学生依次进到基准学生转弯处,转向新方向前进。
原地开始时,基准学生向左(右)后转,按齐步走的动作要领照直前进。
后面学生依次进到基准学生转弯处,转向新方向前进。
(2)横队和数列纵队变换方向。
口令:原地开始:“左(右)转弯,齐步——走”。
行进间开始:“左(右)转弯。
要领:轴翼踏步,并逐渐向左(右)旋转,同相邻学生动作协调,外翼第一个学生以大步行进,注意掌握方向,不要向轴翼挤靠,其他学生用眼睛的余光向外翼取齐,越接近轴翼者。
其步幅越小,并保持规定的间隔,不要向左右挤靠。
保持排面整齐,转到 900踏步,取齐,听口令前进或停止。
第五节队形练习内容一、队形变化(一)分队。
口令:分队——走。
要领:一般排头走近端线时下达口令,听以动令后,单数学生左转弯,双数学生右转弯,由一队依次分成左右两个不同方向绕场行进的队(图3-3)图3-3 图3-4(二)合队。
口令:合队——走。
要领:两个一路纵队迎面相遇时下口令,听到动令后,相遇的两个队,在同一点上左路转弯走,右路右转弯走并依次进到左路后面,成一路纵队行进(图 3-4)。
(三)裂队。
口令:裂队——走。
要领:二路纵队行进,听到动令后,左路左转弯走,右路右转弯走,由二路纵队裂成两个不同方向绕场行进的队(图 3-5)。
(四)并队。
口令:并队——走。
要领:两个一路纵队迎面相遇时下达口令,听到动令后,相遇的两个队,左路左转弯走,同时右路左转弯走并成二路纵队行进(图3-6)。
分队、合队、裂队和并队也可以二路或多路进行练习,方法同一路纵队的练习。
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1.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规律,安排教学进度时,先分别教分队、合队,和并队、裂队走,然后进行分队、并队、裂队、合队的综合练习。
其中,要使排头两名学生明确行进路线。
2.下达口令时,预令应提前拖长一些,动令应在排头走近端线的预定地点和两队相遇靠近时发出。
对初学者预令更应适当提前一些发出,与动令之间拉长一些,以便排头有时间反应理解要做的动作。
(五)一路纵队变多路纵队及还原。
1.以一路纵队变成四路纵队为例。
口令:成四路纵队,向左(右)转——走。
要领:听到动今后,基准(前四名)学生一起向左(右)转,以小步行进,后面每四名学生进至基准学生转弯处,同时向左(右)转跟进。
2.以四路纵队变一路纵队为例。
口令:成一路纵队——向右(左)转——走。
要领:听到动令后,基准(四名排头)学生同时向右(左)转走,并以大步行进,后面每四名学生前进至同一地点,向右(左)转走依次跟排头成一路纵队。
一路纵路变成多路纵队还可以连续进(六)特殊队形。
1.一路纵队变三角队形及还原。
(1)成三角形。
口令:成三角形,向左(右)转——走。
要领:听到动令后,排头向左转小步行进,后面学生依次按递增数走到适当的位置(前排排头转弯处的前两步处)向左转跟进。
成三角形队形后,按指挥员口令(按原步幅前进或立定等) 执行(图 3—7)。
(2)连续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