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车动力电池冷却原理大全
- 格式:pptx
- 大小:7.61 MB
- 文档页数:14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动力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散热,会导致电池温度升高过快,进而降低电池的性能,甚至引起电池的损坏。
因此,保持电池组的合适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就是为了调节和控制电池组的温度而设计的。
主动式冷却系统是通过主动控制冷却系统中的部件来调节和维持电池组的温度。
当电池组温度升高时,温度探测器会检测到温度的变化,并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通过继电器或电子开关等方式控制水泵工作,将冷却剂从冷却器中抽取出来,通过管道系统将冷却剂循环到电池组中。
冷却剂在电池组中吸收热量后,被带回冷却器进行散热。
同时,风扇也会根据控制器的信号而自动启动,增加散热的效果。
被动式冷却系统则利用材料的热传导性质来实现散热。
被动式冷却系统通常由散热片和冷却剂组成。
在电池组的表面,贴有散热片。
当电池组温度升高时,热量会通过导热材料传递到散热片上,再进一步通过散热片传递给周围环境,实现散热的目的。
冷却剂则起到了吸热的功效,在冷却剂的帮助下,电池组的温度得以降低。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中有一项重要的控制参数是温度控制器。
温度控制器通常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
传感器通过监测电池组的温度,将温度信号传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将感知到的温度与设定的温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来控制水泵和风扇的开启和关闭,以达到保持电池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的目的。
总结起来,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冷却剂和散热片(散热器)的协同作用来降低电池组的温度。
温度控制器起到了监测与控制的作用,通过传感器感知电池组的温度,并通过控制器来控制冷却剂的循环和风扇的启停。
这样可以保持电池组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确保电池的正常工作,并延长电池的寿命。
一文带你看懂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如果电池的工作温度超出合理温度区间,不论是过热或过冷,都可能发生热失控,电池性能都会明显甚至急剧下降。
因此,电动汽车都会装备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监测电池的工作温度等状况,出现异常时及时报警和处理。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主要有冷却处理、加热升温、调整充放电策略三方面内容。
一、冷却处理高电压蓄电池的工作温度必须处于特定的范围内,才能确保容量和充电循环数等指标的理想寿命得以优化。
当电池温度较高时,利用冷却液循环、自然风吹散热、热泵空调等冷却方式,对电池进行冷却降温。
1.冷却液循环根据环境温度,可通过低温冷却器或连接在制冷剂循环回路上的热交换器,将高电压蓄电池的余热排出。
低温回路2的控制主要通过驱动高电压蓄电池冷却转换阀来完成。
高电压蓄电池冷却回路的散热器可将余热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热交换器通过热交换器中所喷入或蒸发的制冷剂,对冷却液进行冷却。
随后,冷却后的冷却液提供给低温回路。
低温冷却回路如图所示:在通过充电装置供电插座对高电压蓄电池进行充电时,低温回路转换阀(Y73/2)在中等温度下切换到直流转换器和充电装置方向,并将电子装置的余热通过低温回路的散热器排出为此,风扇可根据冷却液温度分级开启。
当高电压蓄电池温度较低时,冷却液通过被高电压蓄电池冷却系统膨胀阀阻断的热交换器进行输送。
在这种情况下,高电压蓄电池的热容量被用于冷却直流转换器和充电装置的电子系统。
电动制冷剂压缩机将低温气态制冷剂从蒸发器中抽取,对其进行压缩,同时令其升温并输送到冷凝器中。
压缩后的高温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通过流经的,或通过风扇马达所吸入的车外空气进行冷却。
当达到根据制冷剂压力所确定的露点后,制冷剂便会发生冷凝,并令其形态由气态变为液态。
随后,制冷剂流入储液罐(干燥器)。
在流过储液罐时,制冷剂吸收潮气,蒸气气泡被析出,同时机械杂质会被滤除,以保护后续部件免受侵害,清洁后的制冷剂继续流向高电压蓄电池冷却膨胀阀。
在那里,处于高压下的液态制冷剂被喷入,或蒸发至高电压蓄电池冷却系统热交换器中。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方法简析摘要:文章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及其产热机理。
对锂离子电池空气冷却、液体冷却、相变材料冷却和热管冷却4种散热方式进行详细阐述,并指出未来锂离子电池散热方式应该是多种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散热引言: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社会问题的日益严峻,以纯电动车为首的新能源汽车得以快速发展。
动力电池作为储能装置,为车辆行驶提供全部或者大部分动力,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电压平台、比能量/功率密度大、高转换效率、无记忆效应和循环寿命高等优点,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动力源。
1背景技术: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
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
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告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电池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蓄电池和燃料电池。
蓄电池适用于纯新能源汽车,可以归类为铅酸蓄电池、镍基电池(镍一氢及镍一金属氢化物电池、镍一福及镍一锌电池)、钠ß电池(钠一硫电池和钠一氯化镍电池)、二次锂电池、空气电池等类型。
而燃料电池专用于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可以分为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等类型。
在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组作为动力源或者动力源之一。
各种电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将在动力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发生。
动力电池冷却方式
动力电池一般使用以下几种冷却方式:
1. 空气冷却:通过外部提供的冷空气对电池进行散热,常见的方法是在电池模块的外部设置散热片或散热器,利用空气流动进行散热。
2. 液冷:将冷却剂(如水或冷却液)流过电池的散热片或散热管,通过冷却剂吸收电池产生的热量实现散热。
液冷系统一般包括泵、散热器、冷却管路等组成部分。
3. 毛细管冷却:将电池内部设置毛细管,通过毛细管中的液体循环进行散热。
该方法适用于小尺寸的电池系统,散热效果较为有限。
4. 相变材料冷却:将相变材料(如相变蜡)置于电池模块与散热片之间,当电池温度升高时,相变材料会吸收热量,发生相变,实现散热。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动力电池冷却方式,根据不同的电池系统和需求,也可能会采用其他冷却方式。
电动汽车电机冷却方法原理
电动汽车的电机通常采用液冷式冷却方法,原理如下:
1. 冷却液循环:电动汽车的电机内部会安装循环冷却液管路,
通过电机内部的冷却槽和冷却通道将冷却液循环流动起来。
2. 散热器:冷却液会流经电机外壳上的散热器,散热器通常是
由许多螺纹管组成,冷却液在其中流动,将电机散发出的热量传导给
周围空气。
3. 循环泵和冷却风扇:为了促使冷却液流动,电动汽车会配备
循环泵来推动冷却液的循环,同时还有冷却风扇用于引入冷空气,加
强冷却系统的散热效果。
4. 控制系统:电动汽车的冷却系统通常会配备一个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机温度,当温度过高时,控制系统会自动启动冷却系统,
以保持电机的正常工作温度。
总的来说,电动汽车电机冷却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循环冷却液,在
电机内部和外部建立一个传热通道,通过液体循环和空气散热的方式,有效地降低电机的工作温度,以保证电机能够稳定高效地工作。
图1 北汽新能源EV200控制系统网络通讯对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来讲,各个整车厂商的控制策略基本相同,但选用的控制元器件精度、性能有所不同,特别是实现控制策略的算法、应用程序各不相同,因此也成为各个厂家的特色和机密。
各整车厂商在控制软件开发上,会根据使用过程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可以通过刷程序来为车主的爱车升级。
维修人员取得整车厂商的授权,得到控制程序和密码后,就可以通过车辆图2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与外部系统CAN通讯关系框图图3 电芯电压检测接点分布从控盒电路板上的检测电路对各个电芯巡回检查,电压数据经隔离后送到电路板计算区域处理,再通过内部CAN线送主控盒分析处理。
主控盒要进一步计算整个电池包的SOC,以及最高电压电芯与最低电压电芯的差值是否超标,是否达到放电截止电压或充电截止电压,然后再做后续控制处理。
电池温度检测一般在电池模组上安置温度传感器检查,温度传感器安置在模组的接线柱附近。
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引线分别送图4 电芯电压检测线与检测电阻阵列图5 动力电池上下电过程原理图图6 高压回路绝缘检测与继电器开闭状态检测控制盒2.动力电池母线继电器开闭状态检测与高压回路绝缘检测(1)动力电池对外高压上下电过程控制图5是动力电池上下电过程原理图。
动力电池对外部负载上的电指令如下。
驾驶员起动车辆,钥匙置ON位,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闭合,全车高压系统各个控制器初始化、自检,完成后通过CAN线通报。
动力电池对内部电芯电压和温度检查合格、母线绝缘检测合格,动力电池主控盒接通预充继电器(预充继电器与预充电阻串联,然后与正极继电器并联)。
动力电池为外部负载所有电容图7 变阻抗网络电路图9 套装在母线上的霍尔电流传感器图7b 变阻抗网络电路图7c 变阻抗网络电路关断时,图7b桥式阻抗网络的等效形式为R g1与串联。
这时,电源电压为U 01,电流为I 1。
R/(R g1+R)) (1)关断时,图7c桥式阻抗网络的等效形式为R g2串联,这时,电源电压为U 02、电流为I 2。
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统设计与优化随着环保事业的兴起和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产业的热点之一,其中电动汽车更是吸引了众多的关注。
在电动汽车中,电池是最核心的零件之一,而电池的冷却系统又是电池保持优良性能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统的角度,探讨电池冷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1. 电池冷却系统的重要性电动汽车主要依靠电池来储存电能,提供动力。
在电池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一旦电池温度过高,不仅会降低电池寿命,甚至会引起火灾等严重事故。
因此,电池冷却系统被认为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保障。
2. 电池冷却系统的原理电池冷却系统主要有两种工作原理,一种是空气冷却,另一种是液体冷却。
空气冷却方式通常是通过车体内部气流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带走,而液体冷却方式则是通过散热器将液体循环进入电池内部,达到冷却效果。
在新能源汽车中,由于电池所产生的热量巨大,通常采用液体冷却的方式进行散热。
3. 电池冷却系统的设计要点首先,为了确保电池散热效果最优,冷却系统设计的散热器必须要在电池指定温度下保证散热的最大功率。
其次,电池冷却系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电池的体积和外形,使得冷却系统可以精确地贴合电池的外形,避免产生电池中心温度不均和温度过高的情况。
最后,冷却系统的结构必须要实现压力平衡以避免冷却液泄漏,同时也需要具备结构可靠、易于维护等特点。
4. 电池冷却系统的优化建议为了优化电池冷却系统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合理选择冷却流体,以匹配电动汽车内部环境的温度范围。
其次,优化散热器的设计,减少电池内部温度的不均匀情况。
第三,通过加入热量传递器件,提高液体循环速度,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另外,合理地增加冷却系统的管路长度以及降低管路的压力损失,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系统的效率。
5. 总结综上所述,电池冷却系统设计与优化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核心保障,其设计有许多关键点。
只有合理地设计出电池冷却系统并不断优化,才能保持电池的最佳性能,达到电池寿命最大化和安全性能的最佳效果。
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动车中的应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电动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而动力电池作为电动车的核心组件之一,其工作原理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并探讨其在电动车中的应用。
一、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动力电池是电动车的能量储存和释放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在需要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供电。
动力电池一般由多个电池单体组成,常见的有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
以锂离子电池为例,其工作原理如下:1. 充电过程:在充电过程中,外部电源对电池正负极施加电压,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同时锂离子也从正极通过电解质溶液(电解液)迁移到负极,被嵌入到负极材料中。
此时,锂离子电池储存了电能。
2. 放电过程:在需要使用储存的电能时,电池正负极之间连接载荷,电子从负极经过载荷流向正极,同时锂离子从负极解离并通过电解液迁移到正极,产生电流供电。
3. 内部反应: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是通过电解液中的离子传导完成的,同时涉及到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在保持电池性能和寿命方面至关重要。
二、动力电池在电动车中的应用动力电池在电动车中扮演着储存和释放电能的重要角色,其应用对电动车的性能和续航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
1. 提高续航里程:与传统的铅酸蓄电池相比,动力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电能转化效率,能够提高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该特性使得电动车成为更为可靠和实用的交通工具。
2. 改善动力输出:动力电池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电能,使得电动车具备较高的动力输出。
这为电动车在加速、爬坡等方面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支持。
3. 减少环境污染:相较于传统燃油车,电动车使用动力电池作为能源源头,无需燃烧化石燃料,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对改善环境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4. 回收利用:动力电池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一旦达到使用寿命,仍可以作为储能设备继续利用,进一步提高了动力电池的资源利用率。
电动汽车冷却机组工作原理
电动汽车冷却机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循环水冷却的方式将电动汽车的电池组、电机和控制器等主要设备的热量排出。
具体来说,电动汽车冷却机组通常由水泵、散热器以及滤清器等组成。
首先,水泵会将冷却液抽入到电动汽车的冷却系统中。
冷却液会流经电池组、电机和控制器等热源设备,在与这些设备的表面接触时吸收热量。
然后,热的冷却液会通过管道被输送到散热器。
散热器是一个由许多排放热量的金属片组成的设备,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散热面积的增加,加速热量的散发。
当冷却液在散热器中流过时,与冷却风或水进行换热,使冷却液被冷却。
最后,冷却液再次通过水泵被循环抽回到电动汽车的冷却系统中,循环过程持续进行,不断将热量从热源设备中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冷却液在流经散热器之前可能通过滤清器进行过滤,以保持冷却系统的清洁和运行效率。
通过这样的工作原理,电动汽车冷却机组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降低电池组、电机和控制器等设备的温度,确保它们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提高整个电动汽车系统的性能和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