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艺术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532.50 KB
- 文档页数:6
智慧树知到《中外建筑艺术赏析》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椅背浮雕人物表现的是什么内容?A:陶渊明爱菊B:王羲之爱鹅C:苏东坡爱砚D:米芾拜石正确答案:米芾拜石2、这幅木刻纹样中有花瓶、月季花、佛手瓜、蝴蝶,代表的是()寓意A:福寿双全B:平平安安C:平安富贵D:四季平安富贵正确答案:四季平安富贵3、这幅苏州园林漏窗纹样有花瓶、有荷叶、有荷花,代表了()美好寓意A:和和美美B:花开富贵C:一品清廉D:一路荣华正确答案:一品清廉4、《渔樵耕读》是中国建筑装饰中采取比较多的纹样,其中的“耕”是指()A:尧B:舜C:禹D:黄帝正确答案:舜5、以下四幅四爱图分别表现了()含义A:王羲之爱鹅(兰)B:周敦颐爱莲C:林和靖爱鹤(梅)D:米芾爱石E:陶渊明采菊正确答案:王羲之爱鹅(兰),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鹤(梅),陶渊明采菊6、中国传统建筑中“悬鱼”构建具有()功能。
A:避免火灾的镇宅符号B:祥瑞符号C:典故“悬鱼太守”,表示为官清廉D:遮风避雨正确答案:避免火灾的镇宅符号,祥瑞符号,典故“悬鱼太守”,表示为官清廉7、这一幅中国传统年画《钟馗舞剑》的整体组合代表的是()美好寓意。
A:钟馗除魔B:钟馗辟邪C:辟邪降福D:福在眼前正确答案:福在眼前8、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各具特色分别是指()A:印度建筑体系B:伊斯兰教建筑体系C:中国建筑体系D:欧洲建筑体系E:埃及建筑体系正确答案:伊斯兰教建筑体系,中国建筑体系,欧洲建筑体系9、《世界遗产操作指南》关于世界遗产标志(徽标)使用的规定中指出,各国在使用该标志时,可用自己本国的语言来代替()国家语言。
A:法语B:英语C:西班牙语正确答案:西班牙语10、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图案是()遗址发现的“四鸟绕日”为原型。
A:四川成都金沙文化遗址B:陕西西安半坡文化遗址C: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正确答案:四川成都金沙文化遗址11、中国古典建筑铺地纹样经常使用“暗八仙”,起到辟邪的作用,以下“鱼鼓”代表()A:张果老B:何仙姑C:吕洞宾D:曹国舅正确答案:张果老12、中国古代建筑漏窗纹样寓意非常丰富,此漏窗是表达()A:福寿双全B:万寿无疆C:五福同寿D:福寿康宁正确答案:五福同寿13、传统建筑类型中以下属于建筑精神需求和物质要求双重的是()A:园林B:陵墓C:宫殿D:庙宇正确答案:园林,宫殿14、按照建筑类型和使用功能来划分,属于城市公共建筑类型的有()A:罗马斗兽场B:圣彼得堡广场C:圣彼得大教堂D:天安门广场正确答案:罗马斗兽场,圣彼得堡广场,天安门广场15、下列世界著名建筑的图片,思考哪些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A: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B:斯特拉斯堡–大岛C:苏州同里退思园D:山西晋商乔家大院E:圣彼得大教堂正确答案: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苏州同里退思园,圣彼得大教堂第二章1、提到徽派民居建筑,就会想到它的表象特征()A:粉墙B:黛瓦C:马头墙D:天井正确答案:粉墙,黛瓦,马头墙2、在古典建筑屋顶形制中,九脊四坡顶是指()建筑屋顶形式A:庑殿顶B:硬山顶C:悬山顶D:歇山顶E:卷棚顶正确答案:歇山顶3、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分别是指()A:客家围龙屋B:江南民居C:北京四合院D:陕西的窑洞E:广西的“杆栏式”F:云南的“一颗印”正确答案:客家围龙屋,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4、不属于徽派民居建筑风格有“三绝”()A:民居B:园林C:祠堂D:牌坊正确答案:园林5、民居大门级别最高的是()A:如意门B:广亮大门C:金柱大门D:蛮子门正确答案:广亮大门6、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的是()A:嵩山少林寺塔B:苏州北寺塔C:应县木塔(释迦塔)D:西安大雁塔正确答案:应县木塔(释迦塔)7、天津蓟县独乐寺有四个中国之最分别是()A:最早的鸱尾实物B:国内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C:现存最早的木构藻井D:国内最大的观音塑像E:保存最完整的辽代寺庙正确答案:最早的鸱尾实物,国内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现存最早的木构藻井,国内最大的观音塑像8、佛光寺的建成年代是857年,这个年代确切记载是有著名建筑学家()发现的。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心得体会在世界各地的各种建筑中,我最为欣赏的是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通过学习和赏析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美学。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尊重自然规律。
我参观过许多中国古代建筑,被它们的建筑布局所吸引。
例如,中国传统建筑喜好采用“三进”的布局,即由一个庭院和两个厅堂组成。
这种布局既符合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庭院可以引入自然光线和空气,而厅堂则可以提供栖息和休息的空间。
而且,中国古代建筑的布置也常常考虑到了风向和光线的因素,使得建筑能够自然通风,在夏天的炎热时节带来清凉的空气。
此外,中国传统建筑善于运用装饰手法,使得建筑更加美观大气。
刚才提到的庭院和厅堂的布局,会在中间设置一个水池或者假山,形成景观。
通过适当布置花木和石头,以及围墙和门窗的设计,使得庭院和厅堂之间的景色连贯起来,形成有层次感和变化的环境。
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的观赏性,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体验。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还有一种叫做“对称”和“离心”的设计原则。
这种原则强调了建筑的平衡与和谐。
在建筑的门窗、柱子和墙壁上,常常会出现对称的图案和装饰,给人一种整齐和平衡的感觉。
而在整个建筑群的布局上,有时又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和离心的设计,使得整个建筑群显得有层次和丰富。
这种对称和离心的设计相辅相成,再加上精心雕刻的细节,使得中国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美感。
总之,通过赏析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智慧与美学。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以其与自然的和谐相融、精心的布局和丰富的装饰而独树一帜。
这种艺术形式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我深深地被中国传统建筑所吸引,也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和学习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一、篇首语很早前我看到过一件雕塑的摄影,名字叫《阿波罗与达芙妮》。
雕塑选用的是希腊神话中阿波罗追求达芙妮结果她变成月桂树的场景。
雕塑集中在达芙妮变化的一瞬间,充满动态感,远不同于平常所见的庄重肃穆的伟人雕塑,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也是我第一次认识艺术大师贝尔尼尼。
真正开始接触他是在看了小说和电影《天使与魔鬼》后,一边感叹于传说中他为光照派设计的对称字的精巧,另一方面也注意到他在建筑方面的成就非常杰出,是巴洛克风格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
由此我也逐步开始了解到什么是巴洛克风格,巴洛克式的建筑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巴洛克的定义、风格特点及代表建筑赏析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barroco)。
作为形容词,此字有“俗丽凌乱”之意。
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抑的称呼,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抑,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巴洛克建筑是欧洲17世纪和18世纪初的巴洛克艺术风格中的一个层面。
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的罗马,后传至德、奥、法、英、西葡,直至拉丁美洲的殖民地。
从语源学上讲,巴洛克是一切杂乱、奇异、不规则、流于装饰的代名词。
而这一时期的建筑也确实体现了这一点。
它能用直观的感召力给教堂、府邸的使用者以震撼,而这正是天主教教会的用意(让更多的异教徒皈依)。
代表人物:贝尔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博罗米尼(Borromini)夸立尼约翰〃巴塔萨〃纽曼(Johann Balthasar Neumann)一、炫耀财富。
大量使用贵重材料,装饰华丽,色彩鲜丽。
巴洛克时期建筑引人注目、炫耀教会的财富与权势,十七世纪中叶,巴洛克风格转而表现于豪华宫殿上。
如法国凡尔赛宫镜廊(图),长73米,高12.3米,宽10.5米,一面是面向花园的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另一面是由483块镜子组成的巨大镜面。
中外现代建筑赏析——现代建筑体系摘要: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中外建筑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目前的新型建筑有着很多感悟,结合很多著名建筑进行了部分新型结构体系的介绍,总结了不同结构的特点。
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关键词:张拉结构、膜结构、玻璃结构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社交、生产方式以及经济、商业和军事等方面的需求,建筑形式随之发生变化,其造型千变万化。
当今建筑结构随着建筑功能的变化和需要,一个重大的发展趋势是大体型、大空间、大跨度。
如体育比赛场馆、会展中心、飞机场的机库与候机楼、文化艺术以及商业建筑等规模都很庞大,跨度也大。
现代空间结构是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传统结构中得到知识、启发和借鉴,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把传统的和现在的彼此融合,不断进行科学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发展结构体系。
目前世界上已经建造了成千上万采用各类空间结构建筑的大型体育馆、飞机库、会议中心和展厅等,这些建筑的恢弘气势、优美造型。
许多厂房、仓库等也采用了空间结构,实现了经济、合理的完美统一。
1 张拉整体结构体系张拉整体结构可定义为一组不连续的受压构件与一套连续的受拉单元组成的白支承、白应力的空间网格结构。
它通过拉索和压杆的不同布置形成各种形态,索的拉力经过一系列受压杆而改变方向,使拉索与压杆相互交织实现平衡。
这种结构的刚度依靠对拉索与压杆施加预应力来实现,且预应力值的大小对于结构的外形和结构的刚度起着决定性作用。
张拉整体体系在拓扑学和形态学上是复杂的结构型式,所以用一种有效的几何方式来描述是非常重要的。
张拉整体体系可应用于城市雕塑、大跨度平面或曲面屋盖结构。
张拉索网结构或张拉索壳结构的型式可为球壳、扁球壳、筒壳、旋转双曲面等。
张拉整体体系由于其良好的整体受力性能,可充分利用拉索及压杆的单元强度,提供极大的刚度,适用于作为超大跨度建筑的屋盖结构。
目前张拉整体体系主要是以索穹顶的结构形式应用于大型体育场的屋盖结构,在美国、韩国、日本、德国等均有建成的工程实例。
中外建筑赏析期末总结在中外建筑赏析的学习过程中,我结合课堂教学和实地参观,对不同风格的建筑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在中方建筑赏析中,我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魅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与自然的融合,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比如我参观了北京颐和园、故宫和苏州园林等建筑,感受到了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巧妙结合,以及对天然材料和手工艺的精湛运用。
这些建筑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性,也体现了中国人崇尚和谐的生活态度。
另外,我也学习了国内现代建筑的发展和风格。
在中国,现代建筑侧重于功能、效率和科技,追求充满创新和时尚感的设计。
比如我研究了上海的陆家嘴金融中心和广州的赛马场,这些现代建筑体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代化面貌,同时也代表了中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在外国建筑赏析中,我对一些世界著名建筑进行了学习和参观。
比如我了解了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巴黎歌剧院,这些建筑代表了巴黎作为浪漫之都的独特魅力。
埃菲尔铁塔以其独特的铁塔结构和壮丽的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而巴黎歌剧院则以其华丽的装饰和精美的设计成为了法国艺术的象征。
此外,我还了解了美国的纽约帝国大厦和悉尼的悉尼歌剧院等建筑,这些建筑都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成为了各自城市的标志性景点。
总的来说,通过对中外建筑的赏析和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建筑是一门多维度的艺术。
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是体现了人类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表达。
无论是中式传统建筑还是国际化的现代建筑,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和欣赏。
在未来,我希望继续深入学习和了解建筑赏析的知识,通过更多的实地参观和研究,进一步提高自己对建筑美感的感知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建筑赏析的知识和技巧,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中外建筑赏析是一门非常有趣和有意义的学科,它不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建筑的美感,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想象空间。
通过对不同风格和特点的建筑进行赏析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们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建筑所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满足。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摘要:本文通过赏析中外代表性古建筑,了解不同国家建筑艺术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加深对传统建筑艺术认识的同时,保护、维修好这些文物古建筑,使古建筑和现代建筑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对引领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起到一种启发作用。
关键词:建筑艺术建筑文化木结构石材结构建筑保护建筑可以算是离我们距离最近的艺术了。
不同的国家和地域都有自己不同的建筑艺术,它是形成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
同时,建筑艺术也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建筑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
中外建筑艺术都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制约。
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外国建筑体系是以石材结构为特色的独立建筑,属于砖石结构系统,中外建筑体系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尤其近现代中外建筑艺术,都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吸收当今世界上建筑艺术长处的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建筑艺术的产生大约在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后,中国原始建筑在北方古文化、南方古文化的许多地域留下了重要遗迹。
发现于内蒙古赤峰敖汉旗的兴隆洼遗址是距今八千年的原始部落,这里发掘出半穴居房址一百七十余座,被誉为“华夏第一村”。
而南方古文化建筑也由于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掘而引人注目这里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干阑式建筑遗存,在石制、骨制、木制工具的条件下,己能采用榫卯结构,并已具备多种榫卯类别。
这表明早在七千年前,长江下游和杭州湾地区的木结构已经达到惊人的技术水平,这一时期的原始建筑是中国土木相结合的建筑体系发展的技术渊源。
夏代和商代是这一建筑体系的萌芽期,两代不仅出现了壁垒森严的城市和建在旁土台上的大殿,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空间构成要素——廊院也形成了。
中外建筑赏析论文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人类的生活和文化,展现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独特风貌。
在世界范围内,中外建筑各具特色,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外建筑进行赏析,探讨其设计、结构和文化内涵。
首先,中国古代建筑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以木作为主要结构材料,以天地人为立构之基础。
例如,皇宫建筑如紫禁城,以其庄严壮观的外形和独特的屋檐风格闻名于世。
其传统的斗拱悬山、彩绘瓦片和雕龙画凤的装饰,展示了中国古代帝王权威与尊崇的象征。
此外,中国的园林建筑也独具特色。
比如,苏州园林以其精巧细腻的布局和设计,营造了无尽的意境和富有诗意的空间。
这些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细腻的工艺,彰显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与中国古代建筑不同,西方建筑注重石材和混凝土等坚固的材料,以建筑的稳定性和巨大规模著称。
例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其高耸的尖塔和精美的立面雕塑,展示了中世纪欧洲宗教建筑的庄严和神圣。
此外,罗马的斯德归斯大教堂以其巍峨的柱廊和广阔的穹顶而闻名。
这些建筑向人们展示了西方建筑精湛工艺与宏大气势的完美结合。
除了古代建筑,现代建筑也是中外建筑中的亮点。
中国的现代建筑以其超前的设计和惊人的速度而著称。
例如,中国的鸟巢体育馆是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其造型独特、结构复杂,通过使用大量的钢材和玻璃材料,创造了一个无柱内部空间,给人一种开放和灵动的感觉。
此外,外国的现代建筑作品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例如,美国的纽约帝国大厦以其标志性耸入云霄的尖塔和照明效果而闻名。
这座建筑物以其独特的纺锤形式和雕塑装饰,成为现代建筑中的经典之作。
除了设计和结构,建筑也承载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建筑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观。
其中一座最著名的例子是长城,它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象征。
长城的建设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技术水平,还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团结。
中国建筑艺术欣赏论文题目:中西建筑艺术欣赏及文化赏析中西建筑欣赏及建筑文化比较欣赏摘要:建筑,从人类摇篮时期便开始萌芽,在悠久的人类文明中洗练,在一代代能工巧匠熔铸下不断丰满的艺术,早已超出了科学技术的范畴,它像一面巨大的镜子,让我们从中窥视出人类博大精深的文明,品味镜中那个玄奥的世界。
经典建筑的只砖片瓦,无不张扬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并深蕴着一个民族的文化。
世界各族人民留给我们数不胜数的经典建筑实例,本文选择了中西不同时期建筑艺术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发现东西文化的特征跟差异。
关键词:中西宫廷建筑、中西民居建筑,古代时期,近代时期,现代时期,选址、布局、格调、色彩、渊源、文化差异、建筑功能、生活习惯中西古代宫廷建筑欣赏及其文化比较:以上两幅图分别显示了中西宫廷建筑的不同风格,其明显的区别一目了然,那么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呢?由于文化传统和建筑观念的差异,中西城市中建筑的设计方法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皇宫强调的是皇宫建筑的单体,即以某一宫殿主体作为王室权力的象征。
而中国建筑强调的是群体,它必须通过一连串空间和实体的组合交替来烘托某一特定主题。
在中国的任何历史时期中,建造的最宏大,最华丽,级别最高的每每都是皇家宫殿,它们代表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也最能完整的体现出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性格。
另外,中国宫殿有严格的主次、内外的差别,而西方宫殿中各种用房的设置就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国王的起居之处大多与大臣们的共处于同一楼层面,没有外在的等级差别,只是室内装修略显不同而已。
对比中西建筑艺术,我们可以发现,中西古典建筑都有各自的法式,都在历史上起了不朽的作用。
与此同时,中西文化在形成的渊源与缘由,发展逻辑和空间,构建理念与目的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体现和融入建筑文化和建筑风格上。
因此,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传统的不同。
中西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
从建筑材料来看,中国的古建筑以木架构著称,并将其作为承重体系,因此墙体没有承重作用,只有围护功能,这样门窗可以开的很大,甚至在正面和背面全部可以作成门窗,以取得轻快华美的效果。
世界中外建筑艺术欣赏论文让我国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艺术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和着新的时代脉博去探索、去创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世界建筑艺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世界建筑艺术论文篇一:《试论建筑艺术赏析》【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和西方的建筑艺术的比较,发掘古今中外建筑艺术的特点,对因社会背景和民族文化的差别而形成的不同的建筑文化作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中国建筑艺术西方建筑艺术建筑欣赏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具有四维空间(包括顶面)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
建筑艺术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体形式、结构造型、内外空间组合、装修和装饰、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审美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实用造型艺术。
而中国和西方的建筑艺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本篇论文就将中西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入手,通过介绍各种建筑,分析其体现的内部特征。
一. 中国建筑艺术的概况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这是世界公认的事实,而建筑艺术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出的方形或圆形房屋发展到今天,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这其间有在崇山峻岭中蜿蜒万里的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有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前列的隋代的安济桥;有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高达67. 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而座落在北京的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古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由于独特的艺术风格,更使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
这一系列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赏析800字篇一:建筑与室内设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的风格、特点、技艺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它们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室内设计特点、技艺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建筑风格中外建筑风格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对称、和谐、美感,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而西方古代建筑则注重构造和技术的精湛,强调个体和群体的关系。
例如,中国古代建筑通常采用木材或砖石材料,而西方古代建筑则多采用石材或混凝土。
此外,古代西方建筑常常采用拱顶和拱门等结构,而中国古代建筑则注重空间的虚实结合和装饰。
二、室内设计特点中外室内设计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中国室内设计注重装饰和文化内涵,强调空间的韵律和美感,而西方室内设计则注重功能和实用性,强调设计的细节和精致。
例如,中国古代室内设计中常用的吉祥图案、红木雕刻、丝绸挂毯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而西方现代室内设计则注重简洁、实用、时尚,强调空间的灵活性和通透性。
三、技艺中外室内设计的技艺也有着不同的表现。
中国室内设计的技艺主要体现在雕刻、刺绣、彩画等方面,这些技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西方室内设计的技艺则主要体现在混凝土、钢结构、玻璃等方面,这些技艺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西方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
结语: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它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室内设计特点和技艺表现。
通过对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的赏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点,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篇二:建筑与室内设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文化、历史、价值观和技术发展水平。
本文将结合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案例,从审美、技术和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赏析。
在中外建筑中,审美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会产生不同的建筑审美观念,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对称、和谐、美感和文化底蕴,而西方建筑则强调创新、结构力学和外观设计。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_河南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徽派民居的主要特征不包括__________。
参考答案:纯朴憨厚2.下列__________不是江南木雕的取材来源。
参考答案:宗教故事3.吴良镛教授在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起草的是_____。
参考答案:《北京宪章》4.北京故宫、埃及金字塔、巴黎圣母院这三部建筑作品,都是很好地利用了建筑_______,来暗示或寓意其象征意义的经典之作。
参考答案:外在形态5.建筑具有双重性,既是物质的,又是_______的。
参考答案:精神6.拿破仑赞叹______“是世界上最美的广场”。
参考答案:圣马可广场7._______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类型。
参考答案:木结构8.从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建筑师们创造性地在现代建筑中有机地融合进具有传统特色的庭院、园林,形成了引人注目的_______。
参考答案:广州风格9.颐和园中的昆明湖是以_____为蓝本建造的。
参考答案:杭州西湖10.木构架不足之处不包含_______。
参考答案:抗震性能差11._____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
参考答案:窑洞12.私家园林的主人一般不包括_____。
参考答案:皇亲国戚13._____是等级最高的彩画。
参考答案:和玺彩画14.在西欧教堂中,这种大厅比圣坛长,横厅比大厅短的十字形,叫做_____。
参考答案:拉丁十字15.下列关于巴黎圣母院西立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
【图片】参考答案:列柱支撑三角山墙的典型立面16.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的是_____。
参考答案:颐和园17.印度的“窣堵坡”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演变成中国佛塔的部分。
参考答案:塔刹18.塔身的上半部遍布浮雕、类同花束是对哪种类型塔的描述?参考答案:花塔19.颐和园内后溪河东部尽端模仿无锡寄畅园建造的是_____。
参考答案:谐趣园20.中国近代建筑风格的发展主流是由新体系建筑的外来形式和_______构成的。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心得体会建筑艺术作为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形式,将建筑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座建筑作品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的记忆。
通过对中外建筑艺术的赏析,我深刻体会到了建筑艺术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
首先,中外建筑艺术在风格上呈现出丰富多样性。
中外古代建筑不同于现代建筑,更加注重文化气息和历史传承,给人以厚重、庄严的感觉。
例如中国的古典建筑,如故宫、长城等,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细腻的饰品,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而西方的巴洛克式建筑则以其雄浑、奢华的风格而著名,如法国凡尔赛宫和意大利梵蒂冈等,给人以华丽、豪华的印象。
不同风格的建筑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让人们可以欣赏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建筑艺术之美。
其次,中外建筑艺术展现出不同的建筑技术和材料运用。
中国的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采用榫卯结构和斗拱技术,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建筑风格。
例如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斗拱结构,不仅仅起到了加固建筑物的作用,还美化了建筑的外观。
而西方的建筑则使用更多的石材和钢铁材料,采用更为复杂的建筑技术,使建筑更加坚固和耐久。
无论是中国的青砖灰瓦还是西方的大理石建筑,都展现了人类在建筑技术和材料运用上的智慧和能力。
此外,中外建筑艺术也体现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中国古代建筑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如园林建筑中的湖水、山石和花草等,构成了自然美的景观。
而西方的建筑则更加强调规划和功能性,如现代高楼大厦等。
中外建筑艺术的差异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让人们可以从建筑中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最后,通过对中外建筑艺术的赏析,我认识到建筑对社会的重要性。
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建筑物,更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
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意义,承载着设计者和使用者的希望和渴望。
通过赏析建筑艺术,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外建筑所蕴含的无穷魅力和人类文明的伟大。
总之,中外建筑艺术的赏析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建筑艺术的多样性和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
中外建筑鉴赏——德国新天鹅堡中外建筑鉴赏中外建筑经典实例赏析——德国新天鹅堡摘要:本文通过对新天鹅堡概况、建筑思路及过程的介绍,分析了新天鹅堡的艺术特征、形式美的基本特点,最后阐述了自己的审美感受。
关键字:新天鹅堡,哥特式,国王起居室,童话1.新天鹅堡——摘要介绍这座城堡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行宫之一。
共有360个房间,其中只有14个房间依照设计完工,其他的346个房间则因为国王在1886年逝世而未完成。
是德国境内受拍照最多的建筑物,也是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新天鹅城堡是德国的象征,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德国那样拥有如此众多的城堡,据说目前仍有14000个。
在众多的城堡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慕尼黑以南富森(Fussen)的阿尔卑斯山麓的新天鹅城堡。
由于是迪斯尼城堡的原型,也有人叫白雪公主城堡。
建于1869年。
从奥格斯堡到富森,光是坐火车一路的风景都会让遐思神往。
这犹如人间仙境的地方藏着有关魔法、国王,骑士的古老的民间传说,还有那无边原始的森林、柔嫩的山坡、无边的绿野上漫步着成群的牛羊,积雪终年的阿尔卑斯山和无尽宽阔的大湖。
2.新天鹅堡——建造思路和建造过程根据资料,新天鹅堡的建筑草图1868年由剧院画家和舞台布置者绘制,他们是 Pocci 和 Christian Jank。
他们设计了数张设计图,都非常精美。
新天鹅堡并不特别需要景观的设计,因为路德维希二世在心中构思城堡的蓝图时,早已将城堡与天然景观合而为一。
正因为这样,城堡在四季中呈现了不同风貌。
苍林郁野间,静静铺展着的四个湖泊,丝绒般平滑的沉沉湖水,围绕在城堡四周,城堡就像是大自然那美丽山间的一座巨石。
由整体的设计与建筑物观察,巧妙结合在一起。
这座城堡的建筑费用惊人地高,据说花了6180047金马克。
1886年,工程尚未完工,国王就下台了。
路德维希二世在1884年就搬到了部分完工的宫殿里,但到他死时,城堡尚未最后完工。
这座美轮美奂的城堡,国王并没有亲眼见到。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中外建筑赏析》是五年制高职建筑相关专业的艺术欣赏课程,是一门选修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道德品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人生观,在开发学生心智、潜能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美术欣赏强调通过学生自己亲身的美术活动,来体验和感受活动的价值,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和价值观念。
美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并以此来感悟美术作品,这种活动更需要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欣赏美术作品。
二、参考学时72学时。
三、学分5学分。
四、课程目标学校美术教育,是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教育体系中通过美术活动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学科,其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美术家,强调通过学生自己亲身的美术活动,来体验和感受活动的价值,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和价值观念。
艺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并以此来感悟艺术作品,这种活动更需要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欣赏艺术作品。
而是通过美术教育让学生掌握美术方面的知识,去培养学生的种种美术方面的能力和品质。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艺术欣赏主要通过欣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不是掌握多少美术史论和多少美术技法理论,其根本目的是学会用一种美好的心态面对社会、面对未来。
五、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工程项目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课程体系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注重作品的文化情境,强调多元化。
以建筑装饰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
中外建筑赏析建筑是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各个国家的建筑风格不同,每种风格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几种中外建筑的风格特点和赏析。
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独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古代建筑主要以宫殿、寺庙和居住建筑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故宫和陕西华山。
北京故宫是明清宫殿建筑的典范,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有9000多间房屋。
故宫建筑风格规矩庄重,宫墙高大厚重,四周围以护城河,有三进五院的平面布局,朱门绿瓦,形成了独特的宫殿建筑风格。
故宫建筑的色彩和造型都表现了中国古建筑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内涵,给人以庄严肃穆和优美大气的感觉。
陕西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华夏第一奇山”。
华山建筑以壮观著称,主要建筑群包括东北院、中央院和南南院,共有120多座建筑物。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在华山建筑上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它们不仅宏伟壮观,而且融自然山形于建筑之中,达到了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
西方现代建筑西方现代建筑是一种追求时尚、前卫、独特的建筑风格。
它强调建筑的光、色、形等视觉效果,追求装饰和结构精致、高贵、华丽,同时融合了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
著名建筑有美国纽约帝国大厦和法国卢浮宫。
纽约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是一座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
这座建筑的88层高达381米,是1931年完成的,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帝国大厦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出了现代建筑的光、色、形的特点,带有明显的艺术装饰性,深受人们欣赏。
卢浮宫(the Louvre)又称法国国家博物馆,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是一座宗教性建筑,它始建于12世纪,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堡。
在经过数百年的改建和扩展后,卢浮宫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卢浮宫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古典风情,同时它还融合了现代艺术的特点,变得时尚、前卫、高妙。
中外建筑在展现文化特点和艺术价值方面,各有千秋,不同风格的建筑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
中外建筑赏析
董帅
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 201222050104
摘要:本文从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空间、建筑观念等方面对中外建筑艺术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中外建筑艺术在多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对中外建筑艺术的比较分析,从而使人们对中外建筑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建筑艺术;材料;结构;空间;观念
引言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
建筑艺术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体形式、结构造型、内外空间组合、装修和装饰、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审美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实用造型艺术。
而中国和西方的建筑艺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木材与石材
中外古代建筑差异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
二、木构与石构
2.1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传统的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艺术体系,是从木构发展而来的。
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
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
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
无论是宫廷殿阁,还是佛寺道观,抑或是亭台楼榭,我们看到的中国建筑,都离不开木构主体的支撑。
中国故宫
2.2西方传统建筑
西方传统的建筑以石结构建筑为主。
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建筑艺术体系,却是以石构为基础发展至今。
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
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
如果说柱子是西方建筑艺术的基调。
则屋顶的不同,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格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希腊神庙
三、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
因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不同,建筑空问布局也就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空问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
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
3.1中国建筑空间
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的模式,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
以北京故宫、明十三陵为例。
由数以千计的单个房屋组成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平面铺展异常庞大。
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明十三陵
3.2西方建筑空间
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空间布局向高空发展。
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就广泛地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
这与西方人很早就经常通过海上往来互相交往及社会内部实行奴隶制有关,古希腊的外向型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不仅影响了古罗马,还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
四、建筑观念的不同
敬祖先与敬神灵
中国古建筑始于尊祖敬宗的观念,这种观念发端于上古时的血缘氏族制度,而后演化成长期影响中国历史的宗法制度。
而且在长期的封建统治的演变下,使得中国建筑以对祖先、君王、族长的崇拜与服从来取代对神灵的信奉。
祖先、君王、族长秉承天意,但他们的威力仍可影响人世,他们的功德会泽及后辈,因而他们需要人们去祭祀与供奉,这就形成了相关的礼制。
古罗马竞技场
中国太庙
在西方,古建筑源出于供奉神的观念,因而神庙建筑成了古代西方建筑的代表。
由于古代西方崇拜神灵,这种观念体现在建筑上,则要求坚固、永恒,让神永在,也让人们永远去供奉崇拜。
对神进行崇拜,就是要祈求神对自己及后代的保佑,因此,需要建筑厚重、严密、遮蔽身体。
建筑既成了神保佑人的见证,又
成了人崇拜神的场所,这就需要建筑宽敞宏大。
希腊帕特农神殿
五、结语
中外建筑艺术在多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对中外建筑艺术的比较分析,从而使人们对中外建筑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它们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而且是十分珍贵的,我们必须更好的保护好,同时也要认识和了解这些艺术,从而继承和发扬这笔财富。
参考文献:
【1】李文君.浅论古代中外建筑【J】.维普资讯第32卷第17期.2006.
【2】黑格尔.美学【M】第3卷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