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3
癌痛管理制度1. 临床路径管理癌痛管理的第一步是建立完善的临床路径管理。
这需要医疗机构制定相应的癌痛管理标准,包括疼痛评估、治疗方案、药物使用、护理措施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建立标准化的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癌痛患者能够获得系统性的、高质量的疼痛管理服务。
2. 多学科团队协作癌痛管理需要依托多学科团队的协作。
在医疗机构内,可以建立由疼痛科专家、肿瘤科医生、护士、心理医生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癌痛管理团队。
他们可以共同制定治疗方案、进行疼痛评估、实施疼痛管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心理及护理支持等工作。
3. 疼痛评估和监测疼痛评估是癌痛管理的基础,而疼痛监测又是持续进行的工作。
在癌痛管理制度中,应该明确规定对癌痛患者进行定期的疼痛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干预和监测。
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疼痛评估工具和评估标准,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 多种治疗手段结合癌痛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不同的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因此,在癌痛管理制度中,需要规定不同种类疼痛管理手段的使用方法、剂量、疗程等内容,确保患者能够得到个性化的、综合性的疼痛管理服务。
5. 药物管理药物治疗是癌痛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癌痛管理制度中,需要规定不同种类镇痛药物的使用原则和剂量,明确不同药物之间的转换原则,合理控制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有效的疼痛缓解同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6. 安宁疗护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安宁疗护是重要的疼痛管理手段之一。
在癌痛管理制度中,需要规定安宁疗护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建立相应的安宁疗护技术和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在晚期癌症阶段能够获得舒适的疼痛管理服务。
7. 患者培训和教育患者的培训和教育也是癌痛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医疗机构内,可以进行相关的疼痛管理培训和教育活动,让患者了解疼痛的原因、疼痛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疼痛管理工作,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8. 效果评估和质量控制最后,癌痛管理制度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效果评估和质量控制机制。
癌痛管理5a目标癌痛管理5A目标是改善癌症患者的疼痛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对身体和心理的负面影响,同时确保疼痛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癌痛管理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1.建立全面的疼痛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癌症和不同的疼痛症状,制定个性化的疼痛治疗方案。
这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和家属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2.提高疼痛管理的意识和技能:患者和家属需要了解疼痛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并掌握一些疼痛管理的技能,如疼痛测量、疼痛缓解方法、疼痛缓解药物的应用等。
3.建立疼痛管理档案:为每位患者建立专门的疼痛管理档案,记录其疼痛的历史、测量数据、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信息。
这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疼痛治疗方案。
4.提供疼痛缓解药物和治疗方案: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提供一些疼痛缓解药物和治疗方案,如止痛药、非甾体消炎药、抗抑郁药等。
同时,需要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使用频率,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5.建立支持小组:建立癌症患者的支持小组,为疼痛患者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
这可以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情感联系,减轻疼痛对身体和心理的负面影响,提高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6.提高疼痛管理能力:加强疼痛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癌痛管理的专业能力和技能。
这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掌握疼痛管理的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疼痛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癌痛管理5A目标是改善癌症患者的疼痛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对身体和心理的负面影响,同时确保疼痛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患者、家属、医生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加强疼痛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疼痛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癌痛全程管理的目标癌痛是指由于肿瘤生长压迫或侵袭神经或其他组织引起的疼痛症状。
癌痛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困扰,因此,癌痛全程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癌痛全程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癌痛全程管理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1. 疼痛评估与监测癌痛的程度和特点因人而异,因此,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与监测。
通过采用科学的疼痛评估工具,如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或面部表情量表(Facial Expression Scale,FES),来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类型,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多学科团队合作癌痛的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社工、心理咨询师等。
他们共同协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癌痛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类型,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如扑热息痛、布洛芬等,以及处方药如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等。
同时,要根据患者的疼痛反应和耐受性进行调整和监测,以保证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4.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功能来减轻疼痛。
常用的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理疗、针灸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增加关节活动度,从而缓解疼痛。
5. 心理治疗癌痛患者常常伴随着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心理治疗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来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状态,减轻疼痛感受。
6. 终末关怀对于晚期癌痛患者,终末关怀尤为重要。
这包括提供舒适的环境、病痛缓解、心理疏导等,以确保患者在生命最后阶段得到充分的关怀和尊重。
7. 教育与支持癌痛全程管理还包括对患者和家属的教育与支持。
通过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癌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轻痛苦。
放疗科癌痛规范化治疗管理制度一、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管理工作制度1、科室主任为该项目的第一负责人,负责癌痛规范化病房的全面质量管理。
2、科室建立癌痛患者疼痛评估和治疗流程,合理选择治疗方案3、认真落实患者知情同意制度。
4、制定相关制度,对癌痛规范化治疗患者定期随访。
5、科室健全医护人员培训制度并做好培训记录。
6、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疼痛,定期举办癌痛患者宣教讲座。
7、规范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二、癌痛动态评估制度1、癌痛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在在8小时内完成疼痛评估。
2、对疼痛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检查,进行全面的评估。
3、医护人员应认真依据评估原则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4、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的评估应在病程记录中应体现,并体现对疼痛的处理情况。
5、对癌痛患者的动态评估率应大于90%。
三、患者知情同意管理制度1、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2、对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及治疗后果难以准确判定的有创检查、治疗,必须履行书面知情同意手续。
3、知情同意权应由患者本人行使方为有效。
特殊情况应依法采取授权委托代理人代为行使。
4、告知注意事项:一般患者,由主管医师负责告知患者;疑难、危重患者,由主管医生与上级医师共同负责告知工作;治疗风险较大,治疗效果不佳及考虑为预后不良的患者,由科主任主持召开全科会诊、院内会诊或院外会诊,主管医生与科主任共同负责告知工作。
5、未履行知情同意而造成后果者,当事人及科室按医院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四、癌痛患者随访管理制度1、科室建立患者信息档案,有登记。
2、所有出院后需要继续治疗、康复和定期复诊的患者均在随访范围。
3、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接受咨询、上门随诊、再次入院治疗等。
4、随诊时间应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需要由主管医生制定。
5、负责随访的人员由患者住院期间的主管医师负责。
第一责任人为主管医师。
6、科主任应对没有按要求进行随访的医务人员应进行督促。
安宁疗护护理——之癌痛管理癌痛是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疾病症状之一,也是患者最常见的痛苦之一、随着癌症的进展和治疗的副作用,癌痛的程度和频率可能会逐渐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癌痛管理成为了安宁疗护护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癌痛的管理目标是通过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
安宁疗护护理在癌痛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目标:首先,要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全面的评估。
一个准确的疼痛评估是癌痛管理的基础。
疼痛的评估不仅仅是通过问询患者来了解疼痛的程度和性质,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病史、疼痛在身体中的分布以及对日常活动的影响等因素。
只有对患者的疼痛有准确的了解,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疼痛治疗。
其次,要根据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治疗癌痛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中常常采用镇痛药物,如鸦胺酮、吗啡等。
这些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安全性。
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疗法、心理疗法和其他综合疗法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放松患者的身心来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安宁疗护护理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患者对疼痛的描述和反应往往是主观的,并且随着疼痛的加重会对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安宁疗护护士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痛苦和困惑,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关怀。
同时,疼痛的管理也需要患者和护士之间的密切合作和沟通,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并评估效果。
最后,癌痛管理还需要重视病情的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由于疼痛是癌症的常见症状之一,因此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疼痛的程度和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
安宁疗护护理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便更好地控制疼痛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总之,癌痛管理是安宁疗护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全面的疼痛评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以及密切的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安宁疗护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痛培训管理制度一、癌痛培训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1 癌痛管理制度的意义癌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
癌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对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建立癌痛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1.2 建立癌痛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癌痛是一个复杂的症状,需要专业的团队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
建立癌痛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团队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1.3 癌痛管理制度的需求当前,虽然各大医院在癌痛管理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度不完善、缺乏专业的培训等。
建立癌痛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癌痛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二、癌痛培训管理制度的建立2.1 建立癌痛管理培训团队癌痛管理团队需要由专业的医生、疼痛管理师、护士等组成。
他们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掌握癌痛管理的最新知识和技术,以提供患者最优质的服务。
2.2 制定培训计划在建立癌痛管理制度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等。
培训计划要根据实际需求,结合团队成员的特点,确定最合适的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
2.3 开展定期培训癌痛管理是一个不断更新的领域,需要团队成员不断学习和提升专业水平。
因此,应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包括学术讲座、病例讨论、实践操作等,以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2.4 设立考核机制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可以设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团队成员进行考核评估,评估他们的学习情况和专业水平。
根据考核结果,可以调整培训计划和内容,进一步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
2.5 健全管理流程在建立癌痛管理制度的同时,还需要健全管理流程,包括患者的疼痛评估、疼痛治疗方案的制定、疼痛管理的跟踪和评估等。
这些管理流程可以有效规范团队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患者得到最优质的服务。
三、癌痛培训管理制度的实施与效果3.1 实施过程在建立癌痛管理制度后,需要按照计划进行实施。
癌痛管理的5a目标随着癌症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但是,癌痛依然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
因此,癌痛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管理癌痛需要全面的、科学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最佳的护理和舒适。
5A目标作为一种基础性且有效的癌痛治疗模式,包括:评估、分析、制定治疗计划、执行、调整,这五个阶段相互依存,具有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评估癌痛管理的第一个目标是详细评估病情。
精细的评估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具体疼痛症状、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影响生活的程度等方面的情况,也能了解患者可能的疼痛诱因、个体差异、过往疼痛经历等综合因素。
至此,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分析第二个目标是系统分析病情。
医生需要进一步了解癌痛的特点、疼痛的原因、疼痛的类型等。
除了了解疼痛的关键特征,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特点,了解患者是否有不同的疼痛经验和来源,是否患有其他病症。
此外,医生还需要充分利用患者的个人资源和社会支持,在患者间接支持的同时,也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
制定治疗计划基于经过彻底评估和分析的病情信息,医生将制定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癌痛类型、程度和日期进行定制。
治疗计划涉及到药物治疗、药物配方和剂量的调整、非药物治疗等内容,需要充分和患者沟通,根据患者的意愿和病情变化,灵活进行调整。
执行实施治疗计划是癌痛护理的重要步骤之一。
如果治疗计划无法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疼痛的控制将会受到影响。
医生需要协助患者和家属正确理解治疗计划的意义,以及监督治疗计划的执行情况,同时提供温馨贴心的卫生照顾。
当治疗存在任何问题或者患者需要心理和社会支持时,医生要时刻提供支持和帮助。
调整癌痛管理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当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时,治疗计划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治疗效果调整治疗计划,以保证患者的疼痛得到良好的控制和缓解。
癌痛患者的管理要求癌痛患者的管理要求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任务。
以下是对其的详细解读:首先,对于癌痛患者,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疼痛管理的重要性。
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其心理、社会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医生和护士应当充分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频率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
其次,疼痛评估是疼痛管理的基础。
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的评估工具,定期、系统地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对于疼痛的评估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自我报告,因为患者的自我感受是疼痛评估的重要依据。
在药物治疗方面,我们需要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三阶梯止痛原则。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性质,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止痛效果。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依赖性,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也是疼痛管理的重要手段。
例如,物理疗法、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都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患者参加一些支持性团体,如癌痛患者的互助小组,以便他们能够在彼此的支持和理解中找到力量。
最后,对于癌痛患者的管理,我们还需要注重教育和培训。
医生和护士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同时,我们也需要教育患者和家属,让他们了解疼痛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如何自我管理等知识,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癌痛患者的管理要求包括明确的疼痛管理目标、有效的疼痛评估、合理的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的应用以及教育和培训等方面。
这些要求的实现需要医生和护士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管理制度与职责癌痛是患者在癌症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症状之一,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心困扰。
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轻疾病造成的痛苦,需要制定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管理制度。
这些制度旨在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同时明确相关医务人员的职责和责任。
1.临床路径制度:临床路径是指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标准制定的治疗方案。
针对癌痛患者,临床路径应包括疼痛评估、治疗目标设定、药物选择和使用、疼痛缓解效果评估等内容。
制定临床路径的目的是使患者得到全面、连续和协调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痛苦。
2.疼痛评估和监测制度:疼痛评估是判断患者疼痛程度和类型的重要手段,通过评估可以确定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疼痛监测是指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进行定期或随访性评估,以了解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制定疼痛评估和监测制度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纠正治疗不当或不足的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3.药品管理制度:药物是癌痛治疗的核心,合理使用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药品管理制度应包括药物的选用、配送、存储、使用和废弃等方面的规定。
制定药品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得到规范的、安全的和有效的药物治疗,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滥用的风险。
4.医务人员培训和交流制度:癌痛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团队合作,涉及医生、护士、药师等多个职业。
医务人员在癌痛治疗方面应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照顾。
制定医务人员培训和交流制度的目的是提高医务人员对癌痛治疗的认识和技能水平,促进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5.患者教育和宣传制度:患者教育是指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癌痛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促进患者的参与和合作。
宣传制度是指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癌痛治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制定患者教育和宣传制度的目的是提高患者和公众对癌痛的认知和理解,减少误解和歧视。
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管理制度中,相关人员的职责包括:1.医院管理层和卫生部门:负责制定、完善和执行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管理制度,组织和监督实施情况。
癌痛管理5a目标癌痛管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缓解癌症患者因癌痛而引起的身体和心理不适。
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的程度和频率,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并促进康复。
1. 定义癌痛:癌痛是指由癌症引起的疼痛感觉,在癌症晚期患者中尤为常见。
癌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可表现为隐匿而轻微的疼痛,也可以是剧烈和持续的疼痛。
2. 评估疼痛程度:疼痛程度的评估是癌痛管理的第一步。
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面部表情法和语言描述法等。
评估疼痛程度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疼痛感受,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3. 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对于癌痛管理至关重要。
团队成员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等。
他们通过密切合作,提供全面的医疗、康复和心理支持,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4.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癌痛管理的核心。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镇痛药、弱效阿片类药物和强效阿片类药物等。
根据疼痛程度和患者的个体差异,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进行调整以控制疼痛。
5.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在癌痛管理中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物理疗法如热敷和冷敷、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和渐进性肌肉放松、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支持等都可以用于缓解癌痛。
6. 教育和信息:教育和信息是癌痛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向患者提供相关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癌痛。
此外,还可以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如如何正确用药、如何进行自我监测和如何寻求帮助等。
7. 患者参与:患者参与是癌痛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决策,了解自身疼痛的特点和反应,能够更好地与医生沟通,并给予及时反馈。
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自我管理措施来缓解癌痛,如锻炼、饮食调整和应对技巧等。
8. 追踪和评估效果:癌痛管理的最后一步是追踪和评估治疗效果。
定期复诊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并调整治疗计划。
同时,医生也应该询问患者的满意度和意见,以确保他们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癌痛综合征(DSA引导下鞘内持续药物输注系统置入术)管理流程
适应症→手术依据→术前准备→术后评估(吗啡滴定,院外加药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适应症
◇
2、患者医疗文书签署,交待注意事项。
◇患者有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置入术的强烈要求
◇详细告知阿片类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
◇患者可接受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置入术无效或者失败的风险
◇术后出血,感染等
3、患者的评估
◇
4、疼痛的评估
◇疼痛的类型,疼痛的性质,疼痛的程度。
◇明确患者现使用阿片类药物(口服,外用等)的每日总剂量,目前疼痛的控制情况。
◇椎管内无占位病变(MRI)
5、药物的替换及转换
◆静脉吗啡持续输注系统(PCA:病人自控镇痛)替代现有阿片类药物(口服、外用),换算为吗啡剂量。
◇口服奥施康定总日用量*2=口服吗啡总日用量
◇芬太尼透皮贴总量 4.2mg/贴=吗啡30mg bid po
◆静脉吗啡输注总量=口服总量/3
◆鞘内吗啡量=1/100静脉药=1/300口服药
◆预计并准备每日吗啡用量。
注:吗啡每日仅可于药房取一次,请提前计划每日使用量
6、PCA吗啡泵的配置建议:吗啡浓度1mg/ml,PCA每小时量=静脉吗啡输注总量/24 ,PCA追加量可
根据每24小时吗啡总量计算背景剂量。
PCA锁定时间推荐为15分钟
7、静脉吗啡量的滴定
◇使用PCA静脉泵后逐步停用口服阿片类药物。
首日停用50%的口服量,第二日停用 %的口服量,第三日停用 %的口服量
◇密切记录患者24小时静脉吗啡输注量+PCA追加量,次日吗啡剂量为前日的总量。
直至完全停用口服阿片类药物。
◇静脉吗啡量可以维持患者每日疼痛评分≤3分,每日追加PCA次数≤3,每日爆发痛次数≤3 。
◇患者应详细记录每日疼痛的变化情况,每日PCA使用情况,每日吗啡使用量。
◇医嘱:自控静脉镇痛
8、鞘内吗啡测试
◇术前给予静脉输注1500-2000ml的液体,保证脑脊液产生、脑脊液的循环。
◇鞘内吗啡测试用量=静脉吗啡量的/100
◇鞘内穿刺成功时,需留取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标本送检。
◇停用 %静脉吗啡,密切记录鞘内吗啡的作用效果,作用时间。
全科术前讨论(需将相关资料制作为PPT)
9、DSA引导下持续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医疗文书的签署及注意事项。
◆术前小结,患者沟通记录,手术同意书,安全核查表,手术风险评估表,麻醉访视但,麻醉记
录单,DSA介入手术通知单。
◇局麻药、造影剂过敏,穿刺点出血、感染,损伤周围神经
◇因体位及患者配合原因,可能出现穿刺置管失败,中断手术。
◇术中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甚至死亡的风险
◇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可能预备另一套药物输注系统。
(如何说才能够最合情合理,解释通顺。
)
◇术后可能再现管路脱落、打折、堵塞、药物输注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可能。
◇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脑脊液漏,颅内压低,头痛,颅内感染等
◇患者可能出现输注港植入处囊带感染,若感染严重时,可能移除输注系统。
10、DSA引导下持续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
◇术前给予静脉输注1500-2000ml的液体,保证脑脊液产生、脑脊液的循环。
◇术前半小时预防性抗生素输注
◇需准备鞘内药物输注系统2套,腰穿包1个,电子泵2个,药盒2个,蝶形针1个,吗啡
10mg,造影剂1支,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条码各一,术后送检
◇鞘内泵安置成功后。
给予鞘内镇痛泵,减少静脉镇痛泵的用量??。
◇术后给予一级护理,平卧6小时,心电监护,硬膜外神经阻滞,自控硬膜外镇痛
◇术后24小时内再给予抗生素一次
◇建议鞘内镇痛泵的配置:鞘内吗啡使用剂量=静脉吗啡量的/100*24/h持续泵注+0.1%罗哌卡因?
11、鞘内吗啡滴定及静脉吗啡的减量
◇鞘内吗啡泵的滴定,初始泵住速度?,静脉泵逐渐减量?
◆住院期间需培训患者或患者家属对电子镇痛泵的管理
◆患者应详细记录每日疼痛的变化情况,每日PCA使用情况,每日吗啡使用量。
12、患者疼痛缓解,生活质量提高,出院。
◇出院标准:完全停用静脉吗啡,鞘内吗啡量可以维持患者每日疼痛评分≤3分,每日追加PCA 次数≤3,每日爆发痛次数≤3 。
◇需向医院交纳5000元的电子镇痛泵使用押金
◇签署院外电子镇痛泵使用同意书。
13、出院后药物输注系统的管理
门诊建立麻卡→疼痛科门诊开具吗啡红处方+电子医嘱(接收科室为急诊药房) →缴费后疼痛科专人陪同患者家属于急诊药房取吗啡注射液。
门诊开具处方:带蝶翼穿刺针+微电脑药物输注系统药盒+神经根干从阻滞。
缴费后家属需将缴费清单返回疼痛科。
吗啡泵药盒的更换:持缴费清单于主管护士处领取药盒、蝶形针。
配药,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