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秤的设计与制作-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7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设计(论文)题目:智能人体电子称的设计——硬件子系统设计指导教师:2014 年 2 月20 日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日趋提高,人体电子秤广泛应用于家庭、医院、医药商店等场所,目前绝大多数采用机械式指针显示人体重量,测量误差较大,可靠性差,功能单一。
但是随着科学水平迅速发展,称重技术也突飞猛进,电子秤的更新步伐也相当快。
我国称重技术虽与国外一些先进技术有一定差距,但通过近几年努力研究,在产品标准化、系列化、生产工艺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2 现状50年代中期电子技术的渗入推动了衡器制造业的发展。
60年代初期出现机电结合式电子衡器以来,经过40多年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我国电子衡器从最初的机电结合型发展到现在的全电子型和数字智能型。
我国电子衡器的技术装备和检测试验手段基本达到国际90年代中期的水平。
电子衡器制造技术及应用得到了新发展。
电子称重技术从静态称重向动态称重发展;计量方法从模拟测量向数字测量发展;测量特点从单参数测量向多参数测量发展,特别是对快速称重和动态称重的研究与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电子衡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主要差距是技术与工艺不够先进、工艺装备与测试仪表老化、开发能力不足、产品的品种规格较少、功能不全、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等。
3 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近年来电子衡器产品的发展情况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电子衡器总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其技术性能趋向是速率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其功能趋向是称重计量的控制信息和非控制信息并重的“智能化”功能;其应用性能趋向于综合性和组合性[3]。
1.小型化体积小、高度低、重量轻,即小、薄、轻。
对于低容量的电子平台秤和电子轮轴秤,可采用将薄型或超薄型的圆形称重传感器,直接嵌入钢板铝板底面与称重传感器外径相同的盲孔内,形成低外形的秤体结构,称重传感器的数量和位置由秤的额定载荷和力学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本课题是智能人体电子秤的设计,是基于单片机的设计,再根据课题要求,最终进行硬件子系统的设计。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电气系网页或各教研室FTB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至少应包括1篇外文资料;对于重要的参考文献应附原件复印件,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后。
4.统一用A4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说明书》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电子体重秤开题报告篇一:体重秤开题报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学院专业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国内外称重技术和衡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称重技术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重视,作为一种计量手段,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科研、交通、内外贸易等各个领域,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
电子秤是电子衡器中的一种,衡器是国家法定计量器具,是国计民生、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内外贸易不可缺少的计量设备,衡器产品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因此,称重技术的研究和衡器工业的发展各国都非常重视。
50年代中期电子技术的渗入推动了衡器制造业的发展。
60年代初期出现机电结合式电子衡器以来,随着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等现代电子技术的成就给传统的电子测量与仪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革命性的影响。
经过40多年的不断改进与完善,衡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提高。
从世界水平看,衡器技术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从传统的全部由机械元器件组成的机械称到用电子线路代替部分机械元器件的机电结合秤,再从集成电路式到目前的单片机系统设计的电子计价秤。
我国电子衡器从最初的机电结合型发展到现在的全电子型和数字智能型。
现今电子衡器制造技术及应用得到了新发展:电子称重技术从静态称重向动态称重发展;计量方法从模拟测量向数字测量发展;测量特点从单参数测量向多参数测量发展。
常规的测试仪器仪表和控制装置被更先进的智能仪器所取代,使得传统的电子测量仪器在远离、功能、精度及自动化水平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并相应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智能仪器控制系统,使得科学实验和应用工程的自动化程度得以显著提高。
(二)体重秤简介,及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体重秤可以分为电子体重秤和机械体重秤,还可以分为带身高尺的体重秤和不带身高尺的体重秤。
体重称是衡器使用功能中的一个分类,物美价廉,可以帮助人们有效的监视自己的体重变化,新产品还可以检测自己的脂肪含量,而且还有一些人性化的附属功能。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基于单片机旳数字电子称旳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院(部):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班级:
指引教师:
03月16日
开题报告填写规定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旳根据
材料之一。
在指引教师指引下,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前完毕, 指引教师签订意见、系(教研室)审查后生效;
2.学生应按照统一规定(从教务处网站下载开题报告原则格式电子文档)
填写开题报告, 其中: 字体小4号宋体, 行距20磅, 日期旳填写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1月17日”或“-01-17”;
3.根据专业旳具体状况,学生应查阅一定数量旳参照文献(不涉及辞典、手册);
4.完毕后及时交给指引教师签订意见。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图1设计思路框图(1)数据采集:利用重力传感器获取重量数据,选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2)信号放大:将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3)模数转换:利用A/D转换器把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到单片机。
(4)单片机控制:中央控制模块,接收外部数据,通过运算和处理,进行相应控制。
(5)人际交换:人机借口主要由键盘和LED显示管组成。
二,软件部分软件主要三个方面:一是初始化系统;二是按键检测;三是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并进行显示。
这三个方面的操作分别在主程序中来进行。
程序采用模块化的结构,这样程序结构清楚,易编程和易读性好,也便于调试和修改。
程序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程序结构图系统程序固化在单片机内部的flash存储器中,分为主程序和若干子程序。
主程序的功能是系统初始化,管理和调用各个子程序。
本设计的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
图3 主程序流程图四、具体进度安排第七学期第12-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单片机设计的基本原理;第七学期第14-15周:进行功能需求分析,提出大致方案,并完成开题报告;第七学期第16-20周:进展情况检查,给出进展报告;第八学期第1周:设计信号采集部分,包括传感器的选型;第八学期第2周:设计系统的模数转换部分;第八学期第3周:完成LED的设计;第八学期第4周:提交与课程设计相关的专业外文资料译文;第八学期第5-6周:设计工作进展中期报告,明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第八学期第7-12周:按设计方案进行调试仿真,完成整体设计;第八学期第13-15周:撰写毕业论文,交指导老师批阅;第八学期第16-17周:验收设计成果,按程序要求进行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1] 赵广平,孙雯萍,孙建军. 电子称重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仪表技术传感器,2007,。
家用经济型智能电子秤中秤重模块的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家用电子秤作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也在智能化方面不断改变和迭代。
现有的家用电子秤由于价格较高,市场上的低价电子秤质量较差,数据不够准确,难以满足日常使用的需要。
因此,设计一种家用经济型智能电子秤并研究其中的秤重模块,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和社会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家用经济型的智能电子秤,并研究其中的秤重模块,以达到以下目的:1.提高家庭中电子秤的普及度,为广大家庭提供准确、实用的秤重工具。
2.研究秤重模块的设计方法及其实现过程,为电子秤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3.优化电子秤的性能和结构设计,提高其成本效益比和市场竞争力。
三、研究内容1.家用经济型智能电子秤的整体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案。
2.秤重模块的研究与设计,包括秤盘、传感器、芯片等部分的技术研究和实现。
3.电子秤数据处理算法的设计和开发,为用户提供更加准确可信的数据。
4.对电子秤的性能进行测试,评估其测量精度、有效载荷范围等性能指标。
四、研究方法1.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当前智能家居市场上电子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进行开发,依托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完成电子秤的设计制作。
3.采用数电原理并结合MCU编程的方法,对电子秤进行数据处理算法开发。
4.利用标准测试设备对电子秤进行各项测试和数据采样分析。
五、预期成果1.设计并制作出一款家用经济型智能电子秤,能够准确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
2.深入研究秤重模块的设计方法,并实现其中关键部分。
3.设计并实现较为优秀的数据处理算法,提高电子秤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4.通过各项测试,对电子秤的性能及稳定性进行评估,为后续的完善提供数据支撑。
六、研究难点与解决方案1.秤重模块设计难点在于传感器的选取和秤体结构的设计,同时要考虑到成本和生产工艺的因素。
解决方案:通过对不同类型传感器的测试和比较,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一款传感器,并使用先进的CAD工具完成秤体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秤的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出售商品品种的增多以及交易频率的倍增,对电子秤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伴随计算机在商业领域的渗透,单片机的应用也正在随之不断地走向深入。
于是,电子秤作为一种精确、智能、便捷、明了、可靠的称量仪器,在我们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应运而生,并在商业活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扮演这很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电子秤的发展过程与其他事物一样,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密、由机械到机电结合再到全电子化、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过程。
特别是近30年来,工艺流程中的现场称重、配料定量称重、以及产品质量的检测等工作都离不开能输出电信号的电子衡器。
这是由于电子衡器不仅能给出质量或重量的信号,而且能作为总系统的一个单元来承担着控制和校验的功能,从而推进工业生产和贸易交往的自动话和合理化。
50年代中期电子技术的渗入推动了衡器制造业的发展。
60年代初期出现机电结合式电子衡器以来,经过40多年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我国电子衡器从最初的机电结合型发展到现在的全电子型和数字智能型。
电子衡器制造技术及应用得到了全新的发展。
电子称重技术从静态称重向动态称重发展;计量方法从模拟测量向数字测量发展;测量特点已从单参数测量向多参数测量发展,特别是对快速称重和动态称重的研究与应用。
但就总体而来说,我国电子衡器产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其主要差距在于技术与工艺不够先进、工艺装备与测试仪表老化、开发能力不足、产品的品种规格较少、功能不全、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等。
物品称量是市场交易中很基本的活动,是商业领域最基本的衡具。
传统的量具是杆秤或盘秤,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电子秤。
早期的电子秤多通过模拟电路实现,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芯片的价格逐渐下降,模拟控制已逐步被数字控制所取代,电子秤的设计模式也大都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单片机),使精度和可靠性都有了明显得提高。
基于ARM-Linux多功能电子称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电子称是一种用电子技术测量物体重量的精密仪器,广泛应用于商业、工业、医疗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称的各种功能不断增强,如自动称重、数据存储、计算和输出等,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其中,基于ARM架构的电子称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等优点,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课题旨在基于ARM-Linux多功能电子称设计与实现,将ARM-Linux系统和传感器技术进行结合,通过调用各种传感器实现自动称重、数据存储、计算和输出等多项功能,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此外,研究如何提高电子称的测量精度、减少误差,进一步优化电子称的性能和使用体验。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硬件设计:选用高精度的传感器,设计合适的电路板布局,保证电子称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2. 软件设计:采用ARM-Linux嵌入式系统,通过C语言和Python语言编程实现电子称的自动称重、数据存储、计算和输出等多项功能,优化用户体验。
3. 算法设计:研究计算重量和减少误差的算法,提高电子称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技术路线如下:1. 硬件设计:选用AD转换器和高精度传感器,设计合适的电路板布局和电源管理电路,实现电子称的高精度测量功能。
2. 软件设计:采用ARM-Linux嵌入式系统,通过C语言和Python 语言编程,编写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实现电子称的自动称重、数据存储、计算和输出等多项功能。
3. 算法设计:通过研究重量计算和误差减少的算法,提高电子称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三、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设计和实现基于ARM-Linux的多功能电子称,并优化其测量精度和准确性,提高电子称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预期成果如下:1. 设计并实现基于ARM-Linux的多功能电子称。
2. 研究重量计算和误差减少的算法,提高电子称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3. 通过实验验证电子称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并与市场上同类产品进行比较。
电子秤设计报告范文一、简介电子秤是通过电子传感器测量物体质量的一种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秤取代了传统的机械秤,具有精确、方便、智能等特点。
本次设计旨在研究电子秤的工作原理、设计思路以及实际应用。
二、工作原理电子秤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电子传感器测量物体受力的变化。
当物体放置在电子秤上时,物体的重力作用在电子传感器上产生变化,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转化为数字信号,根据这些信号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三、设计思路1.电子传感器选择:我们采用了压力传感器作为电子秤的重要组成部分。
压力传感器能够准确地感知物体施加在其上面的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感器。
2. 单片机选择:我们选用了Atmega328P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
Atmega328P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和广泛的应用范围,能够满足电子秤的计算和控制需求。
3.显示模块:我们选择了数码管显示模块作为电子秤的显示装置。
数码管显示简单明了,便于用户观察。
4.电源电路:电子秤需要稳定的电源供电。
我们设计了一个直流稳压电源电路,保证电子秤的正常运行。
五、设计步骤1.搭建电子秤平台:设计一个结构稳定的平台,并安装压力传感器在其下方。
2.连接电路:将压力传感器与单片机连接,并接入电源电路和数码管显示模块。
3.编写程序:利用C语言编写单片机的程序,实现电子秤的各项功能,如AD转换、数据处理、结果显示等。
六、实际应用七、结论本次设计成功实现了一个简单的电子秤,通过压力传感器、单片机和数码管的协作,能够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子秤的设计思路和步骤简单明了,且应用广泛,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系别:计算机(软件)学院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班号:学生姓名:学生学号: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黄维翼起讫日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计算机应用班级姓名一、课题名称:电子秤的设计二、主要技术指标:(1) 最大称重为3Kg。
(2) 能用键盘设置单价。
(3) 加重后,通过LCD显示屏能同时显示重量、单价和总价。
(4) 被秤物体超重时,能自动报警。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1、根据设计要求,查找、消化相关的技术资料。
2、研究、讨论硬件电路及软件的总体设计方案,确定每个人的具体分工。
3、选定主要元器件,设计电路原理图,设计PCB板。
4、搭试硬件电路,软、硬件联机调试5、电子秤安装,并进行功能测试。
6、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四、主要参考文献:《单片机系统开发实例经典》戢卫平等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04第一版《单片机应用与项目实践》黄维翼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04第一版学生(签名)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系主任(签名)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电子秤的设计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电子秤是电子衡器中的一种,衡器是国家法定计量器具,是国计民生、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商业贸易不可缺少的计量设备,衡器产品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由于电子衡器具有称量快、读数方便、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便于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实现称重技术和过程控制的自动化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能源交通、商业贸易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部门。
随着称重传感器技术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的进一步发展,电子称重技术及其应用范围将更进一步的发展,并被人们越来越重视。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按照设计的基本要求,系统可分为三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器模块、人机交互模块。
1、数据采集模块:把所称物体放到秤台上,通过秤体将物体的重力传给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传感器受到压力使电阻发生变化引起电压变化再将电压值送到A/D转换电路,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
XXXX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设计学院(系):专业:年级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电子称是电子衡器的一种,是国家法定计量器具。
电子秤是称重技术中的一种新型仪表,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电子秤与机械秤比较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价格低、实用价值强、维护方便等特点,可在各种环境工作,重量信号可远传,易于实现重量显示数字化,易于与计算机联网,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随着科学技术和科技的发展,出售商品品种的增加,需要称重物品的设备也需要更新换代,人们对称重装置不仅要求获得静态称重数据,而且进一步要求称重工作的自动化,实现快速称量,以及测量各种动态参数,提高测量精度和各种数据的及时处理。
这些精度、速度、性能和功能方面的要求是传统的机械测量系统无法满足的,这就使得电子称重装置推广,使得称重装置变成为电子仪器。
它的特点是:精确、智能、方便、明了、可靠,克服了传统的杆秤、盘秤不精确、速度慢、不能计价、易作弊等缺点,在商业领域应用越来越多。
电子秤的设计首先是通过称重传感器采集到被测物体的重量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
输出电压信号通常很小,需要通过高精度高增益的放大芯片进行信号放大,并通过A/D转换,转换成数字量被送入到主控电路的单片机中处理,再经过单片机控制显示器,从而显示出被测物体的重量。
本设计是针对市场上电子秤产品的精准度不足,功能不全等一系列问题而开发的,实际使用操作简单,还附加有电子时钟和与PC串口通信功能,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二、资料调研分析:电子称的发展过程与其他事物一样,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又粗糙到精密、由机械到机电结合再到全电子化、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过程。
特别是近 30 年以来,工艺流程中的现场称重、配料定量称重、以及产品质量的监测等工作,都离不开能输出信号的电子衡器。
近年来电子称已愈来愈多地参与到数据的处理和控制过程中,现代称重技术和数据系统已经成为工艺技术、储运技术、预包装技术、收货业务及商业销售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电子秤开题报告电子秤开题报告一、引言电子秤是一种通过电子传感器测量物体重量的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秤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机械秤,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本文将从电子秤的原理、应用领域、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电子秤的原理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基于压阻式传感器。
当物体放置在电子秤上时,物体的重量会导致传感器发生微小的形变。
传感器会将形变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放大电路和模数转换器将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最终显示在秤的显示屏上。
三、电子秤的应用领域1. 家庭使用:电子秤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厨房,用于称量食材、调料等。
其高精度和便捷性使得家庭烹饪更加精确和方便。
2. 商业使用:电子秤在商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超市的收银台上常常配备电子秤,用于称量蔬菜、水果等商品,以确保商品的准确计重。
3. 工业使用:在工业领域,电子秤常被用于称量原材料、成品等,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准确度。
4. 医疗使用:电子秤在医疗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医院常常使用电子秤来测量患者的体重,以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
四、电子秤的发展趋势1. 高精度: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秤的精度不断提高。
未来的电子秤有望实现更高的精确度,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2. 多功能:电子秤不仅仅用于称重,未来的电子秤有望具备更多的功能,如温度测量、计时器等,以提供更多的便利性。
3. 无线连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秤有望实现与其他设备的无线连接,如智能手机、电脑等,以实现更多的智能化功能。
4. 环保节能:未来的电子秤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
例如,采用低功耗的芯片和材料,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五、结论电子秤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工具,已经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高精度、便捷性和多功能性使得电子秤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秤将在精度、功能和环保节能方面不断得到改进和创新。
相信未来的电子秤将更加智能化、便捷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