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的说课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设计,四、学法指导,五、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部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注重的热点。学生通过前面学习,已经了解了我国的人口、环境的相关知识,理解了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和环境形势。在此基础上,本框题将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能准确理解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协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付诸行动。为下一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框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包括: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我国资源的现状、特点及其严峻性;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理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水平目标:让学生参与活动,协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用实际行动保护水平目标环境、关爱自然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协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保护环境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这不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也将构成威胁。所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框题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理解不足,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不深刻,在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三、教法设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直观演示法:使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四、学法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授人以渔”为提升学习成效,本框题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

阅读理解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思考问题、归纳知识的水平。活动探究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水平,培养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课堂导入、新课探究、课堂小结、课堂反馈、课外拓展。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导入我采取故事吸引,设疑激趣的方法。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某校学生到展览馆看濒危动物展览,在导游的巧妙引领下,他们理解到了人类才是世界上最需要拯救的濒危动物,引发学生对人类的所作所为实行反思。

此故事贴近学生实际,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感性体验。讲完故事,提出问题:听了这个故事,你有哪些感想?为什么濒危动物会是人类自己?此后果能否避免?一连串的问题把学生带入今天的课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本节课的第一部分内容。

首先,展示长江和黄河对话的图片

教师配音“长江长江,我是黄河!“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学生讨论:这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呵护地球的肺”材料,了解一棵50年树龄的树所具有的生态价值。如果它被砍伐,制成一次性筷子,价值是多少。引导学生观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并讨论:我们国家作为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国,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

此环节引导学生了解森林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辨析我国作为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得”与“失”,了解身边的各种毁坏森林的行为;增强学生保护、珍惜森林资源的意识。

通过多媒体展示几组相关我国资源的数据,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的通过多媒体展示几组相关我国资源的数据,形势和特点,理解到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协助学生明确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理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并让学生齐读恩格斯的名言。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解。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本节课最后一部分内容,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实行漫画欣赏: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在学生仔细观察后,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各抒己见。

(1)你们发现了什么?

(2)为什么会这样呢?

(3)该怎么办呢?

通过使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漫画,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分析和处理信息,进而初步理解到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

其次,通过播放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录像,结合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解决以下难题: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它的要求是什么?怎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呢?学生通过阅读解疑,初步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信息筛选水平和自主探究水平。

第三,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公共牧场的故事

通过多媒体,使用数轴抛物线的形式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公共牧场的故事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公共牧场的故事展示非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种不同的情形,启发学生结合两种情形实行分析。如果大家都盲目地增加牲畜--自己获得暂时的收益--牧场因超载而严重退化--影响牧民整体、长远的利益。如果大家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牲畜头数--牧场得到很好的恢复--实现牧民的可持续发展,并为牧民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提供源源持续的能源。

经过讨论、交流,让学生作出自己的选择:是从个人的、眼前的利益出发,还是从整体的、长远的利益出发?通过选择,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加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含义和要求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此环节,通过实例反映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场景,将数学课和思想品德课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学科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水平。同时,图例分析也是近几年中考的方向,分析图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

第四,学生举例,小组交流。

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举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正面例子或反面例子,以加深对教材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学生展示资源循环利用图

结合教材“生态农业循环图”,启发学生思考,发现其内在联系,从中获得启示,让每一位同学画一幅“资源循环利用图”,并让两名同学在黑板上展示他们的作品。这样,不但突出了教材的重难点,而且使学生明确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最后,请学生交流自己有哪些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方法。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或困惑,能够巩固知识,提升水平。教师解疑答难,归纳总结,点明重点,回顾全课。

课堂反馈:

根据学生实际设计简答题,选择题。这样既巩固了所学基本知识,又提升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应试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