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华图数量关系》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11.02 KB
- 文档页数:41
资料分析: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正确方法的引导下进行机械化、流程式操作。
(做题顺序,排在前二或三位)主要考察应考人员对各种形式的统计资料(包括文字、图形和表格等)进行正确理解、计算、分析、比较、判断、处理的能力。
解题步骤:(1读题干(30s )对象“ ”;陷阱“ ”)(2)以题定位(3)准确列式 (4)合理估算计分(0.7-1),17个/20以上一、统计术语(一)掌握型术语(1)百分数<一个是量的比较>:A/B*100%。
解答与百分数有关的试题时,要明确是以什么作为标准来进行比较(和谁比,就是以谁为标准)。
如: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为b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高10%,则b-a=10%a (以去年的产量为标准);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为b ,去年的产量比今年低10%,则b-a=10%b (以今年的产量为标准)。
百分点<一个是率的比较>: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没有百分号。
如:今年的产量提高了17%,去年的产量下降了12%,则今年比去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但是不能说今年比去年提高了29%。
成数:一成即十分之一。
折数:一折即十分之一。
比重:整体中某部分所占的份额。
(2)基期、现期(报告期) 基期:作为对比基础的时期,现期:相对基期而言的一个概念。
如:“和2003年8月相比,2003年9月的某量发生的变化”,则以2003年8月为基期,2003年9月为现期。
(3)倍数: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对比。
如: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是去年的3倍,则今年产量为3a ;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长了3倍,则今年产量为4a 。
翻番:即数量加倍,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倍;依此类推,翻n 番为原来的2n 倍。
(4)指数 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通常将基期的指数值定为100,其它量和基期量相比较得出的数值即为该时期的指数值。
如:a=60,b=40,若b 的指数为100,则a 的指数为150。
数量关系(全二十四讲)主讲:李委明目录数学运算................................................................................................................................................................................ .. (2)第一讲:代入排除法................................................................................... ......................... ......................... .. (2)第二讲:十字交叉法........................ ................................................ ................................................ ............ ...... .. (3)第三讲:数列与平均数(上)............................................................................................................................................. .. (5)第四讲:数列与平均数(下) (6)第五讲:工程问题................. .. (7)第六讲:浓度问题................. .. (9)第七讲:牛吃草问题............ . (10)第八讲:边端问题............ ............................................................................................................................................. .. (12)第九讲:行程问题(上).............................................................................................................................................. ... (13)第十讲:行程问题(下).................................................................................................................................................... .. (14)第十一讲:几何问题..... .................................................................................................................................................... . (16)第十二讲:年龄问题.......... (19)第十三讲:容斥原理(上). (20)第十四讲:容斥原理(下). (22)第十五讲:排列组合(上) (23)第十六讲:排列组合(下). (25)第十七讲:统筹问题......... .......................................................................................................................................... (27)第十八讲:比赛问题.... ............................................................................................................................................. .. (28)第十九讲:抽屉原理..... ............................................................................................................................................ ... . (29)第二十讲:时钟问题.. .................................................................................................................................................... ... .. (30)数字推理................... ...................................................................................................................... .. (32)第二十一讲:做差数列... ........................................................................................................................................... .. (32)第二十二讲:做商数列、多重数列..... (33)第二十三讲:分数数列、幂次数列... .......................................................................................................................... . (34)第二十四讲:递推数列....................................................................................................................................................... ... ... (35)数学运算第一讲:代入排除法【自测题1】(浙江2011-57)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6。
讲义结构及内容安排①第零章基础数列类型②第一章多级数列③第二章多重数列④第三章分式数列⑤第四章幂次数列⑥第五章递推数列⑦数字推理做题思维过程结构图数量关系讲义(数字推理)数量关系主要测查应试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
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应试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理.合.的.合.适.、最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备考重点方向:n基础数列类型(第零章详细阐述)n五大基本题型(多级、多重、分数、幂次、递推)n基本运算速度(计算速度、数字敏感)【例】1、2、6、16、44、()【例】2、1、5、7、17、()【例】287769988?51316第零章基础数列类型基本数列:1、【例】7、7、7、7、7、7、7、7、7…2、等差数列【例】2、5、8、11、14、17、20、23…3、等比数列【例】5、15、45、135、405、1215、3645、10935 …4、质数列2、3、5、7、11、13、17、19…合数列4、6、8、9、10、12、14、15…【注】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经典分解:200以内质数表91 =2、3、5、7、11、13、17、19、23、29、31、37、4111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119=101、103、107、109、113、127、131、137、139、149、151 133=157、163、167、173、179、181、191、193、197、1995、以5为中心的数列【例1】1、3、4、1、3、4…【例2】1、3、1、3、1、3…【例3】1、3、4、-1、-3、-4…6、对称数列【例1】1、3、2、5、2、3、1…【例2】1、3、2、5、5、2、3、1…【例3】1、3、2、5、-5、-2、-3、-1…【例4】1、3、2、0、-2、-3、-1…7、简单递推【例1】1、1、2、3、5、8、13…【例2】2、-1、1、0、1、1、2…【例3】15、11、4、7、-3、10、-13…【例4】3、-2、-6、12、-72、-864…例题【例1】582、554、526、498、470、()精讲A.442 B. 452 C.432 D. 462【例2】8、12、18、27、()A.39B.37C.40.5D.42.5【例3】64、48、36、27、81/4、()97A. B.6 12338179C.12243D.16第一章多级数列第一节二级数列数字没特点的一般做差例题【例1】12、13、15、18、22、( )精讲 A.25 B.27 C.30 D.34【例2】32、27、23、20、18、( )A.14B.15C.16D.17【例3】2、3、5、9、17、()A.29B.31C.33D.37【例4】20、22、25、30、37、()A.39B.46C.48D.51【例5】1、4、8、13、16、20、( )A. 20B. 25C. 27D. 28【例6】39,62,91,126,149,178,()A.205B.213C.221D.226【例7】102、96、108、84、132、( )A.36B.64C.216D.228【例8】32,48,40,44,42,()A.41B.43C.47D.49【例9】1、2、6、15、31 ( )A.53B.56C.62D. 87【例10】6、8、( )、27、44A.14B.15C.16D.17第二节三级数列例题【例1】1、10、31、70、133、( )精讲 A.136 B.186 C.226 D.256【例2】0、4、16、40、80、( )A. 160B. 128C. 136D.140【例3】0、1、3、8、22、63、( )A.163B.174C.185D.196【例4】1,8,20,42,79,()A.126B.128C.132D.136【例5】5、12、21、34、53、80、()A. 121B. 115C. 119D. 117【例6】7、7、9、17、43、()A. 119B. 117C. 123D. 121【例7】1、9、35、91、189、()A. 361B. 341C. 321D. 301第三节做商数列例题【例1】1、1、2、6、24、( )精讲 A. 48 B. 96 C. 120 D. 144【例2】2、4、12、48、( )A.96B.120C.240D.480核心提示做商数列相对于做差数列的特点是:数字之间倍数关系比较明显【例3】2,6,30,210,2310,()A.30160B.30030C.40300D. 321602【例4】100,20,2,151A. B.1,1501,()1 1C. D.3750 225 6 50010【例5】1200,200,40,(),3A. 10B. 20C. 30D. 5【例6】675、225、90、45、30、30、()A. 15B. 38C. 60D. 124第二章多重数列多重数列两种形态:多重数列两个特征:例题【例1】3、15、7、12、11、9、15、( )精讲 A.6 B.8 C.18 D.19【例2】33,32,34,31,35,30,36,29,()A.33B.37C.39D.41【例3】1、1、8、16、7、21、4、16、2、( )A.10B.20C.30D.40【例4】400、360、200、170、100、80、50、( )A.10B.20C.30D.40【例5】5、24、6、20、()、15、10、( )A.7,15B.8,12C.9,12D.10,10【例6】1、3、3、5、7、9、13、15、( )、( )A.19、21B.19、23C.21、23D.27、30【例7】1、4、3、5、2、6、4、7、( )A.1B.2C.3D.4核心提示1.分组数列基本上都是两两分组,因此项数(包括未知项)通常都是偶数。
数量关系讲义整理行测解题逻辑以选项为中心:注意选项的布局题目难度分析数字推理5=3+2、10=5+3+2数学运算10=5+3+2、15=8+4+3资料分析4=2+1+1 不要奢望全部都会做,先扫视一遍题目重点做熟悉的题,适当放弃。
题目越难越没有陷阱,简单题要注意陷阱。
两则理论:一、条件反射要强化记忆基本公式、技巧,提高熟练程度,形成条件反射。
二、内外兼修通过反复的练习,化为内在素质。
上篇数学运算第一节代入排除思想代入排除法:是指将题目的选项直接代入题干当中判断选项正误的方法。
这是处理客观单选题” 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广泛应用到各种题型当中。
可以与数字特征等其它方法配合使用。
例九比例问题答案还是比例,甲付出比乙多,甲比乙大例十消化的三倍是五的倍数第二节特例思想如果题中比例关系较多,可用特例法去做。
设当满足条件的一种情况代入计算如果是加水溶液浓度是减小的,且减小幅度是递减的; 如果是蒸发水,溶液浓度是增加的,且增加幅度是递增的。
第三节数字特性思想数字特性法是指不直接求得最终结果,而只需要考虑最终计算结果的某种数字特性”,从而达到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
掌握数字特性法的关键,是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数字特性规律。
(下列规律仅限自然数内讨论)奇偶运算基本法则【基础】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推论】一、任意两个数的和如果是奇数,那么差也是奇数;如果和是偶数,那么差也是偶数。
二、任意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奇数,则两数奇偶相反;和或差是偶数,则两数奇偶相同。
整除判定基本法则、能被2、4、8、5、25、125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能被2 (或5 )整除的数,末一位数字能被2 (或5 )整除;能被4 (或25)整除的数,末两位数字能被4 (或25)整除;能被8 (或125)整除的数,末三位数字能被8 (或125)整除;一个数被2 (或5 )除得的余数,就是末一位数字被2 (或5 )除得的余数一个数被4 (或25)除得的余数,就是末两位数字被4 (或25)除得的余数一个数被8 (或125)除得的余数,就是末三位数字被8 (或125)除得的余数、能被3、9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能被3 (或9)整除的数,各位数字和能被3 (或9)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