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采集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602.50 KB
- 文档页数:27
数据采集SCADA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是指为了实现对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等功能而设计的一种系统。
SCADA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用于对工业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的系统,它通过数据采集来实时监测和分析工业过程,并通过控制指令对工业设备进行远程操作。
在数据采集SCADA系统中,数据采集是一个关键环节,它主要通过传感器、仪表和设备接口来获取现场数据。
传感器可以是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它们可以实时采集现场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系统。
仪表是用于测量和记录设备的工艺参数,如液位仪表、流量仪表等,它们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将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系统。
设备接口是用于将设备和数据采集系统连接起来的接口,如Modbus接口、OPC接口等,它们可以实现设备数据的传输和交互。
数据采集系统不仅要能够实时采集现场数据,还要能够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
数据处理主要涉及数据的清洗、校验、转换和计算等过程,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存储主要通过数据库来实现,它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按照特定的格式进行存储,并提供查询和分析功能,以支持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决策。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采集SCADA系统通常还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实时监控和控制:可以通过图形界面实时显示监控参数,并可对设备进行远程操作和控制,如开关机、调节参数等。
2.历史数据分析: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以发现设备运行的趋势和异常情况,并提供相应的预警和报警功能。
3. 报表生成和导出: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生成各种报表,并支持导出为Excel、PDF等格式。
4.可靠性和安全性:系统要有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够实时备份和恢复数据,同时要有权限管理和防火墙等机制,以保护数据的安全。
5.扩展性和兼容性:系统要支持模块化设计和接口扩展,以适应不同场景和设备的需求,并能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和集成。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数据采集系统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和工具,从各种数据源中采集和提取数据,并将其存储、分析和应用的一套系统。
以下是一个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1. 系统目标和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目标和需求,包括需要采集的数据类型、频率、来源等,以及对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的要求。
2. 数据源选择和接口设计:根据系统需求,选择适合的数据源,例如数据库、日志文件、API接口等。
设计和开发相应的接口,实现与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交互。
3. 数据采集和提取:通过编写脚本或使用专业的数据采集工具,从数据源中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提取、清洗和转换。
4. 数据存储和管理:设计合适的数据存储结构,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或其他存储方案,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需要考虑数据安全性、可扩展性和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5. 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系统需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
6. 数据应用和展示:根据用户需求,将处理和分析后的数据应用到相应的业务场景中。
设计和开发相应的应用程序或接口,将数据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给用户,并提供相应的操作和交互功能。
7. 系统监控和优化: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对系统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用性和性能。
8. 安全和隐私保护: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安全保护,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措施,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同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隐私。
以上是一个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案。
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情况,可能还需要做一些调整和扩展。
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数据采集及信息集成系统设计与应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已经成为了企业决策和运营的核心资源之一。
数据的采集、整合和利用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数据采集及信息集成系统应运而生,成为了企业进行数据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文将重点讨论数据采集和信息集成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一、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是指将各种形式的数据获取、收集汇集到一起的过程,并组织为可供系统使用的数据。
数据采集系统是指为了获取数据并进行处理的管理和控制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也可以是软件系统。
在企业应用中,数据采集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仪器等硬件,以及数据采集软件、数据库等软件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数据来源的多样性、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数据存储的灵活性等因素。
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可以用于获取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提供实时监控和预警功能;在电商行业可以用于采集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用户行为分析和个性化推荐;在农业领域可以用于采集农作物的生长状态数据,提供精准的农业生产指导等。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定制,以满足不同领域对数据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二、信息集成系统信息集成系统是指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和融合,形成统一的信息资源,为企业决策和业务运营提供支持的系统。
信息集成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整合和数据分发等。
信息集成系统通常包括数据集成服务器、数据仓库、ETL工具、数据治理工具等组件。
信息集成系统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和集中管理。
将来自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加工,为企业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提高了企业的决策效率和运营效果。
信息集成系统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在海量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为企业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采集系统和信息集成系统通常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数据采集系统实施方案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已经成为企业运营和决策的重要支撑。
而数据采集系统作为获取数据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数据采集系统的实施方案,旨在帮助企业高效地获取所需数据,提升运营效率和决策水平。
二、系统需求分析。
1. 数据获取需求,系统需要能够从各种数据源中获取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库、文件、接口等。
2. 数据清洗需求,获取的数据往往存在质量不一的情况,系统需要具备数据清洗功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存储需求,系统需要提供可靠的数据存储方案,确保数据安全和可靠性。
4. 数据分析需求,系统需要支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提供数据可视化和报表功能,帮助企业进行数据决策。
三、系统实施方案。
1. 技术选型,针对数据采集系统的需求,我们选择采用成熟的数据采集工具,如Apache Nifi、Kettle等,结合企业自身的技术栈和业务需求进行选择。
2. 数据源接入,系统需要支持多种数据源的接入,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数据源编写相应的数据采集程序或脚本,确保数据能够被高效地获取。
3. 数据清洗与转换,获取的数据往往需要进行清洗和转换,以满足业务需求。
我们将采用数据清洗工具对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4. 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将数据存储在企业的数据仓库中,同时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5. 数据分析与报表,系统将提供数据分析和报表功能,帮助企业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提升运营效率和决策水平。
四、系统实施步骤。
1. 确定需求,与业务部门充分沟通,明确数据采集系统的需求和目标。
2. 技术选型,根据需求和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工具和技术。
3. 系统设计,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的架构和流程,包括数据源接入、数据清洗、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等环节。
4. 开发与测试,根据系统设计,进行数据采集程序和脚本的开发,同时进行系统的测试和调优。
数据采集系统原理
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和记录各种数据的系统。
其原理是通过各种传感器、设备和计算机程序来获取数据,并将其存储和处理以供后续分析和应用。
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传感器选择和安装:根据所需采集的数据类型,选择适当的传感器并安装在被监测的对象或环境中。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传感器等。
2. 信号转换和处理:传感器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经过放大、滤波和模数转换等处理,将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以方便后续处理。
这一步骤还可以进行数据校验和纠错等操作,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存储和传输: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传输给数据采集系统的中央处理单元。
中央处理单元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数据存储可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或者分布式文件系统等方式。
4. 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决策支持。
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和机器学习等。
5. 数据可视化和报表生成:将数据处理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可以通过图表、图形和报表等形式展示给用户。
数据
可视化可以帮助用户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数据,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总之,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传感器获取数据,经过信号转换和处理后存储和传输数据,然后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并通过数据可视化展示给用户。
这样的系统在许多领域,如工业监控、环境监测和物联网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数据采集系统简介研究意义和应用一前言1.1 数据采集系统简介数据采集,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集信息的过程。
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或微处理器)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便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
该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基于TLC549模数转换芯片和单片机的设备,能够把ADC采集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微处理器的简单处理而交予数码管实现电压显示功能,同时经过与PC的连接能够实现计算机更加直观化显示。
1.2 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在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今天,数据采集的在多个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
它是计算机与外部物理世界连接的桥梁。
利用串行或红外通信方式,实现对挪移数据采集器的应用软件升级,经过制订上位机(PC)与挪移数据采集器的通信协议,实现两者之间堵塞式通信交互过程。
在工业、工程、生产车间等部门,尤其是在对信息实时性能要求较高或者恶劣的数据采集环境中更突出其应用的必要性。
例如:在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各行业中,常常利用PC或工控机对各种数据举行采集。
这其中有非常多地点需要对各种数据举行采集,如液位、温度、压力、频率等。
如今常用的采集方式是经过数据采集板卡,常用的有A/D 卡以及422、485等总线板卡。
卫星数据采集系统是利用航天遥测、遥控、遥监等技术,对航天器远地方举行各种监测,并依照需求举行自动采集,通过卫星传输到数据中心处理后,送给用户使用的应用系统。
1.3 系统的要紧研究内容和目的本课题研究内容要紧包括:TLC549的工作时序操纵,常用的单片机编辑C语言,VB 串口通信COMM控件、VB画图控件的运用等。
本课题研究目的要紧是设计一具把TLC549(ADC)采集的模拟电压转换成八位二进制数字数据,并把该数据传给单片机,在单片机的操纵下在实验板的数码管上实时显示电压值同时与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示波器连接,实现电压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二数据采集系统开辟相关技术介绍2.1 TLC549结构及工作原理2.1.1 TLC549的概述TLC549 是以8 位开关电容逐次逼近A/D 转换器为基础而构造的CMOS A/D 转换器。
数据采集系统的使用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据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企业的经营决策、市场调研还是学术研究,都离不开大量的数据支持。
而如何高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数据采集系统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
一、数据采集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专门用于收集、存储和处理数据的技术工具。
它可以从多种数据源中,包括网站、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等,自动或人工地抓取数据,并将其转化为结构化的形式。
这样的系统能够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获得所需的数据,并提供相关的分析和统计功能,以支持决策和科研工作。
数据采集系统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商业领域,它可以用于市场调研、竞争情报搜集、销售预测等。
在学术研究中,它可以用于数据挖掘、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
此外,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也经常使用数据采集系统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和市场情况。
二、选择适合的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和功能。
为了选择一个适合自己需求的系统,用户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数据源:首先,用户需要确定自己需要采集的数据来源是什么。
比如,如果你需要采集网站上的数据,就需要选择一个支持网络数据抓取的系统。
如果你的数据来源是移动应用或社交媒体,就需要选择相应的系统。
2. 功能和性能:不同的数据采集系统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性能。
用户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比如,一些系统可能支持自动抓取和更新数据,而另一些系统可能需要手动操作;一些系统可能支持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而另一些系统可能只能处理较小规模的数据。
3. 成本和可靠性:数据采集系统的成本和可靠性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些系统可能是开源的,用户可以免费使用,但不保证稳定性和技术支持。
而一些商业系统可能需要付费购买,但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证。
用户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选择。
三、使用数据采集系统的步骤使用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 设定目标:首先,用户需要明确自己的数据采集目标是什么。
数据采集系统概述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和存储数据的系统。
它可以在多个领域中使用,包括科学研究、工程和商业等。
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帮助用户追踪、记录和分析各种类型的数据,从而为决策过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功能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系统能够从各种来源收集数据,包括传感器、设备、存储系统和互联网等。
它可以通过各种接口和协议与不同类型的设备和系统进行通信,以获取所需的数据。
2. 数据存储: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将收集的数据存储在可靠和安全的环境中。
它可以使用数据库、文件系统或云存储等方式来存储数据。
数据存储方案需要考虑数据的规模、类型和访问速度等因素。
3. 数据处理: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
它可以执行各种数据转换、清洗、归一化和聚合操作,以便进一步分析和应用。
数据处理功能能够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4. 数据分析: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探索。
它可以应用各种统计和机器学习算法,从数据中发现模式、趋势和关联。
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帮助用户理解数据并作出有意义的决策。
5. 可视化展示: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来。
它可以生成各种图表、图形和报告,以便用户更直观地理解数据和分析结果。
可视化展示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发现并传达数据中的洞察和见解。
应用领域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在多个领域中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1. 工业自动化:在制造业和工业生产中,数据采集系统可以收集和分析设备和工艺参数,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监控。
2. 物联网:在物联网领域,数据采集系统可以收集和处理来自各种传感器和设备的数据,以实现智能城市、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等应用。
3. 环境监测:在环境监测中,数据采集系统可以收集和分析气象、水质和土壤等各种环境参数,以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
4. 医疗健康:在医疗健康领域,数据采集系统可以收集和分析患者的生理参数和医疗记录,以实现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改进。
数据采集系统发展现状数据采集系统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设备,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转化为可供分析和利用的数字形式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数据采集系统也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目前,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传感器是数据采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负责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接口传输给计算机系统。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已经出现了多种高精度、低功耗、小尺寸的传感器,能够采集到更多种类、更精确的数据。
2. 无线通信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数据采集系统往往需要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系统,但这种方式往往受到距离和线缆限制。
而现在,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数据采集系统可以通过无线信号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 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的提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到的数据量往往非常庞大,传统的计算机系统难以处理和存储如此大量的数据。
但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现在可以轻松地处理和存储大规模的数据。
4.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视:随着数据采集系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也越来越重视。
现在的数据采集系统中,不仅要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还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用户的隐私。
5. 数据采集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化:为了方便不同厂商和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和共享,现在的数据采集系统更加注重开放性和标准化。
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和传输协议,不同厂商和不同系统之间可以无缝地进行数据交互。
综上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在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以及开放性和标准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场景的拓宽,数据采集系统将会继续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目录摘要第1章引言 (3)第2章研华ADAM模块简介 (4)第2.1节 ADAM4017模拟量输入模块 (4)第2.2节 ADAM-4520 隔离转换器 (4)2.2.1 RS-232接口和RS-485接口 (5)第3章监控组态软件概述 (7)第3.1节组态与监控组态软件 (7)第3.2节组态王6.5的介绍 (7)3.2.1 组态王6.5的程序组成 (8)3.2.2 组态王6.5变量和命令语言 (10)第4章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结构 (12)第4.1节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结构 (12)第4.2节数据采集系统的监控界面设计 (13)4.2.1 通讯组态 (13)4.2.2 画面组态 (19)第5章结论 (24)参考文献 (26)致谢 (27)摘要文章介绍了以数据采集模块,通讯模块和监控组态软件为基础的多通道模拟量数据采集系统。
系统采用研华ADAM40178通道A/D模块进行现场数据的采集,通过研华ADAM4520模块传输到计算机,利用组态王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实时显示数据。
本系统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图形接口技术于一体, 实现了系统的动态显示、报警、数据记录, 并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 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强。
关键词:数据采集系统;ADAM4017;ADAM4520;组态王软件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d a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data acquisition module,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monitoring and control configuration software.It use YanHua ADAM4017 PLC to make acquisition of those field data.Then we use YanHua ADAM4520 module to transmite to the computer making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with Kingview softwre and at the same time ,displaying the data. This system includes control technology,database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graphics interface technology,it achieves dynamic display and warning,data records. In addition,our system provides friendly man-machine interface with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reliability and good maintainability.Keywords:data acquisition system,ADAM4017,ADAM4520,Kingview softwre第一章引言本文所论述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是由ADAM4017数据采集模块,ADAM4520通讯模块和组态王软件组成。
其上位机的监控部分选用组态王,主要利用它的编程简单、界面美观友好,且支持许多常用的硬件设备,下位机采用研华的ADAM4017数据采集控制器进行模拟量的数据采集,同时通过ADAM4520将RS-232信号转换为RS-485信号,实现上位机和ADAM4017之间准确而实时的数据信息交换。
第二章研华ADAM模块简介ADAM系列是一套内含微处理器的传感器-计算机智能接口模块。
它们可以由一系列简单的ASCII 码格式的命令远程地控制,并且采用RS-485 协议进行传输。
它们提供信号的调制、隔离、范围限制、A/D或D/A转换、数据比较以及数字量通信。
有些模块可以提供数字量I/O 线路给控制延迟以及TTL 设备。
RS-485 可以提供低噪声的传感器读取,因此模块可以离数据源更近。
主机的一个COM 口和ADAM 模块通过RS-232/RS-485 转换器连接到RS-485 网络上。
在RS-485 网络中只需要2 根线:DATA+和DATA-。
可以使用便宜的屏蔽双绞线。
ADAM模块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远程数据获取、过程监控、工业过程控制、电源管理、管理控制、安全系统、实验自动控制、建造自动控制、产品检测、数字控制。
第2.1节ADAM4017模拟量输入模块ADAM-4017是一款16位8通道模拟输入模块,所有通道都提供可编程输入。
该模块是工业测量和检测应用的非常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它的光隔离输入在模拟输入和模块之间提供3000 VDC的隔离,保护模块和外围设备避免来自输入线路高电压的损坏。
ADAM-4017提供信号调节,A/D转换,距离修正,和RS-485数字通信功能。
它通过A/D输入和3000 VDC 隔离变压器的光隔离设备来保护您的设备避免来自接地环路和动力高峰迫害。
ADAM-4017使用16位受微处理器控制sigma-delta A/D的转换,转换传感器的电压或电流到数字信号。
主要特点◆通道:六路差分,两路单端◆输入类型:mV, V, mA◆采样速率:10采样点/秒第2.2节ADAM-4520 隔离转换器ADAM-4520 隔离转换器可以让您在以前配置的 RS-232 系统中充分利用RS-485 的优点。
它可以将 RS-232 信号转换为隔离RS-485 信号。
您不需要对 PC 硬件或软件做任何修改。
ADAM-4520 可以让您使用标准的 PC 硬件构建一个工业级、长距离通讯的系统。
高采样率、抗干扰、多种采集范围:•操作温度更宽:-40—+85C•输入电压更宽:+10—+48VDC•更快的采样速率:最高可达100s/S,快速反应现场变化•全线支持Modbus协议•新增功能:增加LED地址指示功能,方便现场快速应用•方便:在线更新固件版本,随时增加新功能•抗干扰措施设计:更加的强固•输入通道隔离保护:3000VDC,用于保护输入通道•共模电压保护:200VDC,防止通道间信号干扰•通道电压保护:+/-60V,保护通道受大电压破坏•电源浪涌保护( Surge):1KV,保证电源的工作稳定•EFT(瞬态放电保护):3KV,用于抗强电磁干扰•ESD(防静电保护):8KV,用于免受静电袭击2.2.1RS-232接口和RS-485接口RS232接口是1970年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联合贝尔系统、调制解调器厂家及计算机终端生产厂家共同制定的用于串行通讯的标准。
它的全名是“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讯设备(DCE)之间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接口技术标准”该标准规定采用一个25个脚的 DB25连接器,对连接器的每个引脚的信号内容加以规定,还对各种信号的电平加以规定。
DB25的串口一般只用到的管脚只有2(RXD)、3(TXD)、7(GND)这三个,随着设备的不断改进,现在DB25针很少看到了,代替他的是DB9的接口,DB9所用到的管脚比DB25有所变化,是2(RXD)、3(TXD)、5(GND)这三个。
因此现在都把RS232接口叫做DB9。
本转换器只需要一片单发/单收RS-232接口就可以满足要求,但必须要求+3V单电源工作、工作电流尽可能地小的接口电路。
MAX3221/NAX3221E(带±15kVESD保护)刚好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具有1TX/1RX,其工作电压+3~+5.5V,仅1μA的静态电流,负载电流小于I2=2mA。
由于RS232接口标准出现较早,难免有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1)接口的信号电平值较高,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又因为与TTL 电平不兼容故需使用电平转换电路方能与TTL电路连接。
(2)传输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波特率为20Kbps;因此在“南方的老树51CPLD开发板”中,综合程序波特率只能采用19200,也是这个原因。
(3)接口使用一根信号线和一根信号返回线而构成共地的传输形式,这种共地传输容易产生共模干扰,所以抗噪声干扰性弱。
(4)传输距离有限,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50英尺,实际上也只能用在50米左右。
针对RS232接口的不足,于是就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接口标准,RS-485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以下特点:1. RS-485的电气特性: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 V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
接口信号电平比RS-232降低了,就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且该电平与TTL电平兼容,可方便与TTL 电路连接。
2. RS-485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 。
3. RS-485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共模干扰能力增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
4. RS-485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4000英尺,实际上可达 3000米,另外RS-232接口在总线上只允许连接1个收发器,即单站能力。
而RS-485接口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128个收发器。
即具有多站能力,这样用户可以利用单一的RS-485接口方便地建立起设备网络。
因为RS485接口组成的半双工网络,一般只需二根连线(我们一般叫AB线),所以RS485接口均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
RS232/RS485转换电路由于有的设备是232接口的,有的是485接口的,如果有一台232接口的设备与一台485接口的设备通信,那就需要一个转换器,把232接口的设备的232信号转换成485信号,然后再与485接口的设备通信,这个转换器就是RS232/RS485转换电路。
如果是两台232接口的设备要进行远距离的通信,那只要加上两个RS232/RS485转换电路就可以了。
第三章监控组态软件概述第3.1节组态与监控组态软件在使用工控软件中,我们经常提到组态一词,组态英文是“Configuration”,其意义究竟是什么呢?简单的讲,组态就是用应用软件中提供的工具、方法,完成工程中某一具体任务的过程。
与硬件生产相对照,组态与组装类似。
如要组装一台电脑,事先提供了各种型号的主板、机箱、电源、CPU、显示器、硬盘、光驱等,我们的工作就是用这些部件拼凑成自己需要的电脑。
当然软件中的组态要比硬件的组装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因为它一般要比硬件中的“部件”更多,而且每个“部件”都很灵活,因为软部件都有内部属性,通过改变属性可以改变其规格(如大小、性状、颜色等)。
第3.2节组态王6.5的介绍组态王6.5软件以Window /XP中文操作系统作为操作平台,充分利用Windows的图形功能完备、界面一致性好、易学易用等特点,具有功能完备的人机接口界面和面向对象的图形开发环境,便于高效、快捷地把整个工艺过程构成监控画面,以动画的形式显示各个控制设备的状态;在报警和历史趋势方面的功能,方便了对系统的监控;具有较强的网络功能,通过传统的DDF和扩展的NerDDE的方法,可与本机及其它计算机中的应用程序实时交换数据,便于系统的综合管理;它可明显缩短开发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