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汇报
- 格式:ppt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20
第四部分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项目项目一: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项目项目名称: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张建荣陈忠军项目主要成员:杨仕民朱建清黄华国林列书宫宝成王洪涛黄方遒赵辉田巨宋静波邓君香项目建设期:2007~2009年一、项目现状(一)飞机维修工程行业背景分析民航行业的特点是“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而我国民航业正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实现民航强国的目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飞机维修工程属于民航技术应用性比较强的领域,所需人才绝大多数正是高职院校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航空运输的生产安全。
截至2006年底,全国民航系统的飞机维修人员有4万多人,其中:中国国际航空集团公司0.8万人,东方航空集团公司0.6万人,南方航空集团公司0.75万人,海南航空集团公司0.2万人,其他航空公司合计0.65万人,全国民航维修公司(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等)飞机维修人员1万余人,其中持有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的人员约2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到2005年末,我国运输机总量已达到800多架。
按照中国民航总局《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计划》(民航发[2006]167号),到2010年我国运输机再增加680架左右,平均每年增加130多架。
国内飞机保有量将在2020年再翻一番,预计达到3000架左右。
到2020年,中国将新增约2200架各类民用运输机。
按照国际惯例,从事飞机维修工程技术人员的人机比为(20~30):1,估计新增的飞机维修工程技术人员数量将达到4.4万人以上。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属于民航飞机维修工程领域的主要专业,其人员占飞机维修工程技术人员70%以上,预计平均每年新增飞机维修工程技术人员在3000人以上,考虑自然减员、机场和通用航空公司所需专业技术人员等因素,飞机维修工程技术人员需求量会更大。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012 年度实施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2〕30 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 号)以及总参谋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工作的通知》(参动〔2012〕5 号)等文件精神,为加快培养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士官人才,同时满足航空制造业、航空维修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基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情况,提出本专业“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专项项目建设方案如下。
一、专业建设背景1、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航空工业既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程度的展示,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章第二节“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中明确提出:建设新型国产干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产业化平台是十二五期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中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首要任务;国发〔2010〕32 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也指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
2012年7月6日《国发〔2012〕24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产业。
到2020 年,航空年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700 亿吨公里,年均增长12.2%;全国人均乘机次数达到0.5 次,飞行总量达200 万小时,年均增长19%,航空服务覆盖全国89%的人口。
2、航空业是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三章发展目标中明确指出建设国家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是四川建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大基地之一。
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二O一一年十月十一日目录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沈阳航空职工大学,始建于1955年,2003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转制为一般高校治理序列的全日制高职院校,分设黎明校区和沈飞校区两个办学实体,别离隶属于中航工业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黎明公司和沈飞公司)。
50连年来,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积存了丰硕的办学体会,专门是学院作为全省首批高职专业试点学校,早在1993年就依照航空企业的需要,开设了航空机电设备维修(发动机方向)、数控加工技术、机电设备运行与保护、航空电子技术、飞机装配等专业,前后为航空工业企业和社会培育了大学本科、专科、中专和技校毕业生共60000余人,为航空工业的进展和国防建设现代化做出了奉献。
为深切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材进展计划纲要(2020-2020年)》,依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效劳产业进展能力的通知》,特制订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办学基础1.1.1拥有实力雄厚的办学条件学院占地面积156453平方米,建筑面积78826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总值万元,教学仪器设备共计1787台(套),图书馆藏书万册;目前在校生3614人,教职工381人。
现开设数控技术(数控加工方向)、数控设备应用与保护、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运行与保护、金属材料与热处置技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发动机、航空机务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算机应用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九个专业。
2020年新增航空电子设备维修、飞机制造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六个专业。
学院2002年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全国现代制造技术应用软件课程远程培训点和职业培训教材实验基地,2003年被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为辽宁省国家级高技术人材(机电项目)培训基地,2003年被省教育厅、劳动厅、经贸委、人事厅等联合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5年取得辽宁省创业技术培训功效展银牌奖,2005年被国家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评为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被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沈阳市高技术人材培育基地,2020年度被评为沈阳市职业技术鉴定先进单位。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申请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O—年十月一、专业建设基础 (1)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4)三、专业建设内容 (7)四、改革举措 (44)五、绩效考核指标 (44)六、专业建设预算 (53)七、保障扌昔施 (54)八、预期成果 (54)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专业负责人:白冰如王小营(西安威胜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亓世英(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成员:汪宏武石日昕杨琼谭卫娟林坤王娜宋双杰一、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是紧紧围绕我国军用航空与民用航空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开办的专业,属于“产业支撑型”专业,建设背景如下:1.国防军工发展的需要随着国防事业的发展,空军大批新型战机服役,急需大量掌握航空电子设备维修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新型战机的服役,也对现有维修企业职工队伍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主要培养掌握航空电子设备使用、维护、故检、调试等专业知识和能力,能胜任航空电子设备维修岗位的一线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因此,建设好本专业是服务国防建设发展的要求。
2.民用航空发展的需要中国是民航业发展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
航空旅客、货物运输增量和总量已名列亚洲第一。
《中国民航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计划增加投资1.5万亿,其中新建机场45个,新增飞机1900多架。
山此带来的维修保障人员需求将比2010年增长70% 至100%,维修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50亿元以上,新增维修技术人员按照人机比为46.3:1 计算,需求在&8万人以上。
按照国际惯例,民用飞机维修人员分为两个专业,航空机械和航空电子,数量比为4:1。
据估计,未来5年,新增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需求在1.8万以上。
如果考虑自然减员、机场和通用航空公司所需专业技术人员等因素,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人员需求量会更大。
加快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是适应我国民航发展的必然要求。
论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1. 引言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是航空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航空业的迅猛发展,航空机电设备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对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为了培养高素质的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人才,建设一套完善的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论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
2. 目标本专业建设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熟悉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及相关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
通过严格的教学计划和实践训练,使学生能够胜任航空机电设备维修工作,并具备持续学习与创新的能力。
3. 课程设置3.1 基础理论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航空基础知识3.2 专业课程•航空机电设备维修工艺及技术•航空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技术•航空机电设备备件管理与采购•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质量管理•航空机电设备维修安全管理3.3 实践训练课程•航空机电设备维修实习•航空机电设备维修项目实验•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案例分析4. 教学方法本专业采用综合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
5. 实践环节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本专业建设方案设置了丰富的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实验和案例分析等。
通过参与真实的维修项目,学生将接触到各种航空机电设备的实际操作,熟悉不同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提升实践能力。
6. 师资队伍建设为了保证本专业建设方案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拟聘请资深的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
7. 教材建设本专业建设方案将制定一套适合本专业的教材体系,包括教材、教辅和参考书籍。
教材内容覆盖航空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和管理知识,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高职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实训条件建设与改革摘要:飞机机电维修专业的定位是培养飞机维修生产第一线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建设,在学院领导、有关部门和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关键词: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实训条件建设;改革措施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关键在于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
国内技能型人才培养最大弊端是高职教育模仿本科教育,导致人才培养虽明确以实践为主,但总是不接地气,导致以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为主业的高职教育培养成果与行业岗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岗位适应性差、岗位黏性低(跳槽频繁)、岗位发展前景暗淡。
一、高职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实训教学现状首先是实训的内容较多,但是整体的教学条件却存在缺陷。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实训中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整体的设备维修包含了飞机各个系统,比如齿轮的轨道修理以及各种零件部件的拆装和修复,但是大多数的学校却没有提供待修理的齿轮以及导轨这样的零件。
对于大多数的学校来说,在进行实训教学时整体的工作台数量不足,教师也只能够对其进行展示,无法满足学生的现场拆解需求,更加无法提及进行维护修理实训学习[1]。
其次是实训教学活动不够深入,对于传统的教学辅助手段使用效果比较差。
在传统的航空机电设备实训教学活动中,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深远影响,无法深入到设备的内部展开更加细致化的修理和教学。
在正式展开实践活动之前,教师只能够通过PPT以及短视频讲解的模式,讲解实训中所使用到的设备和零件。
但是由于图片和视频在拍摄角度上不够细致化,难免会存在漏洞,和学生的互动性也比较差,最终所能够获得到的学习成果也可想而知[2]。
再次,实训教育活动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无法实现分层次的教学。
现阶段航空机电设备的维修实训教学大多数都是大班授课、一刀切的教学形式,教师分批来对实训内容进行操作和演示,随后再让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展开实训学习,基本上所有的学生在学习进程上保持一致,无法对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调整和优化,导致最终的实训教学工作无法实现分层次教学,最终获得的实训质量也无法提升,甚至会出现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3]。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培养方案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是飞机维修中的重要环节,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对飞机的飞行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飞机机电设备故障的能力,能够胜任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工作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内容1.理论课程培养学生对飞机机电设备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包括飞机机电设备的分类、基本原理、工作过程等内容。
同时,还要学习相关的电子技术、电气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课程,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飞机机电设备的维修和故障排除能力。
学生需要学习飞机机电设备的拆装、维修、调试等操作技能,熟悉各类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同时,还要进行模拟实训和实际维修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习实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参加相关的实习实训。
通过实践锻炼,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方式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
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2.实践操作设置实验室和实践操作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学生需要参与到实际的拆装、维修、调试等操作中,通过实践操作提高技能水平。
3.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飞机维修企业或相关单位进行实习实训,让学生亲身感受实际工作环境,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四、评价方式1.考试评价通过理论知识考试,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践评价通过实验报告、实践操作考核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习实训评价通过实习单位的评价和学生的实习报告,评价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表现和能力。
c)合分时间
调节合分控制时间为80ms固有合分时间29.1ms (设置与合闸时间接近,合分命令同时发出)
调节合分控制时间为95ms合分时间41.3ms
调节合分控制时间为130ms合分时间67.2ms 注:在试验设备上调节出不同的合分控制时间,测得出不同的合分时间。
图3
3对测试高压断路器金属短接时间的说明对断路器通过试验测试设备上合分控制时间的设置调整(加延时时间),即能分别调整出固有金属短接时间、技术标准(型式试验)规定的金属短接时间以及
(上接第92页)策支持和项目支持。
通过争取并完成政府、行业和学校的项目支持,就是一个锻炼队伍的机会和过程,要重视项目和工程的组织、人员、资金保障,确保项目的成效。
实现我们的规划目标。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规划思考摘要:本文根据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实际情况,分析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规划思考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加强专业建设 , 培养出合格的通航维修人才。
关键词:飞机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引言: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航空工业既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程度的展示,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章第二节“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中明确提出:建设新型国产干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产业化平台是十二五期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中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首要任务;国发﹝2010﹞32 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也指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
2012 年 7 月 6 日《国发﹝2012﹞24 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产业。
到 2020 年,航空年运输总周转量达到 1700 亿吨公里,年均增长 12.2%;全国人均乘机次数达到 0.5 次,飞行总量达 200 万小时,年均增长 19%,航空服务覆盖全国 89%的人口。
一、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内容1.推进校企对接实施专业与行业对接进一步深入调研民航业、飞机制造业、机务维修业等行业, 实现行业与专业的对接。
加大与行业优势企业的合作力度,依据“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共同配置教学资源、共同选派师资力量、共同实施学生管理”的原则,实现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学生管理等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共享优势资源。
引入行业、企业优秀的企业文化,前移行业企业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度,并敬业、乐业自身的职业。
2.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根据行业特点,在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上,课程标准涵盖行业准入标准。
在技术教育过程中融入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建立起符合行业职业素养的学生培养体系。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我的书桌上,我泡了杯清茶,打开电脑,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这个方案,我已经酝酿了好久,关于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我有很多想法。
我们要明确这个专业建设的背景和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电设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大量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人才。
我们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具有前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专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人才。
一、专业建设内容1.课程设置: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我们要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实用的课程。
除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的基本理论课程,还要设置实践操作课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
2.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关键,我们要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教师。
同时,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4.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同时,企业可以参与到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使专业建设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二、专业建设措施1.加大投入:学校要加大对专业建设的投入,确保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投入包括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教学设备等方面。
2.政策支持:学校要给予专业建设政策支持,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3.加强宣传:学校要加强专业建设的宣传,提高社会对专业的认可度,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
4.跟踪评价:学校要建立专业建设跟踪评价机制,定期对专业建设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三、专业建设预期成果1.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人才,满足市场需求。
2.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4.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5.提高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
时光荏苒,我看着电脑屏幕上逐渐成型的方案,心中充满了期待。
这个方案的实施,将为我国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事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实习汇报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实习汇报(一)实习任务1.使学生对实习所在单位的生产、研制和开发情况有所了解,并增加对专业范围内的学科的感性认识;2.通过接触多个生产环节,稳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习题的能力;3.以工程师助手的身份了解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学习并初步了解进行技术工作、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的相关实际知识;4.搜集、积累有关的技术资料,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汇报正文(可以续表):作为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我们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相当的基础知识以及部分专业知识,为了进一步了解所选专业,包括研究方向、详细技术等,有须要在大三学年结束后进行与专业相关的生产实习。
学校正好提供了这样的实习安排,为我们联络到位于江西南昌的洪都航空工业公司,让我们有了难得的实习时机。
十余天的实习生活可以说非常短暂,实习单位为我们安排了六场讲座、五天的进厂实习可以说时间虽短,但实习内容非常多,有一些部门、班组虽然只是走马观花地参观了一天,但所需的工作经验可不是我们十天半月所能掌握的。
在实习结束之余,有须要做一简短实习汇报、记录十余天的实习生活,积累日后学习工作所需的知识、经验。
一、企业介绍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洪都)是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诞生地,创建于1951年,原名为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前身为国营洪都机械厂,为我国“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建设项目方案之一。
根据企业开展的需要,1998年改制组建了以洪都集团公司为核心,拥有24个成员企业和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集科研、生产和经营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企业现从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拥有员工万余人,是国家重点支持的520家大型企业和国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之一。
在近60年的开展历程中来,中航工业洪都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的“十个第一”,共研制生产了多种型号5000多架飞机。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2013 年3 月一、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背景1.职业岗位目标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主要面向机电行业,培养掌握机电设备生产、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通用机电设备、数控机床、电梯等设备的应用、维修、设计改造与管理等岗位。
该专业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在掌握常规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的技术基础上,重点突出数控机床维修和电梯维修与管理行业,“工学结合”,学习并参与到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去。
2. 专业来源我院的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原为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2011 年开设)的一个专业方向,中职原有电梯维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数控维修(3+2),这些专业已连续开设多年,本专业高职正式开设于2012年,首次招生50 人。
机电是我校的特色,数控、模具、电子电器等专业主要培养零部件加工方面人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侧重于机电产品的生产制造、安装、调试、应用,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是来解决其维修与管理需要的。
这些专业可以形成专业链,同属机电专业群。
本专业是我校专业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院和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校园基础建设、师资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校园内引进的数家机电类企业、以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实施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实习实训条件该专业目前拥有的实验实训场所有:机械加工实训基地、数控加工实训基地、焊接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实验室、电气控制实训室、PLC实训室、液压实训室、气动实训室、数控加工仿真实训室、数控维修仿真实训室、数控维修实训室、电梯控制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20 余个,教学工厂4 个,目前正在建设的数控机床维修服务中心又成为该专业学生重要的实习实训基地。
另外,我系还与德远电梯等多家校外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进行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
(三)师资队伍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知识结构合理、事业心强、师德高尚、配合协调、训练有素的专业教学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