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玻璃杯的泡茶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6
茶艺实训报告心得玻璃杯一、引言茶艺实训是一门融合了文化、技巧和艺术的学科,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茶叶的冲泡技巧与茶道礼仪。
在茶艺实训中,选择合适的茶具对于茶叶的冲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次茶艺实训中,我选择了玻璃杯作为茶叶冲泡的工具,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二、选择玻璃杯的原因为什么我选择了玻璃杯作为茶叶冲泡的工具呢?原因有以下几点:1. 透明度高:玻璃杯具有极高的透明度,可以清晰地观察茶叶的展开、水色的变化和茶汤的流动。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冲泡的水量、时间和技巧。
2. 安全卫生:玻璃材质本身不含任何有害物质,对茶叶和水的味道没有干扰。
同时,玻璃表面光滑,容易清洗,避免了茶汤残留和异味的问题。
3. 美观大方:玻璃杯的外观简洁大方,展现出茶叶的色泽和水色,使整个冲泡过程更加美丽动人。
三、玻璃杯的使用技巧在使用玻璃杯进行茶叶冲泡时,有几个技巧需要注意:1. 预热杯身:在冲泡前,用热水预先加热杯身,这样可以避免在冲泡时突然温度变化导致玻璃破裂的风险。
2. 控制水温:玻璃杯传导性强,热水会快速传递给手部,容易烫伤。
因此,在冲泡时需要特别注意控制水温,避免烫伤。
3. 把握冲泡时间:由于玻璃杯透明度高,茶叶展开和水色变化一目了然。
在冲泡时可以凭借肉眼观察,把握好冲泡的时间,保证口感的好坏。
4. 轻柔搅拌:玻璃杯不耐与金属和硬物的相互碰撞,因此在搅拌茶汤时需要使用茶叶搅拌棒或者玻璃搅拌棒,轻柔搅拌茶汤。
四、与其他茶具的比较与其他茶具相比,玻璃杯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1. 玻璃杯相对于陶瓷杯、紫砂壶等茶具来说,重量较轻,便于携带,非常适合在户外或旅行时冲泡茶叶。
2. 玻璃杯透明度高,能够直观地展示茶叶的变化,使冲泡过程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3. 玻璃杯材质纯净,不会对茶叶的味道产生干扰,能够真实还原茶叶的风味和香气。
然而,玻璃杯也有不足之处。
由于玻璃的导热性很高,茶汤冷却速度较快,容易影响口感。
此外,玻璃杯放置时间过长后会导致茶汤的温度下降太快,也会影响品茗体验。
龙井茶的茶道步骤龙井茶名闻中外,根据产地分狮、龙、云、虎,即狮峰、龙井、云栖、虎跑四地,民国后梅家坞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龙井茶的茶道步骤,一起来看看。
龙井茶的茶道步骤1、赏茶杭州西湖龙井茶十分珍贵,色香味俱全,又饱含文化底蕴。
所以,可在冲泡之前,放少量干茶于赏茶盘中,让品赏者观赏闻香。
如果再用几句话,介绍一下龙井茶的品质特征和文化背景,则更能一起品茶者的兴趣。
冲泡西湖龙井茶2、温杯温杯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洁净饮具。
尽管所用的玻璃杯是事先清洁过的,甚至是消过毒的,但温杯往往会给人以心理上的慰藉;二是使杯具器温度升高,特别是冬天冲泡西湖龙井茶,能使茶汤温度不会因杯具吸热而使温度降低,影响茶水的质量和口感。
冲泡西湖龙井茶3、置茶通常按1克龙井茶,冲50毫升左右水量的比例,视饮杯大小、将茶一一拨入杯中待泡。
如用200毫容量的水杯,则置上3克龙井茶,冲水七分满就可以了。
冲泡西湖龙井茶4、浸润泡泡龙井茶时,先用少量开水冲入已经置有龙井茶的饮杯,以浸湿杯中茶叶。
随即稍加晃动,提杯按逆时针方向转动数圈,目的在于使中龙井茶浸润,便于继续冲泡时,茶中的内含物尽快浸出,茶叶也不会因一时难以浸透而浮在茶汤表面。
冲泡西湖龙井茶5、正泡龙井茶经过浸润泡后,就进行正泡。
正泡时,可将水壶由底向高,连拉三下,俗称“凤凰三点头”,有表示向客人三鞠躬之意。
再冲水至七分杯满为止,留下三分空间,表示“七分茶,三分情”。
当然,亦可采用“高山流水”式把水冲泡饮杯中。
这样,还可使龙井茶在冲泡过程中上下翻滚,使茶汁很快浸出,与水融为一体。
冲泡西湖龙井茶6、奉茶面带微笑,做到欠身双手奉茶,并示意客人“品茶”。
这样就完美的结束了整个冲泡过程。
龙井茶的茶道冲泡方法用沸水清洗茶具,起到温杯的作用,利用茶匙从茶叶罐里取适量的茶叶放到玻璃杯里(一般一次量取5克龙井茶叶即可)。
用85度左右的开水,采用“回旋斟水法”向杯中注入适量的水,以覆盖所有的茶叶为宜。
一、实训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文化的认识逐渐加深,泡茶已成为一种艺术享受。
玻璃杯泡法作为一种简单、便捷的泡茶方式,越来越受到茶友们的喜爱。
为了提高泡茶技艺,增强对茶文化的理解,我参加了本次玻璃杯泡法实训。
二、实训目的1. 学习并掌握玻璃杯泡法的步骤和技巧;2. 了解不同茶叶的泡法特点;3. 提高泡茶审美能力,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针对碧螺春和太平猴魁两种茶叶的玻璃杯泡法进行学习。
1. 碧螺春玻璃杯泡法(1)茶具准备:透明玻璃杯、水方、茶匙、茶仓、茶荷、随手泡。
(2)水温控制:75~80℃。
(3)投茶方法:上投法。
(4)泡茶步骤:①温杯:将热水注入杯的1/3,轻轻旋转杯子,再将水倒出,提高杯子温度。
②取茶:将茶叶拨至茶荷中待用。
③冲水:注入降温至合适温度的水至杯的七成满。
④置茶:将茶叶徐徐拨入杯中,茶芽吸水后沉降舒展,茶汤渐显玉色清香。
⑤浸泡:2分钟后即可品饮。
2. 太平猴魁玻璃杯泡法(1)茶具准备:透明玻璃杯、水方、茶匙、茶巾、茶仓、随手泡。
(2)水温控制:80℃。
(3)投茶方法:下投法。
(4)泡茶步骤:①温杯洁具:用开水温玻璃杯。
②置茶:将茶叶放入玻璃杯中,根部朝下,赏茶形。
③冲泡:冲水至杯的七分满。
④静置:2分钟后直接饮用,或将茶汤分离出来饮用。
⑤取放茶叶:小心操作,以免折断。
四、实训心得1. 玻璃杯泡法的关键在于水温的控制和投茶方法的选择。
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茶汤的品质,而不同的投茶方法也会对茶汤口感产生影响。
2. 在泡茶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茶叶的变化,掌握泡茶技巧。
例如,碧螺春的茶芽细嫩,需采用上投法,让茶芽在水中舒展;而太平猴魁的茶叶长而紧直,宜采用下投法,保持茶叶形态。
3.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茶道的魅力。
泡茶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五、总结本次玻璃杯泡法实训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掌握了泡茶技巧,还对茶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喝茶顺序及泡茶的正确方法茶道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喝茶及泡茶都有着正确的顺序和方法。
下面一起来学习一下喝茶顺序及泡茶方法介绍吧,希望对你有帮助!正确的喝茶顺序step1:花茶喝茶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如果刚接触就喝味道浓酽的茶叶,肯定会觉得苦。
所以,不妨先从香气浓郁的花茶开始喝起,并适当减少放茶量。
小科为大家推荐茉莉花茶和桂花龙井两款茶叶。
茉莉花茶香气馥郁,桂花龙井香气清雅,都是不错的选择。
冲泡时,如果希望冲泡简单,可以直接用玻璃杯冲泡;如果想尝试其他器具,也可以用盖碗。
step2:绿茶绿茶外形美观,口感清新,不但冲泡方便(用透明玻璃杯直接冲泡即可),在水中一点点舒展的样子也是非常优雅,可谓是赏心悦目。
比较常见的绿茶有西湖龙井、安吉白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日照绿茶、碧螺春等,都非常适合茶小白饮用。
step3:新白茶白茶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大茶类,它“不炒不揉、自然萎凋”的工艺,使它极大的保留了鲜叶中的营养成分,广受欢迎。
白茶有新白茶和老白茶之分,而新白茶是出了名的口感清爽,不管用玻璃杯还是盖碗冲泡,都很清甜。
尤其是头采的银针和牡丹,还有淡淡的毫香,喝了非常舒服。
step4:台湾乌龙当茶龄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可以尝试喝台湾乌龙了。
它起源于福建,经过工艺上的改造以后,形成了台湾所独有的台湾乌龙。
台湾乌龙口感鲜醇,尤其是文山包种,在某些特性上和绿茶有些相似。
step5:铁观音铁观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我国的茶叶江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铁观音分为清香型和浓香型。
顾名思义,清香型铁观音口感以清香为主,所以可以先从清香型铁观音喝起。
step6:红茶红茶甜醇的口感是出了名的,茶汤非常好喝。
但是正山小种除此之外,还有自身的特殊性。
因为它有松针或松柴特殊烘制的工艺,所以茶中会带有明显的松烟香。
有些茶客会觉得这种味道偏重,难以接受。
所以小科建议红茶可以先从坦洋工夫、政和工夫、滇红、祁红开始喝起,之后再慢慢尝试喝正山小种红茶。
一、实训背景绿茶,作为我国传统名茶,以其清新的口感和独特的香气深受茶友们的喜爱。
玻璃杯泡法是绿茶冲泡的一种常见方式,因其操作简便、观赏性强而广受欢迎。
为了提高自己的泡茶技艺,近日,我参加了绿茶玻璃杯泡法实训,现将实训过程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训目的1. 掌握绿茶玻璃杯泡法的操作流程;2. 熟悉不同绿茶的冲泡技巧;3. 提高自己对绿茶品质的鉴赏能力;4. 体验茶文化的魅力。
三、实训内容1. 绿茶基础知识实训开始前,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绿茶的种类、产地、特点等基本知识,让我们对绿茶有了初步的了解。
2. 绿茶玻璃杯泡法(1)温杯:先将玻璃杯洗净,用开水烫杯,以保持茶水的温度。
(2)投茶:根据茶叶的种类和品质,确定投茶量。
一般而言,绿茶的投茶量为3-5克。
(3)注水:用开水冲泡绿茶,水温控制在85-95℃之间。
注水时要沿着杯壁缓缓倒入,避免直接冲击茶叶。
(4)泡茶时间:根据茶叶的种类和品质,确定泡茶时间。
一般而言,绿茶的泡茶时间为2-3分钟。
(5)品茗:泡好的绿茶可倒入茶杯中,慢慢品味其香气和滋味。
3. 不同绿茶的冲泡技巧(1)碧螺春:碧螺春属于细嫩绿茶,冲泡时水温控制在65-70℃之间,泡茶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破坏茶叶的口感。
(2)龙井:龙井茶属于扁形绿茶,冲泡时水温控制在85-90℃之间,泡茶时间控制在2-3分钟。
(3)太平猴魁:太平猴魁属于长条形绿茶,冲泡时水温控制在90-95℃之间,泡茶时间控制在3-5分钟。
四、实训心得体会1. 绿茶玻璃杯泡法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了泡茶是一门艺术,需要耐心和细心。
2. 绿茶的种类繁多,每种绿茶都有其独特的冲泡方法和口感特点。
在今后的泡茶过程中,我会根据不同的绿茶种类,调整泡茶技巧,以更好地品尝绿茶的韵味。
3. 绿茶泡法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在泡茶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享受生活。
4. 绿茶玻璃杯泡法具有观赏性强、操作简便的特点,适合茶艺馆、家庭等场所。
茶的冲泡解说词(精选五篇)第一篇:茶的冲泡解说词茶的冲泡解说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茶艺表演。
首先为大家表演的是婺州举岩茶的冲泡。
婺州举岩茶,又称金华举岩,产于浙江金华北山双龙洞顶鹿田村一带。
产地峰石奇异,巨岩耸立,此石犹如仙人所举,因而此处所产之茶名曰“举岩茶”。
其茶茶条紧直略扁,茸毫依稀可见,色泽银白交辉,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甘美。
泡举岩茶时:第一步摆盏备具,就是将冲泡道具摆放工整,现在他们已经摆好了,然后是翻杯,翻杯的时候动作轻柔优雅;第二步鉴赏佳茗,先把茶叶用茶匙拨入赏茶盒,(等他们拨好)现在请来宾们仔细闻闻举岩茶的清香;第三步流云拂月,也就是温杯,即用开水冲洗杯子,先温盖碗,再温品茗杯;第四步举岩入盏,即拨入茶叶,每次拨入大约一茶匙;第五步甘露润春,即浸润泡,就是加少量水于杯中使茶叶初展,进行摇香,然后倒出;第六步凤凰点头,就是冲泡,冲水时要用悬壶高冲的手法,冲好后再把茶分到小碗中;第七步举盏送茗,茶泡好了,接下去就是给尊贵的客人奉茶了。
奉茶时,主泡在前,副泡在后,缓步走到客人面前,奉上我们的茶水。
(等奉完后)请尊贵的客人用茶。
下面是绿茶中金山翠剑茶的冲泡。
我国是绿茶生产的大国,许多用细嫩原料制成的名优绿茶,不仅滋味甘美而且具有独特秀美的外形,如杭州的“西湖龙井”等,一般可用无色透明无盖的玻璃杯或不加盖的白瓷杯冲泡为宜,冲泡时,由于原材料细嫩,一般用80-85℃水进行冲泡。
冲泡过程如下:第一步备具,把冲泡绿茶要用的各种用具按照一定的位置放好;第二步赏茶,请来宾们闻闻绿茶的清香,然后是翻杯;第三步温杯,温杯时要用逆时针手法缓慢地旋转,然后投入茶叶;第四步是浸润泡,加入少量水于杯中使茶叶初展;第五步是运茶摇香,摇的时候要慢一点;第六步是冲泡,冲泡时要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其目的在于使茶汤上下翻动,冲泡均匀;第七步是敬茶,还是主泡在前,副泡在后;第八步是品茶,品茶时要先闻香、再观汤色及杯中茶叶形态、最后再品饮。
茶道泡制的四季之美春夏秋冬四季品茗的不同享受茶道泡制的四季之美:春夏秋冬四季品茗的不同享受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泡茶技艺和精湛的茶艺表演而闻名于世。
在不同的季节,茶道的泡制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展现出春夏秋冬四季品茗的不同享受。
本文将为您介绍茶道泡制的四季之美,并带您领略品茗的乐趣。
一、春季茶道泡制之美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茶叶生长的最佳时期。
在春季,尤其是清明时节,龙井茶便成了最受欢迎的茶品。
泡制春茶时,我们可以享受到清新、嫩绿的茶叶带来的美妙体验。
首先,选用新鲜的龙井茶叶,放入干净的玻璃杯中,注入80度左右的温水,待茶叶展开后便可饮用。
泡制后的龙井茶清香四溢、滋味鲜爽,给人一种仿佛置身于春天花园的感受。
二、夏季茶道泡制之美夏季是炎热的季节,消暑解渴成为夏季品茶的主题。
夏季泡制的茶道更偏向于清凉爽口。
其中,碧螺春是夏季饮茶的上佳之选。
将适量的碧螺春放入茶壶中,注入100度以上的沸水,等待片刻后即可享用。
夏日的碧螺春茶汤碧绿透亮,清爽宜人,令人感受到夏天阳光下的清凉与清新。
三、秋季茶道泡制之美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品茶的好时光。
在秋天,人们常常选择泡制红茶,以其醇厚的口感和丰富的香气满足味蕾的需求。
将红茶放入茶壶中,注入100度左右的热水,稍等片刻即可品饮。
红茶香气浓郁,入口醇厚,回味悠长,给人一种宁静的感受,仿佛置身于秋天的稻田间,与丰收的季节共舞。
四、冬季茶道泡制之美冬季是寒冷的季节,冬天品茶对于人们来说特别温暖。
在冬天,绿茶与花茶是最受欢迎的选择。
将适量的绿茶或花茶放入温热的茶杯中,注入80度左右的温水,稍事等待即可品味。
冬季泡制的绿茶或花茶,清新宜人,不仅可以暖身,还能缓解寒冷带来的不适感,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受,仿佛坐在火炉旁享受着冬日的温暖。
通过以上四季茶道的泡制之美,我们可以领略到茶道带来的不同享受。
茶道不仅仅是品茶,更是一种品味生活、修身养性的方式。
无论是春夏秋冬,茶道泡制的四季之美都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和享受。
玻璃分离壶泡白茶的步骤1.准备工具:玻璃分离壶、茶叶、茶杯、茶托、茶筅(或茶匙)、茶巾等。
2.挑选合适的白茶:白茶有很多种类,如白牡丹、白毫银针等,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和喜好来选择。
新鲜的白茶应该有较高的花香和果香,并且茶叶要外形完整,不破碎。
3.温润壶具:在泡茶之前,可以先将玻璃分离壶、茶杯和茶托用热水温润一下,这样可以预热茶具,为茶叶展开做好准备。
4.茶叶的分量:将适量的白茶叶放入玻璃分离壶的上层,一般来说,每100毫升的水需要3-5克的白茶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
5.泡茶水温:一般来说,泡白茶的水温应该在80℃左右,可以将水烧到沸腾后稍微冷却一下,再进行冲泡。
6.冲泡过程:将温热的水缓缓地倒入茶壶的上层,观察茶叶在热水中逐渐展开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茶叶的姿态、颜色和气味的渐渐释放,根据自己的喜好,控制泡茶的时间。
7.分离茶汤:当泡茶的时间到达适宜的阶段时,轻轻地按压玻璃分离壶的上层,让茶汤从壶的下层缓缓地流入杯中,这个步骤可以让茶叶和茶汤分离,避免茶叶的过度浸泡。
8.品味白茶:将茶汤倒入茶杯中,通过清晰的玻璃壶可以观察到茶汤的颜色、透明度和泡发的情况,用鼻子去闻一闻,可以感受到茶香的浓郁,再通过品尝可以体验到茶汤的口感和回甘。
9.多次冲泡:白茶一般可以泡3-5次,每次冲泡中茶汤的味道和特点都会有所不同。
在每次冲泡之前,需要将茶杯倒空,再重新叠放茶叶,重复之前的步骤进行下一次冲泡。
10.清洗茶具:使用后,将茶叶倒掉,用清水清洗茶具,尤其是分离壶的上下层,确保茶具的清洁和卫生。
以上是使用玻璃分离壶泡白茶的详细步骤。
随着泡茶的次数增加,白茶的味道会逐渐变化,可以尝试不同泡茶时间和茶叶用量的组合,以及调整水温,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茶汤口感和香气。
同时,使用玻璃分离壶泡茶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欣赏茶叶的陈展和茶汤的变化,增加品茗的乐趣。
绪论1、为什么说中国是茶的故乡?2、简述历代饮茶方式的演变,分析比较其特点。
3、茶艺与茶道的概念、关系。
4、分析比较茶艺与茶道的区别。
5、茶艺的概念和分类作业布置说明:中国是茶的祖国,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通过了解我国历代饮茶方法的演变,去发现中国对世界茶文化的影响。
第一单元习茶礼仪1、茶艺师至少应具备的素质?2、茶事服务礼仪的接待程序有哪些?3、如何理解茶艺师在茶事活动中的“三轻”:说话轻、操作轻、走路轻?4、茶事服务中的寓意礼有哪些?5、客来敬茶应注意什么?6、习茶过程中如何掌握好三个度?作业布置说明:茶艺是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茶艺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丰富的茶叶知识、专业的泡茶技巧,还要注重服务形象的塑造。
茶艺的内涵要靠礼仪外在来表现,是学生必须掌握的。
第二单元茶叶知识1、茶叶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进行茶叶分类?2、简述六大茶类的品质特征3、喝茶有什么好处?4、不同性别、不同季节、不同身体状况如何选购茶叶5、简述如何选购茶?6、简述十大名茶的特征7、为什么春茶质量最好?8、新茶与陈茶的鉴别9、真茶与假茶的鉴别10、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的鉴别11、如何储藏茶叶?12、审评茶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作业布置说明:茶艺师做为茶文化的传播者、茶叶流通的“加速器”,必须具备丰富的茶叶知识和养生知识。
第三单元茶具知识1、简述我国茶具的发展历史。
2、各时期随着饮茶方式的变化,茶具有什么特征?3、简述茶具的分类和特征4、茶具组合选配要根据什么?5、紫砂茶具的如何选购?6、新茶具的如何使用?茶具如何养护?7、如何掌握不同茶类的茶具搭配?8、唐代与宋代茶具的区别。
9、紫砂茶具泡茶有什么特点?10、哪些茶具泡茶不理想?11、说说宋代的五大名窑作业布置说明:“壶为茶之父”、“美食不如美器”,好茶要用好的茶具来展示,不同茶类要与不同的茶具搭配才能够更好地泡出其色、香、味。
不同朝代的饮茶方式不同,使用的茶具不同,要求掌握各时期茶具的特征,以及名品。
茶道龙井茶的饮用方法1瓷杯品西湖龙井茶(这种泡饮法用于客来敬茶和办公时间饮茶较为方便。
)瓷杯品西湖龙井茶适于泡饮中高档西湖龙井茶,一般先观察茶叶的色、香、形后,入杯冲泡。
可取中投法或下投法,用95度左右开沸水冲泡,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逸,保持水温,以利茶身开展,加速下沉杯底,待35分钟后开盖,嗅茶香,尝茶味,视茶汤浓淡程度,饮至三开即可。
2玻璃杯品西湖龙井茶(玻璃杯泡绿茶,适于品饮细嫩的名贵绿茶,便于充分欣赏名茶的外形、内质)玻璃杯冲泡最适合冲泡西湖龙井名茶,如、御牌西湖龙井,先将8590℃开水冲入杯中,然后取绿茶投入,一般不须加盖,绿茶茶叶便会自动徐徐下沉,但有先有后,有的直线下沉,有的则徘徊缓下,有的上下沉浮后降至杯底;干绿茶吸收水分,逐渐展开叶片,现出一芽一叶、二叶,单芽、3茶壶泡绿茶一般不宜泡饮细嫩的西湖龙井茶,因水多,不易降温,会闷熟绿茶茶叶,使绿茶茶叶失去清鲜香味。
壶泡法适于冲泡中低档绿茶,这类茶叶中多纤维素,耐冲泡,茶味也浓。
泡茶时,先洗净壶具,取绿茶入壶,用100℃初开沸水冲泡至满,35分钟后即可酌入杯中品饮。
饮茶人多时,用壶泡法较好,因不在欣赏茶趣,而在解渴,或饮茶谈心,或佐食点心,畅叙茶谊。
龙井茶的历史始产于唐朝,明代益盛。
在清明前采制的叫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叫雨前茶。
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说法,还有早采一天是宝,晚采一天是草的说法。
龙井茶泡饮时,但见芽芽直立,汤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叶、俗称一旗一枪者为极品。
先时此茶按产期先后及芽叶嫩老,分为八级,即莲心、雀舌、极品、明前、雨前、头春、二春、长大。
今分为十一级,即特级与一至十级。
一斤特级龙井,约有茶芽达八万个之多。
狮峰山上的龙井为龙井茶中之上品。
该茶采摘有严格要求,有只采一个嫩芽的,有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
其制工亦极为讲究,在炒制工艺中有抖、挺、扣、抓、压、磨、搭、捺、拓、甩等十大手法。
操作时变化多端,令人叫绝。
茶道考试试题与答案(2)三、简答题 3-4个1、简述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武夷岩茶初制工序茶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初烘、摊凉、复烘)→毛茶武夷岩茶精制工序毛茶→归堆、定级→筛号茶取料→拣剔→筛号茶拼配干燥→摊凉→匀堆装箱→产品茶2、简述绿茶的冲泡流程流程:①准备好冲泡绿茶使用的茶具(玻璃杯)②焚香静气③玻璃杯一次注入开水洗杯④用茶匙将绿茶拨入玻璃杯中⑤用开水注入杯子中,洗茶时间在15s以内⑥用“凤凰三点头”方法提壶高冲,开水注入七分满⑦品茶3、简述茶叶审评因子与审评过程审评因子:名优茶和初制茶审评因子:包括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五项因子”。
精制茶审评因子:包括茶叶外形的形态、色泽、匀整度和净度,内质的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八项因子”。
审评过程:取样、外形审评、茶汤制备、内质审评、审评结果判定4、简述国家标准中武夷岩茶大红袍品种的特征特征: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晴蜒头”,叶背起蛙皮状砂粒,俗称“蛤蟆背”,采摘以开面三四叶为准。
内质香气馥郁,隽永,花香明显,滋味醇厚爽滑,回甘快,岩韵明显。
汤色橙黄明亮,清澈艳丽;叶底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黄绿色,叶脉浅黄色,耐泡6至8次以上。
5、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
影响茶叶品质的有哪些成分。
主要化学成分:水、干物质(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芳香物质、色素、糖类) 影响成分: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芳香物质、茶色素、茶多糖6、茶席设计的要素。
要素:茶具组合、席面设计、配饰选择、茶点搭配、空间设计四、判断题或分析题 1-2个1、乌龙茶、红茶、绿茶茶叶审评的因子权重与评分计算2、乌龙茶、红茶、绿茶的茶叶加工工艺有哪些环节。
乌龙茶(半发酵茶):茶青–萎凋–炒青–初干–热团揉–再干红茶(全发酵茶):茶青 - 萎凋 - 揉捻 - 发酵 - 干燥绿茶(不发酵茶):茶青 - 杀青 - 揉捻 - 干燥3、茶树适宜的生长环境。
日本茶道泡茶的步骤泡茶流程第一步:温具用热水冲淋茶壶,包括壶嘴、壶盖,同时烫淋茶杯。
随即将茶壶、茶杯沥干。
目的是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不使温度过快下降,这对较粗老茶叶的冲泡,尤为重要。
泡茶流程第二步:置茶按茶壶或茶杯的大小,用茶勺舀一定数量的茶叶入壶(杯)。
如果用盖碗泡茶,那么,泡好后可直接饮用,也可将茶汤倒入杯中饮用。
泡茶流程第三步:冲泡置茶入壶(杯)后,按照茶与水的比例,将开水冲入壶中。
冲水时,除乌龙茶冲水须溢出壶口、壶嘴外,通常以冲水八分满为宜。
如果使用玻璃杯或白瓷杯冲泡注重欣赏的细嫩名茶,冲水也以七八分满为度。
冲水时,在民间常用“凤凰三点头”之法,即将茶壶下倾上提三次,其意一是表示主人向宾客点头,欢迎致意;二是可使茶叶和茶水上下翻动,使茶汤浓度一致。
泡茶流程第四步:奉茶主人要面带笑容,最好用茶盘托着送给客人。
如果直接用茶杯奉茶,放置客人处,手指并拢伸出,以示敬意。
若左手边奉茶,则用左手端杯,右手做请茶用茶姿势;若右手边奉茶,则用右手端杯,左手作请茶姿势。
这时,客人可右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轻轻敲打桌面,或微微点头,以表谢意。
泡茶流程第五步:赏茶如果饮的是高级名茶,那么,茶叶一经冲泡后,不可急于饮茶,应先观色察形,接着端杯闻香,再品其汤赏其味。
赏味时,应让茶汤从舌尖沿舌两侧流到舌根,再回到舌头,如此反复二三次,以留下茶汤清香甘甜的回味。
泡茶流程第六步:续水一般已经饮去2/3(杯)的茶汤时,就应续水入壶(杯)。
一到茶水全部饮尽时再续水,那么,续水后的茶汤就会淡而无味。
续水通常二三次就足够了。
如果还想继续饮茶,那么,应该重新冲泡。
新生茶茶性上很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熟汤味”,因而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
关键在于把握好其原料特征,如茶树品种、茶区特点、树龄、生态等。
原则上滋味浓强的水温略低,浸泡时间要短,滋味清淡的则相反。
新熟茶正常情况下,新茶与老茶相比,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而且常带有一些令人不是很愉快的感觉,比如“堆味”和较重的苦涩味等,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所以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通过高温洗茶以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
碧潭飘雪的正确冲泡方法
1. 准备茶具,选择一只适合冲泡绿茶的茶壶或茶杯。
最好使用玻璃或陶瓷茶具,以便观察茶叶的展开和颜色变化。
2. 准备水温,将水烧至70-80摄氏度。
过热的水会破坏茶叶的嫩叶,影响茶叶的口感和香气。
3. 放入茶叶,将适量的碧潭飘雪茶叶放入茶壶或茶杯中。
一般来说,每100毫升水需要放入2-3克的茶叶。
4. 冲泡,将热水冲入茶壶或茶杯中,覆盖盖子,浸泡时间约为1-2分钟。
浸泡时间过长会使茶叶过于苦涩。
5. 倒茶,等待适当的时间后,将茶水倒入茶杯中。
如果使用茶壶,可以倒出后再将茶水均匀地倒入茶杯中。
6. 品尝,慢慢品尝碧潭飘雪的清香和独特的口感。
可以多次冲泡同一份茶叶,每次冲泡时间逐渐延长,直至茶叶失去香气为止。
通过正确的冲泡方法,你可以充分品尝到碧潭飘雪茶叶的独特
魅力,享受到一份清香怡人的茶香。
希望你在冲泡碧潭飘雪时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来体验这款美味的绿茶。
茶道茶艺的泡茶步骤是什么一,备具将三个玻璃杯的杯口向下放入杯托中。
三个玻璃杯和支架在茶盘横向中心线前方呈倒三角形。
放在茶盘前面的茶花和茶匙筒。
茶杯放在左下角,茶巾放在中下角,水壶放在右下角。
二,备水用大火把水烧开,直到浮起来。
将其倒入热水瓶备用。
泡茶前,用少量沸水加热茶壶,然后倒入沸水备用。
当温度较低时,这一点非常重要。
暖水壶可以防止水温下降过快。
三,布具在用双手泡茶的过程中,尤其是对女性来说,用双手做动作很重要,一个是为了表现稳定,另一个是为了表示尊重,但男性可以用双手泡茶来表现慷慨。
将水壶和杯子一个接一个地提到茶盘右侧的桌子上。
将茶巾末端放在茶巾水杯后面;将杯和杯托端放在托盘左上角至托盘左下角,使三个杯从右前到左后呈对角线排列。
将茶匙桶放在托盘左侧上方的桌面上,然后将茶莲花端放在茶匙桶后面。
用双手将茶杯从右向左直转。
四,赏茶向客人提供茶莲花,让他们欣赏干茶的形状、颜色和气味。
五,润杯消毒柜消毒过的茶具往往有一些消毒异味,所以用沸水湿润茶杯以消除异味。
另一方面,当干玻璃是湿的时,可以防止水蒸气在杯壁上冷凝,以保持玻璃在观看时晶莹剔透。
双手拿着茶巾,斜放在左手的手指上,右手提起水壶,逆时针转动手腕,使水沿着杯子内壁流动,约占容量的1/3,右手转动碗,切断水。
一个接一个地注满水后,重新设置水壶和茶巾。
不使用茶巾时,左手半握紧桌边,右手提壶冲水,右手握茶杯座,左手握杯底,双手手腕逆时针旋转,杯边按后、右、前、左、右、右、右的顺序向后选择,使茶杯各部分与开水接触,然后用双手滚动茶杯,将开水倒入茶杯中,将茶杯放入茶托中。
六,置茶将茶莲花中的干茶分别放入三杯。
茶水比一般为1:50,每杯茶2-3克,冲水100-150毫升。
七,浸润泡通过旋转技术向玻璃中注入少量开水,以充分渗透茶叶,促进可溶性物质的沉淀。
浸泡时间为20-60秒,具体取决于茶叶的紧密程度。
八,试香左手握住杯底,右手轻轻握住杯底,右手逆时针转动,左手轻轻握住杯底做相应动作,称为摇香。
茶道玻璃杯的泡茶方法
茶道对于中国来说,是历史悠久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玻璃杯的泡茶方法,一起来看看。
茶道玻璃杯的泡茶方法一,备具
将三只玻璃杯杯口向下置杯托内,三只杯及托呈倒三角形在茶盘横中心线前部位置,茶盘前方摆放已经置样的茶荷及茶匙筒,左下角置水盅,中下方置茶巾,右下角放水壶。
二,备水
急火煮水至浮腾,冲入热水瓶备用。
泡茶前先用少许开水温壶,再倒入煮开的水备用。
这一点在气温较低时十分重要,温热后的水壶贮水可避免水温下降过快。
三,布具
双手(在泡茶过程中特别是女性强调用双手做动作,一则是显的稳重,二则表示敬意,但男士泡茶为显大方,可用双手。
)将水壶水盅,一一提端到茶盘右侧桌面。
将茶巾端放到茶巾水盅后方;将盘左上角的杯及托端至盘左下角,使3只杯呈右前左后的斜线状排列,将茶匙筒放到茶盘左侧上方桌面上,再将茶荷端放在茶匙筒后方,双手按从右到左的顺序将茶杯翻正。
四,赏茶
将茶荷奉给来宾,请他们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及嗅闻干茶香。
五,润杯
经消毒柜消毒后的茶具常带有一些消毒的异味,故用开水润杯,以消除异味,另一方面,干燥的玻璃杯经湿润后,冲跑时可防止水汽在杯壁凝雾,以保持杯的晶莹剔透,以便观赏,双手取茶巾,斜放在左手手指部位,右手提开水壶,逆时针转动手腕,令水流沿茶杯内壁冲入,约占容量的1/3,右手转碗断水,逐个注水完毕后开水壶与茶巾复位。
不用茶巾时,左手半握拳搭桌沿,右手提壶冲水即可,右手握茶杯基部,左手托杯底,双手手腕逆时针转动,杯沿依向后,向右、向前、向左、向右、扶正的顺序回选,令茶杯各部分与开水接触,然后双手滚动茶杯,将开水倒入水盅,杯入茶托。
六,置茶
将茶荷中的干茶分别投入3个茶杯中。
一般茶与水的比为1:50,每杯用茶叶2-3克,冲水为100-150毫升。
七,浸润泡
以回转手法向玻璃杯内注少量开水,目的是使茶叶充分浸润,促使可溶物质析出。
浸润跑时间20--60秒,可视茶叶的紧结程度而定。
八,试香
左手托住茶杯杯底,右手轻握杯身基部,运用右手手腕逆时针旋转茶杯,左手轻搭杯底作相应运动,称作摇香。
此时杯中茶叶吸水,开始散发出香气。
摇毕可依次将茶杯奉给来宾,敬请品评茶之初香。
随后依次收回茶杯。
九,冲泡
双手取茶巾,斜放在左手手指部位,右手执水壶,左手以茶巾部位托在壶底,双手用“凤凰三点头”手法,高冲低斟,将开水冲入茶杯,应使茶叶上下翻动,不用茶巾时,左手半握拳搭在桌沿,右手执水壶单手用“凤凰三点头”手法冲泡。
十,奉茶
双手将泡好的茶依次敬给来宾,这是一个宾主融洽交流的过程,奉茶者行伸掌礼请用茶,接茶者宜点头微笑表示谢意,或答以伸掌礼。
十一,收具
奉茶毕将不需之具收回,顺序为先布的具后收回。
放置原则先左后右,前低后高,即左前为茶荷,左后为茶匙筒,茶巾在盘中后,水盅在盘右前,水壶在盘右后。
十二,品饮
接过一杯春茗,观其汤色碧绿清亮。
闻其香气清如幽兰,浅啜一口,温香软玉如含婴儿舌,深深吸一口气,茶汤由舌尖漫至舌根,轻轻的苦,微微的涩,然而细品却似甘露。
十三,续水
奉茶者应该留意,当品饮者茶杯中只余下1/3左右茶汤时,就该续水了。
虚水前应将水壶中未用尽的温水倒掉,重新注入开水。
温度高一些的水能使续水后茶汤的温度仍保持在80度左右,同时保证第二泡的浓度,一般每杯茶可续水2次,续水仍用“凤凰三点头”手法。
十四,复品
绿茶的第二,第三泡,如果冲泡者能将茶汤浓度与第一泡保持相
近,则品者可进一步体会甘甜回味,当然鲜味与香味略逊一筹。
第三道茶淡若微风,静心体会,这个淡绝非寡淡,而是冲淡之气的淡。
十五,净具
每次冲泡完毕,应将所用茶器具收放原位,对茶壶、茶杯等使用过的器具一一清洗,提倡使用消毒柜进行消毒,这一点对于营业性茶艺馆而言更为重要,以后各种冲泡法均同,不再复属述。
使用玻璃杯品饮的方法玻璃杯泡绿茶,适于品饮细嫩的名贵绿茶,便于充分欣赏名茶的外形、内质。
泡饮之前,先欣赏干绿茶的色、香、形。
取一杯之量的茶叶,置于无异味的洁白纸上,观看茶叶形态。
名茶的造型,因品种不同,或条、或扁、或螺、或针……欣赏绿茶制作工艺,察看绿茶茶叶色泽,或碧绿,或深绿,或黄绿,或多毫……,再干嗅绿茶中香气,或奶油香,或板栗香,或锅炒香,或不可名状的清鲜茶香……充分领略各种名茶的地域性的天然风韵,称为“赏茶”。
然后进入冲泡。
采用透明玻璃杯泡饮细嫩名绿茶,便于观察茶在水中的缓慢舒展、游动、变幻过程,人们称其为“绿茶舞”。
泡绿茶的具体操作,可视绿茶条的松紧不同,分别采用两种冲泡法,一是冲泡外形紧结重实的名茶,如龙并绿茶、碧螺春绿茶、都匀毛尖绿茶、蒙顶甘露绿茶、庐山云雾绿茶、福建莲芯绿茶、凌云白毫绿茶、涌溪火青绿茶、高桥银峰绿茶、苍山雪绿绿茶等,可用“绿茶上投法”。
即洗净茶杯后,先将85;90℃开水冲入杯中,然后取绿茶投入,一般不须加盖,绿茶
茶叶便会自动徐徐下沉,但有先有后,有的直线下沉,有的则徘徊缓下,有的上下沉浮后降至杯底;干绿茶吸收水分,逐渐展开叶片,现出一芽一叶、二叶,单芽、单叶的生叶本色,芽似枪、剑,叶如旗;汤面水气夹着茶香缕缕上升,如云蒸霞蔚,趁热嗅闻茶汤香气,令人心旷神怡;观察茶汤颜色,或黄绿碧清,或乳白微绿,或淡绿微黄……隔杯对着阳光透视,还可见到汤中有细细茸毫沉浮游动,闪闪发光,星斑点点。
绿茶茶叶细嫩多毫,汤中散毫就多,此乃绿茶嫩茶特色。
这个过程称为湿看欣赏。
待绿茶茶汤凉至适口,品尝茶汤滋味,宜小口品啜,缓慢吞咽,让茶汤与舌头味蕾充分接触,细细领略名绿茶的风韵。
此时舌与鼻并用,可从茶汤中品出绿茶嫩茶香气,顿觉沁人心脾。
此谓一开茶,着重品尝茶的头开鲜味与绿茶茶香,饮至杯中绿茶汤尚余三分之一水量时(不宜一开全部饮干),再续加开水,谓之二开绿茶。
如若泡饮茶叶肥壮的名绿茶,二开绿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余味无穷,齿颊留香,身心舒畅。
饮至三开,一般茶味已淡,续水再饮就显得淡薄无味了。
二是泡饮茶条松展的名绿茶茶,如六安瓜片绿茶、黄山毛峰绿茶、太平猴魁绿茶、舒城兰花绿茶等,如用“上投法”,绿茶茶叶浮于汤面不易下沉。
可用“中投法”,即在干绿茶欣赏以后,取绿茶入杯,冲入开水至杯容量的三分之一时,稍停二分钟,待干茶吸水伸展后再冲水至满,此时绿茶茶叶或徘徊飘舞下沉,或游移于沉浮之间,观其茶形动态,别具茶趣。
其他各项欣赏、品饮如前。
茶道玻璃杯的泡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