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赣美版(江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97.50 KB
- 文档页数:38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8课戏曲脸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8课戏曲脸谱》是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戏曲脸谱的特点、分类和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包括戏曲脸谱的介绍、脸谱的绘制步骤和实践活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但对中国戏曲脸谱的了解相对较少。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加深对戏曲脸谱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戏曲脸谱的特点、分类和绘制方法,能够独立绘制一幅戏曲脸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戏曲脸谱的特点、分类和绘制方法。
2.难点:能够独立绘制一幅戏曲脸谱,并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展示戏曲脸谱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2.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绘制戏曲脸谱,培养操作技能。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作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视频、绘画材料等。
2.学具:绘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戏曲脸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戏曲脸谱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戏曲脸谱的分类和绘制方法,让学生对戏曲脸谱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绘制步骤,动手绘制戏曲脸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戏曲脸谱,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加深对戏曲脸谱的认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将戏曲脸谱运用到实际作品中,如绘制人物、动物等,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戏曲脸谱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8课戏曲脸谱》教案2一. 教材分析《第18课戏曲脸谱》是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戏曲中的脸谱艺术。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戏曲脸谱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颜色和图案所代表的含义,同时能够运用脸谱艺术进行创作。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戏曲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不太清楚脸谱艺术。
他们在绘画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可能还没有接触过戏曲脸谱。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戏曲脸谱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颜色和图案所代表的含义。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提高学生运用脸谱艺术进行创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戏曲脸谱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颜色和图案所代表的含义。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脸谱艺术进行创作。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喜爱戏曲脸谱艺术。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戏曲脸谱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纸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戏曲脸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传统艺术。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对戏曲有什么了解?”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戏曲脸谱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戏曲脸谱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颜色和图案所代表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绘制戏曲脸谱,讲解绘制技巧。
然后学生分组合作,共同绘制一个戏曲脸谱。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绘制一个戏曲脸谱,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一起讨论、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戏曲脸谱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戏曲脸谱的重要性和艺术价值。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搜集更多关于戏曲脸谱的资料,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赣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第9课巧手编织》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9课巧手编织》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编织的基本技巧和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增强对传统手工艺的认识和尊重。
二. 学情分析学生们在生活中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编织物,但对于编织的技巧和原理可能了解不多。
他们在手工制作方面可能有一定的基础,但可能没有尝试过编织,因此对于这一课的内容会感到新颖和有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编织的基本技巧和应用,学会编织简单的图案。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增强对传统手工艺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编织的基本技巧,学会编织简单的图案。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复杂的编织作品。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编织的技巧和步骤。
2.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编织的技巧和步骤。
3.互助法: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完成编织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编织的材料和工具,如编织针、线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自己的手工制作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编织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编织的基本技巧和应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编织的作品,并讲解编织的技巧和步骤。
学生通过观察和倾听,了解编织的过程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开始动手编织。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鼓励和帮助。
4.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编织作品后,教师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学生通过观察和评价,巩固所学的编织技巧。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编织技巧应用到生活中,如编织自己的衣物、家居用品等。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强调编织的重要性和乐趣。
赣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第18课戏曲脸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8课戏曲脸谱》是赣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戏曲脸谱的来源、特点和绘制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向学生介绍了戏曲脸谱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戏曲脸谱素材,供学生欣赏和参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他们善于观察、表现和创造。
但在戏曲脸谱方面,大部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戏曲脸谱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戏曲脸谱的来源、特点和绘制方法。
2.培养学生对戏曲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戏曲脸谱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戏曲脸谱的来源和特点。
2.戏曲脸谱的绘制方法。
3.如何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戏曲脸谱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戏曲脸谱的绘制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绘制方法。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创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欣赏评价法:学生相互欣赏、评价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戏曲脸谱的相关知识,制作课件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带好美术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戏曲表演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戏曲脸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戏曲脸谱的来源、特点和绘制方法,同时展示教材中的戏曲脸谱素材。
3.操练(15分钟)教师现场演示戏曲脸谱的绘制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绘制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绘制简单的戏曲脸谱。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创作戏曲脸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江西版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he Jiangxi version of the fourth grade art volume volume teachingpla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小学编订:FoonShion教育江西版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第 1 课幽默的形象第2课:花园果园第3课:热闹的养殖场(儿歌配画)第4课今天我值日5、比赛场上6、巧思妙贴7、巧镶妙嵌第八课巧编妙织第九课《我编斗笠送亲人》《水墨画(一)》教案设计10 水墨画12瓶瓶罐罐第14课戏剧脸谱15、民族服饰《民族服饰》教案设计16、快乐的小乐队第 1 课幽默的形象一、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表现方法。
2.学习运用漫画的表现手段创作漫画。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和善于观察生活、思索生活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分析、了解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三、教学难点如何创作漫画。
四、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教材。
2.搜集较易理解的漫画作品,并制成灯片或准备投影仪放大,3.搜集漫画家张乐平的漫画作品《三毛爱科学》、《三毛流浪记》。
4.历届学生漫画作品。
5.学具同教材要求。
五、教学过程(一)欣赏:了解漫画的特点。
1.出示漫画《三毛流浪记》和《三毛爱科学》。
2.出示历届学生漫画作品。
表现手法:夸张、比喻、拟人等。
(板书)特点:在讽刺和幽默中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使人们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得到美的享受。
(二)分析:学习漫画的表现手法、i.打开教材让学生自学。
然后各自谈谈对漫画《妈妈和老师》、《如此值日》的分析和理解,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漫画。
2.结合前面的范例,教师讲解漫画的构思和立意,让学生理解漫画是怎样达到宣传正义、抨击丑恶的目的。
(三)思索:尝试漫画的创作。
选择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通过联想夸张人和事的特征,画一幅或一组漫画。
1、教师举例提示,比如“皆大欢喜”、“学雷锋”等等。
四年级上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一、教案设计:教案名称:《美丽的江西风景》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赣美版江西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江西的风景名胜,提高学生对家乡美景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运用彩绘表现家乡美景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学会运用彩绘表现江西风景。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美景的热爱。
教学难点:1. 运用色彩的搭配表现美景。
2. 对家乡风景的描绘。
教学准备:1. 彩笔、水粉、画纸等绘画工具。
2. 江西风景图片素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江西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江西风景名胜。
Step 2: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江西风景名胜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美景的美。
2.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彩绘表现江西风景,讲解绘画技巧。
Step 3:绘画实践(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对江西风景的了解,选择一幅风景进行绘画。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Step 4: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二、教案设计:教案名称:《民间艺术之美——剪纸》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赣美版江西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基本技法和特点,提高学生的民间艺术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剪纸表现生活中事物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学会剪纸的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教学难点:1. 剪纸技法的掌握。
2. 对生活中事物的表现。
教学准备:1. 剪刀、红纸等剪纸工具。
2. 剪纸作品素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剪纸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剪纸艺术的了解。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8课戏曲脸谱》教学设计8一. 教材分析《第18课戏曲脸谱》是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戏曲脸谱的来源、特点以及各种颜色所代表的含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认识和欣赏戏曲脸谱的艺术魅力。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建议,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创作戏曲脸谱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戏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局限于电视、电影等媒体中的片段,对戏曲脸谱的系统认识还不够。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案,但对戏曲脸谱的特点和寓意尚不明确。
此外,学生动手能力强,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新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戏曲脸谱的来源、特点以及各种颜色所代表的含义。
2.培养学生对戏曲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戏曲脸谱作品。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戏曲脸谱的来源、特点以及各种颜色所代表的含义。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戏曲脸谱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戏曲脸谱的来源、特点和颜色寓意。
2.示范法:教师演示创作戏曲脸谱的过程。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创作戏曲脸谱作品。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戏曲脸谱图片素材。
3.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4.参考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戏曲脸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戏曲脸谱的特点和魅力。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脸谱?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含义吗?”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戏曲脸谱的来源、特点以及各种颜色所代表的含义。
例如,红色代表忠诚、英勇,黑色代表忠诚、正直,蓝色代表豁达、冷静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演示创作戏曲脸谱的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尝试创作自己的戏曲脸谱作品。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8课戏曲脸谱》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18课戏曲脸谱》是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戏曲脸谱的特点、分类和绘制方法。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戏曲脸谱的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
但是,对于戏曲脸谱这一艺术形式,大部分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戏曲脸谱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戏曲脸谱的分类、特点和绘制方法,能够独立绘制一种戏曲脸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戏曲脸谱的艺术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戏曲脸谱的分类、特点和绘制方法。
2.难点:能够独立绘制一种戏曲脸谱,并理解戏曲脸谱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戏曲脸谱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
2.示范法:教师演示戏曲脸谱的绘制方法,学生跟随实践。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绘制经验。
4.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戏曲脸谱作品,提升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戏曲脸谱作品、绘画工具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戏曲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戏曲脸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戏曲脸谱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幅戏曲脸谱作品,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它们的特点。
随后,教师简要讲解戏曲脸谱的分类和绘制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绘制方法,尝试绘制一种戏曲脸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