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壶知道为您带来了10篇《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壶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金色的草地教案篇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
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
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
这种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两个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弓队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不能仅停留在“草地玩耍游戏“和“蒲公英的变色”上。
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这也是学习本篇课文的难点所在。
教学准备:(包括资料查询,课件准备等)课件、蒲公英的图片教学过程:(包括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检查生字、初读课文1、自由读,检查生字:⑴预习时大家已经养成了独立识字的习惯,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赏析《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我家门前有一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每当春天来临,蒲公英就会开出金黄色的花朵,整个草地就像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我和弟弟喜欢在草地上玩耍,追逐着飘荡在空中的蒲公英种子。
有一天早晨,我早起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我感到很奇怪,就去问爸爸。
爸爸告诉我,蒲公英的花朵会在白天开放,晚上就会合拢。
我这才明白,原来我们看到的金色草地,只是蒲公英在阳光下呈现出的颜色。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会观察草地的颜色变化。
我发现,当太阳升起时,蒲公英的花朵慢慢展开,草地就变成了金色;当太阳落山后,蒲公英的花朵又会合拢,草地就恢复了绿色。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生命的韵律。
赏析:《金色的草地》是一篇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和生活乐趣的文章,通过作者对家门口草地及蒲公英的细致观察,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活力。
课文首先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蒲公英盛开时的美景,将草地比喻为“金色的地毯”,形象地传达出蒲公英花朵的金黄色彩和草地的广阔景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接着,作者通过自己的疑惑和父亲的解答,揭示了蒲公英花朵开合与阳光的关系,展现了大自然的规律和生命的节奏。
这种科学知识的融入,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寓教于乐,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增长了知识。
最后,作者通过每日观察草地颜色的变化,深化了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理解,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文章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教育意义。
总的来说,《金色的草地》以其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大自然景象,引导读者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
金色的草地课文及原文《金色的草地》是苏联作家普里什文写的一篇文章,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三年级上册教科书中,由茹香雪翻译、金锋朗读。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金色的草地课文及原文,欢迎阅读!!金色的草地课文注释:本文作者苏联作家普时什文,茹香雪译。
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附:金色的草地优秀教案设计教学要求: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大家一定见过草地吧,你见过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在草地上玩过吗?都玩什么游戏呢?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金色的草地二、范读课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原文《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的经典一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原文,欢迎参考阅读!金色的草地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金色的草地》记叙了一个小男孩由无意中发现了金色的草地会变颜色,到开始注意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与蒲公英成为朋友的经过。
课文语言通俗,内容浅显易懂。
学生要通过读课文,体验发现自然奥秘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目标]1.学会“色、草、片、变、发、并、而、怎”8个生字,会认“英、钓、注、意、观、察、便、张”8个生字,认识偏旁“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体会第1自然段的发现与第2自然段的发现有什么不同,增强观察自然的意识。
[设计理念]鄂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是以“发现”为话题组织材料的。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知识点+图文解读知识点01我会写蒲pú(蒲扇、香蒲、蒲公英)英yīng(英雄、英俊、英姿飒爽)盛shèng(盛开、茂盛、盛气凌人)耍shuǎ(玩耍、戏耍、耍手腕)喊hǎn(呼喊、呐喊、哭天喊地)欠qiàn(哈欠、欠缺、亏欠)钓diào(钓鱼、垂钓、钓竿)而ér(而是、而且、从上而下)察chá(观察、察看、明察暗访)拢lǒng(合拢、聚拢、拉拢)趣qù(有趣、趣事、自讨没趣)喜xǐ(喜爱、喜好、喜闻乐见)睡shuì(睡觉、睡眠、呼呼大睡)02多音字盛shèng(盛开)chéng(盛饭)朝zhāo(朝阳)cháo(朝上)03近义词快乐一一欢乐观察一一观测喜爱一一喜欢仔细一一认真一本正经一一不荀言笑04反义词盛开一一凋谢仔细一一马虎合拢一一分开一本正经一一嬉皮笑脸引人注目一平淡无奇05理解词语盛开:(花)茂盛地开放。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假装:故意做出某种动作或姿态来掩饰真相。
仔细:当心、细心。
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
合拢:合到一起;闭合。
06句子解析1.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不是……而是……”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否定草地是金色的,肯定草地是绿色的,用“并” 字,让人感觉“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
2.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蒲公英的花比作人的手掌。
这样写的好处是更加真实形象的描绘出蒲公英的花是如何张开、合拢的。
07问题归纳1.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本课主要讲了“我”和弟弟在窗前一大片草地上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以及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
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8篇)《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
3、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留心观察重要性。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激趣,揭示课题(引导学生回忆草地的样子)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案,你们想看看吗?大家瞧!教师出示一幅绿色草地的图片2、这是什么?(生答:草地)3、谁来说说看你见到过的草地是什么样子的?(生答:无边无际的草地、绿色的草地、美丽的草地、、)4、是啊,我们平常见到的草地都是绿色的,可是今天我们要走进一片金色的草地。
5、板书课题。
6。
让我们一起齐读课题吧7、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生答:为什么是金色的呢)8、看来同学们的答案非常一致,老师也有这样的疑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细细观察,看是否能够找到答案吧!二、初读课文1、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课本翻至第66页,带着之前疑惑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遇到的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掌握情况刚才孩子们读的真认真,这些生字都认识吗?那我考考大家吧!(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认读,正音。
你们真能干,都认识,后面的词语朋友你们能认识吗?来我们让这两组的同学给他们打打招呼,叫出他们的名字,记住叫两遍哦!(2)出示词语,男女生读。
那列小火车最想来?这列小火车最想来!三、品读课文(一)品读第一自然段1、孩子们刚才你读了课文,你知道是什么让它变成了金色吗?金色的草地在哪里?(生答:乡下)你从哪里知道的?2、教师导入第一自然段。
那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吧,注意连读和断句,不能拖哦!3、同学们这个自然段不仅告诉了我们这片金色的草地在哪里,还告诉了我们这片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你找到了原因吗?4、(生答:)师出示PPT文句并总结5、出示蒲公英图,师讲解蒲公英的特点看这就是蒲公英蒲公英种子轻轻一碰就会掉落,当有风的吹过的时候,会随这风一起飘散到各处。
《金色的草地》小学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金色的草地》小学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金色的草地篇一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上第2课课文《金色的草地》。
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的。
一、说教材《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
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学生刚升入三年级,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我预设了以下的学习目标: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识记、会写“耍、装”等12个字。
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引人注目、观察”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
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另外,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
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三、说教法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
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8篇)《金色的草地》的优秀教案篇一文本分析:这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通过观察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并寻找原因的过程。
课文语言平实,意境优美,充满童真童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仍在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并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增强自己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因此,本课的教学就不能仅停留在草地上的游戏和蒲公英的变色上,要联系实际生活,引领学生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抓住典型语言信息,领悟观察带来的好处。
通过设计情境表演、有感情朗读、对比发现、资料补充、读写结合等教学环节,引领学生感悟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一三个生字,会写“乡下、窗前”等18个词语。
2、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3、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通过观察实践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难点: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培养主动观察的意识,积累生活素材。
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一三个生字,会写“乡下、窗前”等18个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描写的场景。
【要点把握】1、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感悟草地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引导学生说说平时观察到的草地。
导语:生活中我们随处都能见到草地,公园里、山坡上、操场边、田野里……。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草地?用一个词来形容形容。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绿色、碧绿、嫩绿、宽广、广阔、柔软、软绵绵、美丽、可爱、有趣、荒凉”等,如果有学生预习过课文,也会说“金色”,教师可进一步追问,有没有见过金色的草地,是什么样儿的。
3、出示课文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质疑。
过渡:在读课文之前,大家看到“金色的草地”这个题目,会有哪些疑问?(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是秋天小草枯黄以后的草地吗?草地上的什么东西是金色的呢?)预习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是“金色的草地”了吗?(蒲公英的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就是金色的了。
小学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金色的草地篇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 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
教学准备课件、蒲公英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填空:()的草地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进行口头填空。
2.自然过渡:这道题有很多种填法,同学们看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自读讨论1.各自轻声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填空答案,如:(金色/可爱)的草地3.设疑: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为什么作者称它为可爱的草地呢?我们继续学课文。
三、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预习时画出的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合作,交流,力争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
3.反馈: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说说自己认识哪些词语,带领大家一起读一读。
4.朗读展示:你最喜欢读哪个自然段,站起来读读,让我们感受你对它的喜爱!四、再读解疑1.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呢?自读第一自然段体会。
a、观看录象,给以直观的感受。
b、引导想象:蒲公英盛开了,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到处都是金色的蒲公英,在阳光的映衬下金光闪闪,直刺你的眼。
小鸟也来了,蝴蝶也来了,空气中满是青草的香气和蒲公英柔嫩的绒毛。
这时候你最想做什么?指名交流。
2.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a、思考图中这两个孩子分别是谁,他们在做什么?轻声朗读课文后说一说。
b、你觉得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这部分课文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各自试读,指名交流。
c、大家喜欢这草地、蒲公英吗?请你对它们说一句话。
3.其实这草地并不是总是金色的,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小!a、自读课文说说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蒲公英色变的规律和原因)b小博士讲座:有关蒲公英色变的规律和原因。
学生上台讲述c、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
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 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
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金色的草地
2.课前置疑: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吗?
整理问题: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多音字:“假”“朝”
字形:“绒”“耍”
3.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并展示图片。
4.抽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你能找出来吗?
归纳总结:1 哥俩在草地上玩耍。
2 草地会变色的原因。
四、理解课文
1、齐读一自然段:思考:我们窗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草地?由“长满”“盛开后变
为金色”体会蒲公英的多。
2、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齐读第一自然段
草地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们怎么玩呢?
二.感知第二自然段
1 自读第二自然段.
2 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
3.汇报表演.
4.想像自己的脚下就是那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说一说,在这样一个地方,你的感觉怎么
样?
5朗读:读出欢乐的气氛.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 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什么?对了,]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变化,说一说,它是怎么变的?
早上:绿色白天:金色晚上:绿色
2 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在书上勾出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 汇报:
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着变色了.
5朗读:体会草地的变化的原因.
6、齐读4自然段:从这里,你体会到小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五、完成课后练习二:回顾全文:从课文哪些地方,你感受到草地的有趣和蒲公英的可爱。
有感情地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