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消费函数为C=2000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凯恩斯模型:1、假设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
(1)求IS曲线和LM曲线; (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若为三部门经济,且有:T=0.25Y,G=100,L=0.2Y-2r,货币供给M=150,求均衡利率和收入。
答案:(1)IS:Y=1250--30 r LM:Y=750 + 20 r(2)Y=950 r=10 (3)Y=875—15r Y=750 + 10r Y=800 r=51、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M=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求:(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若其他条件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答案:(1)由Y=C+I+G得IS曲线为:Y=1200-25r;由L=M得LM曲线为:Y=1000;说明LM处于充分就业的古典区域,故均衡收入为:Y=1000;联立IS和LM得到:r=8,I=100;(2)同理得:r=12,I=80,Y仍为1000。
(3)G增加20使投资减少20,存在挤出效应。
说明政府支出增加时,只会提高利率和完全挤私人投资,而不会增加国民收入,这是一种古典情况。
2、假定一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1)求IS和LM曲线;(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假定某经济中的消费函数为:C=0.8(1-t)Y,税率t=0.25,投资I=900-50r,政府支出G=800,,货币需求L=0.25-62.5r,实际货币供给M/P=500,求:(1)IS和LM曲线;(2)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4、设IS曲线为:Y=5600-40r;LM曲线r=-20+0.01Y。
湘潭大学商学院《宏观经济学》收入-支出模型专题考试卷考试时长 60分钟专业:金融学年级:2021级学号:姓名:一、名词解释1.均衡产出或收入:指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2.消费函数: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
用公式表示是C=C(Y)。
3.边际消费倾向:指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
4.平均消费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5.边际储蓄倾向:指增加的1单元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
6.平均储蓄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7.投资乘数: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变动量之比。
8.直接税:即对财产和收入征税,其特点是纳税人就是负税人,无法转嫁税收负担。
属于这类税收的税种有工资税、个人所得税、公司利润税、资本收益税以及财产和遗产赠与税。
9.间接税:即对商品和劳务征税,其特点是纳税人并不是负税人。
税收负担转嫁的方式包括向前转嫁和向后转嫁。
向前转嫁是把税收负担转嫁给消费者,向后转嫁是把税收负担转嫁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
属于这类税收的税种有产品税、营业税、增值税和进出口税等。
10.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它包括政府在教育、卫生、防务、警察和公共投资方面的支出及其他经常性支出。
11.政府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险、公债利息及其他转移支付,它把购买力从纳税人转移到得到转移支付的接受者手中。
12.政府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13.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
14.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15.通货紧缩缺口:是指实际总支出小于充分就业收入所要求的总支出之间的缺口。
16.通货膨胀缺口:是指实际总支出超过充分就业收入所要求的总支出之间的缺口。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附答案)1.假设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请计算:资本消耗补偿356.4 (1)国民收入;雇员酬金1866.3 (2)国内生产净值;企业支付的利息264.9(3)国内生产总值;间接税266.3个人租金收入34.1公司利润164.8(4)个人收入;非公司企业主收入120.3红利66.4(5)个人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险税253.0(6)个人储蓄。
个人所得税402.1解:(1)国民收入=雇员酬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租金消费者支付的利息64.4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政府支付的利息105.1=1866.3+264.9+34.1+164.8+120.3政府转移支付347.5=2450.4(亿美元)个人消费支出1991.9(2)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2450.4+266.3=2716.7(亿美元)(3)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2716.7+356.4=3073.1(亿美元)(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的转移支付+红利=2450.4-(164.8+253.0)+347.5+105.1+66.4=2551.7(亿美元)(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2551.7-402.1=2149.6(亿美元)(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个人消费支出=2149.6-64.4-1991.9=93.3(亿美元)2、某经济社会在某时期发生了以下活动: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矿工开采了50万磅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1)用最终产品法计算GDP;(2)用增值法计算GDP;(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利润供给分别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解:(1)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2)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1.投资的q理论指出,企业应该随时增加实物资本()。
A.q的值大于1B.q的值小于1C.q的价值低于市场利率D.资本重置成本等于资本租赁成本E.企业的市场价值除以资本重置成本小于1答案:A2.投机性货币需求:()A.显然可以从货币需求中分离出来,因为后者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B.受到股本收益率变化的影响,但不受银行存款利率变化的影响C.将始终与预防性货币需求成比例地增加D.几乎总是接近零,因为资产持有者试图避免持有资金E.以上都不是答案:E3.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经历短期经常账户赤字的国家的中央银行很有可能()。
A.贬值货币B.允许货币贬值C.出售外汇以防止汇率贬值D.购买外汇以影响汇率E.进行公开市场采购答案:C4.货币政策变得更有效()。
A.投资的利息敏感度增加B.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不太敏感C.边际储蓄倾向下降D.所得税税率下降E.以上全部答案:E5.在一个有所得税的模型中,自主进口的增加将会增加()。
A.增加预算赤字B.增加总需求C.不影响储蓄D.增加消费E.减少贸易逆差答案:A6.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正确定义为()。
A.特定年份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最终和中间货币价值B.某一年累计的所有财富的货币价值C.国民收入减去所有非产出收入支出D.当年在我国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E.某一年国内资源生产的所有商品的市场价值答案:D7.假设成年男性占劳动力的48%,失业率为7.0%;成年女性的比例为45%,失业率为6.8%;青少年的劳动力比例为7%,失业率为18.0%。
整体失业率是多少?()A.7.0%B.7.2%C.7.7%D.8.4%E.9.6%答案:C8.假设一个所得税税率为t=0.25,边际消费倾向为c=0.8的模型。
什么可能导致均衡收入水平下降1000?()A.自主净出口减少400B.自动储蓄减少200C.政府采购量减少250D.政府转移支付减少500E.增加自主投资500答案:A9.假设消费函数的形式为C=200+(0.75)YD,所得税税率为t=0.2。
第九章思考与练习一、单向选择题:1.GDP一般包括()A. 当年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B.上年的存货C. 本国公民创造的全部价值D. 当年销售掉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 B.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将()。
A.小于,下降B. 超过,不变C。
小于,不变 D.超过,下降4.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货在年初为1万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 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C. 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5.下列那一项计入GDP?()A.购买一辆二手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个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6. 下面那一项不属于经济学上的投资()A.企业增加一批库存商品B. 建造一批商品房C.居民购买一套新建商品房D. 家庭购买公司债券7.假如1992年的名义GDP为3600亿美元,并且假如从1990年到1992年,价格水平上升了20%,那么,以1990年价格衡量,1992年的GDP为()。
A. 3000亿美元B.3200亿美元C. 3400亿美元D.3600亿美元8.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A.经济增长理论B.国民收入核算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通货膨胀理论9.当宏观经济均衡时,( D )A.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B.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相交C. 经济的产量达到其物质限制D. 社会总需求量等于社会总供给量10.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 税收和政府支出都增加1美元时,均衡收入将(C )。
A.保持不变 B.增加3美元 C.增加1美元 D.减少4美元11.若政府购买增加1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万元,则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C )A. 1B.0.1C.0.9D..512.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60%,政府同时增加30万美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A.增加30万美元B. 增加60万美元C.不变D.增加13.假定某个经济社会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5500亿美元,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美元,在MPC等于90%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 B )。
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3)若投资增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4)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 ,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2.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i =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 (单位均为10亿美元),税率t=0.25。
(1)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用:<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3.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 =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都是亿美元)。
(1)求IS和LM曲线;(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3)若上述二部门经济为三部门经济,其中税收T=0.25y,政府支出G=100(亿美元),货币需求为L=0.2y-2r,实际货币供给为150亿美元,求IS、LM曲线及均衡利率和收入。
4.假设货币需求为L=0.2y-10r,货币供给为200美元,c=60+0.8y,t=100,i =150,g=100。
(1)求IS和LM方程;(2)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3)政府支出从100美元增加到120美元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4)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二名词解释1菜单成本2奥肯定律3拉弗曲线4菲利普斯曲线5摩擦性失业6黄金分割律三、简述题1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2.运用蒙代尔-弗莱德模型分析当前经济问题3.论述索洛增长模型4.从菲利普斯曲线推导总供给曲线5.评述新经济增长模型6.试推导总需求曲线一、计算题1.【正确答案】c=100+0.8y,i =50(1)由100+0.8y+50=yy=(100+50)/(1-0.8)=750c=100+0.8×750=750s=i=50(2)非自愿存货积累=800-750=50(3)△y=△I÷(1-b)=50÷(1-0.8)=250(4)y=(100+50)÷(1-0.9)=1500(5)s=50(6)y=50÷(1-0.9)=500(7)自发消费a的变化不影响乘数,边际消费倾向b越大,则乘数也越大。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单选题1下⾯各项中,哪⼀项不列⼊ GDP 核算?( C )A 出⼝到国外的⼀批货物 C 政府⽀付给贫困家庭的补助2、在四部门经济中,GDP 的构成包括: A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出⼝ 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3、下列哪⼏项计⼊当年 GDPB 经纪⼈帮助⼆⼿房成交⽽收取的佣⾦D 保险公司收取的家庭财产保险费(C )B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出⼝D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出⼝(D )4、某国⽣产了 9000亿美元产值,但只卖掉了 8500亿美元,还有500亿美元作为(D )计⼊GDP A.重置投资B.净投资C.固定投资D.存货投资5、某飞机制造公司向本国空军出售⼀架飞机与向国外航空公司出售⼀架飞机分别属于⽀出中的:(B ) A.投资和消费 B.政府购买和净出⼝C.政府购买和消费D.消费和净出⼝6、假定甲⼚商为⼄⼚商提供服务应得的报酬是4000元,⼄⼚商为甲⼚商提供服务应得的报酬为3000元,甲⼄商定相互的⽀付互相抵消 3000元,结果甲只收⼄1000元,那么计⼊ GDP 勺是(D )元。
A. 4000B.3000C.1000D.7000 7、国内⽣产总值是下⾯哪⼀项的市场价值( A )。
A 、⼀年内⼀个经济体中⽣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B 、⼀年内⼀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 、⼀年内⼀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 、⼀年内⼀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8、 G DP 帐户不反映以下哪⼀项交易(B )。
A 、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B 、购买古玩字画的价钱C 、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D 、 9、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C )A 、实际GDP 等于名义 GDP C 、实际GDP ⼤于名义GDPA.购买普通股票 B ?—供应商向制造个⼈电脑的公司出售电脑芯⽚C.购买⼀辆⼆⼿车D.顾客在餐馆⽀付就餐费6%的佣⾦向管道⼯维修管道⽀付的⼯资B 、实际GDP ⼩于名义 GDP D 、不确定10、⼀国的国民⽣产总值⼩于国内⽣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得的收(B)外国公民从该国取⼊。
第十章课后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指一种相对的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
2.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
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例。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
4.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例。
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5.乘数原理:影响国民收入的因素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更大的变动。
6.投资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支出变动的比率。
7.政府购买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8.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9.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的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例。
10.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11.对外贸易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对外贸易变动的比率。
二、画图题1.画图说明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对应关系。
2.图示线性消费函数的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3.画图说明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
三、计算题 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 = 100 + 0.8Y ,投资为50。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10050750110.8I Y αβ++===--1004070010.2I C αββ++===- s = y – c = 750 – 700 = 50(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GDP 或收入)为800,企业非意愿存货投资为多少?企业非意愿存货投资为:800 – 750 = 50(3)若投资增至100,求增加的收入;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 '= (100 + 100 ) / ( 1 – 0.8 )= 1000,比原来的收入750增加250;(1000750250)y y y '=-=-=(4)若消费函数变为C = 100 + 0.9Y ,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y=(100 + 50 )/ (1 – 0.9)= 1500………………………………消费函数变化后的收入 s = - a + (1 – b )y = - 100 + (1 – 0.9 )×1500 = 50…………………..储蓄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 = (100 + 100) / (1 – 0.9 )= 2000,比原来1500增加500, (y = 2000 – 1500 = 500)消费函数从c = 100 + 0.8y 变为c =100 + 0.9y 以后,乘数从5 ( k = 1/ (1 – 0.8)= 5 ))变为10 ( k = 1 / ( 1 – 0.9 )= 10)2.设一个封闭经济体系中的消费函数为1000.9(1)C t Y =+-。
《宏观经济学》计算习题(附详解)【编号】ZSWD2023B00971、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单位:亿元)a)工资100 利息10 租金30 消费支出90 利润30 投资支出60b)政府购买支出30 政府转移支付5 所得税30 出口额60 进口额70c)试求:(1)按收入法计算GDP (2)按支出法计算GDP(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4)计算储蓄额(5)计算净出口解:(1)收入法=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y=100+10+30+30=170(亿元)(2)支出法:y=c+i+g+(x-m),y=90+60+30+(60-70)=170(亿元)(3)政府预算赤字(bs)=税收(t)-政府支出与政府转移支付(g+tr)即bs=30-30-5=-5(亿元)(4)s=y d-c=170+5-30-90=55(亿元)(5)净出口=出口-进口=60-70=-10(亿元),负数意味着存在贸易赤字2、已知下列资料,国内生产总值6 000亿元,总投资800亿元,净投资300亿元,消费4000亿元,政府购买1 100亿元,政府顶算盈余300亿元,试计算: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人。
(5)个人储蓄。
解:(1)NDP=GDP-重置投资=6000-500=5500(亿元)(2)NX=GDP-C-I-G=6000-400-800-1100=3700(亿元)(3)政府预算盈余=政府收入-政府支出=税收-政府购买性支出-政府转移性支出=300T-TR=G+300=300+1100=1400(亿元)(4)Yd=NDP+TR-T=NDP-(T-TR)=5500-1400=4100(亿元)(5)S=Yd-C=4100-400=3700(亿元)3、下列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请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假设消费函数为C=200+0.9Y P ,其中Y P 是持久可支配收入。
同时假设消费者的持久可支配收入是当年加上前一年的加权平均:10.70.3p d d Y Y Y -=+,其中Y d 是当年可支配收入。
(1)假设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可支配收入都是6 000元,则第二年的消费为多少?
(2)假设第三年的可支配收入增至7 000元,并在将来一直保持这个收入,则第三、第四年以及以后各年的消费为多少?
(3)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和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各为多少?如何解释上一小题?
解:
(1)由于消费者连续两年的可支配收入都是6 000元,根据题中持久收入的形成公式,第二年的持久收入为6 000元,则消费为
C 2=200+0.9Y P2=200+0.9×6 000=5 600(元)
(2)第三年的持久收入为
Y P3=0.7 ×7 000+0.3×6 000=6 700(元)
第三年的消费为
C 3=200+0.9Y P3=200+0.9×6700=6 230(元)
第四年的持久收入为
Y P4=0.7 ×7 000+0.3×7 000=7 000(元)
第四年的消费为
C 4=200+0.9Y P4=200+0.9 × 7 000=6 500(元)
由于以后的收入一直维持在7 000元,则第四年以后的持久收入也一直保持在7 000元,因而消费也将一直保持在6 500元这一水平上。
(3)短期边际消费倾向表明的是消费和当年收入之间的关系,将持久收入公式代入消费函数,有
C=200 +0.9(0.7Y d +0.3Y d-1)
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为
0.63d c Y δδ=
长期边际消费倾向表明的是消费和长期收入(持久收入)之间的关系,直接由消费函数可得到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为
0.9P c Y ∂=∂
第三年的可支配收入比前一年增加1 000元,则该年消费的增加额为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乘以该年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值,即0.63×1 000=630(元)。
第四年与第三年相比,当年的可支配收入没有变化,但持久收入增加了0.3×(7 000~6 000)一300(元),因而消费的增加额为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乘以持久收入的增加值,即0.9×300=270(元)。
第四年与第二年相比,持久收入增加了1 000元,因而第四年比第二年消费的增加额也是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乘以持久收入的增加值,即0.9×1 000=900(元)。