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测试案例编写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3
测试工作单据的脚本文件名。
【正文格式】@<脚本文件所在路径>\<脚本文件名>。
【实例】@c:\测试案例\收费帐务\坐收撤还\del.sql; @c:\测试案例\收费帐务\坐收撤还\ins_1.sql; @c:\测试案例\收费帐务\坐收撤还\ins_2.sql; @c:\测试案例\收费帐务\坐收撤还\ins_3.sql; @c:\测试案例\收费帐务\坐收撤还\ins_4.sql; 途。
【正文格式】<脚本文件名>:<脚本用途>。
【实例】del.sql:删除电费实收记录,用电客户档案,应收电费记录,收费记录,解款记录的数据。
Ins_1:模拟收费记录的信息。
Ins_2.sql:模拟应收电费的信息。
Ins_3.sql:模拟实收电费的信息。
ins_4.sql:模拟用电客户档案信息。
平台准备【编写内容】填写操作本测试案例功能所需安装接口工作的脚本文件名,不需要相关准备工作的则填‘无’。
【正文格式】<脚本文件所在路径>\<脚本文件名>。
【编写内容】相对应地说明左边脚本用途。
【正文格式】<脚本文件名>:<脚本用途>。
页面操作登陆帐号Bm0502 登陆密码 1菜单位置收费帐务管理/缴费管理/坐收收费操作步骤预期感观结果【编写内容】按照功能项中的功能点,描述本测试案例所需的每一个操作步骤。
【实例】1.点击界面右下角的按钮2.选择查询条件,进行查询:(1)点击,选择收费日期为2008年8月20日,(2)选取结算方式为现金,(3)点击。
3.选中用户编号为0061388929的收费记录,输入撤还原因后点击.4.选择按钮。
【编写内容】描写每一个操作步骤所对应的在文本、语音、视频等方面的输出结果。
如果某步操作没有相应的输出结果,则在该操作的对应标号后,填写“无”。
【实例】1.进入“收费明细”页面。
2.页面显示两条收费记录,其中一条用户编号为0061388929。
用户名称密级:XX项目性能测试方案(V1.0)文档编号:项目名称:编写:编写日期:审核:审核日期:目录1.测试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测试活动 (4)2.1.测试工具 (4)2.2.测试类型 (4)2.2.1.基准测试 (4)2.2.2.并发数测试 (5)2.2.3.稳定性测试 (5)2.2.4.浪涌式测试 (5)3.测试环境 (5)3.1.软件环境 (5)3.2.硬件环境 (5)3.3.网络拓扑图 (6)4.测试方案 (6)4.1.模拟数据量分布 (6)4.2.典型交易选取 (6)4.3.并发方法 (7)4.4.延时说明 (7)4.5.执行速度 (7)4.6.方案设置 (7)4.6.1.基准测试 (7)4.6.2.并发数测试 (8)4.6.3.稳定性测试 (9)4.6.4.浪涌式测试 (10)1.概述【此处简述性能测试的概述】如:本次测试测试旨在检测XX项目系统性能。
由于解决方案部未对该产品提出明确的性能指标,而且受到基地硬件环境所限,所以项目组只能在基地所能提供的硬件、软件基础上,对XX进行测试。
性能测试采用MI公司的LoadRunner7.8作为性能测试的工具,模拟用户进行基准测试、并发数测试、稳定性测试、浪涌式测试等四种类型的测试,并对主要测试指标参数进行分析。
2.测试手段和范围2.1.测试工具本次性能测试采用MI公司的LoadRunner作为性能测试的工具。
LoadRunner主要提供3个性能测试组件:Virtual User Generator,Controller,Analysis-使用Virtual User Generator录制测试脚本;-用Controller进行管理,控制并发的模拟用户并发数,记录测试结果,包括缺陷报告和测试日志;-Analysis进行统计和分析测试结果。
个人网银业务测试案例1.登录功能测试-测试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框是否正常工作-测试登录时是否会检测输入是否为空-测试登录时输入错误的用户名或密码是否能够提示用户错误信息-测试登录时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能否成功登录-测试登录后是否能够正确地跳转到用户主页2.汇款功能测试-测试汇款页面是否能够正确显示收款人信息、汇款金额和汇款方式等输入框-测试输入框是否能够正确地接收用户输入-测试用户输入的金额是否超过该用户的账户余额限制-测试用户是否能够成功选择汇款方式-测试用户是否能够成功确认汇款信息并提交-测试汇款是否能够成功,并检查账户余额是否正确地扣减3.账单查询功能测试-测试账单查询页面是否能够正确地显示用户的账单信息-测试查询功能是否能够正确地按照日期范围、交易类型等条件进行过滤-测试用户是否能够成功点击账单详情查看详细信息-测试账单查询结果是否能够正确地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测试账单查询功能是否能够正确地显示分页功能4.修改个人信息测试-测试修改密码是否能够成功保存-测试修改个人信息时是否能够正确进行输入格式的验证-测试修改个人信息后是否能够正确地显示修改后的信息-测试修改个人信息时是否能够正确地处理异常情况,如网络异常或数据库错误5.安全设置测试-测试用户是否能够成功设置/修改手机验证码、支付密码等安全设置-测试用户是否能够成功接收到手机验证码并完成验证-测试用户是否能够成功设置/修改安全问题并保存-测试安全设置是否能够正确地保护用户的账户安全,并防止未授权的操作6.注销账户测试-测试用户是否能够成功注销自己的账户-测试注销账户时是否能够正确地清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历史记录-测试注销账户后用户是否能够成功退出登录-测试注销账户后用户是否能够成功重新注册或者登录以上是个人网银业务的一些常见测试案例。
在实际测试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业务需求和测试环境等因素进行细化和扩展,确保对个人网银业务的各个功能点进行全面、准确的测试,以确保用户能够正常、安全地使用个人网银服务。
中国银联境内成员机构PBOC卡业务入网联机测试案例集目录1概述 (1)2测试案例编写说明 (1)2.1案例组织 (1)2.2测试卡状态说明 (2)2.3测试基本要求 (2)2.4测试结果判断标准与方法 (4)3PBOC卡业务联机测试案例 (5)3.1PBOC电子钱包/存折标准IC卡交易入网联机测试案例 (5)3.1.1受理方联机测试案例 (5)3.1.2发卡方联机测试案例 (8)3.2PBOC借贷记标准IC卡成员机构入网联机测试案例 (11)3.2.1受理机构入网联机测试案例 (11)3.2.2发卡机构入网联机测试案例 (36)4基于PBOC借贷记卡电子现金和非接触业务联机测试案例 (57)4.1.1受理机构入网联机测试案例 (57)4.1.2发卡机构入网联机测试案例 (62)5磁条卡回归测试案例 (66)5.1.1受理机构入网联机测试案例 (66)5.1.2发卡机构入网联机测试案例 (69)1概述本部分介绍了境内入网机构使用中国银联所提供的联机测试环境进行《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V2.0》(以下简称2.0版)境内PBOC借贷记业务、基于PBOC借贷记卡的电子现金和非接触业务测试的测试案例集。
入网机构在进行PBOC交易测试以前,必需已经是遵循银联2.0版技术规范的入网机构。
PBOC 借贷记、基于PBOC借贷记卡的电子现金和非接触业务交易入网测试包括离线测试和联机测试两部分,本文档仅包含联机测试阶段的PBOC借贷记、基于PBOC借贷记卡的电子现金和非接触业务交易的测试案例集。
离线测试:对于所有机构申请开通的交易,均要求通过对应案例的测试;离线测试结束后,入网机构将测试案例执行过程中银联仿真生成的交易日志文件,提交中国银联评估,通过之后,可以安排计划进入联机测试。
联机测试:测试顺序可由测试人员安排,可分为几个清算日的测试,建议首先完成PBOC联机交易测试、然后完成磁条卡传统交易回归测试、最后进行日终清算的测试;为尽量缩短测试周期,差错处理测试可以在每天日切前完成一部分。
功能测试——业务功能测试用例编写规范一、编辑操作:编辑操作包括剪切,复制,粘贴操作:1.测试剪切操作的方法1)对文本,文本框,图文框进行剪切;2)剪切图像;3)文本图像混合剪切。
2.复制、粘贴操作1)粘贴复制的文本,文本框及图文框;2)粘贴所复制的图像;3)复制后,在不同的程序中粘贴;4)多次粘贴同一内容,如:复制后,在程序中连续粘贴3次;5)利用粘贴操作强制输入程序所不允许输入的数据。
二、查找替换操作:通常是针对文本型的编辑框,还有针对表格的全部或某一部分。
例如:word中的"替换"对话框。
测试本功能有通过测试和失败测试两种情况:1.通过测试:1)输入内容直接查找,或查找全部;2)在组合框中寻找已经查找过的内容,再次查找并确认文档的内容正确。
如:已经查找过"测试用例",再次进入不用重新输入查找内容,直接在文档中搜寻就可以。
2.失败测试:1)输入过长或过短的查询字符串。
如,假设查询的字符串长度为1到255,那么输入0,1,2,256,255和254进行测试;2)输入特殊字符集。
如:在word中,^g代表图片,^代表分栏符,可以输入这类特殊字符测试。
3.编辑操作窗口的功能测试的用例:1)关闭查找替换窗口。
不执行任何操作,直接退出;2)附件和选项测试。
假如:设定“精确搜寻”、“向后”搜索等附件选项等等来测试;3)控件间的相互作用。
如:搜寻内容为空时,按钮“搜寻全部”、“搜寻”,“全部替换”,“替换”都为灰色。
4)热键, Tab键。
回车键的使用。
三、插入操作:1.插入文件测试用例:1)测试插入;2)插入图像;3)在文档中插入文档本身;4)移除插入的源文件;5)更换插入的源文件的内容。
2.链接文件测试用例1)插入链接文件;2)在文档中链接文档本身;3)移除插入的源文件;4)更换插入的源文件的内容。
3.插入对象测试用例1)插入程序允许的对象,如,在word中插入excel工作表;2)修改所插入对象的内容。
优秀的测试用例案例一、正常登录情况。
1. 测试用例名称:使用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测试步骤:打开登录页面。
在用户名输入框中输入已经注册好的正确用户名,比如说“超级飞侠”。
在密码输入框中输入对应的正确密码,就像给超级飞侠输入它的秘密指令“123456abc”。
点击登录按钮。
预期结果:页面成功跳转到用户的个人主页,能看到类似“欢迎回来,超级飞侠!”这样的欢迎语,并且可以看到个人信息、功能菜单等只有登录后才能看到的东西。
二、边界值情况。
1. 测试用例名称:使用最短允许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测试步骤:进入登录页面。
输入系统允许的最短用户名,假如是3个字符的“abc”。
输入系统允许的最短密码,比如6个字符的“123456”。
点击登录按钮。
预期结果:成功登录,进入到和正常登录一样的个人主页,显示欢迎语等相关信息。
2. 测试用例名称:使用最长允许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测试步骤:打开登录界面。
输入最长可接受的用户名,假设是20个字符的“这个用户名超级超级超级长1234567890”。
输入最长可接受的密码,像是30个字符的“这个密码超级超级长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123”。
按下登录按钮。
预期结果:顺利登录,显示个人主页和欢迎信息,没有任何报错提示。
三、异常情况。
1. 测试用例名称:用户名不存在登录。
测试步骤:来到登录页面。
在用户名框里输入一个根本没注册过的名字,例如“不存在的大侠”。
在密码框里随便输入一串字符,像“888888”。
点击登录按钮。
预期结果:页面弹出提示框,上面写着“用户名不存在,请重新输入或者注册”之类的话,并且停留在登录页面,不允许进入个人主页。
2. 测试用例名称:密码错误登录。
测试步骤:打开登录窗口。
输入一个正确注册过的用户名,比如“勇敢小战士”。
但是在密码框里输入错误的密码,像是“错误密码123”。
点击登录按钮。
预期结果:弹出提示框,显示“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页面保持在登录界面,不能进入个人主页。
某银行项目外包测试案例(一)跟踪需求分析和设计过程该过程在整个项目的前期完成,主要集中在2008.5~2008.7时间段内。
在需求设计阶段是客户业务需求逐渐形成的过程。
测试人员在业务人员开始编写业务需求时,没有进入项目组,因为这时候的需求还往往只是一个初稿,没有成型,测试人员并不需要参与前期需求编写工作,而是在需求初稿已经完成,在需求可以拿出来在整个项目组讨论时,测试人员就可以参与到这个讨论过程。
测试人员参与需求讨论可以从测试视角发现业务需求中描述不准确、不正确的地方,帮助业务人员做好需求分析工作,减少需求中遗漏。
因为测试人员往往根据积累了相同业务领域的经验,把测试过的项目需求与当前项目需求进行对比分析,更容易发现当前需求中的不足之处,把经验提供给业务人员和项目组参考。
测试人员在这个过程往往承担业务人员和研发人员桥梁的作用,测试人员往往接触过类似项目或业务,对业务的理解能力往往高于研发人员,所以在某些时候测试人员可以把业务人员的需求转化为容易被开发人员理解的方式阐述,而把开发人员的编程的方式、方法讲解给业务人员。
例如,把需求中的“输入”描述修改“从列表框选择”,则可以使需求更具体和明确。
跟踪需求分析和设计过程也有助于理解业务,是对需求逐渐熟悉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需求还没有确定下来,所以还不太适合设计测试用例,而通过参与业务人员、开发人员的讨论,逐渐熟悉业务需求,可以理解业务人员的想法,有比较充足的时间理解整个业务。
通过参与需求分析和设计过程,可以找到测试重点和难点。
通过在分析讨论过程中,了解业务人员最关心的功能部分,最担心系统的功能部分等,也了解开发人员对业务的理解情况,开发人员最不清楚和最不理解系统的部分,这样在测试设计和测试过程中可以针对性的多设计测试用例。
某银行项目外包测试案例(二)提取测试需求过程提取测试需求过程是在逐渐熟悉业务需求后,开始提取测试需求,主要是在2008年5月完成。
提取测试需求可以在跟踪需求分析和设计过程中提取,也可以在需求评审后提取。
erp业务集成测试案例一、测试背景。
咱们公司的ERP系统就像一个超级大脑,要把各个部门的业务都管理得井井有条。
这次我们重点测试销售模块和库存管理模块之间的集成是否能像两个配合默契的小伙伴一样,不出差错。
二、测试目标。
1. 确保当销售部门在ERP系统里创建一个销售订单时,库存管理模块能准确地扣除相应的库存数量。
2. 验证如果库存不足,系统是否能及时给销售部门反馈,不让他们许下没法兑现的“承诺”。
三、测试步骤和预期结果。
场景一:库存充足的正常销售。
1. 步骤。
测试人员(假装是销售小王)登录ERP系统,进入销售模块,创建一个销售订单,比如要销售10个产品A。
这个产品A的库存目前有50个。
在销售订单里详细填写客户信息、交货日期等必要信息,然后提交订单。
2. 预期结果。
库存管理模块接收到销售订单的信息后,应该自动把产品A的可用库存数量从50个更新为40个(50 10)。
销售模块应该显示订单创建成功,并且有一个类似“订单已提交,库存已更新”的提示信息给小王。
场景二:库存不足的销售尝试。
1. 步骤。
还是销售小王登录系统,这次要销售45个产品A(但库存只有40个了哦)。
像之前一样填写好销售订单的各种信息后提交订单。
2. 预期结果。
库存管理模块检测到库存不足,应该向销售模块发送一个信号。
销售模块要弹出一个很明显的提示框,告诉小王“库存只有40个啦,你这45个可卖不了,快调整订单数量或者等库存补充吧”,并且订单不能被成功提交,要保持在一个可以修改的状态。
四、实际测试结果。
1. 在场景一的测试中:当销售订单创建并提交后,库存管理模块的库存数量确实从50个变成了40个,就像我们预期的那样。
销售模块也显示了订单创建成功并且有库存更新的提示。
一切都很顺利,就像两个小伙伴击掌庆祝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配合。
2. 在场景二的测试中:库存管理模块察觉到库存不足,然后销售模块弹出了那个提醒库存不足的提示框,订单也没有被成功提交。
这也符合我们的预期,就像是库存管理员拉住了想过度销售的销售小王,告诉他不能这么干。
业务逻辑测试用例一、背景介绍随着电商的兴起,商品退换成为了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商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商品退换流程。
本文将以用户视角,介绍一种商品退换流程,并给出相应的业务逻辑测试用例。
二、商品退换流程1. 用户发起退换申请- 用户登录账号,并进入订单页面- 找到对应的订单,点击退换按钮- 选择退换商品的原因,并填写退款金额或换货信息- 提交退换申请2. 商家审核退换申请- 商家收到退换申请后,进入后台管理系统- 查看退换申请的详细信息,包括退换商品的原因和用户填写的退款金额或换货信息- 根据退换政策,判断是否同意用户的退换申请- 若同意,进入下一步;若不同意,给出拒绝理由并通知用户3. 用户退回商品- 用户收到商家同意退换申请的通知后,准备退回商品- 将商品按照商家提供的退回地址进行包装,并填写退货单- 将包裹送至快递公司,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支付相应费用- 获取快递单号,并在系统中填写退货单号4. 商家收到退回的商品- 商家收到用户退回的商品后,进行验收- 检查退回商品的完整性和符合退换条件- 若商品符合退换条件,进入下一步;若不符合,联系用户并说明原因5. 商家完成退换流程- 商家根据用户的退款金额或换货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若用户选择退款,商家在一定时间内将款项退回用户账户- 若用户选择换货,商家准备新的商品并发货- 商家将退款或换货的结果通知用户,并结束退换流程三、业务逻辑测试用例1. 用户发起退换申请- 测试用户能否成功登录账号- 测试用户能否找到对应的订单并点击退换按钮- 测试用户选择退换商品的原因是否成功,并能否填写退款金额或换货信息- 测试用户提交退换申请后,系统是否能正确处理并记录申请信息2. 商家审核退换申请- 测试商家能否收到退换申请的通知- 测试商家能否查看退换申请的详细信息- 测试商家能否根据退换政策判断是否同意申请,并能否给出拒绝理由- 测试商家同意退换申请后,系统是否能正确处理并通知用户3. 用户退回商品- 测试用户能否收到商家同意退换申请的通知- 测试用户是否能准备退回商品,并正确填写退货单- 测试用户能否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支付相应费用- 测试用户是否能成功获取快递单号,并在系统中填写退货单号4. 商家收到退回的商品- 测试商家能否成功收到用户退回的商品- 测试商家能否正确进行退回商品的验收- 测试商家能否判断退回商品是否符合退换条件,并能否联系用户说明原因5. 商家完成退换流程- 测试商家能否根据用户的退款金额或换货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测试商家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将款项退回用户账户- 测试商家是否能准备新的商品并成功发货- 测试商家能否将退款或换货的结果及时通知用户,并能否结束退换流程四、总结通过以上的业务逻辑测试用例,可以全面测试商品退换流程的各个环节是否正常运转,保证用户能够顺利完成退换申请并得到相应的处理结果。
个人网银业务测试案例一、网银注册与登录测试案例:1.测试注册功能:验证用户能否成功注册个人网银账号,并且账号信息是否正确保存。
2.测试登录功能:验证用户是否能成功登录个人网银账号,以及登录后是否能正常访问账户信息和操作功能。
3.测试密码重置功能:验证用户能否通过找回密码、重置密码等方式成功修改登录密码。
二、账户管理测试案例:1.测试账户余额查询功能:验证用户能否正确查询个人账户余额,并且余额信息是否与实际账户金额一致。
2.测试账户明细查询功能:验证用户能否正确查询个人账户交易明细,包括收支明细、转账记录等,并且明细记录是否准确完整。
3.测试账户转账功能:验证用户能否成功完成个人账户之间的转账操作,并且转账金额是否正确扣除和到账。
三、理财产品测试案例:1.测试理财产品查询功能:验证用户能否正确查询个人网银提供的理财产品信息,包括产品种类、收益率、投资期限等,并且信息是否准确。
2.测试购买理财产品功能:验证用户能否成功购买个人网银提供的理财产品,并且购买金额是否正确扣除和投资成功。
3.测试理财产品赎回功能:验证用户能否成功赎回自己持有的理财产品,并且赎回金额是否正确到账。
四、支付功能测试案例:1.测试绑定银行卡功能:验证用户能否成功绑定个人网银账号和自己的银行卡,并且绑定信息是否保存正确。
2.测试在线支付功能:验证用户能否使用个人网银账号进行在线支付,包括购物、缴费等操作,并且支付金额是否正确扣除和交易成功。
3.测试账单查询与支付功能:验证用户能否查询个人网银账单,并且能否对账单中的账目进行支付操作,并且支付结果是否正确。
五、安全设置测试案例:1.测试密码修改功能:验证用户能否成功修改个人网银登录密码,并且修改后是否生效。
2.测试账号锁定与解锁功能:验证用户在输入错误密码多次后,账号是否会被锁定,并且账号是否能够通过解锁操作重新使用。
3.测试动态口令设置与验证功能:验证用户能否成功设置动态口令,并且在登录时能否正确验证动态口令。
测试业务用例怎么写范文测试业务用例的范文如下:
用例名称:登录功能验证
前置条件:用户已注册账号
用例编号:TC001
测试目的:验证登录功能是否正常
测试步骤:
1. 打开系统登录页面
2.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
3. 点击登录按钮
4. 检查是否成功跳转到用户首页
预期结果:
1. 登录页面成功打开
2.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登录成功
3. 成功跳转到用户首页
用例名称:添加商品到购物车
前置条件:用户已登录
用例编号:TC002
测试目的:验证添加商品到购物车功能是否正常
测试步骤:
1. 在商品列表页面选择一件商品
2. 点击“加入购物车”按钮
3. 检查购物车中是否添加成功
预期结果:
1. 商品列表页面成功打开
2. 点击“加入购物车”按钮后,提示商品已成功添加到购物车
3. 在购物车页面中出现了添加的商品。
业务系统测试用例业务系统测试用例,说起来有点儿严肃,但其实也不难理解。
你想啊,咱们日常生活中不也在不断测试嘛。
比如你买了个新手机,打开它第一件事就是“摸摸”它的触屏灵敏度,试试指纹识别好不好用,拍个照片看看效果怎么样。
这个过程其实不就是一种测试嘛。
所以,业务系统的测试用例就像是你在用手机时对它的各种“考验”。
嘿,你可别小看这个过程!没经过仔细测试的系统,就像是没修好的机器车,开起来就不行了,动不动就掉链子,坑得可不是一两个用户。
简单说,业务系统测试用例就是针对系统中的每一个小功能进行的详细检查,确保这些功能正常运行。
这就像你去餐厅吃饭,菜单上有几十道菜,你可不希望点了“宫保鸡丁”,结果上来的是“麻辣小龙虾”,对吧?所以系统测试也是一样,得确保每个功能都按预期工作,不能随便“拿错菜”。
但有个问题来了,测试用例不是随便写写的,那可是需要严谨、细致的,不能草草了事。
你试想一下,假如在手机的“摄像头功能”上就随便测试,照相的时候点个按钮,拍完照片就说“行了”。
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你得测试不同环境下的效果啊,早上、晚上,光线强弱,甚至不同的角度,别跟我说“白天拍拍照都行”,你得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不然,用户的反馈可不是“你拍得太丑”,而是“为什么我按了拍照按钮,居然没有反应?”。
哎,听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测试工作特别不容易?你可别以为随便做点小测试就能过关。
没事看似简单,出了问题后可是麻烦大了。
测试用例的编写就像是写一本“系统使用说明书”。
你得把每个功能如何操作、如何验证、预期结果是什么都写得明明白白。
你想啊,假如你是第一次见到这个系统,那你一定希望能清晰地知道每一步该怎么走,否则人家一头雾水,连自己该做啥都不知道。
别说是搞系统了,咱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儿都是这样。
比如你去餐厅吃饭,如果服务员只是指了指菜单就走了,你会觉得很迷茫。
可是如果他仔细地告诉你“今天的特别推荐是蒜香烤虾,这个菜味道最好”,你是不是会觉得很有保障,心里多了几分信任?测试用例其实就起着这么个作用,它给系统加了一个“安全锁”,确保大家用得顺畅。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测试场景范例篇一:优秀的测试用例范例CYBICS修订历史记录1. 用例名称1.1简要说明2. 页面测试2.1 页面设置2.2通用页面测试3. 功能测试3.1 用户基本信息查询 3.2 用户基本信息录入 3.3 用户基本信息修改 3.4 用户基本信息删除 3.5各子功能组合集成4. 其他测试目录4 4 4 4 4 4 45 7 8 8 9测试用例规约范例:用户基本信息维护1.用例名称简要说明本用例说明调运处业务员维护用户基本信息。
在本用例开始前,用户必须先以调运处业务员身份登录系统。
2.2.12.2页面测试页面设置通用页面测试3.3.1 功能测试用户基本信息查询3.2 用户基本信息录入篇二:供应链培训案例业务测试场景系统实施工具之广西凤翔集团公EAS系统凤翔供应链业务测试模拟场景审批签字:客户方项目经理:实施方项目经理:文档控制更改记录查阅分发一、文档说明 .................................................................. ................................................................ 3 二、供应管理系统测试场景 .................................................................. ........................................ 3 三、销售管理系统测试场景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库存业务系统测试场景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部资料文档编号:XXXX—XXXX—XXXX—XXXX金融信息平台一期项目XXX项目《业务测试方案》编制单位:XXX二〇一X年X月X日文档修订记录说明:1.版本栏中填入版本编号或者更改记录编号。
2.状态分为三种状态:A——增加;M——修改;D——删除。
3.在简要说明栏中填写变更的内容和变更的范围,“XXX”是根据实际情况可替换的信息。
4.表中所有日期格式为:YYYYMMDD目录1 引言 (1)1.1 文档编制目的 (1)1.2 测试目的 (1)1.3 测试背景 (1)1.4 术语及缩略语 (1)1.5 参考资料 (1)2 测试基本内容 (1)2.1 测试方法 (1)2.2 测试策略 (2)2.2.1 测试目标 (2)2.2.2 测试范围 (2)2.2.3 测试重点 (2)2.2.4 问题描述 (2)2.3 测试环境 (2)3 业务数据准备 (2)3.1 基础测试数据 (2)3.2 业务测试数据 (3)3.2.1 子业务一测试数据 (3)3.2.2 子业务二测试数据 (3)4 实施计划 (3)4.1 角色职责 (3)4.2 各阶段时间分配 (3)4.2.1 各阶段测试时间安排 (3)4.2.2 阶段任务计划方案 (3)4.3 测试具体范围及任务划分 (3)4.3.1 业务流程说明一 (3)4.3.2 业务流程说明二 (4)4.3.3 (4)5 测试用例 (4)6 测试结束准则 (5)7 总结 (5)1引言1.1文档编制目的阐明编写业务测试方案的目的。
1.2测试目的说明进行业务测试的目标或所要达到的效果。
1.3测试背景业务测试系统名称、版本、建设单位、城建单位等内容。
1.4术语及缩略语列出编写本测试方案时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略语。
1.5参考资料列出编写本测试方案参考的资料和文献。
2测试基本内容2.1测试方法本次测试使用的测试方法。
2.2测试策略2.2.1测试目标说明进行业务测试的目标。
2.2.2测试范围测试的对象、测试功能、不需要测试的功能、测试覆盖、测试人员。
业务测试案例编写业务测试用例比编写1.概述测试用例是有效进行测试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测试效率,开发测试脚本的前提。
2.目的统一测试用例编写的规范,为测试设计人员提供测试用例编写指导,提高编写测试用例的可读性、可执行性、合理性。
为测试执行人员更好执行测试,提高测试效率,最终提高公司整个产品的质量。
3.测试用例原则3.1 系统性1) 对于系统业务流程要能够完整说明整个系统的业务需求、系统由几个子系统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 对于模块业务流程要能够说明清楚子系统内部功能、重要功能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2 连贯性1)对于系统业务流程来说,各个子系统之间是如何连接在一起,如果需要接口,各个子系统之间是否有正确的接口;如果是依靠页面链接,页面链接是否正确;2)对于模块业务流程来说,同级模块以及上下级模块是如何构成一个子系统,其内部功能接口是否连贯;3.3 全面性1) 应尽可能覆盖程序的各种路径;2) 应尽可能覆盖系统的各个业务;3) 应考虑存在跨年、跨月的数据;4) 大量数据并发测试的准备。
3.4 正确性1) 输入界面后的数据应与测试文档所记录的数据一致;2) 预期结果应与测试数据发生的业务吻合。
3.5 符合正常业务惯例1) 测试数据应符合用户实际工作业务流程;2) 兼顾各种业务变化的可能;3) 要符合当前业务行业法律,法规。
3.6 仿真性人名、证件号码、地名、电话号码等应具有模拟功能,符合一般的命名惯例或规则。
3.7 可操作性测试用例中应写清测试的操作步骤,不同的操作步骤相对应的操作结果。
4.测试用例主要元素测试用例包含主要元素如下:用例标题:用例的名称;创建日期:测试用例创建时间;设计人员:测试用例设计人员;用例状态:测试用例状态;前置条件:用例执行前需要预先做的配置和设置,以及需要具备的执行条件;操作步骤:执行用例的详细操作步骤;预期结果:按操作步骤执行后预期系统的执行结果。
5.测试用例编写规范5.1测试用例命名规则由于项目的实际需求和测试的工作需要,分以下几个等级来规范测试用例的命名:1) 一级目录使用各项目的顶级菜单名称来命名,如维护、业务、查询三大类;2) 二级目录使用顶级菜单下的二级菜单名称类命名,用户可根据名字判别该用例是测试哪个模块的;3) 各用例根据各用例的功能来命名,尽量做到简洁明了。
测试案例编写
以下是一些关于测试案例编写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
1. 明确测试目标:确定需要测试的软件系统的具体功能、特性和业务流程。
2. 分析需求和规格:仔细研究软件系统的需求文档、设计规格和用户手册,理解被测试的功能和预期行为。
3.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目标和需求,设计具体的测试用例。
每个测试用例应包括测试步骤、输入数据、预期结果和验证标准。
4. 描述测试步骤:详细描述每个测试用例的执行步骤,包括如何设置测试环境、输入数据的准备和执行测试操作的顺序。
5. 确定预期结果:明确每个测试用例的预期结果,包括输出结果、界面展示、数据库变更等。
6. 编写验证标准:定义用于验证测试结果的标准,以确定测试是否通过。
7. 审查和评审:与相关团队成员或专家进行审查和评审,确保测试案例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8. 更新和维护:随着软件的变更和迭代,及时更新和维护测试案例,以确保其与最新版本的软件系统保持一致。
注意事项:
1. 覆盖全面性:确保测试案例覆盖了软件系统的各种功能、边界情况和可能的错误情况。
2. 可重复性:测试案例应该是可重复执行的,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3. 清晰明确:测试步骤和预期结果应该清晰明确,避免歧义。
4. 可读性:编写的测试案例应该易于理解,方便其他团队成员或后续维护人员进行阅读和维护。
5. 文档记录:保存测试案例的文档记录,包括更新记录和测试结果,以便追踪和审查。
测试案例的编写需要细致和耐心,同时要结合对被测试软件系统的深入理解。
有效的测试案例可以帮助发现潜在问题,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业务测试用例比编写
1.概述
测试用例是有效进行测试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测试效率,开发测试脚本的前提。
2.目的
统一测试用例编写的规范,为测试设计人员提供测试用例编写指导,提高编写测试用例的可读性、可执行性、合理性。
为测试执行人员更好执行测试,提高测试效率,最终提高公司整个产品的质量。
3.测试用例原则
3.1 系统性
1) 对于系统业务流程要能够完整说明整个系统的业务需求、系统由几个子系统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对于模块业务流程要能够说明清楚子系统内部功能、重要功能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2 连贯性
1)对于系统业务流程来说,各个子系统之间是如何连接在一起,如果需要接口,各个子系统之间是否有正确的接口;如果是依靠页面链接,页面链接是否正确;
2)对于模块业务流程来说,同级模块以及上下级模块是如何构成一个子系统,其内部功能接口是否连贯;
3.3 全面性
1) 应尽可能覆盖程序的各种路径;
2) 应尽可能覆盖系统的各个业务;
3) 应考虑存在跨年、跨月的数据;
4) 大量数据并发测试的准备。
3.4 正确性
1) 输入界面后的数据应与测试文档所记录的数据一致;
2) 预期结果应与测试数据发生的业务吻合。
3.5 符合正常业务惯例
1) 测试数据应符合用户实际工作业务流程;
2) 兼顾各种业务变化的可能;
3) 要符合当前业务行业法律,法规。
3.6 仿真性
人名、证件号码、地名、电话号码等应具有模拟功能,符合一般的命名惯例或规则。
3.7 可操作性
测试用例中应写清测试的操作步骤,不同的操作步骤相对应的操作结果。
4.测试用例主要元素
测试用例包含主要元素如下:
用例标题:用例的名称;
创建日期:测试用例创建时间;
设计人员:测试用例设计人员;
用例状态:测试用例状态;
前置条件:用例执行前需要预先做的配置和设置,以及需要具备的执行条件;
操作步骤:执行用例的详细操作步骤;
预期结果:按操作步骤执行后预期系统的执行结果。
5.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5.1测试用例命名规则
由于项目的实际需求和测试的工作需要,分以下几个等级来规范测试用例的命名:
1) 一级目录使用各项目的顶级菜单名称来命名,如维护、业务、查询三大类;
2) 二级目录使用顶级菜单下的二级菜单名称类命名,用户可根据名字判别该用例是测试哪个模块的;
3) 各用例根据各用例的功能来命名,尽量做到简洁明了。
5.2测试用例编写方法
测试用例要包括欲测试的功能、应输入的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
测试数据应该选用少量、高效的测试数据进行尽可能完备的测试;
基本目标是:设计一组发现某个错误或某类错误的测试数据,测试用例应覆盖方面:
1)正确性测试:输入用户实际数据以验证系统是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测试用例中的测试点应首先保证要至少覆盖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各项功能,并且正常;
2)容错性(健壮性)测试:程序能够接收正确数据输入并且产生正确(预期)的输出,输入非法数据(非法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溢出数据等),程序应能给出提示并进行相应处理;
3)安全性测试:对未经授权的人使用软件系统或数据的企图,系统能够控制的程度,程序的数据处理能够保持外部信息(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
4)接口间测试:测试各个模块相互间的协调和通信情况,数据输入输出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5)数据库测试:依据数据库设计规范对软件系统的数据库结构、数据表及其之间的数据调用关系进行测试;
6)边界值分析法:确定边界情况(刚好等于、稍小于和稍大于和刚刚大于等价类边界值),针对我们的系统在测试过程中主要输入一些合法数据/非法数据,主要在边界值附近选取;
7)等价划分:将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有效的和无效的)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
8)错误推测:主要是根据测试经验和直觉,参照以往的软件系统出现错误之处;
9)效率:完成预定的功能,系统的运行时间(主要是针对数据库而言);
10)界面友好性:理解和使用该系统的难易程度;
11)兼容性:在不同操作系统及硬件配置情况下的运行性;
12)性能测试:满足系统多用户并发运行时,系统压力、负载情况以及稳定性。
对于每个测试项目测试的测试用例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测试经验的积累或在测试其他项目发现有测试不充分的测试点时,可以不断的补充完善测试项目的测试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